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七夕
❶ 盐城的名人
陈 琳 汉朝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盐渎县人,他做过古射阳县郡守,后任汉末大将军何进的主薄。因何进阴谋篡汉被杀,他避居冀州,又为袁绍重用。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第24回时也写到陈琳的故事。后来袁绍被曹操打败,陈琳因文雄海内,又为曹操留用,文稿多出其手。汉献帝建安23年(公元217年)病故,葬于古射阳河畔。陈琳擅长草拟公文,尤以替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最为有名。他的诗仅存4首,以<<饮马长城窘行>>最有价值。
陆秀夫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实,祖籍建湖建阳,生于1236年。幼年随父迁居京口朱方镇(今丹徒县境内),后在鹤林寺读书(镇江焦山至今仍藏有陆秀夫题鹤林寺的石碑),20岁登进士;德祜初任礼部侍郎;后又升为端明殿学士佥书枢密院事;祥兴元年(1278年)为左丞相,驻军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境内)抵抗入侵的元军。次年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坚贞不屈、宁死不降,先驱妻、子入海,尔后背负皇帝、怀藏玉玺从容投海而死。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明朝初,在其故乡建阳镇建有“丞相陆公故里碑";在福建吉安有陆秀夫与蔡荔娘完婚之地"活水亭"古迹;另有<<陆忠烈集>>传世。
张士诚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丰县大龙乡张家墩人,生于1321年,盐贩出身。因受不了盐警欺压,于是伙同其他17个盐民揭竿起义,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他为首领。后队伍逐渐壮大,先攻下盐城、泰州、高邮等地,自封诚王,国号大周,年号文佑;后又攻下平江(今苏州)、湖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地;元至正23年(1363年)在平江自立为吴王。4年后被朱元璋打败,其被俘,后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缢而死,时年47岁,葬于吴县斜塘。
卞元亨 元末明初人,原籍便仓。少时膂力过人,曾赤手空拳打死过猛虎。后在山东永王军中任谋划,历时9年。永王兵败被俘,他作文生祭,申明大义,后被中丞李炳之陷害,发配辽东,明永乐元年被赦免归乡,自称东溟叟,又号柏门老人,死于1419年,享年90岁。他一生写下许多诗作,著名的有《辽东有感》、《戌归》、《示后》、《戌归咏牡丹二首》等。据传,便仓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高 谷 明朝官员,字世用,丁溪场人,生于明洪武24年(1391年),25岁登上进士,历任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后进少保东阁任大学士。66岁时升为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高谷为官清廉,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后因年老主动离职回家。英宗皇帝对他评价甚好。高回乡后,仍住的是简朴房屋,死于1460年,享年70岁。
王 艮 明朝哲学家,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东台安丰人,出身盐丁。他拜当时著名哲学家王守仁为师,刻苦自学,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真理,他认为,“道”要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穿衣,有饭吃、有衣穿就是道,就是真理等。王艮一生没有参与封建政权的统治活动,不肯做官,终身为民。他是明朗哲学家的一个流派——泰州学派的创立人。他广收门徒,弟子中有樵夫、陶匠、农民、盐丁等,他终身讲学,始终接近劳动人民。后人将其著作辑成《王心斋先生遗集》。
朱 恕 明朝哲学家,泰州学派重要成员,字光信,号乐斋,大丰县草埝人,樵夫出身。他性格刚正,见义勇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文化,勤学苦练,很有成绩。在哲学思想上继承了老师王艮的哲学思想。他虽系学者名流,但仍以樵业为生,不肯与官僚交游,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朱恕和韩贞吾的著作,后人辑为《朱乐斋、韩贞吾两先生遗集》流传于世。
宋 曹 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字彬臣,又字 臣,号射陵,盐城郊区北宋庄人,生于1620年,卒于1701年。他工书能文,对书法造诣很深,著有《书法约言》、木刻双钩《草书千字文》、《杜诗解》、《会秋堂诗文集》等书,这些书作用很大,对后人的书法、诗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入清后,他不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自号耕海潜夫,以书诗自娱,写下许多名诗,其诗篇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清廷腐败统治的仇恨,是一位很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柳敬亭 明末清初大说书家,他本姓曹,原名永昌,字葵宇,东台曹家庄人,生于1587年。15岁时为避仇而流落江湖,息于柳树下,故改姓柳,名蓬春,号敬亭。他起初自学成才,很有说书本领;后来拜松江说书名家莫后光为师。在名师指点下,大有长进,技艺精湛,在南京秦淮河开业说书,声名大振,擅说《隋唐》、《水浒》、《三国》等书,后来成了我国评书艺人的鼻祖,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吴嘉纪 明末清初爱国诗人。字宾贤,号野人,别号陋轩,生于明朝万历46年(1618年),布衣出身,东台安丰人。他虽家境贫困,体弱多病,但不以为苦,喜读书,爱写诗。由于他长期生活在贫民之中,因此他的诗大部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艰难困苦生活,对老百姓的痛苦深切同情。明亡后,他从事抗清爱国文学活动,有许多诗揭露了清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痛斥了清军的暴行,因此受到清政府的迫害,他的《陋轩诗集》被列为禁书。他死于康熙23年(1684年),葬于梁垛开家舍,清内阁中书汪懋麟为他作基铭刻石。吴嘉纪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很有成就的贫民诗人,其著作《陋轩诗集》共收入他写的诗1091首。
葛天民 明朝抗倭英雄,字田纯,东台人。明朝天启年间贡生,曾任福建福清县丞、山东经历等职。后解职回乡,时值倭寇(即日本海盗集团)入侵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葛天民为保卫家乡,组织盐民、农民、居民数千人智斗倭寇。当时倭寇用的武器是“倭刀”,只宜近战,他就动员民众用长毛竹削尖为竹枪刺,抗击敌人;倭寇脚穿皮鞋或木屐,他就动员民众在要道上撒上豌豆,黄豆。倭寇一到,脚踏豆子,一走一滑,纷纷跌倒,此时埋伏在路旁的民众四处出击,用长竹枪刺,倭寇用倭刀乱砍,因刀短伤不到人,反把竹竿越砍越尖,大家对准倭冠直刺,这一仗杀得倭寇大部死伤,只剩少数残寇狼狈逃窜,以后,倭寇再也不敢到此侵犯了。后人为纪念葛天民的抗倭功绩,为他立了墓碑。
王之桢 明末清初抗清名人,字筠长,盐城人。明末贡生,他精通经史,博学多才。1644年,明崇祯皇帝自缢,清兵入关,著名抗清爱国将领史可法督师扬州,抵抗清军,设招贤馆,广收人才,王之桢前去,积极辅佐史可法,献了著名的抗清十策,深得史的赏识,在幕中掌握机密文书。当清军包围扬州、劝史可法归降时,王之桢挺身而出,以史的名义回答清军头领多尔衮,申明大义,严词拒降。这封《答多尔衮书》十分著名,一直为后代传颂。
徐 铎 清朝书法家,字令民,号南冈,又号枫亭,盐城徐马庄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及第,任翰林院编修;后奉旨校士山东,在济南府儒学传集学官弟子宣讲,勉以读书立志,研求经济;后来为湖南正考官,曾出守云南,又升山东按察使,后擢布政使,是著名书法家,在山东指导曲阜孔继涵、孔继涑两兄弟的书法,使之大有长进。据考,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中的二孔,就是指这兄弟两人。
冯道立 清朝水利专家,字务堂,号西园,东台时埝人,生于乾隆47年(1782年),死于1860年,终年79岁。青年时代他目睹家乡常闹水灾,便立志治水为民造福。他认真研究水利,常到实地勘察,参加过许多大、中型水利工程。有一次去勘察,3年未归,甚至途中路过家门而不入,大有大禹治水的精神。他为治理里下河地区的水患作出了很大贡献,为家乡办了许多好事,深得民众的称赞。他一生写有许多水利专著,如《淮扬治水论》、《淮扬水利图说》(内有《七府水利全图》7幅),系统地科学地提出了根治苏北地区、特别是里下河地区水患的具体方案,还有《勘海日记》、《束水刍言》、《测海蠡言》(后附《攻沙八法》),是他几十午治水经验的总结,实用价值极大。
徐开业 清朝状元,字健庵,号丹岑,响水县六套人,生于乾隆53年(1788年)。嘉庆25年(1820年)武科应试,他中头名状元,大魁天下,年值33岁,历任御前一等花翎侍卫、陕西都阃府宜君营参将等职。皇帝授予他武功将军,晋封武显将军,其夫人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道光11年(1831年)11月7日在潼关阵地上带甲而终,年仅44岁。徐开业不仅是武状元,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且精通文学,写有许多名诗。可说文武双全,名扬天下。
陈玉澍 清末著名爱国诗人,原名玉树,字惕庵,建湖县上冈镇人。清光绪14年(1888年)考中举人。他爱好写诗,其诗中充满爱国激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他一连写了几十首诗,痛斥日本的侵略行径,抨击清政府的反动无能,歌颂为国捐躯的将士。其诗中还洋溢着唯物论的战斗精神,如《戏题寺壁》、《七夕》都很有名。他拥护当时的维新变法,著作有《卜子午谱》、《后乐堂文钞〉等。
宋泽夫 民国革命志士,名润,原名殿康,字泽夫,清同治11年(1872年)出生于盐城宋村。他自幼勤奋读书,青年时便有革新之志,反对清政府,积极响应辛亥革命,抵制袁世凯,传播革命思想,创办教育事业,“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宋泽夫在《新公报》上发表《青天白日哪里去了?》、《国丧》等文章,痛斥蒋介石的“乌天黑日”。抗战爆发后,他慨然出任第五战区盐城抗日总动员委员会会长,发动群众抗日。1940年新四军到盐城后,他欣然出任盐城县临时参议会议长,竭力拥护共产党,共商抗日大事。后不幸被捕,遭严刑拷打,但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表现了“杀头现成,改口不能”的英雄气概。后被营救出来,出任盐阜区首届参议会副会长。病危中,他还告诫探望者:“一条路,靠共产党”,临终际,犹高呼“抗日杀汉奸!”1942年12月10日与世长辞,葬于宋村。宋泽夫先生逝世后,中共盐城县委敬献挽联“敢说敢言敢怒敢骂嫉恶如仇临终犹高呼杀敌,有气有节有爱有憎刚毅可风迂难竞不屈寇庭”,并决定把盐城中学改名为泽夫中学。陈毅园志曾称赞宋泽夫是“苏北的鲁迅”。现在,市暨盐都县政府还决定修建宋泽夫陵园。
胡乔木:(1912-1992),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我国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出生于盐都县鞍湖乡张本庄,1930年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团,1932年在盐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7月到达延安。从1941年2月起,任毛泽东同志的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一直继续到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乔木同志主要在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任职。这期间,他亲自或参与起草和编纂了许多党中央的重要文件。胡乔木同志是中共第八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二届、第三届、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顾委常务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1992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著有《胡乔木文集》和诗选等。
乔冠华:(1913-1983),我国当代著名的外交家。1913年3月8日,生于今盐城市建湖县庆丰乡。5岁入叔父家塾,16岁时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后又入德国杜宾根大学哲学系,一年后获博士学位。1937年结业回国,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乔冠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局长,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由周恩来兼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乔冠华为出席第二十六届联大中国代表团团长,11月15日,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作了发言。此后,自二十七届到三十一届联合国大会,均由他率代表团出席,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83年9月,因患重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0岁。
戈公振:(1890-1935),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和我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家。名绍发,字春霆,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于东台台城一"世代书香"人家。戈公振自幼聪慧,读过私塾,1913年冬,进入上海有正书局图画部当学徒。第二年被调到《时报》编辑部工作,初任校对、助编,后升任编辑直至总编,在《时报》前后工作十五年。1920年他首创了《图画时报》,揭开中国画报史上崭新一页。他编译成《新闻学撮要》一书,还写成了我国第一部报刊研究专著《中国报学史》,代表了旧中国报刊史研究的最高学术水平。他还热心于新闻教育工作。从1925年起,先后在上海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大厦大学、复旦大学等校的报学系或新闻学系,讲授新闻学和中国报学史。1930年3月,他创办了《申报星期画刊》,并担任主编。1933年3月,他随我首任驻苏大使颜惠庆前往莫斯科访问,后来决定留在苏联,研究苏联社会。1935年夏,接到邹韬奋两次电报,邀他回国重新筹办《生活日报》,他即启程回沪。不久,因阑尾炎住院,不幸于10月22日病逝,享年仅45岁。戈公振去世后,邹韬奋为他写了悼文。
顾正红:(1905-1925),是伟大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第一个英勇献身的烈士。1905年生于今滨海县正红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921年,进日商内外棉九厂做扫地工。后又进日商内外棉七厂做盘头工。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14日,内外棉十二厂无理开除两名工人,工人立即罢工抗议。15日下午,工人与工头、巡捕发生冲突,顾正红站在队伍的最前列。内外棉七厂大班川村蓄意开枪,顾正红在中弹受伤的情况下,仍高呼口号。凶手川村又连开两枪,一个帮凶还用刀猛砍顾正红头部。顾正红终因失血过多,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0岁。以顾正红牺牲为导火线,上海工人阶级掀起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名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祖籍苏州,随父施元德迁居兴化,落户白驹场(今大丰市境内),写下了不朽名著《水浒传》。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佑元年(1314)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施耐庵36岁登进士。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率广大灶丁起义反元。张士诚再三邀请施耐庵进他的军幕,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愿欣然前往,后遭张冷落,遂离张。此后,施耐庵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后经友人帮助,在白驹修建了房屋,从此在这里隐居不出,专心撰写《江湖豪客传》。书成后,施耐庵感到书名太浅露,依据《诗经》"古公禀公,朝来走马,率西水浒,至于歧下"诗句,改名为《水浒传》。明洪武三年(1370),施耐庵与世长辞,享年74岁。
❷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二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21项)
124JSⅠ-8寒山拾得传说苏州市
125JSⅠ-9花果山传说连云港市
126JSⅠ-10九里山古战场传说 徐州市九里区
127JSⅠ-11巫支祁传说洪泽县
128JSⅠ-12水漫泗州城传说洪泽县盱眙县
129JSⅠ-13隋炀帝传说扬州市邗江区
130JSⅠ-14彭祖传说徐州市
131JSⅠ-15徐福传说赣榆县
132JSⅠ-16张道陵传说丰县
133JSⅠ-17施耐庵与《水浒》传说兴化市大丰市
134JSⅠ-18达摩传说南京市六合区
135JSⅠ-19刘邦传说 丰县沛县
136JSⅠ-20卞和献玉传说高淳县
137JSⅠ-21东海孝妇传说连云港市
138JSⅠ-22露筋娘娘传说江都市
139JSⅠ-23沈拱山传说盐城市盐都区
140JSⅠ-24伍子胥故事高淳县
141 JSⅠ-25 项羽故事 南京市浦口区
142 JSⅠ-26 崔致远与双女坟的故事 高淳县
143 JSⅠ-27 姐儿溜(歌谣) 东海县
144 JSⅠ-28 谜语(竹西谜语、海虞谜语) 扬州市常熟市 (共计6项)
145 JSⅡ-18 高淳民歌 高淳县
146 JSⅡ-19 南闸民歌 淮安市楚州区
147 JSⅡ-20 茅山号子 兴化市
148 JSⅡ-21 泓口丝弦 溧阳市
149 JSⅡ-22 鼓吹乐(徐州鼓吹乐、海州鼓吹乐)徐州市连云港市
150 JSⅡ-23 锣鼓乐(陆家锣鼓、戴埠太平锣鼓、天岗锣鼓)南通市港闸区溧阳市泗洪县 (共计17项)
151 JSⅢ-16 睢宁龙虎斗 睢宁县
152 JSⅢ-17 花船舞(大兴旱船、灌云花船)宿迁市宿豫区灌云县
153 JSⅢ-18 莲湘(姜堰滚莲湘、如皋莲湘、洪武花棍舞)姜堰市如皋市泗洪县
154 JSⅢ-19 高跷(沛桥高跷) 高淳县
155 JSⅢ-20 宝堰双推车 镇江市丹徒区
156 JSⅢ-21 龙吟车 高淳县
157 JSⅢ-22 柘塘打社火 溧水县
158 JSⅢ-23 跳当当 溧水县
159 JSⅢ-24 茶花担舞 江阴市
160 JSⅢ-25 睢宁云牌舞 睢宁县
161 JSⅢ-26 灯舞(万绥猴灯、指前鱼灯、新沂七巧灯)常州市新北区金坛市新沂市
162 JSⅢ-27 千灯跳板茶 昆山市
163 JSⅢ-28 渔篮虾鼓舞 江阴市
164 JSⅢ-29 洪泽湖渔鼓 泗洪县洪泽县
165 JSⅢ-30 荷花盘子舞 通州市
166 JSⅢ-31 抬判 通州市
167 JSⅢ-32 倒花篮 如皋市 (共计5项)
168 JSⅣ-12 京剧 省演艺集团淮安市
169 JSⅣ-13 滑稽戏(苏州滑稽戏)苏州市
170 JSⅣ-16 香火戏(金湖香火戏)金湖县
171 JSⅣ-14 泗州戏 泗洪县
172 JSⅣ-15 丰县四平调 丰县 (共计5项)
173 JSⅤ-9 南京评话 南京市秦淮区
174 JSⅤ-10 扬州道情 扬州市
175 JSⅤ-11 丹阳啷当 丹阳市
176 JSⅤ-12 徐州坠子 丰县
177 JSⅤ-13 小热昏 常州市 (共计6项)
178 JSⅥ-27 麦秆剪贴(大丰麦秆剪贴)大丰市
179 JSⅥ-28 常州掐丝珐琅画 常州市武进区
180 JSⅥ-29 戏剧脸谱 南京市白下区
181 JSⅥ-30 丰县吹糖人 丰县
182 JSⅥ-31 象牙雕刻(南京仿古牙雕、扬州牙刻、常州象牙浅刻)南京市扬州市常州市武进区
183 JSⅥ-32 虞山派篆刻艺术 常熟市 (共计39项)
184 JSⅦ-32 宜兴陶堆花技艺 宜兴市
185 JSⅦ-33 溱潼砖瓦制作技艺 姜堰市
186 JSⅦ-34 真金线制作技艺 南京市
187 JSⅦ-35 色织土布技艺(南通色织土布技艺、沛县色织土布技艺)南通市沛县
188 JSⅦ-36 八桅立式大风车制作技艺 盐城市盐都区
189 JSⅦ-37 蔡集手抄草纸制作技艺 宿迁市宿豫区
190 JSⅦ-38 常州龙泉印泥制作技艺 常州市
191 JSⅦ-39 扬州毛笔制作技艺 江都市
192 JSⅦ-40 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 苏州市
193 JSⅦ-41 装裱技艺(苏州装裱技艺、扬州装裱技艺)苏州市扬州市
194 JSⅦ-42 陆慕蟋蟀盆制作技艺 苏州市相城区
195 JSⅦ-43 朴席制作技艺 扬州市经济开发区仪征市
196 JSⅦ-44 柳编技艺 赣榆县
197 JSⅦ-45 洪泽湖渔具制作技艺 洪泽县
198 JSⅦ-46 晒盐技艺(盐城海盐晒制技艺、连云港淮盐晒制技艺) 盐城市连云港市
199 JSⅦ-47 配制酒酿造技艺(东台陈皮酒酿造技艺)东台市
200 JSⅦ-48 绿茶制作技艺(苏州洞庭碧螺春制作技艺、连云港云雾茶制作技艺、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苏州市吴中区连云港连云区南京市江宁区
201 JSⅦ-49 糕团制作技艺(黄天源苏式糕团制作技艺)苏州市
202 JSⅦ-50 糕点制作技艺(稻香村苏式月饼制作技艺、叶受和苏式糕点制作技艺、西亭脆饼制作技艺)苏州市通州市
203 JSⅦ-51 黄桥烧饼制作技艺 泰兴市
204 JSⅦ-52 常州梨膏糖制作技艺 常州市
205 JSⅦ-53 采芝斋苏式糖果制作技艺 苏州市
206 JSⅦ-54 宝应捶藕和鹅毛雪片制作技艺 宝应县
207 JSⅦ-55 董糖制作技艺(如皋董糖制作技艺、秦邮董糖制作技艺)如皋市高邮市
208 JSⅦ-56 素食烹制技艺(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南京市
209 JSⅦ-57 清真菜烹制技艺(马祥兴清真菜烹制技艺)南京市鼓楼区
210 JSⅦ-58 陆稿荐苏式卤菜制作技艺 苏州市
211 JSⅦ-59 豆腐制品制作技艺(苏式卤汁豆腐干制作技艺、界首茶干制作技艺、横山桥百叶制作技艺)苏州市高邮市常州市武进区
212 JSⅦ-60 酱菜制作技艺(三和四美酱菜制作技艺、常州萝卜干腌制技艺)扬州市常州市钟楼区
213 JSⅦ-61 淮安茶馓制作技艺 淮安市
214 JSⅦ-62 靖江肉脯制作技艺 靖江市
215 JSⅦ-63 常熟叫化鸡制作技艺 常熟市
216 JSⅦ-64 沛县鼋汁狗肉烹制技艺 沛县
217 JSⅦ-65 镇江肴肉制作技艺 镇江市
218 JSⅦ-66 刘长兴面点制作技艺 南京市
219 JSⅦ-67 汤面制作技艺(昆山奥灶面制作技艺、镇江锅盖面制作技艺)昆山市镇江市
220 JSⅦ-68 汤包制作技艺(楚州文楼汤包制作技艺、靖江蟹黄汤包制作技艺)淮安市楚州区靖江市
221 JSⅦ-69 扬州炒饭制作技艺 扬州市
222 JSⅦ-70 平桥豆腐制作技艺 淮安市楚州区 (共计4项)
223 JSⅧ-3 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方法 江阴市
224 JSⅧ-4 季德胜蛇药制药技艺 南通市
225 JSⅧ-5 王氏保赤丸制作技艺 南通市
226 JSⅧ-6 五妙水仙膏制作技艺 灌南县 (共计3项)
227 JSⅨ-4 殷巷石锁赛力 南京市江宁区
228 JSⅨ-5 阳湖拳 常州市武进区
229 JSⅨ-6 彭祖导引养生术 徐州市 (共计5项)
230 JSⅩ-8 七夕节(太仓七夕习俗) 太仓市
231 JSⅩ-9 柚山放灯节 金坛市
232 JSⅩ-10 宜兴观蝶节 宜兴市
233 JSⅩ-11 海州湾渔俗 连云港市
234 JSⅩ-12 洪泽湖渔家婚嫁礼俗 洪泽县 (共计1项)
235 JSⅪ-1 南通范氏世家诗文 南通市
❸ 七夕送女朋友什么礼物好
七夕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也是表达爱情的好时机。送女朋友一份特别的礼物,可以让她感受到你的爱和关怀。但是选择一个适合的礼物却是一项挑战。下面提供几个建议,希望能帮助你选择一个难忘的礼物。
1. 鲜花。鲜花是一种非常浪漫的礼物,特别是在七夕。你可以为你的女朋友准备一束精美的玫瑰或其他她喜欢的花,附上一张贴心的卡片或一朵小巧的草编礼物,让她感受到你的爱。
2. 香水。香水是女性最喜欢的化妆品之一,可显示女性的优雅和迷人。你可以在专业的化妆品店里挑选一款适合你女友气质的香水,让她在今后的日子里一直闻到你对她的爱。
3. 彩妆盘。如果你的女友喜欢化妆,那么一款优质的彩妆盘或者枝粗化妆刷也是不错的选择。你可以多了解一下她喜欢的品牌和颜色,购买一款能展示她美丽的礼物,让她久久难忘。
4. 音乐盒。音乐盒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礼物。你可以为女友挑选一个别致的音乐盒,选上她喜欢的歌曲,让她在听到这首歌时感受到你的爱。
5. 美食礼盒。如果你的女友是个“吃货”,那么一个美味的礼盒肯定能让她开心不已。你可以为她定制一份美味的甜品礼盒,甜美的味道和你的关怀共同融合。
6. 礼品卡。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要送什么,可以考虑买一张礼品卡。礼品卡猛悉镇可以让她自由选择心仪的礼物或服饰,也是一个比较安全的选择。
7. DIY礼物。如果你希望送一个更有个性化的礼物,可以考虑亲手制作一份DIY礼物,比如手工臂环、羊毛毡制作的小物件,或是一封温馨的情书,可以让她感受到你动人的心意。
以上是七夕送女友礼物的几个建议。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她的兴趣和喜好来挑选礼物,让她感受到你的用心和关怀。无论你选择陆姿哪一种礼物,只要你用心准备了,那么她一定会感受到你的爱和重视。祝你成功!
❹ 有哪些明星老家是盐城的
唐学琴。。。(老艺术家)
伏明霞 祖籍盐城
刘翔 祖籍盐城
陈 琳 汉朝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盐渎县人,他做过古射阳县郡守,后任汉末大将军何进的主薄。因何进阴谋篡汉被杀,他避居冀州,又为袁绍重用。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第24回时也写到陈琳的故事。后来袁绍被曹操打败,陈琳因文雄海内,又为曹操留用,文稿多出其手。汉献帝建安23年(公元217年)病故,葬于古射阳河畔。陈琳擅长草拟公文,尤以替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最为有名。他的诗仅存4首,以<<饮马长城窘行>>最有价值。
陆秀夫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实,祖籍建湖建阳,生于1236年。幼年随父迁居京口朱方镇(今丹徒县境内),后在鹤林寺读书(镇江焦山至今仍藏有陆秀夫题鹤林寺的石碑),20岁登进士;德祜初任礼部侍郎;后又升为端明殿学士佥书枢密院事;祥兴元年(1278年)为左丞相,驻军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境内)抵抗入侵的元军。次年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坚贞不屈、宁死不降,先驱妻、子入海,尔后背负皇帝、怀藏玉玺从容投海而死。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明朝初,在其故乡建阳镇建有“丞相陆公故里碑";在福建吉安有陆秀夫与蔡荔娘完婚之地"活水亭"古迹;另有<<陆忠烈集>>传世。
张士诚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丰县大龙乡张家墩人,生于1321年,盐贩出身。因受不了盐警欺压,于是伙同其他17个盐民揭竿起义,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他为首领。后队伍逐渐壮大,先攻下盐城、泰州、高邮等地,自封诚王,国号大周,年号文佑;后又攻下平江(今苏州)、湖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地;元至正23年(1363年)在平江自立为吴王。4年后被朱元璋打败,其被俘,后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缢而死,时年47岁,葬于吴县斜塘。
卞元亨 元末明初人,原籍便仓。少时膂力过人,曾赤手空拳打死过猛虎。后在山东永王军中任谋划,历时9年。永王兵败被俘,他作文生祭,申明大义,后被中丞李炳之陷害,发配辽东,明永乐元年被赦免归乡,自称东溟叟,又号柏门老人,死于1419年,享年90岁。他一生写下许多诗作,著名的有《辽东有感》、《戌归》、《示后》、《戌归咏牡丹二首》等。据传,便仓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高 谷 明朝官员,字世用,丁溪场人,生于明洪武24年(1391年),25岁登上进士,历任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后进少保东阁任大学士。66岁时升为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高谷为官清廉,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后因年老主动离职回家。英宗皇帝对他评价甚好。高回乡后,仍住的是简朴房屋,死于1460年,享年70岁。
王 艮 明朝哲学家,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东台安丰人,出身盐丁。他拜当时著名哲学家王守仁为师,刻苦自学,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真理,他认为,“道”要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穿衣,有饭吃、有衣穿就是道,就是真理等。王艮一生没有参与封建政权的统治活动,不肯做官,终身为民。他是明朗哲学家的一个流派——泰州学派的创立人。他广收门徒,弟子中有樵夫、陶匠、农民、盐丁等,他终身讲学,始终接近劳动人民。后人将其著作辑成《王心斋先生遗集》。
朱 恕 明朝哲学家,泰州学派重要成员,字光信,号乐斋,大丰县草埝人,樵夫出身。他性格刚正,见义勇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文化,勤学苦练,很有成绩。在哲学思想上继承了老师王艮的哲学思想。他虽系学者名流,但仍以樵业为生,不肯与官僚交游,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朱恕和韩贞吾的著作,后人辑为《朱乐斋、韩贞吾两先生遗集》流传于世。
宋 曹 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字彬臣,又字 臣,号射陵,盐城郊区北宋庄人,生于1620年,卒于1701年。他工书能文,对书法造诣很深,著有《书法约言》、木刻双钩《草书千字文》、《杜诗解》、《会秋堂诗文集》等书,这些书作用很大,对后人的书法、诗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入清后,他不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自号耕海潜夫,以书诗自娱,写下许多名诗,其诗篇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清廷腐败统治的仇恨,是一位很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柳敬亭 明末清初大说书家,他本姓曹,原名永昌,字葵宇,东台曹家庄人,生于1587年。15岁时为避仇而流落江湖,息于柳树下,故改姓柳,名蓬春,号敬亭。他起初自学成才,很有说书本领;后来拜松江说书名家莫后光为师。在名师指点下,大有长进,技艺精湛,在南京秦淮河开业说书,声名大振,擅说《隋唐》、《水浒》、《三国》等书,后来成了我国评书艺人的鼻祖,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吴嘉纪 明末清初爱国诗人。字宾贤,号野人,别号陋轩,生于明朝万历46年(1618年),布衣出身,东台安丰人。他虽家境贫困,体弱多病,但不以为苦,喜读书,爱写诗。由于他长期生活在贫民之中,因此他的诗大部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艰难困苦生活,对老百姓的痛苦深切同情。明亡后,他从事抗清爱国文学活动,有许多诗揭露了清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痛斥了清军的暴行,因此受到清政府的迫害,他的《陋轩诗集》被列为禁书。他死于康熙23年(1684年),葬于梁垛开家舍,清内阁中书汪懋麟为他作基铭刻石。吴嘉纪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很有成就的贫民诗人,其著作《陋轩诗集》共收入他写的诗1091首。
葛天民 明朝抗倭英雄,字田纯,东台人。明朝天启年间贡生,曾任福建福清县丞、山东经历等职。后解职回乡,时值倭寇(即日本海盗集团)入侵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葛天民为保卫家乡,组织盐民、农民、居民数千人智斗倭寇。当时倭寇用的武器是“倭刀”,只宜近战,他就动员民众用长毛竹削尖为竹枪刺,抗击敌人;倭寇脚穿皮鞋或木屐,他就动员民众在要道上撒上豌豆,黄豆。倭寇一到,脚踏豆子,一走一滑,纷纷跌倒,此时埋伏在路旁的民众四处出击,用长竹枪刺,倭寇用倭刀乱砍,因刀短伤不到人,反把竹竿越砍越尖,大家对准倭冠直刺,这一仗杀得倭寇大部死伤,只剩少数残寇狼狈逃窜,以后,倭寇再也不敢到此侵犯了。后人为纪念葛天民的抗倭功绩,为他立了墓碑。
王之桢 明末清初抗清名人,字筠长,盐城人。明末贡生,他精通经史,博学多才。1644年,明崇祯皇帝自缢,清兵入关,著名抗清爱国将领史可法督师扬州,抵抗清军,设招贤馆,广收人才,王之桢前去,积极辅佐史可法,献了著名的抗清十策,深得史的赏识,在幕中掌握机密文书。当清军包围扬州、劝史可法归降时,王之桢挺身而出,以史的名义回答清军头领多尔衮,申明大义,严词拒降。这封《答多尔衮书》十分著名,一直为后代传颂。
徐 铎 清朝书法家,字令民,号南冈,又号枫亭,盐城徐马庄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及第,任翰林院编修;后奉旨校士山东,在济南府儒学传集学官弟子宣讲,勉以读书立志,研求经济;后来为湖南正考官,曾出守云南,又升山东按察使,后擢布政使,是著名书法家,在山东指导曲阜孔继涵、孔继涑两兄弟的书法,使之大有长进。据考,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中的二孔,就是指这兄弟两人。
冯道立 清朝水利专家,字务堂,号西园,东台时埝人,生于乾隆47年(1782年),死于1860年,终年79岁。青年时代他目睹家乡常闹水灾,便立志治水为民造福。他认真研究水利,常到实地勘察,参加过许多大、中型水利工程。有一次去勘察,3年未归,甚至途中路过家门而不入,大有大禹治水的精神。他为治理里下河地区的水患作出了很大贡献,为家乡办了许多好事,深得民众的称赞。他一生写有许多水利专著,如《淮扬治水论》、《淮扬水利图说》(内有《七府水利全图》7幅),系统地科学地提出了根治苏北地区、特别是里下河地区水患的具体方案,还有《勘海日记》、《束水刍言》、《测海蠡言》(后附《攻沙八法》),是他几十午治水经验的总结,实用价值极大。
徐开业 清朝状元,字健庵,号丹岑,响水县六套人,生于乾隆53年(1788年)。嘉庆25年(1820年)武科应试,他中头名状元,大魁天下,年值33岁,历任御前一等花翎侍卫、陕西都阃府宜君营参将等职。皇帝授予他武功将军,晋封武显将军,其夫人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道光11年(1831年)11月7日在潼关阵地上带甲而终,年仅44岁。徐开业不仅是武状元,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且精通文学,写有许多名诗。可说文武双全,名扬天下。
陈玉澍 清末著名爱国诗人,原名玉树,字惕庵,建湖县上冈镇人。清光绪14年(1888年)考中举人。他爱好写诗,其诗中充满爱国激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他一连写了几十首诗,痛斥日本的侵略行径,抨击清政府的反动无能,歌颂为国捐躯的将士。其诗中还洋溢着唯物论的战斗精神,如《戏题寺壁》、《七夕》都很有名。他拥护当时的维新变法,著作有《卜子午谱》、《后乐堂文钞〉等。
宋泽夫 民国革命志士,名润,原名殿康,字泽夫,清同治11年(1872年)出生于盐城宋村。他自幼勤奋读书,青年时便有革新之志,反对清政府,积极响应辛亥革命,抵制袁世凯,传播革命思想,创办教育事业,“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宋泽夫在《新公报》上发表《青天白日哪里去了?》、《国丧》等文章,痛斥蒋介石的“乌天黑日”。抗战爆发后,他慨然出任第五战区盐城抗日总动员委员会会长,发动群众抗日。1940年新四军到盐城后,他欣然出任盐城县临时参议会议长,竭力拥护共产党,共商抗日大事。后不幸被捕,遭严刑拷打,但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表现了“杀头现成,改口不能”的英雄气概。后被营救出来,出任盐阜区首届参议会副会长。病危中,他还告诫探望者:“一条路,靠共产党”,临终际,犹高呼“抗日杀汉奸!”1942年12月10日与世长辞,葬于宋村。宋泽夫先生逝世后,中共盐城县委敬献挽联“敢说敢言敢怒敢骂嫉恶如仇临终犹高呼杀敌,有气有节有爱有憎刚毅可风迂难竞不屈寇庭”,并决定把盐城中学改名为泽夫中学。陈毅园志曾称赞宋泽夫是“苏北的鲁迅”。现在,市暨盐都县政府还决定修建宋泽夫陵园。
胡启东 爱国民主人士,原名应庚,盐城张本村人,清光绪15年(1885年)出生于地主家庭。他自小认真求学;青年时代才气横溢,工诗善文;辛亥革命成功后,他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是一位反袁世凯、斥段祺瑞、拒曹锟的勇士。抗战时期,他在盐常与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领导人商讨抗日大事。生平著有《鞍湖文存》3卷、《鞍湖诗存》l卷等,并主纂《续修盐城县志》4卷。1957年2月1日逝世于北京,葬于八宝山公墓。胡启东为人正直,是一个光明磊落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战士。
印鸾章 爱国文人,其笔名印水心,1883年生于盐城,北京大学毕业,曾任北大教授,1909年到上海工作,先后担任过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国图书公司校理,《神州日报》、《民权报》、《新闻报》主笔及上海广学会编辑,他翻译和校刊过100多种书籍。1919年他为家乡编写了《盐城县乡土地理》和《盐城县乡土历史》,为盐城当时中学教材,深得盐城教育界的好评。他在”文革”中病逝于苏州。
张逸笙 爱国人士,字延寿,1875年生于盐城。他青年时代立志从事新学。清宣统元年始,先后任省咨议局议员、省议会议员、省参议会第一科长、省议会秘书长等职。民国15年回乡,在盐拥护抗日、支持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他当选为江苏省人民代表,历任苏北人民政协委员、省文史馆馆员等职。他还是盐城书法名家之一。
汪同尘 清末至民国期间从事教育事业和古文学研究的学者,原名家材,又名恸尘,东台镇人,生于1891年,清末举人。他青年时代就有远大抱负,立志献身于民族振兴事业。他思想进步,刚正不阿,一生从事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爱国民主活动,做过中学教员、中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监察院首席秘书、编辑、大学教授等。他不慕功名,以教育和治学为己任,不遗余力,他作的《甲骨文字正解》是一部巨著,还有其它许多著作。1941年5月3日,日本飞机轰炸重庆,他不幸遇难,时年50岁。
周涤钦 抗日时期画家,名洁,字涤钦,又字君素,在抗日时照自署别号百炸余生,盐城秦南人,生于1894牟。他自幼喜欢诗画。1931年,他结识大画家徐悲鸿先生并成为好友后,其诗画造诣更深。“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宣传抗日,以卖画支持抗日,徐悲鸿热心为他在《长沙日报》上刊登启事,周涤钦还写了许多慷慨激昂的抗日诗文。1939年10月被反动派韩德勤秘密杀害,终年46岁。
喻兆琦 我国著名动物分类专家,字慕韩,大丰白驹人,生于1898年,大学毕业后又到法国和德国留学,1933年回国,36岁时就任山东大学教授,次年担任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技师兼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是我国第一个从事虾类分类和鱼类寄生桡足虫分类研究的专家,对我国长江流域、华北、华东、华南地区以及海南岛的数百种虾,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成绩卓著,另有《中国虾类志》专著。喻兆琦具有高度爱国心,当看到日本侵占我国、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时,深感痛恨,作诗猛烈抨击。1941年日军侵犯白驹,已经中风了的喻兆琦由于惊悸过度,不幸逝世,年仅43岁,葬于白驹小龙河边。
还寄萍 革命干部,原名佩琮,1908年生于盐城西乡庙子堡。他学生时代勤奋读书,2l岁时在盐加入中国共产党,22岁任中共盐城县委书记。1932年他积极协助胡乔木同志回盐创办《朝霞》杂志。1940年新四军到盐城,他担任盐城县参议会议员、盐城县第七区区长、副县长等职。他善于团结党外人士,与宋泽夫、胡应庚等社会上层民主人士经常交往,对当时盐城的统战工作多有贡献。全国解放后,他被调往广西,担任过平南县、容县、苍梧县的县委书记,梧州市市长、市委副书记等职。在“文革”中受迫害,于1967年3月19日含冤而死。
顾正红 革命烈士,滨海县正红乡小顾庄人,生于1905年,1921年逃荒到上海,次年进日商纱厂当工人。他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宣讲革命道理,团结工人群众,进行罢工斗争。1925年5月,当纱厂反动头子残酷迫害工人时,顾正红大义凛然,领导工人进厂交涉,竞遭日本资本家抢杀,时年20岁。日本这一暴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成为“五卅”运动的导火线。 “五卅”运动是一次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伟大反帝运动,而顾正红则是这一伟大运动中的先锋战士。
周甘尘 孙中山革命军少将旅长,他本姓丁,名绍忠,因过继予舅父家而改姓周,东台安丰镇人,生于1889年。1917年,他赴广州投奔孙中山。1921年应江西都督李烈钧的聘请,在军官干部学校任教育长,他详订教育纲要,严格训练,曾得到孙中山先生很高的评价,遂提升为参谋处长。为清除江西境内北洋军阀的势力,李烈钧部在开往全州行军途中,任命周甘尘为全军行军总指挥。1922年6月孙中山讨伐叛军陈炯明时,他在革命军许崇智军部任参谋长,同年7月又在该军任第一旅旅长、讨陈(炯明)前敌总指挥。27日,周甘尘率部追击陈的败军进至白茈花,率卫士登高侦察敌情,不幸遭伏兵袭击,身受重伤,送香港国家医院抢救无效,于8月8日上午去世。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亲题“痛失干城”四字祭吊,特追赠周甘尘为少将旅长。周的棺柩送回原籍,安葬在安丰下灶,今下灶小学旁。家乡各界人士为纪念其功绩,特在安丰建立周甘尘烈士祠(惜在抗战时期被毁)。
马玉仁 高级将领,原名曰能,字伯良,1875年生于建湖马家墩。少时家贫,以贩私盐谋生,后参加辛亥革命,担任团长。之后卷入军阀混战,逐步升为师长、军长、镇守使、十六路军总指挥,被授予陆军上将衔。在这段时间,他干了不少不光彩的事情。但当日本侵略我国时,能以国难为重,不当汉奸卖国贼,在射阳黄沙港一带成立抗日游击司令部,招集2000余人,马自为司令,其外甥计雨亭为副司令,进行抗日游击战斗,比较激烈的有合德镇西北和耦耕以北的伏击战、中心桥南的阻击战、通洋港的遭遇战、以及夜袭陈洋日军据点等。他在日、伪、顽三股反动势力的夹攻下始终不屈不挠,在抗战中牺牲,终年65岁。他死后的余部由计雨亭率领参加了新四军。
李镇淮 同盟会黄兴部将,字楚江,滨海县东坎镇人。幼年读书,甚是聪明。对乡里不平事常挺身干预,仗义执言。辛亥革命盐城光复后,他当选为东坎议员。后来投于黄兴麾下,被委任为江北讨袁(世凯)军司令兼第五旅旅长。后在战斗中不幸被俘,就义时仅32岁。
戈公振 新闻学家,原名绍发,1890年生于东台县一个贫穷的“书香人家”。他在上海《时报》工作时,从排字员、校对、助编、编辑做起,一直升到总编辑,并努力革新,创办了多种副刊;同时专心研究我国新闻学和新闻史,积极从事新闻教育工作,先后担任了几个大学的新闻学教授,是一位造诣精深的新闻学专家。他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论述新闻史的著作《中国报学史》,考察过欧美国家的新闻事业,编译了《新闻学撮要》。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创办《生活日报》宜传抗日。1935年不幸逝世。
孙石灵 著名作家,原名大河,别号奇玉,笔名石灵,1909年生于响水镇。他早在学生时代经惠浴宇介绍加入共产党。在上海暨南大学读书时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社联,从事创作活动,宣传革命思想。在日军侵略我国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剧本、小说、杂文、诗歌等,进行抗日救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南通学院辅导主任兼政治教授、上海《文艺月报》编委、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1956年去世,著有《石灵选集》。
孙 兰 革命干部,原名韦毓梅,乳名阿平,笔名姜平、余岚、赵岚、林潭,1913年出生于盐城县秦南乡三里港刘村。1933年春,她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时参加了“左联”。后转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与蒋南翔等一起参加“民族武装自卫会”,她积极参与发起了“一二.九”学生运动。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上海从事妇女救国会工作,协助许广平组织起“上海妇女界难民救济会”,并由她主编公开出版发行《上海妇女》期刊。1942年春,党派她到苏北参加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历任盐阜区妇联主任、苏皖边区淮安县县长等职。她是我国第一个女县长。当时美国进步记者史沫特莱称她为“共产党的女才子”、“红色中国的女县长”。建国以后,她先后担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省委侯补委员、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市委候补委员等职。在“文革”中受迫害,不幸于1968年4月8日含冤而死。
周巍峙 江苏东台人,十岁时随二舅父、我国新闻巨擘戈公振到上海,曾在邹韬奋、李公朴身边工作,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代部长、党组书记,现任中国文联主席。他是著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曲作者,并领导创作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其夫人王昆是我国著名的
像平民一样生活.
像上帝一样思考.
在对世俗的切近与超越中,
构建一种快乐的人生状态!
人大副长:盛华仁 盐城
中央部委:
税务副局: 钱冠林 盐城
外交副长:周文重 盐城
信产部长:王旭东 盐城
统战副长:朱维群 盐城
科工副任: 张华祝 盐城
商务副长: 于广洲 盐城
供销副任: 周声涛 盐城
央视台长: 赵化勇 盐城
重庆书记:黄镇东 盐城
湖南副省长:许云昭 盐城
上海副市长: 唐登杰 盐城
江苏副书记: 张连珍 盐城
贵州省高院长:张林春 盐城
福建高法院长:陈 旭 盐城
安徽人大副任:黄岳忠 盐城
安徽人大副任:朱维芳 盐城
江苏人大副任: 李佩佑 盐城
上海人大副任: 周慕尧 盐城
上海高法院长: 滕一龙 盐城
北京政协副席: 朱相远 盐城
盛华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江苏射阳人
朱维群: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江苏建湖人
张华祝: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江苏滨海人
王旭东:信息产业部部长,江苏盐城人
周声涛:江苏东台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党组书记
钱冠林:江苏阜宁人,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
姚 兵:江苏盐城人。现任建设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建设部纪检组组长。
于广洲:江苏阜宁人。现任商务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朱相远:江苏滨海人。现任民建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唐登杰:江苏建湖人。现任上海市副市长。
周慕尧:江苏盐城人。现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滕一龙:江苏东台人。现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审委会委员。
张连珍(女):江苏建湖人。现任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
蒋定之:江苏溧阳人。现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李佩佑:江苏建湖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黄岳忠:江苏盐城人。现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朱维芳(女):江苏阜宁人。现任民进中央常委,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安徽省主委。
福建省
陈 旭:江苏射阳人。现任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审委会委员。
南京军区
司令员 朱文泉中将(1943.03-,江苏响水人) 中央候补委员,党委副书记
内蒙古军区
司令员 黄高成少将(1949.07-,江苏盐城人)
北京军区空军
政治部主任
毕沧耕空军少将(1951.09-,江苏东台人)
南海舰队副司令员
丁 荣 锦
江苏盐城东台人
武警山东省总队
总队长 杨正武武警少将(1949.10-,江苏建湖人)
1988年及以后以后受衔
周克玉 中将(1929年3月生,江苏阜宁人)
宋克达中将(1928年7月生,原名宋崇宽,江苏盐城人)
朱文泉中将(1943.03-,江苏响水人)
吴永秀中将(江苏东台人)
李文潮少将(1952年生,江苏盐城人)
黄高成 少将(1949年7月生,江苏盐城人)
史有来 少将(1942年10月生,江苏盐城建湖人)
毕沧耕空军少将(1951.09-,江苏东台人)
黄高成少将(1949.07-,江苏盐城人)
杨正武武警少将(1949.10-,江苏建湖人)
1.兰花有什么寓意,诗句有哪些
兰花花语:解读兰花的象征意义——美好、高洁、贤德。
兰花是一种珍贵、神奇的草本植物,她生长在深山野林,“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张学良诗句),品德高洁,枝叶典雅,花朵幽香清新。她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与境界,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坦局枝的一种文化。其品格风范已成为中国人民理想人格的象征。
兰花的花语:美好、高洁、贤德。外国的兰花花语为:热烈、友谊、自信、自傲
竹有节而无花:与善人交,确确实实地根无所系了,志若兰兮终不移:松,松有叶而无香。
秋兰兮尘芜,绿艳恐休歇:宋朝还有个很有名的画家郑思肖(1239—1316)画兰不画土。——唐李白
兰花十里照春水,久而不闻其香。非无脚下浮云闹,贻以赋役取之:不以无人而不芳:头可得:历朝历代的中国士大夫们最喜欢三种植物,兰于石背一花开
为草当做兰,称它们为“岁寒三友”。——潘天寿《题兰石图 》
忽有幽香寻不得.
若无清风吹。气若兰兮长不改,不采羞自献,来不相知去不留,则与之俱化。~~~屈原
室雅何须大,复悲高秋月,梅有花而无叶。松的四季常青,清气为谁发——唐李白
2.各种花的花语和诗句
各种花的花语 浪漫花语:薰衣草、雏菊、郁金香、百合花、玫瑰、向日葵等.玫瑰花语 玫瑰:爱情、爱与美、容光焕发 玫瑰(红):热情、热爱着您 玫瑰(粉红):感动、爱的宣言、铭记于心 玫瑰(白):天真、纯洁、尊敬 玫瑰(黄):不贞、嫉妒 玫瑰(捧花):幸福之爱 郁金香花语 郁金香:爱的表白、荣誉、祝福永恒 郁金香(红):爱的宣言、喜悦、热爱 郁金香(粉):美人、热爱、幸福 郁金香(黄):腊携高贵、珍重、财富 郁金香(紫):无尽的爱、最爱 郁金香(白):纯情、纯洁 郁金香(双色):美丽的你、喜相逢 郁金香(羽毛):情意绵绵 百合花语 百合:顺利、心想事成、祝福、高贵 百合(香水):纯洁、婚礼的祝福、高贵 百合(白):纯洁、庄严、心心相印 百合(葵):胜利、荣誉、富贵 百合(姬):财富、荣誉、清纯、高雅 狐尾百合:尊贵、欣欣向荣、杰出 玉米百合:执著的爱、勇敢 编笠百合:才能、威严、杰出 圣诞百合:喜洋洋、庆祝、真情 水仙百合:喜悦、期待相逢 康乃馨花语 康乃馨:母亲我爱您、热情、真情 康乃馨(红):相信你的爱 康乃馨(粉红):热爱、亮丽 康乃馨(白):吾爱永在、真情、纯洁 爱丽斯花语 鸢尾(爱丽斯):好消息、使者、想念你 德国鸢尾:神圣 小鸢尾:协力抵挡、同心 天堂鸟花语 天堂鸟:潇洒、多情公子 水仙花语 中国水仙:多情、想你 西洋水仙:期盼爱情、爱你、纯洁 黄水仙:重温爱情 山水仙:美好时光、欣欣向荣 向日葵花语 向日葵:爱慕、光辉、忠诚 山茶花语 山茶花:可爱、谦让、理想的爱、了不起的魅力 非洲菊花语 非洲菊(扶郎花):神秘、兴奋 雏菊花语 雏菊(延命菊):愉快、幸福、纯洁、天真、和平、希望、美人 三色堇花语 三色堇:沉思、请想念我 玛格丽特花语 玛格丽特:骄傲、满意、喜悦 牡丹花语 牡丹:圆满、浓情、富贵 秋牡丹:生命、期待、淡淡的爱 菊花花语 菊花:让敏清净、高洁、我爱你、真情 翠菊:追想、可靠的爱情、请相信我 春菊:为爱情占卜 六月菊:别离 冬菊:别离 法国小菊:忍耐 瓜叶菊:快乐 波斯菊:野性美 大波斯菊:少女纯情 万寿菊:友情 矢车菊:纤细、优雅 麦杆菊:永恒的记忆、刻画在心 鳞托菊:永远的爱 风信子花语 风信子:喜悦、爱意、幸福、浓情 风信子(白):恬适 风信子(蓝):恒心、贞操 风信子(紫):悲伤 石竹花语 石竹:纯洁的爱、才能、大胆、女性美 丁香石竹:大胆、积极 五彩石竹:女性美 香石竹:热心 牵牛花花语 牵牛花:爱情、冷静、虚幻 矮牵牛:安全感、与你同心 数字花语1朵——你是我的唯一3朵——我爱你5朵——无悔7朵——喜相逢9朵——坚定的爱11朵——一心一意13朵——暗恋20朵——此情不渝22朵——双双对对33朵——我爱你;三生三世44朵——至死不渝56朵——吾爱66朵——真爱不变88朵——用心弥补100朵——白头偕老、百年好合108——求婚144朵——爱你生生世世999朵——天长地久 2朵——你浓我浓4朵——誓言;承诺6朵——顺利8朵——弥补10朵——完美;十全十美12朵——心心相印17朵——好聚好散21朵——最爱24朵——思念36朵——我心属于你50朵——无怨无悔57朵——吾爱吾妻77朵——喜相逢99朵——长相厮守、坚定101朵——唯一的爱111朵——无尽的爱365朵——天天想你1001朵——直到永远 情人花语:玫瑰 (Rose) 种类 蔷薇科 别名 无 产地 中国、日本、台湾 花色 花色除了粉红色、红、白、黄以外有许多变色品种,也有杂色品种 花期 春末至秋季 花语 美、爱、恋;玫瑰本身代表爱情,白色的代表:我尊敬你;红色的代表:热恋;红白混合代表:和解;黄色的代表嫉妒 重点 情人节送花,玫瑰是必然之选,但要注意不同颜色代表的不同意思.玫瑰英文名rose,源于希腊语rode,红色的意思.法国革命后新生的贵妇人,拿破仑的妻子约瑟芬,在巴黎郊外的玛尔梅逊宅邸建造了一座宏伟的玫瑰园,并命人到欧洲及世界各地搜集珍贵的玫瑰品种;据说在她的玫瑰园里种植着三万株玫瑰,而她的花匠也是史上第一个尝试以人工培玫瑰花种的人,拜她之赐,玫瑰进入了「近代」.约瑟芬请画家鲁道特纪录玫瑰园里玫瑰的姿态,但是未及完成,美人却已香消玉殒.其后鲁道特的画以『玫瑰图谱』出版成册,因而获得『玫瑰画家』的美名.鲁道特纤细、优雅画风,似乎永远歌颂着皇妃约瑟芬未完成的梦,歌颂着玫瑰的优雅,玫瑰的美.风信子(Hyacinth) 种类 百合科 别名 无 产地 亚细亚、希腊、中东等地 花色 红色、粉红、黄色、白色、橙色、紫色 花期 冬至春季为主 花语 白色--保守得可爱、爱你获得幸福.红色--你的爱充满我心.紫色--祝快乐幸福.蓝色--恰似见你之喜悦.另一说法:红、蓝、紫代表竞技或悲哀 重点 选择球茎饱满结实硕大,无任虫病侵袭迹象,无发霉现象.若要欣赏各种样式颜色的花朵,宜多样选购;若要整齐化一,蔚为一片花海,宜少样多量.风信子,这原产自欧洲的美丽仙子,自始就带有迷样之色彩,传说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相当喜欢一位美少年Hyacinthus,于是经常找他游玩,有一天在草皮上玩铁环,阿波罗不慎失手将铁环丢到美少年 Hyacinthus额头,伤口流出鲜血,滴入草中顿时化成美丽。
3.兰花的全部花语
兰花的花语:美好、高洁、贤德。外国的兰花花语为:热烈、友谊、自信、自傲
几种兰花的花语
小苍兰 花语:纯真,无邪
文心兰 花语:隐藏的爱
铃兰:纯洁
蝴蝶兰: 我爱你
石斛兰: 慈爱,祝福,喜悦
剑兰: 幽会
兰花――高洁.绝代佳人
黄铃兰;白石斛兰[脱俗;洁净]
嘉德利亚兰;热情;非凡]
素心兰 [活泼;开朗]
葱兰:期待、洁白的爱
火花兰:忘不了的人
金栗兰:隐约之美
姜兰:无聊
香雪兰:至纯
洋玉兰:自然的爱、威严
衣香兰 :财富
鹤望兰:热恋中的情侣
(天哪,怎么还有这个?)拖鞋兰:克勤克俭
黄日光兰(Yellow Asphodel)
花 语:野生
山柳兰(Mouse-ear Hawkweed)
花 语:野心
橘色山柳兰:独具慧眼
青兰:顺从
兰花的花语:美好、高洁、贤德。外国的兰花花语为:热烈、友谊、自信、自傲
兰花有好多种,其中:
紫萝兰 .永续的美
小苍兰 .纯真、无邪
嘉德利亚兰 .贵妇人
蝴蝶兰 .幸福逐渐到来
文心兰 .隐藏的爱
剑兰 高雅、长寿、康宁
4.兰花的花语
兰花又称兰草、香祖、国香、王者香、侍女花、燕尾春、空谷佳人、花中君子。
古人常用“兰心蕙性”来比喻人的贤良高雅性情,《易经》亦有云“同心之言,其臭(嗅)如兰。”在朋友中,结拜交谊被称为“义结金兰”。
东晋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在绍兴的兰渚山建了一座兰亭并写下千古佳作《兰亭集序》。兰花还是中国园林三宝(牡丹、银杏)之一,也是花中四雅(菊、水仙、菖蒲)以及花木中的四君子(梅、竹、松)。
古籍《珍珠船》曾这样评价兰花:“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唯独兰花兼而有之。”大文豪苏东坡更将兰花比作美人:“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上****七、八十年代一度流行的校园歌曲中,有一首《兰花草》曾传唱一时,其歌词改编自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胡适当年写的新诗。
兰花的花语:美好、高洁、贤德。外国的兰花花语为:热烈、友谊、自信、自傲。
兰言-心意相投的言论。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
兰襟-以衣襟喻挚友。兰友-良友。
金兰-情投意合,进而结为异生兄弟或姐妹。兰谱-结为金兰后,要交换谱帖。
兰玉-芝兰玉树,表达兄弟情义。兰客-良友贵客。
兰石-如兰一般芬芳的品德。兰魄-高尚之精神。
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兰衰-喻时贤亡故,俊才衰落。
兰艾-喻美和丑的东西,双方对立,不可相提并论。兰芝-兰花与灵芝,喻美德。
兰杜-兰花和杜若,喻美质。兰章-优美的文章和书函。
兰藻-美丽洒脱的词语。兰讯-好的书函,好的消息。
兰堂-古雅而雄伟的厅堂。兰闺、兰室、兰房-女子卧室。
兰阶-阶梯、台阶的美称。兰途-美好的前途。
兰羞-美味佳肴。兰豆-精美礼器。
兰卮-盛美酒之器。兰夜-七夕之夜。
兰姿-美丽的姿态。兰服-美丽的服饰。
兰客-贵宾佳客。兰音-美丽的声音。
兰桂-贤人君子资质之美。兰时-春天。
兰风-香风。兰席-席子之美称。
兰裙-漂亮的裙子。兰琴-雅致的琴。
兰樽-美的酒樽。兰期-相约的美期。
兰幄-帷幄之美。芝兰之室-高雅芳香,指美好的环境。
兰心慧性-喻女子善良贤淑。兰芳石坚-喻高风亮节。
芝兰玉树-喻才貌出众、资质纯美之人。金兰契友-好有。
兰因絮果-不美满的婚姻。兰摧玉者-贤人亡故,志士夭折。
兰艾同焚-玉石俱损。兰皋蕙林-芳香圣洁之地。
5.花语和花的诗词
梅花 花语:坚强、高雅
梅花
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山茶花 花语: 可爱、谦让
山茶花
朝代:唐代
作者:贯休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桃花 花语:爱情俘虏
桃花
作者: 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蔷薇 花语:爱的思念
蔷薇花
朝代:唐代
作者:张祜
晓风抹尽燕支颗,夜雨催成蜀锦机。
当昼开时正明媚,故乡疑是买臣归。
栀子 花语:脱俗永恒的爱,一生守候和喜悦
栀子 花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荷花 花语:清白、坚贞纯洁
荷花
朝代:清代
作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菱花 花语:请接纳我
菱花 董嗣杲
珠团绿锦趁晴摊,凉荫龟鱼六月寒。
背日开花非芡比,荒年收实当蔬餐。
一方锦里消清暑,五瓣阑干俯碧澜。
漠漠水天谁唱晚,苕溪翠展夕阳残。
桂花 花语:和平、友好
宋 杨万里
桂树冰轮两不齐,桂圆不似月圆时。
吴刚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
菊花 花语:清净、高洁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芙蓉 花语:脱俗持久
咏芙蓉
朝代:南北朝
作者:沈约
原文: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芦花 花语:纯洁
芦花
朝代:唐代
作者:罗邺
如练如霜干复轻,西风处处拂江城。长垂钓叟看不足,
暂泊王孙愁亦生。好傍翠楼装月色,枉随红叶舞秋声。
腊梅 花语:高洁之士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6.兰花的花语 解读兰花的花语寓意
兰花有一种让人沉醉的清香,那朵朵盛开的花姿,有的简约,有的张扬,有的玲珑洁雅,灿烂而美丽;兰花有着淡雅的色彩,给人带来一种幽静,清淡的花香,冷艳而芬芳。
它虽不艳丽也不张扬,却象谦谦君子,似乎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那么,兰花花语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
一、兰花的生长习性 兰花生长于高山树林茂密和灌木杂草丛中,在次生林和竹林等处也常有发现:如春、夏兰垂直分布一般是300~800米,但也有在1000米以上的,春兰分布的海拔高度比蕙兰的低。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呈黑褐色的疏松肥沃、透水保水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值5.0~6.5。
兰花喜阴,要求日照时间短。兰花喜温暖湿润,冬季要求以不结冰为好,保持3~7℃最宜,夏季以25~28℃为合适。
在自然分布中,兰花产地傍有溪涧,常年承受雨露,且年降雨量要求在1000毫米以上。 兰花由于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每类兰花都分布在一定的区域以内。
我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更是兰属植物分布的中心。但其他如日本、朝鲜、东南亚至印度、尼泊尔等地,也都有少量的分布。
附生兰以分布在热带,亚热带为主,它们以花大色艳着称;地生兰以分布在温带为主,则以幽香秀姿取胜。 二、兰花花语传说 在很久以前在一处深山里住着三个姐妹,大姐叫红玉兰,二姐叫白玉兰,三姐叫黄玉兰。
一天她们下山游玩却发现村子里冷水秋烟,一片死寂,三姐妹十分惊异,向村子里的人问讯后得知,原来秦始皇赶山填海,杀死了龙虾公主,从此,龙王爷就跟张家界成了仇家,龙王锁了盐库,不让张家界人吃盐,终于导致了瘟疫发生,死了好多人。三姐妹十分同情他们,于是决定帮大家讨盐。
然而这又何等容易?在遭到龙王多次拒绝以后,三姐妹只得从看守盐仓的蟹将军入手,用自己酿制的花香迷倒了蟹将军,趁机将盐仓凿穿,把所有的盐都浸入海水中。村子里的人得救了,三姐妹却被龙王变作花树。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将那种花树称作“玉兰花”,而她们酿造的花香也变成了她们自己的香味。 三、兰花花语 兰花花语:高洁、坚贞。
兰花是一种珍贵、神奇的草本植物,她生长在深山野林,“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张学良诗句),品德高洁,枝叶典雅,花朵幽香清新。她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与境界,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一种文化。
其品格风范已成为中国人民理想人格的象征。 兰花的花语:美好、高洁、贤德。
外国的兰花花语为:热烈、友谊、自信、自傲。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
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人又把兰理解为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兰花的象征着,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
兰花代表着着坚贞不渝不遇的爱情。兰花的花语:美好、高洁、贤德。
兰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与梅、竹、菊称“花中四君子”。早在诗经里就有记载。
当今所称的中国兰,古代称之为“蕙”。兰花姿态秀美、幽香清远,被誉为“国香”,但中国人爱兰不只是因为它的香味,更在于它高洁的品质。
孔子以“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比喻品行好的人,不论在哪里都会发光,用兰象征坚定向上的人格。屈原以兰为友,表示自已洁身自好的情操,后人称屈原为兰花花神。
最后,兰花花语的相关知识介绍完了,希望上满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7.关于百合花和兰花的诗句和词
《古风》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着色兰》
明 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兰花》
明 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兰花》
明 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兰花二首》
明 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
明 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兰》
明 徐渭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折枝兰》
清 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山顶妙香》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
清 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画兰》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兰花》
浣溪沙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❻ 我需要一篇关于盐城名人的作文(450字以上)求求你发给我吧!!!
陈 琳 汉朝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盐渎县人,他做过古射阳县郡守,后任汉末大将军何进的主薄。因何进阴谋篡汉被杀,他避居冀州,又为袁绍重用。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第24回时也写到陈琳的故事。后来袁绍被曹操打败,陈琳因文雄海内,又为曹操留用,文稿多出其手。汉献帝建安23年(公元217年)病故,葬于古射阳河畔。陈琳擅长草拟公文,尤以替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最为有名。他的诗仅存4首,以<<饮马长城窘行>>最有价值。
陆秀夫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实,祖籍建湖建阳,生于1236年。幼年随父迁居京口朱方镇(今丹徒县境内),后在鹤林寺读书(镇江焦山至今仍藏有陆秀夫题鹤林寺的石碑),20岁登进士;德祜初任礼部侍郎;后又升为端明殿学士佥书枢密院事;祥兴元年(1278年)为左丞相,驻军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境内)抵抗入侵的元军。次年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坚贞不屈、宁死不降,先驱妻、子入海,尔后背负皇帝、怀藏玉玺从容投海而死。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明朝初,在其故乡建阳镇建有“丞相陆公故里碑";在福建吉安有陆秀夫与蔡荔娘完婚之地"活水亭"古迹;另有<<陆忠烈集>>传世。
张士诚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丰县大龙乡张家墩人,生于1321年,盐贩出身。因受不了盐警欺压,于是伙同其他17个盐民揭竿起义,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他为首领。后队伍逐渐壮大,先攻下盐城、泰州、高邮等地,自封诚王,国号大周,年号文佑;后又攻下平江(今苏州)、湖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地;元至正23年(1363年)在平江自立为吴王。4年后被朱元璋打败,其被俘,后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缢而死,时年47岁,葬于吴县斜塘。
卞元亨 元末明初人,原籍便仓。少时膂力过人,曾赤手空拳打死过猛虎。后在山东永王军中任谋划,历时9年。永王兵败被俘,他作文生祭,申明大义,后被中丞李炳之陷害,发配辽东,明永乐元年被赦免归乡,自称东溟叟,又号柏门老人,死于1419年,享年90岁。他一生写下许多诗作,著名的有《辽东有感》、《戌归》、《示后》、《戌归咏牡丹二首》等。据传,便仓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高 谷 明朝官员,字世用,丁溪场人,生于明洪武24年(1391年),25岁登上进士,历任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后进少保东阁任大学士。66岁时升为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高谷为官清廉,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后因年老主动离职回家。英宗皇帝对他评价甚好。高回乡后,仍住的是简朴房屋,死于1460年,享年70岁。
王 艮 明朝哲学家,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东台安丰人,出身盐丁。他拜当时著名哲学家王守仁为师,刻苦自学,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真理,他认为,“道”要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穿衣,有饭吃、有衣穿就是道,就是真理等。王艮一生没有参与封建政权的统治活动,不肯做官,终身为民。他是明朗哲学家的一个流派——泰州学派的创立人。他广收门徒,弟子中有樵夫、陶匠、农民、盐丁等,他终身讲学,始终接近劳动人民。后人将其著作辑成《王心斋先生遗集》。
朱 恕 明朝哲学家,泰州学派重要成员,字光信,号乐斋,大丰县草埝人,樵夫出身。他性格刚正,见义勇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文化,勤学苦练,很有成绩。在哲学思想上继承了老师王艮的哲学思想。他虽系学者名流,但仍以樵业为生,不肯与官僚交游,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朱恕和韩贞吾的著作,后人辑为《朱乐斋、韩贞吾两先生遗集》流传于世。
宋 曹 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字彬臣,又字 臣,号射陵,盐城郊区北宋庄人,生于1620年,卒于1701年。他工书能文,对书法造诣很深,著有《书法约言》、木刻双钩《草书千字文》、《杜诗解》、《会秋堂诗文集》等书,这些书作用很大,对后人的书法、诗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入清后,他不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自号耕海潜夫,以书诗自娱,写下许多名诗,其诗篇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清廷腐败统治的仇恨,是一位很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柳敬亭 明末清初大说书家,他本姓曹,原名永昌,字葵宇,东台曹家庄人,生于1587年。15岁时为避仇而流落江湖,息于柳树下,故改姓柳,名蓬春,号敬亭。他起初自学成才,很有说书本领;后来拜松江说书名家莫后光为师。在名师指点下,大有长进,技艺精湛,在南京秦淮河开业说书,声名大振,擅说《隋唐》、《水浒》、《三国》等书,后来成了我国评书艺人的鼻祖,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吴嘉纪 明末清初爱国诗人。字宾贤,号野人,别号陋轩,生于明朝万历46年(1618年),布衣出身,东台安丰人。他虽家境贫困,体弱多病,但不以为苦,喜读书,爱写诗。由于他长期生活在贫民之中,因此他的诗大部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艰难困苦生活,对老百姓的痛苦深切同情。明亡后,他从事抗清爱国文学活动,有许多诗揭露了清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痛斥了清军的暴行,因此受到清政府的迫害,他的《陋轩诗集》被列为禁书。他死于康熙23年(1684年),葬于梁垛开家舍,清内阁中书汪懋麟为他作基铭刻石。吴嘉纪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很有成就的贫民诗人,其著作《陋轩诗集》共收入他写的诗1091首。
葛天民 明朝抗倭英雄,字田纯,东台人。明朝天启年间贡生,曾任福建福清县丞、山东经历等职。后解职回乡,时值倭寇(即日本海盗集团)入侵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葛天民为保卫家乡,组织盐民、农民、居民数千人智斗倭寇。当时倭寇用的武器是“倭刀”,只宜近战,他就动员民众用长毛竹削尖为竹枪刺,抗击敌人;倭寇脚穿皮鞋或木屐,他就动员民众在要道上撒上豌豆,黄豆。倭寇一到,脚踏豆子,一走一滑,纷纷跌倒,此时埋伏在路旁的民众四处出击,用长竹枪刺,倭寇用倭刀乱砍,因刀短伤不到人,反把竹竿越砍越尖,大家对准倭冠直刺,这一仗杀得倭寇大部死伤,只剩少数残寇狼狈逃窜,以后,倭寇再也不敢到此侵犯了。后人为纪念葛天民的抗倭功绩,为他立了墓碑。
王之桢 明末清初抗清名人,字筠长,盐城人。明末贡生,他精通经史,博学多才。1644年,明崇祯皇帝自缢,清兵入关,著名抗清爱国将领史可法督师扬州,抵抗清军,设招贤馆,广收人才,王之桢前去,积极辅佐史可法,献了著名的抗清十策,深得史的赏识,在幕中掌握机密文书。当清军包围扬州、劝史可法归降时,王之桢挺身而出,以史的名义回答清军头领多尔衮,申明大义,严词拒降。这封《答多尔衮书》十分著名,一直为后代传颂。
徐 铎 清朝书法家,字令民,号南冈,又号枫亭,盐城徐马庄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及第,任翰林院编修;后奉旨校士山东,在济南府儒学传集学官弟子宣讲,勉以读书立志,研求经济;后来为湖南正考官,曾出守云南,又升山东按察使,后擢布政使,是著名书法家,在山东指导曲阜孔继涵、孔继涑两兄弟的书法,使之大有长进。据考,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中的二孔,就是指这兄弟两人。
冯道立 清朝水利专家,字务堂,号西园,东台时埝人,生于乾隆47年(1782年),死于1860年,终年79岁。青年时代他目睹家乡常闹水灾,便立志治水为民造福。他认真研究水利,常到实地勘察,参加过许多大、中型水利工程。有一次去勘察,3年未归,甚至途中路过家门而不入,大有大禹治水的精神。他为治理里下河地区的水患作出了很大贡献,为家乡办了许多好事,深得民众的称赞。他一生写有许多水利专著,如《淮扬治水论》、《淮扬水利图说》(内有《七府水利全图》7幅),系统地科学地提出了根治苏北地区、特别是里下河地区水患的具体方案,还有《勘海日记》、《束水刍言》、《测海蠡言》(后附《攻沙八法》),是他几十午治水经验的总结,实用价值极大。
徐开业 清朝状元,字健庵,号丹岑,响水县六套人,生于乾隆53年(1788年)。嘉庆25年(1820年)武科应试,他中头名状元,大魁天下,年值33岁,历任御前一等花翎侍卫、陕西都阃府宜君营参将等职。皇帝授予他武功将军,晋封武显将军,其夫人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道光11年(1831年)11月7日在潼关阵地上带甲而终,年仅44岁。徐开业不仅是武状元,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且精通文学,写有许多名诗。可说文武双全,名扬天下。
陈玉澍 清末著名爱国诗人,原名玉树,字惕庵,建湖县上冈镇人。清光绪14年(1888年)考中举人。他爱好写诗,其诗中充满爱国激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他一连写了几十首诗,痛斥日本的侵略行径,抨击清政府的反动无能,歌颂为国捐躯的将士。其诗中还洋溢着唯物论的战斗精神,如《戏题寺壁》、《七夕》都很有名。他拥护当时的维新变法,著作有《卜子午谱》、《后乐堂文钞〉等。
宋泽夫 民国革命志士,名润,原名殿康,字泽夫,清同治11年(1872年)出生于盐城宋村。他自幼勤奋读书,青年时便有革新之志,反对清政府,积极响应辛亥革命,抵制袁世凯,传播革命思想,创办教育事业,“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宋泽夫在《新公报》上发表《青天白日哪里去了?》、《国丧》等文章,痛斥蒋介石的“乌天黑日”。抗战爆发后,他慨然出任第五战区盐城抗日总动员委员会会长,发动群众抗日。1940年新四军到盐城后,他欣然出任盐城县临时参议会议长,竭力拥护共产党,共商抗日大事。后不幸被捕,遭严刑拷打,但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表现了“杀头现成,改口不能”的英雄气概。后被营救出来,出任盐阜区首届参议会副会长。病危中,他还告诫探望者:“一条路,靠共产党”,临终际,犹高呼“抗日杀汉奸!”1942年12月10日与世长辞,葬于宋村。宋泽夫先生逝世后,中共盐城县委敬献挽联“敢说敢言敢怒敢骂嫉恶如仇临终犹高呼杀敌,有气有节有爱有憎刚毅可风迂难竞不屈寇庭”,并决定把盐城中学改名为泽夫中学。陈毅园志曾称赞宋泽夫是“苏北的鲁迅”。现在,市暨盐都县政府还决定修建宋泽夫陵园。
胡乔木:(1912-1992),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我国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出生于盐都县鞍湖乡张本庄,1930年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团,1932年在盐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7月到达延安。从1941年2月起,任毛泽东同志的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一直继续到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乔木同志主要在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任职。这期间,他亲自或参与起草和编纂了许多党中央的重要文件。胡乔木同志是中共第八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二届、第三届、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顾委常务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1992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著有《胡乔木文集》和诗选等。
乔冠华:(1913-1983),我国当代著名的外交家。1913年3月8日,生于今盐城市建湖县庆丰乡。5岁入叔父家塾,16岁时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后又入德国杜宾根大学哲学系,一年后获博士学位。1937年结业回国,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乔冠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局长,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由周恩来兼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乔冠华为出席第二十六届联大中国代表团团长,11月15日,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作了发言。此后,自二十七届到三十一届联合国大会,均由他率代表团出席,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83年9月,因患重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0岁。
戈公振:(1890-1935),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和我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家。名绍发,字春霆,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于东台台城一"世代书香"人家。戈公振自幼聪慧,读过私塾,1913年冬,进入上海有正书局图画部当学徒。第二年被调到《时报》编辑部工作,初任校对、助编,后升任编辑直至总编,在《时报》前后工作十五年。1920年他首创了《图画时报》,揭开中国画报史上崭新一页。他编译成《新闻学撮要》一书,还写成了我国第一部报刊研究专著《中国报学史》,代表了旧中国报刊史研究的最高学术水平。他还热心于新闻教育工作。从1925年起,先后在上海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大厦大学、复旦大学等校的报学系或新闻学系,讲授新闻学和中国报学史。1930年3月,他创办了《申报星期画刊》,并担任主编。1933年3月,他随我首任驻苏大使颜惠庆前往莫斯科访问,后来决定留在苏联,研究苏联社会。1935年夏,接到邹韬奋两次电报,邀他回国重新筹办《生活日报》,他即启程回沪。不久,因阑尾炎住院,不幸于10月22日病逝,享年仅45岁。戈公振去世后,邹韬奋为他写了悼文。
顾正红:(1905-1925),是伟大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第一个英勇献身的烈士。1905年生于今滨海县正红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921年,进日商内外棉九厂做扫地工。后又进日商内外棉七厂做盘头工。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14日,内外棉十二厂无理开除两名工人,工人立即罢工抗议。15日下午,工人与工头、巡捕发生冲突,顾正红站在队伍的最前列。内外棉七厂大班川村蓄意开枪,顾正红在中弹受伤的情况下,仍高呼口号。凶手川村又连开两枪,一个帮凶还用刀猛砍顾正红头部。顾正红终因失血过多,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0岁。以顾正红牺牲为导火线,上海工人阶级掀起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名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祖籍苏州,随父施元德迁居兴化,落户白驹场(今大丰市境内),写下了不朽名著《水浒传》。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佑元年(1314)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施耐庵36岁登进士。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率广大灶丁起义反元。张士诚再三邀请施耐庵进他的军幕,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愿欣然前往,后遭张冷落,遂离张。此后,施耐庵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后经友人帮助,在白驹修建了房屋,从此在这里隐居不出,专心撰写《江湖豪客传》。书成后,施耐庵感到书名太浅露,依据《诗经》"古公禀公,朝来走马,率西水浒,至于歧下"诗句,改名为《水浒传》。明洪武三年(1370),施耐庵与世长辞,享年74岁。
参考资料: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78db314e23ff42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