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李清照描写海棠的诗句

李清照描写海棠的诗句

发布时间: 2021-02-14 10:06:23

1. 描写海棠的诗句

1、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宋·周紫芝<好事近>

2、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专。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属夭棘出莓墙。--宋·王淇<春暮游小园>

3、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4、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5、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6、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7、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宋·葛胜仲<蝶恋花>

8、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m。lz13)--宋·李弥逊<虞美人>

9、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10、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宋·苏轼<海棠>

11、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唐寅<题海棠美人>

望采纳,谢谢!

2. 海棠花诗词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知道吗?知道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这首小令属于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小令主要描写海棠经过一夜的疾风骤雨摧残,词人李清照不忍再去观赏海棠被摧残后的情景。

(2)李清照描写海棠的诗句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

名家点评

近代胡云翼《宋词选》: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饮酒、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这首词在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写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炼,又很形象化。

现代靳极苍《唐宋词百首详解》:这首词用寥寥数语,委婉地表达了女主人惜花的心情,委婉、活泼、平易、精炼,极尽传神之妙。

现代吴熊和:这首词表现了对花事和春光的爱惜以及女性特有的关切和敏感。全词仅三十三字,巧妙地写了同卷帘人的问答,问者情多,答者意淡,因而逼出“知否,知否”二句,写得灵活而多情致。

词中造语工巧,“雨疏”“风骤”“浓睡”“残酒”都是当句对;“绿肥红瘦”这句中,以绿代叶、以红代花,虽为过去诗词中常见,但把“红”同“瘦”联在一起,以“瘦”字状海棠的由繁丽而憔悴零落,显得凄婉,炼字亦甚精,在修辞上有所新创。

现代吴小如《诗词札丛》:此词乃作者以清新淡雅之笔写秾丽艳冶之情,词中所写悉为闺房昵语,所谓有甚于画眉者是也,所以绝对不许第三人介入。

现代周汝昌:一篇小令,才共六句,好似一幅图画,并且还有对话,并且还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可能是现代的电影艺术的条件才能胜任的一种“镜头”表现法,然而它却实实在在是九百年前的一位女词人自“编”自“演”的作品。

3. 关于海棠的诗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内火照红妆,容满意留宾住 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宋·李弥逊《虞美人》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给点分吧。。。。坐的我脖子疼。。。

4. 描写海棠的诗词

1、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出自宋代王淇的《春暮游小园》。

译文:梅花零落,像少女卸去妆一样时,海棠花开了,它就像少女刚刚涂抹了新红一样艳丽。不多久,待荼縻开花以后,一春的花事已告终结,惟有丝丝天棘又长出于莓墙之上了。

2、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出自宋代苏轼的《海棠》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

译文: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4、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

译文:今天天气晴朗,春风和暖,正是家乡海棠开花的时候;我在梦中回到江西吉州吉水老家,看到了海棠一朵一朵都开了,这繁花就像美丽的锦绣堆起来似的。

5、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出自宋代管鉴的《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译文:阴阴的春日春情漠漠,在海棠花的下面,东风在不停地吹着。可我们赏花的人不像那春天情意淡薄,守在海棠花枝旁,不让东风把海棠花吹落。

5. 李清照有一首写海棠的诗叫啥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原文为: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5)李清照描写海棠的诗句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

思想主题:

此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6. 关于海棠的古诗

海棠

作者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专红妆。

白话译文

袅袅的东属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6)李清照描写海棠的诗句扩展阅读

《海棠》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

作者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极富浪漫色彩。

7. 李清照写的一首诗,里面有‘海棠’一词的是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8. 李清照写的一首诗,里面有‘海棠’一词的是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热点内容
jess玫瑰 发布:2025-09-15 16:07:07 浏览:875
茶花山茶缠花 发布:2025-09-15 15:32:44 浏览:400
白鬼花语 发布:2025-09-15 14:15:45 浏览:299
牡丹吧魏紫 发布:2025-09-15 14:10:30 浏览:129
诚信兰花园 发布:2025-09-15 13:46:04 浏览:84
林口牡丹江火车时刻表 发布:2025-09-15 13:38:55 浏览:308
依米花的花语带图 发布:2025-09-15 13:28:05 浏览:483
古诗梅花落 发布:2025-09-15 12:51:04 浏览:609
非典武大樱花 发布:2025-09-15 12:45:12 浏览:112
沈阳中街情人节几点人多 发布:2025-09-15 12:25:27 浏览: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