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毛猴玉兰花

毛猴玉兰花

发布时间: 2021-02-22 10:57:47

『壹』 北京毛猴是什么做的

说起毛猴,即使是老北京,知道的人恐怕也不多。这是一种北京独有的民间艺术品。相传清同治年间,在北京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有一家名为"南庆仁堂"的药铺。掌柜的尖酸霸道,经常无故打骂伙计,大家又惹不起他,某日,店中一配药的小伙计因没伺候好帐房先生而挨了一顿臭骂,小伙计怕丢饭碗只好忍气吞声。到了晚上,他在烦闷中无聊地摆弄着药材时,偶然发现蝉蜕具有某些形象特点,不由心中一动,便决定用中药材塑造一个"帐房先生"。他选取了玉兰花越冬的花骨朵儿辛夷做躯干,又分别截取蝉蜕的鼻子做脑袋,前腿做下肢,后腿做上肢,用白芨一粘,一个人不人、猴不猴的形象便出现了。拿给师兄们一看,也都说极象尖嘴猴腮的帐房先生。小伙计觉得很开心,算是出了一口气。就这样,在无意间世上第一个毛猴诞生了。流传到社会后又被有心人加以完善,逐渐形成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手工艺品。
那毛猴是用什么原料制成的呢?原来,这毛猴周身的东西全是中药。它的四肢是用蝉蜕的四肢做成的,身体是另一味中药--辛夷,也就是玉兰花在秋天里形成的花骨朵,表面一层密密的灰褐色绒毛,是保护花过冬的外衣,冬去春来,绒毛逐渐退去,花骨朵慢慢长成朵朵美丽的玉兰花。这带绒毛的花骨朵,和毛猴的身躯极为相似,真是妙用。毛猴的头是用蝉蜕的头,正好与花骨朵相配。毛猴有时会带斗笠,这斗笠也是一味中药,叫木通。把这几部分粘结起来的东西叫白芨,也是一味中药,真是出自天然,天然妙用。如此看来,这毛猴的首创者熟知中药,并与中药材有着密切的接触。一只“毛猴”就“现世”了。

『贰』 天津毛猴的制作方法(细说)

《天津毛猴》
2011-10-9 16:42:44 上传下载附件 (117.15 KB)
毛猴是天津民间手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它是用“辛夷”(即玉兰回花干燥后的花蕾答)做猴身,“蝉蜕”(即俗称“知了”的幼虫蜕下的壳)做猴头和四肢,以“白芨”粘合,拟人化地以猴的肢体语言制作出的手工艺品,妙趣横生和千姿百态是其值得收藏把玩,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叁』 玉兰花可以做成什么怎么做

玉兰花,又名玉兰、木兰、应春花、望春花,属木兰科植物,原产于长江流域,早在春秋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洁的人格,到唐代已在庭园广为栽培。现为我国特有的名贵园林花木之一,城市绿化常用树种,上海市的市花。

玉兰花洁白如玉,先花后叶,外形极像莲花,花洁白美丽且清香浓郁,花瓣展向四方,早春开花时满树晶莹清丽,如冰似雪,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白兰花与茉莉花栀子花并称为“盛夏三白”,花朵洁白如皑雪,浓郁的香味沁人心脾,悠远绵长。曾有诗赞它“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皓齿转明眉。”玉兰花中的龙女花,又叫大理木兰,花色洁白而馨香,据《滇海虞衡志》载:"龙女花,止一株,在大理之感通寺苛赵加罗修道于此,龙女化美人以相试,赵起 以剑之,美人入地生此花",花以龙女相喻,可见其美。

白兰花还是窨制花茶的重要原料,白兰花属体质花,花朵虽已开放,但花香仍存在花瓣中,窨制花茶时,可直接用鲜花,也可将花瓣晒干备用,一般是在茉莉花茶窨制时,用白兰花“打底”以突出茉莉花茶的鲜灵度。

玉兰花采收以傍晚时分最宜,用剪刀将成花一朵朵的剪下,刚自树上摘下的花卉,浸泡在8至10℃的冷水中一到二分钟后,将水沥干,经严格的气流式窨制工艺,即分拆枝(打花边)、摊花、晾制、窨花(拌和)、通花、续窨复火、匀堆装箱等工序,在经照射灭菌制成花茶。

玉兰花不仅花大而艳美,花姿婀娜,气味幽香,观赏价值高,病虫害少,而且其花蕾名辛夷,历来是中医治鼻病的主药。

玉兰花其花、叶、根均可入药,花可利尿化浊、化痰止咳,入药治头痛、鼻窦炎等,并有降压的功效;叶能治便泌,可治支气管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本草纲目》记载,玉兰花有止咳、袪痰、抗老化功能,对其治疗鼻病的疗效作了肯定的论述。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它富含类黄酮及精油成分,亦有止咳、袪痰功效,增进免疫功能、消除异味、沮丧、抑制细菌生长、保湿、细胞再生、抗氧化、去除自由基之能力。

鲜花入珍馐唇齿留香,玉兰花不但可以泡茶还可以煮粥、配菜、酿制糕点等,均有疏通肺窍、化痰止咳、通脉明目的作用。散风寒通肺窍,主治急慢性鼻窦炎头痛,根治肝硬化腹水,抑制细菌

药用价值
玉兰花为木兰科落叶乔木玉兰的花,在早春三月开放,鲜用或晒干用。玉兰花是名贵的观赏植物,其花朵大,花形俏丽,开放时溢发幽香。其花瓣可供食用,肉质较厚,具特有清香,清代《花镜》谓:“其(花)瓣择洗清洁,拖面麻油煎食极佳,或蜜浸亦可。” 玉兰花含有挥发油,其中主要为柠檬醛、丁香油酸等,还含有木兰花碱、生物碱、望春花素、癸酸、芦丁、油酸、维生素A等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玉兰花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血瘀型痛经、鼻塞、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玉兰花对常见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简明导读: 玉兰花 药用 价值 鼻塞不通 (包括慢性鼻炎) 高血压、血管痉挛头痛 病经不孕 - 食疗菜谱 食补菜谱 食谱吃的营养 吃出健康 食物功效 食疗大全 食补大全 药效 高血压 心脏病 癌症 防癌 治癌 高血脂 抗老 药补 食疗食补 饮食健康 美食中国 中国美食门户
玉兰花 即木兰科植物木兰的花。花瓣白色或有紫色条纹,民间用来做粉团。另一种大花玉兰,又叫荷花玉兰,花大,作行道树供观赏。紫玉兰花瓣紫色,花蕾名"辛夷",作药用。

≮美食性味≯
辛、温,无毒。

≮美食成分≯
辛夷花含挥发油(为柠檬醛、丁香油酚、1.8-桉叶素、蒎烯),癸酸,油酸,维生素A,生物碱。

≮美食功用≯
温中解肌,利九窍,去头风,治鼻病,明目。

『肆』 毛猴的毛猴材料

做毛猴主要用到四味中药:蝉蜕(知了壳)做头和四肢,辛夷(玉兰花骨朵)做身子,白芨做回粘合剂答,木通做道具。这些东西虽小,却不容易找,一般都要到中药店去专门预定。每到暑伏,张凤霞和老伴儿还要到萧太后河边去亲自找蝉蜕。

『伍』 毛猴王的制作工艺

说起“北京毛猴”,即使是老北京人,知道的见过的恐怕也不多了。这是一种北京独有的民间工艺品,从清末就开始出现了;早先年在庙会上是小孩子手里拿着玩的小玩意儿。随着岁月的漫步,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老玩意儿已经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在2012年的北京城里,制作毛猴的艺人也就廖廖几位了。
见过“北京毛猴”的观众,首先是感到惊奇,“似猴非猴、似人非人”的各种人物造型和曾相识的生活场景。“以物代猴、以猴代人”,真是奇思妙想、巧夺天工!随后都会问:“这是用什么做的呢?”以往不多地对“北京毛猴”介绍的文字多是讲了毛猴的故事和历史,代表人物和主要材料;对毛猴的制作工艺只是泛泛而谈。其实制作“北京毛猴”看似简单,真正要想做成一个形神兼备的毛猴却不容易,有许多技巧呢。本文尽可能通俗易懂地讲述“北京毛猴”的制作工艺。
早年在北京城,制作毛猴的艺人在庙会上、天桥或东安市场摆一摊子,一个大铜子粘一个毛猴给小孩子拿着玩,混口饭吃,晚上收摊回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制作毛猴不再是谋生的唯一手段。人们生活休闲了,又怀念起过去的老手艺和绝活;艺人们又做起了毛猴。小玩意儿越做越精细,“北京毛猴”慢慢地变成了一种北京独有的工艺品。现在的毛猴艺人多在家里或店铺里制作,已经没有艺人出摊现场制作了。(北京圆明园里的孙怀忠先生的摊位也主要是为了展示。)
要想学习制作“北京毛猴”,准备好以下条件就行了:
工作台制作毛猴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工作台也就是每个家庭里都有的旧写字台即可。最好在上面铺一块八十乘四十五公分的三合板,再在三合板上粘一块三十乘二十五公分的白色瓷砖,工作台就成了。制作毛猴的工作台最好有多个抽屉,便于分门别类地存放各种原材料。讲究的话,如果能在旧家具市场淘到一种以前的小中药柜,有十几个小抽屉,那就更好了。除了工作台外,最好在工作台上另置一个三或四层的塑料文件盒,放随手用的半成品,取用很方便。工作台最好安置在室内窗下,光线充足、便于操作。
工具早年间毛猴艺人主要是以制作毛猴谋生,制作工艺较粗糙,像吹糖人一样几分钟就制成了。你想啊,如果一个毛猴用了两三个钟头才成型,那还能做生意么?所以,早期制作毛猴的工具很简单,除了原料,有一把剪刀、一把镊子和粘毛猴的白笈胶就行了。随着制作毛猴的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制作工艺水平比以前提高了许多,也越来越精细了。当然了,每个人对毛猴工艺的理解不同,制作手法各异。各人有各人的爱好和习惯,工具也各有选择。本人经过多年对毛猴工艺的探索,现在选用的工具都比较精密。
刀子:如果能找到医院里用的手术刀是最好的。手术刀有两种:一种刀片前端为圆口,一种为斜直口;刀片又分大小两种。手术刀片非常锋利,在制作毛猴过程中切割非常顺手。但要注意一点:手术刀片钢性脆,只能直切,不宜撬别。除了手术刀外,一把美工刀在做道具时是必不可少的。除了以上两种刀具外,一把长柄长刃厚背的小窄刀是需要的,清理蝉蜕前后爪上的泥土很可手。
剪刀:做毛猴时剪刀是不可缺的。备一把家里常用的剪刀,在剪裁道具材料中很顺手;但修剪毛猴就显得粗笨了。如果能找到一把手术用的直口剪刀最好。手术用剪刀钢口好,手柄长、又精密。修剪毛猴比普通剪刀要好用的多。如果更讲究一点,达到工艺品级,做毛猴身子的辛夷要通体修剪。有一种理发用的小剪刀,刀刃上有极细小的锯齿。用的熟练,能把辛夷修剪得很圆润。
镊子:一把直口的、两把斜口的就足够了。但其中至少要有一把尖口的,便于夹起细小的东西。普通医用的前端圆口的带防滑齿的不好用。
除了以上说的三大件外,一把小钳子、小手锯、毛刷、直尺、锥子、一套什锦锉、大小画笔、颜料是用的着的。其余地工具可根据各人的爱好寻找。
胶:除了做毛猴常用的工具,粘毛猴的胶是最重要的了。没有胶也就做不成毛猴了。在早先,粘毛猴的胶也是一味中药——白笈。用水泡后有粘性,用来粘毛猴的头和胳膊、腿。现在做毛猴的艺人已经没有人再用白笈胶了,粘性不够。现在市面上各种胶都有了。有用热熔胶棒的、有用白乳胶的、有用快干胶的,还有用强力胶的。以上这些胶在制作毛猴中各有利弊。热熔胶棒几秒钟就能凝固,但每次用时要用明火烤一下。现在最多用的是木工用的白乳胶,价格也便宜。但刚买回来的白乳胶比较稀,毛猴的胳膊、腿不能一下子就粘牢。白乳胶买回来后不要急于用,放在通风有阳光的地方晒三、四天后,胶就变得粘稠。在晒的期间要搅拌几次,让胶上下一致,挑起来不往下滴了,像稠浆糊样,用起来正好。每次用过后胶罐要盖严,干涸了就没法用了。用快干强力胶的,好处是瞬间粘牢;缺点是不好掌握,快干胶如果滴多了,结成一个疙瘩。如果不慎粘在毛猴身上,上面的毛就结成一绺,无法修剪。粘在手上、衣服上,清理起来相当困难。因此,不熟悉快干胶性能的慎用。
用白乳胶粘制毛猴,有的艺人用牙签抹胶,如用平常用的竹筷子截取十五公分长,一头削尖,打磨光滑后,抹胶十分顺手。
用哪种胶各人偏好不同,怎么顺手、方便,能把毛猴粘牢就行。
除了常用的工具和粘毛猴的胶外,还要配一水盂、棉签,便于擦洗蝉蜕上的泥土。
玻璃罩:“北京毛猴”是用辛夷和蝉蜕粘成的,属观赏型工艺品。早先年,大人在庙会上给小孩儿买个毛猴,玩着玩着就把胳膊、腿碰折了。现在做的毛猴作品大都带有玻璃罩了。不易碰坏,又便于观赏。常见的有圆形罩,大小高矮不等,多见于一两个毛猴的小品。价格相差很大。还有长方形玻璃罩,空间大;根据作品题材的需要,可以定做各种不同尺寸规格的玻璃罩。现有的毛猴作品有一米多长的,完成后就是一件大型作品了。做毛猴的玻璃罩用料现在也越来越讲究了。一般硬料外,还有鸡翅木的、花梨木的。除了木框玻璃罩外,现在还有用有机玻璃罩的(亚克力),根据毛猴作品的大小定购合适的罩子。有机玻璃罩的优点是重量轻,耐碰撞、便于运输。缺点是表面好有划痕,粘上胶后不易清理干净;除量大不能随意订做。
做毛猴不论用哪种罩子,底板上都要铺一层薄绒毡,毛猴才好粘在上面。注意的是薄绒毡一定要粘在底板上,毛猴才能在上面站牢稳。
毛猴作品除了玻璃罩外,还有艺人把毛猴作品做成相框形的。挂起来观赏效果也不错,缺点是不能做的太大。
有了玻璃罩,为了便于保存和运输方便,玻璃罩外面还要做一包装盒,古色古香;贴上标签后一件毛猴作品才算完成。
道具和置景:毛猴只有四、五公分高,没有鼻子、眼。由于毛猴本身主要是由两味中药材粘成,模仿人的肢体语言,不可能过多的刻画加工。如打扮的像真的小人一样就失去了毛猴特有的味了。做一个单个的毛猴很容易,但要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毛猴是干什么的,这就要求艺人除了毛猴本身外,在衬物道具,置景上下功夫了。许多艺人都有体会,一件作品的成败,除了毛猴做的生动外,就靠场面道具衬托了。往往衬物道具比做毛猴还费时费力。最重要的是比例要与毛猴恰当。毛猴只有几公分高,用的物件就很小了。道具置景做得好,毛猴作品成功了一半。毛猴是生活场面中的人物,道具置景的制作刻画,无一不细微精致,比例恰当。看一些前辈艺人优秀的毛猴作品,无不对衬物道具制作的精细赞叹不已!道具的制作除了要符合与毛猴的比例外,还要符合时代生活背景,力求作品符合历史的真实。让人一看就勾起了对生活往事片段地回忆,引起兴趣。所以制作毛猴的衬物道具要根据毛猴作品的主题需要,以严谨的创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去制作。毛猴道具的制作要做到主题突出,布局符合现实生活场面,比例恰当又不喧宾夺主。道具做好后要上彩,贴近生活原貌。一婚嫁场面,就要显得热闹、喜庆。道具丰富的色彩也能给色调单一的毛猴增色不少,起到烘托作用。总之,一件好的毛猴作品,在衬物和道具上一定是下了功夫的。天津任金生先生的道具做的出众,有味。平淡中出神奇,体现出艺人的深厚功力!
说来做毛猴作品的衬物道具的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废弃材料,毛猴工艺也称为“波普艺术”,只要平时留心,注意收集,随手丢弃的许多东西、小物件都可以当作制作道具的材料。怎样出彩,这就要靠艺人的创意和制作水平了。
准备好了做毛猴的工具条件,下面就说说毛猴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早先做毛猴用到四味中药材:辛夷、蝉蜕、白芨和木通。现在后两味中药白芨和木通已经很少或不再用了。(木通只能切片像一顶小草帽。)下面主要讲讲蝉蜕和辛夷。
蝉蜕蝉,昆虫纲蝉科动物的统称。又名“知了”。蝉蜕就是蝉的幼虫蜕下的壳,俗称“知了壳”。中医可入药。呈褐色、半透明。细看有头、胸、腹、六足、四翅。初夏多在杨、柳树干上捡拾到。蝉在南北方稍有差异,北方的蝉个头稍小,色发黑。也许南方水土滋润,出的蝉个头较大,色也较黄。还有一种个头只有指甲盖大小的金蝉,很少用到。现在有些农户能自己种蝉了,没听说过吧。
蝉蜕为一味中药,在中药店可以买到。如果只是做着玩玩,随便买点或夏天到大的杨、柳树上都能找到。中药店买到多破碎。如果是要以此为职业和爱好,建议到各地的中药材市场去挑选,成色也好,价格也便宜。一公斤的蝉蜕整理后够用好几年的。
蝉蜕怎样做成毛猴的呢?看过毛猴的观众,许多人一眼就能认出毛猴的头、胳膊和腿是用“知了壳”做的。
蝉蜕又是怎样变成毛猴的头和四肢的?这里面大有门道。“知了壳”拿回家后,首先要进行清洗。(也有艺人不主张清洗的)因为蝉从地下钻出后本能地爬到附近树上蜕皮。变成“知了”,剩下的“知了壳”就趴在树干上了。蝉蜕上面粘了许多泥土,有些上面还粘有树脂、草屑;更不好看。有些艺人把蝉蜕拿来直接就做毛猴的头和四肢,仔细看就显得很脏。所以蝉蜕用之前要进行清洗。清洗蝉蜕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把整个的“知了壳”泡在水里,把粘在上面的泥土泡掉后捞出晾干,再分剪头和四肢。再一种是先把“知了壳”的头、前后肢剪下后分类清洗。清洗蝉蜕是个功夫活,不能急躁、要有耐心。清洗蝉蜕时可先用清水泡一遍,大部分泥土、杂物泡掉后再换清水,滴入一些“84”消毒液。一为消毒,去掉土腥味。二为清洗的更加干净。因为蝉蜕的壳较脆,只宜泡,不能用棍子使劲搅;如果用棍子搅,蝉蜕的肢腿容易折断、脱落。“知了壳”泡洗干净后捞出摊开晾干,千万不能暴晒。蝉蜕晾到八成干时就可以分剪了。分剪蝉蜕的头和四肢也有门道,一只完整的“知了壳”可以分剪出一个毛猴头、四只胳膊、两条腿。分剪毛猴手头要有一把尖头的小剪刀。蝉蜕背上有一裂缝,用手往两边轻掰,蝉蜕的头就很容易分离,蝉蜕头的两颊部有一些皮膜连结,不要剪去。做毛猴时头与身子粘合有个过渡。蝉蜕的头细看左右两侧后部各有一个小凸起,尽量不要碰掉,像两只耳朵;做出的毛猴更生动。头的前端有一管状口器,要剪去。这样一个完整的毛猴头就有了。蝉有六足,前面的两只粗壮,朝里的一面带有锯齿状,朝外光滑,像一把大刀。从蝉蜕上取这两个爪子,要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个爪子根部,另一只手捏住“知了壳”,把爪子往上掰。因为蝉蜕背部的壳较厚,比较脆。往上掰,爪子容易与壳分离。掰下后再用剪刀修一下就成了。蝉蜕的腹部皮膜较软,后面的四只小爪子细小,上有三个关节。如果用手掰很容易折,只能用小剪刀分剪。从蝉蜕的胸部往下剪开,再把左右两边的两条小腿剪下。如果完整,这就有了四条腿。这四条腿就是毛猴的胳膊。蝉蜕的头、爪剪开后第一步要分类,蝉蜕的头没有多大差异,蝉在蜕壳时六条腿伸出的角度都不一致,有的较直、有的弯曲。这是蜕壳时就固定了的。用不同曲度的爪子做出的毛猴就会有不同的姿态,这正是毛猴的肢体语言是借助弯曲度不同上下肢表现出来的绝妙之处!用蝉蜕大爪子做成的毛猴腿大约分为三种:站姿、坐姿、跪姿(或称蹲姿)。也有艺人为让毛猴站的更直、更拟人化。把蝉蜕的前爪从中间关节处掰开,然后换角度再用胶粘上,做出来的毛猴就是直立的。这不是初学者一下子能掌握的,要经过不断地实践,才能掌握其中的技艺。蝉蜕的后面四条小爪用来做毛猴的胳膊。用心揣摩,能做出各种姿态的毛猴。早先有些前辈老艺人把蝉蜕做胳膊的小爪子最前端一处关节折去,留下的五个小毛刺像五个手指,这根据各人的爱好不同取舍。
辛夷说起辛夷,见过的人大都能说出是玉兰花在初冬时形成的花蕾。辛夷也是一味中药材,主治鼻炎。辛夷呈灰褐色,为多层花瓣包裹而成,表面长有一层密密的灰褐色绒毛。辛夷也分产地不同外形上有差异,北方的玉兰树结的花蕾个头小,毛色发黑;南方的辛夷个头较大,能挑出五、六公分大的。毛色也较淡,发黄。河南出的辛夷最好。四川也产一种辛夷,花蕾上无毛,不能做毛猴用。
中药店卖的辛夷大多为隔年陈货。经过运输,挤压;大都破碎,很难挑出适合做毛猴的。自个采摘又不方便。在大的中药材市场有辛夷专营店。分等分级,可以挑选。提醒一句:一定要买带有花梗的,如果是去掉花梗的,无法做毛猴了。
辛夷是玉兰花初春时没绽开的花蕾。如果采摘的不及时,花蕾就一夜自然绽放,一树玉兰花了,失去了做毛猴的功能。遇到已裂开的花蕾,一般弃之不用。如果只是外层开裂,把裂开的一层剥去,里面还是花蕾,毛色白亮,适合做小毛猴的形象。
有些艺人都是直接用辛夷就做毛猴的身子,显得毛比较乱。讲究的话,辛夷要经过精细地修剪。把绒毛修剪得长短一致,圆润;才能做毛猴的身子。修剪过的辛夷做的毛猴与没修剪过的效果大不一样,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作品。修剪辛夷宜用小的长刃剪刀,最好用一种理发用的刀刃上带细小锯齿的小修剪,能咬住绒毛。修剪时一只手捏住辛夷的花梗均匀地旋转,用剪刀修剪。手眼要配合好,看到哪剪到哪,熟中生巧。不能一下子把绒毛剪得很短,要像理发剪“板寸”一样,多次修剪,把绒毛修平整。把辛夷修剪好后还应把花蕾的尖修平,这一点很重要。有谁见过人长了一个尖屁股的?把花蕾的尖剪去修平,更像人形;也便于粘毛猴的腿。修平的花蕾尖有一空洞,要用胶封住,保证毛猴长期不炸裂。
做毛猴的原料蝉蜕、辛夷和工具都准备好了,下面就要粘毛猴了。看起来,说起来粘毛猴很简单,把取下的蝉蜕的头、爪粘在辛夷身上就成了一个毛猴了。简单玩玩是这样的,如果你想把毛猴做成工艺品级的作品,怎样粘毛猴那就不简单了。没经过长期的揣摩,是悟不出这个境界的。
“以物代猴、以猴代人”。许多人误以为毛猴就是猴子,这是被毛猴的名字蒙弊了。其实在毛猴作品中以猴子为题材的作品是不多的。除了以《西游记》和寓言故事中猴子为题的外,毛猴都是人形。毛猴“似猴非猴、似人非人”,要的就是这个味。
怎样做好毛猴?
首先要有立意。不清楚要做什么作品,要表现什么人物,心中没底,怎么能准确地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毛猴的内心世界呢?所以做毛猴前艺人脑子里要打好谱。明确了做什么人物,思考其特点,才能塑造出人物的动态。粘一个毛猴很容易,早年的毛猴制作艺人多是做单个的毛猴,表现一种简单的动态即可。但即使是一个毛猴,老艺人的构思也非常巧妙。他们凭着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物形象的细致观察和个人的揣摩,感性认识变成了千姿百态的毛猴人物。过去的毛猴作品主要是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们熟悉的各行当,民情风俗的为多。如“剃头的”、“倒水的”、“推小车的”、“卖糖葫芦的”、“拉黄包车的”、“算卦的”等等。现在毛猴艺术经过不断地挖掘,艺术家的构思更加巧妙,题材更加广泛。也出现了不少大型的作品。观之让人感到惊奇和感叹!
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你根本都不知道的故事和情节,怎么能表现出来呢?所以,毛猴艺人要多读书,不断地积累知识。肚里有了“货”,立意也就有了。才能得心应手。许多做毛猴的艺人常说:“做毛猴不难,想出一个好的题材难!”
其次,要善于观察。为什么有些老艺人能做出别人想不到的作品,一是与老艺人的丰富生活阅历分不开,多年的生活经历,见得多知道的东西就多。这不是读几本书能得到的。二是勤于观察,善于学习。毛猴艺术是透过毛猴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动态。毛猴没有表情,(也有画脸的)怎么做出不同的人物,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人物是干什么的。仿佛看到了他的表情。这就要靠艺人平时对社会各层面人物的动态的观察,敏锐地抓住各种人物代表性动作。眼睛要“尖”,要“毒”。多出去走走,多观察生活场景。亲身体验的感受更深刻!闭门造车是做不出好作品的。毛猴只有四、五公分高。要区分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身份。肢体语言就要夸张一些。譬如走路的,快了就是跑。所以艺人对跑步的姿态就要把握准,身体要向前略倾或向一侧倾斜。左腿在前,右臂就要朝前摆。如果把左腿左臂做的都朝前,那就顺只了。不好看,生活里也没有这样跑步的。又譬如毛猴的头像人的头一样,可以左右转动,昂头、低头。但不能扭转180度。这就要求艺人对生活中人物的细致观察。有的毛猴看上去很生动,像有生命一样,这就是艺人的悟性和功力了。
传承和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创造并留给我们后人的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种类繁多,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而老手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里占有极为重要的一席。如今,有许多老手艺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或永远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有些绝活则濒临失传。这不能不令人为之扼腕,感到痛惜!
一门老手艺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失传,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后代。每一代人都有对文化艺术承前启后的责任。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国家重视科学技术和社会物质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老手艺绝活,已经逐渐得到社会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愈来愈引起重视。
“北京毛猴”也像其他老手艺一样,面临传承和发展的问题。虽然现在制作毛猴的艺人屈指可数,年青人又大多没见过。但应看到这门手艺在近二、三十年间还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学做毛猴的人也越来越多,工艺也越来越精湛。毛猴艺人孜孜不倦地对毛猴制作工艺的探索,题材的挖掘。使毛猴这种小玩意儿变成了工艺品、收藏品。许多优秀作品令人叹为观止。
现在有艺人做毛猴画脸的,也有作品道具中用灯光照明的。凡此种种这些都是艺人对毛猴制作工艺的多方位不懈地探索,体现出艺人对毛猴工艺的苦心追求。也使毛猴艺术突破传统模式,创新发展。毛猴艺术也应当“百花齐放”,各有特色。
学会做一个毛猴很简单。每个人只要感兴趣,都能粘成一个毛猴。但那不叫传承,只是玩玩。毛猴作为一种北京特有的手工艺品,源于生活,升华于生活。记载了北京人的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和城市的历史沿革。所以说除了从制作工艺层面上继承外,最主要的是对毛猴这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民间工艺进行挖掘、保护。希望让全社会认识到这些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将它们传承下去,并不断地创新发展。
传承不是一味地模仿前人的东西,任何一门艺术只去学前人做过的东西,路子只会越走越窄,失去艺术的生命力和感召力。限于时代和条件,早先的毛猴艺人的作品大多表现风俗民情,尤以表现老北京的市井民俗生活为特点。多表现“拉洋车”、“剃头”、“卖老豆腐”、“吃涮锅”、“下棋”、“卖糖葫芦儿”等等。如果现在再去模仿老艺人去做一个“掏粪的”毛猴作品,现在许多人是看不明白的,因为现在生活中已经看不到老北京掏粪这个行当了。举这个例子是说除了制作工艺外,题材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地发展。时代发展了,许多老的行当已经消失了。毛猴只是一种工艺,一种艺术平台。要想把这门手艺学好,传承下去,就要下大功夫学习许多这门手艺内涵和外延的东西。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精心探索,耐得住寂寞。又不断开拓性的创新,使以往被人们视为“小玩意儿”成为深受人们喜爱和雅俗共赏的艺术品。
上面说了许多粘毛猴的条件,下面该讲一讲怎样粘毛猴了。说过了毛猴的头、四肢都是用蝉蜕的头、腿做成的。初步分剪好了的毛猴的头、胳膊、腿。最好分类装在小盒里,方便拿取。如分的细一点,又可以把胳膊分为伸直的、弯曲的。腿也是这样。腿又分成站姿、坐姿和跪姿(也称蹲姿)。
首先要根据做的人物选一大小、毛色合适的辛夷,修剪好表面上的绒毛。修剪花梗便是第一步了,以前看到有些艺人把辛夷的花梗留的很长,上面顶着一个蝉蜕头,样子很难看。你想一想,如果人依比例缩小到毛猴那么大小,还能看到脖子么?这就是主观主义,臆造了。所以花梗要修剪得蝉蜕头卡上不露花梗为最好。孙怀忠先生的作品做的最好。花梗修好后,抹上胶,要注意胶不要抹的太多,以卡上毛猴头周围看不到多余的胶为宜。
选一合适的蝉蜕头按人物特征卡在花梗上粘牢,调整好头的扭转幅度。由于比例小,很小的幅度就表现出不同地动态。毛猴的头就粘好了。然后要粘毛猴的四肢,粘四肢前心里要先打好谱,确定好毛猴的姿态,是站、是坐还是蹲跪?胳膊的伸曲方向和角度?顺序是先粘毛猴的腿,毛猴的腿也有前后左右之分。蝉蜕的两只前爪外侧光滑,稍微向内弯曲;有三处关节。最前面有齿尖,上面有一小肢。前端弯曲较平,像人的脚。按塑造人物的形态,取一蝉蜕的前爪,分清左右,也就是齿尖朝前,光滑的一面朝外侧。用镊子或用手把最前端的一竖小肢掰去。腿的最上端,也就是要和辛夷粘合的地方,要用剪刀修成较平整的斜面。蝉蜕的腿很脆,修剪时一定要专心,稍一不慎蝉蜕容易炸裂,也就报废了。
在修好的斜面上抹上胶后,掌握好角度果断地粘上。粘上后以不要露胶为最好。也不要来回挫搓,胶粘在毛上面就显得很脏。比照人体结构的位置找好角度把毛猴的两条腿粘牢。在粘的过程中要对照两条腿是否在一平面上,如果一个高,一个低。初学者不容易让毛猴站稳。人是要活动的,千姿百态。由于辛夷的特定性,毛猴的身子不能扭转、也不能弓腰、后仰;只能用腿的角度来调整。但又不能超出人体活动的幅度。如果是用白乳胶粘的毛猴,由于白乳胶干结要有个过程,粘好毛猴的头和两条腿后要放一放,待牢固后才可以粘两只胳膊。蝉蜕的后四条小腿细看也有三个关节,左右区分不明显。
比照人与毛猴的比例,毛猴上臂的最上端关节是不应当看到的。有的作品没有剪短就粘在毛猴身上,显得上臂过长,不符合人体结构比例。人的上臂要比前臂稍短一些,所以毛猴的上肢做的时候上臂要剪短一些。人的动态不同修剪的斜面角度也不同,才能区分出细微地幅度。粘上毛猴在身子后才能表现出不同的动作。
一个单个的毛猴就粘成了。看似很简单,要做到形神兼备,让人一看就明了这个毛猴想什么,干什么;那就不是一日之功了。毛猴是凭借肢体语言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工艺品。肢体语言又主要靠人的头的转动和上肢的摆动来表达的;语言往往所不能代替。毛猴模仿人的动作,只能夸张地相像,不可能把人的所有动作都表达出来。根据毛猴的特点,夸张的动作往往更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初学者做出的毛猴呆板,差不多都一个样,缺乏个性。这不足为怪,学习任何东西,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不可超越。一定要有耐心,不必急于求成。再就是要有钻研创新精神。日久天长,不断积累。只要对这门艺术不懈追求,技艺就会日臻完善,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人有社会性,单个的毛猴只能表现一个动作,通过各种不同姿态的毛猴组成一个故事,反映生活中的一个场面。这才是做毛猴的乐趣和目的。每位毛猴艺人的生活阅历不同,爱好各异。观察生活的角度不同,也反映出毛猴作品的不同意境。要想做出一个好的毛猴作品,除了掌握基本的制作工艺外,多学、多看、善观察、细揣摩。积累对人物形态、生活场景的感知。肚子里有了“货”,自然就能做出好的作品来。
毛猴的局限性。因“北京毛猴”的独有的特征,“似猴非猴、似人非人,”又以讽刺,幽默见长。毛猴表现的人物也受到局限。有些人物是不能表现和表现不出来的。把握住毛猴的独特性,不牵强附会,才能做出毛猴的韵味。
毛猴作品完成后,还有一个防霉的工序。各人做法不同,在这里就不再撰述了。
说起来粘一个毛猴没有神秘之处。以上说的这些如果能给毛猴的初学者以启迪,引起读者对毛猴工艺的兴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毛猴工艺传承和发展下去,这就是作者的目的了。

『陆』 玩的木头毛猴是什么

老北京的传统民间绝活毛猴是一种三四厘米高的工艺品,浑身布满密密麻麻的棕色或白色的细绒毛,通体稍有些透明,乍一看,还以为是真毛猴儿的标本,其实,它只是一种供人们玩赏的精巧手工艺品。仔细观看,毛猴是用蝉蜕(知了壳)和辛夷(玉兰花骨朵)制成的。制作时用带有绒毛的辛夷做身子,截取蝉蜕的头和爪子粘连上去,便能创作出千姿百态、别有风趣的毛猴来。毛猴作为一件民间工艺品出现在北京,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那时,北京有一位人称“猴汪”的汪姓艺人,专门制作毛猴,用毛猴来模拟人们的劳动和生活,作品有“推小车的”、“卖冰糖葫芦的”、“挑剃头担子的”……正所谓民间“七十二行”。他把制作好的毛猴粘在小纸片上,拿到东安市场、护国寺和隆福寺等庙会上出售,物美价廉,深受儿童的喜爱,成为北京传统的儿童玩具和供人们欣赏的民间手工艺品。北京作为几朝都城,各省各族人民的聚散处,受到八方的影响,各种风格的工艺品精彩纷呈,像什么寿山石、巴林石、青田石等奇石摆件,彩蛋、根雕、烟壶、茶壶、铜器、花瓶等无一不摆在多宝槅上,成为收藏珍品。 “毛猴”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它是用中药里的蝉蜕(即知了壳)和辛夷(即玉兰越冬的花骨朵)制成的,用料虽简单,但制作者的艺术构思却非常巧妙。他们凭着对社合上各种人物形象的观察和个人的感性认识,将带绒毛的辛夷作身子,截取蝉蜕的共和爪粘连上去,以物代猴,以猴代人,做成千姿百态的艺术品。据说,北京“毛猴”的历史源自清代道光年间,主要是模拟人的动作和生活场景,反映市井生活。老舍夫人胡洁青特为“毛猴”题诗:“半寸猢狲献京都,惟妙惟肖绘习俗,白描细微创新意,二味饮片胜玑珠。”

过去,毛猴作品主要以反映社合行业、民情风俗为多,有剃头的、掏粪的、倒水的、推小车的、卖糖葫芦的、算卦的……有的能成力一组完整的艺术作品,如“县官出巡”、“娶亲行列”等等。近年,作品的题材也有创新,除保持传统题材外,还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毛猴已经由儿童玩具发展成室内案头陈设品,被国际友人所称赞,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柒』 请指导毛猴的选材制作过程及北京哪有制作者地址

毛猴又名昆塑,毛猴艺术将猴子的天然情趣和艺术家的创作完美结合,造就了一种绝妙的艺术境界。
毛猴周身由中药制作而成。它的四肢是用蝉蜕的四肢做成的,身体是另一味中药--辛夷,也就是玉兰花在秋天里形成的花骨朵,表面一层密密的灰褐色绒毛,是保护花过冬的外衣,冬去春来,绒毛逐渐退去,花骨朵慢慢长成朵朵美丽的玉兰花。这带绒毛的毛骨朵,和毛猴的身躯极为相似,真是妙用。毛猴的头是用蝉蜕的头,正好与花骨朵相配。毛猴有时会带斗笠,这斗笠也是一味中药,叫木通。把这几部分粘结起来的东西叫白鸡,也是一味中药,真是出自天然,天然妙用。如此看来,这毛猴的首创者熟知中药,并与中药材有着密切的接触。
相传清同治年间,在北京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有一家名为"南庆仁堂"的药铺。某日,店中一配药的小伙计因没伺候好帐房先生而挨了一顿臭骂,小伙计怕丢饭碗只好忍气吞声。到了晚上,他在烦闷中无聊地摆弄着药材时,偶然发现蝉蜕具有某些形象特点,不由心中一动,便决定用中药材塑造一个"帐房先生"。他选取了辛夷做躯干,又分别截取蝉蜕的鼻子做脑袋,前腿做下肢,后腿做上肢,用白芨一粘,一个人不人、猴不猴的形象便出现了。拿给师兄们一看,也都说极象尖嘴猴腮的帐房先生。小伙计觉得很开心,算是出了一口气。就这样,在无意间世上第一个毛猴诞生了。流传到社会后又被有心人加以完善,逐渐形成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手工艺品。
毛猴是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北京玩意儿。解放后由于无人制作曾经绝迹几十年,经过后人不断对其挖掘开发。毛猴通过多样的肢体语言,再现中国风土市井文化;同时蕴藏丰富的幽默与诙谐,演译人生的喜、怒、哀、乐,记录人生百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强烈的现实意义;具有很高的观赏与收藏价值。

『捌』 毛猴是中国传统文化吗

是的,毛猴是老北京的传统手工艺品。猴子作为自然界的小精灵,它的机敏、活内泼,透着一种天容然情趣。我这里讲的可不是自然界的猴子,而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品,毛猴艺术将猴子的天然情趣和艺术家的创作完美结合,造就了一种绝妙的艺术境界。
起源:传说清朝京城一家中药铺里,小伙计挨了账房先生的骂,正委屈着,突然心中一动,就用蝉蜕等药材粘了个尖嘴猴腮的“账房先生”,师兄们看了都说像极了,小伙计觉得出了一口气。再后来,中药铺老板从中看出“生意”来,把蝉蜕、辛夷、白芨和木通等几味中药单独包装出售,称“猴料”。家长买“猴料”给小孩粘猴玩,渐渐成了逢年过节的一个传统
制作材料:
做毛猴主要用到四味中药:蝉蜕(知了壳)做头和四肢,辛夷(玉兰花骨朵)做身子,白芨做粘合剂,木通做道具。这些东西虽小,却不容易找,一般都要到中药店去专门预定。

『玖』 一种香料 像植物的尖部 像北京名吃‘毛猴’带毛

刺梨?

『拾』 中国四大民间艺术的毛猴孙

毛猴,自然界的小精灵,它的机敏、活泼,透着一种天然情趣。我内这里讲的可不是自然界容的猴子,而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品,毛猴艺术将猴子的天然情趣和艺术家的创作完美结合,造就了一种绝妙的艺术境界。
“北京毛猴” 又名“中国蝉蜕”,这毛猴周身的东西全是中药。它的四肢是用蝉蜕的四肢做成的,身体是另一味中药--辛夷,也就是玉兰花在秋天里形成的花骨朵。北京孙家当列首位。但传人鲜见踪影。

热点内容
插花挂件 发布:2025-09-12 19:45:20 浏览:325
插花色彩的设计 发布:2025-09-12 19:45:07 浏览:133
室外绿植春天什么时候浇水 发布:2025-09-12 19:41:55 浏览:456
梅花三弄长笛 发布:2025-09-12 19:41:54 浏览:840
兰花朱金色 发布:2025-09-12 19:03:51 浏览:545
给自己一朵花作文 发布:2025-09-12 18:44:30 浏览:536
婚庆樱花花门 发布:2025-09-12 18:20:16 浏览:956
情人节晒什么 发布:2025-09-12 18:15:22 浏览:289
荷花的花儿 发布:2025-09-12 18:08:34 浏览:80
扦插绿植如何快速生根 发布:2025-09-12 18:01:2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