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翠盖
⑴ 请给位大神给看看这盆兰花是翠盖荷吗,如果不是可能是什么品种
说实话在图片上看叶型、叶片、株型、特不靠谱,要是有花还可以看个八九不离十。
⑵ 这个兰花品种叫什么
1.春季开花类,又称为春兰。主要品种有:宋梅、西神梅、龙字、翠一品、汪字、翠盖荷、迎春蝶、笑蝶、文团素、月佩素绿等。
2.夏季开花类,又称为夏兰。主要品种有:蕙兰、台兰等。
3.秋季开花类,又称为建兰。主要品种有:建兰、漳兰、魫兰等。
4.冬季开花类。主要品种有墨兰、寒兰等。
兰花是植物界中的一个大家族,分布在世界上各种不同生态环境的地方。从沼泽地到不毛的悬崖峭壁,从热带雨林的阴湿森林到阳光直射的草原,从热带、温带到高山冷地都有兰科植物生长。估计全球有67O个属,30000个原生种和变种。至于交配种方面,数量更多,经沙德尔氏杂交兰花目录(Sander’s List of orchid Hybrids)的杂种兰花统计已有10万种以上,且每年都有新育成的品种涌现。
自然界中的兰花种类尽管很多,但实际上被人类驯化栽培的只占极少数。国兰驯化栽培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主要是地生兰中的蕙兰属(Cymbidium)的一些种;洋兰驯化栽培历史较短,只有二百多年,主要是气生兰中的一些兰属,如嘉德丽雅兰(Cattleya)、蝴蝶兰(PhalaenoPsis)、文心兰(Oncidium)、石斛兰(Dendrobium)、万代兰(Vanda)等。
尽管兰科植物种类繁多,但它们的植物学形态特征是有共同之处的。大体地说兰科植物依其生活环境可分为气生兰(EpiphiticOrchid)和地生兰(TerrestialOrchid)两大类。气生兰是植物体着生于树干上或岩石上生长发育的种类,如嘉德丽雅兰、石斛兰、蝴蝶兰、万代兰等。地生兰是植物体生长发育在富于有机质的土壤中,如报岁兰、一叶兰、兜兰等。此外,如根据植物生长发育形态区别,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茎无分枝而一直向上分化叶片生长的种类称为单茎性兰(MonopodialOrchid),如万代兰、蝴蝶兰。另一类是茎生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则停止生长,新芽须从基部重新萌发,称为复茎性兰(SympodialOrchid),如嘉德丽雅兰与国兰中的栽培种。单茎性兰不易萌发侧芽,须除去顶端后,才能生长侧芽,以代替顶芽生长,故不易繁殖
⑶ 兰花盖荷跟盖园荷是同一品种吗
是同一品种 春兰老品种,绿英,外三瓣大头细收根,蚕蛾捧,大如意舌。花、葶青绿色,平肩,花品清秀,叶半垂,叶尖稍钝,叶脉深,叶质厚,叶面有光,花味清香.
⑷ 兰花有多少品种,又如何区分
根据兰花开花季节的不同,中国兰花的种类一般可分为: 1.春季开花类,又称为春兰。主要品种有:宋梅、西神梅、龙字、翠一品、汪字、翠盖荷、迎春蝶、笑蝶、文团素、月佩素绿等。 2.夏季开花类,又称为夏兰。主要品种有:蕙兰、台兰等。 3.秋季开花类,又称为建兰。主要品种有:建兰、漳兰、魫兰等。 4.冬季开花类。主要品种有墨兰、寒兰等。 输入您的搜索字词提交搜索表单 1、春兰 春兰又称山兰、草兰、扑地兰、扑地娥、朵朵香。春兰的主要特征如下: 根:春兰的根细长,呈长圆柱形,通常长20-40厘米、直径0.5-0.8厘米,偶有超越此范围者。根由基部至尖端渐细,通常无分枝。 茎:春兰的假鳞茎较明显,稍呈球形或椭圆形,较小,包藏于叶基与叶鞘内,成丛集生,高1-1.6厘米,直径0.8-1.5厘米。 叶:春兰的叶4-7枚,丛生,狭带形,叶片长20-55厘米,宽0.6-1.7厘米;叶薄革质,质地柔软,绿色至深绿色;叶面较平展。 花:春兰2-3月开花,2月中旬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盛花期,3月中旬开始为末花期。花葶自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园柱形,直立,短于叶片,长2-15厘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径4-8厘米,多有香气;花色变化较大,从浅黄绿色、绿色、黄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颜色,一般具杂色脉纹和斑点. 春兰是我国栽培历史最久的兰花之一,在众多的古诗古画中,都有对春兰的描述和光辉形象。春兰适应能力较强,分布地广,近年的调查表明,春兰广泛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浙江等地的林缘、林中空地、灌丛草城、多石的湿润山坡上。 在长期的栽培和选育中,人们已经从春兰中选育出了许多珍、稀、奇特品种,现简介如下: 主要的梅瓣品种:宋梅、西神梅、万字、逸品、集圆、天章梅、蔡梅、翠文、翠云、吉字等。 主要的荷瓣品种:郑孝荷、绿云、翠盖荷、环球荷鼎、高荷、张荷素、松厦素、月佩素、文团素、文艳素等。 主要的水仙瓣品种:汪字、素月仙、西子、龙字、春一品、翠一品、蔡仙素、宜春仙、太极、奇峰等。 近年来又新发现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种,如天彭牡丹、锦绣中华、盛世牡丹、冠神等。 2、蕙兰 蕙兰是一种分布较广的地生兰,和春兰一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现将其特征介绍如下: 根:蕙兰的根较粗短,长21-35厘米,直径0.5-1厘米,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无分枝。 茎:假鳞茎不明显,集生成丛,高1.4-1.8厘米,直径0.8-1.3厘米,呈椭圆形。 叶:5-8枚丛生,长30-140厘米,甚至更长,宽0.6-1.3厘米,狭带形,基部常对折,直立性强,叶上部微弯曲,薄革质,质地较坚硬;中脉明显,半透明,向叶背面突出,平行脉也较明显;叶边缘具粗锯齿,叶面粗糙,中、下部深度内凹,横切面呈“U”字形;叶尖端渐尖,中脉两侧对称;叶柄痕不明显;鞘状叶薄革质,长7-15厘米;成苗的叶基逐渐张离,不呈抱合状; 花:花期4-5月,4月中旬为初期,4月下旬为盛花期,5月进入末花期;花箭1-2枚,花朵橙黄色,有深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花通常香气浓郁。 蕙兰由于有较长的栽培历史,已经被栽培的传统品种也非常多,如:上海梅、老上海梅、老染字、关顶、程海、元字、潘绿、老极品、瑞梅、雀梅等。 3、建兰 建兰又称四季兰、夏蕙、夏兰、秋兰、秋蕙、剑蕙等。 建兰主要分布于台湾、福建、浙江等地。 根:建兰的根粗壮,长20-25厘米,直径0.6-0.9厘米,具分枝。 茎:假鳞茎成丛集生,椭圆球形,微纵扁;高1-1.5厘米,直径1.2-1.7厘米。 叶:叶2-6枚丛生,狭带形,叶面略带光泽,长20-65厘米,宽1-2厘米;叶直立刚健,上部稍向外斜伸;薄革质,质地较硬;叶面平展,深绿色。 花:建兰花期7-10月,通常分两次开放,前后相隔约一个月;初花期早在7月上旬,盛花期在7月中旬;第二次开花的初花期在8月上旬,中旬为盛花期;如果第一次花迟开,则第二次花将晚至8月下旬初开;9月上旬盛开,9月中旬进入末花期。花箭1-2枚,着花3-9朵,甚至有更多者;开花时子房纽转180度,有浓郁香气放出;花中等大小,直径约4.3-6.2厘米;花色变化较大,常呈黄绿色,有紫色、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 建兰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名品多,近年来还有许多新品种在不断地被发现。总的来说建兰可以分为彩心和素心两大类,常见名品有:银边大贡、十八学士、仰天笑、金丝马尾、宝岛仙女等。 4、寒兰 根:寒兰的根较细,长20-30厘米,直径0.4-0.6厘米。具分枝。 茎:假鳞茎成丛集生,高2-4厘米,直径1.2-2厘米,长椭圆形或狭卵球形,包藏于叶基之人。 叶:叶3-7枚丛生,带形,薄革质,深绿色,有或无光泽;叶片长40-80厘米,宽0.9-3.5厘米,叶面平展,上部披指下垂;中脉明显,向背面突出;全缘或先端具有细齿,叶先端渐尖,中脉两侧对称;叶柄痕明显;鞘状叶薄革质,长10-12厘米。 花:寒兰花葶由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长25-60-(80)厘米,圆柱形,直立;被鞘5-8枚,长5-7厘米,膜质,半透明,贴抱花葶,常有浓烈而持久的香气;花朵较大,直径6-9厘米;花色多种多样,有黄绿、紫红、深紫等,通常具有杂色脉纹和斑点。 寒兰花期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通常集中在10月-11月开花,但也有7月和1月开花者,甚至还有4-5月开花的,故近年来人们认为,寒兰应有春寒兰、夏寒兰、秋寒兰等之分。 寒兰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台湾、日本等地。有许多好品种,如:灿月、素丰、不老白、日向白龙等。 5、墨兰 根:墨兰的根粗壮而长。 茎:假鳞茎椭圆形或者卵球形,集生成丛;直径1.4-2.5厘米。 叶:叶3-5枚丛生;带状,全缘,近革质,暗绿色,有光泽,上部向外披散,下部有关节;长60-90厘米,宽2-4.2厘米。 花: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通常高出叶面,直立;有花7-20朵,中等大小,直径4-5厘米,花色各式各样,但多为紫褐色具深紫脉纹,花常具香气;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狭椭圆形至披针形,花瓣比萼片短而宽,向前伸展,覆于蕊柱之上。 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人岁兰。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台湾等省区,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经过若干代兰花爱好者的精心培育和筛选,至今已有非常多的精品和名品流传于世,如:大屯麒麟、富贵名兰、吉福龙梅和十八骄梅、彩龙等。参考资料: http://www.21wh.net/dispbbs.asp?boardID=13&ID=107&page=1
⑸ 兰花里的春兰翠盖好养么
对我来说就很好养,你就不知道了!呵呵,春兰荷瓣铭品
⑹ 兰花养殖的问题
总得有几个壮苗才会开花。
至于叶宽,是和品种有关的,有些品种的兰花壮苗的叶片也就五、六毫米宽(如春兰翠盖荷,而有的品种新芽的叶片也有十几二十几毫米宽(如大花蕙兰)。
⑺ 翠盖荷的鉴赏
关于翠盖荷,早在《兰蕙小史》中就有记载:“亦名盖荷。光绪庚子冯长生出,植于邵芝岩粲花室。三瓣圆短,紧边,开磬口式,捧心亦圆,大圆舌,草短而中阔。”并附有黑白照片一帧,上有“翠盖亦名盖荷,光绪庚寅新种。”的字样。
翠盖荷的植株属于中矮型草,一般叶长15cm左右,宽0.6cm~0.9cm。草型直立性好,中心叶常伴有扭曲状,底叶宽直,叶尖呈荷型草常见的钝头状,叶尖内扣且沟槽较深,叶脚短且收脚紧,叶缘锯齿极细。叶片较之宋梅明显纤薄,但叶色糯润有光泽。翠盖荷的新芽呈翠绿色,新芽的锋尖有细小白点,非常容易辨认。
翠盖荷的花是典型的正格荷瓣花,中型花,直径约5cm。初上花时,其花蕾紧圆,色泽深绿伴有少许紫色沙晕,花苞的手感非常厚实,绿底苞衣上的紫红筋脉疏朗清晰。翠盖荷花茎短粗,一般高度约6cm左右,也有艺兰高手的翠盖开花可达10cm以上,几乎与草架持平。翠盖荷花开正格,花色翠绿,外三瓣短圆,收根细,瓣内厚,放角缓,色翠质糯。三瓣呈拱抱状,内捧为标准的罄口捧,大圆舌,舌苔上有大半圆形的圈状暗红色斑。翠盖的罄口捧极为工整,配以荷瓣花相得益彰的大圆舌,显得中宫十分圆整。总之,翠盖荷的植株叶姿短小秀气,具小玲珑之态;花圆整端庄,色泽翠绿,香气馥郁。稍微可惜的是,花开一周后,其圆舌会出现微卷的现象,而且中宫舒展后会稍露“天窗”,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但瑕不掩瑜,翠盖荷的花“三瓣圆短”、“捧心亦圆”、“大圆舌”,使得它延伸了荷瓣花的审美基础,也使得这品春兰荷瓣名品自问世以来,一直成为艺兰人必不可少的莳养品种之一。
关于“翠盖荷”的选出时间,现在一般认为是1900年绍兴冯长生在浙江四明山选出,这也是基于《兰蕙小史》中所记的“光绪庚子冯长生出”而来。但是不知各位兰友是否留意到我在上文中提到了《兰蕙小史》还为这品花配发了一帧黑白照片,且照片上题有“翠盖亦名盖荷,光绪庚寅新种”的字样?要知道庚子和庚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时间却整整相差10年!
光绪庚子年是1900年,而光绪庚寅年则是1890年。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样的谬差居然在同一本书的同一处出现的。为此,后世的兰人们也进行了一些辩论,其结果是形成了三个观点:
1. 多数兰人认为,该书的文字记载是经过校对的,不应该有误,应该是图片上的文字出现了笔误,也就是说这品花是1900年由冯长生选出的;
2. 还有一些人认为,这两个时间并没有冲突,很可能是光绪庚寅年(1890年)由其他人(有人说是绍兴贾山头村兰农胡七十)选出,选出时留了花的照片,后于光绪庚子年(1900年)拿出来卖给了绍兴的冯长生。因为这个冯长生是个在上海做生意的绍兴人,经常从嘉兴、杭州等地的兰园里购买兰花新品。
3. 另有少数人认为这品花是由冯长生于1890年选出,并于1900年拿出来,“植于邵芝岩粲花室”。
而由此而来的是发掘者的争议,按照第二个观点来说,这品花并非时在上海经商的绍兴商人冯长生发掘的,真正的发掘者应该是“绍兴贾山头村兰农胡七十在四明山掘得,后卖于当时在上海经商(原籍绍兴)的冯长生”【引自《江浙兰蕙》】。那么到底发掘者是冯长生还是胡七十?今人牟安详老先生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在其兰花巨著《兰蕙纵横》中这样写道: 关于“翠盖”的选出人,现在的兰著有两种观点:一种说法是冯长生选出;另一种说法是“ 绍兴贾山头村兰农胡七十在四明山掘得,后卖于当时在上海经商(原籍绍兴)的冯长生。” (见《江浙兰蕙》所记)。……“胡七十”此人对兰界的贡献是极大的。现在绍兴市漓渚镇,传统兰园主人胡华元先生,现年六十余岁,世代以兰为生,其父胡七十,即为荷瓣名品“环球荷鼎”的发现人,其时从上虞大舌埠山小草湾掘得,以800银元卖给上海郁孔照,曾在兰界引起轰动。那么假如“翠盖”亦为其父胡七十选出的话,胡华元先生是不可能不记录在案的,不可能只提“环球荷鼎”而不提“翠盖”的。所以说“翠盖”的选出人是胡七十似乎根据不足。
另外,冯长生是绍兴棠棣人,当时棠棣八个自然村250多户兰农采兰、养兰、卖兰,冯长生是其中一人。《绍兴兰文化》、马性远先生的《兰乡棠棣》中也提到了这个“棠棣兰农冯长生”。而且“冠春”是清光绪三十年由绍兴棠棣冯长生选出;“奎字”又名“武林第一梅”,清光绪绍兴棠棣冯长生选出。这些记载显然没有涉及到“在上海经商”的说法。当然也不排除冯长生采兰、养兰、卖兰,后来又去上海经商的事,应当是在“翠盖”、“冠春”、“奎字”选出以后的事了。】
凡此种种,虽然有些争议,但也并非坏事,起码还是增添了这品花的文化色彩的。只是我们现今的兰友们了解一下即可,他人谈及,再不必各执一词可矣。
再来说说“翠盖”的命名和含义。关于翠盖的命名和名字的含义,历来的兰花著作中的描述极少,只有《江浙兰蕙》做了这样的记述:“开花后,花色翡翠,是盖世无双的小型荷瓣,冯(长生)便命名为‘翠盖’”。但这样的记述很明显是一种基于字面的解释,有些意会的感觉。牟安详先生在他的《兰蕙纵横》中记述的一段文字还是颇有新意的,现也转录如下: “而据《中华莲文化》一文中说:翠盖,指荷叶。原意为翠羽装饰的华盖,后人们用以形容荷叶,逐渐成为荷叶的代称。晋代潘尼《芙蓉赋》:“或擢茎以高立,似雕辇之翠盖”。梁元帝萧绎《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唐代杜衍《雨中荷花》:“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宋代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横湖》:“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宋代辛弃疾《卜算子﹒荷花》:“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宋代杨万里《晓坐荷桥》:“四叶青苹照绿池,千里翠盖护红衣”。”
上面这段记述基本将古人诗词中引用的“翠盖”一词悉数找来,具体如何解释更合适,就看兰友自己的感知了。
春兰中高品位的荷瓣并不多,现存的知名度较高的品种主要有“翠盖荷”、“大富贵”(现有一品芽变品种,名曰‘玉涛’或‘素心大富贵’)、“环球荷鼎”、“美芬荷”、“端秀荷”、“宪荷”、“大富荷”等。此外,有春兰皇后美誉的“绿云”有时也开正格荷瓣。
近年来,随着杂交技术的日益成熟,以传统春兰为母本的杂交兰花不断涌现,很多杂交兰花的花品甚至超过了其母本的观赏价值,“翠盖荷”也不例外。目前比较常见的以翠盖荷为母本杂交而来的兰花品种主要有“碧玉圆荷”、“元荷”、“水晶翠盖”等,这其中兰友相对熟悉的就是“碧玉圆荷”了。这品花实际是以墨兰“霸王富贵”为母本和“翠盖荷”杂交而来的。因为是杂交品种,其叶形还是能明显看出墨兰的影子,香气也略微淡了一些。但如果抛开这些,单从花品来看,好的“碧玉圆荷”的花品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个人感觉远在翠盖荷之上。因此,如果杂交品种优良,且价格低廉,我还是赞成适用高科技来“制造”高品位兰花品种的。
谨以《续兰蕙同心录》中歌咏“翠盖荷”的诗句作结。
《翠盖》
和风阵阵送幽香,嗅味芝兰满草堂。
莫怪同心嫌异面,只疑神女伴仙郎。
常劳画史丹青手,煞费诗人锦绣肠。
婀娜风姿谁可敌,此花擎雨独争长。
⑻ 兰花里有叫五子翠的品种吗
五子登科
是春兰品种,
兰花里叫翠的如翠露
外三瓣色极翠绿;翠盖
三瓣短圆
,瓣肉厚,翠绿色,都是指绿色花瓣。
五子翠想必是翠绿五子登科。
呵呵。不知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