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香菱与荷花

香菱与荷花

发布时间: 2022-01-16 01:50:51

① 《红楼梦》里的香菱是什么花

香菱应该是荷花
香菱是十二金钗副册中唯一被提到的红楼女儿,曹公借警幻口曰:“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厨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可见,非曹公疏懒和故意伏线,副册中仅香菱登榜可录,再无他人。

香菱乳名英莲,再看香菱谒语:
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从上面的谒语看,香菱应该是荷花!

荷花:Lotus flower
拉丁文名称:Nelumbo nucifero Gaertn
别名:莲花、芙蕖、菡萏、水芙蓉、六月春。
科属:睡莲科,莲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
花期:7-8月
花色:白、红、粉红、桃红、紫红、洒金。

花语: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被国人奉为“廉洁”和“洁身自好”的象征,藕寓意为“藕断丝连”和“思念情偶”。

② 香菱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两地生孤木是“桂”的拆字格。寓指夏金桂

③ 红楼梦 根并荷花为什么是莲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当那些个略有点头脸的管事奶奶们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你叫什么?你家在哪里?你几岁了?父母是谁?”她一概摇头不知。那个时候的香菱,充当着不幸的坐标,她提醒着那些同样不幸的人,这世间,还有更加不幸的人存在,就这样,那些人在她这里得到了满足,她们叹息着走了。而她,早已习惯了这样的不幸,痛吗?也许曾经有过吧,但到了后来,自己在心底便不痛不痒了,一个人的伤疤,倘若每次揭起都会觉得痛不欲生,那么大概她早就已经痛死了。
看着她茫然地摇头,我恨不得走上前去告诉她,你是有家的,你的父亲“甄士隐秉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年过半百,膝下却无儿,只有一女。这美中不足的一点,成全了你,那个时候的你,乳名唤作英莲,生的“粉妆玉琢,乖觉可喜”,曾几何时,你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你也是最受宠爱的公主。
“香,固是一种淡淡轻轻雅雅悠悠的气味。菱,又名菱角、芰实,有乌菱、二角菱、四角菱等。一年生水生植物,具菱形叶浮出水面。茎于地下,开白色花但不明显。主要食用的部位是果实,俗称菱角,种子便是菱角仁。”这是她的名,但是,一切皆逃不过命运,苦香菱,有名实无,有香且淡。
这样一个可人儿,刚一出场就得到了癞头和尚的判词:“有命无运,累及爹娘”,这两句话,给她打上了终生的烙印,大观园中不幸的女子何其多,但追究起来,像她这般悲惨的还真是绝无仅有。脂批曰:“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这批语,不仅仅是对香菱,更是对大观园中所有的女子而言,当个体的生命与整个时代、地域、社会、人际关系遭遇之时,你虽然有了那一命,但是却也很有可能没有好的机遇,好的运气,自己不能把握自己的生命走向。
在旧社会中,如果一个女人很倒霉的话,那么她多半是“遇人不淑”,这点在香菱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从她第一次出场开始,就验证了这个词,而接下来,更是倒霉事一件接着一件。
五岁的时候,她遇上了不负责任的家人“霍启”,在热闹混乱的元宵夜将她独自丢在大街上,导致她被骗子拐走。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她的生活就全变了,这是祸事的开端,这场祸,一直殃及到了整个甄家。没有人去细想,在被拐子拐走的那一段生涯当中,她是怎样渡过的。让我们试想一下吧,她战战兢兢随时会被毒打;她被关在黑屋子里几天都没有饭吃;她每天都为活下去而努力挣扎着。这段过程大抵是太痛苦了,所以后来的她,始终选择不记得,不提起,有些伤疤不去碰触就不疼,但是不疼未必代表它不存在。

④ 请问《红楼梦》里面香菱的名字有三个、香菱,秋菱,英莲,他们的来历是什么

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名甄英莲(真应怜)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为甄士隐独女,眉心中有一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在元宵节赏花灯时被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拐,时年五岁。在人贩子手中先是买给冯渊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
香菱,薛蟠之妾,原名甄英莲,甄士隐的女儿。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骗子拐走,十二三岁时,被薛蟠强买为妾,改名香菱。她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静,夏金桂极为嫉妒她。香菱备受夏金桂的折磨,不仅名字被改为秋菱,还险遭谋害。薛蟠出狱后,把香菱扶了正,后难产而死。
早在香菱未被拐时已有一僧一道见甄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里作甚?舍我罢,舍我罢!”已点出香菱“平生遇际实堪伤”第七回周瑞家的在送宫花时见金钏儿和香菱在晒日阳儿,也向金钏儿说:“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蓉大奶奶即秦可卿,刘心武认为拿香菱和秦可卿相比是暗指两人现在的出身并不是真出身,而且要比现在出身高。
癞头跣脚的僧人给甄士隐暗示香菱命运的判词:
娇生惯养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香菱的正式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原名:甄英莲(暗示着香菱的命运:真应怜)

⑤ 《叹香菱》中的“根并荷花一茎香”,“自从两地生孤木”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这个讲的是红楼梦里的香菱吧?
我网络了一下。。
里面这样讲的:
金陵十二钗专副册,原书只提到一属人,就是香菱,判词为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画面“一支桂花”暗指“夏金桂”,“莲枯藕败”隐指英莲及其结局。根并荷花:指菱根挨着莲根,隐寓香菱就是原来的英莲。遭际:遭遇。两地生孤木:拆字法,两个“土”(地)字,加一个“木”字,指“桂”,寓夏金桂。照画面与后二句判词,香菱的结局当被夏金桂虐待致死。

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了吧。。。

⑥ 谁能告诉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是谁的判词

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中对香菱的判词。

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五回。

根并荷花一茎香”这一句暗指“香菱”的名字,她还曾名为英莲。“平生遭际实堪伤”这一句说的是她的悲惨际遇,从小就失散了家人,又两易其主,遇上了一个土霸王薜蟠,其中种种遭遇令人扼腕叹惜不已。

“自从两地生孤木”这一句中的“两地生孤木”暗带一个“桂”字,意指“夏金桂”,自从夏金桂嫁给薜蟠,香菱就整天无宁日,过得生活苦不堪言,度日如年,终于被折磨致死。所以高鄂本的红楼梦里香菱的结局是有误的,是与曹雪芹的本意相违背的。

(6)香菱与荷花扩展阅读:

赏析:

首句“根并荷花一茎香”写的是莲根荷花同长在一根茎上,一样芳香。荷花也称莲花,这里暗示香菱原名英莲。“自从两地生孤木”的“两地生孤木”寓一个“桂”字,点出夏金桂的名字。最后一句“致使香魂返故乡”指的是死亡,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

香菱由地主阶级出身的小姐而终于落入四大家族的罗网,这种遭遇深刻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的斗争中,中、小地主必然破败的命运,也抨击血淋淋的妻妾制度的残酷,从而揭示封建“末世”女子的悲惨命运。香菱是甄士隐的女儿。

出身于破落的中小地主阶级家族,后被拐骗、贩卖,沦落为婢妾。她既要受薛蟠的玩弄和蹂躏,又要受薛蟠正妻夏金桂的残酷虐待,最后被活活折磨而死,这就是她的“平生曹际”。

香菱由地主阶级出身的小姐而终于落入四大家族的统治罗网,这种遭遇深刻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的兼并斗争中,中、小地主必然破败的命运。但高鹗的续书却写成夏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成了大团圆的结局,宣传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佛老思想。

违背了曹雪芹原来的“水涸泥干,莲枯藕败”的悲剧性结局的创作意图,损害了香菱的艺术形象,降低了《红楼梦》的思想意义。

⑦ 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关香菱的故事情节

甄英莲是在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登场的虚拟人物,金陵十二钗副册女儿,贾府通称香菱。她是八十回红楼梦里最先出场、最后退场的女子。

原名叫甄英莲,姑苏人,甄士隐独女,眉心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四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人贩子拐走。人贩子养大她后,原是卖给金陵公子冯渊,中途却被薛蟠抢回去做小妾,宝钗给她起名叫香菱。她最著名的事迹便是师从黛玉学诗(参见香菱学诗)。薛蟠娶夏金桂后,香菱被改名叫秋菱,饱受虐待。后四十回夏金桂下毒害她,结果却阴差阳错毒死了自己。薛蟠出狱后,香菱扶正,因难产而死,甄士隐亲自接她归入太虚幻境。
1、幼时被拐卖
四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人贩子拐走。人贩子养大她后,人贩子骗她说,“爹因无钱还债”,要卖她。原是卖给金陵公子冯渊,中途又被薛蟠看上,抢回去做小妾,人贩子一女二卖,自己卷了钱逃,被冯家和薛家两家拿往打个臭死。人贩子求饶,两家人都不肯收银,只要领人。薛家仗着势强人多,将冯渊打了个稀烂,抬回家三日便死了,薛蟠生拖硬拽拉把小小的英莲拉回家作了小妾。宝钗给她起名叫香菱。
2、香菱学诗,入社
曹雪芹对香菱是十分钟爱的,可以说《红楼梦》中有两类截然不同的女子形象:一类是像黛玉、妙玉、晴雯等人的冷僻高傲;另一类是像袭人、宝钗等人的世故练达。而曹雪芹在塑造香菱时,却抛撇了这两种典型,把她塑造成娇憨天真、纯洁温和、得人怜爱的女性。香菱虽然遭到了厄运的磨难,但是却依然浑融天真,毫无心机,她总是笑嘻嘻地面对人世的一切,她恒守着她温和专一的性格。当薛蟠在外寻花问柳被人打得半死,香菱哭得眼晴都肿了,她为自已付出珍贵的痴情。薛蟠外出做生意,薛宝钗把她带入大观园来往,她便有机会结识众姑娘。为了揭示香菱书香人家的气质,曹雪芹还安排了这样一个故事——香菱学诗。她拜黛玉为师,几经失败,终于成功,梦中得句,写出了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的精彩诗句,赢得众人赞赏,被补为“海棠诗社“的社员。
3、被薛蟠妻子夏金桂虐待
薛蟠外出做生意又遇夏金桂,不几天就粘上了,不久娶为正室。金桂未来之前,她虽不幸,但终究还很自足快活单纯过日子。夏金桂到来为争宠,开始找碴,先命香菱陪她睡,香菱不肯,金桂说她嫌脏,怕夜里伏侍;不久又装起病来,说是香菱气的;夏金桂自扎纸人,挑唆薛蟠,薛蟠不问清浑皂白,抓起门闩打香菱。夏金桂找茬说:“菱角花开,谁见香来?若是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哪里?可是不通之极!”香菱道:“不独菱花香,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它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哪一股清香比是花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夏金桂道:“依你说,这兰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香菱说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便接口道:“兰花、桂花的香,又非别的香可比。”一句未了,夏金桂的丫头宝蟾忙指着香菱的脸,说道:“你可要死!你怎么叫起姑娘的名字来?”香菱猛省,依着夏金桂从此改名“秋菱”。香菱最终忍不住百般虐待折磨,把前面路径竟一心断绝,跟随薛宝钗了。
5、结局
夏金桂本来想毒死香菱的,结果弄巧成拙,夏金桂的丫鬟宝蟾拿错碗了,夏金桂自食恶果喝了有毒的汤中毒死了。香菱解除禁忌,扶为正室。后来又为薛家怀上了一个胎儿,但由于内外拆挫不堪,已酿成干血之症,最后香菱生下的同样是一个孩子,而自己难产,在血汗床房挣扎而离开人世。

副册判词
画着一枝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2]
【注释】
1.桂:意指夏金桂。莲藕:意指香菱。
2.根并荷花一茎香:荷花的清香源自根茎,暗喻香菱出身不凡。父亲甄士隐“禀性恬淡”,“倒是神仙一流人品”,母亲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此谓根、茎之香;周瑞家的说她“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秦可卿)的品格儿”,贾琏说她“越发出挑的标致了”,宝玉说她“这正是地灵人杰”,此谓荷花之香。
3.遭际:遭遇。堪伤:照应香菱原名甄英莲的谐音“真应怜”。
4.两地:拆字法,两地即右边二“土”相叠,孤木即左偏旁“木”,合为夏金桂的“桂”字。
5.返故乡:即死亡。画面和判词均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的结局,出自作者后期构思。

癞僧诗谶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2]
【注释】
1.惯养娇生:意谓香菱小时候深受父母溺爱。
2.菱:暗喻香菱。雪:暗喻薛蟠。澌澌:下雪声。这句是香菱入薛家之谶。一说菱花指菱花镜,雪指甄士隐痛失女儿后一夜白发。
3.好防:仔细提防。这二句是香菱元宵节被拐及葫芦庙三月十五火灾之谶,所以癞僧说香菱“有命无运,累及爹娘”

⑧ 香菱是不是就是英莲

香菱就是英莲。

香菱,原名甄英莲(“真应怜”),是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第一个登场的女性人物。金陵十二钗副册女儿,是甄士隐与封氏的独女,眉心有一点米粒大小的胭脂记。

四岁那年元宵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拐子拐走。养大后原是卖给金陵公子冯渊,中途却被薛蟠抢回去,薛宝钗给她起名叫香菱。起初是薛姨妈丫鬟后成为薛蟠之妾,但为蟠妻夏金桂所不容,终究与薛蟠断绝关系,跟随宝钗去了。原著八十回内未交代香菱结局。

(8)香菱与荷花扩展阅读:

《红楼梦》中香菱写的诗词

1、《香菱咏月·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译文:月亮挂在中天夜色多么寒凉,月光如此皎洁月轮分外团圆。诗人们月下吟常常雅兴勃发,漂泊的游子惹恨牵愁却不忍把她遥观。月轮啊!你是翡翠楼边悬挂着的玉镜,月轮啊!你是珍珠帘外高挂着的冰盘。这美好的夜晚何必要点起蜡烛,辉煌的光彩映照着这画栋雕栏。

2、《香菱咏月·其二》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译文:不象银不似水月华把窗户映得寒凉,抬头远望这晴朗的夜空护托着一轮玉盘。月光中疏淡的梅花散发出浓郁的芳香,银色里丝丝的柳枝又似带露初干。

自以为淡淡的白粉涂上那金色的阶砌,仿佛如薄薄的轻霜飞洒在玉栏。一梦醒来西楼里已是一片静寂,只有中天里的残月还可隔帘遥观。

3、《香菱咏月·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译文:月亮的光华谁也难把她遮掩,她倩影多娟美可质地多清寒。广袤的原野一片银色传来捣衣声阵阵,雄鸡报晓夜色将可阑可残月仍挂天边。秋江里漂泊的旅人闻笛声更添愁绪,楼上伤情的少妇终夜里倦倚栏杆。惹得月宫里寂寞的嫦娥也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不使人们永远团圆。

⑨ “根并荷花一茎香”,香菱是怎样“香魂返故乡”的

在红楼梦中,有这么一位姑娘,她是红楼梦中第一个出场的奇女子,自小命运多舛,先被拐后被卖,她性格单纯可爱,但是命运从来都由不得自己,被卖时甚至引起一出人命官司。我们都知道,她是香菱。我们在赏读红楼梦的时候,很容易就忽略了这样一位柔弱的姑娘,关于她在八十回后的命运也很少有人提及。

我们先来看一下香菱的判词,正文是这么写的:宝玉开了副册橱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中间画了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里的桂花肯定是指夏金桂无疑,而这里水涸泥干的池沼,应该指的就是薛家,在夏金桂嫁与薛家之后,夏金桂这株桂花会把池沼里的水分吸干,暗示夏金桂将会百尽薛家,也由此引出薛家的衰败,而香菱也应该是这个时候被夏金桂捉弄致死的,而从香菱的判词“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句的两地生孤木,两地就是两土,和孤木合在一起就是桂子字,所以我认为香菱应该是死于夏金桂的。

热点内容
樱花水搓泥 发布:2025-07-29 01:58:56 浏览:817
梅花牌背心 发布:2025-07-29 01:57:31 浏览:847
一朵月季花 发布:2025-07-29 01:33:25 浏览:914
花蕾的花语 发布:2025-07-29 01:27:46 浏览:967
花语木槿花 发布:2025-07-29 01:16:27 浏览:369
北京小伙七夕忘买礼物 发布:2025-07-29 01:13:16 浏览:252
佛教一朵花 发布:2025-07-29 01:11:48 浏览:786
丁香酚还原 发布:2025-07-29 01:08:03 浏览:940
小米七夕奖牌 发布:2025-07-29 01:08:03 浏览:546
一朵荷语录 发布:2025-07-29 01:08:00 浏览: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