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合肥海棠树

合肥海棠树

发布时间: 2021-12-09 19:33:12

① 8月海棠树能不能再施肥

花前要追施1次~2次磷氮混合肥后每隔半个月追施1次稀薄磷钾肥。还可在隆冬采用加温催花的方法,将盆栽海棠桩景移入温室向阳处,浇水,加施液肥。

② 海棠花几月种植最好

海棠也叫木瓜海棠东洋锦,九十年代本园艺从日本引进,经木瓜嫁接培育而成,是年宵花之新家族。 养护栽培方法如下 一般多行地栽,但也可制作桩景实行盆栽。栽植时期以早春萌芽前或初冬落叶后为宜。苗木出圃时,保持苗木完整的根系是栽植成活的关键之一。一般栽植的大苗要带土球,小苗要根据情况留宿土。苗木栽植后要加强抚育管理,经常保持土壤疏松肥沃。每年秋、冬季可在根际处换培一批塘泥或肥土。在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进行一次修剪,把枯弱枝、病虫枝剪除,以保持树冠疏散,通风透光。为促进植株开花旺盛,要把徒长枝实行短截,以减少发芽的养分消耗,使所留的腋芽均可获较多营养物质,形成较多的开花结果枝。结果枝、中间枝则不必修剪。在生长期间,如能及时进行摘心,早期限制营养生长,则效果更为显著。凡盆栽的桩景更应如此控制。 遇春旱时,要进行1-2次灌溉,并注意防治金龟子、卷叶虫、蚜虫、袋蛾和红蜘蛛等害虫,以及腐烂病、赤星病等。 桩景盆栽,取材于野生苍老的树桩,在春季未萌芽前采掘。有些主根深长的种类,在起掘后要及时剪除过长主根。树桩要带好宿土,护根保湿,如作长途运输,更要特别注意根部保湿,防止根须失水而影响成活。经过1-2年的养胚,待树桩初步成型后,可在清明前上盆。栽培桩景应选用浅盆。初栽时根部要多壅一些泥土,以后再逐步提根,配以拳石,便成具有山林野趣的海棠桩景了。 新上盆的桩景,要遮荫一个时期后,才可转入正常管理。为使桩景花繁果多,水肥管理应该加强。花前要追施1-2次磷氮混合肥;花后每隔半个月追施1次稀薄的磷钾肥,以促使果实丰满,减少落果。 每年春季开花1次的海棠花,如采用降温、减水、遮光等方法,能使它在当年的秋季再次开花。 具体方法: 7月上旬把盆栽的海棠花树移到避雨的阴凉处进行降温,减少光照,控制浇水。浇水务要徐徐减少,减至使植株叶片发黄自行脱落为止,以促使其休眠。尔后继续少量浇水,以维持生命和不萌发新芽为度。这样经过35-45天的休眠期,再将植株置于全光照下,浇透水、加施液肥,使之苏醒萌发新芽(叶芽花芽并生。再经过5-7天,就能见到鲜艳夺目的海棠花。 另外,还可利用其芽苞对温度敏感的习性,在隆冬采用加温催花的方法,将盆栽海棠桩景移入温室向阳处,浇透水,加施液肥,以后每天在植株枝干上适当喷水,保持室温在20-25℃,经过30-40天后,也能开花,可供元旦或春节摆设观赏用。水养大枝切花,也可在温室内促成。可在整个冬季分批水养,随开随用。

③ 海棠花到底是咋样的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B%C4%BC%BE%BA%A3%CC%C4%BB%A8&in=17639&cl=2&cm=1&sc=0&lm=-1&pn=9&rn=1&di=2161907924&ln=31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B%C4%BC%BE%BA%A3%CC%C4%BB%A8&in=17639&cl=2&cm=1&sc=0&lm=-1&pn=12&rn=1&di=2182955884&ln=31 学名:Malus spectabilis 英名:Chinese Flowing Crabapple 别名:梨花海棠、断肠花、思乡草 科名:蔷薇科 花期:全年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树皮灰褐色,光滑。叶互生,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先端略为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平钝齿,表面深绿色而有光泽,背面灰绿色并有短柔毛,叶柄细长,基部有两个披针形托叶。花5朵-7朵簇生,伞形总状花序,未开时红色,开后渐变为粉红色,多为半重瓣,少有单瓣花。梨果球形,黄绿色。 生态习性 海棠喜阳光,不耐阴,对严寒的气候有较强的适应性,其耐干旱力也很强。多数种类在高燥的向阳地带最宜生长,有些种类还能耐一定程度的盐碱地。喜在土层深厚、肥沃、PH5.5~PH7.0微酸性至中性的壤土中生长。海棠萌蘖力强。物候期,随纬度、海拔、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产地分布 产河北、山东、陕西、江苏、浙江、云南。平原或山地,海拔50—2000米。 繁殖方法 常用播种、分株和嫁接繁殖。 播种可秋播或沙藏后春播。实生苗生长缓慢,要5~6年后才能开花,且常产生变异,故仅作为砧木培育和杂交育种之用。园艺品种多用嫁接法繁殖,以山荆子或海棠实生苗作砧木,枝接、芽接都可以,枝接可用切接、劈接法,芽接多用“丁”字形接法。分株多行于早春未萌芽前或秋冬落叶后。 栽培技术 海棠一般多行地栽,也可作桩景盆栽。栽植时间以早春萌芽前或初冬落叶后为宜,保持苗木完整的根系是栽植成活的关键之一,一般大苗要带土球。栽后要加强扶育管理、施肥、松土。在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修剪,把枯弱枝、病虫枝剪除,以保持树冠疏散、通风透光。遇春旱时,要行灌溉。并注意防治金龟子、卷叶虫、蚜虫、袋蛾和红蜘蛛等害虫,以及腐烂病、赤星病等病害。 繁栽要点 嫁接、压条、扦插、分株、播种繁殖。春季萌芽前或秋季7月-9月间嫁接。春季萌芽前或秋冬落叶后分株繁殖。春季压条和根插。春季播种前种子须经30天-100天低温层积催芽处理。苗木栽植后要经常保持土壤疏松肥沃,每年秋季可在根际培以塘泥或肥土。春季进行一次修剪,剪除枯弱枝条,保持树形疏散,通风透光。 一般多行地栽,但也可制作桩景实行盆栽。栽植时期以早春萌芽前或初冬落叶后为宜。苗木出圃时,保持苗木完整的根系是栽植成活的关键之一。一般栽植的大苗要带土球,小苗要根据情况留宿土。 苗木栽植后要加强抚育管理,经常保持土壤疏松肥沃。每年秋、冬季可在根际处换培一批塘泥或肥土。在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进行一次修剪,把枯弱枝、病虫枝剪除,以保持树冠疏散,通风透光。为促进植株开花旺盛,要把徒长枝实行短截,以减少发芽的养分消耗,使所留的腋芽均可获较多营养物质,形成较多的开花结果枝。结果枝、中间枝则不必修剪。在生长期间,如能及时进行摘心,早期限制营养生长,则效果更为显著。凡盆栽的桩景更应如此控制。 遇春旱时,要进行1-2次灌溉,并注意防治金龟子、卷叶虫、蚜虫、袋蛾和红蜘蛛等害虫,以及腐烂病、赤星病等。 桩景盆栽,取材于野生苍老的树桩,在春季未萌芽前采掘。有些主根深长的种类,在起掘后要及时剪除过长主根。树桩要带好宿土,护根保湿,如作长途运输,更要特别注意根部保湿,防止根须失水而影响成活。经过1-2年的养胚,待树桩初步成型后,可在清明前上盆。栽培桩景应选用浅盆。初栽时根部要多壅一些泥土,以后再逐步提根,配以拳石,便成具有山林野趣的海棠桩景了。 新上盆的桩景,要遮荫一个时期后,才可转入正常管理。为使桩景花繁果多,水肥管理应该加强。花前要追施1-2次磷氮混合肥;花后每隔半个月追施1次稀薄的磷钾肥,以促使果实丰满,减少落果。 每年春季开花1次的海棠花,如采用降温、减水、遮光等方法,能使它在当年的秋季再次开花。具体方法:7月上旬把盆栽的海棠花树移到避雨的阴凉处进行降温,减少光照,控制浇水。浇水务要徐徐减少,减至使植株叶片发黄自行脱落为止,以促使其休眠。尔后继续少量浇水,以维持生命和不萌发新芽为度。这样经过35-45天的休眠期,再将植株置于全光照下,浇透水、加施液肥,使之苏醒萌发新芽(叶芽花芽并生。再经过5-7天,就能见到鲜艳夺目的海棠花。 另外,还可利用其芽苞对温度敏感的习性,在隆冬采用加温催花的方法,将盆栽海棠桩景移入温室向阳处,浇透水,加施液肥,以后每天在植株枝干上适当喷水,保持室温在20-25℃,经过30-40天后,也能开花,可供元旦或春节摆设观赏用。水养大枝切花,也可在温室内促成。可在整个冬季分批水养,随开随用。 注意事项 1、浇水和施肥。浇水以盆土保持湿润为宜。干旱与盛夏天气还需对叶面和地面进行喷水,提高空气湿度有利于生长。忌盆内积水与淋雨,否则易烂根。冬季,盆土以稍偏干为好,每隔7天用清水喷洒叶片与环境,这样既增加湿度又能使叶片清洁。生长期间约10天施1次稀饼肥水;在孕蕾期追施速效的磷肥。施肥时注意,肥液勿溅到叶片上;开花期及冬、夏两季不宜施肥。 2、光照与温度。竹节海棠的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8~20℃,具有通风良好且有散射光的环境。高温季节需采取遮荫、通风、喷水等措施;冬天室温保持10℃以上为好,可置于阳光充足处。家庭莳养时,在生长季节每周要放到室外散射光下1~2次,冬季应放在向阳避风处。 3、绑扎与翻盆。由于竹节海棠植株较高大,需要用细竹等物设支架扶枝,以防倒伏。同时,每年春天需翻盆、换土、修枝,将弱枝、重叠枝、残根剪掉。对已开花2~3年,过高的植株要实施短截,仅留茎部6~10厘米,让其重新萌发新枝。 常见品种 我国海棠资源比较丰富,同属中常见作为观赏栽培者有:垂丝海棠(M.halliana)、湖北海棠(M.hapehensis)、西府海棠(M.mlcromalus)、海棠果(M.pranifolla)、山荆子(M.baccata)等。 园林应用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帮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海棠花棠植人行道两侧、亭台周围、丛林边缘、水滨池畔等。海棠花是制作盆景的材料,切枝可供瓶插及其他装饰之用。海棠花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适用于城市街道绿地和矿区绿化。 文献记载 海棠,蔷薇科,海棠属。常见的品种有: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贴梗海棠,花柄甚短,贴近花枝故得此名。《花镜》载:“海棠之有垂丝,非异类也。盖由樱桃树接之而成者。故花梗细长似樱桃” 西府海棠,又名海红。子母海棠,落叶乔木,小枝梢上开花,初开如胭脂,渐渐变淡红色。花比垂丝海棠美,姿色比垂丝海棠更动人。花期四月。木瓜海棠,春季先叶后花,色有深红、淡红、白或红白相杂。其果深黄色,水质、芳香。有人以为海滩应居花中第一。《广群艳谱》把海棠喻为“花中神仙”。垂丝海棠性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贴梗海棠喜欢肥沃土壤。木瓜海棠,要注意催花方法:春节前五十天移花于室内,保持十至十五摄氏度温度,每早喷三十摄氏度温水,形成花蕾,二十五天即可开花。附海棠诗几首: 历史典故 1: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 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帮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有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来比喻美人。 2:南宋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陆游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 3: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曲故流传后.苏东坡据此写了一首《海棠》∶ 《海棠》 作者: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是一首咏海棠的诗。诗的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4:到了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睡"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有诗云∶ 《题海棠美人》 作者:唐寅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5:宋代 《春暮游小园》 作者: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作者: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④ 海棠花怎么养 海棠花的养殖方法

1、酸性土壤

海棠喜欢在肥沃疏松的酸性土壤中生长,且要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栽培土壤可以使用腐叶土、园土混合配制。如果土壤PH值不够,可以用适量的硫酸亚铁溶液浇灌土壤,让土质偏酸性。

2、浇水保湿

海棠喜欢在稍微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在浇水的时候要保持土壤湿润,-般在盆土开始发干的时候就要浇水了。春秋两季-般是3 ~ 4天浇一次水;夏季温度高水量蒸发大,1~ 2天浇一次水,还要多往叶片上喷水保湿;冬季的时候保持土壤偏干,-般是一-周以上浇一次水。

3、充足光照

在养护海棠时,要将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但夏季的强光要适当的遮蔽一下,如果长期处于强光暴晒下,很容易导致海棠叶片发黄的。冬季在室内养护时,要将其放在向阳的地方补光。

4、保温过冬

适合海棠生长的温度在10~ 20°C左右,夏季温度过高,就要将其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降温。冬季的时候最好将温度维持在10°C以上,避免植株遭受冻害。

5、定期追肥

在海棠生长期间,可以每隔10天施加一次稀薄的肥水, 肥料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的生长。而在海棠孕育花蕾期间,要追施磷钾肥,促进花芽分化。但在花朵开放期间,就不要施肥了,避免花朵过早凋谢。

(4)合肥海棠树扩展阅读;

繁殖方法;

常用播种、分株和嫁接繁殖。以嫁接为主,也可压条与分株,播种法仅用于育种。嫁接砧木多用海棠果楸子或山荆子。耐粗放栽培,适应性较广。栽培中只须适当灌溉、施肥,并注意整形修剪,即可株健花繁,播种可秋播或沙藏后春播。

实生苗生长缓慢,要5-6年后才能开花,且常产生变异,故仅作为砧木培育和杂交育种之用。园艺品种多用嫁接法繁殖,以山荆子或海棠实生苗作砧木,枝接、芽接都可以,枝接可用切接、劈接法,芽接多用“丁”字形接法。分株多行于早春未萌芽前或秋冬落叶后。

春季萌芽前或秋季7-9月间嫁接。春季萌芽前或秋冬落叶后分株繁殖。春季压条和根插。春季播种前种子须经30-100天低温层积催芽处理。苗木栽植后要经常保持土壤疏松肥沃,每年秋季可在根际培以塘泥或肥土。春季进行一次修剪,剪除枯弱枝条,保持树形疏散,通风透光。

一般多行地栽,但也可制作桩景实行盆栽,栽植时期以早春萌芽前或初冬落叶后为宜。苗木出圃时,保持苗木完整的根系是栽植成活的关键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海棠花

⑤ 请问谁有张秀亚的资料

访谈、对谈

吴慧君--访张秀亚女士谈新诗,葡萄园季刊,第51期,1975年1月,页19—25
吴慧君--访张秀亚女士谈新诗,写作是艺术,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8年8月,页123—133
亚衡--访学者、诗人、兼作家的张秀亚女士,妇女世界,第28期,1975年5月,页10—12
亚衡--访学者、诗人、兼作家的张秀亚女士,写作是艺术,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8年8月,
页123—133
亚衡--访学者、诗人兼作家的张秀亚女士,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27—833
林小恋--以文艺缀饰人生、使思想成为一支歌——访女作家张秀亚,爱书人,第45期
,1977年7月21日,页2
林小恋--以文艺缀饰人生、使思想成为一支歌——访女作家张秀亚,人生小景,台中,晨星出版社,1979年2月17日,页175—180
10700207,林小恋--以文艺缀饰人生,使思想成为一支歌——访女作家张秀亚女士,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70—876
董云霞--访徐钟佩、张秀亚、叶蝉贞谈当前国事——政治文学两者俱能观察入微,民声日报,1978年3月20日,3版
周安仪--访张秀亚谈写作,青年战士报,1978年4月7日,11版
封德屏--以文字作水墨画的艺术家——访张秀亚,幼狮文艺,第48卷第3期(总第297期)
1978年9月,页63—70
祈志凯,高永霖--访问天资高旷的女作家张秀亚,白鸽‧紫丁花,1981年8月,页205—215
祈志凯,高永霖--访问天资高旷的女作家张秀亚,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
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911—920
封德屏--以文字作水墨画的艺术家——访张秀亚,石竹花的沉思,道声出版社,1981年10月,页175—184
封德屏--以文字作水墨画的艺术家——访作家张秀亚,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61—771
陈玲珍--文坛一株碧树——张秀亚女士访问记,文学时代丛刊,第4期,1981年11月,页46
—54
陈玲珍--文坛一株碧树——张秀亚女士访问记,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
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51—863
尚德敏--迎向蓝天与阳光的苦奈树——访张秀亚女士,中华文艺,第22卷第4期,1981年12
月,页49—58
钟丽慧--高举文艺圣火——访永不退休的张秀亚女士,尔雅人,第1期,1982年11月1日
钟丽慧--高举文坛圣火——访永不退休的张秀亚,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45—850
陈幸蕙--北窗下的一枝彩笔——张秀亚女士访问记,中华日报,1983年10月10日,9版
陈幸蕙--北窗下的一支彩笔——张秀亚女士访问记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
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88—793
庄秀美--返景入深林——访女作家张秀亚女士,大华晚报,1985年8月19日,10版
庄秀美--返景入深林——访女作家张秀亚女士,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923—935
林芝--我来到澄明的蓝湖之畔——张秀亚访问记,幼狮少年,第10期,1985年10月,页98—101
喻丽清--北窗下的牧羊女——我写作的启蒙师张秀亚女士,中央日报,1989年12月7日,16版
庄宜文--聆听岁暮的声音——资深前辈作家现况报导,联合报,1997年12月16日,41版
朴月--张秀亚访问记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93—903
罗茵芬--文协文艺奖章:张秀亚、钟肇政、蔡文甫等人获奖,中央日报,2001年5月4日,18版
许潆芳--张秀亚生平列美国会纪录,中央日报,2001年8月5日,14版
??--作家张秀亚的生平,列入美国国会记录,民生报,2001年8月5日,A7版
林宝庆--哀悼华人作家张秀亚、吴振伟列入美国国会纪录,联合报,2001年11月6日,14版
王兰芬--纪念追思张秀亚——明追赠华夏奖章,民生报,2001年11月8日,A13版
高琇芬--国民党追赠张秀亚奖章,中央日报,2001年11月10日,14版
陈青--张秀亚获中国文协荣誉奖章,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956—958
张语凡--致张秀亚,中央日报, 1958年3月26日,6版
琦君--金缕曲——寄赠秀亚,中央日报,1962年8月19日,6版
琦君--金缕曲——寄赠秀亚,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
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72—573
凌叔华--作家书信,幼狮文艺,第32卷第1期,1970年1月,页192
天涯客--犹见「湖水」犹读「秋灯」——寄张秀亚,中华日报,1979年7月17日,11版
蔼如--犹见「湖水」犹读「秋灯」——寄张秀亚,中华日报,1979年7月17日,11版
蔼如--犹见「湖水」犹读「秋灯」——寄张秀亚,九歌,第2期,1979年10月7日,页4

--------------------------------------------------------------------------------

作品评论

综论

何欣--张秀亚的诗(代序),秋池畔,台中,光启社,1966年12月,页7—14
何欣--张秀亚的诗,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
事业公司,2003年9月,520—527
夏祖丽--张秀亚在享受人生,妇女杂志,第27期,1970年12月1日,页44—45
夏祖丽--张秀亚在享受人生,她们的世界,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81年,页153—158
夏祖丽--享受人生的张秀亚,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15—822
王少雄--论张秀亚的散文,青年战士报,1972年10月7日,9版
公孙嬿--论张秀亚的散文,青年战士报,1972年10月7日,9版
钟丽慧--「五项全能」张秀亚,文艺月刊,第180期,1974年6月,页8—18
谷瑞华--张秀亚的散文(一—三) ?文坛,第183—185期,1975年8月1日、10月1日、11
月1日,页32—44、62—86、32—52
舒兰--中国新诗史话——张秀亚,新文艺,第259期,1977年10月1日,页70—74
舒兰--中国新诗史话——张秀亚,中国新诗史话(1)中国诗——历史与批评,台北,渤海堂,1998年10月,页346—347
程榕宁 ???当代八位女作家:林海音、孟瑶、徐钟佩、张秀亚、琦君、谢冰莹、罗兰、苏雪林,文艺,第105期,1978年3月,页8—29
吴慧君--张秀亚和她的散文世界,幼狮文艺,第48卷第3期(总第297期),1978年9月,页92—96
吴慧君--张秀亚和她的散文世界,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30—736
涂静怡--爱与美的向导——读张秀亚教授的作品有感,中央日报,1983年3月24日,10版
涂静怡--爱与美的向导——读张秀亚教授的作品有感,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02—608
李丰茂等编著--中国现代散文选析——张秀亚,中国现代散文选析,第2卷,1985年3月15日,页632—646
张国立-- 张秀亚的五十年文学梦,中华日报,1986年5月14日,11版
宋田水--要死不活的台湾文学——透视台湾作家的社会良心,台湾新文化,第14期,1987
年11月,页31—51
白少帆等编---张秀亚的散文,现代台湾文学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页747—755
钟玲--台湾女诗人作品中的中西文化传统,七十六年文学批评选,台北,尔雅出版社,1988年3月,页73—102
杜元明--诗情葱茏,笔致秀逸——略评张秀亚的散文,台港文学选刊,1988年第2期,1988年
杜萱--现代散文的特质与赏析,国文天地,第4卷第8期,1989年1月,页92—95
钟玲--五十年代清越的女高音,联经评论(10)现代中国缪司——《台湾女诗人作品析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6月,页182—197
古继堂--台湾女性作家群形成的背景和意义,台湾小说发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7月,页172—175
公仲,汪义生--五十年代后期及六十年代台湾文学(下)(1956—1966),台湾新文学史初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页164—165
黄重添、徐学、朱双一--女作家散文,台湾新文学概观(下册),福州,鹭江出版社,1991年6月,页184—186
张敬铭--张秀亚少年时代的诗,文讯杂志,第57期,1990年7月1日,页73—75
??--张秀亚,中国现代文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2月,页347
郑明娳--台湾现代散文女作家笔下的父亲形象,现代散文现象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
年8月,页117—133
王志健--中国新诗渊薮,台北,正中书局,1993年7月,页997—1006
亚彬,范希文主编--张秀亚,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当代卷),1993年7月,页1151—1156
杜元明--母亲的新婚:台湾散文名作赏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页175—122
刘登翰等编--梁实秋、张秀亚与50年代的散文创作,台湾文学史(下)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
社,1993年,页439—445
庄若江等著--诗意流转,文采斐然:张秀亚散文简论,江南大学学报,1993年第8期,1993年
侯江,张秀亚沦陷时期作品浅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1期,1994年2月,页142—152
刘红林--文质相扶——张秀亚散文论,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4年第1期,1994年4月,页29—33
李敏勇--在语言和想像力的废墟上——台湾战后诗的脆弱和贫困,战后台湾文学反思,1994年6月,页38—39
王晋民--张秀亚的散文--台湾当代文学史,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页725—735
郭国昌--心灵的倾诉——张秀亚小说解读,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1997年2月,页96—99
封德屏--东西交会,古今融合——张秀亚散文论--当代台湾散文文学研讨会,1997年3月30日
?弦--把文学的种子播在台湾的土地上,文讯杂志,第194期,2001年12月,页91—92
方美芬--张秀亚研究资料,文讯杂志,第194期,2001年12月,页93—98
陈芳明--在母性与女性之间50年代以降台湾女性散文的流变,霜后的灿烂——林海音及其同辈女作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南,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 ?2003年5月,页295—310
于德兰编--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上、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1114页
小民--崇高的平凡美——张秀亚及他的作品,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42—649
张雪茵--张秀亚的诗与散文,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50—555
李玮--散文回味——三十年来散文畅销书介绍,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 2003年9月,页749—751
舒兰--张秀亚,抗战时期的新诗作家和作品,页129

--------------------------------------------------------------------------------

分论

单行本作品

诗集

《水上琴声》
绿茵--我读《水上琴声》,幼狮文艺,第6卷第1期(总第31期),1957年5月 页10
《秋池畔》
柳文哲--诗坛散步——《秋池畔》 笠,第20期,1967年10月,页51
梓园〔钟鼎文〕--诗人未必以诗名——旅途中读张秀亚的《秋池畔》,联合报,1985年9月25日 ?8版
梓园--诗人未必以诗名——旅途中读张秀亚的《秋池畔》,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32—634

散文

《三色堇》
陈纪滢--读《三色堇》后记,三色堇,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1952年,页151—153
陈纪滢--读《三色堇》后记,中央日报,1952年7月2日,6版
陈纪滢--读《三色堇》后记,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
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33—535
张漱菡--我读《三色蓳》,畅流,第5卷第12卷,1952年8月,页27
田榖--评介《三色堇》,中国语文月刊,第2卷第3期,1953年4月,页21
庄明萱--一束秀逸多采的三色堇,福建文学,1983年第6期,1983年6月,页60
10700302,吕大明--开在心灵潭畔的花朵——读《三色堇》有感,台湾新生报,1985年6月14日,7版
丘秀芷--重读《三色堇》,尔雅人,第55期,1989年11月,页3
丘秀芷--重读《三色堇》,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93—596
韩涛--评《三色堇》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67—571
刘静娟--阳光的美酒——重读《三色堇》,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97—601
季薇--爱的光辉——《三色堇》读后,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75—579

《凡妮的手册》
归人--评《凡妮的手册》(上、下),中央日报,1955年4月13日、20日,6版
??--《凡妮的手册》,文坛,第3卷第8期,1955年5月,页24
张康--我读《凡妮的手册》,名作家与名著称,第62期,1984年9月,页3—26

《湖上》
归人--《湖上》,妇友,第34期,1957年7月10日,页33—34

《爱琳的日记》
金剑--论《爱琳的日记》,妇友,第61期,1959年10月10日,页31—32

《少女的书》
钱剑秋--《少女的书》序,妇友,第82期,1961年7月10日,页7
《北窗下》
归人--评介《北窗下》,妇友,第99期,1962年12月10日,页18—19
筱恩--读张秀亚《北窗下》,中央日报,1963年9月5日,页6
朱伟明--读《北窗下》,中央日报,1964年9月5日,6版
查芳龄--张秀亚《北窗下》与我,中华日报,1976年7月23日,9版
王斐宜--林林总总与北窗——《北窗下》读后感,明道文艺,第48期,1980年3月,页136
—138
郭明福--温柔之必要——重读《北窗下》有感,中华日报,1983年1月2日,10版
李玮--散文回味——三十年来散文畅销书介绍《北窗下》,散文季刊,第1期,1984年1月,页108—109
秦贵修--《北窗下》,翰海观潮,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7年5月,页112—114
秦岳--沙粒晶莹世界新——评介张秀亚的《北窗下》,书香处处闻,台中,台中市文化局,1999年6月,页37—39
逸尘--《北窗下》,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26—727
徐石上--词新句妙《北窗下》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35
郭明福--温柔之必要——重读《北窗下》有感,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 ?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25—628
陈晓蔷--摊破浣溪纱——读秀亚姐新著《北窗下》,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74
袁噫甄--当晚霞满天(《北窗下》),今日生活月刊,实践家专,页63

《牧羊女》
罗传辉--我读《牧羊女》,文坛,第165期,1974年3月,页90—92
陈宗敏--张秀亚《牧羊女》欣赏,中华日报,1974年6月10日,5版
陈宗敏--《牧羊女》欣赏,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22—624

《曼陀罗》
金剑--读张秀亚的《曼陀罗》,青年战士报,1976年5月19日,11版
夏沙琳--夜读张秀亚的《曼陀罗》,青年战士报,1976年5月19日,11版
公孙嬿--读张秀亚的《曼陀罗》,青年战士报,1976年5月19日,11版

《心寄何处》
王少雄--评张秀亚的《心寄何处》,新知识,第107期,1976年7月,页26
王少雄--评张秀亚《心寄何处》,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42—748

《人生小景》
金蕾--张秀亚的《人生小景》,民生报,1978年10月16日

《我的水墨小品》
夏沙琳--张秀亚《我的水墨小品》推介,中华日报,1978年7月3日,9版
筱恩--推介《我的水墨小品》,中华日报,1979年7月3日,9版

《湖水‧秋灯》
公孙嬿--谈张秀亚《湖水‧秋灯》抒情小品的创作技巧,台湾新生报,1979年9月8日,12版
蔼如--抒情小品的创作技巧——谈《湖水‧秋灯》,台湾新生报,1979年9月8日,12版
金剑--张秀亚《湖水、秋灯》读后感,中央日报,1979年10月10日,11版
金剑--《湖水,秋灯》读后感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22—725
晨帆--美好的乐章《湖水‧秋灯》,中华日报,1981年2月11日,10版
晨帆--美好的乐章——丝丝细语‧朵朵凝思——欣闻「湖水」‧喜见「秋灯」,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57—760
书宇--燃亮记忆的灯盏——读《湖水‧秋灯》创造生活的情趣,九歌,第93期,1988年11月,页3

《白鸽‧紫丁花》
金剑--评《白鸽‧紫丁花》散文集,中央日报,1982年7月1日 10版
10700347,涂静宜--《白鸽‧紫丁花》,九歌,第120期,1991年2月,页2

《书房一角》
重提--张秀亚的《书房一角》,妇友,第373期,1985年10月5日,页41—42
重提--张秀亚《书房一角》,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06—709
毛再青--张秀亚的《书房一角》学术论文纲要,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52—756

《海棠树下小窗前》
徐雁--来日倚窗前,海棠著花未——读张秀亚女士《海棠树下小窗前》,博览群书,1986年第11期,1986年,页30—31
郑明娳,林燿德--人生五题,台北,正中书局,1990年5月,页2—5

《杏黄月》
李树平主编--永不退色的日子——读张秀亚的《杏黄月》,中国散文精品分类鉴赏辞典,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年12月,页17—18

--------------------------------------------------------------------------------

小说

《寻梦草》
陈范生〔陈之藩〕--《寻梦草》读后,中央日报,1952年11月7日,6版
陈范生--《寻梦草》读后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28—530
公孙嬿--寻梦与画梦——论张秀亚女士的《寻梦草》,自由中国,第9卷第12期,1953年12月,页29,22
司徒卫--张秀亚的《寻梦草》,五十年代文学评论,台北,成文出版社公司,1979年7月,页
73—74
《感情的花朵》
归人--《感情的花朵》,妇友,第20期,1956年5月10日,页32—33
郑夫喜--《感情的花朵》,读后感,文坛,第172期,1974年10月,页34—38

文集

《张秀亚自选集》
金剑--评《张秀亚自选集》,青年战士报,1972年10月7日,9版
金剑--评《张秀亚自选集》,中华日报,1973年3月6日,5版
金剑--《张秀亚自选集》评,中华日报,1973年3月26日,5版
桂文亚--《张秀亚自选集》读后,皇冠,第38卷第6期,1973年2月,页158—159
桂文亚--《张秀亚自选集》读后,橄榄的滋味,1977年4月,页14—16
崔焰焜--评《张秀亚自选集》,作品与作家,台北,水芙蓉出版社? 1974年6月,页108—111
崔焰焜--评《张秀亚自选集》,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37—741
唐润钿--源远流长《张秀亚自选集》,国语日报,1983年11月1日

《张秀亚作品选》
严文井--《张秀亚作品选》小引,华人世界,1986年4月,1986年
刑良俊--缕缕相思苦织成——读著名台湾女作家《张秀亚作品选》,博览群书,1988年1月,
1988年,页21
施国英--张秀亚:《星的故事》、《北窗下》,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1月,页588—589

单篇作品

李稼丽--从「小白鸽」说起,中国语文,第11卷第2期,1962年8月1日,页39
易象--一首诗的检讨 自由青年 ?第33卷第5期 1965年3月1日 页17—18
王明书--读张秀亚著〈千里姻缘〉有感 中华日报? 1977年7月4日 11版
张秀亚--〈在大龙河畔〉的寻梦者 爱书人 第3期? 1977年9月 页51—52
文奇--张秀亚的〈慈湖谒陵〉, 妇友,第274期,1977年,页16
文奇--张秀亚的〈慈湖谒陵〉,湖水‧秋灯? 台北 九歌出版社? 1979年7月 页167—170
野渡--纯散文的艺术——欣赏〈灵泉〉,中华日报,1979年2月15日,11版
王明书--张秀亚等著〈灵泉〉——纯散文的艺术,中华日报,1979年2月15日,11版
朱星鹤--散文选读——浅析张秀亚的〈星的故事〉,中华文艺,第112期,1980年6月,页63—65
朱星鹤--浅析张秀亚的〈星的故事〉,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83—585
施国英--张秀亚〈星的故事〉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90—592
赵天仪--儿童诗欣赏26——张秀亚的〈蜜蜂〉,1984年3月7日
沈谦--第三之耳朵与第三之眼睛——评张秀亚〈重来〉,幼狮少年,第108期,1985年10
月,页105—107
沈谦--第三之耳朵与第三之眼睛——评张秀亚〈重来〉,独步,散文国——现代散文评析,台
北,读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10月,页27—32
沈谦--第三之耳朵与第三之眼睛——评张秀亚〈重来〉,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
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43—549
蒋守谦--独具韵味的情境——读张秀亚的〈雾〉,语文月刊,1992年第9期,1992年9月,页20
王宗法--尺素纳千娇—读〈雾〉,台港文学观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1月,页163—165
叶海烟--动静两相宜——张秀亚〈谈静〉赏析,中央日报,1997年8月28日,21版
叶海烟--动静两相宜——张秀亚〈谈静〉赏析,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86—589
巫仁和--谈国文科的创造思考教学——张秀亚的〈温情〉一课为例,教育实习辅导,第3卷第4期(总第13期),1998年5月,页37—40
谢敏玲--〈温情〉,国语日报,2001年6月23日 4,13版
景尼--「温情」不温情?——张秀亚〈温情〉中的作者为何袖手旁观 ?国文天地 ?第17卷
第5期(总197期),2001年10月? 页55—57
林清泉--喜读〈新秋〉,中央日报,1984年1月31日,10版
林明德--信仰之歌——张秀亚<心曲>读后,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03—705
贾植芳--〈雪〉、〈紫丁香〉,现代散文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6月,页1043—1047

与其他作家比较

潘琦君--灯下小记,幼狮文艺,第32卷第1期(总第193期),1970年1月,页39—40
林贞羊--两篇不同的游记〈旅游漫记〉、〈独行天下〉读后,大华晚报,1982年4月18日

其他

苏雪林--读张译《回忆录》,文坛,第33卷第1期,1963年3月1日,页12—16
崔焰焜--关於《论艺术》,作家与作品,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4年6月20日,页116—122
曾肃雅--何不点亮蜡烛——读张秀亚译《改造世界》有感,教友生活周刊,第3期,1984年12月27日

⑥ 海棠花的种植方法

1、海棠,性喜阳光,也能耐半阴,耐寒,对环境要求不严,适于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贴梗海棠适应性较强,栽培管理比较粗放。

2、生长期间,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气温变化情况浇水。萌芽期少浇水,保持盆土略干燥,过湿会导致烂根。生长期每两天浇水1次,并经常向植株周围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值得注意的是,浇水时不要将水自叶及茎顶浇下,要沿着花盆的边沿浇,否则茎叶容易积水腐烂。

3、海棠花应该浇水和施肥结合着进行,秋季的时候在叶子落下后必须施一次大肥补充它所失去的养分,让它可以保持健康。春芽萌发的时候则要施一次有机肥,并且浇一次透水。

4、败梗海棠怕水涝,否则易烂根,所以,浇水必须适度,每年干旱季节适当浇几次水即可,10月至翌年春前应少浇水或不浇水。施肥可于花后进行,用腐熟的人畜肥、厩肥施1-2次,并将老枝枝梢剪去,促其萌发新梢;秋后再施一次有机肥,以利增加第二年的开花量。

冬季气温低于零下20℃时,户外植株需注意防寒,盆栽贴梗海棠可移入室内越冬。

5、贴梗海棠的常见病害为梨桧锈痛,也叫梨锦痛。贴梗海棠管理较简单,因其开花以短枝为主,故春季萌发前需将长枝适当短截,整剪成半球形,以刺激多萌发新梢。夏季生长期间,对生长枝还要进行摘心。

6、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旱季浇水,伏天最好施一次腐熟有机肥,或适量复合肥料(N、P、K元素)。盆栽催花,可在9月至10月间掘取合适植株上盆,先放在阴凉通处养护一段时间,待入冬后移入15℃-20℃温室,经常在枝上喷水,约25天后即可开花,可用作元旦、春节观赏。

⑦ 木瓜树和海棠树在合肥有销量吗价格是多少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木瓜树在合肥有的,海棠树估计没有 追问: 有我知道啊 我只是问有没有销路 价格怎么样? 朋友有一批这样 树苗 有价值的话就种 了

热点内容
成景盆景图 发布:2025-08-30 14:23:33 浏览:983
荷花诚信 发布:2025-08-30 14:18:37 浏览:926
秋银杏盆景 发布:2025-08-30 14:18:27 浏览:223
一朵晴天 发布:2025-08-30 14:13:04 浏览:471
中国人能过2月14日的情人节吗 发布:2025-08-30 14:04:19 浏览:689
哀七夕的诗 发布:2025-08-30 13:54:30 浏览:659
夏日茶花花期 发布:2025-08-30 13:54:29 浏览:330
盆栽怎样换土 发布:2025-08-30 13:49:16 浏览:58
海棠怎么修剪图片欣赏 发布:2025-08-30 13:37:29 浏览:615
花韵盆景 发布:2025-08-30 13:36:30 浏览: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