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美洲红海棠

美洲红海棠

发布时间: 2021-12-22 08:41:23

⑴ 求苹果有关的东西(历史故事,诗词,哲理性短文)课前演讲用

烟台苹果于1871年由美国传教士引进,最早以青香蕉、红香蕉两个品种为主, 以后又发展了小国光、金帅,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红富士、乔纳金等。 烟台苹果以其色泽鲜艳、清脆香甜而闻名于世,是中国最重要的苹果产地,其中又以栖霞苹果最为出名。

烟台苹果早在古时就以其个大味美, 吃后余香无穷而闻名天下,时至今日, 烟台苹果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新品种层出不穷,产品远销海内外。

烟台苹果以栽培历史悠久、品种齐全、产量高、品质好而驰名中外。烟台苹果品种多达200多个,以青香蕉、红香蕉、金帅、国光等最负盛名,是烟台苹果的代表品种。此外,红星、红玉、黄魁、丹顶、瑞香、八月酥、白沙蜜、红富士等品种,也都色味俱佳,各具特色。

烟台,山东半岛上的一颗明珠,是我国久负盛名的果品产区,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候条件非常适于落叶果树栽培,素有“果品之乡”之美誉。烟台出产的烟台苹果蜚声海内外,是烟台市农民增收和烟台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烟台苹果栽培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西洋苹果(大苹果)的发祥地。
烟台苹果栽培的文献记载,始见于明万历戊午年(公元1618年)《福山县志》卷一“地理土产果类”中记载有“花红”。顺治17年(公元1660年)的《登州府志》载:“黄县名产频婆,花红、楸子”。清康熙奎丑年(公元1673年)的《福山县志》及乾隆葵未年(公元1763年)的《福山县志》记载果类中有苹果、花红的名称。1872年《黄县志》记载苹果“曰频婆曰花红曰秋子。又载“频婆”柰类也。花红即林檎,亦柰类;秋子既林檎三味酢者。频婆是柰的别名,二字出自梵语译音。这些记载说明烟台境内在公元1618年前就有苹果栽培,但均属小苹果和中国苹果。这些苹果属植物,在烟台境内经过数百年的栽培、选育,品种、类型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分布全区各县,到20世纪初,特别是30年代已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民国25年,《黄县县志》中载:“......林檎变种极多,果实红黄各半者名花红,似花红而色朱者名红子,果柄歪凸者名秋子;形长者名槟子;有棱条者名半夏果子,初冬成熟者名冬果,形小而黄者名沙果,色绿味酸久置放香气者名柰子,果实较大者名频果,......”,可见种类、类型之多。海棠、花红、沙果,中国苹果主要是绵苹果,又叫棉花苹果,数量较少。
抗日战争前,烟台地区的小苹果和中国苹果主要分布在烟、福、牟和黄县、威海等县市。仅黄县丰仪区西林家就有各种小苹果八万余株,其中花红类的产量,最高年份达240~150万公斤。1932~1933年,牟平年产海棠110万公斤,威海年产海棠2.5万公斤。1941年,烟台附近有海棠140亩,其中结果面积114亩,总产4万公斤花红44亩,总产1.25万公斤,沙果24亩,总产1.505万公斤。烟台南山中国苹果的产量为250公斤。由于中国苹果果肉松绵,果汁较少,风味淡泊,品质不佳,自19世纪末逐渐为西洋苹果所取代,到20世纪50年代已少产罕见。小苹果由于个果小,价值低,除洋白海棠外,其余亦少有发展,有的仅作西洋苹果的砧木而保留下来。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莱阳专区和文登专区尚有小苹果约2000亩,10万株,总产20余万公斤;到八十年代初,各地保留下来的只有少数红海棠、洋白海棠、花红等,其他种类已少见。每年市场有少量出售,国家自七十年代初开始也不再收购小苹果了。
烟台市是我国引入西洋苹果最早的地区,是我国西洋苹果的发祥地。西洋苹果于公元1871年,由美国长老会成员约翰.倪维思(J.L.Nevius)带入烟台。1871年,倪维思夫妇来华时,从美国和欧洲搜求多种西洋苹果、西洋梨、美洲葡萄、大樱桃及欧洲李等果树苗木,携至烟台。此为西洋苹果引进我国之发端。倪维思凭其幼年在美国纽约农家生活时所获得的果树栽培经验,在烟台毓璜顶南山麓置农田10亩,创建果园,题名“广兴果园”。其后,倪维思广为宣传,附近农民争相索取枝条繁殖。由此,烟台南山一带遍山栽培,成为西洋苹果在我国最早繁衍地,同时开创了烟台乃至全国的西洋苹果栽培的新纪元。
倪维思夫妇最早引入烟台的苹果品种共13个,1、早苹果,现名早黄、伏苹果、日名黄金丸;2、荷花藓;3、客发藓,现名伏花皮黄花皮,日名生娘;4、万寻,日名胧月;5、黄金钟,现名凤凰卵黄金钟;6、黄牛敦,现名黄翠玉;7、黄 皮,现名虾夷衣、桦皮;8、红 皮;9、绿青,现名罗岛绿;10、王,现名伏金星,日名绯之衣;11、端阳红,现名丹顶,六月红,柳黄、洋红;12、早草莓现名六月鲜、小红、日名小町;13、秋苹果,现名大绿。1871年以后,西洋苹果的新品种达300个以上,为烟台乃至全国的西洋苹果栽培提出了丰富的品种资源。
1880年以前,西洋苹果主要分布在芝罘南山一带。栽培技术比较原始。19世纪末,福山率先由烟台引入伏花皮和伏金星两个品种,之后青、红香蕉苹果传入绍瑞口、紫埠和夏家村。经几年传播,方圆数十里的十几个村庄都开始栽培。但产量较低,高产者亩产仅千斤。1888年(清光绪14年),威海黄家沟村宋耀东由烟台购进苹果苗于村前建园5亩,开始了威海栽培西洋苹果的历史。1913年“中国招商局轮船公司烟台分公司”经理李载之在烟台西沙旺创建“芝圃果园”,占沙荒地约160亩。1914年,黄县北马太平庄人张志峰在龙口创办“大兴果树公司”,1916年英国“太古洋行”在西沙旺购地建园90亩。之后,3个资本家先后在西沙旺购地开垦建园,面积约数千亩。西洋苹果逐渐扩散至烟台各地。
20世纪30年代,以烟台、福山、牟平、威海和黄县龙口为中心的苹果栽培业已具相当规模。据1932年12月《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记载,烟台苹果总产已达104300担。到抗日战争前前夕的1936年,仅烟台、福山、牟平的苹果栽培面积已发展到28512亩,160余万株,总产2486.5万公斤,为烟台西洋苹果栽培的第一鼎盛时期。
1938年,日军侵占烟台后,烟台苹果栽培遭到重创,使方兴不久的烟台苹果栽培业濒临夭折。1945年抗战结束,烟台的苹果老区开始重整旗鼓,修整旧园,但因内战重起,苹果生产又遭一劫。
1948年烟台解放,农民安居,苹果生产重兴,其发展速度甚快,先后成立了龙口、烟台等4个果树指导所(站),这是烟台近代苹果生产的开始,使近代苹果生产技术开始有组织地在烟台地区推广应用。农业合作化运动促使了烟台苹果的迅速发展。各县苹果栽培面积出现了历史上第二次高潮,据统计,1957年全市苹果面积为21.6万亩,年产苹果1779.5万公斤,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1.6倍。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各级逐渐形成技术网络,村级成立果园专业队(组),使烟台苹果生产开始了有组织的技术普及和技术管理,使果业生产发展较快,栽培面积持续增加。而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苹果生产双双跌入低谷,面积减少,产量下降。
1966—1969年,烟台苹果栽培面积又一次增加,出现了历史上第三次发展高潮,1969年烟台的苹果产量达到了1.51亿公斤。
1973—1975年,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带动下,苹果栽培面积再度上升,出现了历史上第四次发展高潮,1975年,苹果产量达3.71亿公斤。与此同时,苹果栽培技术进一步普及。整形修剪、深翻扩穴、人工授粉、疏花疏果、病虫害测报技术逐步应用于生产,烟台苹果的经济效益日见上升。
80年代中期,烟台苹果出现了历史上第五次发展高潮,到1985年全市苹果面积达到134.3万亩,总产达5.39亿公斤。大批国外苹果新品种陆续引进、试栽、推广,一些老劣品种开始被淘汰。发展较快的品种有日本的红富士、美国的新红星和烟台培育的烟青、烟红蜜、短枝国光等,短枝型品种受到普通重视。
20世纪90年代,烟台苹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烟台不仅重视国外新品种的引进,还加强了苹果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先后育出了烟富1—6号和烟嘎1—3号苹果优良新品种,为烟台苹果增添了新光彩。与此同时,烟台各地加快了苹果品种结构调整,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苹果生产向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迈进,苹果栽培技术日臻完善,采用了矮化密植、果园生草、微灌灌溉、配方施肥、周年修剪、果实套袋、摘叶转果、铺反光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进行无公害的高档果、精品果生产。在市场营销方面,各地积极培创名牌,形成了“润飘”、“皇家”、“皇冠”、“富冠”、“致远”等20多个名牌产品,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东南亚、美国、俄罗斯、阿联酋、英国、德国、西班牙、荷兰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烟台苹果的栽培面积为135万亩,而产量达到了195万吨,占全国苹果总产量的10%,出口12万吨。以烟台苹果为主导的果品产值,达到了43亿元,成为烟台市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

⑵ 请问冬红果是自然生成的品种,还是人为培育的一个品种

冬红果的品种主要品种有冬红果海棠。
冬红果为蔷薇科、苹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矮小,枝条灰褐色,叶片椭圆形至广椭圆形,绿色,边缘有圆钝的锯齿。伞房花序,花浅粉红色,春季开放。果实椭圆球形,单果重10克至20克,初为绿色,以后逐渐呈黄色,成熟后则为鲜红色,表皮光滑,经冬不落,可持续到第二年的2月至3月才陆落。
冬红果喜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耐寒冷,怕湿热,适宜在含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一般在每年的春季上盆。生长期要求有充足的阳光,若光照不足,会影响株形、果实的颜色、结果情况。
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每年的6月为花芽分化期,应控制浇水2周至3周,以促进花芽的形成。植株生长前期可适当增施氮肥,6月以后则控制或停止施用氮肥,增加磷钾肥以及钙、镁等微量元素的施用量,以提高果实品质和观赏效果,并使枝条发育充实,有利花芽的形成。及时摘除枝条顶端的嫩尖,有利于果实的发育。

⑶ 杏属于什么类别

蔷薇科李属,多年生落叶果树,乔木或灌木,又名普通杏。学名Prunus armeniaca L。

起源与分布

杏原产中国。《夏小正》有“正月,梅杏杝桃则华”,“四月,囿有见杏”。说明远在2600年前已有杏的栽培。其后,古籍《广群芳谱》、《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有关于杏大面积栽培以及品种和栽培技术的记述。

中国的杏约于公元前2世纪通过“丝绸之路”传至伊朗、亚美尼亚、希腊、罗马及地中海沿岸各国,10世纪传至日本,18世纪以后传入欧洲、美洲等地。1988年世界杏总产量为211.2万吨,以亚洲为主。

中国杏的栽培范围很广,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均有栽培。以黄河流域各省最为集中。秦岭淮河以南分布较少,长江流域有零星栽植。

特征与特性

杏品种不同,但形态特征、结果习性等有其共同特点。

形态特征

树高6~8米,最大树高10米以上,为核果类果树最大的一种。树冠开张或半开张,呈自然圆头形。主干树皮不规则纵裂,暗灰褐色或黑褐色。1年生枝红褐色或暗紫色,直立、斜生、有光泽,具多数皮孔;多年生枝灰褐色。叶片大,近圆形或阔卵圆形,先端渐尖或突尖,叶基圆形或近心脏形,叶缘锯齿钝圆,叶色深绿,新梢先端新生叶为红色。花单生,两性花,花冠直径2~4厘米;萼片卵圆形或椭圆形,花谢后反折,花瓣白色或粉红色;雄蕊20~40,雌蕊1,子房被柔毛。果实圆形、扁圆形至长圆形,重20~80克,最大可达180克以上;成熟时果皮橙黄、黄、淡黄、绿白色,阳面具红晕或无;果肉绿白、淡黄、橙黄色,味酸甜或甜酸。粘核、离核、半离核,核扁圆或扁椭圆形;核仁扁圆形,味苦或甜(见图)。

生长结果习性

杏树结果早,寿命长,定植后2~3年开花结果,在适宜条件下,6~8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可达100年以上。杏树根系强大,能深入土壤深层,水平分布可超过冠径2倍。生长势很强,幼树期生长快,结果以后明显减弱。芽具有早熟性,当年形成后,条件适宜仍可萌发,形成2~3次分枝,成枝力弱,潜伏芽寿命可达20~30年。杏芽分为纯花芽和叶芽两种,单生或2~3芽并生成复芽,瘦小的为叶芽,肥大的为花芽,枝条顶端以及徒长枝上的芽多为叶芽。杏花有发育不完全的败育花,不能受精结果。结果以短果枝及花束状果枝为主,短果枝寿命3~5年。

物候期

以北京为例,3月下旬花芽开始膨大,4月上旬始花,花期5~7天,4月中旬新梢开始生长,5月上旬第一次生长停止,5月中旬再次生长,有的还有第三次生长,7月上旬生长停止。花谢后,果实迅速膨大时开始大量落果,5月上旬杏核硬化,5月下旬果实陆续成熟。生育期180~210天,果实发育期50~90天。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杏可耐-30℃或更低的温度,但花期遇-2~-5℃持续3小时就易遭冻害;耐高温,如新疆阿克苏、喀什等地,夏季最高气温43.4℃,仍能正常生长结果。

杏为喜光树种,在光照充足条件下,生长结果良好,枝条充实,开花结果正常,果实色泽鲜艳,含糖量高。

杏树耐旱力强。但在枝叶迅速生长和果实膨大期,土壤缺水,影响树势和果实的产量、质量;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阴雨过多,有碍授粉和降低果实的品质,容易裂果、落果和早期落叶。

杏对土壤要求不严,不论平原、高山、丘陵、沙荒、轻盐碱土均能正常生长,但宜于排水良好、较肥沃的沙壤土或砾质壤土。

主要品种

世界各地的栽培品种依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分为6个品种群:①中亚细亚品种群。分布于中亚细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和中国西部。新疆大多数品种属于本品种群。生长旺盛,丰产,小枝细,果实和叶片较小,果面无毛或少茸毛,含糖量高,含酸量低,多甜仁,果实成熟后在树上长时间不脱落,多用于制干。②欧洲品种群。分布于西欧、南欧、苏联西部、澳大利亚、北美等地。枝条粗壮,叶、花、果多大型,果实含酸量高,含糖量低,成熟期集中,成熟后脱落,苦仁,少数甜仁,用于鲜食。③伊朗-高加索品种群。为上述两个品种群的中间类型,分布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等地。枝条粗,叶片大,果中等大,含糖量高,甜仁,成熟期长。④准噶尔-外伊犁品种群。分布在苏联潘非洛夫、塔尔迪-库尔干、阿拉木图,中国新疆伊犁地区。抗寒力强,果型小,亦可生食和加工。⑤华北品种群。分布在中国华北、东北南部、西北等地。树势中等,抗寒,耐旱,寿命长,果实品质优良,大部鲜食。中国许多著名品种多在此群。⑥华东品种群,多分布中国江淮流域及东南沿海各省。对温暖、湿润气候有较强的适应性。

中国杏的主要栽培品种,按果实用途可分为鲜用、仁用和仁肉兼用3类。主要品种有:①兰州大接杏。产甘肃兰州。树势强健,大树株产200~300千克,1年生枝粗壮。果圆形,平均重79克,最大200克左右;果顶圆,缝合线显著;果皮底色黄色,阳面具少量红晕;果肉黄色,肉质软,多汁,味酸甜,有芳香,品质上;离核,甜仁。在兰州4月上旬开花,6月下旬果实成熟,是最优良的鲜食品种之一。②华县大接杏。产陕西华县。树势强健,有150年大树仍生长旺盛,株产300千克以上。1年生枝粗壮,芽基部有明显突起。果扁圆形,平均重84克,最大150克左右,果顶平,柱头残存,缝合线显著,两侧片肉对称;果皮底色淡黄,阳面少量红晕,有紫红色斑点;果肉橙黄色,柔软多汁,味甜、甜仁,品质上。4月上旬开花,6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是著名鲜食品种。③三原曹杏。产陕西三原。树势强健,树冠直立,丰产,连续结果能力强,大树株产400千克以上。果近圆形,平均重70克,果顶平,柱头残存,缝合线显著,两侧片肉对称;果皮黄色,阳面鲜红晕;果肉橙黄色,味甜多汁,有芳香,品质上;离核,甜仁。6月上旬果实成熟,为鲜食品种。④大香白杏。产河北蓟县,是当地的古老品种。树势强健,树冠开张。果扁圆形,平均重76克,缝合线浅,两侧片肉对称,果顶平;果皮黄白色,阳面少量红晕,有红色斑点;果肉黄白色,肉厚汁多,纤维少,味香甜,含糖量13.4%,含酸量1.36%,品质上;离核。6月下旬成熟,为优良鲜食品种。⑤串枝红杏。产河北邢台、巨鹿。生长旺盛,抗性强,为当地主栽品种。果长圆形,平均重54克,最大80克,果顶圆,缝合线显著,两侧片肉稍不对称;果皮橙黄色,阳面深红晕;果肉橙黄色,肉厚质细而硬,纤维少,汁中多,酸甜适度,含糖12.6%,含酸1.21%,品质上;离核,苦仁。6月中旬果实成熟,为鲜食、加工兼用品种。⑥红玉杏。又名大峪杏。产山东历城、长清。树高大强健,树冠半开张。1年生枝粗壮,紫褐色。果长圆形,平均重70~80克,最大125克,果顶平,缝合线显著;果皮橙红色,阳面片状深红晕;肉质硬,有芳香,酸甜适中,品质上;离核,苦仁。6月上旬果实成熟,丰产,为鲜食、加工兼用品种。⑦鸡蛋杏。产河南渑池。树势旺,丰产,连续结果能力强,大树株产150~200千克。1年生枝粗壮,红褐色。果卵圆形,平均重70克,最大109克,果顶圆,缝合线浅,两侧片肉稍不对称;果皮黄色,阳面有红晕;果肉黄色,肉质细,有芳香,酸甜适中,含糖9.6%,含酸1.2%,离核。6月上旬果实成熟。耐贮运,抗性强,加工耐煮,是制罐品种。⑧沙金红杏。产山西清徐。树高大,直立,呈圆头形。1年生枝紫红色。果扁圆形,平均重58克,最大100克,果顶平,缝合线显著,两侧片肉稍不对称;果皮橙黄色,阳面深红晕;果肉橙黄色,肉质紧密,酸甜适度,稍有香气,含糖11.4%,含酸1.01%,品质上;离核或半粘核,苦仁。6月下旬果实成熟,为当地鲜食、加工品种。⑨克孜尔苦曼提。产新疆库车。树势强健,枝条密生,丰产。果长圆形,平均重27.8克,果顶圆,缝合线显著;果皮橙黄色,光滑无毛,阳面深红晕;果肉橙黄色,肉厚质细,味甜;离核,仁肥大而甜。6月下旬果实成熟,主要用于制作“包仁杏”。⑩龙王帽。又名大扁。产河北涿鹿,涞水。耐旱、耐寒、耐瘠薄。丰产,树势强健,生长旺盛。果扁圆形,平均重20克,缝合线显著,两侧片肉对称,梗洼浅,两侧有2~3条沟纹;果皮橘黄色;果肉橘黄色,肉薄,味酸,纤维多,不宜生食;仁肥大香甜,出仁率30%,含粗脂肪52.8%,蛋白质24%。在涿鹿4月中旬开花,7月上中旬果实成熟,主要用于取仁。

白杏山黄杏、骆驼黄、串铃、玉巴达、香白杏、蜜坨罗、水晶杏、大昌平、平谷房山、海淀、门头沟、延庆、怀柔、京北阿克西米西.克孜尔达拉斯、克孜尔西米西、阿克胡安娜.阿克达拉斯库车.轮台.叶城.哈密、阿克苏、喀什、和田軀新甜仁杏、胭脂红、大接杏、海东杏、梅子杏贵德、民和、乐都、循化、化隆海青银杏、张公圆、广杏、白沙杏、早甜核、银白杏、迟梆子、克拉拉、葫芦杏、红脸接杏大荔、华县,临潼、三原、乾县、礼泉、商县、淳化、绥德西陕唐河川大接杏、大偏头杏、猪皮水杏、金妈妈杏、荷包杏、青皮杏、李光杏兰州、庆阳、张掖、敦煌、平凉、东乡肃甘白水杏、三月黄、软京条杏、白梅、红海棠杏、红梅、枣杏、大白甜杏、接杏、硬京条杏永济、万荣、运城、闻喜、淸徐、广灵、大同、汾阳西山白水杏、香月杏渑池、中牟、宜阳南河崂山红杏、大红杏、红榛杏、黄皮长、拳杏、杨继元杏、水蜜杏、蜜香杏、油榛杏、嘉祥银杏济南、青岛、曲阜、招远、菏泽.曹县.历城东山石片黄、水晶杏、银白杏、香白杏、柿子杏、苹果白杏、次扁、大黄杏、大红杏邢台、张家口、邯郸、石家庄、保定、承德、涿鹿、涞水、怀来、昌黎、迁西北河大红杏、麻真核、银白杏、大杏梅、大白杏、软核杏锦西、义县、北镇、东沟、凌县宁辽主要品种主要产地省(自治区)、市名

中国杏的主要产地及主要品种见表。

栽培技术要点

繁殖

栽培杏用嫁接繁殖,砧木有杏实生种、山杏(P.armeniaca var.ansu Maxim.)、山桃(Prun-us davidiana(Carr.)Franch.)、李、梅等。中国北部干旱地区多用共砧或山杏、亲合力强,嫁接苗生长快,结果早,耐旱,抗寒力强。嫁接方法有芽接法、带木质芽接、舌接、插皮接、根皮接等,可因地制宜。

建园

宜选背风向阳坡地。花期易受冻害的地区,选择开花晚的品种,也要注意选用授粉品种,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北部寒地,幼苗易遭越冬冻害抽条,宜春栽。株行距为4×6米,山地或土壤稍差的地方,可适当密植;平地建园,为获得早期丰产也可加密栽植。

整形修剪

杏如任其自然生长,一般形成自然圆头形树冠。根据杏的生长特性,尽可能减少修剪量,力求快成形,早结果,保持树势均衡、产量稳定和延长结果年限,宜采用自然开心形。干高40厘米左右,最高不可超过50~80厘米。

修剪方法因树而异。幼树期间,主要对各级主侧枝的延长枝进行合理短截,不能缓放,以增加枝量,扩大树冠,尽快成形;对其他1年生枝、中等枝可以缓放,促生短枝,逐步培养结果枝组;过密的细长弱枝,可适当疏除。进入盛果期,结果量逐渐增多,树势变弱,结果能力减退,出现结果部位外移,下部枝条开始光秃,为恢复树势对延长枝仍应适当短截,对树冠上部和外围过密的花束状结果枝可适当疏除,内膛徒长枝应注意选留和培养;对明显衰弱的多年生结果枝组有计划地轻度回缩,使在2~3年部位萌发出新枝,重新培养结果枝组。盛果期之后的衰老树,生长和结果能力明显衰退,应行强剪,有计划地回缩主侧枝,重新培养树冠,并加强水肥管理,否则易造成全株死亡。

土壤管理

杏对水肥反应很敏感。水肥充足,树势旺盛,退化花少,产量高,品质好,可延长结果寿命。结合秋耕施基肥,幼果期追肥;结果树下压绿肥进行土壤深耕熟化和水土保持。有条件地区在落叶后灌一次冻水,开花前灌一次春水,有利于越冬、春梢生长和结果。

采收

鲜食杏不耐贮运,要随熟随采。仁用杏需完全成熟时采收,并及时拣出杏核晾晒,干后包装,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和高温。

病虫害防治

①食心虫。危害果实,蛀食果肉。常见的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喷药防治。②食叶害虫。有天幕毛虫、柿毛虫、刺蛾,桃斑蛾、象鼻虫等。幼虫期喷药。③杏仁蜂、危害杏仁,造成大量落果。拣拾落果深埋或幼虫期喷杀虫剂。④红颈天牛。蛀食树干。人工捕杀成虫或蛀孔施药。⑤杏疔病。受害新梢节间短而粗,最后黄化干缩,夏秋变黑悬于枝上。春季发芽前喷石硫合剂或早期摘除病叶深埋。

经济价值

杏果营养丰富,每100克果肉含糖10克,蛋白质0.9克,胡萝卜素1.79毫克,维生素B10.02毫克,维生素B20.03毫克,维生素P0.6毫克,维生素C7毫克,钙2.6毫克,磷2.4毫克。除鲜食外,可制杏干、杏脯、杏酱、糖水杏、杏丹皮、杏酒、杏醋、杏汁饮料等。甜杏仁香甜爽脆,含蛋白质23%,粗脂肪50~60%,碳水化合物10%左右以及磷、铁、钙、钾矿物质。可生食或炒食,又可制成杏仁霜、杏仁茶、杏仁糖、杏仁酪、杏仁糕点、巧克力等食品。苦杏仁可入药,具有止咳、润肺、祛痰、通便等功效,常用以治疗支气管炎、神经衰弱。苦杏仁含杏仁甙,能分解出氢氰酸,对人畜有毒,必须用水反复浸泡,排出氢氰酸,方可食用。杏仁可榨油,出油率45%,油可食用,也可做高级润滑油以及配制生产油漆、高级香皂、医药软膏、润肤护发剂的原料。核壳是制造活性炭的原料。

杏种质资源

具有一定的遗传物质,在杏生产和育种止有利用价值植物的总称。杏起源于中国北部和西部山地。新疆伊犁河北岸,科古尔琴山南坡,向西延伸至新源县,向东延伸至霍城县,以及四川西部海拔2700米的山地都有大片野生杏林发现。除了中国是杏树的原生起源中心外,还有中亚和西亚两个次生起源中心。由于这些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寒冷,干旱多风,昼夜温差大,促成杏耐寒、耐旱和耐瘠薄特性的形成。在长期复杂的自然杂交下,产生了不少种和类型。

世界杏共有7个种,在中国分布最多,主要有以下几个种:

杏(普通杏)

原产中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世界各国的栽培杏品种大多属于本种。果实的经济价值高,用于鲜食和加工。本种有若干个变种,其中藏杏(P.armeniaca var.holoseric-ea Batal.),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南部和四川西部高海拔地区。其果实不能食用,很少栽培,但极抗旱,耐寒,可用作砧木和育种材料。

根据起源和进化,生态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栽培杏可以划分为6个品种群。①中亚细亚品种群。主要分布在苏联中亚地区、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国新疆。一般生长旺盛,丰产。果实含糖量高,含酸量低,少芳香。种仁较甜,适宜加工干制和鲜食。抗真菌性病害能力弱。代表品种有Ахрори、Арзами、Мир-санджали等。②欧洲品种群。主要分布于西欧、东欧、南欧、北美、南美、大洋洲等地。花、叶、果实多大型。果实含酸量较高。有香气。种仁味苦。代表品种有Huizet、Ananas Paviot、Cea Mai Buna de Ungaria等。③伊朗高加索品种群。主要分布在苏联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伊朗、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北非等地。果实中等大小,略有芳香。种仁味甜。亦为上述两品种群的中间类型。代表品种有Спитак、Щалах等。④准噶尔-外伊犁品种群。主要分布在苏联潘非洛夫、塔尔迪-库尔干、阿拉木图,中国新疆伊犁地区。代表品种有贝景纳尔杏、五月杏。⑤中国华北品种群。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西北。多为杏与东北杏、西伯利亚杏等杂交而来,耐寒力特强。代表品种有兰州大接杏、华县大接杏、香白杏、红玉杏等。⑥中国华东品种群。主要分布在中国江淮流域及东南沿海各地。代表品种有香梅杏、蜜芳杏、丝东杏等。

东北杏(辽杏)

分布于苏联远东部分、中国东北、朝鲜北部。主要特征是树皮木栓质,果柄较长,约1厘米左右。抗寒性强,可用作砧木及抗寒育种原始材料,亦可供观赏,极少栽培。

山杏

也有学者将本种归为杏的一个变种(P.armeniaca var.ansu Maxim)。分布于中国华东湿润地区和朝鲜、日本。本种抗真菌性病害能力较强。对湿润气候适应性强。可作为南方杏的砧木,也是暖地杏的育种原始材料。

西伯利亚杏

分布在苏联的西伯利亚、蒙古东部、中国的东北和华北。本种极耐旱、耐寒,能忍受-50℃的低温。果实酸涩,不能食用。极少栽培,一般用于砧木或作为抗寒育种的原始材料。本种很容易和杏的其他种杂交,因而具有多型性(见图)。

此外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的杏的近缘植物梅(P.mume Sieb.et Zucc.),在中国和日本广泛栽培作为果树和观赏树木。梅与杏极易杂交。日本梅的栽培品种中多有杏的血缘。梅喜温暖湿润气候,抗根线虫病和根癌病,是潮湿温暖地区发展核果类的重要砧木,也是杏抗湿热育种极有用的原始材料。

西伯利亚杏

苏联对杏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利用的研究最早,从世界各地收集、保存了杏的栽培品种和野生类型。1981年开始,辽宁果树研究所开展了广泛的调查,整理了杏的种质资源,在辽宁省盖县熊岳城建立了一个占地13.3公顷的国家杏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了全国杏的5个种,460多个品种和类型。

杏的种质资源的研究为杏的育种工作提供了所需要的育种材料。苏联、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美国相继开展了杏的抗寒育种工作,用休眠期长,开花期晚的新品种来取代现有品种。广泛采用了中亚和中国华北品种群的品种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欧洲南部和美国东部地区提出了选育耐湿、抗热品种及抗病育种的计划。据认为中国的梅是最理想的原始材料。

⑷ 秋天有什么花

一、在秋天开的花有菊花、桂花一串红、雁来红、美人蕉、木芙蓉、蜀葵、大丽花、荷花、睡莲、万寿菊、紫茉莉、玉簪、... 芙蓉花、一串红,彩叶草,地肤草、桂花、西洋鹃、仙客来、茶梅、圣诞花、大花蕙兰、蝴蝶兰、文心兰、月季...

1、菊花 这个比较常见,也许大多人都比较了解了。许多地方甚至会在秋季举办所谓的“菊花节”来供游客欣赏游玩,给人们享受美的同时也丰富了当地的文化活动。

二、一年四季都开花的花这些:

1、月季: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蔷薇科。常绿或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月季的花语:持之以恒,等待希望,美艳长新。

2、扶桑:是中国名花,在华南栽培很为普遍。花期长,几乎终年不绝,花大色艳,开花量多。美人蕉的花语:坚实的未来。

3、红掌:又名花烛、安祖花、火鹤花、红鹅掌、鹅掌红,属于,四季开花植物,在正常的温度下,一年四季开花。红掌的花语:大展宏图、热情、热血。

(4)美洲红海棠扩展阅读:

在南上种植,基本上不用打理的:

1.香茅 耐养,不用经常淋水,靠雨水及偶尔淋一下 。还带香味

2.铁树 典型植物,不过占地方多。主要是因为传统认为它多籽,寓意多子。带刺,不好修剪。

3.桂花 秋冬来风时,特别清香

4.仙人掌 生命力强大,繁殖快,带刺,我会敬而远之

5.富贵竹 插在瓶里要记得补充水,一两天就挥发一两百毫升水;种在泥里也行。

6.柏子树 多子,传统必备。

⑸ 余光中散文《新大陆旧大陆》

作家余光中的一篇近作:《新大陆旧大陆》。

在这篇文章中,记叙了作者离别大陆,寄寓台岛,游历美国,初践欧土,重回大陆的一段心路历程,满纸是悠悠的汉唐情。

他写他离乡的感受:“‘竟然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怎料得到,当时回顾船尾,落到茫茫的水平线后的,不仅是一屿鼓浪,而是厚载一切的神州。”

他庆幸自己离别时已没有不谙世事的幼稚,而是21岁的青春年华:“汉魂已深,唐命已定,任你如何“去中国化”都摇撼不了。所以日后记忆之库藏,不,思乡之矿产,可以一凿再凿,采之不尽。”
“如果当时还是一个十三、四岁甚或更小的孩童,则耿耿乡心,积薄蕴浅,日后怎么经得起弥天的欧风美雨?”

在蓬莱米岛上一住8年,那时他并不是很怀念大陆,但:“旧大陆的种种象因缘未了的前世,不续不断,藏在内脏的深处象内伤隐隐,隐隐未发。”

直到后来他去了美国,在美国这个新大陆,“文化充军、语言易境、昼夜颠倒、寒暑悬殊”他感到他的乡愁在真正转深,“在山河的阻隔之上,更与同胞、历史、文化绸缪难解,套牢成一个情意纠结,不肯收口的伤口。”

为了从旧大陆的视觉中转过来认识新大陆,他驾车汇入了“第一世界的荡荡主流”,但是给他的感觉又是:“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岸,四轮无阻,纵然踏遍了24洲,也不过是被吸入了美利坚抖擞的节奏,随俗流转。高速的康庄大道无远弗近,但没有一条能接到长安。时速70英里,纵使将芝加哥旋成急转的陀螺,也无法抖落岁月的寂寞。”
在这时,在陷入异国的寂寞中,萦绕余光中心中的是一缕“郁郁的汉魂。”他“深切体会了寂寞的意义:绝对的自由,彻底的寂寞。”

怀着一份对旧大陆的情结,他在自认为他的美国时代已经结束时,意识到已经割断了与新大陆的缘分。迁居香港后,他以为从此可以近窥被他比喻为母亲的祖国大陆,却不料又走进了西欧的旧大陆,置身于灿烂的西方文化和悠久的西方文明的背景中,他却时时听到的是另一个他念念不忘的旧大陆对他的召唤,“不是回希腊与罗马,而是回去汉唐。”

终于,他回来了。回乡了,游子50年的思乡的情结该会解开了,然而“乡愁真的能解吗?恐怕未必。故乡纵能回去,时光不可倒流。山河或许长在,但亲人和友人不能点穴或冷冻……未来如果有人被放逐到外星,回望地球该也会落泪,那便是宇宙的乡愁了。”这乡愁,如同“一样东西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象苦涩的喉核,那深刻而盘踞的情结,已根深蒂固,要动大手术才铲除得掉。”

看完这篇寄寓着作者殷殷的离愁与乡思的《新大陆旧大陆》,我不禁又想到了他的那首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小诗《乡愁》:

小时侯,
乡愁象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中国结》:

这一头是岛的海岸线,
曲折而缠绵,
靠近心脏。

那一头是对岸的青山,
脐带隐隐,
靠近童年。

那时侯,他看到:“每日面对海峡全景,当夕阳西下,海上的黄昏晚霞特别绚丽。到了夜晚,桌灯成了海上的一盏灯塔,总是照耀着对岸的故乡。”

这种刻骨的相思,直到从1992年起,他才得以了却。之后他频繁地往来于海峡两岸之间。按他自己计算,他十年来已经回祖国大陆15次了,因为“大陆是母亲”,所以他把这称为“省亲”。

“在台北时办公室也靠海,不过是靠着台湾东海岸,我看着太平洋有什么意思,看美国有什么意思。这也许是天意,现在我凭窗而立,便可直视海峡西面,尽管身在台湾,我可以眺望对面的香港,可以一生守望着我的大陆。”
“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
“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他终于喊回来了他那曾经流离失所的魂,这魂曾经历经沧桑。而饱经沧桑的乡愁,就象一扇沉甸甸的,厚重的闸门,一推开,扑面而来的,就是这汹涌的激情的浪。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百合花海棠花兰花是不是香花植物

是没啥味道的呀

⑺ 海棠花最好品种是什么

北美海棠系列的品种。

⑻ 各种水果糖分一览表

含糖量在4%—7%之间的水果:西瓜、草莓、白兰瓜等。

含糖量在8%—10%之间的水果:梨、柠檬、樱桃、哈密瓜、葡萄、桃子、菠萝等。

含糖量在9%—13%之间的水果:苹果、杏、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等。

含糖量在14%以上的水果:柿子、桂圆、香蕉、杨梅、石榴等。

低糖水果:番石榴、木瓜、雪莲果、柚子、樱桃。

(8)美洲红海棠扩展阅读

吃水果有三个最佳时间点:

早餐:一般来说,大部分人早餐食物的质量不太好,应该适当地加一些水果。

两餐之间:两餐之间吃点水果,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获取丰富的营养素。对于糖尿病人而言,两餐之间(上午10点和下午4点)适量吃低糖水果,有助于控制血糖,可避免餐后立即吃水果可能导致的血糖负荷过大。

餐前:健康成人如有控制体重的需要,餐前吃水果比餐后吃的效果好,有利于减少进食总量。

⑼ 红翅木和海棠木相比哪个贵

红翅木和海棠木相比红翅木贵 。
红翅木
1、(学名:鞋木;俗称:红玫瑰,又名玫瑰斑马木),玫瑰木原产热带美洲,现已广植於全球各地,非洲产玫瑰木相对其它产地木心较红所以又称红玫瑰木。
2、形态特征
树木与分布:常绿乔木,生长缓慢,高约30~36M,直径达0.9M~1.2M。本属15种,分布于西非至中非,主要从喀麦隆、刚果、加蓬进口。
横断面: 心边材区分明显。心材红褐色,具有深棕色或紫色条纹。边材灰白色略带粉红色,较宽,约10~15CM。生长轮不明显。
树 皮: 厚0.5~1.0CM,质地较硬,易大块脱落。外皮灰褐色至灰白色;表面较平滑。内皮黄褐色;韧皮纤维较发达;石细胞颗粒状,分布于近外皮部位。
3、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巴西。
4、主要价值
适用于乐器的制造以及高档家具、工程结构,重型建筑、细木工、胶合板、木线条、装饰单板、橱柜、名车内饰等。相对于各类红木性价比最高。
5、木材特性
具光泽纹理直至略交错;结构中,略均匀;重量和硬度稍逊于红木;强度高;干缩甚大。单板旋切刨切性能良好;握钉力强,须先打孔;胶黏性能良好。干燥慢,质量好。气干密度0.72g/cm3(红木0.76g/cm3)。
6、红翅木家具
红翅木家具木纹美观,光泽 宜人,线条流畅,非常具有审美价值与文化品位。木头色泽微红,光亮,纹理通达清晰,硬度大,密度高,胶粘性好,耐腐蚀,稳定性能高不易开裂。采用红翅木制作的家具厚重、美观、使用价值高,由于木材的珍贵,红翅木家具的价格也处于中高水平。
海棠木
1、形态特征
树木及分布:常绿乔木,材表常留有淡黄色树液。本属约有100种,分布于东南亚、南太平洋、马达加斯加和南美洲等地区,主要从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印尼进口量大。
树皮:很厚,有时达4cm,不易剥离。外皮较硬;较厚;灰白色至灰褐色;具纵裂沟,较深较宽;易薄片状剥落。内皮红棕色;韧皮纤维发达;石细胞发达;层状排列。
横截面: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呈玫瑰红色至红褐色,具有褐色细条纹。部分截面呈现美丽的鸡翅纹,边材浅黄或浅灰褐色,窄。生长轮略可见。
散孔材,管孔肉眼下明显;单管孔;呈斜列或径列;含深色树胶。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明显,离管带状,断续而稀疏,不均匀。木射线放大镜下略见,略密,甚窄。
2、分布范围
产地:Bintangor(印尼、马来西亚、沙捞越-代码BINT),calophyllum(巴新-代码CAL,所罗门群岛-代码CA/CL),Bintangorlaut(马来西亚),Bitaog(菲律宾),China(中国),Tanghon、kathing(泰国),Mentangol、Damanu(斐济)中,Penaga(沙巴),pongnget(缅甸),Bunut(新几内亚岛)Beauty-leaf。
3、木材特性
(1.)海棠木干燥性能良好,不易开裂和翘曲,是制作实木家具的良好木材。
(2.)管孔肉眼下明显;略少,单管孔,呈斜列或径列;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明显,木射线放大镜下略见。
(3.)光泽性强,纹理交错;结构细腻,油漆、抛胶黏性能良好,耐腐性强。
4、木材用途
海棠木是高端家具用材,由于其纹理的颜色与花梨木类色泽相近也被称为小红木。一般适用于 高端实木家具、桥梁、枕木、乐器、手工艺品等

热点内容
盆栽大虾 发布:2025-09-13 17:36:54 浏览:445
樱花短袖衣服 发布:2025-09-13 17:20:10 浏览:119
海棠花花边 发布:2025-09-13 17:05:49 浏览:854
全弹子盆景 发布:2025-09-13 16:59:46 浏览:832
盆景沙柱法 发布:2025-09-13 16:50:58 浏览:471
梅花味精渣 发布:2025-09-13 16:50:53 浏览:182
泡干荷花 发布:2025-09-13 16:37:12 浏览:472
想起米兰花 发布:2025-09-13 16:35:37 浏览:3
牡丹籽油吃法 发布:2025-09-13 16:26:28 浏览:700
梅花头花 发布:2025-09-13 16:17:37 浏览: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