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七夕发展
『壹』 日本古代的七夕节是不是没有牛郎却有相扑壮汉
(日本七夕祭场景)
文史君说:
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原本源于中国的文化在传入日本以后却经历了不一样的改变。日本的七月七原本另有“作为”,在不断吸收内化了中国七夕文化后,日本也逐渐发展出了颇具日本特色的七夕文化。从引入、接收,到本土因素的渗入与语境置换后的本土化改造,对面临传统节日现代性转型的我国,也是有些经验可以借鉴的吧。
『贰』 七夕的由来怎么日本也有七夕的
七夕在日语中读作「たなばた」或「しちせき」,是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的庆典活动,也是日本一年中最重要的五大传统节日之一。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很多的说法,但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1)源自于日本的祭神仪式“棚机”
(2)牛郎与织女的传说
(3)奈良时代由中国传来的“乞巧节”
「棚机」是古代日本的一种斋戒活动,将少女供奉在织布小屋中,迎接神明的降临,祈祷秋日的丰收,驱走人们的污秽。被选中的少女称为“织女”,将其锁在建于河流或清水边的织布小屋中,为神明潜心织布。这时使用的织布机就是“棚机”。后来佛教传入后,这个仪式作为迎接盂兰盆会的一种准备活动,在7月7日晚上进行。现在所说的“七夕”二字之所以读作「たなばた」,就是由此而来的
牛郎与织女的传说
天琴座的织女星专司裁缝的工作,天鹰座的牵牛星专司农业的工作。这两颗星在阴历7月7日隔着银河遥遥相望,发出最耀眼的光芒。因此在中国,人们认为这一天是一年一度的相逢之日,由此产生了七夕的故事。
乞巧节是什么?
“乞巧节”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活动,源自于7月7日时人们祈愿希望像织女那样能缝善织的风俗。在院子里的祭坛上供奉缝衣针等东西,向星星许愿。后来不仅祈求获得高超的织布技艺还祈求琴棋书画等有所进步
『叁』 日本也过七夕节吗
传说有一位身穿羽衣的仙女从天而降,羽衣却在她沐浴的时候被偷走,仙女找到了偷走羽衣的男子,并和他结婚生子。后来,仙女找到羽衣,就此返回天界。
再后来,男子也获得了登天的方法,就到天界去寻找自己的妻子,刚一到达天界,他就遇到了仙女的父母,他们给他出了很多难题,但男子在仙女的暗中帮助下克服所有难关。
一千三百年前,七夕文化被遣唐使们带回日本,最初作为中国传统的七夕文化传入日本后,经历了从全盘模仿到本土化的过程,逐渐变成了日本独特的风俗传统,与之相比,我国的七夕几乎变成了“购物节”,七夕文化在现代社会并没有被广泛传承,节日原本的内涵也逐渐被遗忘,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的事情。
『肆』 中日两国同有七夕节,那在历史上两国的七夕节有何不同
说道七夕,我们先来了解下七夕起源。
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便是七夕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同时七夕其实也是日本的一个传统节日。七夕来源于中国,一说到七夕,很多人的第一印象肯定是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在中国流传甚广,甚至很多人认为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就是中国的七夕节的来源,其实并非是这样的。
首先,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和七月初七这个日子结合在一起都已经是汉以后的事情,但在汉朝难道就没有七月七日这个特殊的日子的存在吗?其实不是的,汉朝就已经把这个日子当做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了,有了一定的节日风俗。
总结
其实中日两国的七夕相差的很大,还有很多并没有在此提及,日本毕竟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其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虽然说很多东西是从中国借鉴过去的,但是也有很多是融合了其民族传统进去的,是有着其民族特色的,这也是保证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前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