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荷花题字
㈠ 有哪些写意荷花题词的
赠荷花 唐·李商隐,张静婉采莲曲 唐·温庭筠。
㈡ 有关国画荷花的题词
1,《古风·其五十九》唐代:李白
原文: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白话文释义:碧绿的荷花生长在幽静的泉水边,朝阳把她们映照得鲜艳无比。清秋季节,一朵朵芙蓉从绿水中袅袅举起,茂密的圆叶笼罩着缕缕青烟。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可是谁来举荐她们呢?眼看着秋霜渐浓,秋风劲起,难免红颜凋谢。但愿能在王母的瑶池里生长,时时鲜艳,永不颓色。
2,《莲花》唐代:温庭筠
原文: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白话文释义: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星津指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的声响,船驶入水草之中。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应该出自《洛神赋》“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香尘残留。
3,《采莲曲》唐代:白居易
原文: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白话文释义: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4,《赠荷花》唐代:李商隐
原文: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白话文释义: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5,《荷花》清代:石涛
原文: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白话文释义:五寸的荷叶托着娇艳的荷花,荷叶密密的贴在水面,但这并不妨碍彩舟的荡漾。知道四五月间夏风微掠,这些荷叶荷花的高度依旧能恰巧把美人的腰遮住。
㈢ 荷花2字的各种字体,谢谢!
世界上字体太多,聆郎满目。你可以这样
1.网络 在线字体设计,打荷花进去,什么体有
2.下你喜欢的字体格式到电脑里,再在word文档依次选字体打“荷花”
3.网络书法字典,一个一个找
㈣ “荷花”二字的行书写法
行书写法如下:
释义:
1. [lotus]
2. 多年生草本,生于水中,叶圆大,花红或白,种子称莲,地下茎为藕
3. 莲的花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荷花之异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注音:hé huā
㈤ 有关荷花的对联的书法
有关赞美荷花的对联举例介绍如下:
上联:乐土薰风,荷香十里桂内湖美
下联容:明珠沐露,月影千秋天府新
上联:粉面朱唇,林下美人山下士
下联:霞衣翠扇,花中君子水中仙
上联:花冠饰可人,清波玉立
下联:树干堆叠土,淡雾香飘
上联:屈子诗,茂叔文,红莲一朵千秋艳
下联:弢庵画,狂客句,翠柳三丛两岸青
上联:荷风送爽,荷香醉客,荷露沁心,荷月含情,香城六月花开好
下联:柳浪迎新,柳色惊人,柳烟迷眼,柳帘幻梦,色调三春叶透娇
㈥ 给国画荷花落款能否写‘亦如春’
首先,国来画的底子应该是自书法,而不是素描,切记切记。 其次,国画的韵味源自古典书卷之气,而非现代时尚之气,凡是提出中国画的现代化的,都不是纯粹的国画,那是徐悲鸿为始作俑的一批人,引进西方美术教学方式以后的才出现的,并且,当时引起的目的在于纠正并协助中国画的传统化教学,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另外,在素描的高级学府——前苏联——俄罗斯,素描也不是这么画的,去了一次,从最基本的东西重起炉灶革新了一次。 绝对不要以透视关系、明暗对比来考量国画。 临摹画作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要今天临习这家明天临习那家,这样是没用的,哪个名家,都有超出常人之处,细细体会,细心摹画,临习时对象的选择也很重要,首先不要入手先临摹风格过于跋扈的、奇崛的,要自平和入手,然后,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特定风格临习。 切忌浅尝辄止,无论临习哪家,都要钻研一番,等到真正懂了以后,或者确确实实不再感兴趣以后,再换别家。
㈦ 国画荷花的落款怎么写
题款“香远益清”,“嘉藕图”,“荷塘清趣”等。落款为“某某年写于或画于某某地”,也可落款书斋或画斋名。也可以落长款,就看你的文化水平了。
㈧ 荷花的题词 !!!!!急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㈨ 国画荷花起什么名字
根据荷花的特点和寓意,国画荷花的题款可以是:
映日荷花、荷塘月色、荷塘雅趣、出水芙蓉、凌波仙子、荷韵、清荷、清趣、清香、廉洁、出污泥而不染、小荷才露尖尖角、清凉世界、莲池、绿映红等等。
㈩ 寻找书法作品:赵孟頫书写赞美“荷花”内容的作品。
赵孟頫字子昂,能书善画,精于诗词、鉴赏。书法各体皆工,以楷、行成就最大,楷书与唐代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并列古代四大书家,其法帖历代流传,成为人门学习书法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