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古人兰花谱

古人兰花谱

发布时间: 2022-01-19 07:39:17

1. 古人以兰花赠友人的词句

宋·苏轼) 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先春发丛花,鲜枝如新沐。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咏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兰》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蕙》丛丛蕙草水之涯,绿叶阴深半欲遮。最是清风披拂处,一茎嫩玉九枝花兰花诗 古风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广群芳谱清刘灏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同上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咏兰元余同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兰花明刘伯温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着色兰

2. 兰花的美称是什么

兰花的美称是花中君子又称王者香、国香、幽客、媚世、香祖、侍女。自古以来中国版人民爱兰、养兰权、咏兰、画兰,古人曾有“观叶胜观花”的赞叹。人们更欣赏兰花以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雪欺凌,坚忍不拔的刚毅气质,“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拓展资料


兰花是一种珍贵、神奇的草本植物,她生长在深山野林,“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张学良诗句),品德高洁,枝叶典雅,花朵幽香清新。她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与境界,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一种文化。其品格风范已成为中国人民理想人格的象征。

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参考自网络——兰花

3. 古人常以松,竹,梅,兰象征君子什么品质

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
"四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以梅、兰、竹、菊谓四君子,他们分别是指:梅花、兰花、翠竹、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其品质分别是:傲、幽、澹、逸。"花中四君子"成为中国人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
其文化寓意为: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 ,世外隐士。他们都没有媚世之态、遗世而独立。在四君子之中而唯有梅花被古人的智慧创作出"梅花篆字"。
梅花在漫天飞雪的隆冬盛开,不畏严寒、探波傲雪,象征君子威武不屈,不畏强暴;兰花独处幽谷,喜居崖壁、深谷幽香,象征君子操守清雅,遗世独立;竹子虚怀若谷,中通外直,清雅靓丽,象征君子谦逊虚中,高风亮节;菊花在深秋绽放,顶风傲霜,潇洒飘逸,象征君子隐逸世外,不陷污浊。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是为高洁志士;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 ,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4. 哪个名人喜爱兰花(最好是诗人)

古往今来孔子、屈原、李世民、李白、苏轼、李清照、郑板桥、鲁迅、朱德、陈毅、张学良等众多的文人墨客咏兰、画兰、写兰、诗兰,兰花已成为人们用来修身养性、寄情寓志、标明心迹、铸塑人格的象征,升华为意蕴深远的兰文化。

1、爱国诗人屈原不仅种兰,身佩兰花,而且以兰蕙高洁自比。他在《离骚》中就多次写到兰花:“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余”、“秋兰兮青表,绿叶兮紫茎”、“余既滋兰之九豌兮,又树蕙之百亩”。这些名句被广泛传播,使“兰”这个词成为“君子”、“德人”、“美人”、“佳人”的代称,并由此使“兰”离开了它本身的植物性成为一种色彩绚烂的文化符号。

2、东晋诗人陶渊明喜爱兰花,他弃官归里,采菊养兰,写有咏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消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丛”。

3、唐代诗人王维养兰成癖,并且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汗漫录》说:“王维以黄磁斗贮兰蕙,养以绮石,累年弥盛”。开创了瓷盆养兰先例。

4、唐代诗人杜牧喜爱兰花,相传他花不少银两养植兰花,建有相当规模的兰圃,在当时写了不少咏兰佳作,苏辙《次韵答人幽兰》诗云:“兰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新”,咏兰诗中寄托自己的理想。

5、宋代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擅于盆栽兰花,发明沙石养兰法,他说:“兰蕙丛出,莳以沙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他的《幽芳亭》首先对兰蕙作了分类:“一干一花,香有余者;一干五七花,香不足者蕙”他所称的"蕙"也为当代植物界所采用。

6、宋代哲学家、诗人朱熹酷爱兰花,他写过不少咏兰诗,其《秋兰》诗去:“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又在《兰》诗中咏道:“漫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他长期养兰对兰花很有研究,他在《楚辞辨证》中说:“大抵古之所谓香草,必其花叶皆香而燥湿不变,故可刈而为佩。若今之所谓兰蕙,则其花香,而叶乃无气;其气虽美,而质弱易萎,皆非可刈而佩者也”,并作诗日:“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作为不谙植物的文人,能得出这样结论,的确难能可贵。

7、唐末八大家中的“二苏”也是兰花爱好者,兄弟诗:“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借咏兰赞颂郑思肖坚贞不屈精神。近代大画家吴昌硕在一幅兰花画中也题有一首赞扬郑思肖的诗:“怪石与丛棘,留之伴香祖。可叹所南翁,画兰不画土”。

8、清代诗人,书画家郑板桥是历史上有名的兰痴,“自谓平生惟兰与竹为吾友也”。他在《种兰》一文说:“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水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日:‘兰草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又云:‘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出谷送香非不远,哪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郑板桥:”七十三岁人,五十年画兰,任他雷雨风,终久不凋残“,他的题兰花诗有七八首,兰画也应有这么多,完全可以出一本《板桥兰集》。他画兰潇洒清劲,名噪一时。他的咏兰诗也脍炙人口,如”深山绝壁见幽兰,竹影萧萧几片寒。一顶乌纱早须脱,好来高枕卧其间“。郑板桥晚年辞官回乡,还养了几盆兰花。有天夜里上床未入眠,却来了一个小偷人,他想了一计退小偷,便吟诗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听见,知道暗示自己,赶紧出门想越墙溜走,这时屋里的郑板桥又说:“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于是小心避开逃走。

5. 求有关兰花诗词的解析文字

苏轼(1037-1101)一生坎坷,曾两次任杭州太守,多次来过越州。元?五年(1090年)在杭州为友人杨次公题春兰和蕙诗各一首。其《题杨次公春兰》云:"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诗颂选赞杨次公画出了春兰之"真色",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兰本来就是美人,蓬艾再深也掩埋不了它,因为它有芳香,借清风而远播。从中也抒发了自己真色不变的品格。他的《题杨次公蕙》诗也是如此:"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幻色虽非实,真相亦竟空。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诗从兰蕙同族写起,指出它们均为屈原原佩。"水仙"即屈原。《拾遗记》写楚人思念屈原,称他为水仙。后四句写杨次公的蕙图,观者疑为真蕙,一缕微馥似扑鼻而来。诗侧重于写兰蕙的幽香。

兰花因其高洁,历来是诗人的宠爱。
清代缪公恩在《露兰》诗说:“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他把兰花的姿态描摩成面颊上笑成酒涡而含羞的女子,洁白的素心像被洗去了油污一样朴实而美丽。
清代张纶英《兰草》诗说:“小草时作花,嫣红间葱青。闲阶濯新雨,绰态何娉娉。”他把兰花姿态描绘成姿态柔美,面目美丽的女子。清代张问陶《兰》诗说:“偶检丛兰画几枝,各标神韵肯参差。高花飞舞低花笑,同倚春风自不知。”他把兰花花姿描拟成飞舞欢笑的目样。
清代李慈铭《题子缜画兰二绝句》(其二)诗说:“绰约丰肌分外妍,镜中倩影不胜怜。”他把兰花的姿态描绘成姿态柔美,她丰满的肌肤格外争妍斗艳的女子。深居皇宫的康熙皇帝也赞颂兰花“婀娜多姿碧叶长”,把兰花的轻盈美丽的花姿造型,描侩得令人叫绝。这可能是古人对兰花花姿最类的描绘了。
张学良将军的《咏兰诗》说:“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他把兰花的花姿比喻风度仪态高雅的君子。

6. 养兰最后自己灌杀兰花的故事

7. 古人怎样赞美兰

爱新觉罗.玄烨《秋兰》
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
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爱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
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
山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
竹深阴戛日,木古势干云。
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
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
《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程 樊《咏怀》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曹 寅《冬兰》
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赞美兰花的诗句

兰 花 诗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表面赞美兰花,实际上说明自己志向清高远大。)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兰花本是生在幽谷当中无人得见,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
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
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
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赞美兰花。)

同上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借兰花表达自己的清高不流于俗。)

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赞美兰花。)

兰花
明 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表达诗人本身怀才,但显得高远。)

着色兰
明 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思念故人之情。)

兰花
明 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表达诗人志向清高远大。)

兰花
明 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表达诗人的清高。)

兰花二首
明 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
明 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折枝兰
清 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山顶妙香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
清 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 画 兰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幽 兰
唐 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 花
清 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8. 谁知道中国古代有个“百花花神谱”

看是不是这个
http://www.honglm.net/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10041

司曼陀罗花仙子:赵飞燕 夜叩瑶琴
司虞美人花仙子:朱淑真 风弦一川
司洛如花仙子:蔡文姬冷月寒
司青囊花仙子:黄硕(诸葛亮妻) 水情
司疗愁花仙子:莫愁 忘忧草
司灵芝花仙子:谢道韫 青衣青石青丝
玫瑰花仙子:李师师 青衣青石青丝
司瑞圣花仙子:无盐 jiangnh
司珍珠花仙子:柳如是 知鱼
司合欢花仙子:卓文君 抚琴女
司百花仙子:花蕊夫人冷月寒
牡丹花仙子:武则天 白冰
司木笔花仙子:貂蝉 帘中人
司洛阳花仙子:苏蕙(窦滔妻) 墟里烟
司兰花仙子:苏小小 冷月寒
司菊花仙子:李清照 岫恬儿
司琼花仙子:王昭君 无聊诗魔
司莲花仙子:西施 潇湘幽竹~茶客
司梅花仙子:寿阳公主 墟里烟
海棠花仙子:上官婉儿 潇湘幽竹~茶客
司桂花仙子:徐惠(唐太宗妃) 岫恬儿
司杏花仙子:杨玉环 无聊诗魔
司芍药花仙子:陈圆圆 潇湘雨
茉莉花仙子:香妃(清高宗妃) 白冰
司芙蓉花仙子:薛涛风弦一川
司笑靥花仙子:褒姒 柳下
司紫薇花仙子:唐婉 抚琴女
司含笑花仙子:董小婉 抚琴女
杜鹃花仙子:郭爱 潇湘幽竹~茶客
司玉兰花仙子:班昭 冷月寒
司蜡梅花仙子:班婕妤岫恬儿
司水仙花仙子:甄氏(魏文帝后) 帘中人
司素馨花仙子:赵子昂夫人
司结香花仙子:虞姬(楚霸王妾)帘中人
司铁树花仙子:左芬 燕草秦桑
司绣球花仙子:孙尚香 江星海月
司木兰花仙子:花木兰 柳下
司秋海棠花仙子:侯夫人(隋炀帝妃)紫蓝海棠
司刺蘼花仙子:梁红玉 江星海月
司凌霄花仙子:红拂 午夜兰花
司迎辇花仙子:柳氏(韩竑妾)
司木香花仙子:罗敷 风弦一川
司凤仙花仙子:公孙大娘 还魂草
司紫荆花仙子:顾太清圣诞节生人
司蔷薇花仙子:太平公主 燕草秦桑
司秋牡丹花仙子:杜秋娘冰山茶客
司青鸾花仙子:叶小鸾知鱼
司旌节花仙子:何氏(韩凭妻) 潇湘幽竹~茶客
司夜来香花仙子:崔莺莺 千劫
司罂粟花仙子:妲己 帘中人
司石竹花讪子:鱼玄机 还魂草
司蓝菊花仙子:刘兰芝(焦仲卿妻) 还魂草
丁香花仙子:李寄
司棣棠花仙子:二乔 潇湘悲音
司夹竹桃花仙子:妹喜 ]圣诞节生人
司荷包牡丹花仙子:绿珠 墟里烟
司金丝桃花仙子:关盼盼 醉软如浓
司翦秋纱花仙子:紫玉(吴王小女)潇湘幽竹~茶客
司玉簪花仙子:嫦娥 白冰
司金雀花仙子:西王母 还魂草
司真珠兰花仙子:黄道婆珊瑚王
司长春花仙子:步飞烟 岫恬儿
司木槿花仙子:冯小青 rita1202
司蜀葵花仙子:李夫人
司梨花仙子:严蕊 帘中人
司芦花仙子:江采萍(唐玄宗妃)冷月寒
司桃花仙子:息夫人 槛内人
司十姊妹花仙子:娥皇女英 白冰
司子午花仙子:巫山神女 忘忧草
司山丹花仙子:薛红线
司八仙花仙子:聂隐娘 江星海月
司藤花仙子:大玉儿 (孝庄皇后) 千劫
司佛桑花仙子:朝云(苏东坡妾) 风弦一川
栀子花仙子:苏小妹 燕草秦桑
司宝相花仙子:聂胜琼
司木莲花仙子:李香君 风弦一川

司锦带花仙子:许穆夫人
祭花神文
两轮交替之不辍,大火西垂;一腔愁绪之难销,人花无寐。余叹余之失时兮,空辗转而何益?彼嗟彼之薄命兮,徒发喟而伤怀。
忍污垢而出于泥淖兮,香魂而玉质;耐寒暑而争一春之景兮,灵窍而仙姿。唯其美也,多受戗伐。焚销毁折,任凭天命。秋风未至,先失一半光景;来年返枝,不是今春颜色。
尤有甚者,移花于盆内,断其根,擢其叶,束其枝,直其干,而竟自号曰“爱花”。然则古来“爱花者”无乃多乎?
余因问众花:“若得来世,仍愿为草木乎?不若托生闺阁,亦可有所作为。”众花对曰:“此生未卜,焉敢妄求来世?况君何故愚顽至此哉!以余观之,彼之于吾侪多不若也。我为花时,虽临风对雨,不过一死,碾为尘土,身归清府,免于口诛笔伐。飞燕信美哉!谁言其善?迷迭至毒矣!不闻其恶。”
“非独女子,男子亦是。如屈平子建者,为草木之命;如秦皇汉武者,为金玉之命。人皆重金玉而贱草木,我为花时,已见辱至此,岂望为人乎?”
余莫之能对,沉思良久,唯酹酒一樽,以祭花神。

另:
春日说十二个花神
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生日。清代蔡云有诗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讲的正是百花盛开为花神祝寿的景象。

历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咏百花,弄出许多趣闻轶事来,从而造就出12个月的花神来。正所谓“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了。

一月兰花神屈原 他亲手在家“滋兰九畹,树蕙百亩”,把爱国热情寄托于兰花,并赞兰花“幽而有芳”,且常身佩兰花,故后人把兰花视为“花中君子”和“国香”,把兰花作为高尚气节和纯真友谊的象征。

二月梅花神林逋 他终生无官、无妻、无子,隐居西湖孤山,植梅为妻,畜鹤为子。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被赞为神来之笔。梅花被誉为“国魂”和“花魁”,把它视为敢为天下先优秀品德的象征。

三月桃花神皮日休 他在《桃花赋》,赞扬桃花为“艳中之艳,花中之花”,并以古代许多美人作比拟,使人见了桃花,犹如见到美人。由此桃花常被作为吉祥美好、美满爱情的象征。

四月牡丹花神欧阳修 他遍历洛阳城中十九个花园,寻觅牡丹佳品,写有我国第一部栽培牡丹的书《洛阳牡丹记》。牡丹花朵硕大,花容端丽,素有“花中王”之称,后人把它作为“繁荣富强,和平幸福”的象征。

五月芍药花神苏东坡 他赞“扬州芍药为天下之冠”,任扬州太守时,看到官方举办“万花会”,损害芍药,滋扰百姓,便下令废除“万花会”,受到百姓拥护。芍药是表示相互的爱情和友谊的象征。

六月石榴花神江淹 他写《石榴颂》云:“美木艳树,谁望谁待?……照烈泉石,芳披山海。奇丽不移,霜雪空改。”石榴“千房同膜,十子如一”,成熟后微微绽开一点红唇儿,笑向人间,所以人们常以石榴作礼品,祝其子孙发达、前程无量。

七月荷花神周敦颐 他的散文《爱莲说》高度赞扬荷花品种:“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成为廉洁清正,不同流合污的道理规范的化身。

八月紫薇花神杨万里 他咏紫薇云:“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半年花。”道出了紫薇优于百花的特色。

九月桂花神洪适 他对桂花情真意切,咏诗道:“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共道幽香闻十里,绝如芳誉亘千乡。”我国人民向来用桂花表示友好、和平和吉祥如意,青年男女则以桂花表示爱慕之情。

十月芙蓉花神范成大 晚年居故里苏州,随地就势筑亭建榭,遍种芙蓉,写有《携家石湖拒霜》、《窗前木芙蓉》等赞美芙蓉,后人谓芙蓉二妙:美在照水,德在拒霜。民间视其为夫妻团圆之物。

十一月菊花神陶潜 弃官归隐庐山后,种菊吟诗自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第一位颂扬菊花为“霜下杰”的人。“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已成为坚不可摧充满生命活力的象征。

十二月水仙花神高似 孙他写的水仙花前赋后赋千余言,把水仙花描写得十分美丽可爱,现人们还以水仙为“纯洁爱情”的化身。(摘自《大公报》李盛仙文)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difang/1080308.htm

9. 谁有中文版的《兰花谱》电子书急用

俺有
官方给你个回家吧

10. 请举一些古人爱花的例子(有资料来源更好),还有喜欢吃花馔的人~~

古代素菜的一个部分。既利用四时花卉做成菜肴或点心。是我国劳动人民、医学家与烹饪师的一大创造。起初,以花卉入馔、多出于保健去去病、益寿延年的目的,源于抚秦。由于对花卉性状和食用、医用价值的不断认识,因而花馔得以兴盛与发展。唐以前,花馔谱多散见于本草学、食学与文学书籍中,至宋代始专类列谱。宋代林洪《山家清供》载花馔十五种,明人戴羲《养余月令》载花馔十六种,近人徐珂《清稗类钞》载花馔十四种,1987年中国食品出版社版何国珍编著的《花卉入肴菜谱》,提供十九种名花烹制的荤素菜肴,共一百二十八种。古今花馔,不仅富有营养、医疗价值,且千姿百态,极富诗情画意,具有审美的价值。其中,有菜肴,有点心;有以花卉作主料者,也有作辅料者;有的作香料,有和作色剂;烹饪法则以煎、炸、氽、蒸为多。战国楚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又《九章.惜颂》:“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王逸注:“言已乃种江离,莳香菊,采之为粮,以供春日之食也。”洪兴祖补注:“糗,干饭屑也。”又如《山家清供》所列有:梅花汤饼、锦带羮(文官花)、紫英菊(春采)、檐卜煎(栀子花)、蜜渍梅花、金饭(菊花)、梅粥、樱桃、雪霞羮(芙蓉)、石榴粉、广寒糕(桂花)、牡丹生菜、不寒齑(梅花)、素醒酒水(梅花)、菊苗煎。《养余月令》所列有:暗香汤(梅花)、腌韭花、面拖玉兰花、台菜花、槐树花(春采)、松花、甘菊花、茉莉汤、黄香萱、莲花醋、莲花曲、天香汤(白樨)、腌桂花、丹桂糕、菊酒、芙蓉花豆腐。《清稗类钞.饮食类》所列有:晚香玉竹羮荪、梅粥、面拖玉簪花、藤花作馅、玫瑰花作馅、广寒糕、蒸栀子花、拌金雀花、夜来香入馔、红香绿玉、凤仙花炸面筋等。《花卉入肴菜谱》列有:兰花火锅、梅花玻璃鱿鱼羮、杏花烩三鲜、玉兰花扒鱼肚、桃花鱼片蛋羮、梨花鸡淖鱼翅、牡丹花爆鸡条、玫瑰香蕉、玫瑰银粉丝、槐花芝麻饼、月季花翡翠蚕豆、茉莉花叶烩荷包豆腐、茉莉花熏鸡、荷花枣泥卷、鸳鸯观荷花、桂花芋头、软炸甘菊苗、菊花鱼翘、蜡梅豆腐败汤、蜡梅玻璃鸡片等。

热点内容
樱花校园的 发布:2025-08-05 21:11:30 浏览:958
花艺花事 发布:2025-08-05 21:08:21 浏览:823
七夕节论语 发布:2025-08-05 21:03:46 浏览:565
浪琴七夕 发布:2025-08-05 20:49:56 浏览:612
金奖牡丹茶花 发布:2025-08-05 20:47:38 浏览:689
太原晋源花卉 发布:2025-08-05 20:45:49 浏览:23
花卉烟雾 发布:2025-08-05 20:43:57 浏览:917
电商的七夕 发布:2025-08-05 20:42:10 浏览:546
郑州樱花小镇 发布:2025-08-05 20:32:05 浏览:862
樱花被药害 发布:2025-08-05 20:30:50 浏览: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