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卧闻海棠花

卧闻海棠花

发布时间: 2022-01-16 06:22:51

⑴ 局事帖原文及译文

原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译文:

自从我来到这个寒冷的黄州,已经三年了。每年都希望阳春能缠绵一丝不挂,但东风像个过客却始终不肯理会。今年连绵不断的雨一直没有停,两个月的萧瑟如同深秋的状况。

裹在海棠花里听海棠花虽然开放,冰雪的灵魂胭脂痕迹和污垢在一起。谁能偷偷地偷走这花季,而在夜晚野蛮人的撬改时间。我被困在一个不幸的年轻人身上,他病了很长时间。

春江的水满天飞地倾泻而下,攻破了门户,一个紧缓的脑袋充盈着。我的小屋就像一艘渔船,被冲进了浩瀚的水云中,漂浮着。

厨房里,一锅发霉的冬菜已经煮熟了,几把干芦苇木塞进破炉子里。还记得去哪里吃冷食,突然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张鬼纸。九重的宫门紧紧锁住,远离数千里的祖先。真想学阮步兵哭到最后一条路,而不甘心像死灰不再烧。

(1)卧闻海棠花扩展阅读:

更值得一提的是,《局事帖》虽然经历了千百年人间沧桑,经过历代藏者的传承流转,却仍然保持着纸墨如新的良好状态。这更让它弥足珍贵。

在艺术品拍卖领域,流传有序的名家名作一直是藏家们的最爱。而《局事帖》自明清以来,各家藏印皆无疑义,故凿凿可考。

在900多年中,《局事帖》被多位重要收藏家珍藏,包括何良俊、项元汴、安仪周、王芑孙、曾燠、费念慈、许源来、张葱玉、张文魁等人。

何良俊是嘉靖时的大学者,他在《局事帖》上钤盖的是一方“清森阁书画印”,朱文,在纸的左下方。

项元汴是明代的大收藏家,藏品上千件,多为历史名作。他在曾巩《局事帖》上钤有七印,分别是“项子京家珍藏”、“墨林山人”、“项元汴印”、“宫保世家”、“檇李项氏世家宝玩”、“退密”。

安仪周据说是清代最有眼力的两大鉴藏家之一。他在《局事帖》上钤有“仪周鉴赏”及“无恙”鹤形印。

安仪周之后,《局事帖》被王芑孙收得,但不久就为曾燠家族所有,钤有“盱江曾氏珍藏书画印”。清末,它曾入费念慈手,钤有“西蠡审定”的白文印。费氏是晚清著名金石学家,负鉴赏盛名。

民国时,《局事帖》进入许源来兄弟的“天泉阁”,后来到了鉴赏奇才张葱玉手里。

这位张葱玉是解放后我国第一代书画鉴定大师、泰斗级人物,有一言九鼎之誉。收藏界对他的藏品格外青睐。《局事帖》能有如此高的价格,和他的收藏不无关系。

后来,张葱玉因为经济变故,《局事帖》遂为上海实业家张文魁所得。

在此次嘉德春拍之前,曾巩的《局事帖》曾两次上拍。

⑵ 读黄州寒食诗我们感受到在如风萧瑟的春寒中诗人卧闻海棠花,海棠花因“ ”而凋落

读黄州寒食诗我们感受到在如风萧瑟的春寒中诗人卧闻海棠花,海棠花因“ 雨”而凋落

⑶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是什么意思

意思:独卧在床听得雨打海棠,胭脂样花瓣像雪片凋落污泥。

出处:《寒食雨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五言古诗组诗作品。

原文节选: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译文: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度过三个寒食时际。年年爱惜春光想将它挽留,春天自管自归去不容人惋惜。今年又苦于连连阴雨,绵延两个月气候萧瑟一如秋季。独卧在床听得雨打海棠,胭脂样花瓣像雪片凋落污泥。

(3)卧闻海棠花扩展阅读

此诗借寒食前后阴雨连绵、萧瑟如秋的景象,写出他悼惜芳春、悼惜年华似水的心情。诗人对海棠情有独钟,并多次在诗中借以自喻,且对自己与花“天涯流落俱可念”的共同命运,发出深深叹息。这首诗后段对海棠花谢的叹惋,也正是诗人自身命运的写照。

他对横遭苦雨摧折而凋落的海棠,以“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的绝妙比喻,正是对自己横遭政治迫害、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的命运的借喻。

⑷ 黄州寒食节原文译文

【原文】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版唐陵无麦饭,权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翻译】

即使冷冷清清开着几扇柴门的村落里,也还是要插几根杨柳枝条,标志出每年的节令。寒食的传统虽然没有传到遥远的广东,但清明上坟奠祭祖先的礼仪还是和中原一样。时至今日,汉唐两代的王陵巨冢,已经没有人前去祭祀;而山边溪间的小路上仍生长着许多梨花。世代更替,非人力所能左右,不如喝上他一杯醉卧在青苔上,莫管关城门的号角声是否响起来。

《黄州寒食节》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⑸ 描写海棠花的诗句 古诗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朝·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⑹ 形容海棠花的优美诗句

《海棠》抄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菩萨蛮·小院蚕眠春欲老》陆游
小院蚕眠春欲老。
新巢燕乳花如扫。
幽梦锦城西。海棠如旧时。
当年真草草。一棹还吴草。
题罢惜春诗。镜中添鬓丝。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初夏》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寒食雨》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临江仙·金谷无烟宫树绿》辛弃疾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
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
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
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
忍泪觅残红。
《秋海棠》秋瑾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⑺ 海棠花的诗七绝有哪些

1、《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2、《春寒》

宋代: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译文: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料峭的春寒还未结束,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灾难,叫人担心害怕!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3、《寒食雨二首》其一

宋代: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译文:自从我来到黄州,已度过三个寒食时际。年年爱惜春光想将它挽留,春天自管自归去不容人惋惜。今年又苦于连连阴雨,绵延两个月气候萧瑟一如秋季。

独卧在床听得雨打海棠,胭脂样花瓣像雪片凋落污泥。造物主把艳丽的海棠偷偷背去,夜半的雨真有神力。雨中海棠仿佛一位患病的少年,病愈时双鬓斑白已然老去。

4、《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代: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译文: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5、《咏白海棠》

清代:曹雪芹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译文:半卷湘妃竹帘半掩着门,啊,白海棠,你高洁白净,该是碾冰不土以玉为盆来栽培你。你偷来梨花花蕊的三分洁白,又借得傲雪梅花一缕香魂。你像月官中仙女缝制的白色舞衣,又像秋闺中哀怨的少女在擦试泪痕。娇羞怯怯默默无言衷肠无处诉,我倦倦倚在西风窗下不觉日已昏。

⑻ 卧闻海棠花泥污胭脂雪

1.这两句情景交融,见闻结合,以眼前实景渲染心中感情。(2分)愁卧中听说海棠花谢了、雨后凋落的花瓣在污泥上残红狼藉之景象,暗合了自己的孤苦与困顿。(2分)(意对即可) 2.寒食节(春天)已过的惜春、无奈之情与年华易逝的感慨之情;(2分)贬居黄州时人生的孤苦与困顿之情(2分)。(意对即可) 1. 分 析: 此题考查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答题时,要注意结合着“卧闻海棠花,泥污胭脂雪”的大意,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其渲染的凄凉景象所烘托的诗人内心的凄苦心境。这两句诗人将情感的表达融于景物的描写中。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分 析: 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着诗歌的写作背景,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来分析,这首诗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此两句从惜春、青春已逝去的无奈角度组织答案;诗中意象阴霾,渲染出一种沉郁悲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时运不济谪居黄州的惆怅心境,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⑼ 《寒食》译文

醉太平.寒食 王元鼎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画楼洗尽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作者简介〕王元鼎(生卒年不详),曾任翰林学士。与阿鲁成同时代人。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说他为西域人。天一阁本《录鬼簿》在“前辈名公”中列有其名称为“王元鼎学士”。《太和正音谱》把他列入“词林英杰”中,现存散曲小令七首、套数二套。

〔写作背景〕寒食在农历三月初,清明前一二日,此时春已过半。王元鼎的这组《寒食》小令共存四首,此是其中第二首。另外三首主要描述流逝的春光在作者心里引起的丰富、复杂的感受,或惹动莫名的困倦,或撩拨缠绵的情思,或萌发及时作欢的欲念,主观色彩表现得比较浓烈。这一首却不同,作者不直接宣泄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融情于景、含藏不露的抒写手法,把对春天的喜悦之情完全融化在一片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声光画面之中。

〔注解〕

乳鸦:雏鸦。

生:偏偏,硬是。

韶华:美好时光,引指春光。

鸳鸯瓦:成对的瓦。

〔译文〕一声声,小乌鸦不停地欢叫,硬是叫破了暗夜,迎来了春日光华。昨夜里微微春雨润湿了江堤软沙,阵阵香风溢满万家。把画楼的鸳鸯瓦洗得干干净净,还打湿了系着彩绳的秋千架。一觉醒来时红日已照着窗纱,听到街上有人在叫卖杏花。

热点内容
白丁香祛斑 发布:2025-07-29 10:40:59 浏览:65
浪花一朵朵电视剧程美 发布:2025-07-29 10:40:48 浏览:460
哈儿传奇梅花 发布:2025-07-29 10:39:16 浏览:209
如何经营绿植店呢 发布:2025-07-29 10:37:51 浏览:937
可以吸附有害气体的绿植 发布:2025-07-29 10:31:35 浏览:234
七夕办婚礼 发布:2025-07-29 10:24:55 浏览:76
七夕不一样的礼物 发布:2025-07-29 10:23:38 浏览:126
黑色玫瑰为什么妹子多 发布:2025-07-29 10:23:30 浏览:373
丁香豆蔻红花 发布:2025-07-29 10:22:02 浏览:147
荷花的珍品 发布:2025-07-29 09:42:40 浏览: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