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词木兰花
1. 寻词牌名木兰花和减字木兰花的格律
地铁减腿法
坐地铁的时间少则五分钟,多则半个钟头,就利用这个时间做运动吧。
两只脚的脚踝交替按压八秒钟,每只脚各做三次。双腿先分开,双膝并合,用力互相压着八秒,重复做直至下车。
办公室减腿法
到影印机影印或FAX时,不妨先提起一只脚成九十度角。然后用另一只脚的脚尖撑起全身,接着缓缓落下,每只脚做十次。惯常逐级上楼梯的你,不妨大步一些,两级两级上,而且尽量将重量移向前腿。
食物减腿法
为何你会有一对大象腿?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你“饥不择食”,无论脂肪或卡路里有多高都照吃,于是脂肪不断在身上生长,所以要美腿,就要“拣饮择食”,多吃蔬菜和蛋白质的食物,都有助结实腿部肌肉。
当你进行以全身减肥为目的的锻炼时,全身各个部位包括大腿在内都会得到减肥。能使腿部和臀部得到锻炼的最有效的增氧健身运动是行走、骑自行车、越野滑雪、爬楼梯。
跑步也是消耗热量的好方法,但对于大腿很粗胖的人来说却不是最佳选择。因为这些人会发现跑步很艰难也很不舒服,就不愿意坚持下去。而采用行走与跑步相结合的方法就好得多。当您不感到艰难时,可以适当增加跑步而减少行走。
游泳也是一项全身性增氧运动、但游泳对大腿的使用不是太多。如果你想在游泳池中健美大腿。可以在浅水中行走,或者穿着救生衣在深水处行走。水的天然阻力会使你的大腿得到强有力的锻炼。这种锻炼效果 是在马路上所得不到的。
为了使大腿减肥,每次锻炼需30分钟。每周至少3―5次。坚持中等以下及中等强度的锻炼。即达到最大锻炼强度的60%,可以消耗更多的脂肪。如果你觉得维持这种锻炼水平有些吃力,可以先从小运动量进行。然后再慢慢加强。还可以在锻炼强度和时间上灵活掌握。 若锻炼强度较低且较容易进行,可增加锻炼的时间就消耗脂肪的情况来说,行走1小时和跑步20分钟的效果 是相同的。
在执行锻炼计划之前。最好让医生给你进行一下身体检查,然后选择一个容易进行又无不良反应的锻炼强度。以后锻炼时间可以逐步增加,但每周平均增加的锻炼时间不应超过20%。自我锻炼的最好方法是锻炼结束1小时内身体能恢复正常。
2. “晓来风细,不会缺声来报喜。”出自苏轼全宋词中的《减字木兰花》,请问这句诗词是什么意思
减字木兰花
得书来
晓来自风细,不会鹊声来报喜,却羡寒梅,先觉春风一夜来;
香笺一纸,写尽回文机上意,欲卷重开,读遍千回与万回。
此词作于熙宁七年正月,是东坡接到妻子王闰之的来信之后所作。
早上吹着微风,稍稍的还有点冷,忽然听到喜鹊在枝头欢快的啼叫声
3. 减字木兰花(止贪词)是什么意思
减字木兰花(止贪词)是什么意思
是一首词
鸾坡凤沼。轩冕倘来何足道。存养天真。安用浮名绊此身。劳生逸老。摆脱纷华须是早。解绶眠云。林下何曾见一人。
4. 减字木兰花李清照解词注释
【作者】: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内容】:
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注释】:
一枝春欲放:此指买得一枝将要开放梅花。
泪染:眼泪濡湿,这里指露水浸染之意。
彤霞:红色彩霞。这里指梅花之色彩。
簪:名词作动词,即插于发中。
徒:只。
比并:放在一起比较。
【赏析】:
此词,当是李清照年轻时所作,表现女主人对春花的喜爱,对容貌美及爱情的追求。远用心理描写、拟人等手法。语言活泼、清新。
5. 减字木兰花这首词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基本上是写实,是一首典型的军旅进行曲,是一幅威武雄壮的雪山行军图。在大雪纷飞、漫天洁白的大环境下,毛泽东率领十万工农大军,高举红旗,渡过重重难关,向着赣江畔的吉安急速进军。
作者先将美丽的大自然描绘在面前,然后再将重大的历史事件放在这个壮美的环境之中,从而营造出极为和谐的诗歌意象和典型的文学形象。
上阕描写行军的场面。起句“漫天皆白”全景展现了恶劣的行军气候。“漫”、“皆”二字,充分写出了降雪之大。“雪里行军情更迫”用自然困难与心情的对比,拉大反差,突出了“情更迫”,写出了行军人内心的焦急,使人感到了行军步伐的不断加快,表现出行军队伍对困难的藐视。同时,它也给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问:为什么那么急迫?接下来可以看到,在大雪之外还有困难。“高山”、“风”、“大关”都挡在面前。然而“红旗”意象的出现,展现了红军队伍翻山越岭的动人画面,表现出红军战士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下阕回答行军的任务。作者先自问自答,故意不说透。“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站在雩山向吉安望去,只能看到赣江那边风雪迷漫,可见雪还在下,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写得既真实又形象。“命令昨颁”露出底牌,令人眼前一亮:“十万工农下吉安”。原来是十万之众的各路大军要一起会攻吉安。这时,作者不仅回答了行军的目标任务,而且回答了“情更迫”的原因,因为是十万人争相进军,所以要想不落人后就要快走快走再快走。这里一个“下”字,加强了工农武装力量雷霆万钧的气势和必胜的信念。
作者溶情于景,在整篇的写实中通过了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革命队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全词意境壮阔,感情豪放。
6. 请从情与景上简要分析减木兰花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1.上阕集中描绘雨后黄昏,落红片片的暮春之景,虹桥细水,雨湿落红版;下阕描述思念之情。权“何处去”不是无处可去,恰恰是去向杳若黄鹤的伊人处。反面运笔,深化作品层次,突出了主人公魂牵梦绕的焦点。
2.全词情景交融,浑然天成。作者将几个典型意象有机组合,在移步换形中,营造出氛围,以精练的笔墨、含蓄蕴藉地表达了相思之情。
7. 如何更好的解读苏轼的“减字木兰花(雪词)”
这首词呢,在苏轼词中并不引人注目,所以注解不多,时间和创作背景都很模糊,但是,这首词写的很美,并不亚于其他名作。
减字木兰花,宋词词牌,双调,适宜表现婉约柔和的情感,苏轼用这个词牌写雪,声意相谐,相得益彰。
首先,从整体看,这首词结构非常清晰,上下两阕,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是宋词的标准结构。上阕写景,细腻而意远,下阕抒情却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用典,借景抒情,婉曲的表达了一种清冷而寂寞的情绪,非常唯美。
上阕写景,大致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雪比做云一样洁白的玉英,纷纷扬扬如织如霰,显示出一种清冷高洁的内在情感。另一个比喻是把雪比做耐寒的杨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苏轼的杨花词,似花还非花,点点都是离人泪,带着一种缥缈的忧伤。
下阕承接这种情绪,第一句,用了司马相如梁苑看雪的典故,其实这是南北朝谢惠连《雪赋》里虚拟的一个场景,描绘了梁苑中梁王和诸位名士看雪作赋的场景,本来雪赋就写得柔美婉约略带忧伤,如今沧桑百年,名士不在,佳人无踪,只有雪花依旧纷纷扬扬。让人读来伤怀不已,雪赋中写到,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耀不固其节。节岂我名,节岂我贞。凭云升降,从风飘零。值物赋象,任地班形。素因遇立,污随染成。纵心皓然,何虑何营?
这一句是明典。
结句,用了暗典,看上去直抒胸臆,写莫惹闲愁,折江梅而上小楼,上小楼是什么意思?上小楼自然是远眺而怀人。
折江梅,典出(探尽江梅无消息,春还消息访寒梅),也是折梅寄远的怀人之意。
这首词,用笔很轻,没有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意,而是用曲笔,先描写了雪花的美,然后用梁苑看雪和折江梅远眺两个意象,曲折隐晦的表达了作者清冷而忧伤的寂寞,江天雪色,前途渺茫,知己不在,衬托出作者自己高洁而寂寞的心境。
8. 李清照词全集的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首词妙趣横生地描写了一个青年女子天真美好的心愿。上阕写买花、赞花。词人用拟人的手法,刻画了含苞欲放的春花形象──轻施素粉,腮染红霞,面挂晓露。人们惯用鲜花来比喻少女,词人此处却用少女来比拟鲜花,别开生面,绝妙传神。下阕首句便直吐痴情:怕情郎看了会觉得娇艳的春花比自己的面容美丽,但又不肯甘拜下风,于是便把鲜花簪在鬓边,同春花比美,要让情郎品评一下,自己与鲜花到底哪一个漂亮。“徒要教郎比并看”一句,写少女的心理活动,做到了率真与含蓄的和谐统一──口中说要与春花比美,心下又暗暗欲以春花添丽。这样,花衬人,人扶花,少女与春花的形象交相增辉。整个下片四句中,无一句是直接描绘少女的容貌,但通过间接描写,却出神入化地表现了她那羞花闭月的美貌和娇憨纯真的情态。统观全篇,笔法虚实相映,直接写花处即间接写人处,直接写人处即间接写花处;春花即是少女,少女即是春花,两个艺术形象融成了一体。近人赵万里认为,这首词“词意浅显,亦不似他作”,故将此指为伪作。(赵万里辑《漱玉词》)这种看法是没有道理的。从词风来看,它明丽婉约,与早期易安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格调逼似,从观察生活的细腻,刻画少女心理活动的真切以及提炼口语入词的能力等方面看,更非他人所能相比。赵氏之说,恐系过分拘于礼教陈规,而厌弃此作描写女子心理之大胆率真所致。
9. 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赏析
减字木兰花·新月 -纳兰性德 晚妆欲罢,更把纤眉临镜画。准待分明,和内雨和烟两不胜容。 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赏析:本想停下手中胭脂,停止这无人欣赏的晚妆,却又对着镜子描画纤纤的细眉。默默凝视着天空,等到相约的时刻,却经部住烟雨的敲打。 我等的人,希望你不要让我等到星辰替代了现在的主角,希望我们能够在这约定的夜里相聚。现在这个孤独的高楼上,无论看着哪里的景物,天上人间,似乎都充满无法压抑的愁绪。 这是写 女主人公 等待男主人公时,忐忑不安得心境。用之前的化妆作为铺陈,点出 女主人公对这次约会的重视。等的过程中又通过对烟雨的描画,透露她对天气的不满,生怕影响了,他来的脚步。最后默默写出她的心事,对希望能够相见的急切,和对漫长等待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