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海棠语文网

海棠语文网

发布时间: 2021-02-26 17:05:00

Ⅰ 阅读题《海棠花》标准答案

季羡林的《海棠花》,写的是思乡的情绪。季老先生在借翠柏引出西府海棠的同时,奠定他欣喜的感情基调。 看到郁郁葱葱的翠柏已经精神振奋,而西府海棠的出现让他惊喜,更表现出作者对西府海棠的喜爱。

Ⅱ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六答案老海棠树(史铁生)

老海棠树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⑥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⑦……
⑧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
2.第②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的作用是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
3.品读第⑥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
4.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5.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
(8分)感点明确,围绕中心,理由充分,语言流畅,8分;感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通顺,7-6分;有感点,有理由,40字以上,5-4分;有感点,40字以下。3—1分。
14.作者在第①段说:“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从全文看,“张望”这一神态体现了奶奶怎样的心态?(4分)
15.有人认为,写第②段主要是为了体现奶奶对“我”的关爱。你同意吗?为什么?(6分)
16.“老海棠树”这一形象在本文中起到哪些作用?(6分)
17.作者在追思奶奶时,有一种“永生的痛悔”。那么,作为年轻人,在如何关爱自家老人的问题上,我们可以从本文吸取哪些教训?(6分)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14.①希望有一份工作(答出此意得1分),②希望跟上时代(答出此意得1分),③希望自己不被时光抛弃(或希望自己对亲人和社会更有用。答出此意得2分)。
15.不同意。此段确实写了奶奶对“我”的关爱,但这不是主要的。(答出此意得2分)作者在此段描写奶奶的语言、神态、动作,并以“我”形象作烘托,主要是为了体现奶奶对孩童人生的羡慕,对无法融入孩童世界的失落、无奈。(答出此意得4分,其中,概况本段占1分,点出作者意旨占3分)(若答“同意”并阐述了理由,最多只能得3分)
16.①“老海棠树”是全文线索,作者围绕着“老海棠树”组织材料,写奶奶的人生晚景。②“老海棠树”是奶奶人生的象征,既象征了奶奶渴望更有用、渴望跟上时代的可敬可叹的生命品格,也象征了奶奶的命运。③“老海棠树”是烘托奶奶形象的一个景物,寄托了“我”对奶奶的思念和愧悔。(每个方面2分)
17.例:我们应该明白:①老人渴望跟上时代,而不愿被时光抛弃;②老人希望对亲人、对社会更有用,而不愿成为累赘;③关爱老人,比赡养更重要的,是体惜他们的心境,不让他们感到失落,不让他们感到被时光抛弃;④对老人,不仅要献出关爱,更要让他们感觉到,他们对我们很重要;⑤我们无法给老人更多的时光,但可以帮助老人们减缓对时光脚步的恐惧。(恰当答出一点可得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6分。意思对即可)
19.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什么?(3分)
20.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品味第⑦段 “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中“凑”字的妙处。(3分)
(2)比较下面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3分)
原句: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
改句: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灯光、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

21.文章反复写了奶奶在海棠树下张望的情形,奶奶的“张望”是什么?(3分)

22.第二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3.结合文章内容,发挥想象描写“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请你描绘一下这形象。(4分)

参考答案 :
19. 本文记叙了奶奶在老海棠树下糊纸袋、补花,扫院子、扫街,识字、读报纸的情景,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
评分意见:概括老海棠树与内容联系1分,与中心1分,线索1分。
20. (1)凑是靠近的意思,表现奶奶小心谨慎的样子,传神的表达了奶奶对知识渴望又怕别人笑话的忐忑心情。
评分意见:每点1分。
(2)原句运用了排比句式(或者反复),写出奶奶目光离开的过程,原句突出强调了对奶奶的无限的深情;改句表达平淡,不能表现对奶奶的真挚的情感。
评分意见:句式1分,好处1分,改句1分。
22.奶奶的“张望”就是她的期盼。被人说成是吃过剥削饭的地主,她感到屈辱。她希望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她希望通过辛苦劳动,用行动证明自己能够自食其力;她努力识字读报,希望自己能够跟得上时代;她期望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书村网 www.mcqyy.com )
评分意见:意思对即可。
23.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表现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
评分意见:内容方面1分,结构方面1分。
24.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
评分意见:写出奶奶与老海棠树的关系,要照应前文。只要符合文意即可。

17、选文讲述了奶奶和“我”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1)奶奶呼唤我帮她糊纸袋 (2)
(3)奶奶不要我帮她扫院子 (4)
18、文章反复写了奶奶在海棠树下张望的情形,奶奶的“张望”是什么?(3分)

19、文章结构严谨,多处前后照应。请仿照示例,再举一例。(2分)
示例:“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照应的句子:“你就不能去洗洗菜”
与“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相照应的句子:

20、品读第⑦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分析“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21、“我”的过错铸成了“永生的痛悔”。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且还有机会弥补,你会怎样做?(50字以内)(4分)

参考答案:
17.(2)奶奶呼唤我下来帮她洗菜(4)奶奶看书读报学习被我讽刺(2分。每空l分)
18.奶奶的张望,是对自己内心的张望,她的心里有许多向往和追求,但却难与儿孙们沟通。(1分)这种张望是一种孤独与无奈,流露出的是遗憾和怅惘之情。(2分)
19.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或其他含有“张望”的句子)
20.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一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加强的感叹语气,写出“我”愧疚难过、急于想用撒娇来求得奶奶原谅的心理。(言之成理,语言相近即可,每处1分,共3分)
21.示例:我会为奶奶倒杯水,然后诚恳地向她表示歉意,跟她说“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精神,她的执著追求是给予我的一笔宝贵财富。(4分。合乎情理2分,语言表达2分)

Ⅲ 老海棠树 阅读答案 语文课堂

老海棠树 阅读题目:
1)本文词语运用很有特色,请从文中A、B两处加点词中任选一个加以评析。
(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
(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
2)请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概括“奶奶”所做的事。
3)阅读⑦、⑧两段,说说“奶奶”为什么“不让自己闲着”,而且“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都在灯下学习”。
4)文章多处前后呼应,结构严谨。仿照示例,再举一处。
示例:前文: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嘛这么累啊?
后文: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前文: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后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的过错铸成了“永生的痛悔”。如果还有机会弥补,你觉得“我”会怎样做?(50字以内)
老海棠树 阅读答案:
(A)---海底捞月,生动体现了“我”敏捷的动作和顽皮的个性
(B)----终于,足见妈妈低头不语的时间之久,体现了奶奶此刻非常惭愧,失落的心理!
3)---1.她不是为了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2.她想学会文化,跟上时代,拥有工作。
2)请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概括“奶奶”所做的事。
--春:糊纸袋 、夏,补花、洗菜
--秋:扫院子 、 冬,在灯下学习
前文: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后文:_什么时候才能像爸爸妈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
5)----我会为奶奶倒杯,然后很有诚意地跟她道歉,并且跟奶奶说她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很值得学习。她的那种执着,追求,是一种人生财富!一生受用!

Ⅳ 语文,季羡林的散文《海棠花》

太多了,去看一下这篇《海棠花》的赏析,感觉很不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1ed300100j3hp.html

Ⅳ 《海棠》是几年级的古诗

《海棠》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被选入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六年专级教科书。这首诗属写的是作者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作者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极富浪漫色彩。

Ⅵ 语文阅读《海棠花》!!!

22..(示例1)这句话里的“远”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遥远,“近”是指心理上的时时思念和牵挂;作者对“距离”的体验就是遥远的时空距离反而能拉近心理距离,强化了思念之情。这种距离体验,我在高中住宿时经历过。起初离家住进学校宿舍,对一切都感到新鲜。最惬意的是再也不用忍受父亲唠叨我多学习少上网,母亲唠叨我少跟异性同学交往。吃不吃早饭,加不加件衣服,看多长时间课外书……通通自己做主,我肆意享受着“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畅快。可是当自己用凉水洗衣服时,当食堂的饭菜不合口味时,当不小心冻得感冒时……我最初的惬意渐渐消散了,代之以理解了父母的辛苦和不易。他们既要起早贪黑地为我的衣、食、学、行操劳,又要为防止我“学坏”而时时警惕,还要忍受我的种种不满。他们活得很辛苦,却毫无怨言。高中的住宿生活拉开了我与父母的时空距离,却拉近了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我把他们深情地装在心里,用勤学和温顺来回报他们,使一家人更亲密更幸福。

(示例2)这句话里的“远”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遥远,“近”是指心理上的时时思念和牵挂;作者对“距离”的体验就是遥远的时空距离反而能拉近心理距离,强化了思念之情。这种距离体验在许多文学作品里出现过。比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浸透着季羡林式的距离体验,相知的友情可以“藐视”时空距离的无情阻隔,心灵的高度契合消解了时空距离存在的意义。再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也是两颗心碰撞在一起超越时空、超越生死距离的悲壮颂歌。当痴情的梁山伯因为与祝英台的时空距离忧郁而终时,勇敢的祝英台毅然用死亡去弥合这生死的距离,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烈女形象。文学作品中,遥远而无情的时空距离彰显了美丽的心灵距离,人的美好情感在时空距离中得到了净化甚至神圣化。文学作品中的“远”与“近”的距离体验,使我们窥见了人心的高贵。
望采纳

Ⅶ 《海棠》 郑谷 翻译

一、译文

春风仿佛着意吹来一种特别鲜艳的颜色染红她,打扮她。难怪惹得诗人郑谷为之销魂,禁不住要携酒对赏,赋诗称赞了。

大地春回,诗人放眼望去,只见微风过处,洒下一阵阵雨点,海棠新沾上晶莹欲滴的水珠,尘垢洗尽,花色格外光洁鲜妍。

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

看不足,写不完,甚至对蝴蝶能在海棠花上偎依抚弄而产生了艳羡之情,简直把诗人对海棠的赞美与倾慕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原文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饶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三、出处

选自郑谷《海棠》

(7)海棠语文网扩展阅读

一、创作背景

郑谷一生作诗不下千首;因曾“寓居云台道舍”,故称诗集为《云台编》,一名《宜阳集》,又叫《郑守愚文集》,共分上、中、下三卷。另著有《宜阳外编》、《国风正误》等书籍,有的著作已失传。《全唐诗》收入郑谷的诗歌共有三百多首。

二、作品赏析

郑谷诗名盛于唐末,号《云台编》,而世俗但称其官,为“郑都官诗”。其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以易其晓,人家多以教小儿,余为儿时犹诵之,今其集不行于世矣。

三、作者简介

郑谷(公元849--911年),字守愚,江西袁州(今宜春)人。其父郑史,其兄郑启,均为唐代诗人。受父兄熏陶,郑谷七岁便能诗。

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郑谷考中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郑谷写的一首《鹧鸪》诗声名远播,因而又有“郑鹧鸪”之称。郑谷与许棠、张乔、任涛等九位同辈人经常唱和往还,诗名颇盛,被誉为“芳林十哲”。

唐乾宁年间,毅然归隐故乡的仰山,过着“好句未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的隐居生活。

Ⅷ 苏轼《海棠》翻译

《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白话内译文:袅袅的东风容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海棠》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被选入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六年级教科书。这首绝句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时作者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已经五个年头。

(8)海棠语文网扩展阅读:

此诗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

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

暗示夜已深,人无寐,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艳丽,然而略显幽寂。

Ⅸ 语文周报老海棠树答案

1.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老海棠树”自始至终贯穿全文,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两点“好处”在文中是显而易见的。
2.第②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
3.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2分)
答案: 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
这道题目要求寻找有照应关系的语句。在“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中可以抓住两个词语——“可”、“帮”,“可”表转折,表逆向,“这回奶奶不要我帮”,逆向的就是奶奶要“我”帮。审题时务必要注意寻找范围——从第④段中找出。这样,答案就自然出来了。(2分)
4、文中有A、B两处划线句,请对其做圈点评注,写在下面。(6分)
要求:⑴为A句中“海底捞月”一词,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做注。
⑵品评赏析B句,可以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入手。

(A) 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A、海底捞月:生动体现了"我"敏捷的动作和顽皮淘气的个性。

B、是对奶奶的动作、神态描写,体现了奶奶此刻非常惭愧、沮丧、失落的心理。
5.品读第⑥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的角度分析
“我”心理变化的过程。(3分)
答案: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一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
这道题要求品读选文中第⑥段“‘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的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我”的三声呼唤看似一字不差,实则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及心理变化。这就要求考生不但能够根据标点符号所示的不同语气进行比较、分析,而且还能结合上下文“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以及“眼里竟毫无对我的责备”中的“竟”字,体会“我”由不安想请求奶奶原谅,再到无奈哀求的情感及心理变化。
6.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4分)
【考生实例1】
“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奶奶都注意着。这令人触动。奶奶在树下望着“我”,关爱着“我”,我们的亲人何尝不是这样:冬天,当我们熟睡时,给我们多盖一条被子;夏天,当我们伏案时,给我们倒一杯凉凉的茶水……亲人们在细小中关心着我们。我们应该了解、珍惜,也关心自己的亲人。
【考生实例2】
最后,奶奶离“我”而去,“我”对她的思念与悔恨之意逐年定格的场景令人感到凄凉与悲伤。往往美好的事物存在时不知珍惜,到了失去的时候才感到伤心。平时,我们常常会对老人有所不满,不知老人的良苦用心。今后,我们一定要懂得珍惜,珍惜老人的关心,珍惜老人的存在,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

热点内容
另一朵玫瑰那样独特的小说 发布:2025-07-05 17:07:16 浏览:408
取名为海棠 发布:2025-07-05 15:17:53 浏览:642
白兰花雕刻 发布:2025-07-05 14:39:49 浏览:125
在心中盛开一朵 发布:2025-07-05 14:34:06 浏览:418
六指兰花 发布:2025-07-05 14:15:48 浏览:805
插花福州 发布:2025-07-05 14:14:32 浏览:726
矮乔木盆景 发布:2025-07-05 14:08:35 浏览:706
牡丹花艺作品 发布:2025-07-05 14:07:11 浏览:14
花艺WFC 发布:2025-07-05 14:07:05 浏览:143
干玫瑰花面膜 发布:2025-07-05 13:47:48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