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忧荷花
1.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3《荷花》练习(含答案)
荷叶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2. 小学生三年级12课荷花发展练习二,读读练练莲荷满塘怎么写
荷塘满池
盛夏,热气笼罩着大地,只有满池满塘的莲荷令人赏心悦目。
远看,莲叶犹如翠云团团,微风吹过,叶云翻卷,才见白的红的荷花开到了天边,与碧波蓝天融成一体。阳光映照下,那朵朵荷花显得格外清丽与清亮,给人带来满目清凉。
近看,片片莲叶高低错落,密密织织,展开的荷花亭亭而立却又姿态各异。阳光把叶和花染得深深浅浅,把荷的清馨和莲的清香散发开来,又给人带来满心清净。
(本文赏析)好一派荷塘美景
这篇散文描写的是夏日荷塘的美丽景色。文章先总写,在盛夏,只有荷塘才那么吸引人,叫人心旷神怡。然后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写远景重点写风儿吹拂下和阳光照耀下的美景;写近处,重点写莲叶和荷花的姿态及清香。看,好一派荷塘美景!
将文章写得美而且真实,一定要以细致观察为基础。这篇文章在写远景时,说风吹过才能见到荷花,写近景时才描述了荷花和莲叶的香味,这就显得很真实,它一定是作者仔细观察的结果,而不是凭空想象的。同学们,写文章,别忘多观察生活。
3. 荷花这一课的配套练习第二题怎么做
2、可以结合课堂学习进行,想象出用彩笔画出来的色彩明丽的画面。而一池荷花就版是这样一幅色彩权明艳的画面,因为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看上去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幅活的画。
3、可以体会作者像身着白衣裳翩翩起舞的荷花,在和蜻蜓、小鱼交谈的情景,从中受到启发,由此想象开去。也可以想象出与课文描写不同的内容,从看到的、听到的等方面展开想象。
4. 荷花小练笔
一、例文:抄
白荷花在这些大袭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真是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二、练习题用以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总分总的结构:
这段话共有5句。第一句总的写白荷花开花了,中间三句具体写了荷花开放的三种姿态,最后一句总结荷花的姿态真是各式各样。
三、我也学着用这种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四、经验总结:
小练笔应该多练,让学生多接触多练习,他们才能试着模仿和感受,最后形成自己的文学气质。
应该先呈现给孩子们写作特征明显的一段话,接着可以用练习题的方式让他们去理解和领悟这种写作方法或者文章结构。
最后练习,结果会非常好。
王景琦练笔:
百合花在花坛里露出洁白的笑脸。有的百合刚刚展开两三片花瓣,像花仙子静悄悄地打开了门。有的百合花还是花骨朵儿,一个一个像一颗卵形的蛋。百合花有粉色的、白色的、黄色的……其中黄色比较常见。真是一朵比一朵漂亮,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5. 王冕学画荷花读后感50字
他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要他替别人家放牛
6. 作文:勤奋学画的王冕
勤奋学画的王冕
中国民间传说
古代有个叫王冕的小孩儿,十分喜欢读书。但是家里没有钱,他只好给有钱人去放牛了。王冕放牛要经过学校,看见那些学生念书,他羡慕极了,经常把牛拴在树上,自己跑到学堂窗户下,听老师讲课,听学生读书。
有一天,他听入了迷,忘了牛,等他想起来,牛已经没了。爸爸听说牛丢了,都快气死了,从此再不准他去学校。但是他还不死心,总是偷偷找上学的小伙伴学识字。他认识一些字以后就借书,在爸爸睡觉以后,跑到有亮光的地方去看。
夏天的一个傍晚,王冕在湖边放牛。那时,雨过天晴,太阳照得湖面一片红光,湖水波纹闪动着,四周一片绿色,映衬着粉红色荷花。这景色真美!小王冕心想:这景色像画儿,可是一会儿就没有了。我要是能把它画下来该多好!从此,王冕决心练画画。开始时,他拿一根小树枝当笔,在地上画荷花,可是画不像。他抽空便去看荷花,记住荷花的模样。放牛的时候,他一边琢磨一边画。
王冕苦学苦练了一段时间,闭上眼睛也能画出荷花了。他用压岁钱买了一点纸,又把树叶和红花捣成汁儿,当颜料;拿凳子当桌子,就坐在湖边上画起荷花来。画好后,一看,上了颜色的荷花图真好看!可是王冕发现,早晨、中午和晚上的荷花不一样;晴天的和雨天的也不一样,而自己画的荷花却只有一个样。他决心学会画各种形态的荷花。于是他不停地画呀,画!经常画得忘了吃饭。
经过几年的苦练,嘿!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池塘里采来的一样。还有人来买他的荷花图呢!后来,他成了有名的画家。
7. 学了《荷花》一课,我想用诗句“ ”来
《荷花》
宋·宋伯仁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2、《州宅堂前荷花》
宋·范成大
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3、《东湖看荷花呈愿父》
宋·宋自逊
团团堤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
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
4、《荷花》
宋·苏泂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
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
5、《荷花》
宋·王月浦
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
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
6、《荷花》
宋·白玉蟾
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
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
7、《四望亭观荷花》
宋·姚勉
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
分明飞下双双鹭,才到花边不见踪。
8、《月下看白莲》
宋·杨公远
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
9、《西湖夏景》
宋·程安仁
五月湖中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靓妆玉面映波光,细袖轻裙受风举。
10、《湖边》
宋·崔复初
西子湖边水正肥,鸳鸯双浴湿红衣。
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
11、《雨后池上》
宋·刘颁
一雨池塘水面中,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2、《莲花》
宋·张文潜
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
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凌波踏明镜。
13、《雨中荷花》
宋·杜衍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
14、《咏莲》
宋·杜衍
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
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妇出浴时。
15、《采莲曲》
宋·何应龙
采莲时节懒匀妆,日到波心拨棹忙。
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
16、《荷花》
宋·杨万里
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
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
17、《荷花》
宋·释仲殊
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
想是鸳鸯头白死,双魂化作好花来。
18、《画荷花二首》
宋·释云岫
三千美女学宫妆,占断薰风水一方。
试问画工何处在,移来五月鉴湖凉。
高擎万柄绿参差,匹练横铺锦一机。
喜对薰风描写得,秋风夜雨不敢知。
19、《采莲曲》
宋·邹登龙
平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
一双鸂鶒忽飞去,为惊花底兰桡鸣。
兰桡荡漾谁家女,云妥髻鬟黛眉妩。
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
20、《东湖荷花》
宋·释文珦
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
出自淤泥元不染,开於玉井旧知名。
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
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
21、《荷花》
宋·湛道山
涌金门外凉生早,无数荷花斗娇好。
自怜贫病不出门,无奈心情被花恼。
夜来一雨愁思浓,晚看玉露垂庭草。
便须扶杖买兰舟,莫待红妆被霜老。
22、《采莲》
宋·秦观
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
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
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
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
23、《荷花》
宋·董嗣杲
天机雪锦织鲛绡,艳朵亭亭倚画桥。
无垢自全君子洁,有姿谁想六郎娇。
翠房分菂莲须褪,玉藕抽丝暑叶摇。
花里不妨呼净友,采香须棹月明桡。
24、《新荷》
宋·朱淑真
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
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
8. 求答案,是初二的,学练优上的
先“求同”。甲文选自课文周敦颐的《爱莲说》,我们很熟悉。乙文虽选自课外,但文字并不艰深,可以看出写的是作者少时临湖赏荷之事。“莲”即“荷”,甲、乙两文写的是同一物,而且都对荷花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写,这是两文的相同点。再“辨异”。甲文有两段,前段写莲的形与神,后段为议论,表达了作者的人格追求;乙文共一段,细致地写出了荷花的形态,喻荷花为“花中仙子”,引用了李白的诗句赞美荷花,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没有议论。整合思路可以得出如下答案(示例):不同点:甲文通过对莲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乙文通过具体描写,写出了荷花的形态,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相同点:都对荷花进行了细致描写。
---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