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极乐

荷花极乐

发布时间: 2022-01-25 23:15:51

A. 极乐世界莲花颜色有级别吗

莲花颜色没有区别,但莲花等级有区别,一般莲花层数越高,等级越高,这是代表修行的境界!

B. 日本人为什么忌讳荷花

日本人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

探视病人不能送荷花,寄赠贺卡也忌讳有荷花的图案,在日本因为荷花只用于佛教葬礼。

日本人笃信佛教,在佛教教义中,莲花是极乐世界开放的花,日本人理解为人死后世界的花,所以认为莲花对生人不吉利。日本人一般在寺院里做丧事而佛教以莲花为其专用花。

(2)荷花极乐扩展阅读:

餐桌不放牙签日本人礼多忌讳更多

日本是忌讳最多的国度,这是世界民俗学者的共识。日本人视忌讳与礼仪同等重要。触犯忌讳就表现为失礼,不懂礼仪往往容易触犯忌讳。日本人的忌讳可谓不计其数,关乎生活的方方面面。

餐桌不放牙签:

日本是筷子文化圈国度,在使用筷子时十分讲究礼仪,忌讳也颇多,比如,敲筷:忌讳用筷子敲打碗盘,认为那样做会招来鬼怪;

舔筷:忌讳在餐桌或人前舔吃筷子上黏住的食物,应该设法用其他餐具刮入碗盘;迷筷:忌讳用筷子在菜肴盘中翻来覆去,迷惑不定,不知道夹取什么为好;

叉筷:忌讳不是使用筷子去夹取食物,而是去叉取食物到盘子或口中;

拉筷:不是用手端餐具,忌讳用筷子拉动盘碗到自己面前;空筷:忌讳筷子碰了几次菜肴而又不取,空着筷子回来,令他人感到迷惑不解,令主人怀疑饭菜不合口味;

泪筷:使用筷子夹取食物时,筷子上滴滴答答有菜肴汁,影响其他菜肴或他人则是一大忌讳。有汁的菜肴应该使用勺子舀取。

与死亡有关的忌讳是日本人的最大禁忌。两人共同用筷子夹送食物为大忌,这起始于丧葬习俗。在日本,遗体火化后,需要由两位亲属用筷子共同夹起一块遗骨,然后放入骨灰罐或骨灰盒中,这个动作不吉利,所以成为大忌。

在吉庆与公共场合的餐桌上,尤其需要注意不要有这个动作。此外,筷子不能直插在饭碗中,因为那是供奉死者的做法。

探病莫送荷花:

日本还有寓意忌讳。日语中与死发音相同的数字4(音读——作者注),或者包含有4的数字及物件,日本人也很忌讳,所以在日本的医院、著名的集会场所以及高档酒店避免出现4、14、24、42等数字。在患者面前更是忌讳谈及与死亡相关的话题,送礼时避免4个数的礼品组合。

探视病人不能送荷花,寄赠贺卡也忌讳有荷花的图案,在日本因为荷花只用于佛教葬礼。

还有,看望患者忌讳送盆栽花卉,因为它有根部,“带根”日文发音与卧床不起同音,因此成为大忌。也不可以送人梳子,虽说梳子是每天的日常必用物品,但是不可以给日本人作为礼品赠送,因其发音类似“苦死”。

这类寓意忌讳非常多,譬如不能给订婚或要结婚的人赠送伞,因为 “伞”与“散”谐音,有夫妻“离散”之意。在日本这种寓意忌讳可谓不胜枚举。

C. 去西方净土莲花颜色和品级

佛教净土宗认为:修行完满者死后可往西方极乐世界,身坐莲花内台座,因各人容生前修行深浅不同,而所坐莲台有九等之别,九品莲台是最高一等。
九品莲台,谓九品往生之行者所乘坐之莲台。略称九莲。行者临命终之际,圣众即持莲台来迎,行者乘此莲台,花合到净土,到已花开,身相具足。行者之品位由上至下计有九种,从而莲台亦有九品之别。
观无量寿经于此有详尽之叙述,其中,除中品下生于文中省略外,余由上品上生至下品下生依次为:金刚台、紫金台、金莲华、莲华台、七宝莲华、宝莲华、莲华、金莲华。

D. 极乐世界的莲花怎么种

这个是阿弥陀佛应化身上宣下化上人亲口讲的,肯定没有错的,是真实不虚的。
你要这句的出处,就在宣化上人讲述的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这本书里,第四十一页就是的。
这么重要的开示,你居然不记得。多看上人的书哟。

E. 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里不同颜色的莲花有什么讲究

我们娑婆世界有一个人发心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七宝池里就长出一朵莲苞,莲回苞上有自己的名答字。念佛越勤快,莲花长得越大,光色越鲜艳。从莲花的大小光色就可以知道念佛人的勤惰。往生时,阿弥陀佛就取这朵莲花接引你!

F. 极乐世界莲花开了 体型是和成人一样吗

不错。在极乐世界的佛菩萨看来,与阿弥陀佛都是完全一样的,毫无二致。但在凡夫看来可能还是有区别的。

南无阿弥陀佛

G. 极乐世界莲花与往生的人有何关系

净空法师---极乐世界的莲花,莲花从哪里来的?自己的清净心,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这两种原因。


往生善士,这是说念佛功夫成就的人,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一弹指顷是速度之快,他就到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永远脱离六道,永远脱离十法界。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曰:六趣众生,则中阴之身自求父母。往生善士,则一弹指顷,莲华化生」,我们从这个地方看起。昨天我们学到这个地方,读了莲池大师的开示,我们感慨很深,都讲的是事实真相。六趣就是六道,不仅是人道,天道二十八层天也不例外,寿命终的时候,中阴之身自求父母。这是去轮回,没有出六道,生生世世无量劫来都离不开这个现象。如果我们冷静细心去体会,就会感到苦不可言,真苦!到哪里去找父母?父母一定跟自己有缘,没有缘你见不到他。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中阴找父母,四种缘,报恩的、报怨的、讨债的、还债的,如果不是这四种缘,就不会到一家来。由此可知,现前能成为一家人,能成为亲戚朋友,都是有缘人,过去今生缘分不浅。亲情的执着,所以生生世世离不开娑婆世界。往生善士,这是说念佛功夫成就的人,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一弹指顷是速度之快,他就到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永远脱离六道,永远脱离十法界。这两条路都在我们眼前,我们选择哪一条?选择一条,必须把那一条放弃,这是真的。选择六道轮回就放弃极乐世界,选择极乐世界一定要放弃六道轮回,也就是说对六道里面再不贪恋,只要有一丝毫贪恋,就去不了。这个道理必须要想清楚、要想明白。

下面还是莲池大师的话,他的话还没有讲完,「是莲华者」,极乐世界的莲花,莲花从哪里来的?自己的清净心,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这两种原因。自己的心不清净,佛加持不上,加不上。所以我们念佛的目的何在?用这一句佛号,把我们染污的心回归到清净,回归到平等,回归到大觉,经题里面所说的「清净平等觉」。往生到极乐世界,不但佛来接引,我们的品位决定不低。这是我们应该争取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统统要放在念佛上,「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的。这个莲花就是「卸凡壳之玄宫」,玄宫是讲莲花,无比玄妙的宫殿。凡壳就是坚固的六道执着,换句话说,执着这个身是自己。「安慧命之神宅」,莲花帮助我们永远脱离六道的情执,我们自性本有的智慧现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现前。它要不现前,怎么叫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神通道力统统现前。这一段莲池大师说的。

下面黄念老给我们解释,他说这一段的意思是「六趣中一切众生」,我们要注意那个一切,这一切里头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六趣就是六道,「命终之后,中阴身现」,我们俗称之为灵魂,那个灵魂就是中阴。「于此身中,依自身宿业因缘,往求世间父母」,前面跟诸位讲的四种缘,你到哪一道去受生,你去找什么人做父母,业力在主宰,不是你自由选择,业力牵着你走。「投身母腹」,这是你投胎了,「粪秽之处」,你住在母亲(肚子)里面;「结成浊染罪业之体」,这一投胎就感召这些,这是什么?大多数的父母起心动念都违背性德,整个六道里头,只有少数那很幸运遇到圣贤的教诲,他懂得,这个母亲懂得怎样照顾胎儿。她怀孕了,这怀孕十个月当中,胎儿对于母亲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统统有感受。中国古礼里面有说怀孕之礼,现在没人讲了,从前老人都会说,对怀孕的妇女都会提醒她,会告诉她,现在没人讲了。怀孕这个期间思想要纯正,不能有邪念,你有邪念影响胎儿;不能有悖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与五常八德相应。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要与这个相应,这小孩的根就好,将来出生的时候听话,好教。如果你的思想言行与道德相违背,不孝不悌不仁不义,那个麻烦大了,这小孩生下来不好教,小孩长大会叛逆。尤其是现前的社会感染力非常非常之大,你要不从小把根给他扎好,他非常容易受染污,染污严重回不了头,这个做父母的人要痛苦一辈子,不能不知道。所以这个结成浊染罪业之体,这是在胎胞里头造成的,母亲有很大的责任。

「何如往生之善士」,这要跟念佛往生的人比一比,那差太远了!「临终蒙佛接引,一弹指间,化生莲花之中,迳生安乐之国」,这两种现象不能比,没法子比。莲池大师在此地劝导我们要真正觉悟,要放下情执,要求生净土。这个世间,大乘经里面讲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有缘在这个时代得人身,又闻到佛法,又听到《无量寿经》,这个缘太殊胜,决定不能错过,一定求生净土,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有留恋就是障碍,不但障碍往生,听经也障碍你理解,这是一定的道理。因为它障碍你诚敬的心,障碍清净心。真诚、恭敬、清净,你就一帆风顺。「此莲花者,实为行人」,行人是修行人,实实在在是修行人,「脱卸凡夫罪身之玄幽宫殿」,玄幽宫殿是比喻莲花。「安养当人」,就是这个修行人,「慧命之神妙舍宅也」,莲花跟胞胎不一样,大不相同!「上数语」,莲池大师这几句话,「深表弥陀大愿,悲心至极」,慈悲心到极处,「妙德难思」,不可思议。佛对我们的恩德,为我们所作的这些安排,妥善微妙到极处!

下面我们看他老人家引的《大日经》有这么一段,「又《大日经疏十五》曰」,第十五卷有这么一段文:「如世人以莲华为吉祥清净」,莲花开在池塘里面,中国古人所谓「出污泥而不染」,花开在水上面,不但不染污泥,连清水也不染。所以佛取这个来表法,污泥代表六道,上面的清水代表四圣法界,花开在水上面,说明不但不染六道,连四圣法界也不染。开在水上是什么?水上是实报庄严土,极乐世界所说的阿惟越致菩萨,它表这个意思。「能悦可众心」,一般人看到莲花都欢喜。「今秘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莲华为最秘密吉祥」,这个法门是大乘究竟圆满的法门,经文虽然不多,宗门教下、显教密教的教义全都在里头。从密宗来看,也是以大悲胎藏妙法莲花为最秘密吉祥。「一切加持法门之身坐此莲台也」,这是密宗所说的。「可见极乐九品之莲,正显大日如来密意,举体皆是最胜秘密吉祥」,这是密宗对莲花的看法,显密我们都看到了,莲花化生是多么殊胜!

H. 极乐世界的莲花来接往生的人时,最小的莲花有多大

佛教净土宗认为:修行完满者死后可往西方极乐世界,身坐莲花台座,因各人生前修行深浅不同,而所坐莲台有九等之别,九品莲台是最高一等。

九品莲台,谓九品往生之行者所乘坐之莲台。略称九莲。行者临命终之际,圣众即持莲台来迎,行者乘此莲台,花合到净土,到已花开,身相具足。行者之品位由上至下计有九种,从而莲台亦有九品之别。

观无量寿经于此有详尽之叙述,其中,除中品下生于文中省略外,余由上品上生至下品下生依次为:金刚台、紫金台、金莲华、莲华台、七宝莲华、宝莲华、莲华、金莲华。

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者,一日乃至七日, 即得往生。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 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该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 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 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 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 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I. 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是什么色

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有无量种颜色,在净土经典中有过描述。引经文如下:
1、《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
2、《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如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珍珠网,以为校饰;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偏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

J. 心向极乐莲花开的前一句是什么

前一句是:舟将苦海众生渡;

后一句是:心向极乐莲花开。

热点内容
A区樱花社 发布:2025-08-10 20:29:10 浏览:656
盆栽莲花品种 发布:2025-08-10 20:21:31 浏览:60
讲解樱花 发布:2025-08-10 20:10:31 浏览:764
如果妈妈是一朵花我是 发布:2025-08-10 20:02:23 浏览:404
秋海棠影评 发布:2025-08-10 19:52:41 浏览:259
泡茶花荚 发布:2025-08-10 19:51:54 浏览:704
牡丹江宁安市邮编 发布:2025-08-10 19:34:38 浏览:966
红莲茶花 发布:2025-08-10 19:31:21 浏览:528
中国花盆景 发布:2025-08-10 19:23:54 浏览:408
像滴水观音的绿植 发布:2025-08-10 19:23:19 浏览: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