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七夕权德舆的

七夕权德舆的

发布时间: 2025-08-22 02:24:03

A. 今日云×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是指什么节日

“今日云×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是指“七夕节”,语出唐代权德舆所作的《七夕》一诗。全诗如下:
唐·权德舆
七夕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B. 七夕这首诗你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感情

哪一首?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七夕(宋)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C. 七夕诗打油诗

《戊早年七夕五绝》
宋代:张秉
香阶宝砌静无尘,摇指星河再拜人。
若把离情今夕说,世间生死最伤神。

《辛卯七夕悼往》
宋代:强至
忆共佳人曝绣衣,馀香如昨旧欢非。
鹊桥虽别年年在,犹胜娇魂去不归。
爱情,最让人伤感的莫过于悼亡诗。

《七夕》
宋代:王镃
彩楼帘影夜沉沉,一片筛凉月似金。
倚得画栏和袖暖,看人儿女学穿针。
七夕节的乞巧习俗,始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七夕有怀》
宋代:俞桂
擘钗情绪思悠悠,月下穿针嬾傍楼。
非独双星苦离别,人间天上一般愁。

《七夕戏咏》
宋代:喻良能
别多会少两情深,风幌云屏喜不禁。
谁道初秋清夜永,须知一刻直千金。

《七夕》
宋代:杨亿
清浅银河暝霭收,汉宫还起曝衣楼。
共瞻月树怜飞鹊,谁泛星槎见饮牛。
弄杼暂应停素手,穿针空待贶明眸。
匆匆一夕填桥苦,不似人间有造舟。
世人都说神仙好,有时候,天上也没有人间快乐。

《七夕戏成二绝》
宋代:吴芾
时入三秋气已清,节临七夕露初零。
如何老子临风坐,也望天河牛女星。
世人,都离不开情字,不管你是谁,在七夕佳节,也要抬头看看这牛郎织女星。

《乞巧》
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七夕》
唐代: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仙鹊架起了小桥于渺渺银河之上,环佩轻盈作响,款款走来神话中的女子玲珑的身影。这亘古不变的别离年复一年不曾停息,怅然间凝望天上牛郎星,年年今日光华如明,才发现渺小的哀伤如此不值一提。

《怨王孙 七夕》
清代:朱彝尊
一水填却双星如约。
乞巧谁凭。
诉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
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
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

热点内容
兰花熘鱼片 发布:2025-08-22 03:33:55 浏览:770
紫背秋海棠 发布:2025-08-22 03:22:47 浏览:760
刺葫芦盆景 发布:2025-08-22 03:20:46 浏览:857
合肥玫瑰园房价 发布:2025-08-22 03:06:20 浏览:125
腊梅花诗句 发布:2025-08-22 02:29:25 浏览:768
七夕权德舆的 发布:2025-08-22 02:24:03 浏览:727
樱花测试他 发布:2025-08-22 02:22:29 浏览:847
玫瑰海岸怎么样 发布:2025-08-22 02:10:01 浏览:286
丁香喷雾药 发布:2025-08-22 02:05:39 浏览:798
好用的花卉 发布:2025-08-22 01:53:24 浏览: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