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兰花爱君子

兰花爱君子

发布时间: 2022-01-10 06:06:08

㈠ 君子为什么爱兰花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内兰容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幽悬兰草 遇净土而生 不因无人而不芳...脱俗矣!

㈡ 为什么兰花是花中君子

兰外形简洁素雅、叶形细长柔软,花姿优美、素淡幽香,具有“色清、气清、神清、韵清”气质,非常受古今文人的喜爱,被称之为“花中君子”。人们喜欢将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可见兰花的寓意之美好。

在我国,兰花一直是高洁的象征,因此,我国兰花的花语自然也带上了这样的意蕴,美好、高洁、贤德,这是我国的兰花花语。

中国兰文化的奠基人孔子以“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的精神气质,象征不为贫苦、失意所动摇,仍坚定向上的人格。

爱国诗人屈原养兰、赞兰,“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气节。

所以,人们认为兰花为“美好”、“高洁”、“纯朴”、“贤德”、“贤贞”、“俊雅”之类的象征,又因为兰花品质高洁,有“花中君子”的美称。且,人们常常将兰花与菊花、水仙、菖蒲合称为“花中四雅”,或者与梅花、竹子、菊花并称为“四君子”。

(2)兰花爱君子扩展阅读:

兰花的诗句

1、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劳而改节。——《孔子家语在厄》

翻译:芷兰生长在森林,不因为没有人而不芳香;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生活操劳而改节。

2、兰之猗猗,扬扬其香。——唐·韩愈《幽兰操》

翻译: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人们不去采摘兰花佩戴在身上,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

3、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唐·李白《古风》

翻译:孤独的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各种杂草一起把它掩没。

4、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宋·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翻译:山脚下兰草的嫩芽泡进了小溪水中,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5、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清·刘灏《种兰》

翻译:兰花生长在幽谷里面,没有人赏识,一个朋友在东侧的轩中种了些,拿来送我。

㈢ 兰花为什么被称为君子

拉丁语复学名:Cymbidium
英文名字:制 boat orchids
别名: 兰草 (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别名)
象征
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㈣ 兰花为什么是君子的象征

中国文化先师孔子曾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㈤ 为什么兰花是花中君子

兰花是一种观赏性花卉,自古以来就被人们x予了很多含义,如哲人以兰修身、画家以兰达意、诗人以兰抒情。因此,兰花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是道德的典范、感情的寄托和美好的象征,有不少人把兰花推崇为“花中君子”。

爱国诗人屈原极爱兰花,他不但养兰花,还在诗作中处处赞美兰花,以此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气节。兰花精神告诉人们要注重品格的培养,成为正直、有气节的人。

㈥ 为什么君子爱兰花

主要是兰花的性格吧,比如不以无人而不芳,比如需求的少,付出的多。(兰花生于林下,对阳光的需求少,也不需要经常浇水和施肥,但是开花却是九里飘香。)

㈦ 最早用兰花形容君子的诗词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你好,希望能帮到你!

㈧ 兰花为什么会成为“君子精神”的象征

自从孔子从精神层面确立了兰花的“君子”地位后,兰花就受到历代文人画家的敬仰和追捧,他们以兰花为载体,把自己的理想、志趣、个性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么,兰象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为什么历代文人画家都有着很深的兰花情结呢?众所周知,兰是花中“四君子”之一,世上的花卉有千万种,兰能跻身“四君子”之列,肯定有非同一般的“背景”作支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首先标榜做人应当遵从“君子之道”的是孔子,而孔子在谈论“君子之道”时,经常用兰花作比喻。如《周易·系辞上传》就记载了孔子这段话:“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意思是,君子的为人处世,不管入世或隐居,保持沉默或发表言论,都不会丢失自己的人格。君子与人合作,必定同心同德,两个人齐心协力,其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两个人发自内心的言论,就像兰花一样气味芬芳。......
自孔子在精神层面为兰花定调之后,历代文人墨客就偏爱种兰、赏兰、咏兰和“写兰”,有着挥之不去的兰花情结。在传统花鸟画出现之前,中国文人主要用诗赋的形式咏兰,而从宋代开始,中国逐渐兴起“写兰”之风,以绘画的形式传承孔子所倡导的兰花精神,公认的兰画鼻祖是南宋的赵孟坚和宋末元初的郑思肖。赵孟坚的传世之作有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墨兰图》,此图绘墨兰两丛,生于草地上,兰叶柔美舒放,兰花盛开如蝴蝶翩翩起舞。南宋灭亡后,赵孟坚年已垂暮,他隐居于湖南,不食元禄,继续“写兰”,以示忠贞和清高。以上供参考。

㈨ 君子爱兰花的诗词

1、爱兰

张宁 〔明代〕

禀性无俗尚,爱此山泽芳。

拔葵艺周圃,分植置中堂。

入室有佳士,纫佩非私裳。

时好岂足贵,德馨谅难忘。

4、友兰为张伯彦题

湛若水 〔明代〕

众皆爱兰名,我独爱兰馨。

兰名起人听,兰馨养性灵。

幽兰倚孤石,石边有丛竹。

节砺馨愈幽,君子当三益。

㈩ 兰花喻君子的片段一百字

1、《古风其三十八·孤兰生幽园》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译文:孤独的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各种杂草一起把它掩没。虽然春日阳光曾将它关照,可秋月旋即升上高空,使它又陷入悲伤。秋霜雨雪打着翠叶红花,兰的生命怕是就要结束了!若无清风来吹拂,兰又能为谁而香呢?

2、《种兰》 宋·苏辙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译文:兰花生长在幽谷里面没有人赏识,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3、《题杨次公春兰》 宋·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译文: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杨次公的这春兰图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面对着这春兰花,就好像是面对着灵均,让人不敢把它戴在头上佩在身上来亵渎他。

4、《咏兰》 南朝·萧詧

热点内容
芙蕖的花语 发布:2025-07-19 05:17:06 浏览:489
海棠木原木色 发布:2025-07-19 04:49:06 浏览:338
马兰花国画 发布:2025-07-19 04:15:58 浏览:691
病娇百合漫 发布:2025-07-19 03:58:46 浏览:856
佛山市百合网 发布:2025-07-19 03:47:57 浏览:142
七夕svg 发布:2025-07-19 03:17:24 浏览:697
惜颜花语 发布:2025-07-19 03:06:05 浏览:819
花卉和人画 发布:2025-07-19 02:53:18 浏览:884
百合漫画交 发布:2025-07-19 02:53:07 浏览:666
茶花女字数 发布:2025-07-19 02:52:56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