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荡水漾

荷花荡水漾

发布时间: 2022-01-26 09:01:17

Ⅰ 《江南》这首诗是什么类型的诗

《江南》这首诗是写景寄情,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原文如下:

江南

两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层层叠叠繁茂葱翠,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一会在莲叶的东边游戏,一会在莲叶的西边游戏,一会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一会又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注释: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

(1)荷花荡水漾扩展阅读: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青年男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不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Ⅱ 五绝诗大全

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证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荷花荡水漾扩展阅读

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体裁之一,属于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成熟定型于唐代。全篇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

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五言绝句有仄起、平起二格。代表作品有王维的《鸟鸣涧》、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八阵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等。

Ⅲ 古诗江南的译文

【全文】
江南(汉乐府①)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②,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
① 这是一首汉乐(yuè)府民歌。
② 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
【注解】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乐府解题》云:“《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也。”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古代诗歌中用“莲”字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莲”和“怜”同音,因此也借来表示“怜爱”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宋朝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更赋予莲花以品性高洁的形象,从此莲被誉为“花中君子”。
【作者小传】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Ⅳ 描写睡莲的诗句

1、《莲花》

唐代: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译文:

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声响,船驶入水草中。

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香尘残留。

2、《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唐代:李商隐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译文:

以白石连花奉寄楚公,寺院中放置着白石凿成的莲花灯台,它整天整夜都在佛前捧着灯火。

在清霜寒露降满苔藓的夜里,经常梦到他这位老朋友。

3、《西洲曲》

南北朝:佚名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译文:

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青。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4、《采莲曲》

唐代:王勃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译文:

有一片莲花,花叶是多么茂密重叠。

荷叶虽然翠绿,但比起双眉却为之羞涩失色,红艳的荷花勉强比得上美丽的双颊。

思念的人不在这里,怅望别离的时候。

牵动了花,爱怜其两花共蒂;折断了藕,爱怜其藕丝不断。

5、《采莲赋》

南北朝:萧绎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

译文:

紫茎亭亭呵立于粼粼清波,红莲朵朵呵映衬出重重的芰荷。

莲蓬作房屋呵荷叶作屋顶,莲籽儿洁白的莲蓬像黄螺一样。

Ⅳ 宁家珍的《阮郎归·睡莲》整首词的意思 急需

阮郎归—睡莲
宁家珍
池塘碧水漾微痕,
暗香来去熏。
蔓枝颤动醉黄昏,
甜甜睡美人。
花蕊密,叶根匀,
清风一缕魂。
绿裙漂荡掩朱云,
娇娇满眼新。
荷叶池塘,碧水荡漾,微起涟漪。
荷花释放幽香,在水面上聚集。
微风略起,引得花叶轻轻摇曳,仿佛沉醉在黄昏当中(这里是双关语,既写花,也写人,人沉醉黄昏荷塘美景)
如同甜甜睡去的美人。
荷花荷叶交错密集。
清风吹来,仿佛为荷塘带来一缕仙魂(接着下面的词句)
仿佛少女们因害羞用罗群遮住脸(这句是比喻加拟人,其实就是荷叶翻起遮住了荷花)
满眼都是娇美清新之景。
【人工翻译,多有不妥,再美的诗词,白话文翻译过来,也显别扭】
江苏–范祥

Ⅵ 宁家珍的《阮郎归·睡莲》这首词的意思是什么

阮郎归·睡莲

—(现代)宁家珍

池塘碧水漾微痕,暗香来去熏。
蔓枝颤动醉黄昏,甜甜睡美人。
花蕊密,叶根匀,清风一缕魂。
绿裙漂荡掩朱云,娇娇满眼新。

Ⅶ 有花有水的诗句

有花有水的诗句
1、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宋·苏轼《芙蓉》
2、为怜一树傍寒溪,花水多情自相恼。秦观《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
3、花水自深浅,无人知古今。唐·卢纶《同吉中孚梦桃源》
4、花水悠悠两无意,因风吹落偶相依。唐·白居易《狐泉店前作》
5、柳塘薰昼日,花水溢春渠。唐·严维《酬王侍御西陵渡见寄》
6、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宋·刘辰翁《望江南》
7、犹闻洗药香,渐作落花水。王易简《九锁山十咏》
8、山前今日莲花水,往者将军洗马塘。宋·葛长庚《鹧鸪天》
9、细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唐·韩偓《野钓》
10、空烟亭下桃花水,好送扁舟欲去人。王阮《新昌留别一首》
11、西湖十里荷花水,净洗觥船远祝翁。张嵲《寿王苏州》
12、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烟。唐·顾况《山居即事》
13、借问浣花水,只今深几篙。晁公溯《寄李悦夫时监成都军资库茶马司檄兼僚属闻近治胥吏数辈》
14、石潭倒献莲花水,塔院空闻松柏风。唐·钱起《夜宿灵台寺寄郎士元》
15、濯锦桃花水,溅裙杜若洲。唐·李商隐《拟意》
16、年年二月桃花水,如律流皈石臼湖。杨万里《圩丁词十解》
17、系船且夷犹,却待荻花水。吴泳《送游景仁夔漕分韵得喜字》
18、扣舷得新诗,茶煮桃花水。唐·贯休《上冯使君五首》
19、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唐·王维《桃源行》
20、汉流尚带桃花水,云气初披杏子山。王之望《皇华馆以上巳落因修禊事题诗纪之》

Ⅷ 四支声律启蒙翻译

四 支


茶对酒,赋对诗1,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2。


四目颉,一足夔3,鸲鹆对鹭鸶4。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5。


几阵秋风能应候6,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7。


[译文]


苍颉有四只眼睛,夔只有一只脚,八哥和白鹭相对。荷花染红了半个池塘,荼的白花开满藤架。凉风阵阵,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春雨降落,梨花开放预示春天来临。晋国的智伯对豫让有知遇之恩,豫让甘愿吞炭变哑去为智伯报仇;西晋的羊祜镇守荆州,深得百姓爱戴,羊祜死后,百姓每次看到他的墓碑都会潸然泪下。


[注释]


1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是用铺陈的方式来写景叙事,盛行于汉魏六朝。


2落絮:飘落的杨柳花絮。游丝:在空中飘荡的蛛丝。


3四目颉(音jié):颉指仓颉(亦作苍颉),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据说他“四目灵光”,创造文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一足夔(音kuí):此典故有两种说法。其一出自《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夔为一种怪兽,似牛,青色的毛,无角,只有一只脚。另一说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夔为人名,是尧(一说舜)的乐正(管理朝廷音乐的官员),鲁哀公听说“夔一足”,以为夔只有一只脚,就去问孔子,孔子就说“夔一而足,非一足也”(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以将音乐的事管理好了,不是说他只有一只脚)。但传说既久,慢慢也就衍生出夔是只有一只脚的音乐之神的说法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士的漆器上就绘制有一只脚的夔的图形。从对仗的角度来看,此处理解为“一只脚的音乐之神”较好。


4鸲鹆(音qǘyǜ):鸟名,俗称八哥。


5菡萏(音hàndàn):荷花。荼蘼(音túmí):也写作酴釄、酴醾,又名木香,一种藤类植物,晚春开白花。


6候:气象学名词,五天为一候,一年七十二候。这里是节气、时令的意思。


7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战国策·赵策一》。智伯是春秋末战国初人,晋国的权臣,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利的分争,被赵襄子联合韩、魏诛杀。此前,他曾以国士的待遇对待一位侠士豫让,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立意替智伯报仇。他将生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生疮,剃掉眉毛头发,吞下烧红的木炭改变自己的声音,使别人认不出自己,多次谋刺赵襄子。下联出自《晋书·羊祜传》。羊公,对晋人羊祜的尊称。羊祜主管荆州军务诸事,在任十年,勤政亲民,深得百姓皮子下爱戴,死后襄阳百姓痛哭流沸,为之停止市场交易以悼念他。后来,其部下在羊祜生前游玩休息的地方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后人便称此碑为堕泪碑。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1。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2。


汾水鼎,岘山碑3,虎豹对熊罴4。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5。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6。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7。


[译文]


行动和停止相对,迅速和迟缓相对,舞剑和下棋相对。信纸和草字相对,竹简和毛笔相对。汾水中得到一个宝鼎,岘山里竖"堕泪碑",虎豹和棕熊相对。花开时万紫千红,水流时流光异彩。汉朝王吉的妻子被休,是因为她摘了邻居家的枣,周时鲁人公仪林的妻子被休,是因为她种菜纺织,和百姓争利。笛声悠扬,如天外之音从云中飘落,船桨做响,渔船正驶向如雪般白茫茫的水面。


[注释]


1围棋:此处不是名词,而是动宾结构,所以能与“舞剑”构成对仗。


2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一种竹片(也有用木制的),一般都是编连成册使用。毛锥:毛笔,因为毛笔的笔头以毛制成,形状像锥子,故得此名。此名称出自于《新五代史·史弘肇传》,史弘肇曾经说:安定国家、平息动乱靠的是长剑大韩,像“毛锥子”有什么用处呢?


3汾水鼎:据《史记·武帝本纪》记载,汉武帝在汾水得到了一个古鼎,因此改换年号为“元鼎”。岘(音xiàn)山碑:即堕泪碑,参考前注。


4罴(音pí):一种野兽,俗称人熊。


5琉璃:天然形成的各种有光的宝石的统称。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汉书·王吉传》。王吉宁子阳,西汉人,品行高洁。东邻的枣树越过院墙伸到了王吉家,其妻摘树上的枣子给王吉吃。王吉知道枣子的来历后,认为妻子这是偷盗,便将其妻赶出了家门。邻居知道原因后,就要砍掉这株枣树。后经邻里再三劝阻,坚决请求,王吉才让妻子回来。去,离开,此处是“让……离开”,即休弃的意思。下联出自《前汉纪》。公仪休,春秋时鲁国的相。他很喜欢吃其妻在后园所栽种的葵菜。后来又看见妻子亲自织布,忽然想到这是与靠种菜织布谋生的人争利,便拔掉自家菜园的葵菜,并休弃了他的妻子。出,让……出去,即休弃的意思。葵,冬葵,一种蔬菜,子可入药。


7咿轧(音yīyā):摇槽的声音。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1。


三弄笛,一围棋2,雨打对风吹。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3。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4。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5。


[译文]


兵器和铠甲相对,战鼓和旗帜相对,紫燕和黄鹂相对。酸的梅子和苦的李子相对,阮籍的青眼和马良的白眉相对。吹三次笛子,下一局围棋,雨打和风吹相对。海棠在春天的早晨醉眼迷离,还未睡醒,杨柳在阳光下婀娜多姿,似乎人人在白天睡觉。


西晋张骏曾往凉州移植柳树,但都没能成活,只有酒泉宫生有槐树,因此作《槐树赋》。在众多的杜甫诗中,唯独没有写海棠的诗篇,是因为杜甫的母亲名海棠。晋人王献之小时候看人玩掷色子,便知胜负,父亲王羲之称赞他为"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唐朝学者殷践猷学识渊博·诗人贺知章称之为"五总之龟"。


△以上对句中,诗、儿、丝、夔、鸶、时、碑、迟、棋、锥、罴、璃、葵、移、旗、眉、吹、奇、龟等字,均属四支韵。


[注释]


1李苦:李子很苦。《世说新语·雅量》说,晋王戎小时候,曾和一群小孩在大路边玩耍,看见道边一株李树上果实累累,但无人摘取。小孩们都争着去摘,只有王戎不去。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李树长在大路边,果实还没被路人摘去,这一定是苦李。小孩们摘下李子一尝,果然苦涩不能入口。青眼:瞳孔是黑色的,正视对方时眼球是黑色的,称青眼,表示重视对方;其旁为白色,斜视对方则白色出现,表示轻视对方。《世说新语·简傲》注引《晋书·阮籍传》说,晋人阮籍不拘于世俗的礼法,看见才干普通的人,就翻着白眼对着他。只有当时的名士嵇康去见他,阮籍才青眼相对。白眉:三国时蜀人马良(字季常)有兄弟五人,都以“常”字排行,其中马良的才学在兄弟当中最为突出。马良眉有白毛,当时有俗语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见于《三国志·蜀志》。)后世便称兄弟中才干最突出者为白眉。


2三弄笛:这是一个典故,见于《世说新语·任诞》。晋人王徽之(宇子献,王羲之之子)曾听说桓伊(宇叔夏,小字野王)善吹笛,但互不相识。有一天,王徽之乘船出城,桓伊正驾车从岸上经过,别人告诉王徽之:这个人就是桓伊。王徽之便叫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当时桓伊已经担任过淮南太守、豫州刺史等高官,但久闻王徽之的名气,便下车替王徽之吹了三支曲子,吹完以后,未交谈一句,使各奔东西了。弄,本为双手把玩宝玉的意思,此处引申为双手持笛演奏,有一支古笛曲名便为《梅花三弄》。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太真外传》。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在沉香亭召见杨贵妃,而杨贵妃宿醉未醒。明皇叫侍女将杨贵妃扶至沉香亭,杨贵妃带醉补了一下妆,但不能下拜。唐明皇笑着说:“岂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怎么是醉了呢?是海棠花还没睡够呀!)后来宋朝苏轼的《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用的就是这个典故。下联出自《三辅故事》,据说汉朝宫苑中有株柳树,树形像人,称之为人柳,“一日三眠三起”。清历鹗的《台城路·蚕》词中写养蚕人“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4张骏句:据《太平御览》卷 124《偏霸部·西梁》李暠所云,从前河右地区(今甘肃酒泉一带)无楸树槐树,东晋后期割据于河右地区的前凉国张骏曾从陕西一带弄来一些树种移栽,都死了。前凉于公元376年被前秦灭掉之后,李暠逐渐占据河右,于公元400年建立西凉。有一天,忽然在酒泉宫西北角上长出了一棵槐树,李暠认为是吉兆,便有感而作了《槐树赋》。原注引自《凉录》说《槐树赋》为张骏所作,与原文所言相合。疑原文及原注均误。杜陵:指唐代诗人杜甫。宋人王禹偁《诗话》说,杜甫的母亲名海棠,杜甫为避讳而从不作吟咏海棠的诗。


5晋士句:这句的意思是说,晋代的文士才具奇特,外人只能观察到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就如同从竹管中看金钱豹,只能看到它身上的一块花纹一样。此语原出自《世说新语·方正》,说王子敬(即王献之)小时候看人玩一种棋,能看出双方的胜负。游戏者看他年龄小,轻视他,说:“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五总之龟:龟被古人视为长寿的灵物,千年五聚,因而称博学多闻的人为五总龟。《新唐书·殷践猷传》说,殷氏学问淹通,贺知章“尝号为五总龟”。五总,聚集了五次,即经历了千年。


这里有必要对几个问题说明一下。


首先,四支这段典故很多,其中有一些典故是荒谬的,我们自然可以判断出来,没有必要恪守。毕竟《声律启蒙》是古代人写的东西。


第二,第二段的注1提到了所谓“动宾结构”,这是个什么概念,大家以后就会学到。蓝田种玉老师已经开贴,相信不久大家就能够开始现代汉语语法的学习,进而掌握这些概念。


最后,对第三段的注4疏通一下。从“据《太平御览》卷”到“便有感而作了《槐树赋》”这是《声律启蒙与诗词格律详解》的考订,认为《槐树赋》是李暠所作。后面“原注”是指《声律启蒙》的原注,并且说那个注解和《声律启蒙》的说法一致,都认为《槐树赋》是张骏所作。但是,从《太平御览》的记录看来,《声律启蒙》原文和原注都错了。

转自:网页链接

望采纳。

Ⅸ 关于江河湖海的十五首古诗

关于江河湖海的十五首古诗包括:

1、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原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2、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3、宋代苏轼《望海楼晚景 / 望湖楼晚景》

原文: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译文:

大风吹打雨水斜着飘进望海楼,壮丽的景观应该用华美的辞句来夸赞。

风雨过后潮水平静江海碧澄,时时闪过的电光形成紫金般的龙蛇。

4、宋代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原文: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译文:

参星横北斗转已经快到三更时分,雨绵绵风不停老天爷也应该放睛。云忽散月儿明用不着谁人来点缀,长空净沧海色本来就是澄澈清明。

虽乘船渡大海空怀孔子救世之志,仿佛听到了黄帝咸池优美的乐声。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这次远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经历。

5、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6、唐代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原文: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译文:

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

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7、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

原文: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8、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看着那些垂钓的人钓得鱼儿上钩,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9、唐代白居易《暮江吟》

原文: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10、唐代杜牧《山行》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11、唐代杜甫《望岳》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南山北山阴阳分解,晨昏不同。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显得渺小的群山。

12、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原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13、宋代王安石《江上》

原文: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译文: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

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14、唐代李白《望天门山》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15、唐代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原文: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Ⅹ 求一首诗原作者

这几句均为五字联,你可参阅:
http://www.china-yishu.com/archiver/?tid-1631.html
雨过琴山润;风来花木香。(乾隆) 后人改为: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热点内容
送兰花螳螂 发布:2025-10-04 04:10:57 浏览:460
粗勒草盆栽 发布:2025-10-04 04:10:57 浏览:700
荷花别样艳 发布:2025-10-04 04:06:07 浏览:200
八一荷花 发布:2025-10-04 04:02:46 浏览:538
建筑梅花状 发布:2025-10-04 04:01:53 浏览:994
四季花卉传 发布:2025-10-04 03:58:38 浏览:504
微信头风景图片梅花 发布:2025-10-04 03:53:03 浏览:387
樱花色版直播 发布:2025-10-04 03:48:36 浏览:474
茶花铜色 发布:2025-10-04 03:47:52 浏览:246
儿歌樱花教学 发布:2025-10-04 03:45:52 浏览: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