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名联
⑴ 荷花对联上联人淡名利守廉而贵的下联
人淡名利守廉而贵,
士忧国难担责乃贤。
社会公仆
⑵ 赞美荷花的名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有5000多年历史,它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之一,地理分布甚广。除我国外,日本、伊朗、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而在我国,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省的富锦,东临上海至台湾省,西至天山北麓,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荷花的踪影。 一、赏荷胜地 北京:圆明园的荷花不可不看,圆明园的残荷更不可不看。一眼望不到头的荷塘,夏时绿叶红花,覆盖长春园水面,开得密密匝匝。秋时枝杆傲骨,与历史的沧桑完美融合。沿着荷塘,是通向西洋楼遗址的路,姿态万千的残荷别有神韵。如果只为残荷,不如在“海岳开襟”附近过白色石拱桥,弃大路,走一条没什么人的小土路。小路不但安静,而且充满转弯,每一次峰回路转,都能看到不同景观的残荷。水中不时出现大丛的芦苇,荷似乎也越来越处于天然状态。到了一座朱红色铁皮矮桥的时候,荷与芦苇已经共生并存了。如果不走圆明园正门,从二宫门进入,那么一进来就会看到荷花池。 古有“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之说。北京莲花池公园位于北京西站南侧,占地44.6161万平方米,水面面积15万平方米。 杭州:西湖谈起赏荷,首推“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这里荷花早在唐宋就很有名,白居易、苏东坡、柳永、杨万里都写有赞美荷花的名句,如白居易有“绕廓荷花三十里”之咏。夏日不管你倚偎在放鹤亭,还是泛舟三潭印月一带,放眼望去,都是俊逸飘渺、独领风骚的绿荷含苞待放,正如唐诗所咏:“六月西湖锦绣乡,千层翠盖万红妆。”如今,经过精心设计的“曲院风荷”公园,可见红蕖万朵、翠盖层叠,呈现一派“万杆高荷映镜光”的迷人景色。 济南:大明湖荷花是山东济南市的市花。这座“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景迷人处是盛产荷花的大明湖。湖上的翠绿荷叶、鲜艳荷花,倒映在碧水之中,与婆娑垂杨交相辉映,组成一幅迷人的赏荷图,令人驻足流连,思绪万千。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这里的荷花吟诗赋词,清代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赞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济宁:徽山湖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的山东济宁徽山湖,有10万亩野生荷花。夏日来临,满湖荷花,飘香十里,它与潋滟的湖光、叠翠的山色交相辉映。清晨赏荷,莲叶玉珠滚滚,别有情韵。中午赏花,映日花朵更显得娇艳妩媚。到了傍晚,整个徽山湖,片片流霞,朵朵争艳,犹如置身于美妙仙境之中。 洪湖:洪湖湖北洪湖的荷花久负盛名,成了中外游人争相游玩的胜地,每到夏令,百里洪湖烟波浩渺,荷流香波,花吐莲蓬,艳丽妩媚。远看,一片片荷叶如翻滚绿波,花若红云;近看,叶如伞状,有的浮于水面,有的凌于碧波之上,相互簇拥,花有白的、桃红的、粉红的,朵朵绽开在绿叶丛中。清风徐徐,泛舟湖上,恍若置身于如诗美景中,真有“粉尖花色叶中开,荷气衣香水上来”的感受。 昆明:昆明翠湖位于昆明市五华山西麓。两道长长柳堤呈“+”字交汇于园心,把全湖一分为四。南北横堤叫“阮堤”,是道光年间云南总督阮元仿西湖苏堤美韵修筑,东西纵堤叫“唐堤”,于民国年间修建。湖中有海心亭,西侧有观鱼堂,东南有水月轩。堤畔遍植垂柳,柳枝拂面,湖内多种荷花,藕花飘香,旧有“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之联。 新都:我国西部著名古典园林、赏荷胜地之一的四川新都县城南桂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幼年读书之地。据记载,该园占地70余亩,湖面30余亩,自唐初即种满湖荷花。每到盛夏,万荷竞放,香艳惊天。入秋,残荷风骨犹存,为文人骚客、摄影家、艺术家们抒情咏怀之地。 肇庆:广东肇庆种植荷花已有上千年历史,尤以市北沥湖中的荷花最负盛名,明诗人梁敏在《沥湖采莲曲》中写道:“放莲船,采莲花,星岩东去是侬家,罗裙绮袖披明霞。”生动地描绘了采莲女在莲湖采莲时的欢乐情景,此地尚有莲花寺、莲花洞、青莲村等以荷莲命名的名胜古迹,可供游人品味。 我国赏荷胜地还有湖南洞庭湖、扬州瘦西湖、河北白洋淀、承德避暑山庄、广东肇庆七星岩、台湾台南县白河镇等处。在这些地方,您都可以看到荷花的芳容,领略到“红衣翠扇映清波”的美景。 二、与荷有关的名胜古迹 <一>山岳 黄山莲花峰:在安徽省歙县境内,因峰形酷似荷花而名。 庐山莲花峰:在江西九江市南。 华山莲花峰:位于陕西省华阴市,为华山的中峰。 衡山莲花峰:为湖南衡山之峰,层峦叠嶂,形似荷花,故名。 五夷山莲花峰:位于福建崇安境内,上有莲花洞。 莲花峰:在广西曲江之南。 莲荷山:在福建连城东。 <二>江河湖塘 莲花海:新疆乌苏境内一湖旧名。夏天,湖中盛开白莲似海,故名。 莲花湖: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唐城西北隅有一湖泊,俗谓之唐池,莲荷被水,为当时胜景。 莲湖:据《水经注·淮水》记载:淮水东与申陂水汇合后,又分为几流,一流其东南分南入莲湖,其水再汇往于淮。 莲塘河:广东阳江北白马山,合漠阳江入海。 紫莲塘:《德兴县志》载:马鞍山下有紫莲塘,因开紫莲而名。 瑞莲池:据《化州志》载:化州官府后有瑞莲池,嘉靖己酉(1525年)池中有三枝开并蒂莲。戊子(1528年)有七枝开并蒂莲,故取名瑞莲池。 金莲池:据《偃师县志》载,西南40里,有池广丈余,深五尺,唐代终南山王主禅师寻其友张神童至此,有金莲七朵生于池内,故取名金莲池。 荷花淀:据《保定县志》载,县西有荷花,夏日盛开,香闻十里,游赏其间凉风四面,爽气亲人。 芙蓉池:据《湖州志府》载,府城东白苹州上有池,池内多生千叶莲花,故取名芙蓉池。 莲花池:据《重庆府志》载,“江津县东二里有莲花池,广约三十里,池中莲花,红白相杂,生动可爱。”又《元江府志》载:“青龙山下有一大池塘,周围三百余仗,每逢暑夏,池中青、白红荷盛开,故名。” <三>亭桥建筑 藕花居:位于杭州净慈寺北。据《西湖志·园亭》载,明洪武僧广衍建,为南屏八景之一。 玉莲堂:据《西湖志·古迹》载,在钱塘门外,景定三年(1262年)安抚魏克愚徒于此。 瑞莲亭:据《顺庆府志》载,莲州府署南石佛寺左,有一亭,亭边有池常生并蒂莲瑞莲,绚烂多彩,异香数里不散,故名瑞莲亭。还有君子亭、莲巢亭、荷桥、莲庄、莲城堂。此外,古人常把大臣的官邸称作莲花池。 <四>以荷花为“市花”的名城都市 山东济南市:80年代,荷花被誉为济南市“市花”后,大明湖更是焕发了生机:垂柳披拂,荷花掩映,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山东济宁市:济宁市荷花栽培约有二千年的历史。现今济宁市的荷花新品种已达60余种。 河南许昌市:80年代荷花被誉为许昌市“市花”,更促进了荷花文化的繁荣发展 湖北孝感市:自古以来孝感城野荷遍地,尤以城西莲花湖为最盛。今日孝感市区便是莲花池之一隅。湖边有“荷花墩”,城内有荷花池,“泮沼荷香”已成为孝感八景之一。 湖北洪湖市:以洪湖闻名的湖北洪湖市,水域面积758平方公里,荷花到处盛开,使之成为荷花的海洋。1987年,洪湖撤县立市,1991年市人大通过决定以荷花为“市花”。 广东肇庆市:种植荷花近千年的广东肇庆市,以沥湖七星湖的荷花最为著名。荷花已成为肇庆人民最喜爱的花卉之一。
⑶ 关于荷花的对联
1、上联:兴平寓大道
下联:君子爱莲花
2、上联:接天一碧祈兴盛
下联:映日九红报平安
3、上联:花冠饰可人,清波玉立
下联:叶底藏游鲤,绿盖珠圆
4、上联:乐土薰风,荷香十里桂湖美
下联:沁心怡神,莲清万倾新都辉
5、上联:绿湖红莲,世外桃园尘外景
下联:霞衣翠扇,花中君子水中仙
6、上联:翠伞霞裳,风中频舞青春梦
下联:慧心玉臂,水底牢栽富裕根
7、上联:碧叶飐风,玉盘流转滚珠露
下联:红花照水,朱笔勾描映日图
8、上联:日照清莲,十里荷花宣特色
下联:风摇绿叶,一池碧玉话丰年
9、上联:红荷竞艳,兴平举起新名片
下联:白藕溢香,农业推出大品牌
10、上联:燕子低飞,珠溅清园微雨冷
下联:蜻蜓醉立,风翻翠浪早荷香
11、上联:槐里风光,最是赏莲三夏艳
下联:荷乡品格,更争出水一池香
12、上联:兴旺百行,万亩荷花开胜境
下联:平安千户,一轮秦月寄真情
13、上联:水动鲤鱼游,雨润荷花红欲滴
下联:潭清耦节净,露凝萍叶绿初浮
14、上联:渭水浴花容,一缕荷风传美誉
下联:清莲张笑靥,十分魅力蕴生机
15、上联:莲本无瑕,蓬中有子,慈心济世
下联:藕虽有孔,腹内无泥,大德泽人
16、上联:心旷神怡燕村游园荷风送爽传美誉
下联:情牵梦绕温泉度假魅力无限蕴生机
17、上联:屈子诗,茂叔文,红莲一朵千秋艳
下联:东坡词,大千画,绿荷万株百日鲜
18、上联:拓财源,创品牌,无双井冠真名世
下联:奔富路,重生态,岂独荷香最动人
⑷ 荷花的名句
荷花之美
荷花多为白或红二色,古人谓红实为粉红的泛称,诗人咏白色荷花喻为“白窣”即白色的美玉;如晋·陆云诗句“金条悬白窣”。白居易诗句:“素房含绿玉冠鲜”,他咏白荷时比作玉冠,吴融诗“白玉花开绿锦池”更直接地称为白玉。
古诗中咏红荷的更多,如温庭筠诗句:“旧宅嘉莲照水红”;李商隐句:“惟有绿荷红菡萏(荷花别名)”。梁武帝诗句:“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姚合诗句:“幽人夜眠起,忽疑野中烧”;又另句“光凝珠有蒂,焰起火无烟”;范成大诗:“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等。都是很妙的比喻。
古代荷花有黄色的(现己失传)见申时行诗“朵朵黄云团羽盖,为迎金母下瑶池”;又诗“高结重台散异香,名花长映御袍黄”。诗人将黄荷比作“黄云”,“黄袍”一定是很美的。
3.2 荷叶之美
很多诗中用“田田”形容荷叶的形状,如赵暇诗:“叶乱田田绿,莲余片片红”可能源自汉乐府“莲叶何田田”的古句。荷叶近圆形,晋诗人张华即赞称:“碧叶齐如规,”比田田更逼真,所以后人刘永之诗句“圆缄初出水,规盖已迎风,”沿用者渐渐多了。但展叶之前两侧内卷,诗人咏为“交叶半心开”是很入微的洞察。
荷叶的表面有一层密生的刺状角质突起,水珠落在叶面上附着力很小,因此向低处滚动。这一自然现象诗人们看作是悲欢离合的象征,写出不少赞咏的佳句。如温庭筠句:“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刘永之句:‘向晓珠摇荡,时泻玉盘中”;张昱句:“露荷又作琼珠碎,藕丝织锦香满机”;王月浦诗“雨余无事倚栏杆,媚水荷花粉未干,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李白的名句“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期采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可见荷叶上的水珠成了感人的的媒体。
水中看见荷叶的时期远比荷花长,诗人咏荷叶的诗句并不少于荷花。例如高启诗:“叶低浮水上,茎弱袅风前,乍覆游鱼戏,难藏宿鹭眠”,这一幅如画的诗将荷叶与鱼鹭都融在了一起。此外荷叶的香气也十分宜人,如范成大句:“风叶青葱亦自香”;卢照邻句“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郑谷诗句:“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都是专指荷叶的香。
实际上花、叶相辅相映、互相承托之美也不乏诗人的赞誉。如白居易诗句“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李商隐诗句:“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韩琦句:“钿扇相倚绿,香囊独立红”;韩琦句:“风卷莲香不断头,田田荷影动清流”。这些名句都描述花、叶与四周情景结合在一起,衬托出和谐之美。
3.3 莲藕鲜美
如周霆震以“冰盘雪藕”为题:“清澈冰盘压蔗浆,酒酣雪藕近华堂。凝寒色映瑶华脆,真白丝连翠袖香……”;又如谢迈诗:“须知淤泥中,有藕大如椽。本清拟冰雪,未艳方蝉娟。……甘寒固不数,却暑最所便。……开缄尚带泥。未嚼先垂涎。……切玉堕冷冽,己觉沈疴痊。……”这些诗句都是对莲藕味美的嘉评
3.4 荷品高洁
中国古文化对许多物品常喜品评其优劣。荷的全身是宝,故长期受到赞美,到明代万历二十四年,马斯和的“瑞莲赋”中精辟地总结出以荷喻人的高度评价:“出泥不污、中通外直、不枝不蔓、亭亭净植、祛饹清标,君子之质。”每句都暗指人的品质要像荷一样。但表面上推崇荷为“花中君子”,只不过是将人品与花品相互借喻而达到教悔的目的。其中自然存在人格美、道德美、行为美等许多人品的要求。
3.5 荷景宜人
美景是地球上自然环境与自然物的组合,如果只是亭亭净直,没有水中的倒影和来回点水的蜻蜒相呼应,亭亭孤荷将索然无味。任何的荷景都不是绝然孤立的荷,偶然吹来无色无形的风都会被诗人赞为“荷风”,这个风既泛荷香又消酷暑,所以有“人心正畏暑,水面独摇风”(丰稷句);“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唐太宗句);“白日发光彩,清飙散芳馨”(白居易句)。风与荷相偕显然引起了美感。
荷与其他植物构成的美景,十分常见,也能引人入胜。如:“袅袅数茎欹竹屿,美人和露入淇园”(丁明登句)。这说明水中之荷与岸边之竹是很好的组合。还有荷与柳的组景更为常见。如南北朝的祖孙登诗句“弱柳垂江翠,新莲夹岸红”;杨万里诗句:“想得熏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荷柳相映成趣的诗很多,这里不再列举。
野生荷花只要水的深度适合,蔓延很快,而且多在湖边浅水地区,望去油生一种旷达开朗之感,如韩愈诗句“曲江千顷秋波净,平铺红云(指荷花)盖明镜”;虞可斋诗句:“一色荷花三十里,淡妆浓抹锦云红”;黄庭坚诗句:“吾家双井塘,十里秋风香”;苏轼诗句:“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绝,浦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可见大面积的野荷给诗人带来“如海”、“如云”的美感,值得一述。
⑸ 荷花的对联
莲花开并蒂----当带结同心
沼上莲花舒并蒂----庭中荔子缀连枝
水中莲花朵回朵美----梁上燕子双双欢
胸中答具成竹----舌底翻莲花
宝婺光沉天上宿----莲花香现佛前身
向晓红莲开并蒂----朝阳采风喜双飞
双飞黄鹂鸣翠柳----并蒂红莲映碧波
碧沼红莲开并蒂----芸窗学友结同心
对对莲开映碧水----双双蝶舞乘东风
望采纳,谢谢。
⑹ 赞美荷花对联
1、上联:人行柳色花光里 下联:身在荷香水影中
这是福州西湖荷亭的一副对联,为林则徐所撰。回1830年,林答则徐重修西湖荷亭,留有此诗句,可见福州西湖公园魅力独具。
2、上联:十里平湖堤柳合 下联:一庭清景藕花香
这是云南省蒙自县南湖风景区的—副对联。联尾的一个“香”字,韵味十足,给这副对联增添了美感。意思是平静的湖面十里的长堤上柳树很多,几乎围绕着湖泊,庭院中是满满的清丽的景色,能够闻到荷花的香气
3、上联:万荷倒影月痕绿 下联:一雨洗秋山骨青
这是北京陶然亭公园陶然亭的—副对联,为张照珏所题。
4、上联:四面荷花三面柳 下联: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是济南市大明湖大门的楹柱上的一副对联。这幅楹联的作者就是被誉为“江西才子”的刘凤诰,出自刘凤诰的《咏大明湖》。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5、上联:十分春水双檐影下联:百叶莲花七里香
这是“不系舟”的楹联,为清代文人廖寿丰所撰。不系舟是上海古猗园石舫,建于明嘉靖年间,由明代江南才子祝允明题额,此舟无缆可系,故名不系舟。
⑺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成山色半城湖名联赏析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成湖.
以景对,荷花和柳是具体的景,山色和湖是抽象的景,这是抽象对具体.
数字上,四而三,一而半相对没问题.
上联都用了两个面,下联用了城和成,取谐音勉强成立.
妙的地方在半成湖,只剩下半成的湖了,说明荷花实在是多,铺天盖地的都几乎看不到湖了,很形象.
⑻ 分析名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成湖. ----------山东济南大明湖联 刘凤诰
原文]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是山东济南大明湖铁公祠(祀明人铁铉)的楹联,作者不详。一说是刘凤诰的对联。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清嘉庆九年(1804年)夏,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与山东巡抚、书法大家铁保,曾在铁小沧浪宴饮,兴致勃然,刘氏即席赋得联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铁保即席书丹。此联石刻至今嵌在庭园西廊壁洞门两侧,已成为形容济南古城风貌的名联佳句。
引自济南门户网站,应该有可信度。
⑼ 上联:荷花荷叶荷莲藕,下联怎么写
上联:荷花荷叶荷莲藕
上联:姓名姓人人取名
⑽ 微信头像荷花昵称用一番荷起名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