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姜荷花的诗词

姜荷花的诗词

发布时间: 2021-03-11 04:19:05

荷花的迎客诗词

21、《商州客舍》【唐】孟郊
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四望失道路,百忧攒肺肝。
日短觉易老,夜长知至寒。泪流潇湘弦,调苦屈宋弹。
识声今所易,识意古所难。声意今讵辨,高明鉴其端。

22、《钟陵夜阑作》【唐】韦庄
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
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

23、《大雪歌》【唐】李咸用
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玉圃花飘朵不匀,银河风急惊砂度。
谢客凭轩吟未住,望中顿失纵横路。
应是羲和倦晓昏,暂反元元归太素。
归太素,不知归得人心否?

24、《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楼》【唐】张义方
恰当岁日纷纷落,天宝瑶花助物华。
自古最先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
密飘粉署光同冷,静压青松势欲斜。
岂但小臣添兴咏,狂歌醉舞一家家。
写风的
应该是这首最出名了吧?四句没一字有风,但句句有风。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写雨的
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雨声。雨中多愁,因而雨中多诗。以杜甫和李商隐为例:杜诗中“雨”意象出现了246次,比“睛”的36次多了六倍;李商隐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了73次,而“睛”只有10次。[1]雨作为一种轻柔流动的物象,更是常常出现在词人的笔下,成了词人抒发个人感慨的有效载体。雨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意的自然现象到被刻意营造成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谈谈“雨”意象的建构类型及其人生意蕴。

一、 喜雨——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韦应物《幽居》诗:“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就是人们赞赏的佳句。“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可见一斑。

苏轼《浣溪沙》词:“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一场透雨过后,原野青青,景色格外清新可爱,走马于平沙芳草地上,自是一尘不染,只觉满眼青翠,内心喜悦可以想见。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两句,诗人极为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鱼和燕子在微风细雨中的动态。鱼的欢欣,燕子的轻盈,引起了诗人喜悦的心理反应,这不正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吗?

我们再来看一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它细腻、匀称、滑爽、滋润而又慢慢地普降到皇城中的街道。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觉得快乐、新鲜、活泼、清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写春的
在喜雨诗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杜甫的《春夜喜雨》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人意,在大地急需要雨时,雨来了,它好在适时。在人们正酣睡的夜晚,雨无声地,细细地下,不知不觉中柔情地融入大地,化作生命的光泽与亮色,它好在润物无声。雨既是春雨,又是好雨,它知人意,体人心,故令人喜。题目中那个喜字在诗中虽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逢里迸透。”[2]

同类的例子还有:“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文同《北斋雨后》);“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汪藻《即事二首》其一);“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等。这些诗词句子均写得清亲可爱,给人以快感。我们从中可以读出生命的光泽和人生的生机与希望。

二、 苦雨——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往事如烟,人生苦短,“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雨飘然而下,成了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了特定的感情内涵。这样的例子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现列举如下: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姜白石《点绛唇》:“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苏轼《浣溪沙》:“萧萧暮雨子规啼。”李璟《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贺铸《半死桐》:“空床卧听南窗雨。”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其二:“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许浑《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戴叔伦《苏溪亭》:“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从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苦雨往往跟悲、怨、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多,时间以黄昏、夜晚为主。春雨绵绵,秋雨霏霏。当落红无数、春去匆匆、悲风怒号、黄叶飘落、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雨像懂得人的情思,点点滴滴地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诗人百感交集,泪水与哀愁同出,读来令人断肠。

三、 雅雨——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代司空图在《诗品》中对“典雅”的解释是:“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3]郭绍虞先生说:“赏雨茅屋,幽居自得,见其雅”。[4]中国文人有喜雨的雅好,这是情感表现的需要,也是一种雅致人生意境的追求。以韦应物《滁州西涧》为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山涧边簇生着一片可爱的芳草,树丛中有黄鹂鸟在悠然自得地鸣叫。向晚时分,春雨洒落,潮水暴急,野渡无人,孤舟自横,一片迷茫。诗人对野生之物自然存在状态的倾心与赏玩,折射出闲雅萧散的人生态度,令人心醉。

我们再来看一首南宋姜夔的《平甫见招不欲往》诗: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这样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如陆游:“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小园四首》其一);张耒:“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初见嵩山》;汪藻:“钩帘百顷风烟上,卧看青云载雨过”(《即事二首》其二);徐俯:“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荫来”(《春游湖》);韦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菩萨蛮》);温庭筠:“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咸阳值雨》);孙觌:“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吴门道中二首》其一)。这些诗词句子,写得萧散疏朗,清丽婉约,很符合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中国古代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美学,它以人为中心,极为重视、关注人如何于现实人生中使自己得以超拔,将人的精神生命向上推展,提升人的生命存在。受此影响,唐宋诗人探索、追求人生的自由审美极境,向往、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存在,人诗意地栖居,人生如闲云野鹤般闲适。我们可以说文学世界里的细雨疏疏,是浮现于诗人嘴角的恬静与惬意。诗人的心灵在细雨的浸润下,流露出远离喧嚣的高雅与适意。

四、 禅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雨所清洗的是空间世界,也是人的心灵世界。诗人的权心利欲在雨意的清凉中被洗净,诗人在雨的静观和沉思中领悟到某种人生的哲理,从而使雨具有了几分禅家的意味。

请看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定风波》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此词作于苏轼贬居黄州之时,作者借途中遇雨的平常经历阐发了不平常的人生哲理,映射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感受:无论是自然界的阴睛风雨,还是现实人生的荣辱升降,都可等闲视之,浑不在意。这里词人正是借助于“雨”这一具体意象将人生引入到忘情得失,超然物外的禅意般的宁静之中。

另一宋代词人蒋捷的一首《虞美人·听雨》则运用了时空大幅跳跃的表现手法,择取三幅人生画面以“听雨”为线索加以贯穿,来表达人生痛定思痛后的感叹。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同是听雨,境界不同,感受也各异。少年风流,追欢逐笑;壮年坎坷,浪迹天涯;而今鬓发斑白,人也老了,倦卧僧庐,长夜听雨,从此心如死井,万念俱寂。“悲欢离合总无情”,任凭阶前秋雨点滴到天明,雨再也掀不起任何感情的波澜。在作者笔下“听雨”成了一种无可言说的人生境界的象征。

宋人方岳的一首《听雨》诗也同样显得很有意味: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诗人雨中入眠,连梦里也长出青苔,身心闲静得连鸟都不猜疑。在竹斋听雨的境界里诗人自失于“对象”之中,身心完全物化,世界不复存在。雨把人从喧闹的尘世带入诗意的栖居,虽无一字禅语,但处处可见禅趣。这一类型的诗歌,还可举出很多。如阵与义《试院书怀》:“细读平安字,愁边失岁华。疏疏一帘雨,淡淡满枝花。投老诗成癖,经春梦到家。茫茫十年事,倚杖数栖鸦。”清代纪昀对此诗的评论是“通体清老,结亦有味。”[6]又如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秋雨夜眠》);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江上》)。诗人们借助于雨意象来表达空、静、闲、淡的艺术氛围,深寓着“可解而不可解”的禅意。在这里生命本体与宇宙本体被圆融为一体,一切都随缘任运,自然适意,宁静淡远中有生机勃勃的自由境界,显得空中有灵,灵中有空。这就是所谓的“不立文字”而达到开悟心境的目的。

综上所述,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所体现的文人士大夫的生存境界和人生态度与中华民族好静的传统性格特征相符。众所周知,西方民族好动,中华民族好静,正是这种好静的性格特征使得中国古人有条件静观万物、默察于心,因而对自然物象有了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而受传统文化心理影响的中国文人历来重视诗意化的人生追求,强调自身心性的修养,在思维方式和智力结构上注重内在的领悟和体验。可以说,“雨”意象经过唐宋诗人内心感受的化合与点染,才使主体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外化,从而使读者得到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感受。“雨”意象所包含的丰富的人生意蕴极富启发性。雨中有欢欣,雨中有哀怨,雨中有雅趣,雨中有禅思。雨为诗人的生命留下了广阔的抒情空间,从而使我们对它的每一次体验都获得了新鲜的巨大的心理震撼力。

【和子由踏青】
春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瞋。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新春。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次韵杨褒早春】
穷巷凄凉苦未和,君家庭院得春多。不辞瘦马骑冲雪,来听佳人暗踏莎。破恨径须烦麹糵,增年谁复怨羲娥。良辰乐事古难并,白发青衫我亦歌。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放朝三日君恩重,睡美不知身在何。

【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
屋上山禽苦唤人,槛前冰沼忽生鳞。老来厌逐红裙醉,病起空惊白发新。卧听使君鸣鼓角,试呼稚子整冠巾。曲栏幽榭终寒窘,一看郊原浩荡春。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湖上有水仙王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癸丑春分后雪】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⑵ 经典诗句、诗词

【诗句】
1、《将进酒》唐代:李白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翻译: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3、《静夜思》唐代: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4、《蒹葭》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翻译: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5、《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翻译: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诗词】

1、《陋室铭》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爱莲说》宋代: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满江红·写怀》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⑶ 需要大量描写荷塘的诗词。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版

莲叶何田田,鱼戏权莲叶间。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碧荷映玉泉 妩媚顾自鲜。婷婷戏绿水,轻展碧玉伞。秀色压群艳,清香谁更怜。

满池塘睡莲香,红蜻蜓点水忙。轻风降玉露,明月照影长。微凉, 微凉,痴步过西墙。

⑷ 姜荷花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杨万里《小池》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⑸ 描写秋天的荷花,或者是残荷的诗句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内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竹容坞无尘水槛清”,诗人起笔就以极为简练的笔调,勾画了驼氏亭的环境:水清、竹秀、亭静,这里一片的清幽雅洁。然而,也正是这幽静清廖的,远离了尘嚣的境地,牵引出诗人绵绵的相思。这种相思,了无痕迹地表现出清幽环境中诗人的孤寂;“相思迢递隔重城”,而地域的距离又是这样无情地阻隔了彼此的思情。诗人眼下所宿的驼氏亭与崔氏二兄弟居住的长安,远隔千山万水,诗人只能借助于风、于云,将自己的思念悠悠然地飘向远方长安,以求得寂寞中的慰藉,间隔中的契合了。

⑹ 有哪些冷门,但是意境非常优美的诗句

1、《人月圆·山中书事》元代·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译文:千古以来,兴亡更替就像繁华的春梦一样。诗人用疲倦的眼睛远望着天边。孔子家族墓地中长满乔木,吴国的宫殿如今荒革萋萋,楚庙中。乌鸦飞来飞去。几间茅屋里,藏着万卷书,我回到了老村生活。山中有什么事?用松花酿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2、《苏溪亭》唐代·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译文:在苏溪亭上望去,碧草无边无际,是谁随着东风唱着阑干十二曲呢?燕子还没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水上岸边烟雨蒙蒙,雨中杏花也感到寒意。

3、《思帝乡·春日游》唐代·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译文: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田间小路上,谁家少年,如此风流?若能将身嫁与,誓死到白头,纵被无情弃,也不羞。

4、《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译文: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时分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宛溪与句溪如同明镜环抱着宣城,凤凰与济川两桥如同落入人间的彩虹。村落间泛起的薄薄寒烟缭绕于橘柚间,梧桐树在深沉的秋色里已经枯老。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想南齐诗人谢公?

5、《春行即兴》唐代·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译文:宜阳城下,春草一片茂盛,涧水东流,之后回转向西。树木秀丽无人欣赏,鲜花绽放也自凋落。山路漫长春光无限,空荡静寂只闻鸟鸣。

⑺ 唐诗三百首中带花的诗句

1、《寒食》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释义: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2、《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释义: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3、《长干行·其一》唐代: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释义: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便同你一起在门前做折花的游戏。

4、《金陵酒肆留别》唐代: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释义:春风吹起柳絮,酒店满屋飘香,侍女捧出美酒,劝我细细品尝。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释义: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6、《长恨歌》唐代:白居易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释义: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

7、《琵琶行 / 琵琶引》唐代:白居易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释义: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8、《春望》唐代:杜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释义: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9、《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释义: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10、《春晓》唐代:孟浩然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释义: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⑻ 姜夔比较好的诗词

1、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

扬州自古是著名的都会,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稍作停留。过去昔日繁花热闹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后,只留下残存的古树和废毁的池台,都不愿再谈论那残酷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声响起,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杜牧俊逸清赏,料想他现在再来的话也会感到震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还在,桥下江水水波荡漾,月色凄冷,四周寂静无声。想那桥边红色的芍药花年年花叶繁荣,可它们是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

2、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宋代: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译文

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飘浮。几座孤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随天随子一起隐居。可他如今在何处?我独倚栏杆缅怀千古,只见衰柳参差风中飞舞。

3、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代: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译文

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苍老得太快。我们离别得太久,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时光忘去。可不知是谁,让我朝思暮想,年年岁岁的团圆夜,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4、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宋代:姜夔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译文

她体态轻盈、语声娇软的形象,我分明又从好梦中见到了。我仿佛听到她在对我说:长夜多寂寞呀,你这薄情郎怎么会知道呢?春天才刚开头,却早已被我的相思情怀染遍了。

自从分别以后,她捎来书信中所说的种种,还有临别时为我刺绣、缝纫的针线活,都令我思念不已。她来到我的梦中,就像是传奇故事中的倩娘,魂魄离了躯体,暗地里跟随着情郎远行。我西望淮南,在一片洁白明亮的月光下,千山是那么的清冷。想必她的魂魄,也像西斜的月亮,在冥冥之中独自归去。也没有个人照管。

5、过垂虹

宋代: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译文

我自创的新调,音韵是如此和谐美妙;小红轻轻地唱着,我为她伴奏,吹着洞箫。一曲唱完,小船已摇过了吴江县城;回望经过的水路,轻烟绿波,还有那一座座美丽的石桥。

⑼ 有什么诗句是赞红莲的 、、 !!

夏日莲荷竟芬芳,

红莲争似白莲香。

天生妩媚谁与比?

直叫中年又下塘!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火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多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 在我的手里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喏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桨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地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 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 有韵地 你走来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麻衣胜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浣溪纱》

红映山河唱大风,

莲开香满喜心融。

落诗情趣壮长空。

故步不封尤进取,

衣裙飘舞起飞虹。

赞言祝语诉由衷!

<<问莲>>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从另一种角度看莲花之生于污泥思想么,应该是强调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一道理的

<<赞莲>>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赞美莲叶给人的一种清爽之感强调人要有一种奉献精神。这诗我看不太好

<<残莲>>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于失意之中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

<<种莲>>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标明自己像莲花一样,结藕为粮,施人以福,不求名利回报

<<忆莲>>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浅显易懂吧...这个

<<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很浅显了,是说诗人画莲,形态极致却不能画出它独有的神韵出来完全是赞美莲之独特气质。

⑽ 写花的诗词有哪些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
13.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14.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15.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6.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唐)李峤(qiáo)
17.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8.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19.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20.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1.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高鼎《画》)
2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3.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24.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5.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 食》》)
26.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27.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邵雍《一去二三里》)
28.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9.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30.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31.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2.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33.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4.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百花中。
(郑思肖《寒菊》)
35.惟见林花落,
莺啼送客闻。
(李白《别房太尉墓》)
36.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
(陈亮《梅花》)
37.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8.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39.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即兴》)
40.晴时风日雨时干,
草满花堤水满溪。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诗中花名
1.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2.接天莲叶无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花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
4.沾衣浴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僧志南《绝句》)
5.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6.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7.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8.十分秋色无人管,
半属芦花半蓼花。
(黄庚《江村即事》)
9.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10.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
11.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12.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4.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缲车。
(苏轼《浣溪沙》)
15.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16.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
17.不是一番寒彻骨,
那得梅花扑鼻香?
(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18.桃花一树鱼三尺,
不醉月明船不归。
(陈继儒《春日雨霁泛舟》)
19.桃花流水突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 《山中答问》)
20.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徐俯《春游湖》)
21.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22.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23. 竟说田家风味美,
稻花落后鲤鱼肥。
(朱凤翔《村处闲吟》)
24.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寓意》)
25.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卢梅坡《雪梅》)
26.不是一番寒澈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27.荷叶罗群一色裁 ,
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28.明朝望乡处,
应见陇头梅。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29.荷变弄水一身香,
竹里招风满扇凉。
(杨万里《青坐池亭》)
30.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31.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香。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32.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3.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后更无花。
(元稹《菊花》)
34.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张渭《早梅》)
35.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36.春兰兮秋菊,
常务绝兮终古。
(屈原《离骚》)
37.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XX《塞上听吹笛》)
38.黄菊枝头生晓寒,
人生莫放酒杯干。
(黄庭坚《鹧鸪天》)
39.森林旧有高人隐,
寻到梅花却系船。
(马一龙《新丰夜泊》)
40.黄昏风雨打园林,
残菊飘零满地金。
(王安石《残菊》)
41.并眼看人殊草草,
隔林迢递见梅花。
(刘克庄《岁晚书事》)
42.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
43.诗客清晨冲雨入,
梅花一夜为君开。
(杨万里《送简寿王主薄之官临桂》)
44.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
45.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着花。
(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46.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7.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李白《论诗》)
48. 谢却海棠飞尽絮,
困人天气日初长。
(朱淑真《即景》)
49. 燕子不归春事晚,
一汀烟雨杏花寒。
(戴叔伦《苏溪亭》)
50.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王维:《杂诗》)
51.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二首》)
52.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李煜《望江南二》)
53. 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
54.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55.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56. 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57.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
58. 更无柳絮因风起,
惟有葵花向日倾。
(司马光《客中初夏》)
59.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热点内容
清洁西兰花 发布:2025-07-08 06:42:34 浏览:256
真假牡丹图 发布:2025-07-08 06:42:32 浏览:431
雷达七夕表 发布:2025-07-08 06:16:09 浏览:825
GL部樱花 发布:2025-07-08 06:04:10 浏览:337
樱花茶园 发布:2025-07-08 05:38:51 浏览:517
最美插花 发布:2025-07-08 05:36:27 浏览:765
长沙梅花开了吗 发布:2025-07-08 05:31:59 浏览:792
茶树小盆景 发布:2025-07-08 05:23:16 浏览:540
陈全胜牡丹 发布:2025-07-08 05:01:07 浏览:77
牡丹江市图片 发布:2025-07-08 05:01:02 浏览: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