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人在荷花中的诗句

人在荷花中的诗句

发布时间: 2022-01-09 09:32:14

『壹』 描写“荷花”与“美人”的诗句有哪些

1、《越女词五首(其三)》

唐代:李白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译文:若耶溪中采莲的少女,见到行客,唱着歌把船划回。嘻笑着藏入荷花丛,假装怕羞不出来。

2、《西洲曲》

南北朝:佚名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译文: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长江北岸。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着乌桕树。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她翠绿的钗钿。

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门去采红莲。秋天的南塘里她摘着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了人头。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青。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她抬头望向天上的鸿雁。

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雁儿,她走上高高的楼台遥望郎君。楼台虽高却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栏杆上。栏杆曲曲折折弯向远处,她垂下的双手明润如玉。

卷起的帘子外天是那样高,如海水般荡漾着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绿。如海水像梦一般悠悠然然,郎君你忧愁我也忧愁啊。南风若知道我的情意,请把我的梦吹到西洲(与她相聚)。

3、《越女词五首(其二)》

唐代:李白

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

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

译文:吴地的女孩白皙如玉,好做荡田的游戏。投去含情的目光,掷去春心,折来鲜花嘲弄行路客。

4、《采莲曲》

唐代: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译文: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5、《采莲曲二首》

唐代: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贰』 关于荷花的诗句10首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释义:小荷叶才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头。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释义: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释义: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

4、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释义:小池塘里,风中的水草猎猎有声,雨后的荷花更散发出沁人的芬芳,使得满院都是荷花的香味。

5、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神子·江景》

释义:一朵荷花,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释义: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释义: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8、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释义: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9、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释义: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10、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释义: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叁』 赞人在荷花中的照片 诗或赞美词

相对于动物,植物有着更悠久的历史,它们见证了发生在一万年间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迁。岁月流逝,植物家族的分支或盛或衰,一株株饱经沧桑的古树记录着大自然的变迁淹没。同为地球的孩子,我们应该感谢植物。如果没有它们的光和作用,就不会出现人类先民的刀耕火种,也就不会有人类文明火花的进发。
对于植物,我最感兴趣的是花;对于花,我最感兴趣的是荷花;对于荷花,我最感兴趣是为什么荷花能“出淤泥而不染”?
正好借这个机会,我终于明白了荷花为什么能“出淤泥而不染”。荷花为多年水生植物,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人们心中,荷花是最高尚纯洁的象征。那么荷花为什么能“出淤泥而不染”呢?原来,在它们的外表层布满了蜡质,而且有许多乳头状的突起,突起之间充满着空气,挡着污泥浊水的渗入。当它们的叶芽和花芽从污泥中抽出来的时候,由于它们的表层有蜡质保护着,污泥浊水很难粘附上去。即使有少量的污泥粘附在叶芽或花芽上,也会被荡动的水波冲洗干净。待到挺出水面时,自然是光洁可爱的啦。
啊!这是多么有趣的植物生活呀!
我们熟悉植物,那是因为我们需要植物为我们提供粮食和蔬菜;需要用植物的花朵来装点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一起开始一次愉快的探索之旅,在这个绿色的世界里到处都充满了你想象不到的神奇。

『肆』 关于“荷花”的寓意好的诗句

1、【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2、【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3、【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鉴赏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4、【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鉴赏

从上阕开头三句看,决不像柳永《雨霖铃》词所写的“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那样一个分别时的场面,而是写词人已与赵明诚分离,在孤独中感物伤秋、泛舟遣怀的情状。次句中的“罗裳”,固明指妇女服装;第三句中的“独上”,也只能是词人自述。至于以下各句,更非“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而是实写别后的眼前景、心中事。

5①【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译文

五寸的荷叶托着娇艳的荷花,荷叶密密的贴在水面,但这并不妨碍彩舟的荡漾。

知道四五月间夏风微掠,这些荷叶荷花的高度依旧能恰巧把美人的腰遮住。

『伍』 古诗词中关于描写荷花的诗句集锦

苏辙《菌萏轩》诗:
开花浊水中,
抱性一何洁!
朱槛月明中,
清香为谁发
周敦颐《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南来时,杭州西湖之荷花,最负盛名.文学家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子夜吴歌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乌栖曲
张籍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乌晓鸣茱萸枝.
吴姬自唱采莲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夏歌 南朝·梁·萧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采莲曲 南朝·梁·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咏芙蓉 南朝·梁·萧纲
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
影前半照耀,香里蝶徘徊.
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
咏同心芙蓉 南朝·梁·朱超
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
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
日分双蒂影,风合雨花香.
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
云雨流轻润,草木隐嘉祥.
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莲花 唐·郭震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为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曲池奇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陆』 文人墨客写荷花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唐白居易 《春题湖上》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苏轼《开西湖》
春江花月夜(好美的意境)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明代王瀛《苏公堤》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明代张宁《苏堤春晓》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

『柒』 荷花的诗句!!!!!!!!!!!!!!!!!!!!!!!!!!!!!!!!!

1、《赠荷花》

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 一作:长相映)

译文:

世上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在铜盆中,花叶只能落在土里化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相映,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久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真是让人愁苦至极。


2、《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译文:

荷花盛开后的西湖风光艳丽,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

彩画游船驶进荷花深处,酒杯上也沾染了荷花的清香。傍晚下起了朦胧微雨,在一片笙歌中,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3、《浣溪沙·荷花》

宋代:苏轼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译文:

四面垂柳围绕着十里香荷。请问哪里莲花最多?画楼南畔,夕阳西落。

天气乍一变凉,给人们带来了秋的寂寞。萧索的光阴,需用美酒打发、消磨。暂且来此花丛,细听吹笙唱歌。


4、《荷花》

清代: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译文:

五寸的荷叶托着娇艳的荷花,荷叶密密的贴在水面,但这并不妨碍彩舟的荡漾。

直到四五月间夏风微微吹拂,这些荷叶荷花的高度依旧能恰巧把美人的腰遮住。

5、《荷花》

唐代: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译文:

夏日荷花绽放,摇曳多姿没有什么花能与之匹敌,它的花香也是别具一格。

李将军家为乘凉而设席,我乘马伴着那夕阳而来游曲江。

游江归来,看到烛光下的锦被,想起伊人,想到你我曲江相遇之景,你渡水而来打湿了罗袜。

想到秋天来临之前你我将要分别心中苦闷,天各一方唯能于梦中见其倩影了。

『捌』 古人赞美荷花的诗句有哪些

古人赞美荷花的诗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玖』 形容荷花喻人的诗句

1.出水芙蓉chū
shuǐ

róng
【解释】: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示例】:马娇字婉容,姿首清丽,濯濯如春月柳,滟滟如~,真不愧娇之一字也。
◎清·余怀《板桥杂记·马娇》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形容年轻女子
2.藕断丝连ǒu
àn

lián
【解释】: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出自】:唐·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相连。”
【示例】:算了吧,你也不必看得过于眼紧,反正他们是~的。
◎欧阳山《三家巷》二二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男女间的感情
3.初发芙蓉chū


róng
【解释】: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示例】:五言如~,自然可爱。
◎《南史·颜延之传》
4.含苞待放hán
bāo
dài
fàng
【解释】: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示例】:这样的挑选,有名无实,纵使貌艳如花,但~,十分颜色只露得十分。(高阳《玉座珠帘》上册)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5.冰清玉洁bīng
qīng

jié
【解释】:象冰那样清澈透明,象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出自】:汉·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示例】:我这一去~,干事回还,管着你们喝采他。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人品高尚、操行清白
6.高风亮节gāo
fēng
liàng
jié
【解释】: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自】: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示例】:蓝先生不佩服世界史中的任何圣哲与伟人,因而也就不去摹仿他们的~。
◎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三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形容道德和行为很高尚
7.含苞欲放hán
bāo

fàng
【解释】: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
8.步步莲花bù

lián
huā
【解释】: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出自】:《南史·齐本纪下》:“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
【示例】:若将曲直无颠倒,脚底莲花步步生。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
9.柳腰莲脸liǔ
yāo
lián
lián
【解释】:腰如柳,脸似莲。形容女性之美。亦代指美女。
【出自】:唐·韩偓《频访卢秀才》诗:“药诀棋经思致论,柳腰莲脸本忘情。”
10.并蒂芙蓉bìng


róng
【解释】: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出自】:唐·杜甫《进艇》诗:“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褒义

热点内容
七夕祭月活动 发布:2025-07-18 07:44:49 浏览:179
硬盒红茶花 发布:2025-07-18 07:44:42 浏览:214
海浮石盆景 发布:2025-07-18 07:26:28 浏览:369
盆景园取名 发布:2025-07-18 07:25:02 浏览:403
丁香变灰 发布:2025-07-18 07:22:09 浏览:616
洛阳牡丹城自助餐 发布:2025-07-18 07:17:23 浏览:704
梅花魂中的他 发布:2025-07-18 07:14:59 浏览:782
舞蹈好一朵小兰花串词 发布:2025-07-18 07:14:22 浏览:576
柑橘类的盆栽 发布:2025-07-18 07:14:22 浏览:113
古人种兰花 发布:2025-07-18 06:47:02 浏览: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