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乞巧节
① 乞巧中的七夕指的是什么 乞巧节的由来是什么
乞巧中的七夕指的是七夕节,乞巧节也即七夕节。
乞巧节的由来如下: 传统习俗: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们会在庭院中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因此得名“乞巧”。 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乞巧的姑娘,她虽然长相丑陋,但心怀美好愿望,常常唱着自己会长大的歌谣。在七月七日夜晚,她梦见七仙女为她梳妆打扮,使她变得美貌无比且心灵手巧。这件事传开后,每年的七月七日,天下的姑娘都希望七仙女能赐给她们美貌和智慧,于是这一天就成了乞巧节。
② 七夕节,中国人有什么习俗
农历七月初七,传统的七夕节又要到了。商家也好,媒体也罢,包括热恋中的男男女女们,又开始热闹了起来。单身狗说:我不care!Ok,祝你缘封不动,高兴就好。
不管怎么说,七夕是咱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很多丰富的节日活动,但这些传统的节俗,今天已经很难见到了。我们今天所谓“过七夕”,或者叫“中国情人节”,其实大多数的节日符号都是从西方情人节复制过来的,诸如巧克力啊、烛光晚餐啊等等。虽然也挺热闹,但总归少了些“中国范儿”。那么,传统的中国人是怎么过七夕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必也正名”,七夕节的传统名称咱中国人讲究“名正言顺”,所以在介绍七夕的节俗之前,先跟大家聊聊这个节日的名称问题。
七月初七,这最早当然是农历中的一个日子,据民间传说,在这一天牛郎和织女会在天上相会。将天空中的星象附会成神话故事,这是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的一种叙事方式,咱们中国也不例外。据考证呢,牛郎织女的传说大约产生于西周时期。七月七是牛女相会的日子,这便是这个日期最早的含义。
《长生殿》
当然,文学作品是男性构建的文本,可能也有些高高在上。那么主要由女性俚语构成的《西和乞巧歌》(清代到民国甘肃西和女性乞巧节的歌本),则将女性的真实诉求表达的明明白白,如抱怨婚姻不幸的:“一样的戥子一样的银,女子不如儿子疼。
十二三上卖给人,心不情愿不敢嗯”;有抱怨抓壮丁的:“半夜里打门心上惊,保长领人进了村”;等等。
对爱情、对美好婚姻、甚至对男女平等,这些都是埋藏在女性心底深处的乞求,又岂是一个“巧”能涵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