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老盆口
㈠ 兰花盆口要放苔藓吗
兰花盆面放苔藓,有利有弊。
好处:
苔藓可以铺盆面也就是放植料表面,可以保湿的,加强水分的蒸腾作用,使得兰花四周的湿度增加,从而达到保湿以及减少兰花焦尖焦尾的目的。
害处:
带菌和虫卵,不好控制浇水。
㈡ 兰花种好盆口放什么东西最好
没有最好,最常见的是铺苔藓,其次还有放一些盆面石、陶粒等物的,只要自己喜欢就好。
㈢ 一定要用细筒高盆吗 传统的兰花
在过去,中国人过去,中国人养兰花是不用现在这种细高盆的,那种细高盆是日本人发明的,后来台湾和韩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也接受了这样的盆式。
我们国家以前养兰花大多用的是一种矮身敞口的盆子,就是下面图片的那种;这种盆子的底部是圆弧型的,又叫它“锅底盆”,盆子的底沿有圈底的,也有鼎足的,但上部基本一样。
种花用的是一种松软的山泥,江浙地区叫这种山泥为“兰花泥”。种的时候,兰花球茎高出盆口3-5公分,盆面垒成馒头型,然后铺种一层“翠云草”。以固定盆面,并且保湿。
这种盆式看似好像没什么,其实是最符合兰性的。
其一,盆浅口大,盆土上下的干湿能保持一致,不会象细高盆那样上面干透了,下面还是很湿;口大更利于通风透气,大的盆面也更符合兰根横生的特点。
其二,盆底是锅底型的,出水眼在盆底的最低端,浇水后多余的水全部流出,盆底不会积水。
其三,土面高出盆口,球茎处的通风非常好,不容易闷伤新芽。
其四,馒头型的盆面中间高,四周渐低,也符合兰花新芽越发越低的特点,即便几年不换盆,也不会因为新芽发的太深而闷死土中。还有一点就是高盆面铺种翠云草,借鉴了中国盆景的造景方式,立体感更强烈,花更突出,翠云草使盆面显得更干净更富有生机。这些优点都是细高盆的缺点,可惜现在养兰花用这种盆式的很少了!讲玩儿,我们中国人是最会玩儿了,佩服我们的老祖先们,真是玩的精致。
㈣ 兰花上盆老苗放盆边还是中间
一盆兰花最少要三株苗或三株苗以上,因兰花是群生植物苗多有利它们之间的互生作用,有利它们之间的生长及开花。因兰花的种类不一,盆的口径不一种植株数也不相同,按我个人认为种植兰花时,兰花的种植面积不要超盆面面积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就行,留一半或三分之一的盆面空间给新芽生长,可防新株生长出来后出现过密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注:答错请见谅,答对勿采纳,谢谢。
㈤ 养兰花盆底塾水盆有什么好处
兰花的品种很多哎。这是一般兰花的栽培技术:种植方法兰花盆景是从兰丛分开的,不要拆得太零星,每丛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丛中。垫盆盆底用—块瓦片盖住排水孔,再用砖块,瓦片或贝壳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缝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约为盆内高度的1/2~1/3。上余的净高约10~15厘米,留作培养土层。其具体高度应根据兰花的种类及兰根的长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铺垫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实,应保留一点孔隙。实践证明,有的新根能在铺垫层的孔隙中生长良好。栽植在铺垫层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养土,用手稍压实,即可将兰花正立摆布其上,根据植株与花盆大小,可以几个单株、2丛、3丛或丛种在一个盆里。3丛宜栽成鼎足之势。4丛可栽成四方形,五丛宜列成梅花形。兰根要自然舒展,叶片要四方披拂。要缓缓地将兰根放入盆内,使兰根自然舒展,尽量不与盆内壁碰擦。兰株入盆后,就逐步固定兰株姿势。—盆栽一丛的,应使老假鳞茎偏居一侧,使新芽有发展的余地。一盆栽数丛的,每丛的老假鳞茎应相对地集于盆之中间,使新根新芽向外发展各有足够的空间。填土栽植时,一手扶叶,一手添加营养土,执住兰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时摇动兰盆。让培养土深入根际;继续添土,并摇动兰盆,调整兰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边按压,但切勿过重而伤根,继续添土并挤压,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馒头形。培养土应将全都兰根盖住,掩至假鳞茎基部,填土的深浅,传统认为:春兰宜浅,惠兰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鳞茎上的叶基为度。新发兰花在山野里生长时,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显标志,可以此标志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大花蕙兰小、多少相称,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数量,以预计2~3年后刚好长满盆为原则。植株大小与盆的高度相称。既利于生长,又符合观赏要求。铺面栽植完毕后,可在盆土表面铺上一层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优质苔藓,既美观、又可调节水分,还可保护叶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烂心;此外,还可减缓雨水对盆土的冲刷,保持盆土疏松。浇水栽植完成后,即浇第一遍水,必须让盆土湿透,水滴宜小,冲力忌大。若置于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经浸湿,立即将兰盆搬出,然后移置于荫蔽之处养护。图片贴不上来,不过你在网络搜下兰花图片就有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㈥ 兰花盆为什么旁边要打孔
打孔主要是为了水较多的时候水可以自然流出,不至于烧根,兰花八分干,二分湿最好,花版期与抽生权叶芽期,浇水要少些,梅雨季节应搬回室内,或搭棚遮雨。
冬季浇水虽可大减,但不是不浇,注意不能让盆土干透,冬未春初和浇水致使叶片叶鞘沿湿,待晒干后搬入室内,以免发生腐烂。总之,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为原则。
用水以雨水、泉水为好,各种用水均应先取来积蓄在罐中,使水中污染物沉淀,水温正常,使自来水中氯气逸尽,然后再浇。
(6)兰花老盆口扩展阅读:
兰花虽然喜凉,但如果常年放在隐蔽处,也很少开花。艺兰者早就发现,山之阴兰叶长而花稀,山之阳兰叶短而花多。因此栽培兰花必须注意光照问题。
在春夏季节,兰花最好用芦帘遮荫,或放置于室内朝东朝南通风的窗口。帘下兰花宜每半月转盆1次,使兰花四面受光,有利于植株均衡生长。到了秋凉时,应将盆兰从荫蔽处移出,让它晒上午半天的太阳,但要注意秋不干。
冷天放室内南窗下越冬,但不必过暖,最好加盖塑料薄膜罩,以保持叶面适当湿度。
㈦ 兰花盆栽时的根部需要露出来吗
要留露出来的。
兰花上盆的时候要堆馒头有利于渗水减少根系泡水几率,而兰花上盆要浅栽,浅栽有利于根系的呼吸作用提高代谢活力,还有浅栽可以避免积水烂根而受到病菌侵染引发根腐病和茎腐病。
兰花的生长是靠芦头来提供营养和繁殖后代的,简单容易明白的原理是,兰花的老苗是不会发新根的(芦头不发根,我们捂老老芦头的原理也是靠芦头的营养来冒芽,冒出的芽会发根而长成新个体,当然捂老芦头可以捂出龙根龙蛋,但是和根系不一样)。
老苗不发根的意义就是把芦头里所存的营养供给新芽,让新芽成长到一定程度,新芽就会独自发出新根,这时候老苗就会慢慢死去,兰花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简单的说,老苗就等于一个退休老人,出根就等于老人还要上班,出芽就等于把家产就给它的后代,让后代更好的发展下去。
了解了兰花的繁殖特点,其实也就明白了兰花浅栽的原理有两点:
一是浅栽的目的就是让老芦头露出土面,不要让兰花老芦头埋入土内而因为湿度太大而导致腐烂,兰花老芦头腐烂以后营养就会不足而导致难以服盆长势越来越衰弱。
二是兰花老芦头也是需要呼吸作用的,埋的太深也会导致呼吸不足,氧气不足进行的有氧呼吸减弱,代谢不足,而无氧呼吸增强,无氧呼吸产生的酸类物质容易让兰花根系腐烂,以上这两点,就是我们建议兰花上盆时要浅栽的原理。
(7)兰花老盆口扩展阅读
给兰花上盆养护时,我们一般建议堆馒头,如上图所示,堆馒头栽种兰花可以说是古法栽兰的传承和养护方式,简单说就是把兰花根系周围的植料堆成馒头状,堆成馒头状以后根系提高上移,浇水以后水就会快速渗透,满足了养兰大咖常说的水过地皮湿又不会导致兰花根系积水。
㈧ 兰花老芦头怎么催芽
用剪刀把掰剪下来的老芦头和老、残苗头的残根、老筋和发黄的老叶剪去。如老根还有硬度,尽量留着不要剪掉,还要利用它为培养出土后的新芽、新苗提供营养。然后用自来水仔细冲洗干净,再用高锰酸钾等药水和促根生 或催芽灵等药水浸泡15-20分钟后晾干。
同品种随大苗同盆“孵化”的老芦头和老、残苗头,按以上步骤的要求做好后,在兰花大苗上盆时,附在兰花大苗的芦头旁就行了。
如将老芦头集中“孵化”。冼口径不要太大的盆.最好是用泥瓦盆,因为泥瓦盆吸水、透气性能都很好。瓦盆下层铺垫1/3的塑料泡沫块或碎砖粒或大号塘基石颗粒等,再用粗沙或细颗粒泥铺至盆高的2/3处。把老芦头和老、 残苗头摆放均匀,再用细一点的沙子或细粒泥盖住芦头。
(8)兰花老盆口扩展阅读:
等盆栽好后,最好把花盆放到温度高点儿的地方,这样能加快老芦头和老、残苗头新芽点的萌发。但不可让强太阳光长时间直接照着,这样会使兰盆内的水分蒸发太快,导致老芦头和老、残苗头缺水干枯而死亡。
“ 孵化”老芦头和老、残苗头的盆,最好长时间保持半干半湿,直至兰花新芽长出土面为止。
㈨ 兰花盆的直径大小指盆口还是盆身
一般是指盆口。有内径和外径。好的商家会标出两个来,一般的就只标一个外径。
㈩ 兰花盆口用石子还是用青苔便好
用没有棱角的石子,或小鹅卵石好。青苔夏天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