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荷花
1. 夏天荷花景色的诗句 古诗
描写夏天荷花抄景色的诗句有:
1、《赠荷花》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2、《得胜乐·夏》元代:白朴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3、《采莲曲》唐代: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4、《荷花》清代: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5、《莲花》唐代: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2. 有关夏天,西湖,荷花,送别的古诗各一首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大堤曲
今日菖蒲花
-李贺
频频在星光下,帘影前
看到你蹙眉,犹带着
唇边一点微笑:
「总梦见是在天之涯
宽厚的胸和肩胂,多汗的……
感觉你耳后草原如海水
熟悉而淡漠的气味」
头发稍稍长了些,微巷
如昔日菖蒲的花蕊
双眉依然是细小温柔
随时因为快乐而绉蹙
眼睛摇荡如招唤的灯火
所有想象和追寻
都在其中燃烧,焚尽
心中最后一滴幻与真
「在海角,遥远最遥远的
地方,春雨曾经倾斜过
乔木的新叶,和床头钟」
在人群当中,频频
以衣裳的颜色和体裁暗示
相约在木兰酒坊
在垂杨码头,在桃子之后
莲蓬以下,被单的中间
夕阳飞照大堤和彩缎
归鸟结队掠过你的眼
夏天已经过完了,夏天
隐入骨格碰撞的山峦
汗水汇注滚滚的河川
「然后体会分离,整个秋天
悉数属于你,我也在港上
默默思念着,属于你」
然后不知道为甚么
就将所有的诺言遗忘
醒来在陌生人的镜前
蹙眉微笑,四肢有些衰弱
「恁地惟悴只因梦中人」
1981 杨牧
八月的忧愁
黄水塘里游着白鸭,
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
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
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
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
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
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
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
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
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
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
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
林徽因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解读: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白居易《宴散》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高骈《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山亭夏日》)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秦观《纳凉》)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陆游《幽居初夏》)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杨万里《夏夜追凉》)
安东尼奥·马查多〔西班牙〕
安东尼奥·马查多(Antonio Machado, 1875-1939),二十世纪西班牙大诗人,早年在西班牙自由教育学院学习,在马德里获得了博士学位,曾在巴黎大学深造,他还在巴黎听过亨利·柏格森的哲学讲座,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深受其影响。后来在索利亚长期担任中学法文教师。离开索里亚后,他先后在巴伊萨、塞戈维亚等地任教,并在塞戈维亚创办了“人民大学”。1927年当选为西班牙皇家语言科学院院士。共和国时期,他在马德里卡尔德隆学院和塞万提斯学院任教,西班牙内战结束后,独裁者佛朗哥夺取了政权,他不得不流亡法国,后来病逝于科利乌尔。马查多的诗作主题为:土地、风光和祖国,早期作品有现代主义色彩,后来从单纯的表现内心转向关注外界事物的直觉型的“永恒诗歌”。他以优美的笔调描绘西班牙自然风光,又关注社会政治生活。他是西班牙著名文学流派“九八年一代”的主将,关心西班牙的命运。他的后期作品大多显示出深邃的存在主义观点和诗人的孤独。马查多的诗作语言新鲜朴素,近似易于朗诵的西班牙民歌;内涵深邃、描写细腻,但不事雕琢。
广场和明亮的桔子树
广场和明亮的桔子树
挂着浑圆而快乐的果实。
年青学生的喧闹
一阵阵混乱地传出学校--
他们那清新的嗓音的快乐
充斥了广场的荫蔽部分的空气。
死城角落里的
儿童般的欢乐!
我们曾经是某种我们依然看见
穿行这些古老街道的东西!
● 钟敲响十二次......那是一把铁锹
钟敲响十二次......那是一把铁锹
铲动土地十二次。
......“轮到我了!”我叫喊......沉寂
回答我:别害怕。
你永不会看见最后一滴坠落
它如今在滴漏式水钟里颤抖着。
你将依然在这里的
海滩上睡眠很多时辰,
而你在一个清晰的早晨将会发现
你的小船系在另一条海岸上。
● 那长袍轻轻掠过疲竭的 那长袍轻轻掠过疲竭的
土地的微弱声音!
来自古代之钟的
那么多的悲伤!
奄奄一息的煤
在西方冒烟......
雪一般的罗马幽灵
四处走动点燃星星。
“打开阳台门吧。这是
让幽灵进入的时候......
这个下午在打着盹
而钟声在沉睡。”
● 我的灵魂在熟睡吗?
我的灵魂在熟睡吗?
这些在夜里劳作的蜂箱
停止了吗?而思想的
水车,
它干枯了吗,杯子空了吗,
转动着吗,仅仅携带着影子吗?
不,我的灵魂并没熟睡。
它醒着,完全醒着。
它既没有睡觉也没有做梦,然而却观察,
它清晰的眼睛睁着,
遥远的事物,并且在
巨大的沉寂之岸倾听。
● 云层裂开;一道彩虹
云层裂开;一道彩虹
如今在天上微微闪烁,
田野完全裹在
雨水和阳光的玻璃之钟内部。
我醒来。是什么覆盖着
我那梦幻的魔术般的窗户玻璃?
我的心跳
震惊而又紊乱。
开花的柠檬树,
花园里的一排排柏树,
蓝色田野,太阳,水,彩虹!
你头发中的水滴......!
而这一切都消失回到内部
就像风中的一个肥皂泡。
● 现在没有关系,如果金色的酒
现在没有关系,如果金色的酒
在你的水晶杯里丰裕地浮起,
或者如果苦涩的果汁模糊那纯洁的玻璃杯......
你知道那灵魂的秘密
通道,那梦幻所行之路,
和平静的傍晚
它们走向死亡......生命的善良而沉默的精灵
在那里等待着你,
而有一天它们会把你带到
一个永恒之春的花园。
参考资料:www.limitpoem.com/jx1/jx14-8.h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描写夏天的古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代诗人王令《暑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宋代诗人秦观《纳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代诗人杨万里《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南京
南宋诗人陆游《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空,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孟夏——〔宋〕贾弇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居洛初夏作——〔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随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夏日杂题——〔宋〕陆游
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茅檐三日萧萧雨,又展芭蕉数尺阴。
参考资料:http://www.artsdome.com http://fyou.blogchina.com http://www.hr60.com/ http://..com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蔡确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
3. 关于夏天.荷花.西湖的古诗各三首
《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内始知身是太平人。容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4. 夏天荷花景色的诗句 古诗词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内尖角,早有蜻蜓容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梦莲】
京北秋来风景异,
天高云淡雁迷离;
踏破铁岭无觅处,
寻遍荷塘空水遗;
无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胜雪倾心起;
何故幽叹无缘见,
夏风十里一潭碧。
【残莲】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赏莲】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宋·陆游《初夏绝句》
5. 用哪写诗句来赞美夏天西湖的荷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低头弄内莲叶,莲子清如水
莲花容复莲花,花叶何重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6. 赞荷花求一首七绝诗
【七言绝句】咏荷花
当代/闲云云
六月湖边斗艳芳,荷塘绿伞托红妆。
风清丽日添颜色,高洁姑娘夏令扬。
7. 古诗 夏日的荷塘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蜒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平人.”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初夏睡起(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一)含“夏”字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二)不含“夏”字的写夏景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0.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1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2.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13、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14、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15、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16、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同上)
17、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8. 湖北洪湖的荷花是几月份开的
洪湖滴荷花一般在六月份的时候开,这里的荷花漂亮得很,有白色的,有粉红色的
9. 荷花的相关资料
荷花(Lotus flower):属抄毛茛目袭睡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
(9)夏令荷花扩展阅读:
荷花生长习性
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种而定,大株形品种如古代莲、红千叶相对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过1.7米.中小株形只适于20-60厘米的水深。
同时荷花对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时不灌水,水缸所栽荷叶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则荷叶边焦,花蕾回枯.荷花还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环境。荷花极不耐荫,在半荫处生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
10. 描写春.夏.秋.冬古诗各一首
春夏秋冬的古诗http://xzn.2000y.net/mb/2/ReadNews.asp?NewsID=152031
分类诗句:春夏秋冬花树内山草容水.... http://xzn.2000y.net/mb/2/ReadNews.asp?NewsID=15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