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娇羞
Ⅰ 兰花幽香清雅的诗有哪些
1、感遇·其一
张九龄(唐代)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译文:
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折断呢!
2、种兰
苏辙(宋代)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译文:
兰花生长在幽谷里面没有人赏识,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3、咏怀
程樊(清代)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译文:
兰花的香是香中的王者,芬芳散发在清风里。从来都是在悬崖峭壁上闪烁身姿,不和繁华争美。
4、高山幽兰
郑板桥(清代)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译文:
千古年间最幽然贞洁的就是这花啊,不求出名显达只愿做一片烟霞。就连那些上山砍柴的人它也不愿意让他们看见,藏在高山后面遮蔽着自己。
5、题杨次公春兰
苏轼(宋代)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译文:
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很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Ⅱ 兰花都有哪些品种都有什么寓意
建兰的体型本就算兰花品种里较小的,所以比较适合养在卧室的花盆版里。建兰给权人一种娇羞柔弱,纯白无暇的感觉。白色的花瓣,细小尖尖的花叶更加衬托出了建兰的娇羞柔弱。如古代娇羞美丽的闺中小姐一样静静的等待自己的如意郎君。 家里养兰花,价格较实惠的就是蝴蝶兰了。蝴蝶兰的品种多见,颜色也比较多类。有紫黑色,桃红色,黄白色等。蝴蝶兰的外形像是飞舞在花间蝴蝶一样。当一阵阵微风拂过蝴蝶兰时,它就翩然起舞,姿态优雅美丽。蝴蝶兰适合养殖在花坛空间大,采光好的地方。 春兰就属于兰花当中比较好养活的品种,它有一种坚韧的品行,春兰适合于各种环境养殖。无论春兰所处的生长环境有多恶劣,它都不会轻言放弃自己的生命。它只会越挫越勇。当您看到家中的春兰,您也会被它的坚韧所感动。 墨兰并不是意义上的开出就是墨色的花。墨兰开出的花是粉红色的。非常美丽可爱。只要风轻轻一吹,墨兰独有的芳香就会飘满屋子。而且无论太阳晒的多厉害,墨兰不会退缩,反而会开的更旺盛更美丽了。墨兰面对困难时不退缩,选择的是尽情的绽放着自己美丽的青春。您是否也被墨兰这高尚的品质所折服。
Ⅲ 朵朵兰花都开得很娇羞,是好花吗
这种兰花叫蕙兰
不过你的花朵开得好像有点小
这样的才是正常的
蕙兰伺养必须注意4条:1、适当加强日晒,(夏天中午烈日应避之);2、不要多翻盆,正常养护2年翻一次足已(盆口换大,补充新植料);3、盆兰摆放位置要稳定,不要东搬西搬;4、伺养3年以上换盆时一定要换新植料。
“蕙兰”养壮、开花,有如下要领:
1、施肥
每年当新株生长到叶片分开后,要每半月施1次薄肥,第一次施肥要淡一点,0.5-1/1000,往后可以逐步加浓(比春兰施的肥要浓一倍,大概2-3/1000)。盛夏(35摄氏度以上时)冬季(摄氏10度以下时)就不要施肥啦,如果遇到暖冬,白天气温常常在15-20,晚间5度以上,蕙兰处于半休眠状态,会消耗大量能量,为了保证蕙兰开春拔尖、排苓有劲,也要适当施一些簿肥(0.5-1/1000进行叶面喷洒,注意尽量喷洒在叶背面,提高施肥效率,节约成本!)。平时施肥要注意不要让液肥灌入叶心,尤其是新苗,兰盆多的,施肥后用风扇吹半小时,少的就用卫生纸把叶心水珠吸干。
Ⅳ 描写兰花的优美诗句大全
1、《古风其三十八·孤兰生幽园》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译文:孤独的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各种杂草一起把它掩没。虽然春日阳光曾将它关照,可秋月旋即升上高空,使它又陷入悲伤。秋霜雨雪打着翠叶红花,兰的生命怕是就要结束了!若无清风来吹拂,兰又能为谁而香呢?
2、《种兰》 宋·苏辙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译文:兰花生长在幽谷里面没有人赏识,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3、《题杨次公春兰》 宋·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译文: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杨次公的这春兰图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面对着这春兰花,就好像是面对着灵均,让人不敢把它戴在头上佩在身上来亵渎他。
4、《咏兰》南朝·萧詧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译文:连同茎叶折来的兰花聊可佩带,置入室中自然飘香,开花却不与其他花比赛拔髙枝节,含蕴着秀美的姿色在微霜里衰残。
5、《饮酒·幽兰生前庭》 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译文: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芳香等待清风的的到来。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
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置了。
Ⅳ 兰花有哪些品种,都有什么寓意
兰花属抄单子叶植物中的兰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全世界估计有兰科植物800个属,3000万~4000万个原生种,人工杂交种也已达40000种以上。按照生长方式通常可分为附生兰、地生兰和腐生兰三大类。
附生兰大都生长在树干上,部分生长在岩石或悬崖上。其吸收养分主要取自雨水和露水中含的无机盐和水分。雨林中各种动植物的残落物飘落到兰花根系周围,都会成为它的营养。常见栽培种类有卡特兰、万带兰、蝴蝶兰、石斛、虎头兰等。
地生兰几乎包括了原产于温带地区的所有种类。它们生长在土壤中,并从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养料。常见栽培的有大多数的兜兰种类、春兰、蕙兰及虾脊兰等。
腐生兰是指生活在已死亡并且腐烂的有机体上的兰花。种类比较多,我国著名的中药天麻即是其中一种。
Ⅵ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是苏东坡的哪首诗顺便解释下自献和蓬艾是什么意思。
出自北宋苏轼的《题杨次公春兰》。
自献:主动展现。
蓬艾:泛指丛棘荒草。
原文为: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译文:
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杨次公的这春兰图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面对着这春兰花,就好像是面对着灵均,让人不敢把它戴在头上佩在身上来亵渎他。
(6)兰花娇羞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这首诗作于同年,是作者欣赏杨次公的春兰图后的题画之作。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Ⅶ 兰花都有哪些品种都有什么寓意
建兰的体型本就抄算兰花品种里较袭小的,所以比较适合养在卧室的花盆里。建兰给人一种娇羞柔弱,纯白无暇的感觉。白色的花瓣,细小尖尖的花叶更加衬托出了建兰的娇羞柔弱。如古代娇羞美丽的闺中小姐一样静静的等待自己的如意郎君。
Ⅷ 关于兰花的古诗
1、《题杨次公春兰》
作者: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译文: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很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2、《高山幽兰》
作者: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译文:千古年间最幽然贞洁的就是这花啊,不求出名显达只愿做一片烟霞。就连那些上山砍柴的人它也不愿意让他们看见,藏在高山后面遮蔽着自己。
3、《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作者:李白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译文:作草就要作兰草,作树就要作松树。兰草的幽香随风而远,松树遇寒冷而不改容姿。松树与兰草相因相依,萧艾之类野蒿只是徒然丰茸茂盛。
(8)兰花娇羞扩展阅读: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Ⅸ 关于兰花的诗句
关于兰花的诗句有:
1、《古风其三十八·孤兰生幽园》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译文:孤独的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各种杂草一起把它掩没。虽然春日阳光曾将它关照,可秋月旋即升上高空,使它又陷入悲伤。秋霜雨雪打着翠叶红花,兰的生命怕是就要结束了!若无清风来吹拂,兰又能为谁而香呢?
2、《种兰》 宋·苏辙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译文:兰花生长在幽谷里面没有人赏识,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3、《题杨次公春兰》 宋·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译文: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杨次公的这春兰图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面对着这春兰花,就好像是面对着灵均,让人不敢把它戴在头上佩在身上来亵渎他。
4、《咏兰》南朝·萧詧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译文:连同茎叶折来的兰花聊可佩带,置入室中自然飘香,开花却不与其他花比赛拔髙枝节,含蕴着秀美的姿色在微霜里衰残。
5、《饮酒·幽兰生前庭》 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译文: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芳香等待清风的的到来。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
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置了。
Ⅹ 赞美兰花的诗句
1、《幽谷芳菲》——清代李鳝
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石围。
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归。
译文:兰花始终静静地独自绽放在幽谷中、山林间,淡淡地飘散着一缕缕怡人的清香,而山中樵夫夜归时,恰好发现如草般开在山中无人欣赏的空谷幽兰。
2、《兰花》——明代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译文:芬芳馥郁的兰花开在无人能到的深山里,美人喜欢它却无法见到在,只好画下它的样子。
3、《题兰花》——清代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 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兰花的生长环境,在山顶,岩峰等等这种人迹罕至之处,兰花开着,并散发着奇妙的香气。兰花的幽洁,不是没有脚下的浮云喧闹,但是任浮云来去,来的时候兰花无意知会,去的时候也无意挽留。
4、《兰花》——明代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译文:我喜欢兰花,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花,不用自身的颜色讨好自然造化。萧萧的西风吹过,在寒冷的露水洒满的深林中,即使没有人欣赏,兰花也依旧开放并散发着幽幽的芬芳。
5、《题杨次公春兰》——宋代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译文: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很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