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叶秋海棠
Ⅰ 中间大叶子的是什么植物
这个蟆叶秋海棠
Ⅱ 紫叶秋海棠的栽培技术
适度的水分:茎叶柔嫩、多汁、含有丰富的水分。由于自然生长与湿度内较大的林下或容沟谷地带。因此,提供了一个湿润的生态环境对秋海棠的生长极为有利,特别是盆栽秋海棠,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如温度高,水分供应不足,茎叶易凋萎倒伏,直接影响生长,严重时茎叶皱缩死亡。相反,供水过量,盆内出现积水,易于因其根部腐烂。观叶类秋海棠夏季正值茎叶生长旺盛期,除供给足量水分歪,每天喷雾数次,模拟相对湿度较高的林下生态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56%-60%。这样,茎叶生长繁茂,色泽鲜艳,娇嫩。冬季秋海棠生长缓慢,供水相应减少。
为了节约用水,鼓励采用滴灌或其他地下灌溉的方式进行观叶秋海棠浇水、施肥等工作,这样以减少细菌性叶斑病等病害的发生,另外在浇水时尽量减少采用植株顶部灌溉的方式。
以泥炭为主的商业基质由于透气性和持水性都比较好,很适合秋海棠的生长,生产者一定要采用洁的基质进行秋海棠的生产。肥料的比例以N:P:K为3:1:2或2:1:2为好,再补充微量元素即可。记肥料浓度不可过高,否则积累在根系周围很容易烧根。
Ⅲ 世上有紫叶这种叶子吗
紫色的叶子吗?
这种植物是存在的
很漂亮的
紫叶酢浆草、紫背万年青、紫叶李、紫叶桃、紫叶酢浆草、紫苏、紫背天葵、紫叶小檗、红花檵木、紫叶美人蕉、紫叶苔、紫叶五尖槭、紫叶秋海棠、紫叶堇菜
这些都是紫叶植物
Ⅳ 紫叶秋海棠的病虫防治
细菌性病害由斑点病菌引起的叶斑病症状:秋海棠非常容易被该种菌所侵染,但是许多生产者对之没有足够的重视,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病症,因为叶片边缘坏死和叶片斑点是最常见的,几乎所有类型的秋海棠都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
控制方法:控制该病的最佳方法是在植物开始扦插繁殖之初就尽力避免感染病菌,发现病株后就及时集中销毁;此外要尽量减少采用植株顶部灌溉的方式,这样也会抑制病情的发生和扩散;稍微降料的浓度也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由漆斑菌引起的秋海棠叶斑病症状:病症一般出现在秋海棠叶片边缘、叶尖和破损叶片的叶脉上。坏死区域呈现黑褐色,然后是水渍状。诊断方法是下部的叶片经常会不规则形状的孢子群,中央呈黑色,但边缘为白色。
控制方法:喷洒杀真菌药剂、减少植株受伤和将肥料尽量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都可以减少该病生。 真菌病害,由葡萄孢菌引起的灰霉病症状:秋海棠叶片灰霉病经常发植株的下部,尤其是根茎处与基质接触的地方更容易感染病菌,被水浸润的病斑很快会扩散到整个叶整个植株,受害区域呈现坏死斑点,逐渐由褐色转变为黑色。当夜间温度较低、白天温度较高而且湿高时,病原孢子生长加快,受害的叶片上会长出灰绿色的霉状物。
控制方法: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月份控制葡萄孢真菌的扩散成为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降低灰发生和扩散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叶片加快干燥、降低温室内的空气湿度。 由腐霉菌引起的秋海棠根腐病症状:感染这种病菌后,扦插苗的根系弱、叶片发黄。诊断方法是茎部和根系出现黑色的糊状物,从插条的基部可以一直蔓延到茎和叶片的部。根部和茎段的腐烂经常是成片发生,而通过栽植床,很容易将病菌传染给健康的插条。
控制方法:首先从源头上控制,即从繁殖之初就使用无菌材料,对上盆基质和栽植床进行消毒处在栽种前后用杀真菌药剂进行处理可以很好地防治由腐霉菌引起的根腐病。另外尽量减少水的灌溉量以减少根腐病的发生,促进根的长势。 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猝倒病症状:发病后有褐色的霉状物附着在病上。霉状物可以从盆土延伸到植株上。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这是由于植物根茎部长出的霉状物。立枯丝颜色常为红褐色,外形似蜘蛛网。
控制方法: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猝倒病可以用喷洒不同的杀菌剂来控制,大部分用土壤灌溉的方法。 由白绢病病菌引起的南方枯萎病症状:白绢病病菌可以侵染植株的一部分,但是在叶片和茎部最容易观察到。最初,茎段与介质接触的地方有水渍状病斑,另一个症状叶片表面或基质上长出扇圆形的霉状物,起初是白色的,以后随着发育变成黑褐色。尤其是在温暖的若植株受了感染,则很容易导致插条的腐烂。
控制方法:所有受到感染的植株及容器均应尽快移出种植区域并将植株销毁。现在还没有对白绢别有效的药剂。
Ⅳ 一种全部都是紫色叶子的植物
紫叶李、紫叶桃、紫叶酢浆草、紫苏、紫背天葵、紫叶小檗、红花檵木、紫叶美人蕉、紫叶苔、紫叶五尖槭、紫叶秋海棠、紫叶堇菜
Ⅵ 紫叶秋海棠的产地生境
产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生于山沟岩石上和山沟密林中,海拔990-1100米。越南北部、印度东北部和喜马拉雅山区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喜马拉雅山区。
Ⅶ 这是什么花
铁甲秋海棠(学名:Begonia obsolescens Irmsch.):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未见。叶均基生,具长柄1片,叶片两侧极不相等,轮廓斜宽卵形至斜近圆形,边缘有密、微凸起的长芒之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褐绿色,沿脉被硬刺毛,叶柄被粗、褐色卷曲硬毛;托叶早落。花葶高可达54厘米,花多数,黄色,聚伞花序;苞片和小苞片均膜质,披针形或长圆形,花被片宽卵形或半圆形,花丝离生,花药倒卵球形,子房长圆形,翅近等宽;5-7月开花,9月开始结果。
Ⅷ 紫叶秋海棠的植物文化
花语:秋海棠又称相思草。中国人予以“相思”、“苦恋”因其又名“断肠花”,故又寓意“断肠”。这在陆游与唐婉、宝玉与黛玉的相恋过程中,秋海棠都成为相思、苦恋的见证。法国人则将秋海棠视为真挚的友谊。欧美花语组合认为秋海棠是亲切、诚恳的意思。
诗词:自古海棠就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高低临曲槛,红白间柔条。润比攒温玉,繁如簇绛绡”生动的描叙了海棠的娇柔之美;元好问曾写“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似乎每每腊梅谢了没多会儿,一不留神就看到贴梗海棠绽放出星星点点的娇俏的小红花,海棠是最好的报春花。苏东坡酷爱海棠是举世公认的。他在咏《海棠》诗中吟道:“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爱花能爱到如此程度,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李清照也是个喜好海棠的主儿。她在“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当儿,还“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时她马上矫正侍女(卷帘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而《红楼梦》里也有描写海棠的诗句,林黛玉曾写过: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真是把海棠的洁静娇羞,柔美可人写得人心动。
Ⅸ 紫叶秋海棠的介绍
紫叶秋海棠(学名:Begonia rex Putz.)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23厘米。根状内茎圆柱形,结节状,叶均基生容,叶片两侧不相等,轮廓长卵形,上面深绿色,散生长硬毛或近无毛,下面淡绿色,散生短柔毛,托叶膜质,褐色,花葶无毛具棱,花生于茎顶;花药长圆形;雌花未见。蒴果一翅特大,呈宽披针形,5月开花,8月结果。分布于中国产云南、贵州、广西。生于山沟岩石上和山沟密林中,越南北部、印度东北部和喜马拉雅山区也有分布。该花形,叶色柔媚。盆栽秋海棠常用来点缀客厅、橱窗或装点家庭窗台、阳台、茶几等地方。(概述图参考:中国自然标本馆
Ⅹ 毛叶秋海棠的版本二
紫叶秋海棠(广州常见经济植物)毛叶秋海棠(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长纤秋海棠(植物分类学报)
多年生草本,高17-23厘米。根状茎圆柱形,呈结节状,周围长出密集细长之根。叶均基生,具长柄;叶片两侧不相等,轮廓长卵形,长6-12厘米,宽5-8.9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两侧不相等,窄侧呈圆形,宽侧向下延长达1-2.2厘米,呈宽而圆的耳状,边缘具不等浅三角形之齿,齿尖带长芒,芒长可达3-4.5毫米,上面深绿色,散生长硬毛或近无毛,下面淡绿色,散生短柔毛,沿脉较密,掌状6-7条脉,上面不明显,下面明显突起;叶柄长4-11.2厘米,有棱,密被褐色长硬毛,上部更密;托叶膜质,褐色,早落。花葶高10-13厘米,具棱,近无毛。花2朵,生于茎顶;花梗长1.2-2.1厘米,具棱近无毛;雄花:花被片4,外轮2枚长圆状卵形,长约1.3厘米,宽约8毫米,先端圆钝,内轮花被片2,长圆状披针形,长约9毫米,宽约3.5毫米;雄蕊多数,整体呈椭圆形,花丝长约2毫米,花药长圆形;雌花未见。蒴果3翅,一翅特大,呈宽披针形,长1.5-2.5厘米,先端圆,无毛,有明显脉纹,其余2翅较窄,长约3.5毫米,呈新月形。花期5月,果期8月。
产云南、贵州、广西。生于山沟岩石上和山沟密林中,海拔990-1100米。越南北部、印度东北部和喜马拉雅山区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喜马拉雅山区。
本种以叶片上面有极疏而长的硬毛和边缘有长睫毛而区别于近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