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兰花画
❶ 油画婚礼吊兰属于什么种类可以在家里种植吗
生活中总是能看到各种植物。有些植物很漂亮,有些很普通,有些很特别。小花是今天要和大家谈论的这种植物。叶子上的图案像油画。一看就知道是假的,结果是货真价实的植物。你看起来真漂亮现在想介绍油画、婚礼、兰花,大家现在听到这个名字会不会很漂亮?这朵花像它的名字一样像油画,放在家里装饰的效果很好,放在婚礼上装饰也很浪漫。对买油画、婚礼、兰花等植物的朋友来说,该怎么好好养护这种植物呢?事实上,只要注意小花今天说的话,油画、婚礼、兰花就能长得更漂亮!
油画婚礼兰花很漂亮,颜色是紫色,叶子像油画一样漂亮。不管放在哪里都很合适。平时见过这种植物吗?如果还喜欢油画、婚礼、兰花的话,可以在家里种植花盆,但在养护它的时候,悬挂油画、婚礼是最近非常热的花。这种花不是观赏用植物。没有非常旺盛的花朵和美丽的花瓣。光是漂亮的叶子就让很多人迷恋。很多花友很喜欢这种花,还包括花。事实上,油画铃兰和婚礼铃兰是两种植物~婚礼铃兰的叶子比较小,油画铃兰的叶子比较大,颜色也更深。花友平时购买的时候绝对不要买错~
❷ 帮我找2个印象派和2个和印象派画家的资料
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Jose de Goyay Luvientes,1746-1828)1746年3月30日出生于萨拉戈萨市附近的福恩特托多司村。父亲是一个贫苦的祭坛镀金工匠,母亲出生破落贵族。但是对于艺术说来,他直到1772年都还没有出生。
1760年戈雅随父母迁居萨拉戈萨,并被送进修道士赫阿津的学校学习。在学习期间戈雅曾在巴尔姆学院获得了二等奖。此后,他从师于一位那不勒斯画派的画家何塞·鲁赞-伊-马尔底涅斯。到1770年左右,戈雅又在德里·比拉尔圣母教堂和萨拉戈萨附近的卡尔特吉教团的阿乌尔·德伊僧院画了若干幅宗教画。他在l771至1772年间画的那些画表明,他已经相当好地掌握了巴洛克的传统,并且也说明了他对大块明暗风格的爱好。我们还可以感觉到戈雅作品的影响力和突出的表现力。(如作于1770年的“基督殉难图”)但是谁也不能凭这些东西预告未来的戈雅。
1775年重返马德里,并在那里结婚,妻子是好友画家弗朗西斯科·巴依也乌的妹妹霍塞法。也正是由于巴依也乌的关照,戈雅的生活有了改变。通过巴依也乌戈雅从孟格斯那里接受了为皇家圣巴巴拉织造厂绘制第一批葛布兰花毯图样的任务。他在l780年被选入圣费南多学院,1779年又受到国王查理三世的接见, 1780-1781年间,他摆脱了巴依也乌的监护,而在l784年由于一幅描绘圣别尔纳尔金?西恩斯在阿里方司·阿拉贡面前布教的油画,第一次博得官方好评。到1785年,戈雅在官方已经有很高的地位了。
绘制葛布兰花毯画图样对戈雅的今后的艺术之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图样或画稿并不需要像油画所必须具备的那种学院派的完整性,这就使得年轻的戈雅可以更直率、更真挚地表现自己的幻想。除此以外,尽管必须接受孟格斯的指导,但是为葛布兰花毯所规定的题材却是带有民间的特色和取自当代生活的;因此,戈雅有极好的机会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幻想。
陶器市场
作于1778年的“陶器市场”(图1)相当明显地显示了戈雅艺术的主要优点。绘画表现的鲜明性,人物同背景的完美溶合,构图的貌似杂乱的丰富性,为每一个仿佛信手拈来的人物增添了温柔气息的灵活用笔,使每一个农妇如同贵妇一般尊严,使每一件陶器富有夏尔丹静物式的家常趣味的18世纪优雅气派一一所有这一切都是戈雅径自创造的,虽然也并未脱离欧洲的、委拉斯凯兹的、威尼斯的和法国的极尽精致的传统。但是,在这幅画里,已经感觉到戈雅的独一无二和无与伦比的手笔:在画面上看得到一种信心、果断,一种出人意外东西的存在;每一个人物都是生动感人的,而且也是各有千秋的。戈雅温情脉脉地爱着他所描绘的人们,但也不无一点倨傲的笑意。他创造了一篇童话,并且把它纳入了诗的形式。
在查理三世逝世和查理四世1789年即位之后,戈雅成了宫廷画家,虽然戈雅担任了宫廷职务,但他的心却不属于宫廷。相反地,他怀有一颗反叛者的心,尽管戈雅本人并未自觉到这一点。突然发生的一场灾难打开了他的眼界,使他看到了周围发生的事情,激起他一种殊死的勇气,促使他极其真诚地来表现自己的感情,给了他以真正道义上的自由。
宗教裁判法庭
戈雅在1792年身染重病,结果丧失了听力。戈雅在1794年写道:“我的健康依然如故。有时我会控制不住,以致自己讨厌自己;有时我又觉得自己比较平静。”但是,他失去了某种东西:乐观主义。说到耳聋,由于戈雅同世界隔绝了,他在更大的程度上是属于自己的了。结果是他的艺术的更加深刻化。他在1794年写道:“为了占据被我的痛苦景象所压抑的想象力,为了部分地抵消由于患病而带来的大量开支,我着手画一卷组画,它们主要是描写我的观察,而这在订画作品中往往就办不到,在那些作品中根本无从迁想妙得。”在这些画中有一幅“宗教裁判法庭”(图2)。试把它同“陶器市场”(图1)作个比较。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崭新的艺术;要是我们能够猜得出这就是那个画家的话,那就不能不对他的个性的这种变化感到惊异。他那轻快的笔触在“陶器市场”里表现了欢乐的信赖的微笑,而在“宗教裁判法庭”里却表现了一种隐藏着失望的嘲讽。画面上一大片、一大片深暗部分,似乎是充满着恐怖的幻影。远处的灰暗面,茫茫然恍惚不定。在这一片绵延不尽的幽灵似的形体中间,活动着一群只有恶魔才臆想得出来的充当法官的僧侣;他们充满着阴谋和残忍、伪诈和愚蠢。在他们中间,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人的存在一一那在荒唐的高帽子沉重侮辱之下低下头来和在命运面前不得不屈服的被告。在表现所有这些感觉时,绘画不仅运用自己的手段,制造了光和影的混成一片,制造了闪电一样迅速的光线在昏昏冥冥之中的突然出现,而且还制造了可视的形体和精神的形体(是人是鬼反正一样)同一切造型形式的完全脱离。这样,我们就不仅看见了那个主要被告的不取决于肉体美的道德美,而且也明显地看见了那个狞笑的僧侣和那个发号施令、大逞淫威的僧侣以至旁听者中的那个神色痴呆的人物的畜生美。
裸体的玛哈
绘于1798-1805年的“裸体的玛哈”(图3)和“着衣的玛哈”(图4)是戈雅的代表作品,“玛哈”是西班牙语“俏女郎”的意思。两幅画中人物姿态都相同,双掌交叉于头后,身躯斜卧于床上,人物俊俏丰满。画家致立于表现人物身上所诱发出来的青春美的魅力。作为近代描绘赋予现实意味的女性人体,可算是一个先驱。这在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黑暗统治年代,不能不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反封建意义。
着衣的玛哈
这里两幅著名的妇女肖像“着衣的玛哈”与“裸体的玛哈”,是两幅同一姿态和构图的青年女子着衣和裸体像。“着衣的玛哈”穿一件紧贴身子的白衣服,束一玫瑰色宽腰带,上身套一件黑色大网格金黄色短外衣,暖调子以红褐色为背景,使枕头、衣服和铺在绿色软榻上的浅绿绸子显得分外热烈。而在“裸体的玛哈”上,背景减弱了。姑娘的娇柔躯体被软榻上墨绿色天鹅绒的冷调子所加强。这两幅画给戈雅带来了极大的声誉。戈雅在这两幅画上运用淋漓酣畅的小笔触,几乎是一气呵成地把握住同一形象的基本造型。这两幅“玛哈”是戈雅的独辟蹊径之作,因为在西班牙绘画史上极少有裸女像,它是不为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容忍的。不仅在绘画上,而且在工艺装饰,镜子或家具上面,都不允许有裸女形象出现。17世纪西班牙绘画大师委拉士开兹之敢于画出“镜前的维纳斯”,乃是在国王的庇护下,所以戈雅这两幅画中的裸体女性油画,也许是绝无仅有的一幅。
1784年标志着戈雅的绘画生涯飞黄腾达和他同宫廷与贵族和联系以及他社会活动的开始。他被马德里接收为圣费南多学院的会员。随之,又升任为该院的副院长。这时期他在肖像画上有突出的表现。他给皇戚、贵族、将军、教士、演员、画家、甚至斗牛士都画过肖像,在他的画时里,大块的阴影消失了,而色彩则有了空前柔和的搭配。这些作品都充满着热情,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在特征,这是他的现实主义手法在肖像画上的最大贡献。1800年绘制的“查理四世一家”(图5)就是这种肖像画的最典型的一幅。
查理四世一家
国王卡洛斯四世是个脑满肠肥、低能昏庸的统治者,他极愿意站到画架前让戈雅作画。他臃肿的身体活象一只火鸡;皇后玛丽亚·鲁伊萨则歪着脖子,装出一副认真的样子,由于她长得丑陋,加上脸上现出一本正经的状态,反而显得十分可笑。两边则是他们的女儿、女婿、儿媳和姐弟。有的挺胸凸肚,有的呆苦木鸡。人物呈弧线形地前后交错站开。国王的姐姐唐娜·何赛法(左起第五人),因为长得实在不理想,画家只得把她画成脸转向后面的样子,国王的兄弟唐?巴斯夸尔(紧挨在国王后面、只露出一个头部,也因俗恶不堪,没有去画他的全身。只有几个儿童稍显娇秀些,如中央由皇后搀扶的小王子帕乌拉及皇后左侧的小公主伊萨贝尔,但都因表情不够灵活而使这幅画枯燥无味。戈雅倒并不在有意丑化这些皇族成员,而是凭着他那天才的洞察力,深入挖掘这些人物只知享受的空虚灵魂,从而生动地揭示出这些人物的本质特征。
“13”在西方传统观念中是个不吉利的数字,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可又要使皇族一家一个不漏,画家便在画面左侧后景中的暗部,添画了戈雅的半截身子。在这里戈雅没有用明亮的颜色去渲染自己,仅仅为了打破忌讳,使全书取得统一。戈雅以表现锦绣的衣服和金银宝石饰物等装饰色彩来加强这幅画的宝贵气氛。但全局上并没有蓄意的装饰意图。它的现实主义价值在于,为后世提供了历史人物的真实范例。
5月2日的起义
1808年发生了一场新的灾难,但这一回已经不是他个人的灾难,而是西班牙的灾难了:法国人入侵,查理四世退位,约瑟夫·波拿巴的统治。戈雅的一些开明的朋友都曾满意于法国人的到来。就如从前戈雅曾经认为查理四世及其宫廷是自己的主人一样,现在他也接受了约瑟夫·波拿巴所建立的“西班牙秩序”和为拿破仑的博物馆选送五十幅油画的任务。但是,现在却充满了对法国人入侵的惊恐与愤怒。在1814年2月24日法国人撤退后,戈雅向摄政王表示了“用自己的画笔铭刻我们的起义者反对欧洲暴君的丰功伟绩的无比强烈愿望”。
5月3日的枪杀
他在“5月2日的起义”(图6)和“5月3日的枪杀”(图7)两幅画中表现了那种对正义惨遭蹂躏和愚昧与丑恶得势的愤慨之情。“5月3日的枪杀”(图7)通过光与影、明与暗、冷与暖、美与丑、勇敢与怯懦、正直与卑劣的强烈对比,戈雅的激情宣泄得淋漓尽致。在描绘这一历史事件时,他运用一种概括性很强的奔放画法塑造人物形象,并不斤斤计较细节是否精确,而是一心一意抓住最重要的东西,以最具特征的动作、神态和氛围,传达他炽烈的爱憎。位于画面中心的那位穿白衫黄裤的西班牙青年,形体塑造也许并不怎么准确,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最动人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一个民族的反抗精神在他身上获得了集中体现。这是戈雅的一件杰作,一件在整个美术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杰作。
让我们回忆一下,戈雅就是以这样非凡精力继续工作,一直活到1828年。我想不仅是那一件件件作品直得我们惊讶,更让我们惊讶的在于他那种不为恶运所屈服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❸ 兰花怎么画用油画棒画
红,蓝,绿,红最少,加棕
❹ 赵洋的主要作品
1. 2009年油画作品《女人体》,入选大同市庆祝建国60周年美术作品展(三等奖)
2. 2009年油画作品《黄土地》参加第六届山西省油画写生展(优秀奖)
3. 2010年6月书法作品《述古观天》参加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书法展(一等奖)
4. 2010年9月1日参加“兰花科技杯”大同市首届青年书法作品展
5. 2009年12月14日在山西省大同市与祁建伟同志举办“兄弟情”书画摄影展
大同教育电视台 大同日报 大同晚报 专题报道
6.2010年11月油画作品《村舍》入选山西省第七届油画写生展(优秀奖)
作品发表:
1. 2010年作品《外面的世界》入选三晋书画展,并在《云冈》杂志上发表
2. 2010年作品《老妪》《湘西风情》在大同党建网上发表
大同日报
镜头记录时间画笔描绘美景
大同大学举办迎新年书画摄影展
本报讯 (记者 陈杰)昨日上午,“兄弟情”书画摄影双人展在大同开展。祁建伟赵洋创作的40余幅书画摄影作品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展。
此次展出的摄影、书法、油画作品均为两位作者近一年内创作。不论是摄影作品,还是绘画、书法作品,每一幅都表现了作者对现实和生活的洞察,对美好未来的展望。
据悉,此次展览为期一周
浅谈书法与油画的笔法结合
赵 洋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最早提出“书画同源”说,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最早系统的提出书画用笔相同的理论,对后世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如在中国画中王时敏用书法里的篆隶书笔意画松树,杨之光在人物画当中注重线条用笔的书法意蕴等等,这些都说明了书法绘画笔法的结合在绘画中的成功运用。这种讲究“一波三折,含蓄有力,刚柔得中,千变万化”的书法笔法同样也与西方油画的笔法有相似之处,一些中国油画家在强调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注重艺术的本土化,大胆吸收借鉴中国传统艺术书法里的笔法笔意,运用到油画创作当中去,创作出了很多优秀作品。
一、中国书法意韵与油画语言的本体特点(一)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的基本精神
有着悠久历史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朵灿烂的奇葩,书法艺术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的基本精神是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书法线条追求至简,并以至简而育至繁,是建立在道家与儒家的思想精神上,在笔意上追寻“得意忘形”“吾书造意本无法”,这种不断发展,更新自我,追求博大的精神是艺术家思想的净化与升华。
追求笔法精妙,意态情致,情归自然的中国书法是在复杂和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而西方油画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与中国书法一脉相承异曲同工之处。
(二)油画语言的产生
古典油画自阿尔卑斯山南北同时发端以来出表现了多种多样的派系与分 支,如佛罗伦萨画派,锡耶那画派,威尼斯画派等等,油画技法的发展和作品风格的演变也经历的多种变化的时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15世纪初,北欧尼德兰时期代表画家扬·凡·爱克发现并制作出颜色调合剂—“白布鲁日光油”结合蛋彩乳液和亚麻仁油作画,他的这一发现使真正意义上的油画诞生了。至十七世纪,又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古典油画风格。
二、东西文化在书画中表现手法上的差异性
(一)书法与油画笔法表现特点的比较
古人讲书画“用笔为上”。我们通常说的笔法是指书法绘画用笔的技法,它是书法绘画中的用线方法,笔法是书法绘画的精髓,同样也是学习书法绘画者的基本素质,灵活用笔是一副作品成功的条件。
线是指用笔勾画的各种线条,油画勾线用笔的尖头,这样可以勾画出中国书法中锋般的浑厚有力的线条。油画塑造形体勾勒轮廓都需要用到线条,它同样也是中国书法用笔的重要构成部分,油画家重视线条准确性,注重造型能力,强调形式美,用线条塑造形体,用抑扬顿挫,富有节奏的线条来把一幅作品演绎的淋漓尽致。
则书法家们在运用线条时,用心感受,做到意在笔先,来书胸中逸气,用灵活多变的线条来表达书法家的情感,书法线条的质朴和妍美是书法家抒发情感倾诉心灵的特有方式。杜泳樵祁海平等一些中国油画家多年来研究中国书法和油画的笔法,从中国书法中寻找灵感,做到了两者笔法的完美结合。
要谈及书法和油画的笔法首先必须要谈的是油画的笔触,油画笔触产生的形式艺术效果已经形成了具有美感的油画语言形式。
在十七世纪许多画家已经开始研究和探索笔触,油画笔蘸取颜料在画面上运动,留下的痕迹就是油画笔触,从早期的油画作品我们很难看到明显的笔触,那时的作品颜料厚薄基本上是均匀一致的,在用笔力度上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后来画家们逐渐的发现了笔触存在的奥妙,笔触跟书法一样,也是受到画家当时的环境情绪情感等因素的影响,笔触的轻重缓急颜料的厚薄笔触笔势运动方向的不同能使画面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艺术家用多样的笔触把要塑造的形象生动且具有生气,洋溢的表现出来。
像凡高作品里的笔触就是以奔放夸张为主,运用笔触体态的强烈动势,色彩充满张力,画面生动形象,富有趣味,表现出了梵高内心的躁动不安,通过色彩和笔触的无序,来创造出一个富有秩序的内在世界。
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在自己的很多作品中运用大笔涂抹,依附形体动势运笔,运用曲线笔触来作画。柯罗在他的风景画面上用色绚丽,柔和生动的笔触和纤细的线条,把阳光中的云雾森林与湖泊,描写得美轮美奂充满诗意。[3]
一些大胆创新思考,勇于实践的中国艺术家都在积极的探索研究中国传统艺术怎样才能同世界这个大的艺术平台相交流融合。
(二)书法笔法与油画创作的结合
具有杰出成就的中国老一辈油画家杜泳樵先生在探索东西方文化艺术道路上,将中国书法笔法和中国画笔法精神完美的融入油画创作中去,与书法的文人情怀、笔墨韵意融于一体,用笔洒脱自然,强调画面和作者本人的情感性,在他的油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恢弘的气势,中华民族文化的非凡气度,大气磅礴,凝重老辣,浑然天成的独创性东西笔法笔意结合,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创造出了鲜明民族文化特征的中国油画语言体系。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把书法笔法融入油画创作中去,在油画中加入了笔墨韵味。是对自己毕生油画创作语言个性发展的完美呈现。从形式与内容上来达到中西文化在艺术上的交融和谐。
中国著名画家祁海平多年研习书法,将书法的笔法笔意运用到自己的油画创作中去,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如2009年全国美展中入选作品《天地氤氲》,书法的抽象笔意和书法笔法中的“逆入、涩行、紧收” 行笔“疾”与’迟”在祁海平的油画作品中融合的如此恰切,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融入作品中,注重意趣的表达。中国书法艺术精神内容与西方抽象表现形式得以结合。祁海平融入书法笔法笔意,书法笔法中的锋势转换,行笔疾驰,书法墨色中的浓淡变化,在油画作品中努力构建书法章法中的气势,黑白似乎不再是黑白,超越了这个颜色的界限,不仅仅是纯粹视觉的黑白墨色、笔意,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受。他对艺术发展油画语言的探索创新来自作者的多年研究和深刻体悟,祁海平试图回到中国民族文化的根源,探寻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脉络。
三、研究中国书法与西方油画笔法的艺术价值及其对中国油画的现实意义
本土化是中国油画发展的必然方向,研究书法和油画的用笔特点,总结它们的笔法特征,加以借鉴结合到油画毕业创作中,不失其彰显个人风格的独特性,西方油画在中国发展的100多年里,由于受到地域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吸取中国书法和中国画的笔意笔法的影响,吸取民间美术的构图用色方法,单纯鲜活,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油画风格,形成了中国油画界的格局和基本面貌。这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本土特色,这是中国油画家们的必然回归?中国书法笔法笔意对油画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书法以其悠久历史,古老的艺术内容和独特的审美形式,精湛的笔法,成为了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油画融入书法笔法笔意使其越来越多元化和本土化。
中国油画的发展依据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精神内核在与世界各族艺术的相互借鉴与相互转化中,创造出中国特色的内容与形式上具有本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艺术民族化的道路。
虽然中国油画家源于西方油画传统的影响,但是他们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 他们在表现手法上吸取了民族传统艺术中的某些元素产生了大批优秀作品。艺术家们深入到艺术发展的精神层面,时刻关注着内容和审美情感的层次。因为他们根植在这个民族中,有着丰富的民族情感,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的生活就是一副副很好的作品,通过对中国书法笔法笔意的学习认识,融入到油画创作中去,这不仅是一种技法的回归,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回归,在于他对东西方两种绘画语言的深刻领悟和精妙把握。我们这样去保护好我们的民族文化,同时学习好西方有益文化,只有发展,创新。山西美协提倡打造山西本土气象,注重地方特色,地域文化,例如山西大同的石窟艺术文化。这就需要我们保持自信、开放的积极态度,学习借鉴结合,使中国油画表现出更为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化是当代油画艺术在世界范围的艺术竞争中取胜的必经之路。
❺ 哪些西方作品中含有东方元素
西方的绘画中很多都拥有东方元素,另外西方最近很多的电影中都拥有很多的东方元素,因为东方的文明比较发达,而且一直没有遭到破坏,时间长久,但是西方变更快,所以会用东方元素制作作品。
❻ 国画、油画分别为中西绘画的代表,它们到底有没有高低之分呢
为什么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没办法,心虚呀,明明是五千年孕育出来的艺术瑰宝,可是为什么喜欢油画的人越来越多?明明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可是艺术类考试却采用西方绘画标准?
油画的发展经历了平面化,概念化等最初的阶段,文艺复兴以后,随着绘画工具和绘画材料的改进,油画不仅仅发展了一套绘画技法,更是发展出一套绘画理论。这种理论就好像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任意组合,可以不断的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就好像一个个魔块,无缝地添加进去。这套系统还可以向外延伸,建筑、服装、工业产品,又无不受到绘画的影响。就好像一棵树,它的根可以吸收多重营养,它的枝条可以伸展向各个方向。
中国画历史悠久,同样经历不同的变迁。中国画由书入画,从最初的山水画,逐渐拓展到花鸟、人物各个门类。由于中国画的绘画工具改良不大,所以一直采用与书法相同的线条表现方式。线条的干净利落,墨色的浓淡变化是判断画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中国画特别崇古,羡慕古人的笔墨功力,所以一直以来都在做着和古人相同的事情,那就是练习笔力,殊不知这种笔墨功力是不能代代相传的,画家去世后,一切归零,后人又要重复练习笔力。油画则不然,画家不断的否定前人,只要技法上有所创新,创立新的审美标准,就能成为油画大师。
❼ 吊兰的品种有哪些呢
作为今年的网红兰,油画兰花的颜值特别高,它的叶子质地坚硬,叶子上有花纹,突然看起来像用彩色笔画画的颜料。特别清新。在家养油画兰花,可以放在散射光好的地方,让它们晒出无毒的太阳光。这样可以使叶子更加亮丽。平时掂一掂花盆,就能感觉到明显的变轻和浇水。绝对不要允许盆里积水。金鱼丝兰的叶表面有蜡质,颜色也是深绿色,开花橙色,外形像可爱的金鱼,非常适合在家养一盆,看起来又小又可爱!金鱼兰花还是比较喜欢晒太阳的。
唇膏兰花的枝条柔软下垂,长得很好,所以在家养盆,挂在更高的地方,开花的话,会变成漂亮的口红瀑布!口红丝兰对阴凉有抵抗力,放在室内散射光好的地方可以养。特别是夏天这么热,不能在太阳下晒太阳。不然树叶会被晒伤的!就像加热羊毛卷一样,叶子卷起来很可爱,非常适合养一盆,装饰室内环境。卷兰花不能暴露在阳光下,所以在家养,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就行,不能浇水太多。否则容易腐烂,夏天要经常开窗通风。不要闷闷不乐。
❽ 一幅兰花的世界名画
梵高有多幅鸢尾花的画,最著名的有这幅http://www.arts365.com.cn/gallery_art_show.jsp?id=3996背景是黄色的
也发现一副背景蓝色的,供参考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E8%F3%B8%DF+%F0%B0%CE%B2&in=7041&cl=2&cm=1&sc=0&lm=-1&pn=58&rn=1&di=1721078776&ln=137
因为鸢尾花本身是蓝紫色的,用黄色做背景对比显得更加强烈,这是梵高惯用的手法。
❾ 用菠萝,兰花,画廊来写一段话
布满作品的画廊里,既有中国风的水墨兰花,也有西式风格的油画菠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