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功笔画
1. 请教工笔画的荷花步骤
1、首先用淡墨勾花,重墨勾叶和柄,淡曙红勾花脉。勾好线后第二内天上框,上框前先喷细容雾湿绢,待几分钟后再给四边涂点白胶,放到框上拉平,四边再贴上医用胶布。
2. 怎样画好工笔画的荷花
1、首先用淡来墨勾花,重墨源勾叶和柄,淡曙红勾花脉。勾好线后第二天上框,上框前先喷细雾湿绢,待几分钟后再给四边涂点白胶,放到框上拉平,四边再贴上医用胶布。
3. 工笔画荷花怎么画
荷花属于工笔画中最基、基础的,网上的教程是比较多的。而且相关的书籍也非常多,去书店看看~这也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国画的入门还是找一个明白的老师带你好些。
4. 工笔画荷花怎么画画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个事项
工具:毛笔就不用说了,颜料荷叶需要花青,藤黄,荷花要根据你想画的荷花内的颜色来定容夺,不过一定要有白色和藤黄。
注意事项:荷叶上花青时要留叶茎,上绿色时要上三遍,要等干了再上第二遍或第三遍。荷花尖不要太红。
应该就这些吧!!
5. 怎样画中国荷花工笔画
先勾白描。。。再用国画颜料上色。。。详细说起来很费力的。。。可以去查下如何画工笔,有很多的介绍。。。
6. 工笔怎样画荷花,竟然是这样画
荷花(Lotus flower):属毛来茛目源睡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
7. 工笔画荷花怎样调色
先用淡墨分染,花青打底,三青、三绿罩然,藤黄分染,草绿罩然,背面三绿打底,都比较偏水色,尽量调淡点,一遍一遍染,尽量不要调色,国画是不调色的,是分染和罩然的结果。
工笔画白荷花的画法步骤:
一. 画白荷,因花头为白色,以淡墨勾花。花梗、叶梗用中墨勾。
荷叶的叶筋用重墨勾。叶的轮廓用淡墨勾。
二. 先用很淡的墨染花瓣根部,后用芽绿从里向外分染花瓣(芽绿:
藤黄加赭石加少量花青)。莲蓬用藤黄加赭石染。叶子及水草
用墨分染,留出白线和雾气,正面叶深,反面叶浅。然后再用墨统染一遍。
三. 花瓣从外向里用白粉分染,花瓣尖部用曙红提染,用色要淡,
染二遍,用石绿罩染莲蓬。荷叶及水草用深浅不同的草绿罩染。
四. 用芽绿罩染花瓣(画白荷用绿要淡,否则就变成绿荷了)。用
四绿点出莲子,并染花梗、叶梗以及反叶。用三青、三绿分别染叶子,颜色要薄。
五. 花瓣纹理正面用白粉勾,反面用芽绿勾,要勾得工整、精细。
用胭脂点莲子尖,用浅黄(白粉+藤黄)、雄黄及白粉分别点出花蕊的各部分。用草绿和四绿点出花梗、叶梗上面的刺。用赭石提染水草尖部。然后调整渲染一下整体画面和雾气。最后签名盖章。
8. 工笔画荷花用什么颜料
画荷花先勾勒出花瓣,再用钛白加水调得比较淡平涂荷花花瓣,干了之后可用曙红加专白(如果想属画更亮丽的荷花可用大红加白)用一支笔蘸上颜色,涂一点在荷花的花瓣尖上(动作要快一点,不然颜料干了就不能画出由深到浅的感觉),用另一支笔蘸水轻轻弄干,也不要太干.笔尖将 画纸 上荷花的颜色挨上一点向下左右涂抹,就可以出现由深到浅的感觉.荷叶先用花青由深到浅涂,再用藤黄加少许花青平涂.(荷叶要留出中间的纹路)
9. 工笔画—荷花的配色
我是画小写意的
因为我国画老师的夫人是画工笔的
所以
我工笔大致了解一下:
首先用小笔勾筋,划出大致骨架(要用熟宣嗷 ^0^)
然后用色或者墨一遍遍染,最后再罩一遍阴影
叶子自然是汁绿(汁绿=藤黄+花青)
花有红的白的,白的也可以用汁绿,或者用一点点曙红,
红得可以用胭脂,大红
然后可以用赭石,花青作阴影
差不多就这样。。。。。。
网上也有教程,楼主热心的话可以上网找找!
----------------------------------------------------------------------------------
工笔花鸟画早在唐代就产生了知名的画家,前期薛稷以画鹤见长,后期的边鸾擅画孔雀、蜂蝶,末期刁光胤更以画湖石、猫兔、雀鸟而负盛名。五代更有黄筌、徐熙,作品皆形神兼备,而又各具特色。两宋时代,由于皇室的参予与提倡,画家辈出,黄居旂寀、赵昌、崔白、徐崇嗣、李迪,以及宋徽宗赵佶等争奇斗艳,各有擅长。这时的工笔花鸟画可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元明清以来,花鸟画出现了避繁就简的写意画风,升华自然景象,蕴藏精神寄托,出现了林良、徐渭、朱聋、郑板桥、李蝉、金农、赵之谦、吴昌硕、虚谷、任伯年等著名画家。而工笔花鸟画则每况愈下,日益凋零。到了民国时期,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整个工笔绘画的优良传统.也几乎丧失殆尽。
陈之佛面对当时画坛衰败枯竭的情景,感到无比痛心,一九三二年他在《明治以后日本美术界之概况》一文中沉痛地写道:“回顾我国,自清末国事就衰,民国成立,内忧外患,又无巳时,政府视美术为无足轻重,艺界私人团体之间,又缺乏互相联络共策进行之精神,不但不见美术之发展,负有数千年光荣的中国美术,至今反见衰颓。”由于他对民族绘画艺术有着深刻的认识,尤其对花鸟画的形式,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亲跟观赏过历代许多名家精彩流瞻的工笔花鸟画真迹,被那些工细典雅、严谨不苟的大师作品所深深打动。一种对民族文化艺术的高度责任感,激励他去为挽救和振兴濒于衰亡的工笔花鸟画而努力奋斗。
1、陈之佛在回顾他走上工笔花鸟画的道路时,曾说:“四十岁前,我山水、花鸟都画,但既无名师指导,也不专攻。后来在一个古画展览会里,我被宋、元、明,清各时代花鸟画大家的作品吸引住了,特别是一些双钩重染的工笔花鸟画,时刻盘旋在脑际,久久不能忘怀,才开始专攻花鸟,并决心画工笔。”
要知道这时陈之佛已是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在工艺美术事业主已有很高的成就,颇负盛名,写意的花鸟、山水亦有相当的造诣,要转攻工笔花鸟,必然要作出巨大的牺牲。而且当时又处在国难当头动荡不安的时期,条件万分困难,连矾宣和国画颜料也难觅得,要从事工笔花鸟画的研究与创作,更需要决心和勇气。由于陈之佛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力克困难的决心、虚怀若谷的气魄和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怀,毅然选择了这条艰巨的艺术道路。经过长期艰辛的创作实践,终于创立了内蕴深沉、独树一帜的工笔花鸟画的崭新风格。一九四二年三月一日,在四川重庆,首次举办《陈之佛国画展》,展出一幅幅意境优美、构图新颖,色彩雅致、富有装饰情趣、诗书画合一的工笔花鸟画,使观者耳目一新,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注目。著名学者潘菽、李长之撰文称赞:“在花卉中开辟了这样崭新的作风……这是使人欢欣鼓舞的!我们盼望陈先生充分发挥它,千万不要惑于流俗而放松它。艺术是有征服性的,但新的作风必须以坚强的意志为后盾。” “我们更热切地盼望中国画风的转变将自此而开始。”著名书画家郭沫若、陈树人、汪东、沈尹默、柯璜、孔德成等都题诗赞颂: “谁知现代有黄筌,粉本双勾分外妍,艺术元凭人格重,似君儒雅更堪尊。” “雪翁佳作逸兴长,豆荚初肥花亦香,笔底经营露雨足,吹熙何必待东皇。”“雪翁逞遐想,落笔世所稀。既擅后蜀意,复具南唐奇。”“天寒群鸟不呻煊,暂倩梅花伴睡眠,自有惊雷笼宇内,谁从渊默见机先?”他们都恰如其分地颂扬陈之佛的勇敢开拓精神,和他超乎常人的胆识投身工笔花鸟画的艰苦探索和创新,给工笔花鸟画事业带来新的生机。
---------------------------------------------------------------------------------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予你最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