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墨脱兰花类

墨脱兰花类

发布时间: 2021-03-14 17:38:50

『壹』 兰花有那些品种

纹瓣兰

纹瓣兰(学名: aloifolium):
产中国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东南部至南部。生疏林中或灌木丛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00-1100米。从斯里兰卡北至尼泊尔,东至印度尼西亚爪哇,均有分布。[5]

硬叶兰

硬叶兰(学名:Cymbidium bicolor):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西南部至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树上,海拔可上升到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也有分布。[6]

垂花兰

垂花兰(学名:Cymbidium cochleare):
产中国台湾(台北、高雄)。生于阴湿密林中树上,海拔300-1 000米。锡金、印度也有分布。[7]

莎叶兰

莎叶兰(学名:Cymbidium cyperifolium):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蒙自、砚山、麻栗坡、屏边)。生于林下排水良好、多石之地或岩石缝中,海拔900-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也有分布。

冬凤兰

冬凤兰(学名:Cymbidium dayanum):
产福中国建南部、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疏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300-1600米。锡金、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也有分布。

落叶兰

落叶兰(学名:Cymbidium defoliatum):
产中国四川、贵州和云南。生境不详。本种在西南诸省区常见栽培,据报告浙江也有发现。[8]

独占春

独占春(学名:Cymbidium eburneum):
产中国海南(崖州、昌江)、广西南部(十万大山)和云南西南部。生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不详。尼泊尔、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莎草兰

莎草兰(学名:Cymbidium elegan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壁上,海拔17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9]

建兰

建兰(学名:Cymbidium ensifolium):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西南部、贵州和云南。生于疏林下、灌丛中、山谷旁或草丛中,海拔600-1800米。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北至日本。[10]

长叶兰

长叶兰(学名:Cymbidium erythraeum):
产自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波密、察隅、墨脱)。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4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11]

蕙兰

蕙兰(学名:Cymbidium faberi):
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部。生于湿润但排水良好的透光处,海拔700-3000米。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多花兰

多花兰(学名:Cymbidium floribunm):
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东部、贵州、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溪谷旁透光的岩石上或岩壁上,海拔100-3300米。

春兰

春兰(学名:Cymbidium goeringii):
产自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多石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海拔300-2200米,在台湾可上升到3000米。日本与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据报告印度东北部也曾发现,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虎头兰

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hookerianum):
产中国广西西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和西藏东南部(察隅)。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100-27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

美花兰

美花兰(学名:Cymbidium insigne):
产中国海南(定安、琼中)。生于疏林中多石草丛中或岩石上或潮湿、多苔藓岩壁上,海拔1700-1850米。越南与泰国也有分布。

黄蝉兰

黄蝉兰(学名:Cymbidium iridioide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乔木上或岩石上,也见于岩壁上,海拔900-28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寒兰

寒兰(学名:Cymbidium kanran):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林下、溪谷旁或稍荫蔽、湿润、多石之土壤上,海拔400-2400米。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

兔耳兰

兔耳兰(学名:Cymbidium lancifolium):
产中国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南部、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生于疏林下、竹林下、林缘、阔叶林下或溪谷旁的岩石上、树上或地上,海拔300-2200米。自喜马拉雅地区至东南亚以及日本南部和新几内亚岛均有分布。

碧玉兰

碧玉兰(学名:Cymbidium lowianum):
产中国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盈江、龙陵、沧源、绿春、勐腊、勐海、景洪、金平)。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300-1900米。缅甸和泰国也有分布。

大根兰

大根兰(学名:Cymbidium macrorhizon):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至南部(米易、美姑、南川)、贵州西南部(兴义)和云南东北部(东川)。生于河边林下、马尾松林缘或开旷山坡上,海拔700-1500米。尼泊尔、锡金、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缅甸、越南、老挝、泰国、日本也有分布。

大雪兰

大雪兰(学名:Cymbidium mastersii):
产中国云南西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600-1800米。锡金、印度、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珍珠矮

珍珠矮(学名:Cymbidium nanulum):
产自中国海南、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至西南部(文山、思茅、保山)。生于林中多石地上,海拔不详。此种模式标本系栽培植物,采自云南怒江河谷(六库)。在南方民间已广为栽培。

邱北冬蕙兰

邱北冬蕙兰(学名:Cymbidium qiubeiense):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生于林下,海拔700-1800米。

墨兰

墨兰(学名:Cymbidium sinense):
产中国安徽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峨眉山)、贵州西南部和云南。生于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湿润但排水良好的荫蔽处,海拔300-2000米。印度、缅甸、越南、泰国、日本琉球群岛也有分布。

果香兰

果香兰(学名:Cymbidium suavissim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西部。生境不详,海拔700-1100米。缅甸和越南也有分布。此种植物民间有栽培,国内一些植物园也偶见栽培。

斑舌兰

斑舌兰(学名:Cymbidium tigrinum):
产云南西部。生境不详。印度东北部与缅甸也有分布。

西藏虎头兰

西藏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tracyan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册亨)、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大树干上或树权上,也见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200-1900米。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文山红柱兰

文山红柱兰(学名:Cymbidium wenshanense):
产中国云南东南部(马关、文山)。生于林中树上,海拔不详。越南也有分布。

滇南虎头兰

滇南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wilsonii):
此种甚近虎头兰(C. hookerianum),但叶较宽,蕊柱较短,萼片与花瓣上有不甚明显的红褐色纵脉,可以区别。但上述特征与黄蝉兰(C. iridioides)相近,故有人认为本种可能是它与虎头兰之间的杂种。

『贰』 兰花的品种分类

兰花(29种)图片分布区域 纹瓣兰(学名:Cymbidium aloifolium):
产中国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东南部至南部。生疏林中或灌木丛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00-1100米。从斯里兰卡北至尼泊尔,东至印度尼西亚爪哇,均有分布。 硬叶兰(学名:Cymbidium bicolor):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西南部至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树上,海拔可上升到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也有分布。 垂花兰(学名:Cymbidium cochleare):
产中国台湾(台北、高雄)。生于阴湿密林中树上,海拔300-1 000米。锡金、印度也有分布。 莎叶兰(学名:Cymbidium cyperifolium):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蒙自、砚山、麻栗坡、屏边)。生于林下排水良好、多石之地或岩石缝中,海拔900-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也有分布。 冬凤兰(学名:Cymbidium dayanum):
产福中国建南部、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疏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300-1600米。锡金、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也有分布。 落叶兰(学名:Cymbidium defoliatum):
产中国四川、贵州和云南。生境不详。本种在西南诸省区常见栽培,据报告浙江也有发现。 独占春(学名:Cymbidium eburneum):
产中国海南(崖州、昌江)、广西南部(十万大山)和云南西南部。生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不详。尼泊尔、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莎草兰(学名:Cymbidium elegan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壁上,海拔17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建兰(学名:Cymbidium ensifolium):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西南部、贵州和云南。生于疏林下、灌丛中、山谷旁或草丛中,海拔600-1800米。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北至日本。 长叶兰(学名:Cymbidium erythraeum):
产自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波密、察隅、墨脱)。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4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蕙兰(学名:Cymbidium faberi):
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部。生于湿润但排水良好的透光处,海拔700-3000米。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多花兰(学名:Cymbidium floribunm):
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东部、贵州、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溪谷旁透光的岩石上或岩壁上,海拔100-3300米。 春兰(学名:Cymbidium goeringii):
产自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多石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海拔300-2200米,在台湾可上升到3000米。日本与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据报告印度东北部也曾发现,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hookerianum):
产中国广西西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和西藏东南部(察隅)。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100-27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 美花兰(学名:Cymbidium insigne):
产中国海南(定安、琼中)。生于疏林中多石草丛中或岩石上或潮湿、多苔藓岩壁上,海拔1700-1850米。越南与泰国也有分布。 黄蝉兰(学名:Cymbidium iridioide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乔木上或岩石上,也见于岩壁上,海拔900-28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寒兰(学名:Cymbidium kanran):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林下、溪谷旁或稍荫蔽、湿润、多石之土壤上,海拔400-2400米。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 兔耳兰(学名:Cymbidium lancifolium):
产中国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南部、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生于疏林下、竹林下、林缘、阔叶林下或溪谷旁的岩石上、树上或地上,海拔300-2200米。自喜马拉雅地区至东南亚以及日本南部和新几内亚岛均有分布。 碧玉兰(学名:Cymbidium lowianum):
产中国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盈江、龙陵、沧源、绿春、勐腊、勐海、景洪、金平)。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300-1900米。缅甸和泰国也有分布。 大根兰(学名:Cymbidium macrorhizon):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至南部(米易、美姑、南川)、贵州西南部(兴义)和云南东北部(东川)。生于河边林下、马尾松林缘或开旷山坡上,海拔700-1500米。尼泊尔、锡金、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缅甸、越南、老挝、泰国、日本也有分布。 大雪兰(学名:Cymbidium mastersii):
产中国云南西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600-1800米。锡金、印度、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珍珠矮(学名:Cymbidium nanulum):
产自中国海南、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至西南部(文山、思茅、保山)。生于林中多石地上,海拔不详。此种模式标本系栽培植物,采自云南怒江河谷(六库)。在南方民间已广为栽培。 邱北冬蕙兰(学名:Cymbidium qiubeiense):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生于林下,海拔700-1800米。 墨兰(学名:Cymbidium sinense):
产中国安徽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峨眉山)、贵州西南部和云南。生于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湿润但排水良好的荫蔽处,海拔300-2000米。印度、缅甸、越南、泰国、日本琉球群岛也有分布。 果香兰(学名:Cymbidium suavissim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西部。生境不详,海拔700-1100米。缅甸和越南也有分布。此种植物民间有栽培,国内一些植物园也偶见栽培。 斑舌兰(学名:Cymbidium tigrinum):
产云南西部。生境不详。印度东北部与缅甸也有分布。 西藏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tracyan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册亨)、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大树干上或树权上,也见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200-1900米。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文山红柱兰(学名:Cymbidium wenshanense):
产中国云南东南部(马关、文山)。生于林中树上,海拔不详。越南也有分布。 滇南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wilsonii):
此种甚近虎头兰(C. hookerianum),但叶较宽,蕊柱较短,萼片与花瓣上有不甚明显的红褐色纵脉,可以区别。但上述特征与黄蝉兰(C. iridioides)相近,故有人认为本种可能是它与虎头兰之间的杂种。

『叁』 墨脱的描述

墨脱县
墨脱县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麓。面积3.4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万亩,森林面积3200万亩。辖8个乡(含1个民族乡),59个村民委员会。境内的居民主要为门巴族和珞巴族。著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都在该县境内。这里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环境最好的地方,也是西藏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该县南部2.4万平方千米地区被印度占领,划入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边界问题仍未解决。
基本信息
中文名:墨脱县
外文名:Motuo
所属地区:中国,西藏自治区
下辖地区:墨脱镇、甘登乡、加拉萨乡
面积:31394.67平方公里
人口:1万人(2003年)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
著名景点:雅鲁藏布大峡谷
地方特产:墨脱石锅、乌木筷子、门巴竹编
知名产业:农业、林业、水利
机场:林芝米林机场
电话区码:0894
邮编区码:860700
政府驻地:墨脱镇
行政类别:县
气候条件:高原气候,亚热带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1万人(2003年)
面积:31394.67平方公里
邮编:860700
电话区码:0894
机场:林芝米林机场
气候条件:高原气候,亚热带气候
基本概况
墨脱县,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的中国境内最后的一个县,也是西藏东南部最为偏远的一个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麓,面积约为一万多平方千米,境内居住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

墨脱县地处西藏东南部消洼鲁藏布江下游。面积305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万亩,森林面积3200万亩。总人口0.92万。辖8个乡 ( 含一个民族乡 ) ,59个村民委员会。墨脱藏语意为“花朵”。

『肆』 朋友给了我一株西藏墨脱县野生兰花,说很值钱,真的吗

因为是墨脱的 所以值钱 墨脱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呀

『伍』 求兰花品种

兰花的品种(29种)(来自网络)


纹瓣兰(学名:Cymbidium aloifolium):

产中国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东南部至南部。生疏林中或灌木丛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00-1100米。从斯里兰卡北至尼泊尔,东至印度尼西亚爪哇,均有分布。


硬叶兰(学名:Cymbidium bicolor):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西南部至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树上,海拔可上升到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也有分布。


垂花兰(学名:Cymbidium cochleare):

产中国台湾(台北、高雄)。生于阴湿密林中树上,海拔300-1 000米。锡金、印度也有分布。


莎叶兰(学名:Cymbidium cyperifolium):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蒙自、砚山、麻栗坡、屏边)。生于林下排水良好、多石之地或岩石缝中,海拔900-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也有分布。


冬凤兰(学名:Cymbidium dayanum):

产福中国建南部、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疏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300-1600米。锡金、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也有分布。


落叶兰(学名:Cymbidium defoliatum):

产中国四川、贵州和云南。生境不详。本种在西南诸省区常见栽培,据报告浙江也有发现。


独占春(学名:Cymbidium eburneum):

产中国海南(崖州、昌江)、广西南部(十万大山)和云南西南部。生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不详。尼泊尔、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莎草兰(学名:Cymbidium elegan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壁上,海拔17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建兰(学名:Cymbidium ensifolium):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西南部、贵州和云南。生于疏林下、灌丛中、山谷旁或草丛中,海拔600-1800米。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北至日本。

长叶兰(学名:Cymbidium erythraeum):

产自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波密、察隅、墨脱)。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4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蕙兰(学名:Cymbidium faberi):

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部。生于湿润但排水良好的透光处,海拔700-3000米。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多花兰(学名:Cymbidium floribunm):

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东部、贵州、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溪谷旁透光的岩石上或岩壁上,海拔100-3300米。

春兰(学名:Cymbidium goeringii):

产自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多石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海拔300-2200米,在台湾可上升到3000米。日本与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据报告印度东北部也曾发现,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hookerianum):

产中国广西西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和西藏东南部(察隅)。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100-27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


美花兰(学名:Cymbidium insigne):

产中国海南(定安、琼中)。生于疏林中多石草丛中或岩石上或潮湿、多苔藓岩壁上,海拔1700-1850米。越南与泰国也有分布。

黄蝉兰(学名:Cymbidium iridioide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乔木上或岩石上,也见于岩壁上,海拔900-28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寒兰(学名:Cymbidium kanran):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林下、溪谷旁或稍荫蔽、湿润、多石之土壤上,海拔400-2400米。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

兔耳兰(学名:Cymbidium lancifolium):

产中国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南部、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生于疏林下、竹林下、林缘、阔叶林下或溪谷旁的岩石上、树上或地上,海拔300-2200米。自喜马拉雅地区至东南亚以及日本南部和新几内亚岛均有分布。

碧玉兰(学名:Cymbidium lowianum):

产中国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盈江、龙陵、沧源、绿春、勐腊、勐海、景洪、金平)。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300-1900米。缅甸和泰国也有分布。

大根兰(学名:Cymbidium macrorhizon):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至南部(米易、美姑、南川)、贵州西南部(兴义)和云南东北部(东川)。生于河边林下、马尾松林缘或开旷山坡上,海拔700-1500米。尼泊尔、锡金、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缅甸、越南、老挝、泰国、日本也有分布。

大雪兰(学名:Cymbidium mastersii):

产中国云南西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600-1800米。锡金、印度、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珍珠矮(学名:Cymbidium nanulum):

产自中国海南、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至西南部(文山、思茅、保山)。生于林中多石地上,海拔不详。此种模式标本系栽培植物,采自云南怒江河谷(六库)。在南方民间已广为栽培。

邱北冬蕙兰(学名:Cymbidium qiubeiense):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生于林下,海拔700-1800米。

墨兰(学名:Cymbidium sinense):

产中国安徽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峨眉山)、贵州西南部和云南。生于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湿润但排水良好的荫蔽处,海拔300-2000米。印度、缅甸、越南、泰国、日本琉球群岛也有分布。

果香兰(学名:Cymbidium suavissim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西部。生境不详,海拔700-1100米。缅甸和越南也有分布。此种植物民间有栽培,国内一些植物园也偶见栽培。

斑舌兰(学名:Cymbidium tigrinum):

产云南西部。生境不详。印度东北部与缅甸也有分布。

西藏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tracyan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册亨)、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大树干上或树权上,也见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200-1900米。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文山红柱兰(学名:Cymbidium wenshanense):

产中国云南东南部(马关、文山)。生于林中树上,海拔不详。越南也有分布。


滇南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wilsonii):

此种甚近虎头兰(C. hookerianum),但叶较宽,蕊柱较短,萼片与花瓣上有不甚明显的红褐色纵脉,可以区别。但上述特征与黄蝉兰(C. iridioides)相近,故有人认为本种可能是它与虎头兰之间的杂种。

『陆』 《莲花》里关于墨脱的描述

通往墨脱的道路,有重重的陡峭高山阻隔,围绕四周的峡谷和汹涌河流。若要抵达,必须通过长满树木的崎岖山路,穿越这一切屏障。它平均海拔只有一千多米,属雅鲁藏布江下游山川河谷地带。多雄拉山口和嘎隆拉雪山却超过四千米,北边还有南迦巴瓦峰。这些地貌特征如同天然的保护网,保全它的神秘和幽静。

从山里下来,越走海拔越低。植物从亚高山寒温带的白雪冷杉、山地温带的针叶林、山地亚热带的常绿和落阔叶林,一直转换到亚热带气候的热带原始森林。一路看过四季景观。

溜索是穿越湍急河流最好的工具。整个人顺着粗大的绳索滑行,河流的巨大响声和蒸腾水汽,企图给人震慑,仿佛死亡的火焰在身下燃烧,所以不能低头看它。在攀爬悬崖峭壁的时候,必须使身体屈服下来,以便保持柔软和平衡,使手和腿的关节迎合岩石的自然轮廓,自然地向上。在做着这一切的时候,都必须清除内心所有烦杂多余的意识。在行动的过程中,哪怕是一丝丝畏惧和犹豫的侵扰,都会使身体失去控制和平衡。而一旦手脚发软、脑子混乱,势必就会坠落或摔跌下来。如果这样,会失去一切机会。悬崖和江水会无情地使人丧命。

所以在行动之中,必须将自己的身体搁置在死亡之上,与它擦身而过。保持内心的寂静状态和全神贯注。人抵达某种修行的实质。你能听到时间在耳边嚓嚓飞速掠过的声音。天地向你敞开,彼此对立的力量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它烘托你的生命力,善与恶的强烈对比,哪怕是对你需索着死亡。人的内心无限自由和开放,因为可以与天地融合在一起,哪怕是死去,尸骨也投向自然的怀抱,而不是人间。

峡谷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板块运动强烈,造成山壁耸立、频繁的地震和雪崩。一路状况如同九死一生。在树林中露营,常会被不远处轰轰隆隆的巨大声音震醒。那是峡谷在深夜时发生的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回声在峡谷中久久回荡,令人心惊。大雾弥漫,树叶上融化的水滴,一整夜敲打着帐篷顶,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空气潮湿,地上是常年被雨水浸泡和腐烂的植物。因为行路疲惫,睡眠酣畅。

一路可见大大小小的瀑布。力道惊人的水柱冲击而下,在黑色岩石上砸出白茫茫的雾。强大冷风袭人。在远处凝望,它们如同是悬挂在绿色山峦中一道一道银白色绸带。秀丽静止。并不带有震慑力。经常需要穿越这样的瀑布,浑身被浇得湿透。速度稍慢,就会被水力冲击得窒息。

清晨,无数的飞鸟在树林中呜叫。太阳光芒穿透雾气和林阴,疏朗温暖地倾洒下来。那一束一束明亮光线,仿佛并不真实。五千米以上的雪山,因为太阳的光线,在每天不同时辰发生微妙的变化。有时候是银白色,有时候是蓝紫色,有时候是金黄色,有时候是暗红色。来自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云团,那些海洋水汽凝结的白云,长年飘浮在白雪皑皑的山顶。仿佛是孤寂高山惟一的伴侣。山顶上的雪融化成水再流回平原。就是这样一种轮回。

峡谷间有开满鲜花的杜鹃树。这种峡谷中最为浓密和常见的巨大植株,它们繁花似锦,铺满山峦,开遍由云杉、冷杉、铁杉组成的森林。我们在云雾弥漫的树林中行走,路下的积雪未融。随处可见树下盛放的杜鹃花和兰花。数百种百合绽放洁白的硕大花朵,沿着河两岸生长。

从十八世纪开始,门巴人从门隅一带东迁,千里迢迢,历尽艰险,来到墨脱。他们抱着对梦中乐土的向往,饱含激情,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这里没有梦想,但是有肥沃广裹的土地。幽深隔绝,又可以远离剥削和苦难。人的力量远不如自然的威严与强大。而自然是公正的。坚持行进就可抵达安乐土地,辛勤耕耘就能丰衣足食。他们敬畏山神,崇拜生殖力。繁衍生息,如此才在这个峡谷里代代相传,生活下来。

在深夜眺望远处的小村,灯火明灭。天空中无以计数的群星闪耀,排列成壮丽的行列。月光下奔腾的雪溪,闪烁出变幻莫测的银白光芒,与流转的星光对映。陡峭险峻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56米,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不轻易露出真面目。它在藏语中的意思,是雷电如火燃烧。它还未被人类攀登。是刚烈而神秘的山峰。在这里,自然非常有尊严。

P163 被终年潮湿浸染的森林,雾气白茫茫蔓延蒸腾。枝叶遮盖的深处,不见一丝光亮渗出。雨水落下并没有发出声音。所有的声音,在产生的瞬间即已被森林的呼吸迅速而无情地吞噬。 树林中古老的冷杉和苍柏,一棵一棵寂然挺立。仿佛它们注定将以同样的姿态死去和灭绝。树干枝桠上覆盖密不透风的绿色蕨类苔藓。远处看,是毛茸茸厚实的一层绿衣。探近之后用手指触摸,能分辨出一簇一簇结构细密的小叶片。每一片都具备完整的形体,散发出呼吸以及饥饿渴望。浓密枝叶错落交织,构建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宇宙。P188 黎明即将到来。天空呈现一种寂寥而沉重的灰蓝色,映衬绵延起伏的重重山峦。这些苍翠高山终年云雾缭绕,云层厚重流连。此时有难以言述的寂然。而狭长山丘上存在了几百年的村落,深深隐藏在群山之中,木头房子密集分布如同棋子撒落,等待收割的秋天稻田金黄醇厚。天幕闪烁稀薄的星辰,曙光即将从膨胀丰盛的云霞之中映染而出。空气中有清凉而刺鼻的灌木气味。乌声清脆。来路已经不可见。而前路苍茫无着,曲折小径不可思量,通往一层叠一层的群山峻岭。遥远天际矗立一座高耸雪山,线条简洁,清冷无边。皑皑白雪柔和地覆盖在金字塔形的山巅上。仿佛它与时间等同地存在,已使它完全超然世外,却又与这天地密不可分。

清晨微光突破沉沉雾霭。仿佛在突然之间,幕布被掀开。太阳的光线渗透而出。雪山那锯齿般的峰峦呈现出鲜明轮廓,斜面折射出光芒,产生有生命力的变化。阴沉的蓝紫色,过渡至银灰色,然后在透亮光芒抚摸下,蔓延出一种淡淡的粉红色。直到最后,太阳破云而出。雪山峰顶呈现璀璨的血红,如同火焰燃烧。无可置疑。天地发生的细腻色彩过渡充满神奇。此刻。阳光温暖明亮地洒落大地。村落的房子上飘出白色的袅袅炊烟。谷地中一面静寂的蓝色湖泊,纹丝不动,倒映着天光山影。这高山之上的湖泊,也许是地球的最后一滴眼泪。雾气消散。整个山谷清朗肃穆,万物寡言,光线流动,蕴藏着宁静而深不可测的力量。

如果不经历艰辛的路途,如何能够抵达美好的地方。

『柒』 从墨脱到波密可以带兰花走吗

墨脱是自然保护区,你能不能不带兰花出去呢?一般那里的兰花在云南或者网上也有卖,如果没有卖,高山兰一般特别的品种都很难种。你为什么非要从自然保护区,或者保护区周边带走野生植物呢?这种问题还拿上来问?野生兰科植物全部是国家保护的,你懂?为什么?你去到那里,说明你是个自然爱好者,旅行爱好者,你喜欢自然,你拥抱了绝美的大自然。难到非要带走点什么?

我无法阻止你。但你的行为并不光彩,也不值得赞同。

热点内容
另一朵玫瑰那样独特的小说 发布:2025-07-05 17:07:16 浏览:408
取名为海棠 发布:2025-07-05 15:17:53 浏览:642
白兰花雕刻 发布:2025-07-05 14:39:49 浏览:125
在心中盛开一朵 发布:2025-07-05 14:34:06 浏览:418
六指兰花 发布:2025-07-05 14:15:48 浏览:805
插花福州 发布:2025-07-05 14:14:32 浏览:726
矮乔木盆景 发布:2025-07-05 14:08:35 浏览:706
牡丹花艺作品 发布:2025-07-05 14:07:11 浏览:14
花艺WFC 发布:2025-07-05 14:07:05 浏览:143
干玫瑰花面膜 发布:2025-07-05 13:47:48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