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池聊斋

荷花池聊斋

发布时间: 2022-01-03 12:41:16

『壹』 聊斋里哪一集是关于花妖的,叫什么

关于花妖的有:《荷花三娘子》《绛妃》《葛巾》《黄英》《香玉》

1、《荷花三娘子》

《荷花三娘子》讲述的是浙江湖州的宗湘若和荷花三娘子之间的故事。

故事的结尾,莲女离别宗生,宗生急跳起来去拉她,结果抓住了一只鞋。每逢怀念她的时候,宗生就抱着披肩呼唤“荷花三娘子”,披肩立即化成莲女,面带笑容,喜在眉梢,犹如真的一样,只是不说话罢了。

2、《绛妃》

《绛妃》,有版本亦作“花神”,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作者清代文学家蒲松龄。

本文选自朱其铠主编《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中的卷六。

本文是蒲松龄又一篇诉创作苦衷的,处处写风又处处写世,历史上名家巨匠创造的“风典”,都按照蒲松龄以物寓情、 以风讽世的艺术构思,各得其所。

3、《葛巾》

《葛巾》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中的篇目。

描述了洛阳书生常大用到山东曹州寻访名贵牡丹,与牡丹仙子葛巾结下姻缘,并促成了其弟常大器与葛巾堂妹玉版的婚事,最终却以悲剧结尾,令人感慨万千。

4、《黄英》

《黄英》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讲述顺天府的马子才最爱菊花,在南京结识了陶氏姐弟,陶三郎和姐姐陶黄英都是治菊高手,但陶三郎卖菊为生,后来马妻病故,子才与黄英结合。

5、《香玉》

蒲松龄先生所著《聊斋志异》中一短片,讲述的是黄生在艳丽的牡丹丛中结识白牡丹香玉和红牡丹绛雪,从此展开一场凄美动人的人花生死恋。

(1)荷花池聊斋扩展阅读: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参考资料:网络-聊斋志异

『贰』 《聊斋》片段赏析

《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
——美到极至是自然
如果把《聊斋志异》比作我国古文小说之桂冠, 《婴宁》则是这顶璀璨桂冠 上的明珠。《聊斋志异》所塑造的流光溢彩的绝妙女子当中,婴宁以其真、纯、 自然之美卓然独立。 如清风拂过山野,如泉水叮咚跃过小溪,婴宁之美纯洁如玉,真实如璞,又 如自然中被晶莹露珠滋润得青翠欲滴的 “笑矣乎”。她的生活环境是美丽的、自然的: “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 人行,止有鸟道 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下入村,见舍宇无多, 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 门前皆细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 鸟格磔其中。 这诗意的世外仙地, ” 何等恬寂静谧。 在这个无拘无束的大自然中, 她的天性得到了自由的发展。她是大自然的女儿,也是大自然的化身。 真纯自然的婴宁是花的化身。她在花中摇曳,秀美如花,纯洁如花。她是自 然的象征。她拈花微笑,得天然神韵。婴宁的美在笑中摇曳,在花中闪现,她的 美与笑、花同在。花、笑、婴宁三位一体,融铸成生机盎然、青春勃发的生命之 境。花儿灿烂,笑声爽朗,婴宁则是这至美之女神。花的灵秀、笑的生机、少女 的青春,相互生发,相互映照,在婴宁、花、笑的蒙太奇变幻中,我们所有的联 想都被激发出来 婴宁不仅清丽、自然、纯洁、真实,与她的生活环境溶为一体,她的行为更 是自由不羁,率性而至 她身上丝毫没有世俗的繁文缛节,她率性而为,与尘世 无染。她的行为一如赤子之心,天真之至。婴宁的纯洁在她的憨笑痴语中表观得 更是淋漓尽致。她终日“嬉不知愁”孜孜憨笑。她笑对人生,笑对社会。她的笑 如此恣意,好像要化作清风把整个社会都遮蔽住 婴宁的笑源于赤子之心,发自 内心深处。篇末,作者比之为山中的“笑矣乎”草,相比之下多少人艳羡的“解 语花”是多么的俗气与矫揉造作。 她的笑如天籁之音, 自然无邪,一如她纯真的灵魂。更能表现其纯真的是 她的痴语。初遇王子服,不谙世俗语的她竞说“个 Jb~l1日灼灼似贼”。在世俗 看来,此等事是不能想的,更不能在人前乱讲。而婴宁不知避讳,脱 IZI 而出, 令人婉尔,少女的稚气与天真未凿表露无遗。“园中 话”更是把她的纯真推向 高潮。 生俟其笑歇, 乃出其袖中花示之。 女接之, 日: “枯炙, 何留之?” 日: “此 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 :“存之何意?”日: “以示相爱不忘也。自上元 相遇,凝思成病, 自分化为异物:不图得见颜色,幸垂怜悯。”女日:“此大 细事, 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送之。”生日: “妹子痴也?”女日: “何便是痴?”生日: “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女 日: “葭莩之情,爱何待言。”生日: “我所谓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 女日: “有以片乎?”日: “夜共枕席耳 ”女俯思良久,日: “我不惯与生 卜睡。”语未己,婢潜至,生惶恐遁去 少时,会母所。母问: “何往?”女答 以园中共话。媪日: “饭已熟己,有何长占,周遮乃尔。”女日:“大哥欲我 共寝。”言未己,生大窘,急目瞪之。女微笑而止。幸媪不闻,犹絮絮究诘。生 急以他词掩之,因小语责女。女日: “适此语不应说耶?”生日: “此背人语。” 女日: “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处常事,何讳之?” 此种情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仅就塑造人物形象而言,是不亚于《红楼 梦》的。 婴宁之美,还在于她的生机、洒脱、无挂无碍。就其本性而言,人应当是 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然而能够活出真我的能有几人。在礼教大防熏压之 F,生 命的洒脱与自由确实不易做到,对女子犹难。婴宁做到了。这是天然、真实、纯 朴的婴宁生命力之所在。这首先表观在摆脱礼俗的任性、自由。礼教对女人有一 点基本要求:笑不露齿,语不高声。而婴宁的笑如此恣意,不可遏制。看她与王 子服在家中相见一节,先是“隐隐不笑声”,后是“嗤嗤笑不已”,接着是“笑 不可仰视”,以至纵情大笑。婴宁的笑如同满园春色关不住,又如生命之泉汩汨 涌出。她的笑是她鲜活生命力的表现。令人惋惜的是,如此鲜活的生命力终于在 外界重压之下消失了。每读至此不能不令人扼腕长叹:生命本应如此多姿多彩, 人生本应如此适意逍遥。这是蒲松龄先生的无奈,也是人生的无奈。 婴宁是自然之子,她不染世尘、纯真灵秀,如同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在举 世皆浊中散发出高沽与雅致, 饱含着生命的力与美, 展现着人的自然和自然的人。 在她的身上看不出任何封建礼俗的烙印,也绝无人为的矫情。她从空翠爽肌的山 林走来,带着花靥,带着肆意2笑,带着人性的真与美。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只有魏晋名士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与婴宁的任性而 为略有相似。但是魏晋名士心中充满的是苦闷与与困惑,任性、放达、纯任自然 不过是他们渲泄内心忧伤的方式而已。相比之下,蒲松龄所创造的婴宁这一艺术 形象则是人性中所深深向往的纯然快乐,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不可能得到,是 蒲松龄人生理想的艺术化。并且社会环境越恶劣,这种理想越是蓬勃地生长,终 于生睦为中国文学史 E 的一株奇异之花。诚如聂绀弩先生所言: “ 《婴宁》 若与《小翠》篇同读,令人心情有返老还童之感。”

『叁』 聊斋志异 写花妖的是那些(5~8篇)

《葛巾》——紫牡丹,白牡丹
《香玉》——牡丹、耐冬
《黄英》——菊花
《荷花三娘子》——荷花

别的一时想不起来……

『肆』 聊斋全集

楼主要的是视频还是书目录啊?

目录如下:

卷一
考城隍 耳中人 尸变 喷水 瞳人语 画壁
山魈 咬鬼 捉狐 荞中怪 宅妖 王六郎
偷桃 种梨 劳山道士 长清僧 蛇人 斫蟒
犬奸 雹神 狐嫁女 娇娜 僧孽 妖术
野狗 三生 狐入瓶 鬼哭 真定女 焦螟
叶生 四十千 成仙 新郎 灵官 王兰
鹰虎神 王成 青凤 画皮 贾儿 蛇癖
卷二
金世成 董生 龁石 庙鬼 陆判 婴宁
聂小倩 义鼠 地震 海公子 丁前溪 海大鱼
张老相公 水莽草 造畜 凤阳士人 耿十八 珠儿
小官人 胡四姐 祝翁 猎婆龙 某公 快刀
侠女 酒友 莲香 阿宝 九山王 遵化署狐
张诚 汾州狐 巧娘 吴令 口技 狐联
滩水狐 红玉 龙 林四娘

卷三
江中 鲁公女 道士 胡氏 戏术 丐僧
伏狐 蛰龙 苏仙 李伯言 黄九郎 金陵女子
汤公 阎罗 连琐 单道士 白于玉 夜叉国
小髻 西僧 老饕 连城 霍生 汪士秀
商三官 于江 小二 庚娘 宫梦弼 鸲鹆
刘海石 谕鬼 泥鬼 梦别 犬灯 番僧
狐妾 雷曹 赌符 阿霞 李司鉴 五羖大夫
毛狐 翩翩 黑兽

卷四
余德 杨千总 瓜异 青梅 罗刹海市 田七郎
产龙 保住 公孙九娘 促织 柳秀才 水灾
诸城某甲 库官 酆都御史 龙无目 狐谐 雨钱
妾杖击贼 秀才驱怪 姊妹易嫁 续黄粱 龙取水 小猎犬
棋鬼 辛十四娘 白莲教 双灯 捉鬼射狐 蹇偿债
头滚 鬼作筵 胡四相公 念秧 蛙曲 鼠戏
泥书生 土地夫人 寒月芙蕖 酒狂

卷五
阳武侯 赵城虎 螳螂捕蛇 武技 小人 秦生
鸦头 酒虫 木雕美人 封三娘 狐梦 布客
农人 章阿端 馎饦媪 金永年 花姑子 武孝廉
西湖主 孝子 狮子 阎王 土偶 长治女子
义犬 鄱阳神 伍秋月 莲花公主 绿衣女 黎氏
荷花三娘子 骂鸭 柳氏子 上仙 侯静山 钱流
郭生 金生色 彭海秋 堪舆 窦氏 梁彦
龙肉
卷六
潞令 马介甫 魁星 厍将军 绛妃 河间生
云翠仙 跳神 铁布衫法 大力将军 白莲教 颜氏
杜翁 小谢 缢鬼 吴门画工 林氏 胡大姑
细侯 狼 美人首 刘亮采 蕙芳 山神
萧七 乱离 豢蛇 雷公 菱角 饿鬼
考弊司 阎罗 大人 向杲 董公子 周三
鸽异 聂政 冷生 狐惩淫 山市 江城
孙生 八大王 戏缢
卷七
罗祖 刘姓 邵九娘 巩仙 二商 沂水秀才
梅女 郭秀才 死僧 阿英 橘树 赤字
牛成章 青娥 镜听 牛癀 金姑夫 梓潼令
鬼津 仙人岛 阎罗薨 颠道人 胡四娘 僧术
禄数 柳生 冤狱 鬼令 甄后 宦娘
阿绣 杨疤眼 小翠 金和尚 龙戏蛛 商妇
阎罗宴 役鬼 细柳
卷八
画马 局诈 放蝶 男生子 钟生 鬼妻
黄将军 三朝元老 医术 藏虱 梦狼 夜明
夏雪 化男 禽侠 鸿 象 负尸
紫花和尚 周克昌 嫦娥 鞠乐如 褚生 盗户
某乙 霍女 司文郎 丑狐 吕无病 钱卜巫
姚安 采薇翁 崔猛 诗谳 鹿衔草 小棺
邢子仪 李生 陆押官 蒋太史 邵士梅 顾生
陈锡九

卷九
邵临淄 于去恶 狂生 澄俗 凤仙 佟客
辽阳军 张贡士 爱奴 单父宰 孙必振 邑人
元宝 研石 武夷 大鼠 张不量 牧竖
富翁 王司马 岳神 小梅 药僧 于中丞
皂隶 绩女 红毛毡 抽肠 张鸿渐 太医
牛飞 王子安 刁姓 农妇 金陵乙 郭安
折狱 义犬 杨大洪 查牙山洞 安期岛 沅俗
云萝公主 鸟语 天宫 乔女 蛤此名寄生 刘夫人
陵县狐

卷十
王货郎 疲龙 真生 布商 彭二挣 何仙
牛同人 神女 湘裙 三生 长亭 席方平
素秋 贾奉雉 胭脂 阿纤 瑞云 仇大娘
曹操冢 龙飞相公 珊瑚 五通 申氏 恒娘
葛巾

卷十一
冯木匠 黄英 书痴 齐天大圣 青蛙神 任秀
晚霞 白秋练 王者 某甲 衢州三怪 拆楼人
大蝎 陈云牺 司札吏 蚰蜓 司训 黑鬼
织成 竹青 段氏 狐女 张氏妇 于子游
男妾 汪可受 牛犊 王大 乐仲 香玉
三仙 鬼隶 王十 大男 外国人 韦公子
石清虚 曾友于 嘉平公子
卷十二
二班 车夫 乩仙 苗生 蝎客 杜小雷
毛大福 雹神 李八缸 老龙船户 青城妇 鸮鸟
古瓶 元少先生 薛慰娘 田子成 王桂庵 寄生附
周生 褚遂良 刘全 土化兔 鸟使 姬生
果报 公孙夏 韩方 纫针 桓侯 粉蝶
李檀斯 锦瑟 太原狱 新郑讼 李象先 房文淑
秦桧 浙东生 博兴女 一员官 丐汕 人妖
蛰蛇 晋人 龙 爱才

『伍』 聊斋全书目录

自序

卷一

考城隍、耳中人、尸变、瞳人语、画壁、山魈、咬鬼、捉狐、荞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种梨、丐仙、僧孽、鬼哭、蛇癖、庙鬼、义鼠、地震、猪婆龙、陕右某公、好快刀、江中鬼、戏术、蛰龙、小髻、金永年、夏雪、美人首、车夫、杨疤眼、鼠戏

卷二

劳山道士、长清僧、蛇人、斫蟒、犬奸、雹神、狐嫁女、娇娜、妖术、野狗、三生、狐入瓶、真定女、焦螟、叶生、四十千、成仙、新郎、灵官、王兰、王成、梦别、李公、鄱阳神、骂鸭、柳氏子

卷三

青凤、画皮、贾儿、董生、龅石、陆判、婴宁、聂小倩、海公子、丁前溪、张老相公、水莽草、造畜、头滚、侯静山、钱流、龙肉、魁星、潞令、山神

卷四

凤阳士人、耿十八、珠儿、小官人、胡四姐、祝翁、侠女、酒友、莲香、阿宝、九山王、遵化署狐、张诚、跳神、铁布衫法、吴门画工、豢蛇、化男

卷五

汾州狐、巧娘、吴令、口技、狐联、潍水狐、红玉、林四娘、鲁公女、道士、胡氏、丐僧、伏狐、苏仙、李伯言、黄九郎、金陵女子、汤公、阎罗、厍将军、雷公、戏缢、死僧、赤字、梓潼令、鬼津、禄数、鬼令、禽侠、负尸

卷六

连琐、单道士、白于玉

补遗

附录

(5)荷花池聊斋扩展阅读:

《全本聊斋志异(超值白金版)》俗名《鬼狐传》,是中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为清朝初年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此书约完成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

在我国古典小说里。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像《聊斋志异》这样,古今皆热,雅俗共赏,老少都爱。三百多年来,诸多艺术门类都从《聊斋志异》中汲取营养,《聊斋志异》中的许多故事更成为戏曲、曲艺及影视等的表现热点。

《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故事新奇,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少作品寓意深刻。对人们有启发教育意义。《聊斋志异》描写人物的手法多种多样,能于奇谲之外。赋予狐仙鬼魅以人的面貌和性格,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大都栩栩如生。

《聊斋志异》的情节发展从来不是平铺直叙的,总是曲折多变、悬念丛生,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于山穷水尽之处忽见柳暗花明。在语言风格上。《聊斋志异》使用的是较浅近的文言。也融会了当时的方言俗语,形成了典丽活泼的语言特色。

《聊斋志异》的各类版本很多,《全本聊斋志异(超值白金版)》内容源自二十四卷抄本,插图出自广百宋斋绘图本,在诸多版本中。可谓别开生面。全书共分24卷,收目474篇,另有补遗卷27篇。

全书配有插图近400幅,每幅插图就篇中有代表性的细节、场景成图,将主要人物及其一时的情态变为可视可感的具象加以展现,并于每图的题款处题七绝一首,以凝练含蓄的诗句点明故事的题旨、意味。加上极具古典韵味的版式及装帧设计,更使《全本聊斋志异(超值白金版)》显得图文并茂,古色古香,堪称品味和欣赏这部不朽名著的理想读本。

『陆』 出演《聊斋艳谭5之荷花三娘子》的顾冠忠有什么演艺经历

顾冠忠,1955年2月22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籍贯上海,香港影视男演员。1984年,被华视邀专请到台湾拍摄《天蚕再属变》走红。


『柒』 聊斋志异之荷花三娘子

宗相若是在一只小狐狸的指点下去寻找荷花三娘子的。他在一个晴朗的清晨来到了南湖边,要找一个采菱的垂髫女子,她穿着“冰縠帔”,是唯一的标记。宗相若在一群采莲女中发现了她,梳着双髫,有着绝代的容颜。于是促舟相近,却“忽迷所往”。宗相若于是按照小狐狸的指点,拨开旁边的荷丛,便看到了一枝贴着水面生长红色的莲花。 惊艳! 初升的太阳在天宇间散洒着淡金色的辉芒,湖水是碧波轻漾,湖上是莲叶何田田。天光云影在湖面上潋滟徘徊,四周氤氲着莲叶清清的气息。玉白的、轻黄的、柔粉的莲花三五成群地开放在湖面上。却只有这一朵啊,是浓浓的红颜!那种仿佛洇化不开的朱红,娇艳得让人惊心动魄!花瓣一叶一叶地依序绽放着,上面还凝着清圆的露滴,花蕊泛着淡淡的黄,花心透着隐隐的绿,无言地/ 羞涩地/ 静静地绽开在浓密碧绿的莲叶下。 宗若相小心翼翼地把这朵让他惊艳的莲花采摘回家,莲花在家里“化为姝丽”,这就是荷花三娘子。从此日日相伴,“两情甚谐”。只是荷花三娘子不擅言辞,“见人喏喏,似口不能道辞”。 荷花三娘子在宗家生活了六七年,忽一日对宗若相道:“夙业偿满,请告别也。”宗闻而泣下,力劝不已,而荷花三娘子“亦怅悒”,曰:“聚必有散,固是常也。”接着又说道:“妾本何氏,倘蒙思眷,抱妾旧物而呼曰:‘荷花三娘子!’当有见耳。” 这时候,宗若相才知道她姓何,只见她说完后就放开握着宗若相的手,翩然飞起,飘然离去,宗若相跃起急拽,只捉得何氏的一只布履。而“履脱及地,化为石燕,色红于丹朱,内外莹彻,若水精然。” 宗相若慢慢地打开衣箱,便看到刚认识荷花三娘子时她身上所穿着的冰縠帔,这袭纱帔依然静静地放在那里,还隐隐地透散着莲花的清芳。这么长时间了,仍似当年一般色泽鲜艳,淡白,有丝的流光,入手柔软而又透着凉意。宗相若轻轻地捧起了来,一瞬间,那个七年前夏天的清晨穿越了时空又回来的他的眼前:莲叶田田的南湖,游人如织的湖岸,白色罗衫的垂髫女子,初见时的绝代惊艳,绿水碧波里娇嫩的红颜…… 怎么也不能相信、不能习惯已经是别离了,泪水悄悄地顺着宗相若的脸庞滴下来,滴落在那袭白色的罗衫上,慢慢地洇湿了衣裳。思念到极处,他抱着纱帔低低地唤出了她的名字:“荷花三娘子!”在若有若无中,宗相若仿佛见到了罗衫幻成了他的她,“欢容笑黛,并肖生平”,只是“但不语耳”,潮湿的感觉又一次弥漫过宗相若的双眼,“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噫!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荷花三娘子平时亦只是喏喏无言,是担心迟早都要别离,说得太多于情不忍吗?虽然一开始就知道不要投入太多的感情,以免日后暗伤别离,却只是情不自禁、情难自禁,几年的时光过去了,一日一日地堆聚起来的感情算起来究竟算不算深? 不是我知道要走我就没有感情,不是我将会离开我就不会动心,我只担心会让你不能承受这种相识相聚相知后的别离,吾爱啊,我收敛起我的感情,我装作不在意,我常常沉默无言,不是不说啊,吾爱啊,你看到我双眸中无尽的柔情缠绵了吗?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在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我到是很想做到无情,只是当感情沉淀下来时我亦是不自觉啊,要走了才知道是这样子的沉重!七年的缘份,我们都得小心计算,不可弄错了一日。 让我的冰纱帔陪你吧,吾爱,想我的时候就看看它,请用最温柔的声音轻轻地呼唤我的名字吧!吾爱,当日子这样混沌地过下去,当离恨如此绵绵地延伸下去,想那南湖的一池莲荷,不知是否也会这样子地久天长地开下去,一直开到下一个来生,让你再重来湖畔,在碧波绿水、天光云影中荡舟前来,将我在满湖的绿暗红香中一眼认出,再将我轻轻采摘?

『捌』 聊斋志异的简介

链接:


提取码:osnx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玖』 《聊斋志异》中,那段最经典

《小倩》就挺好的
聊斋志异卷二 聂小倩
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惟南一小舍,扃键如新。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阶下有巨池,野藕已花。意甚乐其幽杳。会学使案临,城舍价昂,思便留止,遂散步以待僧归。日暮,有士人来,启南扉。宁趋为礼,且告以意。士人曰:“此间无房主,仆亦侨居。能甘荒落,旦晚惠教,幸甚。”宁喜,藉藁代床,支板作几,为久客计。是夜,月明高洁,清光似水,二人促膝殿廊,各展姓字。士人自言:“燕姓,字赤霞。”宁疑为赴试诸生,而听其音声,殊不类浙。诘之,自言:“秦人。”语甚朴诚。既而相对词竭,遂拱别归寝。

宁以新居,久不成寐。闻舍北喁喁,如有家口。起伏北壁石窗下,微窥之。见短墙外一小院落,有妇可四十余;又一媪衣【黑曷】绯,插蓬沓,鲐背龙钟,偶语月下。妇曰:“小倩何久不来?”媪曰:“殆好至矣。”妇曰:“将无向姥姥有怨言否?”曰:“不闻,但意似蹙蹙。”妇曰:“婢子不宜好相识!”言未已,有一十七八女子来,仿佛艳绝。媪笑曰:“背地不言人,我两个正谈道,小妖婢悄来无迹响。幸不訾着短处。”又曰:“小娘子端好是画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魂去。”女曰:“姥姥不相誉,更阿谁道好?”妇人女子又不知何言。宁意其邻人眷口,寝不复听。又许时,始寂无声。

方将睡去,觉有人至寝所。急起审顾,则北院女子也。惊问之。女笑曰“月夜不寐,愿修燕好。”宁正容曰:“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女云:“夜无知者。”宁又咄之。女逡巡若复有词。宁叱:“速去!不然,当呼南舍生知。”女惧,乃退。至户外复返,以黄金一铤置褥上。宁掇掷庭墀,曰:“非义之物,污吾囊橐!”女惭,出,拾金自言曰:“此汉当是
铁石。”

诘旦,有兰溪生携一仆来候试,寓于东厢,至夜暴亡。足心有小孔,如锥刺者,细细有血出。俱莫知故。经宿,仆亦死,症亦如之。向晚,燕生归,宁质之,燕以为魅。宁素抗直,颇不在意。宵分,女子复至,谓宁曰:“妆阅人多矣,未有刚肠如君者。君诚圣贤,妆不敢欺。小倩,姓聂氏,十八夭殂,葬寺侧,辄被妖物威胁,历役贱务;腆颜向人,实非所乐。今寺中无可杀者,恐当以夜叉来。”宁骇求计。女曰:“与燕生同室可免。”问:“何不惑燕生?”曰:“彼奇人也,不敢近。”问:“迷人若何?”曰:“狎昵我者,隐以锥刺其足,彼即茫若迷,因摄血以供妖饮;又或以金,非金也,乃罗刹鬼骨,留之能截取人心肝:二者,凡以投时好耳。”宁感谢。问戒备之期,答以明宵。临别泣曰:“妆堕玄海,求岸不得。郎君义气干云,必能拔生救苦。倘肯囊妆朽骨,归葬安宅,不啻再造。”宁毅然诺之。因问葬处,曰:“但记取白杨之上,有乌巢者是也。”言已出门,纷然而灭。

明日,恐燕他出,早诣邀致。辰后具酒馔,留意察燕。既约同宿,辞以性癖耽寂。宁不从,强携卧具来。燕不得已,移榻从之,嘱曰:“仆知足下丈夫,倾风良切。要有微衷,难以遽白。幸勿翻窥箧【左衤,右璞去王旁】,违之两俱不利。”宁谨受教。既而各寝,燕以箱筐置窗上,就枕移时,齁如雷吼。宁不能寐。近一更许,窗外隐隐有人影。俄而近窗来窥,目光睒闪。宁惧,惧方欲呼燕,忽有物裂箧而出,耀若匹练,触折窗上石棂,欻一射,即遽敛入,宛如电灭。燕觉而起,宁伪睡以觇之。燕捧箧检征,取一物,对月嗅视,白光晶莹,长可二寸,径韭叶许。已而数重包固,仍置破箧中。自语曰:

“何物老魅,直尔大胆,致坏箧子。”遂复卧。宁大奇之,因起问之,且以所见告。燕曰:“既相知爱,何敢深隐。我,剑客也。若非石棂,妖当立毙;虽然,亦伤。”问:“所缄何物?”曰:“剑也。适嗅之,有妖气。”宁欲观之。慨出相示,荧荧然一小剑也。于是益厚重燕。

明日,视窗外,有血迹。遂出寺北,见荒坟累累,果有白杨,乌巢其颠。迨营谋既就,趣装欲归。燕生设祖帐,情义殷渥。以破革囊赠宁,曰:“此剑袋也。宝藏可远魑魅。”宁欲从授其术。曰:“如君信义刚直,可以为此。然君犹富贵中人,非此道中人也。”宁乃托有妹葬此,发掘女骨,敛以衣衾,赁舟而归。

宁斋临野,因营坟葬诸斋外。祭而祝曰:“怜卿狐魂,葬近蜗居,歌哭相闻,庶不见陵于雄鬼。一瓯浆水饮,殊不清旨,幸不为嫌!”祝毕而返。后有人呼曰:“缓待同行!”回顾,则小倩也。欢喜谢曰:“君信义,十死不足以报。请从归,拜识姑嫜,媵御无悔。“审谛之,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白昼端相,娇艳尤绝。遂与俱至斋中。嘱坐少待,先入白母。母愕然。时宁妻久病,母戒勿言,恐所骇惊。言次,女已翩然入,拜伏地下。宁曰:“此小倩也。”母惊顾不遑。女谓母曰:“儿飘然一身,远父母兄弟。蒙公子露覆,泽被发肤,愿执箕帚,以报高义。”母见其绰约可爱,始敢与言,曰:“小娘子惠顾吾儿,老身喜不可已。但生平止此儿,用承祧绪,不敢令有鬼偶。”女曰:“儿实无二心。泉下人,既不见信于老母,请以兄事,依高堂,奉晨昏,如何?”母怜其诚,允之。即欲拜嫂。母‘’辞以疾,乃止。女即入厨下,代母尸饔。入房穿户,似熟居者。

日暮,母畏惧之,辞使归寝,不为设床褥。女窥知母意,即竟去。过斋俗入,却退,徘徊户外,似有所惧。生呼之。女曰:“室有剑气畏人。向道途中不奉见者,良以此故。”宁悟为革囊,取悬他室。女乃入,就烛下坐。移时,殊不一语。久之,问:“夜读否?妆少诵《楞严经》,今强半遗忘。浼求一卷,夜暇,就兄正之。”宁诺。又坐,默然,二更向尽,不言去。宁促之。愀然曰:“异域孤魂,殊怯荒墓。”宁曰:“斋中别无订寝,且兄妹亦宜远嫌。”女起,眉颦蹙而欲啼,足【亻匡】儴而懒步,从容出门,涉阶而没。宁窃怜之,欲留宿别榻,又惧母嗔。女朝旦朝母,捧匜沃盥,下堂操作,无不曲承母志。黄昏告退,辄过斋头,就烛诵经。觉宁将寝,始惨然去。

先是,宁妻病废,母劬不可堪;自得女,逸甚,心德之。日渐稔,亲爱如己出,竟忘其为鬼;不忍晚令去,留与同卧起。女初来未尝食饮,半年渐啜稀酡。母子皆溺爱之,讳言其鬼,人亦不之辨也。无何,宁妻亡。母隐有纳女意,然恐于子不利。女微窥之,乘间告母曰:“居年余,当知儿肝膈。为不欲祸行人,故从郎君来。区区无他意,止以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实欲依赞三数年,借博封诰,以光泉壤。”母亦知无恶,但惧不能延宗嗣。女曰:“子女惟天所授。郎君注福籍,有亢宗子三,不以鬼妻而遂夺也。”母信之,与子议。宁喜,因列筵告戚党。或请觌新妇,女慨然华妆出,一堂尽眙,反
不疑其鬼,疑为仙。由是五党诸内眷,咸执贽以贺,争拜识之。女善画兰梅,辄以尺幅酬答,得者藏什袭,以为荣。

一日,俯颈窗前,怊怅若失。忽问:“革囊何在?”曰:“以卿畏之,故缄置他所。”曰:“妾受生气已久,当不复畏,宜取挂订头。”宁诘其意,曰:
“三日来,心怔忡无停息,意金华妖物,恨妾远遁,恐旦晚寻及也。”宁果携革囊来。女反复审视,曰:“此剑仙将盛人头者也。敝败至此,不知杀人几何许!妾今日视之,肌犹粟栗。”乃悬之。次日,又命移悬户上。夜对烛坐,约宁勿寝。欻有一物,如飞鸟堕。女惊匿夹幕间。宁视之,物如夜叉状,电目血舌,睒闪攫拿而前。至门却步;逡巡久之,渐近革囊,以爪摘取,似将抓裂。囊忽格然一响,大可合篑;恍惚有鬼物,突出半身,揪夜叉入,声遂寂然,囊亦顿缩如故。宁骇诧。女亦出,大喜曰:“无恙矣!”共视囊中,清水数斗而已。后数年,宁果登进士。女举一男。纳妾后,又各生一男,皆仕进有声。

贴个译文:
浙江人氏宁采臣,为人慷慨豪爽,清廉自重。他常常对人说:“我这个人爱情专一,不见异思迁。”

有一次,宁采臣到金华去。走到城北后,他进一座寺庙里休息。只见寺庙大殿宝塔十分壮丽,但地上却长满了比人还高的蓬蒿,显然,这里已好久没有人来过。再往里看,东西两边僧人居住的房舍,门都虚掩着,只有南面一间小屋的门上,好像挂着一把新锁。殿东角有一片修竹,台阶下有个大池子,里边丛生的野藕已经开花。宁采臣很喜欢这个幽静的地方,况且,这期间城里房价飞涨,因为学使大人来到金华,参加考试的学子很多。宁采臣于是决定暂时就住在这座寺庙里。他心想,这寺中的和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我何不散散步等他们呢?宁采臣独自一人在寺中漫步。傍晚时,有个读书人来开南面小屋的门,他赶忙上前行礼,并把自己想在这里留宿的打算告诉给对方。那个读书人说:“这里没有房主,我也是个在这里借宿的人。你不怕冷清住在这里,我早晚都能向你讨教,真是不胜荣幸。”宁采臣很高兴,他铺了些蒿草当床,又架起木板当桌子,看来是准备在这里住些日子。

这天夜晚月光皎洁,宁采臣和那位书生在大殿的走廊里促膝长谈。书生说自己姓燕,叫燕赤霞。宁采臣以为他是来应考的秀才,但听他的口音,一点儿也不像浙江人。一问,才知道他是陕西人。两人说了半天话,才各自回床就寝。宁采臣每次在陌生的地方过夜,总是很久难以入睡。这一次也不例外。正在他欲睡未睡之际,却只见北边房里有人在窃窃私语,好像住有家眷。于是,他起身趴在北墙石窗下,悄悄看了一眼。只见短墙外一个小院落里,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还有一个老太婆,她穿着暗红色外衣,头上插着银梳子,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原来是她们俩在月下说话。那妇人说:“小倩为什么很长时间没到这里来?”老太婆说:“或许是她的相好来了吧。”妇人说:“她没向姥姥发牢骚吗?”老太婆回答:“虽没听她发什么牢骚,但她看起来好像心情不愉快。”妇人又说:“对这个小丫头不能太好了!”话未说完,就有个十七八岁的女孩进来了,模样好像很美。老太婆笑着说:“背后不说人,我们两个正说你呢,没想到你这个小妖精悄悄进来了,幸亏我们没说你什么坏话。”老太婆接着说:“小娘子长得好比画中人,我要是个男人,也会被你把魂勾跑。”女孩说:“姥姥不夸奖我几句,还有谁会说我好?”妇人和女孩子说了些什么,宁采臣没有听清。他以为她们是燕书生的亲眷,所以躺回草床不再听她们说话。过了一会儿,寺庙里一片寂静。宁采臣刚要入梦境时,觉得好像有人进了他的卧室。他急忙起身一看,发现是北院那个叫小倩的女孩子进来了。他不由得吃了一惊,问她进来干什么,她说想跟他一起睡。宁采臣一本正经地说:“你不怕别人议论,我还怕别人说闲话呢。偶然一失足,就会成为一个道德沦丧的无耻之徒。”女孩说,夜里没人知道。宁采臣吼道:“快走开!要不然,我就要喊南边小屋里的人了。”听了这话,那女孩有些害怕,只好走开了。刚走出门又转身回来,把一锭金子放在宁的床褥上。宁马上把它扔到院子的台阶上,斥责说:“不义之财,弄脏了我的口袋。”女孩羞愧地拣起金子走了,嘴里还说:“这个男人真是铁石心肠。”

第二天一早,有个兰溪的书生带着一个仆人来应考。他们住在寺庙的东厢房里。不料,书生竟在当天夜里暴死了。死后发现,他的脚板心有个小限孔,像是被锥子刺的,还有一缕缕血丝流出来了。大家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过了一个晚上,书生的仆人也死了,他的症状和书生一模一样。晚上,燕生回来了。宁采臣问他知不知道死因,他认为这是鬼魅干的。宁采臣为人耿直,根本没把鬼的事放在心上。到了夜里,那个女孩子又来找他。她对宁采臣说:“我见过的人多了,但没有像你这样刚直的人。你有圣贤人的品德,我不敢欺骗你。我叫聂小倩,十八岁就病死了,埋在这座寺院旁,不幸遭受妖物的威胁,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下贱勾当。我用容颜去迷惑别人,这本来并不是我愿意做的。现在这寺中没有人可以杀,鬼夜叉很可能要来杀你。”宁采臣听了这话,十分惊骇,他请求小倩帮他想办法。聂小倩说:“你跟燕赤霞住在一屋便能免除凶灾。”宁采臣问了一句:“为何不去迷惑燕赤霞?”小倩回答说:“他是个奇人,鬼妖不敢接近他。”宁采臣又问:“你们怎么样去迷惑人呢?”聂小倩说:“和我亲昵的人,我悄悄用锥子刺他的脚心,这样,他很快就昏迷过去了,于是,我再吸他的血给妖怪喝。

有时候,我用金子去勾引,其实那不是金子,而是罗刹鬼的骨头。这东西留在谁那里,就能把谁的心肝掏去。这两种方法,都是迎合而今人们贪色好财的心理。”宁采臣问她什么时候戒备,她说明天晚上。临别时,小倩哭着说:“我掉进了大海,找不到岸。你是仗义君子,一定能救苦救难。如果你能把我的朽骨带到一个清净的地方安葬,我将感激不尽。”宁采臣答应了她的要求,问她的坟在哪里,她说:“请记住,白杨树上有乌鸦巢穴的地方便是。”说完出门,片刻消失不见了。

第二天,宁采臣恐怕燕赤霞外出,便早早到他房里,邀请他喝酒。上午九十点钟,酒菜准备好了。在酒席上,宁采臣留意观察燕赤霞。宁采臣表示想和他同屋睡,燕赤霞推辞说自己喜欢清净,宁采臣不听,到了晚上,强行把铺盖都搬过来了,燕赤霞不得已,只好跟他同睡,他嘱咐宁采臣:“我知道你是个大丈夫,对你也很钦佩。不过,我有些私事,不便明说。请你不要翻看我的小箱子。否则,对你我两人都没好处。”宁采臣很恭敬地答应了。后来,各自就寝。燕赤霞临睡前把小箱子放在窗台上,过了一会儿,他就鼾声如雷。宁采臣半天也睡不着。大约一更时分,他发现窗外隐隐约约有人影,正慢慢靠近窗户朝里看,目光闪闪。宁采臣很害怕,正要喊叫燕赤霞,忽然听见有个东西从小箱子中飞出,像一匹白绸缎闪闪亮,折断窗户上的石格,猛然一射,随即像电光一样熄灭了。这时,燕赤霞醒来起身,宁采臣假装睡着了,在暗中观察他。只见燕赤霞拿起箱子检查,从里面取出一个东西,映着月光嗅了嗅。那东西亮晶晶的,大约有两寸长,一片韭菜叶子大小。然后,燕赤霞把它紧紧包牢,又放进箱子里。燕赤霞自言自语:“什么老妖怪,竟敢有这么大的胆子,把我的箱子都给弄坏了。”于是,他又躺下来。宁采臣觉得太奇怪了,便起身问燕赤霞,并把刚才所看到的情节都告诉了燕赤霞。燕赤霞说:“既然我们已成好朋友,我也就不必再隐瞒了。我是个剑客。要不是那个石格子阻挡,妖怪当时就会死的。虽说它这次没死,但他已受了重伤。”宁采臣问他刚才藏起来的是什么东西,燕赤霞说是剑,并说刚才闻它,上面有股妖气。宁采臣说想看看这柄剑,燕赤霞拿出来给他看,原来,这是一柄亮闪闪的小剑。第二天一早,宁采臣到窗外查看,发现地上有摊血迹。这天,宁采臣走出寺院,在寺院北边,他看见一片荒冢。再一看,果然有棵白杨树,树上有个乌鸦巢。

宁采臣办完事以后,急忙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临行前,燕赤霞设宴送行,并把破皮囊赠送给宁采臣,他告诉宁采臣:“这是剑袋。你好好收藏,它可以避妖怪。”宁采臣想跟他学剑术,燕生说:“像你这样信义刚直的君子,本来是可以学的,但你是富贵阶层的人,不是干我这一行的。”宁采臣撒谎说有个妹妹葬在寺院北边,打算迁葬。于是,他挖出聂小倩的朽骨,用衣衾包好,租船返回家。

宁采臣的书斋靠近郊野。他回家后就将小倩的坟建在斋外。建好安葬后,他祭祀说:“可怜你孤零零的,把你葬在我小屋旁边,这样,你的悲欢我都能听见,而且,这里也不会有恶鬼来欺凌你。一杯水酒,不成敬意,请不要嫌弃,把它喝了罢!”他祝福完以后正准备回家,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喊道:“请等等我!”回头一看,竟是小倩。聂小倩笑着谢宁采臣:“你的信义,我永远也报答不尽。请让我随同你回去,拜见婆婆,就是做个丫头小妾也心甘情愿。”宁采臣细细打量她,见她肌肤细嫩,小脚尖尖,身材娇娇,妩媚动人。于是,便带她一同回到书斋。宁采臣让她先坐一会儿,他先进去告诉母亲。他母亲听说后感到很吃惊。当时,宁采臣的妻子已病了很长时间,母亲叫他不要声张,以免刺激病人。他们母子正说着话,聂小倩已悄悄进屋,跪在地上拜见宁采臣的母亲。宁采臣介绍说:“这就是小倩。”宁母惊慌地看了看她,心里很害怕。聂小倩说:“我孤单一身,远离父母兄弟。承蒙公子关照,使我摆脱了困境。因此,我愿意侍奉他,以报答他的恩德。”宁母见她模样很可爱,才敢与她说话。宁母说:“姑娘肯照顾我儿子,我这个老太婆当然很高兴。只是我一生仅养了这个儿子,要靠他传宗接代,不敢让他娶个鬼妻。”小倩说:“我真的没有二心。九泉之下的人既然得不到您的信任,那就让我把公子当兄长对待,听候您老人家的吩咐,早晚伺候,行不行?”宁母觉得小倩的话说得很真诚,便答应了。小倩说她想拜见嫂夫人,宁母推辞说宁妻患病在床,多有不便。小倩也就没有去。接着,小倩立即到厨房,给母亲做饭。她在宁采臣家进进出出,穿堂入室,像是来了很长时间一样,一点都不陌生。天黑以后,宁母有些怕她,要她先回去睡觉,却不给她准备床被。小倩意识到这是母亲赶她走的信号,于是,她就走了。经过宁采臣的书房时,她想进去,又不敢进,在门外徘徊。宁采臣叫她,她说:“房里有剑气,叫人害怕。前些时候在路途上不敢见你,就是这个缘故。”宁采臣顿时想起燕赤霞送给他的破皮袋,于是,他赶忙把袋子拿下来挂到别的房间去了。小倩这才进了书房,在烛灯边坐下。坐了半天也没一句话,后来,她问宁采臣:“你晚上读书吗?我小时候念过《楞严经》,现在多半已忘光了。请你帮我找一册,夜晚空闲时我请大哥指点指点。”宁采臣答应了。

两个人又无话可讲,小倩也不说告辞。到了二更以后,小倩还坐在书房里不走,宁采臣催她,她伤心地说:“我是外地来的孤魂,特别害怕到荒墓里去。”宁采臣说:“这里没有别的床,而且兄妹之间,也应该避嫌。”小倩站起身,一副愁眉苦脸要哭的样子,想迈步却又迈不开步子。她慢吞吞地走出书房,过了台阶就不见了。宁采臣心里很可怜她,想留她睡在别的床上,又担心母亲会责怪。

第二天一早,小倩向母亲请安,端水给她盥洗,家务活忙个不停,而且,样样都合宁母的心。傍晚时,小倩自动离开书斋。她经过书房时,经常借着烛光念经,直到宁采臣要睡觉时才凄然离去。本来,自从宁妻病倒以后,宁母便操持起所有的家务,她已疲劳不堪。自从小倩来到家以后,宁母就清闲多了。天长日久,宁母和小倩渐渐熟悉,她对小倩也越来越疼爱。到后来,宁母已忘记小倩是个鬼变的,而不忍心晚上叫她走,便把她留下来跟自己一起睡。小倩初来时,不吃不喝,半年后才开始吃点稀饭。宁采臣母子都很喜爱她,从来不说她是鬼。不久,宁妻病逝了。宁母想收小倩做儿媳,但怕她不能生儿育女,小倩说采臣将有三个男孩,不会因为有鬼妻就没有后代。于是,宁家大办酒席,遍请亲友。婚礼那天,小倩穿戴一新,大大方方地出来见亲友,令满堂亲友都看呆了。人们不怀疑她是鬼,而怀疑她是仙人。小倩和采臣结为人鬼夫妇后,生活很美满。几年后,宁采臣考中进士,小倩也生下一个男孩。他们的孩子后来也成了一个有名望的人。

『拾』 聊斋除了《聊斋艳谭5之荷花三娘子》还有哪几部

《聊斋艳谭1:艳魔大战》是《聊斋艳谭》系列电影的第一部,影片由蓝乃版才导演,叶子楣、文权素、单立文主演,于1990年上映。本片讲述千年灵狐素素,二妹花花和三妹菲菲,即将修成正果,并已离畜类之身,住进人间。三姐妹遇上穷秀才吴明,更先后与他发生关系。岂料吴是五通神魔的化身,赖吸女精养生。不久三女渐现狐狸特性,只得悬崖勒马,联手抵抗诱惑,后得老道士之助,方才消灭淫魔。


热点内容
另一朵玫瑰那样独特的小说 发布:2025-07-05 17:07:16 浏览:408
取名为海棠 发布:2025-07-05 15:17:53 浏览:642
白兰花雕刻 发布:2025-07-05 14:39:49 浏览:125
在心中盛开一朵 发布:2025-07-05 14:34:06 浏览:418
六指兰花 发布:2025-07-05 14:15:48 浏览:805
插花福州 发布:2025-07-05 14:14:32 浏览:726
矮乔木盆景 发布:2025-07-05 14:08:35 浏览:706
牡丹花艺作品 发布:2025-07-05 14:07:11 浏览:14
花艺WFC 发布:2025-07-05 14:07:05 浏览:143
干玫瑰花面膜 发布:2025-07-05 13:47:48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