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气兰花
① 描写兰花的佳句,而不是古诗
描写兰花的佳句:
身为草而不甘平庸,虽无骨却绝不靡弱,生于幽谷而不自弃,这就是兰心专蕙智的雅洁。
兰花有一种属让人沉醉的清香,那朵朵盛开的花姿,有的简约,有的张扬,有的玲珑洁雅,巧笑嫣然灿烂着生命的美丽。
兰的叶终年常绿,它多而不乱,仰俯自如,姿态端秀、别具神韵。中国自古以来对兰花就有看叶胜看花之说。它的花素而不艳,亭亭玉立。
② 描写兰花美景的文章
一、香。中国兰花自古有“王者香”之称,其香清幽脱俗,飘飘忽忽,若有若无,沁人心脾。偶尔一阵清香袭来,能使人心旷神怡,提神醒脑,茅塞顿开,所以古代就有兰香能够催生祛病的传说。中国兰花神奇的香味,是世界上任何花香都无法比拟的。
二、姿。兰花的叶姿清雅潇洒,历来是诗人画家灵感的源泉。其软垂叶者,娇姿婀娜;其斜披叶者,飘逸洒脱;其斜立叶者,刚柔相济;其直立叶者,雄健刚劲。那些色彩缤纷的叶艺兰,更是绚丽多姿,分外迷人,难怪有诗赞日:“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观叶胜观花。”兰花的花形变化无穷,姿态万千,有的像荷花,有的像梅花,有的像菊花,有的像牡丹,还有的像松竹……真是包罗万象,数不胜数,好似聚集了花卉的精魂,从兰花中可以找到百花的缩影。
三、韵。兰花的风韵清丽脱俗,是品赏的内涵与精华。兰花中的荷瓣花、梅瓣花,品相端庄,气宇轩昂;兰花中的水仙瓣花,灵动秀气,温文尔雅;兰花中的奇花蝶花,有的形如秋菊,巧夺天工,有的形如牡丹,雍容华贵,风姿绰约,令人百看不厌,浮想联翩。
四、色。现代兰花的花色越来越丰富。嫩绿与洁白,象征着清雅纯洁与超凡脱俗;金黄、红、紫等,寓意富丽堂皇与高贵吉祥。但无论何种花色都共同体现了一个“清”字的本质,素净的清雅,红紫的清艳……都显出玉肌翠骨、纯朴雅丽,各种色彩都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古代赏兰,主要是欣赏兰花的清雅淡素。由于兰花幽香清远,素洁脱俗,“不与桃李争艳,不因霜雪变色”,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并获得了诗人墨客的赞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从这些诗句中,也可以看出人们赋予兰花的几种品格。一是清香宜人,优雅超脱,不媚世俗。如苏辙《种兰》诗:“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怜霜;根依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常见楚词章。”又如郑板桥《峭壁兰图轴诗:‘‘峭壁兰垂万箭多,山根碧蕊也婀娜;天公雨露无私意,分别高低世为何?”二是清白为人,刚正不阿,孤芳自守。如刘克庄《兰》诗:“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孤高可把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又如岭安卿《盆兰》诗:‘‘猗猗紫兰花,素秉岩穴趣;移栽碧盆中,似为香所误;吐舌终不言,畏此尘垢污;岂无高节士,幽深共情素;挽首若有思,清风飒庭户。三是宽容厚德,默默奉献,不图回报。如揭溪斯《秋蕙》诗:“山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又如张《咏兰花》诗:“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我国历代文人墨客对兰花的品赏,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兰文化,兰花丰富的内涵凝聚了广大爱兰者的精神寄托。然而,笔者最赞赏的还是革命前辈董必武先生的赏兰妙论,他称兰花有四清:“气清、色清、姿清、韵清。”生动地概括了赏兰的精髓。
③ 怎样区分兰花的优劣
一 看香。兰花不以人而自芳,清香不浊者为上品。
二 看姿。全株匀回称,花与叶协调者为佳。
三 看色。花答色以纯一色及淡绿者为好,深绿者次之,瓣、唇有红丝红点者更次,初开时为红色而后转为绿色者又次之。叶色以油润光泽者为好。
四 看肩。左右两副瓣微向上升者称飞肩,最为名贵;横平展开成“一字肩”者为优种;开花后两副瓣逐渐下垂者谓落肩。
五 看瓣。兰花众推观瓣为主。以荷瓣为上品,梅瓣次之,水仙瓣又次之。奇瓣多花及蝶瓣又胜一筹。
六 看捧。捧心以光洁、肉质厚而内凹成兜状者为良种。
七 看舌。唇瓣以形态端正、圆短大者为好。舌上的颜色叫苔,以纯白、绿色者、或全红色为佳,黄色次之。舌上常有红线或块状红斑,以色彩鲜明者为好,斑点以形成一点、一块或品字形者为好,出现多舌为奇。
八 看鼻。鼻小,显得有神采,为上品。出现硬鼻头大为奇。
九 看壳。壳即苞叶,慧眼识珠者能从“哑巴草”的苞叶上看出纹丝排列透顶者必出好花。一般以绿色者为好,紫赤色者次之。
十 看梗。梗清色,长度与花叶相称,细而突出于叶上者(俗称花出架)为好。
④ 春剑与春兰有何区别
春剑作为一个种发表见于1966年,当时由吴应祥与陈心启将其从春兰中分出,由回变种提升为种。答直至2003年,陈心启与刘仲健经研究后发现,春剑的形态特征基本上同莲瓣兰和台湾的菅草兰,故将其归并,由种的位置降为莲瓣兰或菅草兰的变种(Cymbidium tortisepalum var.longibracteatum)。它与莲瓣兰区别于叶较坚挺,直立性强,通常较长和较宽,花苞片明显长于花梗与子房,外形有别于莲瓣兰的半下垂叶片,花苞片与花梗或子房等长的特征。
⑤ 表现兰花特色的句有哪些0
A、香。中国兰花自古有“王者香”之称,其香清幽脱俗,飘飘忽忽,若有若无,沁人心脾。偶尔一阵清香袭来,能使人心旷神怡,提神醒脑,茅塞顿开,所以古代就有兰香能够催生祛病的传说。中国兰花神奇的香味,是世界上任何花香都无法比拟的。
B、姿。兰花的叶姿清雅潇洒,历来是诗人画家灵感的源泉。其软垂叶者,娇姿婀娜;其斜披叶者,飘逸洒脱;其斜立叶者,刚柔相济;其直立叶者,雄健刚劲。那些色彩缤纷的叶艺兰,更是绚丽多姿,分外迷人,难怪有诗赞日:“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观叶胜观花。”兰花的花形变化无穷,姿态万千,有的像荷花,有的像梅花,有的像菊花,有的像牡丹,还有的像松竹……真是包罗万象,数不胜数,好似聚集了花卉的精魂,从兰花中可以找到百花的缩影。
C、韵。兰花的风韵清丽脱俗,是品赏的内涵与精华。兰花中的荷瓣花、梅瓣花,品相端庄,气宇轩昂;兰花中的水仙瓣花,灵动秀气,温文尔雅;兰花中的奇花蝶花,有的形如秋菊,巧夺天工,有的形如牡丹,雍容华贵,风姿绰约,令人百看不厌,浮想联翩。
D、色。现代兰花的花色越来越丰富。嫩绿与洁白,象征着清雅纯洁与超凡脱俗;金黄、红、紫等,寓意富丽堂皇与高贵吉祥。但无论何种花色都共同体现了一个“清”字的本质,素净的清雅,红紫的清艳……都显出玉肌翠骨、纯朴雅丽,各种色彩都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古代赏兰,主要是欣赏兰花的清雅淡素。由于兰花幽香清远,素洁脱俗,“不与桃李争艳,不因霜雪变色”,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并获得了诗人墨客的赞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从这些诗句中,也可以看出人们赋予兰花的几种品格。一是清香宜人,优雅超脱,不媚世俗。如苏辙《种兰》诗:“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怜霜;根依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常见楚词章。”又如郑板桥《峭壁兰图轴诗:‘‘峭壁兰垂万箭多,山根碧蕊也婀娜;天公雨露无私意,分别高低世为何?”二是清白为人,刚正不阿,孤芳自守。如刘克庄《兰》诗:“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孤高可把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又如岭安卿《盆兰》诗:‘‘猗猗紫兰花,素秉岩穴趣;移栽碧盆中,似为香所误;吐舌终不言,畏此尘垢污;岂无高节士,幽深共情素;挽首若有思,清风飒庭户。三是宽容厚德,默默奉献,不图回报。如揭溪斯《秋蕙》诗:“山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又如张《咏兰花》诗:“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我国历代文人墨客对兰花的品赏,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兰文化,兰花丰富的内涵凝聚了广大爱兰者的精神寄托。然而,笔者最赞赏的还是革命前辈董必武先生的赏兰妙论,他称兰花有四清:“气清、色清、姿清、韵清。”生动地概括了赏兰的精髓。
⑥ 用象征的手法写关于兰花的散文
一、香。中国兰花自古有“王者香”之称,其香清幽脱俗,飘飘忽忽,若有若无,沁人心脾。偶尔一阵清香袭来,能使人心旷神怡,提神醒脑,茅塞顿开,所以古代就有兰香能够催生祛病的传说。中国兰花神奇的香味,是世界上任何花香都无法比拟的。
二、姿。兰花的叶姿清雅潇洒,历来是诗人画家灵感的源泉。其软垂叶者,娇姿婀娜;其斜披叶者,飘逸洒脱;其斜立叶者,刚柔相济;其直立叶者,雄健刚劲。那些色彩缤纷的叶艺兰,更是绚丽多姿,分外迷人,难怪有诗赞日:“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观叶胜观花。”兰花的花形变化无穷,姿态万千,有的像荷花,有的像梅花,有的像菊花,有的像牡丹,还有的像松竹……真是包罗万象,数不胜数,好似聚集了花卉的精魂,从兰花中可以找到百花的缩影。
三、韵。兰花的风韵清丽脱俗,是品赏的内涵与精华。兰花中的荷瓣花、梅瓣花,品相端庄,气宇轩昂;兰花中的水仙瓣花,灵动秀气,温文尔雅;兰花中的奇花蝶花,有的形如秋菊,巧夺天工,有的形如牡丹,雍容华贵,风姿绰约,令人百看不厌,浮想联翩。
四、色。现代兰花的花色越来越丰富。嫩绿与洁白,象征着清雅纯洁与超凡脱俗;金黄、红、紫等,寓意富丽堂皇与高贵吉祥。但无论何种花色都共同体现了一个“清”字的本质,素净的清雅,红紫的清艳……都显出玉肌翠骨、纯朴雅丽,各种色彩都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古代赏兰,主要是欣赏兰花的清雅淡素。由于兰花幽香清远,素洁脱俗,“不与桃李争艳,不因霜雪变色”,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并获得了诗人墨客的赞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从这些诗句中,也可以看出人们赋予兰花的几种品格。一是清香宜人,优雅超脱,不媚世俗。如苏辙《种兰》诗:“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怜霜;根依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常见楚词章。”又如郑板桥《峭壁兰图轴诗:‘‘峭壁兰垂万箭多,山根碧蕊也婀娜;天公雨露无私意,分别高低世为何?”二是清白为人,刚正不阿,孤芳自守。如刘克庄《兰》诗:“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孤高可把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又如岭安卿《盆兰》诗:‘‘猗猗紫兰花,素秉岩穴趣;移栽碧盆中,似为香所误;吐舌终不言,畏此尘垢污;岂无高节士,幽深共情素;挽首若有思,清风飒庭户。三是宽容厚德,默默奉献,不图回报。如揭溪斯《秋蕙》诗:“山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又如张《咏兰花》诗:“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我国历代文人墨客对兰花的品赏,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兰文化,兰花丰富的内涵凝聚了广大爱兰者的精神寄托。然而,笔者最赞赏的还是革命前辈董必武先生的赏兰妙论,他称兰花有四清:“气清、色清、姿清、韵清。”生动地概括了赏兰的精髓。
【有关兰花的文章 二】
养花时,我喜欢每种只养一株,所有花都是唯一的。
那时有一株兰花,很好看,但在所有花中也不是太起眼。我只记得有一株兰花,挺美的。网友心喜欢兰花,她生日时我把那株兰花送给了她。她很开心,说一定会好好保护它。我忽然有了一种心痛的感觉。说不清楚,比其它的都要心痛。
好久之后,邮箱里有封信。打开。跳出了漂亮的兰花。真的很漂亮,让我无法相信竟回有这么美的兰花。淡淡的紫色使花瓣显得高贵、神秘,又有一点点害羞。空气里好象也飘过一丝清淡熟悉的花香。心莫名地针扎一样痛了:为什么它不是我的?信竟然是心寄来的。她说有一千几百多少天没联系了。你给我的兰花现在还好好的呢,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快乐/曾经有很多朋友让我把它做成干花。但我没有。我想它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它的美丽是短暂的,我不想让它活着时有痛苦的记忆。当它消失后,我希望我会记住它的美丽而不是瞪着它干瘪的躯干追忆它的丰姿。她说,为了证实一下兰花过的很好,特扫了一张照片,发来让我看看……
眼睛有些模糊了。我知道我珍惜朋友,但此刻我并不是因为朋友的问候而感动,而是因为,一株我曾拥有的兰花。一株被我抛弃的兰花。它并不需要我多么细心的呵护与照料。眼泪转了转始终没有掉下来。
兰花离开后,我很多时候很多时候在想它。一直在想它。自己都没有想到会对它如此的思念,如此的难以割舍。不是因为它长的好看,而是因为它是一株兰花,一株我曾经过它身旁总会多看两眼的兰花,一株在我的花圃中平凡漂亮又唯一的兰花。春暖花开,夏日成荫,球叶萧萧,冬雪飞舞。骄阳,洁月,繁星,还有流星雨。……一直幻想着是有兰花在身旁陪我走过。而不是玉兰牡丹。
将心发来的兰花照设为背景图象,久久地,久久地注视着它……没有一滴泪。
我已经习惯了不流泪。只是一种习惯的形成,而非思想的压抑。我并不想自己被朋友们戏谑为“冷血动物”。我是有感情的人。我不是用笑脸当面具,不是用微笑当装饰,不是在伤心时不流泪假装坚强。遇到许多事情,许多应该流滴泪的事情,我却没有一滴泪。我只是不善于表达感情而已。
这株兰花,就是我的一滴泪。就像紫霞仙子在孙悟空心里留下的一滴泪。永生都无法流走。我记住了,思念着那株兰花;它是否想念了,惦记着我?我心里永远有一个位置,一席角落,那里住着我心疼的唯一的兰花。
【有关兰花的文章 三】
去年单位搞美化办公环境,办事人员问我,想要什么样的花,来点缀你的办公室?我点了两盆,一盆是仙人球,二盆是兰花。
放暑假时,看着那棵连盆带土,足有几十斤重的大仙人球,我犯难了,这怎么也没法搬回家啊。但,一放假没人给它浇水,那不就是死路一条了吧。随之又一想仙人球是耐旱植物,放假时多浇一些水,搞不好还能抗到开学呢。
但兰花可是个娇贵物,虽然它也有一定的耐旱性,但真的一个暑假都不料理,那是一定渡不过难关的。于是,放假时就将其带回了家中。
开学后,打开办公室的门,那盆大大的仙人球,早已大命归西了。青青的皮变成了焦黄,圆圆的球成了一个空空扁扁的壳。而时过境迁之后,谁也没有再提什么美化办公环境,于是,那盆兰花也就在我的阳台上落了户。
兰花之美,美在姿态和神韵上。它没有树的挺拔,也没有藤的茁壮。但,它不用成林而独秀,它无须攀援而丛生。原本它也只是山野中的一种寻常植株。但,山崖薄土,锻就了它那清心寡欲的本性。山谷轻风,远播着它的淡然清香。就是因为它秉承了,所有奇卉之灵性,才从山野而登堂入室。
虽然在历史的轮回中,它见证了楚襄王的兰台之宫,零落几丛;汉武帝的猗兰之殿,荒凉几变。但,它却始终保持着“金声王韵,蕙心兰质。”山河虽几改,朝纲曾几变,唯有不变的还是它那“不以无人而不芳,不为困穷而改节”的崇高品德。
是的,兰花曾有“四清”之说:一是气清。兰花的香气与别的花香不同,它是“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就是这样无心的香气,才被人誉为“兰之香,盖一国。”兰花这种独有的清雅幽远的暗香,以不娇不娆的特质,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天下第一香”。
二是色清。兰花,不但品种多,其形态有如梅、如荷、如水仙、如竹叶、如蝉翼、如燕尾。远看似龙吟虎啸,近观如蝶飞燕舞,真可谓是千姿百态。就是过了花期,那挺拔如剑的兰叶,也终年保持着郁郁葱葱,青绿如墨的姿态。明朝的张羽,曾这样写道:“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其色清的妙处,就再也无需多言了。
三是神清。不管是什么样的花,讲的就是一个神字。而兰花之神,却兼菊,梅,莲等诸多之德,而又各取所优。它从不浓妆艳抹,更不着凤冠霞披。一撮薄土,几粒小石,一勺清水它就足够。它不象牡丹那样会争强好胜,也不如玫瑰那样艳丽多姿,也没有水仙那样的清高孤洁。它只是以那些些不起眼的鹅黄花蕊,恰若散金碎银般地点缀在青茎之间,时时地散发出淡淡的暗香。给人一种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大义凛然的感觉。
四是韵清。小小一株兰,无板无眼,不管置于何处,其独特悠远的韵味,俨然似东流之水,你想挡也挡不住的。它虽然生在幽谷杂草之中,却能卓而不群,自香其香,自色其色,自生其生。后世之人,不管你如何落魄,只要能品出兰质,你就能通接圣人之遗教,舒心中之怨气,复胸内之信心。你就能静心思考,一切荣华,不过是过眼云烟,自性圆满,才是天道之所存。
我喜欢兰花,但不偏爱。因为我知道自己只是一个俗人。不能如孔圣人那样写出《猗兰操》中:“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这样大气的文字来。我更没有屈原,那种高贵的品质与志向,也不能以他在《离骚》中,用兰花比拟品格的高洁而终身追随。我只是俗人,喜爱兰花,只是缘于兰花的枝叶绿郁、秀丽与多姿,与它那散发着的“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的独有之幽香。
人们因喜之,而将其移花入室,其实细细想来,入室之花弃天然而就人工,其立意便是下乘之作。更何况剑叶易催,岂耐迁徙;而兰心娇嫩,更不堪被人播弄。时常听到与看到,兰花入室最终毙者是十之八九。就是有些幸存者,亦不复往日之风采,大都是花香一度,再不如昔,甚至第二年仅徒形应景而已。庭栽盆景,得其形而失其神,如此一想心中不由为之凄然。其实人们还是将兰花还给青山秀水的好,兰花真正故乡是在山魂水韵之间。如此一想心中不由为之凄然。
兰花,是一种姿态优美,芳香馥郁的珍贵花卉。几千年来文人墨客只是欣赏它的美丽,赞赏它的芳香,恭维它的气节,崇拜它的高洁等,却从未对它的药用价值有过深度的认识。
其实兰花全草均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这样写道:兰草,其性平,味辛、甘、无毒。“其气清香、生津止渴,润肌肉,治消渴胆瘅。”例如竹叶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和消炎利尿之功效;又如白及,用其假鳞茎入药能消肿、止血、补肺、生肌止痛、润肋行力等,此外像三棱虾嵴兰、绿花勺兰、黑节草、石斛等大部分品种的兰花都是上等的好中药,对某些疾病均有一定疗效。
兰花,君子也,为人们所独爱。与兰同室,爱之所养,怡情悦目;与兰同乐,养之所赏,修身养性;与兰同性,赏之所悟,陶冶情操;与兰同伴,悟之所咏,笑看人生。
⑦ 怎么辨认兰花的品种
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春剑、莲瓣兰的鉴别 赞赞赞1、春兰 春兰又称山兰、草兰、扑地兰、扑地娥、朵朵香。春兰的主要特征如下: 根:春兰的根细长,呈长圆柱形,通常长20-40厘米、直径0.5-0.8厘米,偶有超越此范围者。根由基部至尖端渐细,通常无分枝。 茎:春兰的假鳞茎较明显,稍呈球形或椭圆形,较小,包藏于叶基与叶鞘内,成丛集生,高1-1.6厘米,直径0.8-1.5厘米。 叶:春兰的叶4-7枚,丛生,狭带形,叶片长20-55厘米,宽0.6-1.7厘米。 叶姿多半立叶、半垂叶、垂叶,叶基有指环(离层)。叶薄革质,质地柔软,绿色至深绿色。叶面较平展。花:春兰2-3月开花,2月中旬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盛花期,3月中旬开始为末花期。花葶自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园柱形,短于叶片,花梗直立,高约6-25厘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径4-8厘米,多有香气;花色变化较大,从浅黄绿色、绿色、黄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颜色,一般具杂色脉纹和斑点。春兰花色中、东部以黄绿、嫩绿为多,大西南除黄绿、嫩绿外还有金黄、紫红色的。春兰是我国栽培历史最久的兰花之一,在众多的古诗古画中,都有对春兰的描述和光辉形象。春兰适应能力较强,分布地广,近年的调查表明,春兰广泛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浙江等地的林缘、林中空地、灌丛草城、多石的湿润山坡上。 在长期的栽培和选育中,人们已经从春兰中选育出了许多珍、稀、奇特品种,现简介如下: 主要的梅瓣品种:宋梅、西神梅、万字、逸品、集圆、天章梅、蔡梅、翠文、翠云、吉字等。 主要的荷瓣品种:郑孝荷、绿云、翠盖荷、环球荷鼎、高荷、张荷素、松厦素、月佩素、文团素、文艳素等。 主要的水仙瓣品种:汪字、素月仙、西子、龙字、春一品、翠一品、蔡仙素、宜春仙、太极、奇峰等。 近年来又新发现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种,如天彭牡丹、锦绣中华、盛世牡丹、冠神等。 2、蕙兰 又称九华兰、九节兰、九子兰。古人称一茎九花为蕙,也称蕙花而不称蕙兰。根:蕙兰的根较粗短,长21-35厘米,直径0.5-1厘米,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无分枝。 茎:假鳞茎不明显,集生成丛,高1.4-1.8厘米,直径0.8-1.3厘米,呈椭圆形。 叶:5-8枚丛生,长30-140厘米,甚至更长,宽0.6-1.3厘米,狭带形,叶比春兰长阔壮大,而且叶面粗糙,基部常对折,直立性强,叶上部微弯曲,薄革质,质地较坚硬;中脉明显,半透明,向叶背面突出,平行脉也较明显;叶边缘具粗锯齿,叶面粗糙,中、下部深度内凹,横切面呈“U”字形;叶尖端渐尖,中脉两侧对称;叶柄痕不明显;鞘状叶薄革质,长7-15厘米;成苗的叶基逐渐张离,不呈抱合状。叶不柔软。副脉明显。叶比春剑长得多。叶多半垂。花:花期4-5月,4月中旬为初期,4月下旬为盛花期,5月进入末花期;花梗粗长、直立,梗径粗者1厘米,细者如线香,高挺,齐叶架或出叶架,一般高约35-80厘米。着花5-10多朵。花朵橙黄色,有深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花通常香气浓郁。花色类似春兰,而苞壳色泽比春兰多,舌瓣发达,舌瓣上有绿丝绒苔,上缀许多紫红色点块,大多呈紫红色,每朵花的小柄基部有一兰膏,味甘醇,花开香味幽香。 蕙花分布较广,秦岭以北也有分布。比较耐寒、耐干、喜阳。各地所产蕙花其叶形、花质略有差异,以产地分为江浙蕙花、安徽西部和湖北蕙花、云贵川内地蕙花和南方蕙花等。蕙花原产地海拔较高,因此引种难度较大。变异性较大。蕙兰由于有较长的栽培历史,已经被栽培的传统品种也非常多,如:上海梅、老上海梅、老染字、关顶、程海、元字、潘绿、老极品、瑞梅、雀梅等。 3、建兰 建兰又称四季兰、夏蕙、夏兰、秋兰、秋蕙、骏河兰、剑蕙等。 根:建兰的根粗壮,长20-25厘米,直径0.6-0.9厘米,具分枝。 茎:假鳞茎成丛集生,椭圆球形,微纵扁;高1-1.5厘米,直径1.2-1.7厘米,芦头一般比春兰大,比墨兰小。 叶:叶2-6枚丛生,狭带形,形似剑状,叶面略带光泽,长20-65厘米,宽1-2厘米;叶直立刚健,上部稍向外斜伸;薄革质,质地较硬;叶面平展,深绿色。 花:建兰花期7-10月,通常分两次开放,前后相隔约一个月;初花期早在7月上旬,盛花期在7月中旬;第二次开花的初花期在8月上旬,中旬为盛花期;如果第一次花迟开,则第二次花将晚至8月下旬初开;9月上旬盛开,9月中旬进入末花期。花瓣较宽,形似竹叶状,花梗挺拔,常低于叶面,着花多,花箭1-2枚,着花3-9朵,甚至有更多者;开花时子房纽转180度,有浓郁香气放出;花中等大小,直径约4.3-6.2厘米;花色变化较大,常呈黄绿色,有紫色、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 建兰产地较广,我国北纬30度以南的山林间皆有,建兰主要分布于台湾、福建、浙江等地。一般群生于海拔300-400米的混交林中。由于产地广,加之栽培历史悠久,各地所产的建兰其株形各不相同。有人将其分为众多系列。如:骏河系、玉真系、雄兰系、雌兰系、玉枕系、素心系等。建兰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名品多,近年来还有许多新品种在不断地被发现。总的来说建兰可以分为彩心和素心两大类,常见名品有:银边大贡、十八学士、仰天笑、金丝马尾、宝岛仙女等。 4、寒兰 根:寒兰的根较细,长20-30厘米,直径0.4-0.6厘米。具分枝。 茎:假鳞茎成丛集生,高2-4厘米,直径1.2-2厘米,长椭圆形或狭卵球形,包藏于叶基之内。 叶:寒兰的株型与建兰十分相似,但叶片较细,尤以基部为甚,叶姿潇洒,显得幽雅高尚。叶3-7枚丛生,带形,薄革质,深绿色,有或无光泽;叶片长40-80厘米,宽0.9-3.5厘米,叶面平展,上部披指下垂;中脉明显,向背面突出;全缘或先端具有细齿,叶先端渐尖,中脉两侧对称;叶柄痕明显;鞘状叶薄革质,长10-12厘米。 花:花葶直立,与叶等高或高出叶面,花疏生,有花10余朵,花朵较大。寒兰花葶由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长25-60-(80)厘米,圆柱形,直立;被鞘5-8枚,长5-7厘米,膜质,半透明,贴抱花葶,瓣与萼片都较狭细,清秀可爱,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具有杂色脉纹与斑点。花期10~12月,凌霜冒寒吐芳,实为可贵,因此有“寒兰”之名。花香浓郁持久。 寒兰花期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通常集中在10月-11月开花,但也有7月和1月开花者,甚至还有4-5月开花的,故近年来人们认为,寒兰应有春寒兰、夏寒兰、秋寒兰等之分。 寒兰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台湾、日本等地。有许多好品种,如:灿月、素丰、不老白、日向白龙等。 5、墨兰 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人岁兰。根:墨兰的根粗壮而长。 茎:假鳞茎较大,椭圆形或者卵球形,集生成丛;直径1.4-2.5厘米。 叶:墨兰其叶片硕大而亮丽,叶3-5枚丛生;带状,全缘,近革质,暗绿色,有光泽,上部向外披散,下部有关节;长60-90厘米,宽2-4.2厘米。叶缘无锯齿。花: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通常高出叶面,直立;有花7-20朵,中等大小,直径4-5厘米,花色各式各样,但多为紫褐色具深紫脉纹,花常具香气;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狭椭圆形至披针形,花瓣比萼片短而宽,向前伸展,覆于蕊柱之上。花色多呈淡紫褐色,缀有深紫褐色条纹。花期自晚秋至翌年3月,具甜香味香气。墨兰生长于我国北纬26度以南的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江西、云南、海南、四川和贵州南部等地,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经过若干代兰花爱好者的精心培育和筛选,至今已有非常多的精品和名品流传于世,如:大屯麒麟、富贵名兰、吉福龙梅和十八骄梅、彩龙等。 6、春剑根:根有叉。根比春兰的根长而粗壮。茎:假鳞茎很小。兰头不明显。叶:叶片直立性强,叶多直立或斜立。叶质象春兰一样细漓,副脉不明显,叶边缘细锯齿。成苗每苗叶在4--8片叶。花:花茎直立,高2 0至30厘米。有花2至5朵,有时7朵,花型也比春兰大,花苞片比子房连梗长;花直径5 至6厘米,浅黄绿色,常呈半透明状,有香味。 萼片长圆形披针状,中萼片直立稍向前倾,侧萼片左右斜向开展,花瓣较萼片为短,基部有三条紫红色条斑,唇瓣端钝、反卷。春剑叶姿挺拔苍健,秀气非凡,颇具风韵。 花色有红、黄、白、绿、紫、黑及复色,春剑花色以浅黄绿、紫红及复色居多。艳丽耀目,容貌窈窕,风韵高雅,香浓味纯,常为养兰人推崇首选。 最早春剑被作为蕙兰的变种,后来又被定为一个独立的种。春剑的分类:大分二类:彩心类和素心类。彩心类:青花春剑、红花春剑、朱砂春剑、白花春剑、麻花春剑。素心类:统称为春剑素,其中著名的有牙黄春剑素、玉版春剑素、白花春剑素、翠绿春剑素、马边春剑素、银杆春剑素、玉杆春剑素、青杆春剑素、隆昌软叶春剑素等。还有依产地而分类的如西山春剑、乐山春剑、马边春剑等。常见品种皇梅、玉海棠、西蜀道光、翠荷素、隆昌素。 7、莲瓣兰莲瓣兰亦称小雪兰根:根白色,粗壮,径0.5-0.8厘米,长20-30厘米,有的可达50厘米以上,根尖部钝圆。茎:假鳞茎较小,呈圆球形,假鳞球大多错位分布。叶:莲瓣兰的叶宽的大都在0.5cm左右,叶长40~50cm者居多,叶面顺滑,收脚紧,每叶的叶柄部刚劲有力。莲瓣兰叶片主脉两侧分别有一条侧脉,侧脉明亮,侧脉边缘呈暗绿色,在侧脉与主脉之间,侧脉与叶缘之间还有两条次侧脉,但用肉眼看不显。莲瓣兰叶片润而光亮。叶片叶质细腻,富弹性,鞘壳紧抱叶脚,株形紧凑。花:莲瓣兰一箭多花,一葶着花2-5朵,幽香,花色鲜丽,常见为藕色、粉、白、红等花色多为麻白,幽香、长椭圆瓣形居多。
⑧ 什么兰花的花比较大
世界上最大抄的兰花是:老虎兰袭
兰花(学名:Cymbidium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⑨ 好兰花的标准是什么
①整株兰草完整,无病虫害;②根多、粗壮、饱满不脱水,长而健全少损伤,根回尖明亮;③叶姿婀答娜,柔中有刚,左右对称,叶尖圆钝不烧尖;④叶色墨绿不发黄,油润有光,叶沟深,中脉透者为好,叶艺品为优,叶鞘壳纯色透明;⑤花梗与花同色,高度与叶、花相称,细而俊秀挺拔于叶上者最好;兰花以素为贵,红素、黄素、白素、绿素为上品,花瓣以梅瓣、荷瓣为上品,兰花的两副瓣为肩,飞肩(副瓣微向上翘起)最好,捧瓣短圆似蚌,肉质厚而内凹成兜状,交合处无缝,舌瓣形态端正,起兜,不向下翻卷,圆而大者为好,舌苔以红、黄、绿色为佳,以形成一正圆点或形似“象”字符,色鲜为好,蕊柱小巧秀气;⑥花香,清香醇正;
⑩ 春天开的兰花有什么品种
1、大富贵:(又名,团荷)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在下海花窖中选出,版湖州双林郑同梅和余姚权王叔平分养,复花后郑同梅取名“郑同和”,王叔平莳养的命名“大富贵”(后日本兰界引种,故日本只有“大富贵”这一名称)。另一说:郑同梅和杭州吴淳白分别得到。 2、 环球荷鼎: 公元1922年发现于浙江上虞大舌阜山中,当年上海郁孔昭以八百银元买进培养。
3、盖 荷:(又名:翠盖、文荷 ) 清光绪庚子年(公元1900年)浙江绍兴贾山头兰农胡七十在四明山挖得,后买给当时在上海经商的冯长生。另一说:浙江绍兴县棠棣乡冯长生在山上采得,后杭州邵芝岩培肓。
4、端秀荷: 据说民国十五年,浙江宁波杨氏选肓。
5、宪 荷: 公元1917年上海王宪臣发现于王家花园。三十年代流入日本。
6、大魁荷: 民国年间选出。公元1930年引去日本。
7、郑同荷: 1909年在上海花窖中选出,湖州双林郑同梅与杭州吴淳白分别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