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兰花硬捧
『壹』 何为兰花“雄性化”和“雌性化”
国兰同大多数植物一样,花朵是雌雄同体。
某些国兰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体内植物激素,如雌雄激素的分泌量发生了“相对”变化,并在繁殖复制过程中被保留遗传,这些被保留遗传的国兰植物外观上将显现相应的“雌性化”或“雄性化” 外观。不同的植物激素对国兰花朵的形态产生不同影响。
“雄性化”的基本表现形态就为捧瓣不同程度硬化,主瓣、副瓣以至于唇瓣也相应发生肉质化改变,如春兰宋梅等梅瓣是“雄性化”的典型代表。当雄激素占优势时,花朵表现“雄性化”,反之表现“雌性化”。
当雌激素占优势时,花朵表现“雌性化”,其基本表现形态为捧瓣、副瓣等多瓣唇瓣化,如春兰乌蒙牡丹等是“雌性化”的典型代表。
“雄性化”或“雌性化”不仅仅表现在花朵上,同样在国兰的叶上也有相应表现 。
如我国兰界前辈们早就总结出:“苞尖有白色玉钩或统体肉质感,绝大多数出梅瓣或水仙瓣类”等,就是对“雄性化”在国兰的叶上表现的充分论述,
详见贴吧:http://tieba..com/p/4676330180
『贰』 兰花的瓣形如何分辨
荷瓣复:外三瓣(萼片)的长宽比制例控制在2:1以内(越接近越好),且萼片要收根放角,捧心无兜.如春兰大富贵,环球荷鼎,翠盖荷等.
梅瓣:外三瓣呈椭圆或正圆形,捧心硬化起兜(以蚕蛾捧为佳).如宋梅,集圆,万字等.
水仙瓣:外三瓣呈椭圆或正圆形,捧心有浅兜。如汪字,逸品等。同时根据外三瓣的形态又可分为荷型水仙(如龙字,观音捧)及梅型水仙(如西神梅,蒲扇捧)
常言道:“千梅万水仙,一荷无处求。”由此可见荷瓣相对于梅瓣及水仙瓣是十分稀有及难得的。但梅瓣与水仙瓣也都是十分珍贵的,因为其二者关键在于捧心一定要起兜,这是评判是否为“瓣型花”一大标准,换言之,捧心不起兜,就无所谓瓣型。所以,单纯看外三瓣的形态而判断是否为瓣型是不正确的。
图片太多,发放不方便,你可以根据我说的这些花名去网上再看看图片,以上皆为春兰。
『叁』 什么兰花的软捧与硬捧,
二十一、簪 又名短底。即指蕙兰每朵花的短小花柄。
二十二、箨 即数层苞叶中紧贴花朵的一片,又称贴肉小苞。这种苞叶在春兰名种中要比其他兰花显得圆阔、厚大而长,有的着生在主瓣背后,有的侧生一旁,有的远离花朵着生在花梗正面。蕙兰、建兰、秋兰、寒兰、报岁兰的贴内小苞衣总是着生在各短小花柄的末端,且它的基部半卷裹在花柄上,前半部他呈扩张开放状,箨幅细狭。凡具有各种瓣型的名花的贴肉小苞必定呈现浓厚异色,并且有光,春兰最明显。如色彩淡而质薄,花瓣瓣肉亦薄;如一边有异色,另一边没有时,捧瓣上一边有兜,另一边没有兜。
二十三、巧种和官种 捧瓣瓣尖部呈白色或厚肉质兜状者称为巧种,没有白头或微有浅薄兜者称为官种。
二十四、癃放 兰花花朵萎软,花瓣僵拢施不足,都称癃放。主要在蕙兰中常有识字种现象出现,如花朵先从顶花开放,且是软弱无力,下面各朵常是僵开,或是含苞不舒。另是花葶上着生各朵排列间距过近,花开无力等。凡属这种形式都是最劣花姿。
如当年盆栽落山新花,因根、叶受伤过度,花轴上各朵花丛密聚拢,形似羽毛帚,又称球开。
二十五、蕊尖 花苞含苞待放时,花蕾透出小苞衣露出顶端或整体形态。按春兰和蕙兰的蕊尖有多种形式,现列述如下:
1、春兰
(1)莲子形 上下部近乎相等,形似莲子。这种形式,其三瓣有肉,裹尖而重白头(即瓣尖端有微白晕肉质兜),边紧。大多开大舌梅瓣,花瓣较圆正。假如满蕊俱白,色泽姣嫩,花瓣放足后,容易伸长变皱。
(2)花生肉形 花蕾似花生仁状,但前端小,中部大,且形长。如箨筋细糯,多开大铺舌、梅形水仙。白头、肉裹尖重者,开梅瓣者居多。
(3)机梭形 花蕾形似织布机梭。舒瓣后有紧边。如箨筋粗硬,大多开硬捧、尖舌水仙瓣或小如意舌梅瓣。
(4)橄榄形 花蕾二端小,中部宽大。如箨筋细糯,花开小舌水仙者居多。
(5)瓜锤形 花蕾顶部平而下部敛小。箨筋稍硬者,大多开分头合背梅瓣,或开三瓣一鼻头之类。如筋络细糯,且呈绿色,花蕾下部宽大者,舌形必大,花瓣亦宽。
(6)圆灯壳形 花蕾较长圆。箨筋细糯,条条延伸达顶,这种形态大多开皱角梅瓣或软捧微皱水仙瓣。
(7)净瓶口形 花蕾稍长,三瓣瓣尖顶收、口放。如箨筋细糯,颜色妖艳者,大多开皱瓣水仙。
(8)石榴口形 花蕾圆短,三瓣瓣尖微向外翻。箨筋粗而挺直,筋色鲜艳者,必开武瓣水仙。
(9)龙眼形 花蕾浑圆结实感,如无白头彩壳者,开短圆瓣,或三瓣虽短,而无秀气,还不算名贵。这种形式大多开荷花瓣之类。
通过上述各种蕊形介绍,便于艺兰爱好者们对由蕊形变化过程中了解演化成各种瓣型优劣,以及在选择新花中,作为鉴别依据。
2、蕙兰
(1)巧种门
蜈蚣钳 花蕾二片副瓣合拢成钳形。舒瓣后有紧边、瓣肉厚,合背硬捧,这种开小舌梅者居多;如分窠大舌,水仙瓣者少;如分窠软捧,开大舌梅者居多,为上品中第一,例如潘绿、程梅等。
大平切 平边厚肉。大舌,分窠捧心者居多。如分头合背、硬捧,小舌梅者为少。这种形式在梅瓣、水仙瓣中都有,为上品中第二,例如上海梅、元字仙等。
小平切 三瓣稍长,平边圆头。分窠捧心,大舌者居多;如合背硬捧,小舌者少。水仙瓣大多出于这种形式,为上品中第三。例如小荡、大陈字等。
(2)皱角门
瓜子口 宽边文皱,花开水仙瓣者居多,开梅瓣者少。属上品中第四。
石榴头 宽边武皱,飞捧、方缺舌,此类梅瓣、水仙瓣都有,为上品中第五。例如蜂巧、蛾蜂梅、朵云等。
(3)官种门
官种形 捧兜浅而厚。
滑口形 微有浅薄捧兜。
杏仁形 宽边蒲扇捧、舌小。这类多为水仙瓣,属上品中第六。
(4)癃放门 俗称油灰块。含苞待放时,先见捧心,且形似僵粘整体。外三瓣舒瓣时卷边皱角,不能舒展平整。凡属这种形式,捧瓣全合硬者居多,亦有分头合背。如捧瓣与唇瓣粘连成一块,俗称为三瓣一鼻头,是梅瓣、水仙瓣中最劣开品。
(5)行花门 凡花蕾锐尖、狭长,舒瓣后,花瓣都呈尖狭鸡爪状,这种形式俗称为粗花或行花,是不具瓣型的一般兰花。但,如花蕾稍短,上搭深,有时亦能有一般性荷瓣出现。
蕙兰中除上述“五门八式”蕊形外,尚有多种形式,但多数没有上品好花开出。
二十六、筋 即苞叶上的细长筋纹。筋有长短,有疏密,有粗细,有平伏,有凸出,颜色也各不相同。筋总以细长透顶,软润,疏而不密且微有光泽者,常有瓣型花品出现。如筋粗透顶者,花瓣必阔,且有荷瓣出现。如绿筋绿壳或白壳绿筋,筋纹条条通梢达顶,苞壳周身晶莹透彻,那大多出素心瓣可能性多。梅瓣和水仙瓣的筋纹较细糯,中间还需布满沙晕。
二十七、麻 苞叶上不通梢达顶的短筋,称麻。麻之粗细、长短不匀,排列比较紧密,这种俗为麻络,如相互之间空阔稀疏,又布满异彩沙晕,往往多出奇瓣或异种素心瓣。麻由于颜色各异,可分为青麻、红麻、白麻、褐麻等。又根据花苞出土时间迟早,分为深与浅之分。
二十八、沙晕 各筋纹之间散布着细如尘埃状微点,称为沙;密集如浓烟重雾状称为晕。苞壳上如有沙有晕,大多出梅瓣、水仙瓣。如苞壳上的沙如杏毛状密集一起,花苞逐渐抽长时,蕊顶部分又呈现浓绿色者,绝大多数出梅形水仙瓣。如沙晕柔和,颜色或白或绿,出素心瓣居多。凡具有瓣形的名花,在其苞壳上除筋纹细糯、通梢达顶,还必须有沙晕。
二十九、壳 即指苞叶。它有多种颜色,如绿壳、白壳、赤转绿、水银红、赤壳等。但,由于筋纹的颜色深浅和沙晕映辉,更有深绿、淡青、竹叶青、竹根青、粉青、青麻绿壳、白麻壳、红麻壳、荷花色、深紫色、猪肝赤壳等等。其中以水银红壳、绿壳、赤转绿壳最易出名花。另外,壳有松和紧、厚与薄之分。按我国艺兰先辈们经验总结,无论哪种颜色壳,都有好花出现,但必须气色要鲜明,壳薄而硬,色糯方算上品;如壳薄而软,称“烂衣”,很少有上品花出现;如壳厚而硬,颜色柔糯,也屡有好花出现。
壳有长短之分,俗称为长梢壳和短梢壳。凡短梢壳中部的色彩浓而厚,锋尖有肉钩,苞尖又呈鹊嘴形,大都出梅瓣、水仙瓣。如壳长而苞尖呈钝形,多数出荷形水仙瓣。如绿筋绿壳、白筋绿壳,筋细麻纤,晶莹透彻,且通梢达顶,又沙晕与壳、筋、麻同样颜色者,往往出现素心瓣。蕙兰苞壳的腹部筋纹间满布沙晕,又有粒粒如圆珠般凸出状,屡有梅瓣、水仙瓣出现,但壳色不能有过分明亮光泽。如蕙兰花蕊苞壳紧圆粗壮,下部整足,一般多开荷形大瓣子花。
通过苞壳上的筋、麻、沙晕诸点,可作为鉴别出落山新花中属名花与否。我国艺兰先辈们通过长期实践,总结成许多丰富经验,足以留供我们在选择新花中具有瓣型名花的借鉴,至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现附录《看壳各诀》如下:
1.“绿壳周身挂绿筋,绿筋透顶细分明,真青霞晕如烟护,确是真传定素心。”
“绿筋忌亮,须要有沙晕,必如烟霞,筋宜透顶小蕊,在仰朵时,日光照之如水晶者,素;昏暗者非是。”
2.“罗衣自绿亦称良,大壳尖长也不妨,淡绿筋纹条透顶,小衣起绿定非常。”
“白壳绿飞尖绿透顶,沙晕满衣,此种定素。出铃小,蕊若见平,水仙在其中存。”
3.“老色银红烟晕遮,峰头淡绿最堪夸,紫筋透顶铃如粉,定是胎全素不差。”
“出铃时色如茄皮紫者,梅根绿背,黄者素。”
4.“银红壳色最称多,莫把红麻瞥眼过,多拣多寻终有益,十梅九出银红窠。”
“银红壳必须先淡后深,筋纹透顶,飞尖点绿,小衣肉厚,而多光滑,细心选择为要。”
5.“绿壳三重起紫灰,此中必定见仙梅,小衣有肉峰如雪,铃顶平疑刀剪裁。”
“官绿壳上若起紫晕一重,其花必异,筋纹忌亮。”
6.“深青麻壳无人晓,莫道青麻少出奇,尖绿顶红条透顶,晕砂满壳异无疑。”
“深青麻壳,极多光亮,满蕊白砂,必非素异,必须紫筋透顶,飞尖点绿,此花定异也。”
7.“筋粗厚壳出荷花,铁骨还须异彩夸,无论紫红兼绿壳,此中常是见奇葩。”
筋粗壳硬,屡出荷花,不论赤绿,一样看法,如落盆几日,能起砂晕,就可望异。最难得者,荷花小蕊,尖长深搭,凤眼微露,收根必细,灶门开阔,定是飞肩。
三十、子芽 从假球茎基部生长出来的幼小叶芽,俗称子芽。子芽刚露出土面,凡属绿花类和素心瓣尖都呈白绿色;如赤绿壳或水银红壳类的芽尖,呈微红色;如赤壳类都呈红紫色。在“入霉”前后破土生长的子芽最强壮,如在“夏伏”时破土的较弱;若迟至秋季中生长出的子芽俗称“秋杆”,细小瘦弱,长成的叶束亦短小细狭。
三十一、抽箭 兰花的花茎从苞壳中透出后,逐渐长高,这种过程俗称抽箭。
『肆』 这种兰花是什么品种
兰花为我国非常又名的观赏花卉,在中国有着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我国版,兰花的品权种也非常多,并且1985年5月,兰花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和梅、竹、菊合称为“四君子”。
兰花
兰花为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鳞茎;假鳞茎卵球形、椭圆形或梭形,较少不存在或延长成茎状,通常包藏于叶基部的鞘之内。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
中文学名:兰花
拉丁学名:Cymbidium ssp.
别称:中国兰、春兰、兰草、兰华、幽兰、山兰、国香、空谷仙子、香祖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微子目
科:兰科
亚科:兰亚科
族:树兰族
属:兰属
种:29种
命名者及年代:Sw.,1799
英文名称:Orchid
『伍』 什么兰花在价格上最贵。
素冠荷鼎
『陆』 挖兰花时怎样辨别兰花
常见栽培的兰花有春兰草兰、蕙兰九节兰、建兰秋兰、墨兰报岁兰、寒兰等。1春兰。根肉质、白色。叶狭线形,长约20厘米一25厘米,边缘具有细锐锯齿,叶脉明显。每茎1~2朵花,黄绿色,香味清幽。早春2~3月开花。品种繁多,通常依花瓣的形状分为梅花瓣、水仙瓣、荷花瓣、蝴蝶瓣、素心瓣等型。名贵的品种有小打梅、宋梅、绿云、汪字、郑同荷等。2蕙兰。根肉质、淡黄色,叶线形,比春兰直立而粗长,叶缘粗糙。一茎着花5~13朵,淡黄色,唇瓣绿白色,具红紫斑点。花甚香,花期4—5月。名贵品种有程梅、送春、荡字、隆昌素等。3建兰。叶阔线形,长30厘米~60厘米,多直立,叶缘光滑。一茎着花6~12朵。花黄绿色乃至淡黄褐色,有暗紫色条纹。香味甚浓,花期7~9月。名贵品种有十三太保、龙岩素心、铁骨素、银边大贡等。4墨兰。叶长50厘米一100厘米,宽达3厘米,光滑,先端尖,直立性。花茎高约60厘米,一茎着花5一’10朵,花瓣多具紫褐条纹。花期冬季至早春,有香味。名贵品种有绿墨、白墨、鹦鹉墨、徽州墨等。5寒兰。叶狭而直立。花茎细、直立,着花5—9朵。花小、花瓣狭,有黄、白、青、红、紫等色,清香。花期秋末至初春。名贵品种有银铃、翠玉、紫云、黎明等。
时下,人们崇尚反璞归真,给生活环境增添绿意,用种植兰花来静心怡神。但是,如今兰花进入市场,有的人家想选购有档次的兰花栽培,既可观赏又可增值,然而,对何为有档次的兰花一时把握不定。在此,对兰花档次的品鉴作一介绍,以期让选购兰花的人家成竹在胸。
瓣型兰花价值瓣型是指兰花花瓣的定格形状,花瓣不定格的兰花不入型。兰花瓣型有多种,其中梅型、荷型两种上档次。梅型瓣兰花的主要品鉴有三。一是捧瓣起硬点,肉质化;二是主瓣、副瓣前端窝圆起兜;三是舌瓣舒直不卷或微卷。荷型瓣兰花的主要品鉴点是花瓣中前部放宽,并且紧边起兜,状如莲藕花瓣。梅型瓣、荷型瓣兰花,花开6天左右才可认定,因其它兰花初开时花瓣大体相像,容与瓣型花相混淆,而瓣型花的花瓣厚正,性状稳定,不因环境而变化。
色彩兰花价值色彩是指兰花花朵绮丽缤纷的情态。兰花的色彩丰富而驳杂。色彩兰花的含意是说花朵的色彩突出一个主色,与其它色彩区分明显,主要指红、黄、白、绿几个主色。其中,红、黄、白三色上档次。红色中,艳红、水红、粉红三色尤佳。黄色中,鸡油黄或菜花黄两色尤佳。白色中,柔白而花瓣丝纹清雅的尤佳,丝纹麻黑的为次。绿色,因与叶色相同,难显示风采,故不多看重,唯开淡绿色花朵的兰花可取。
素净兰花价值素,指的是白色,净,指的是无杂点。素净兰花即是纯白皓洁的兰花,称素兰。素,给人的清廉美、贞操美、高雅美、空灵美、气节美。素兰,亘古为人所赞、所崇、所爱。从兰花的特性而美,色彩花在不同的阳光、气候、环境条件中会发生色变,而素兰却始终如一不变色,一枝缟素幽香来。自然界中,开杂色花朵的兰花偏多,素兰特少,云南的传统名品兰花大雪素、小雪素是素兰中的珍稀品种。还有独产于云南滇西的莲瓣兰素花品种,净白如羊脂玉,香味清远,为净素兰花中尤有档次的兰品。
奇异兰花价值奇异,指奇特、变异,奇异兰花即是不同一般的兰花。兰花的通常状态是,花朵由一个主瓣、两个副瓣、两个捧瓣和一个唇瓣(也叫舌或心)组成,有恒定感。奇异兰花超越了通常状态。花瓣或多或少,色彩出现明显艺感,瓣缘斑、钱、点灿目,有出乎意想的变化美。其中,蝶型瓣为变异兰花中的有档次品种。蝶型瓣的特点是,花瓣局部变白变厚,上有红紫斑点、线条,瓣边出现波状凸凹,如蝴蝶羽翼。兰花叶片显绿色,花叶并赏,如叶边或叶中拉白色或黄色线条,亦属奇异兰花。
选购兰花,讲究是否上档次,前提条件要看重一点,即花开是否有香味。兰花为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香祖,但有的品种只开花不蕴香。买到了有香味的兰花,即买到了“王香”“第一香”“香祖”,也即是买到了上档次的兰花
兰花植物种类繁多,我国约有500个属,10000多种。它们是四季常青的宿根花卉,每个季节均有不同品种的兰花开放,其香气清幽,惹人喜爱。在早春2—3月开花的叫春兰,俗称草兰或山兰;在4一5月间开花的叫蕙兰,俗称夏兰;生长在福建的建兰,俗称秋兰:多在秋季开花;在冬季开花的有寒兰与墨兰。家庭养花多是山上挖来的春兰、夏兰:只要有眼力,善于识别,可能在山上或在市场上找到好的兰花品种。如何鉴别兰花.何谓上品?有以下标准:
色彩
花以嫩绿为上;次绿次之;赤绿更次。红色鲜明者也佳。素心即全花一色更佳。
芳香
兰之芳香的清雅、温和、味纯为优;有过于强烈之异味者为劣。
花瓣即外三瓣
三瓣均匀而厚并有柔软感为贵。主瓣阔。副瓣窄或花瓣夕十翘者为劣。
肩两侧的萼片,即副瓣
以主瓣为中心,左右两侧瓣水平伸展。称“平肩”,为上品;侧瓣稍上称为“飞肩”,也佳。“落肩”者次。
棒芯即内瓣的上侧两片
光洁、柔软如蚕蛾之肌者为上。
舌内二片下侧的一片
短、圆阔大者为佳。
点指舌上之点 。
蕙舌之点散,多以深红者为上;色淡但明显者也佳。春兰舌上的点必须整齐:一点、二点、三点、元宝式等为上品;杂乱而色暗者劣。
鼻中间的花芯
鼻以小为佳。
叶以基部紧、中上部阔、弯曲下垂者为上
『柒』 兰花是指什么花
兰花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20一40厘米,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2至3片成一束。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形态特征
兰科共750属35 000余种,而兰属70余种。我国常见栽培种有: 四季名花春兰(C.goeringii): 又称草兰、山兰、朵朵香。一茎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 春兰传统名贵品种有宋梅、龙字等。变种有线叶春兰(C.georingii var.serratum),叶较细,花深绿色,无香气或淡香。 国宝蕙兰(C.faberi): 又称九子兰、夏兰。一茎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区与春兰相似。传统名种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岙素等。 生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鳞茎,俗称芦头,外包有叶鞘,常多个假鳞茎 品种1连在一起,成排同时存在。叶线形或剑形,革质,直立或下垂,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上着生多数苞片。花两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与3枚花瓣及蕊柱组成。萼片中间1枚称主瓣。下2枚为副瓣,副瓣伸展情况称户。上2枚花瓣直立,肉质较厚,先端向内卷曲,俗称捧。下面1枚为唇瓣,较大,俗称兰荪。成熟后为褐色,种子细小呈粉末状。 春兰、蕙兰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状、质地等的不同变化分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种与素心等。梅瓣为萼片短圆,肉质较厚,稍向内曲,基部狭窄,捧瓣肉质肥厚先端内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开时微向上,名种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种。水仙瓣为萼片稍长于梅瓣,先端渐尖,捧瓣质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种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为萼片宽大,质厚,基部窄,先端宽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较润,微反卷,名种有大富贵、翠盖花等。蝴蝶瓣为向下的两枚萼片的内侧,质地变厚,成波状绉,并有红色块斑,有时整个萼片或花瓣数量突然增多(如绿云,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状有特殊变化。素心为花被、花茎、苞片同一颜色,纯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绿、黄绿等,没有 品种2杂色的斑纹,名贵品种有张荷素、老文团素等。 兰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质壤土,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捌』 如何认识兰花是否是好的品种
野生的兰花,由于异花授粉,种子繁殖等诸种因素,产生着广泛的自然变异。从野生兰花中鉴别、筛选、培养出来的兰花名品,由于引种驯化和栽培环境的变化,其自身潜藏着极大的自然变异性。这种变异有好有坏,有进化有退化,无论业余养兰者和专业兰花工作者对此都极为重视。
兰花的栽培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栽培出好的兰花,首先要求栽培者必须熟悉兰花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根据兰花各生长期的生理特性,灵活运用各种养护技巧,精心养护管理,才能培育出健壮的植株,并保持其奇异的叶型,开放出形、色、香、韵都超常的花来。这样的兰花姿态雍容大方,花瓣的化学成份含量丰富,内部构造细致,肉质肥厚.内外瓣均圆润充实,花色鲜明。香气醇正清香、但如何才能防止名品退化,保持其固定不变的花容叶貌呢?现就名品中花艺问题略述一二:
1.好花开在健壮、优良的植株上、出好花的前提是要有优良的基因种.优良型的植株,是指国艺欣赏上的“佳品”,与植物学上的良种是有明显区别的,要用园艺眼光去判别生长健壮的植株是否会开出超常的变异花被,才是园艺上所谓的优良“基因型”,最典型的园艺畸变矮奇种,在园艺欣赏上有独特的魁力,但在植物学家眼里往往看作病态植株,三倍体的不育系品种,往往植株校同类种矮小,但花被较原母系大,且色泽鲜艳,极具观赏价值。
2.当有了多品位的优良种扶后,栽培环境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兰属植物原产地大都分布在亚热带中低海拔高度的原始林带内,长期的自然生长环境,形成它们特有的遗传性状,喜欢生长在较阴湿温暖的树林之中,对原生地的生态条件,土壤元素,共生伴生的生命物质均有特殊的要求,才能防止名品退化,不违背兰花的生长习性、兰花种类多,对原生品种必须注意了解掌握原生的生态环境状况,尽量按其生态习惯创造一个适宜它生长繁殖的环境,生态环境是一门综合学科,有许多谜还未被认识,如红色花品种多出产于特有的山区,若兰花离开原产地有的就会呈现出明显衰退的表现,这一现象目前还无法解释,严格说每年微妙的气候变化对兰花生长都有影响。
3.有上述两个基本要素之后,就需把名品栽培管理提上日程、管理是防止名品退化的基本要素之一。
(l)阳光对兰花生长很重要,兰花喜陌生是指怕曝晒.阳光不足,植株拔高、体质瘦弱.叶姿软弱无力、易染病害。阳光对花青素的形成是绝对必要的,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紫光谱是形成花朵色素的重要光能。花瓣中的叶红素、类黄酮等色素的合成必须在阳光照射下才能顺利进行。分析研究阳光照射的时机、强度和照射的长短作用,而白色、黄色、绿色、淡黄绿色在孕花期,尤其后期则应适当减少花蕾的采光量,以免使叶绿素过多的显现,过份长时间地让阳光照射花朵,对花的颜色也会起反作用。夏天适当地减少阳光曝晒,不但不影响兰花的生长,反而花色、花质更好一些,所以要适时适量控制阳光的照射.要区别冷色、热色花的采光量,对早春种应适当增设人工太阳灯的照射,促使花青啶的转化,提高色彩效果。四川冬天日光少,可采用太阳灯弥补。
(2)温度对兰花色质均会产生重大影响。什么范围的温度对兰花开花最有利不能一概而言。地生兰对温度各有所好,要了解该种类的出产地方和开花的季节,则可判断它大致所需的温度。在其适合的温度范围内,则又以其最小值为好。因为温度低开出的花色深而且鲜艳、让我们来回忆现实中的情景吧,春天开花的品种早花种比晚开的艳丽端庄;春花种普遍比夏秋开花种观赏价值高;在夏秋二季跨季开花的建兰,末期花多奇变俏丽;秋末秋墨、寒兰其花色非常浓艳华丽。一个常见的现象,高寒山区的各种花卉一般都较低矮丘陵地带的花草花育院的含量要多,外表色彩要丰富得多。由花育素或类黄酮素为主形成的花色,气温高容易受影响、我国西北兰州,四川的凉山州由于日温差大,花卉质地极好。四川高寒草地花色特别艳丽.紫蓝色花遍地可见。花卉的另一生理特点是温度高花瓣薄。海绵层组织不发达,低温时开放的花朵瓣厚而丰满,且海绵层厚而密结,花朵质感好,所以提高温度让花早开,往往开不出好看的花朵,四川的大红朱砂和春兰在广东、香港、白湾不如在长江流域开得好看;日本、南朝鲜近年来喜欢引种西南地区的春花种,这与地域气象条件直接有关系,四川盆地内都适宜栽培兰属植物。实践证明,春兰、春剑、九子蕙、建兰、墨兰、寒兰、大花蕙兰,兜兰、杓兰等种类,在露天场地栽培都能安全越冬。海外普遍采取恒温恒湿养兰,那种强化的养护方式是以培养商品植株为主,与观赏花艺的养护是有差异的,长期高温高湿方式栽培兰花有利也有弊,台湾的一些学者早有直言,在养兰上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优化值保环撩是一致的,有人提出高温育苗,低温护花是有道理的,也是可行的。另外,开花时要注意控制浇水,花瓣水的份量过大,会影响花瓣气泡明透的效果,花被的灵秀气质也受到影响,这时应保持盆土微干,更不要向花被烧水。
3.兰花的施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性工作.一般讲在盆栽介质中施用有机肥作基肥被理想,但随着现代温室养植的推广,施用各种无机盐营养液也是一种途径。不论按那种施用方法,均应要求全效复合肥。因为植物的正常生长对氧、氢、碳、氮、磷、硫、钾、镁、钙、铁等元素以及锰、锌、铜、钼、硼、铅等微量元素都是必不可少的,必须按比例平衡吸收,否则植株就会出现缺素的病害,影响生长发育、但由于人们观赏目的之不同,对花艺的特殊要求.因而反映在施肥技巧上也出现一些特殊作法,其方法是控制氮元素的施用量。兰家普遍喜欢多施氮肥,氮对花卉植物是不可缺少的养份,但过量对兰花极为不利,用量过多不但植株出现氮中毒现象,而且花朵变小,素质也差、花色衰败,影响名品的品位。四川普遍采用腐殖土植兰,又爱施用麻枯肥,由此氮肥过量。目前人工培养的兰花,不如野生兰花漂亮这恐怕是个重要原因。
磷肥叫“花肥”,可见花与磷的关系,经测定花瓣含磷元素特别多,氮能使蛋白质增多,磷则能使蛋白质的质量提高,使花瓣海绵层变得细密而肥厚,能大大提高花的素质、让磷肥成份充分发挥作用,是开好花的决窍。氮与磷的搭配使用要掌握好,根据不同生长季节偏重使用比例。如叶、茎旺盛生长在保持三要素平衡时可稍偏重氮肥的用量,当孕花苞时可稍偏重磷肥。
花的色素中含有铁的元素,铁、镁元素是花青苷的分子组成成份,铁等金属络合物是紫色,蓝色的重要组成成份,铁对蓝色的生成起了核心作用,铁和锰能参与显红色化合物的合成。土壤中虽有铁的元素,但铁的氧化物不能被植物有效吸收,仍表现为缺乏铁元素,应适量补充铁的营养素。铜对黄色花有直接的增色作用,镁对绿色影响非常明显,对蓝色的加深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钼的施用为一般养兰者所忽视,钼是土壤中最不丰富的一种微量元素。土壤中的钼大部份呈无机盐形态,极少量能被作物吸收,在生长季节应适量补充钼的元素。钼不但参与还原酶的合成.而且又是固氮酶重要成份,它和铁元素都是固定大气氮素的酶所必需的元素。钼元素与兰花的固氮过程有关,对提植株细胞组织蛋白质的含量,改良花朵质量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兰花孕花蕾期间,适当施用钼肥能使金黄色的花朵更加光亮艳丽。选用性能稳定的商品花肥施用,国产的“叶面喷施宝”,进口的“速滋”、”“花宝”都会帮助改良兰花的质量。当使用化肥液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要小剂量勤施,当花苞已隆起带色时要停止施肥,不然会适得其反。
以上我们探讨了光照、温度、施肥等对花艺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止名品花艺退化的问题。但有些花艺的出现至今仍是一个谜。陈远星先生在《中国兰花素问》里讲到蝶花时说:蝶花的出现和稳定性,至今还是一个谜,目前出现了很多落山蝶花,这些蝶花是否能稳定,还待进一步观察。不过蝶花是兰花中的佼佼者,多少年来证明,它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一当蝶花的品种被固定下来,多年不变,代代相传。蝶花能保持自己的特色这跟兰花的繁殖方式有关,现在兰花都是采用分株繁殖,用种子繁殖的机会极少,很难在蝶花中取到花粉。现在蝶花的类型增多,为蝶花的人工杂交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一般残变的蝶花不易杂交,常规的蝶花还具备这种机会。一当人们掌握了蝶花生成和遗传的密码,就会为创造新一代艳丽的香型春兰、四季兰、报岁兰、寒兰、蕙兰等珍品开拓一条康庄大道。
而名品中的矮种、奇叶亦有退化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矮种、奇叶,都有其系统,退化现象乃系统不正确所致。只要有正确的系统,在培养的过程,若因秋芽或弱株等因素,而导致发育不良,引起变型走样,等配合栽培场地与精良的管理技能相配合后,立刻可以恢复健康,不久即可变回原型。如果,场地不良加上管理不当时,恐怕就比较困难。还有,错买不同系统的兰苗,一旦走样,便不易使其回复原状了。通常只要培养与管理适当,品种正确时就不易走样,如果走了样,经一、二代后来芽就成型了。而且须要保持二株以上的连体来栽培,如此不但不会变型,进步也很迅速。
『玖』 什么是兰花的"开品"
所谓“开品”是指同一品种的花蕾绽放后的品相高低,开品好就是说花的花色、瓣形、捧、舌、肩、葶最大限度地向兰花各部最佳评品标准靠拢,获得良好的感观效果,反之即谓开品差。影响兰花开品好坏的因素很多,盆中的植料、肥料、光照、水分、栽培场地、草的壮弱、花蕾护理等都会影响开品,为获得良好的开品,就有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历代艺兰高手的著作中均有所涉及,如《兰蕙小史》论及蕙花文元梅曰:三瓣阔大而厚,分头合背,硬兜捧心,龙吞舌,色绿肩平,干长,开时盆泥宜燥,出癃放门而能如此平正。《兰蕙同心录》中论及发祥梅云:惟春透之蕊则瓣舌不分,往往不开,养宜清壮,若大壮则三瓣一鼻头矣。由于每个品种都有它固有的开品特性,且对各种干扰因素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一般谓之“筋骨好”的品种其开品较稳定,如春兰汪字、龙字、盖荷、蕙花老染字、金忝素等,但大部分品种的开品上下是很大的,为此据笔者多年观察体会,谈谈外部因素对兰花开品的影响。 1.植株强弱的影响 一般而言,兰花植株强壮,连株桩数多就越能体现品种特色,花朵能得到充分的营养补充,使外三瓣阔大,这对蕙花而言更是如此。如去年一株六桩特大草的江南新极品,副瓣头阔达1.4cm,而一般植株在1cm左右。但像西神、叶梅、万字等,中草开花反而三瓣着根结圆,当然这与花期水分供应有关(下述) 2.花期水分的影响 开花期的兰花依靠吸收水分稀释体内营养物质供给花朵生长,若植株体内营养积累多且水分供应充足,则三瓣瓣头放大的同时,瓣脚将会放长,副瓣将会下垂落肩,这对梅、荷、仙的开品不利,尤其是荷瓣会出现大落肩、捧瓣开天窗的疵病。 所以盆内稍干对开品有好处,荷瓣和瓣子飘薄尤甚,但过干对花葶拔高不利,所以难在一个“度”字,但对多瓣奇花,波瓣花充足的水分将能充分展现其特色。 3.肥料的影响 过多的肥料使植株体内越冬营养物质相当丰富,虽对次年发草有利,但难以开出短阔的外三瓣来,所以用腐殖土栽培的梅、荷、仙等“规矩”,花一般在现蕾后应停止施肥,因为腐殖士内仍含有相当的肥分,开花前数月内供应的肥料呈斜线下降趋势,正好满足兰株后期生长需要。颗粒土保肥力差,故现蕾后仍需施肥以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但浓度和次数应逐步下降,问题是这个“度”也是难以掌握的,返销苗的开品一般较差也是个例证。多瓣花的肥料充分些对开品是有益的。 4.光照的影响 花色在开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光照控制是决定花色的主要因素,尤其对色花更是如此,紫色、红色和朱金色花的花蕾充分接受光照能使花色加深更艳丽;但花瓣上有红筋丝和混暗的绿花遮光能使花色净丽,红色素减退;一般绿花系花蕾遮光、花色偏向嫩绿;而绝大多数的白色花必须完全遮光才能开出白花,如小雪素不遮光其花瓣呈水绿色,而筋脉为绿色。 5.温度的影响 冬末春初的温度对花蕾发育绽放影响很大,春节前后若一时温度偏高,一些品种的花蕾就会提前开放,俗称“借春开”,这种花一般开不好,因为这时的温度忽高忽低不稳定,营养供应不持续造成的。若采用人工持续加温加湿(一般在18-25℃),花蕾将获得充分而持续的营养供应,这对花葶的拔高和花瓣的长阔很有利。如为使参加杭州十届全国兰博会的花能及时开放,我们提前一星期租用宾馆客房加温,效果很好,葶高花大色嫩,其中两盆贺神梅瓣如汤勺,按面积计三瓣面积比平常开品大二分之一,且背面红绿全无,其开品之佳出乎意料之外。但一些易落肩,反翘、开捧的品种应见好就收,花朵初放便可移出加温室。总之,这些外界因素和植株状况对兰花开品的影响综合交叉的,为了获得较好的开品,可根据不同品种特性,采取不同措施,利用适当改变这些因素来达到良好开品的目的。
麻烦采纳,谢谢!
『拾』 兰花专用术语
肩 -------兰花外三瓣中,中央竖直一瓣称为主瓣,左右横向排列两瓣称为副瓣。所谓“肩”,即专门指副瓣着生的形态:第一种呈水平状,称为“一字肩”,属上品;第二种,当舒瓣前后,二片副瓣微微下垂,称为“落肩”,这种形式较次;第三种,是花刚盛开,副瓣就大幅度下垂,与主瓣形成三角形,称为“大落肩”、“三脚马”、“八字架”,如呈这种形式,即使瓣形、花品再好,由于外三瓣着生姿态恶劣,也不足取了,属劣品;第四种,是副瓣微向上生,称为“飞肩”,属贵品。色---------- 根据江、浙一带的兰蕙传统上以绿色为佳,尤以嫩绿为第一,老绿为第二,黄绿色次之、赤绿色更次。凡属赤花,总以色糯者为上品,色泽昏暗而泛紫色者为下品。其他类兰花,对色的评价因地而异细花和行花------ 凡具有梅、荷、水仙、素心、奇瓣型的花朵,都称为细花;凡外三瓣和捧瓣都呈尖狭鸡爪形或竹叶形的花朵,都称为行花或俗称粗花。鸡嘴------ 花苞刚破土时,苞尖相对合拢,有紧吻一起,微分或裂开状,都称为鸡嘴。如苞尖有白色玉钩或统体肉质感,绝大多数出梅瓣、水仙瓣类。紧边------- 外三瓣中每瓣瓣缘微呈内卷状,离瓣根约0.3厘米起越向瓣前部,其微卷状愈呈明显,而卷带渐宽,瓣缘增厚,及至放角处再延伸及瓣尖部与对称另一缘合拢,汇成兜状形。这种内卷带,称为紧边。梅瓣紧边多厚实,水仙瓣稍薄,荷瓣最薄(素荷瓣类似)。收根放角----- 专指兰花外三瓣瓣幅之阔狭形状,它牵涉到花品的美观和花形的姿态。自瓣幅中央部位向瓣根逐渐收狭,称收根;自瓣幅中央部位向瓣尖逐渐放宽,及至花瓣尖端部前沿约0.4厘米左右处又逐渐缩拢且向内微卷,汇成瓣尖微兜形,这段前后交接部位称放角。在荷瓣和荷形水仙瓣中收根放角现象最显著,水仙瓣由于花瓣多长圆形就没有那般明显了,而梅瓣,尤其属十足梅瓣型,由于浑圆形,很少有收根放角。兜------- 专指捧瓣尖端部瓣肉组织的形态,并按照捧瓣尖端部瓣缘内卷形状的大小、深浅、厚薄而定。如按它的厚薄、大小又可分成软兜和硬兜;按深度可分深兜和浅兜。中窠------ 即捧瓣与鼻的整体部位的统称。梅瓣、水仙瓣的中窠头形,以窝紧为好;荷瓣、蝴蝶瓣的中窠比较宽大。凡中窠必须与外三瓣形型相配得宜,方显得花姿优美、俊俏。转茎------ 蕙兰即将大排铃时,花梗上每朵花铃的花柄横出生长,花心朝外,称转茎,俗称转挖、转宕、转身等。簪----- 又名短底。即指蕙兰每朵花的短小花柄。蝴蝶瓣----- 分外蝴里蝴两类。
副瓣下半部唇化的叫外蝴。唇瓣化深入副瓣1/2处,称全蝴。两副瓣后翻的全蝴称飞蝴,是蝴蝶瓣中的佳种,如五彩蝴,小蝴蝶。副瓣下面呈细狭或断续唇瓣化称半蝴,外三瓣和捧瓣狭长的半蝴称为草蝴,半蝴与草蝴观赏性不很强,故极少留种。
两捧瓣唇化的奇瓣称里蝴,也称蕊蝶。历史上蕊蝶不被重视,因此,留种较少。近来国内较重视蕊蝶品种的发掘,因此,大量的蕊蝶被发现,特别是舟山地区近年发现了大量蕊蝶,使兰界朋友跨入了一个新天地。奇瓣-----凡外三瓣下幅部位和捧瓣演变成唇瓣形,或花瓣多瓣、缺瓣,或多唇瓣均称奇瓣,主要分一下几种:
1.蝴蝶瓣
分外蝴里蝴两类。
副瓣下半部唇化的叫外蝴。唇瓣化深入副瓣1/2处,称全蝴。两副瓣后翻的全蝴称飞蝴,是蝴蝶瓣中的佳种,如五彩蝴,小蝴蝶。副瓣下面呈细狭或断续唇瓣化称半蝴,外三瓣和捧瓣狭长的半蝴称为草蝴,半蝴与草蝴观赏性不很强,故极少留种。
两捧瓣唇化的奇瓣称里蝴,也称蕊蝶。历史上蕊蝶不被重视,因此,留种较少。近来国内较重视蕊蝶品种的发掘,因此,大量的蕊蝶被发现,特别是舟山地区近年发现了大量蕊蝶,使兰界朋友跨入了一个新天地。
2.多瓣
花瓣(包括唇瓣)数量超过六瓣,达到七瓣、八瓣甚至几十瓣,统称为多瓣。例如绿云,余蝴蝶等,此类花瓣数量一年一个样,无确定的花型。但外瓣瓣型保持不变,如绿云为荷型,余蝴蝶是竹叶型。多瓣新花大都不稳定,极易变样,因此,除多瓣老种外,一般较少留新种。近年来发现菊瓣多瓣型,牡丹型多瓣型如千岛之花等,花瓣如菊花一层一层往上生长,花瓣比传统多瓣花更多。此类花引起了国内外兰友的重视。
3.多唇
外三瓣与捧瓣数量齐全,唇瓣有两瓣以上,称为多唇或多舌。此类花因不稳定,而且也不端正、不雅观,很少留种。荷瓣---外三瓣肥厚、宽润,形以荷花花瓣,收根放角。捧瓣不起兜,似微开蚌壳,唇瓣阔大,前挺后卷都有。花型分大、中、小型,同荷等属大型荷瓣花,环球荷鼎属中型荷瓣花,盖荷属小型荷瓣花。同荷和盖荷为荷瓣的典型。水仙瓣----外三瓣比梅瓣长,且瓣端稍尖,捧瓣有深兜或轻兜,唇瓣下垂或 后卷,以汪字逸品为代表。水仙瓣变种有梅型水仙和荷型水仙。
梅型水仙特征是:外三瓣比梅瓣稍长,主、副瓣收根紧,主瓣尤其明显。捧瓣起兜或起微兜。西神、翠文等为梅型水仙。荷型水仙特征是:外三瓣较阔近似荷瓣,捧瓣起兜或微兜。龙字、水仙大富贵为荷型水仙。梅瓣-----外三瓣短圆、质厚、对称。形似梅花,捧瓣起兜,有白头且抱紧,唇瓣舒展、坚挺而不后卷。宋梅为梅瓣中的典型。斑花-----花瓣上有不规则的黄斑、白斑出现。,由于兰叶上出现斑纹,有时相应花也出现斑纹,但此类现象较少出现。覆轮花-----花瓣边缘镶白色或黄色,称覆轮花,由于叶子出现覆轮,有时对应花也出现覆轮,如金边玉衣。缟花-----花瓣有不规则的黄、白线条,由于兰叶出缟纹,相应花中也出现了缟纹,如五彩皇冠。爪花 ------有绿底金爪(黄爪)、绿底银爪(白爪)和白底绿爪、黄底绿爪几种。由于兰叶起爪,相应的花也起爪。如金边玉衣,曙光等素瓣
凡唇瓣上不带色块的都为素心瓣。由于兰花的色素大都集中在唇瓣上,因此,唇瓣无色块,外三瓣及捧瓣都不会有色块。传统素瓣外三瓣,捧瓣为绿色,唇瓣为白色。与此相对应,一般兰花唇瓣因为带红色或紫色,故称晕花。
按唇瓣色泽可分为绿胎素,白胎素,黄胎素,桃腮素(舌根两侧有红晕),刺毛素(舌苔上隐约有细微红色)。素心瓣苔色以绿色为贵。近来关于素花瓣的含义又有拓展,凡舌与花的颜色一致,均称为素心瓣,如黄花素,红花素、紫花素。此类花四川、云贵、两湖均有发现,而江浙一带较少发现。
按外三瓣和捧瓣,又可分为梅型素,如蔡梅素。荷叶素,如杨氏荷素,文团素。蝴蝶素,如杨氏素。竹叶素,如寅谷素,天童素。至于一般草素,因为瓣狭如鸡爪,不被列入细花之列。 蕊尖------ 花苞含苞待放时,花蕾透出小苞衣露出顶端或整体形态。春兰的蕊尖有有以下多种形式:
(1)莲子形 上下部近乎相等,形似莲子。这种形式,其三瓣有肉,裹尖而重白头(即瓣尖端有微白晕肉质兜),边紧。大多开大舌梅瓣,花瓣较圆正。假如满蕊俱白,色泽姣嫩,花瓣放足后,容易伸长变皱。
(2)花生肉形 花蕾似花生仁状,但前端小,中部大,且形长。如箨筋细糯,多开大铺舌、梅形水仙。白头、肉裹尖重者,开梅瓣者居多。
(3)机梭形 花蕾形似织布机梭。舒瓣后有紧边。如箨筋粗硬,大多开硬捧、尖舌水仙瓣或小如意舌梅瓣。
(4)橄榄形 花蕾二端小,中部宽大。如箨筋细糯,花开小舌水仙者居多。
(5)瓜锤形 花蕾顶部平而下部敛小。箨筋稍硬者,大多开分头合背梅瓣,或开三瓣一鼻头之类。如筋络细糯,且呈绿色,花蕾下部宽大者,舌形必大,花瓣亦宽。
(6)圆灯壳形 花蕾较长圆。箨筋细糯,条条延伸达顶,这种形态大多开皱角梅瓣或软捧微皱水仙瓣。
(7)净瓶口形 花蕾稍长,三瓣瓣尖顶收、口放。如箨筋细糯,颜色妖艳者,大多开皱瓣水仙。
(8)石榴口形 花蕾圆短,三瓣瓣尖微向外翻。箨筋粗而挺直,筋色鲜艳者,必开武瓣水仙。
(9)龙眼形 花蕾浑圆结实感,如无白头彩壳者,开短圆瓣,或三瓣虽短,而无秀气,还不算名贵。这种形式大多开荷花瓣之类。癃放 ------兰花花朵萎软,花瓣僵拢施不足,都称癃放。主要在蕙兰中常有识字种现象出现,如花朵先从顶花开放,且是软弱无力,下面各朵常是僵开,或是含苞不舒。另是花葶上着生各朵排列间距过近,花开无力等。凡属这种形式都是最劣花姿。
如当年盆栽落山新花,因根、叶受伤过度,花轴上各朵花丛密聚拢,形似羽毛帚,又称球开。巧种和官种----- 捧瓣瓣尖部呈白色或厚肉质兜状者称为巧种,没有白头或微有浅薄兜者称为官种。伏花----- 自然野生兰花,经盆栽驯养后继续孕育花蕾,称伏花。间隔数年复生花苞,称作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