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桥东荷花

桥东荷花

发布时间: 2022-01-13 17:59:09

『壹』 富阳有哪几座桥

富阳的古桥
1、〈万龄桥〉
万龄桥,位于富阳市鹿山街道汤家埠村中部。东西横跨九曲浦,桥两端皆为民房,南距富春江60米。明嘉靖间里人陈绍建,清朝曾多次修筑。至清光绪间,邑宰周学基令陈、闻等姓重修。为方便车辆通行,村民于上世纪80年代初将桥两侧台阶改成斜坡式。1985年被列为富阳县文物保护点。
桥主体结构完整,保存基本完好,但部分饰件有所损坏。据光绪《富阳县志》卷十记载:万龄桥“在汤家埠、跨九曲浦,为金、衢、严驿道。明嘉靖间里人陈绍建,清朝曾多次修筑,至光绪间邑宰周学基令陈、闻等姓重修。”
万龄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高6米,宽3.5米,长15.5米,单跨11.5米。望柱头雕有大狮子4只,小狮子8只(现毁一只)。朝南桥拱上刻有“万龄桥”三字,横搁的两根石桥梁上,刻有4个兽头,桥墩底两边刻有两条蜈蚣。
今年91岁的汤才忠老人回忆说,上辈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这座桥刚造好时,一个新娘的花轿,刚好从这里经过。大家计上心头,叫新娘给桥取个名字。没想到新娘子是个才女,稍思片刻,脱口而出:新新娘子新新桥,千年太婆万龄桥。周围的群众,拍手称好,桥也因此得名。
2、〈日新桥〉
日新桥位于富阳市永昌镇民政村。据当地村民反映为清末时临安与富阳两地合建,”文革”时期局部被毁,20世纪90年代由对岸临安市三口镇冲坑坞村民修葺。此桥据于民政村与临安市三口镇冲坑坞村交界处,桥东西走向,横跨永昌溪,距牧松公路300米左右。
日新桥总长22.87米,桥宽4.3米,桥高4.8米,中拱高4.1米,边拱为3.2米。目前的桥结构完整,只有部分望柱的石刻像被毁。日新桥为三孔石拱桥,东西走向,桥底由石头铺成,桥下有分水界,分水界由条石错缝砌筑,上有荷花柱,文革时被毁。两边望柱刻有石刻动物像,现只存有象、猴、狮子四尊石刻像,石像线条流畅,形象逼真,桥面板错缝平铺,为青石质,桥两端为台阶式。桥东有石级10级,西为9级。
民政村今年88岁的刘桥生说:“这桥造好了,我就出生了,所以名字就顺桥而生”。77岁的村民周林说,日新桥的“新”指新登片,“日”的含义是日日兴旺。当时,桥是富阳、临安交往的必经通道,桥上像集市,卖茶叶、货物等,很热闹,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旁边的路修好了,日新桥就逐渐废弃了。
3、〈湘溪桥〉
湘溪桥座落在湘河村的东南面,横跨湘溪,东临湘溪公路约50米处,北面三十米处有一水泥桥,西面临村子。据《新登县志》卷六“津梁道路”记载“湘溪桥,在县北二十五里。(今按湘溪距城三十里)明嘉靖壬于郎益集资建。”由此可见湘溪桥为明嘉靖年间所建。
湘溪桥是一座木结构桥,有十根大树横铺构成此桥的桥梁,桥上面为面阔四间的木屋亭,南北两边是木板封闭的,桥东西两头都没有辅助建筑物,东是一所厕所,厕所与桥间是一条古老的南北大路,实是现存较为完整的古老木桥。桥长:11.2米,宽 3.8米。
桥屋栋梁上记载:“明嘉靖间壹建万历间壹建男鸾纠众继建崇祯间(人名□□)等纠众继建清乾隆间鸾裔纠众继建道光间鸾后裔重建民国八年七月郎氏后纠众重建。”
据《新登县志》卷六“津梁道路”记载:“湘溪桥,在县北二十五里(旧志)。今按湘溪距城三十里,明嘉靖壬子郎益集资建。”
4、<万寿桥>
万寿桥,位于富阳市万市镇万市村。此桥“在槎源坞口距万氏镇数百步一名万氏桥相传为贞女万月娘建今人皆呼为万氏桥清光绪二十三年重修。”“按旧志列南新乡明邑人罗贵募缘重修。”《新登县志》光绪年编。
万寿桥座落于万市村,横跨万市溪,桥东侧距今万市集镇一百五十余米,西侧距老万市镇百余米。万寿桥年久失修,东首桥墩有塌陷状,但桥面今年经部分修整。
万寿桥系石砌双孔拱桥,桥面全长21.1米,宽4.3米,系青石板铺成,两侧桥堍均有十五个台阶系青石板砌成。桥高5.2米,两孔阔10米,两孔边由73块石条砌成(石条长为90厘米,阔为49厘米,厚23厘米)两孔中间有分水鳌头高3米,斜面长3.5米,头共底阔3.9米。
据当地长者传说:此桥是继老万市桥后所建(老万市桥系明邑人罗贵募建)时隔数十年。故称新万市桥。又传:原万市村两兄弟为山界纠纷打官司,路径万市溪,山溪水急,难以过溪,折回,怒消,均认为赴城打官司,必然双方倾家荡产,故经族人调和后,出钱造此桥,造福于人,以求和好长寿,故名万寿桥。

5、<长春大庙桥>
长春大庙桥,位于富阳市常绿镇章村,毗邻萧山、诸暨两市,距富阳约45公里,大庙桥位于章村村东,架在北溪下游章村段,横跨南北两岸,南岸为章村,北岸桥头原有一土地庙,当地叫“大庙”,到北岸可去富阳、萧山、诸几等地,桥的下游侧是南溪流入北溪的交汇处。建于1908年。在清代,常绿镇称“长春乡”,北桥头有个土地庙叫“大庙”,为此得名“长春大庙桥”。
桥除部分栏杆损坏外,其它部位都很完整,桥墩、桥身、装板、河身泊岸都很坚固。此桥横跨北溪南北两岸,原为三孔三边石梁桥。1956年,因山洪爆发,北桥岸河身泊岸被洪水冲毁,致使溪面改宽,但两边金刚墙安然无恙。同年修理时增加一孔,为四孔,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桥面,毛石河身泊岸,桥旁现建一小屋。南岸河身泊岸向溪中扩建,把南端桥孔三分之二封堵,在岸上建有二层砖房一幢,严重影响泄洪能力,掏当桥面侧面当中,刻有行书“长春大庙桥”五字。
三孔桥净跨21.3米,桥面宽2.36米,高为3米,南北两孔相同净跨5.8米,中孔略长6.3米;分水金刚墙宽为1.7米,上游面用分水尖,下游无,掏当押面在上游侧挑出0.5米做成螭首,中孔掏当桥面长2.85米,边二孔各为2.35米,厚0.32米,斜掏当桥面石长2.15米,厚0.32米,用7根石条并列筑砌。水盘高0.88米,纵联错口砌置。
桥上栏杆只剩下游侧,栏杆残长15.95米,制作简练,用素面石板作栏板,高0.43米,厚0.1米,长度每段不等,望柱高0.7米,断面为0.2米见方,柱头做成莲花瓣。桥心用石板并列横铺,两边桥面直条石板连接纵铺。

6、〈八字桥〉
八字桥,位于常绿镇章村东南面的南溪上,横跨东南与西北两岸,东南岸是常绿通往富阳、萧山和诸暨的公路,西北岸是常绿最大的村庄章村。八字桥由个人出资,于民国二年(1913年)建造。1956年因山洪爆发,洪水没过桥面,致使桥栏杆全部被冲毁。1968年,桥面板被移至机埠抽水池作封面板,以后在桥面浇了一层混凝土替代桥面板。南溪的水文特征是汛期长,水位变化大,溪流的落差较大,水流湍急。桥栏杆已被洪水冲毁,桥面板已被移作他用,后在桥面被浇了一层混凝土。两岸的河身泊岸、桥身及分水金刚墙都很坚固。
八字桥为双孔三边石梁桥,横跨南溪两岸,是章村通向外界的又一主要出口。桥总跨13.4米,桥面宽2.38米,高2.6米。桥栏杆已无,桥面板已改为混凝土。两桥孔跨度相同,各为5.85米,分水金刚墙宽1.7米,水盘高0.73米,分水尖长2.1米,掏当桥面用8根长2.9米,厚0.3米的石条并列筑砌,斜掏当桥面用9根长1.9米,厚0.3米的石条并列筑砌。其中2根掏当压面在上游侧出挑0.6米,做成螭首。分水金刚墙和两岸河身泊岸皆用方条石纵联砌置。
此桥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牢固,造型美观,赞颂着建桥人的服务乡民的奉献精神。

7、〈万安桥〉
建于清乾隆叁拾年(1765)。万安桥坐落在富阳市鹿山街道夏家村前,横跨大溪坑,南北方向,北通夏家村,南15米处即为富阳镇至新浦公路。古桥保存尚好。
万安桥桥孔用60×40×25厘米的条石砌成,砌筑方法为并列直砌六块,横砌五块,每层次长方形条石逐渐增加成弓形,共用条石一百十余块。桥净跨4米,高3.2米,宽2.4米。圆洞上方东侧嵌有50×35厘米的石块,刻有“万安桥”三字,西侧嵌的条石上刻有“大清乾隆□叁拾年□信□□仝男□□”等字,据此,该桥建于乾隆三十年(1765),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8、〈庄泽桥〉
庄泽桥,位于富阳市新登镇乘庄村。庄泽桥自南向北,横跨松溪,座落在新登镇东北面约四华里左右的地方。两面距富新公路(320国道旧线)300米左右。
庄泽桥为条石砌成,三墩四孔,桥面是十六块条石组成。桥墩上凿有鳌头,蜈蚣等图案。桥总长29.05米,宽1.55米,桥板厚0.35米;桥墩宽2为,长5.1米,桥高约5.5米。据民国间修的《新登县志》卷六、七页记载,庄泽桥是明万历间方廉和其弟方秋所建。据当地老人回忆,庄泽桥于民年间已拆重建,其建筑材料旧庄泽桥的石材占一部分,其余为新的石条,其式样不变。

9、<恩波桥>
恩波桥位于富阳市富春街道富春路西端,东西向横跨苋浦河。
恩波桥始建于何时无从考证,据清光绪《富阳县志》桥梁记载:原为木桥,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圯。冶平二年(1065)邑人孙道长重建,改名通济。绍兴四年(1134)县令王哀重修更名惠政。五年坏于洪水。庆元二年(1197)蔡几属邑人谢震募新之复名通济。嘉定间县令程王必于桥下放生改名恩波。元至正甲午又圯,明洪武十六年(1384)邑人姚福缘捐资募建盖屋一十七间,宣德十年(1436)知县吴堂重建桥屋。嘉靖四十四年(1565)县令施阳得以石易木整固,清顺治十六年(1660)县令朱永盛重修,康熙间县令牛奂率里人复修。
恩波桥长57米,宽6米,系三孔联拱式石拱桥,拱券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法,中孔跨径为18.4米,两通小孔跨径各为15.3米,中间两桥墩中空,用以泄洪,桥望拄上精雕睡莲,莲蓬和芙蓉等二十对,形态各异,中间望柱精雕狮子两对,栩栩如生。桥基本保存完整
恩波桥位于苋浦河入富春江交汇处,景色宜人。每当新雨初下,船过桥下,雨滴船蓬不止,浙沥有声,入夜更觉爽耳,如果放舟桥洞,伫立船头,或昂首观星斗或在月下看雨点跳银花,则别有一番情趣,而桥附近的苋浦河段,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船舶停泊处,每当傍晚,富春江上张张归帆顶着落日余晖,载着半天残霞,缓缓地驶向苋浦河,“恩波夜雨”、“苋浦归帆”为旧时春江八景中的两景。
历代文人雅客在游玩恩波桥时有诗记载:明.吴堂著有“恩波夜雨”诗:“春风吹益鸟远朝天,夜雨江村亿往年,隔岸声传湘竹里,因风响落井梧边,湿浸渔火人家近,寒入逢窗客梦悬,重林恩波归旧邑,愿分育泽遍桑田;”清.王义祖中秋恩波桥玩月诗:“碧空万里清于水,尽道蟾宫降仙子,银河耿耿小星稀,七宝光华满街是,石梁远跨禁城西,联步登云觉天低,静倚栏干风扑百,古色何处飘木樨,赤亭山色净遥岸,苋浦周围烟隔断,凉气逼人人影孤,江乡今夜秋方半,瓜皮艇子鼓棹轻,随波矣欠乃如鸦鸣,一曲洞箫吹过增观山骑下潮又生。胡恭、恩波夜泊诗:“霜满江城夜气清,市桥灯火隔烟明,芦花深处扁舟泊,云影空中孤雁鸣,星野低垂天万里,漏声初转月三更梦回欹(尽)闻渔唱,”一曲潇湘楚客情。
恩波桥于1985年被富阳县政府公布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今的恩波桥边,新建的恩波广场绿树成荫,青草茵茵,成为富阳人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人们在这里打腰鼓、舞扇子,举办纳凉晚会。桥西侧重建的仿古式茶楼,是品茗赏景的好场所,人们在品茶之余,可以体味“恩波夜雨”、“苋浦归帆”的情趣。

10、<方坑桥>
方坑桥位于富阳市万市镇方里村东面,东西向横跨大青溪。
方坑桥始建年代无从考证,据民国《新登县志》卷六记载:“又名永寿桥,在龙门庄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建,邑人高槐修资重建。
桥为单孔石拱桥,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法,长34米,宽5.3米,通高9.5米,桥孔高8.0米,桥孔跨径14.5米,桥面两侧石拦板高0.6米,望柱高0.9米,石栏板厚0.3米,拱券北端正中石条刻有“方坑桥”三字。桥面平整,桥面正中石板刻有圆形神兽图案,桥两端各设踏跺21级(现两端残存踏跺共16级)两侧石栏板有6块,桥望拄雕有狮子、莲花柱图案八个(1个狮子残缺)形象生动,两侧桥栏两端用抱鼓石,雕有龙形图案,桥基本保存完好。
方坑桥是通往临安的必经之路,由于不能适应交通发展需求也为了更好的保护古桥,当地政府在临古桥处新修建了一座现代桥梁,以供来往行人车辆通行。

11、<洞桥>
洞桥,位于富阳市洞桥镇洞桥头村,南北横跨葛溪支流里仁溪。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建造。单孔石拱桥,桥长14.30米,宽3.60米,通高5米。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拱券跨径8.2米。桥南北两边各起9级台阶,桥面中心略高如平台,四对望柱头饰狮子,两边栏板高0.53米,基本无饰,桥两端左右设太极图案抱鼓石。桥上两边置有青石二条(长3.9米,宽0.3米),供人纳凉、享日之用。桥西侧栏板刻有“洞桥”二字(上记“公元一五九六年”;“重修公元一九九四年”)
据传,洞桥头为山村小集镇,有街道狭而细长,山药铺、糕饼店、茶肆客栈、店铺林立、市气宏盛。洞桥紧接街市,又是通往佛教胜地天目山的要道之一。
泮池,亦名“放生池”。位于市试验小学内。初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由富阳知县吴蒙所开凿,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现为富阳市级文物保护点
泮池为石结构的半圆形水池,总面积46.8平方米,深约1米。池上有一石桥,名曰:泮桥。桥长10米,宽2.5米,两边有石栏,栏上有6对望拄,桥正中石栏有对称的两块鲨鱼、神马浮雕图案,工艺精湛,形象生动。
据《富阳县志》记载:泮池、泮桥为孔庙的附属建筑。现孔庙已不存在。
2005年8月,学校对泮池进行修缮,改以石栏相围,使之成为校园内一处富有历史、艺术价值的人文景观。

『贰』 杭州公交

Y2没有变,还是城站到灵隐寺,走西湖南线的,过雷峰塔,苏堤,
去程: 城站火车站 - 市三医院 - 柴垛桥 - 涌金门东 - 钱王祠路口 - 清波门 - 万松岭路口 - 长桥 - 净寺 - 苏堤 - 浴鹄湾 - 空军疗养院 - 茅家埠 - 黄泥岭 - 九里松 - 石莲亭 - 灵隐 (17站)
回程: 灵隐 - 石莲亭 - 九里松 - 黄泥岭 - 茅家埠 - 空军疗养院 - 浴鹄湾 - 苏堤 - 净寺 - 长桥 - 万松岭路口 - 清波门 - 钱王祠路口 - 涌金门东 - 柴垛桥 - 市三医院 - 城站火车站 (17站)
Y7路已经变成31路了,火车东站到动物园
去程: 火车东站东区 - 昙花庵桥东 - 昙花庵桥西 - 景芳五区 - 新塘路凤起东路口 - 庆春广场东 - 庆春广场南 - 庆春路红菱新村 - 省青春医院 - 大学路北口 - 浙一医院(庆春路) - 众安桥 - 胜利剧院 - 延安路湖滨 - 解百商店 - 延安南路 - 吴山广场 - 河坊街荷花池头 - 清波门 - 万松岭路口 - 长桥 - 净寺 - 苏堤 - 赤山埠 - 动物园
-

(25站)

回程: 动物园 - 赤山埠 - 苏堤 - 净寺 - 长桥 - 万松岭路口 - 河坊街荷花池头 - 吴山广场 - 延安南路 - 延安路湖滨 - 胜利剧院 - 众安桥 - 浙一医院(庆春路) - 大学路北口 - 省青春医院 - 庆春路红菱新村 - 庆春广场南 - 庆春广场东 - 新塘路凤起东路口 - 景芳五区 - 昙花庵桥西 - 昙花庵桥东 - 新和嘉苑 - 环站东路源聚路口 - 火车东站东区 (25站)

『叁』 想知道: 北京市莲花桥东龙门在哪

跟北京西客站挨着的不远,出了车站做公交车就能到,但是公交比较慢,坐地铁九号线就可以

『肆』 杭州新十大景观是什么

不知道你问的是不是西湖十景:
西湖旧十景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版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权、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西湖新十景
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西湖新新十景
灵隐禅宗、六合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伍』 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桥东村邮编号

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桥东村邮编324019

『陆』 西湖十景以及其主要的景观特色

断桥残雪、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双峰插云、曲院风荷、苏堤春晓、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号称“西湖十景”。

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柒』 httpwwwpingxiujayuancom网地

西湖十景(转载)

1、苏堤春晓
(SpringDawnatSuCauseway)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钱十景,足见她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cha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2、曲苑风荷
()
曲苑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苑”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曲苑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苑风荷景碑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曲苑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
3、平湖秋月
(AutumnMoonovertheCalmLake)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原是清末民初犹太富商,“冒险家”哈同的私人别墅“罗苑”中的遗物,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摇篮枣--八艺社所在地。如今,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
4、断桥残雪
(MeltingSnowatBrokenBridge)
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断桥春望》称:“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观之,断桥观瞻,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
5、柳浪闻莺
(Oriolessinginginthewillows)
今日柳浪闻莺,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闻莺馆西侧,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侧,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公园北部早先的钱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布局的庭院景区,沿用“聚景园”旧称命名。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泉池,小桥流水,矮墙漏窗,奇花异草,各据其位,合为胜景,全园曲径通幽,别有天地。
公园东南辟为群众游园文娱活动场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为杭州市民和八方游客晨间锻炼,假日休闲和节日庆典的好去处。每到夏秋季节,这里又是消暑纳凉“夜花园”,歌舞,戏曲,电影和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花展,灯会民俗风情表演等,吸引着人们。
6、花港观鱼
(ViewingFishatflowerharbor)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南宋时,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
7、雷峰夕照
(SunsetglowatLeifengpagoda)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其册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这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一九四九年以后,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
8、双峰插云
(TwinpeakspiercingClouds)
巍巍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与北高峰古时均为僧人所占,山巅建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气势非同一般。南宋时,两峰插云列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题为双峰插云,建景碑亭于洪春桥畔。其时双峰古塔毁圮已久,以至连此景原有的内涵也一度难为人知‘插云’者虚言也。设景碑亭于此,实为权宜之计。“浮图对立晓崔巍,积翠浮空霁蔼迷。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这是南宋诗人王洧的《两峰插云》诗,它告诉人们:双峰插云的景观。
双峰插云虽然自古至今其观赏的地点和方式迭经变化,但南、北两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极富登临之胜的著名山峰却至今未变。南高峰临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显露,绝壁峥嵘。登上山巅向东俯瞰,西湖全景历历在目不是画图,胜似画图。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灵隐寺的坐山,从寺西侧上山,石磴多至数千级,盘折回绕三十六弯,沿途山溪清流回转,林木重叠,古人有诗赞道:‘一路松声长带雨,半空岚气总成云’。山东侧,建有西湖叭一的载人索道,全长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钟。
9、南屏晚钟
(EveningbellatNanpinghill)
南屏晚钟,也许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山上怪石耸秀,绿树惬眼。晴好日,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得衬托下秀色可餐,遇雨雾天,云烟遮遮掩掩,山峦好像翩然起舞,飘渺空灵,若即若离。后周显得元年(九五四),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营。净慈寺、兴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庙,形成继灵隐、天竺之后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钟暮鼓,焚贝佛号,香烟烛光,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南屏晚钟的情韵,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
10、三潭印月
(Threepoolsmirroringthemoon)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九曲桥东,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墙两端了无衔接,形若屏风。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墙外游人熙熙攘攘,墙内却幽雅宁静,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

『捌』 有关莲和桥的诗句急~~~~~~~~~~~

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

鲍溶

弄舟去曷来南塘水,荷叶映身摘莲子。暑衣清净鸳鸯喜,
作浪舞花惊不起。殷勤护惜纤纤指,水菱初熟多新刺。
采莲去曷来水无风,莲潭如镜松如龙。夏衫短袖交斜红,
艳歌笑斗新芙蓉,戏鱼住听莲花东。

--------------------------------------------------------------------------------

相和歌辞。采莲归

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叶屿花潭极望平,
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摘莲花,
今渠那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迭。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不惜南津交佩解,
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莲浦夜相逢,
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参考资料:《全唐诗库》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涉江采芙蓉 汉 无名氏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咏桥的诗辞(一)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玄都观)徐氏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相和歌辞·相逢行)崔颢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舞曲歌辞·屈柘词)温庭筠
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
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杂曲歌辞·壮士行)刘禹锡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杂曲歌辞·竹枝)刘禹锡
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其一)王建
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杂曲歌辞·祓禊曲)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赋西汉)魏徵
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阙题)杨师道
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和銮舆顿戏下)虞世南
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游侠篇)陈子良
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安德山池宴集)上官仪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咏史其二)卢照邻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还京赠别)卢照邻
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药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和长孙秘监七夕)任希古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
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宋之问
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送赵司马赴蜀州)宋之问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灵隐寺)宋之问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
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杜审言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感怀)董思恭
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蒲津迎驾)宋璟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崔融
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刘宪
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长相思)苏颋
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畴昔篇)骆宾王
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送吴七游蜀)骆宾王
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游石淙山)张昌宗
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采桑)刘希夷
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华观)陈子昂
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
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东都酺宴四首)张说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张旭
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燕子龛禅师)王维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晓行巴峡)王维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江南旅情)祖咏
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颀

『玖』 北京哪里有卖莲花的

北京通抄厦花卉批发市场袭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环南300米路西

东方美都花卉市场
海淀区清河

元都花卉市场
海淀区祁家豁子甲2号

京都惠新市场
北三环中路马甸桥东北角

北京中蔬大森林花卉市场
北三环联想桥南200米路西中国农科院东门

亚运村花卉市场
朝阳区小关北里43号

大自然花卉市场
海淀区北大西门外西苑草场万泉河公园内

北辰花木公司花卉市场
朝阳区大屯姜庄88号

北京都市芳群花卉市场
丰台区玉蜓桥南蒲黄榆路28号

玉花园花卉市场
玉泉营立交桥东北侧

陶然亭观赏鱼花卉市场
宣武区太平街19号

玉泉营花卉展销厅
玉泉营立交桥东北侧

北京市园林花卉市场(天坛花卉市场)
方庄小区芳群园

北京花乡花卉市场
丰台区玉泉营环岛西南侧

西联航天桥花卉市场
西三环中路7号

亮马河花卉市场
北京市东三环北路乙8号

北京莱太花卉交易中心
朝阳区麦子店西路9号

北京花卉交易市场
朝阳区东三环北路乙8号

『拾』 桥. 莲花,佛 的诗句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
1、《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唐·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东林寺白莲》
唐·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爽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4、《荷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5、《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朱自清——《威尼斯的桥》
3、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
4、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杂曲歌辞·天长地久词》卢纶
5、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过杜浦桥二首:其二》陆游
6、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7、三两渔庄老树边,渔娃补网橛船头。板桥茅屋湖南埭、带雨拕花更可怜。——《鉴湖柳枝词十二首》
8、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游侠篇》陈子良
9、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采桑》刘希夷
10、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题情尽桥》雍陶

热点内容
手工毛线插花 发布:2025-10-04 12:03:10 浏览:15
顺芳樱花 发布:2025-10-04 11:44:35 浏览:109
荷花浮动 发布:2025-10-04 11:44:28 浏览:607
穿越樱花树下 发布:2025-10-04 11:19:14 浏览:124
串串花花语 发布:2025-10-04 11:14:21 浏览:986
手绘墙画樱花 发布:2025-10-04 11:02:37 浏览:819
花卉整形修剪 发布:2025-10-04 11:02:32 浏览:502
马兰花开鸟姑 发布:2025-10-04 10:59:33 浏览:565
花卉花园艺名 发布:2025-10-04 10:59:32 浏览:545
玫瑰糠疹不痛不痒吗 发布:2025-10-04 10:47:14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