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七夕节
①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哪些节日需要和特定的酒,如端午节喝菖蒲酒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归”。节日的全新解释是:必须选举一些日子让人们欢聚畅饮,于是便有了节日,而且节日很多,几乎月月都有。代代相传的举国共饮的节日有:
1、春节
俗称过年。汉武帝时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春节期间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椒柏酒);寓意吉祥、康宁、长寿。
“屠苏”原是草庵之名。相传古时有一人住在屠苏庵中,每年除夕夜里,他给邻里一包药,让人们将药放在水中浸泡,到元旦时,再用这井水对酒,合家欢饮,使全家人一年中都不会染上瘟疫。后人便将这草庵之名作为酒名。饮屠苏酒始于东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
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饮用方法也颇讲究,由“幼及长”。“椒花酒”是用椒花浸泡制成的酒,它的饮用方法与屠苏酒一样。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宋代王安石在《元旦》一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周庚信在诗中写道:“正朝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吐随铭主,椒花逐颂来”。
2、灯节
又称元宵节、上元节。这个节日始于唐代,因为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是三官大帝的生日,所以过去人们都向天宫祈福,必用五牲、果品、酒供祭。祭礼后,撤供,家人团聚畅饮一番,以祝贺新春佳节结束。晚上观灯、看烟火、食元宵(汤元)。
3、中和节
又称春社日,时在农历二月一日,祭祀土神,祈求丰收,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说是可以医治耳疾,因而人们又称之为“治聋酒”。宋代李在诗中写道:“社翁今日没心情,为乏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通,依稀巡到等三厅”。据《广记》记载:“村舍作中和酒,祭勾芒种,以祈年谷”。据清代陈梦雷纂的《古今图书集成·酒部》记载:“中和节,民间里闾酿酒,谓宜春酒”。
4、清明节
时间约在阳历4月5日前后。人们一般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一个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这个节日饮酒不受限制。据唐代段成式著的《酉阳杂俎》记载:在唐朝时,于清明节宫中设宴饮酒之后,宪宗李纯又赐给宰相李绛酴酒。清明节饮酒有两种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古人对清明饮酒赋诗较多,唐代白居易在诗中写道:“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时在农历五月五日,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同时还有为了壮阳增寿而饮蟾蜍酒和镇静安眠而饮夜合欢花酒的习俗。最为普遍及流传最广的是饮菖蒲酒。据文献记载:唐代光启年间(885—888年),即有饮“菖蒲酒”事例。唐代殷尧藩在诗中写道:“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后逐渐在民间广泛流传。历代文献都有所记载,如唐代《外台秘要》、《千金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元代《元稗类钞》,明代《本草纲目》、《普济方》及清代《清稗类钞》等古籍书中,均载有此酒的配方及服法。菖蒲酒是我国传统的时令饮料,而且历代帝王也将它列为御膳时令香醪。明代刘若愚在《明宫史》中记载:“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也有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由于雄黄有毒,现在人们不再用雄黄兑制酒饮用了。对饮蟾蜍酒、夜合欢花酒,在《女红余志》、清代南沙三余氏撰的《南明野史》中有所记载。
6、中秋节
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在这个节日里,无论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人们都离不开赏月饮酒。文献诗词中对中秋节饮酒的反映比较多,《说林》记载:“八月黍成,可为酎酒”。五代王仁裕著的《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夜文酒宴,并熄灭灯烛,月下进行“月饮”。韩愈在诗中写道:“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到了清代,中秋节以饮桂花酒为习俗。据清代潘荣陛著的《帝京岁时记胜》记载,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
我国用桂花酿制露酒已有悠久历史,二千三百年前的战国时期,已酿有“桂酒”,在《楚辞》中有“奠桂酒兮椒浆”的记载。
汉代郭宪的《别国洞冥记》也有“桂醪”及“黄桂之酒”的记载。
唐代酿桂酒较为流行,有些文人也善酿此酒,宋代叶梦得在《避暑录话》有“刘禹锡传信方有桂浆法,善造者暑月极美、凡酒用药,未有不夺其味、沉桂之烈,楚人所谓桂酒椒浆者,要知其为美酒”的记载。
金代,北京在酿制“百花露名酒”中就酿制有桂花酒。
清代酿有“桂花东酒”,为京师传统节令酒,也是宫廷御酒。对此在文献中有“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花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之功……”的记载。直至今日也还有在中秋节饮桂花陈酒的习俗。
7、重阳节
又称重九节、茱萸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始于汉朝。宋代高承著的《事物纪原》记载:“菊酒,《西京杂记》曰:‘戚夫人待儿贾佩兰,后出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登高,《续齐谐记》曰:‘汉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令家人作绢囊,盛茱萸,悬臂登高山,饮菊花酒,祸乃可消’。景率家人登,夕还,鸡犬皆死。房曰,‘此可以代人’。”自此以后,历代人们逢重九就要登高、赏菊、饮酒,延续至今不衰。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对常饮菊花酒可“治头风,明耳目,去痿,消百病”,“令人好颜色不老”,“令头不白”,“轻身耐老延年”等。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茎、叶、花的同时,还用来酿制菊花酒。除饮菊花酒外,有的还饮用茱萸酒、茱菊酒、黄花酒、薏苡酒、桑落酒、桂酒等酒品。
历史上酿制菊花酒的方法不尽相同。晋代是“采菊花茎叶,杂秫米酿酒,至次年九月始熟,用之”,明代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亦佳”。清代则是用白酒浸渍药材,而后采用蒸馏提取的方法酿制。因此,从清代开始,所酿制的菊花酒,就称之为“菊花白酒”。
8、除夕
俗称大年三十夜。时在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人们有别岁、守岁的习俗。即除夕夜通宵不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始于南北朝时期。梁代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守岁都是要饮酒的,唐代白居易在《客中守岁》一诗中写道:“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写有这样的诗句:“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宴”。宋代苏轼在《岁晚三首序》中写道:“岁晚相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
除夕饮用的酒品有“屠苏酒”、“椒柏酒”。这原是正月初一的饮用酒品,后来改为在除夕饮用。宋代苏轼在《除日》一诗中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来年七十岁”。明代袁凯在《客中除夕》一诗中写道:“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唐代杜甫在《杜位宅守岁》一诗中写道:“守岁阿成家,椒盘已颂花”。
除夕午夜,全家聚餐又名为团圆酒,向长辈敬辞岁酒,这一习俗延续到今。
② 我老婆今年60岁,七夕送什么礼物好
鲜花:女人都爱花,接到花的那一刻更是欣喜若狂,很多已婚的女人总是说鲜花一两天就谢了,不适用,叫老公不要浪费,但是老公若是有那个心,还是不要怕浪费吧,鲜花加爱的小纸条,很浪漫的哦,老婆虽然嘴里说浪费,但是真的收到了还是会很感动的哦。
衣服:这个最合适了,女人都喜欢逛街,都喜欢买衣服,女人的衣柜里也永远都是少一件衣服的,所以送衣服是最合老婆的心意了,老公送的漂亮衣衣,穿上了那就是温暖牌的哦。
女人爱首饰跟爱衣服是一样的,项链和戒指比较更热衷一点,当老公送首饰给老婆时,老婆的回应肯定是惊喜的,这个礼物贵重又漂亮,主要是爱,所以老婆会非常感激的哦,觉得老公真好。
电子产品:比如手机呀、随身听之类的,这些都是实用型的,若是老婆的已经旧了,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生活需要。
③ 第一次七夕情人节去女朋友家,该送丈母娘什么礼物。
1、羊毛围巾
围巾是上了岁数的中老年女人最喜欢穿戴的东西,一方面带围巾是用于保暖,另一方面,穿戴围巾会显得整个人更加的优雅和端庄,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在北方想要出门的话,光穿羽绒服是完全不够的,风会从脖子嗖嗖的向下钻,普通的围巾带上去没有那么容易整理,但是羊毛围巾不仅保暖性好,而且更加亲肤。
2、保暖护膝
中老年人对于膝关节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膝关节出现毛病,一般都是风湿和关节炎,时间久了之后,可能会无法下床走路,瘫痪。因此关爱中老年人的膝盖一定要趁早开始,在晚上睡觉之前可以使用电加热的保暖护膝来热敷一下膝盖部位,这样就会减缓风湿和关节炎的发病概率,对于老年人来讲是很必要的。
3、肩颈按摩仪
保护膝盖固然重要,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颈椎病以及各种年轻的时候干活干得太多,引发的疲劳症状都纷纷显露出来,时不时的身体上的各个部位,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选择一款肩颈按摩仪是很必要的,不仅可以让老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来一个肩部和颈部的全程按摩,对于腰不好的丈母娘来说,也可以缓解各种关系的疼痛和疲劳。
4、电饭煲
对于一些农村的丈母娘来说,他们目前做饭,可能还采用的是烧火或者是普通的电磁炉加热,想要蒸米饭还要把握火候和水量,但是购买一款全自动电饭煲不仅使用更加安全,而且老人做饭,也就更加方便了,蒸出来的米饭更加香甜软糯。
5、多功能养生壶
对于中老年人来讲,他们每天随身都得携带一个保温杯,不仅是丈母娘其他长辈也是如此,普通的保温杯在冬天的时候仍然需要加热热水,在泡上相应的枸杞,菊花之类的,但是一款多功能养生壶既能煮东西,又能炖东西,还能像一个热水壶一样,加热热水,保温功能都不在话下,家里尤其是有这种中老年人容易犯病的,需要经常煎中药,养生壶都不在话下。
④ 七夕送女朋友什么礼物实用
七夕送女朋友比较有意义的礼物:玫瑰花、巧克力、包包、口红、首饰。
1、永生玫瑰花
这个礼物首先是价格不贵,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价格都较为便宜,但是咱们就是图个好寓意。要知道传统的新鲜玫瑰,不仅在节日庆典上随处可见,而且还不易保存,最多坚持两个月。这个永生玫瑰则不同,保存完好可以坚持三年之久,再加上一个可爱的玩偶,绝对比你直接送捧花要有意思的多。
⑤ 百合,红枣,莲子可不可以一起吃
百合,红枣,莲子可以一起吃。可用于做山药百合莲子甜汤。
材料:鲜淮山250g、百合20g、莲子20g、枸杞5g、红枣4粒、冰糖适量(2人量)。
主要功效:补益脾肾、养心安神
推荐人群:一般人群,可作七夕节甜蜜代言品,肥胖、糖尿病人不宜多食。
《本草经读》里记载: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其为药食两用之品,可经常食用;百合、莲子均可养心安神。寓意也非常好,其中的百合、莲子通常都是喜宴上的座上宾,百合即百年好合,莲子即早生贵子,夫妻共餐,则寓意感情更甜蜜。
(5)枸杞七夕节扩展阅读:
吃百合,红枣,莲子的功效:
1、预防癌症
莲子百合中都含有大量的生物碱,这些生物碱被人体吸收以后,能提高人体内白细胞的数量,而且能减少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除此以外,他们还能提高人体力,吞噬细胞的活性,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防止人体组织细胞癌变,经常食用防癌效果特别明显。
2、滋阴润燥
莲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百合中则含有大量的天然粘液,这些物质都有滋阴润燥的重要功效,平时人们出现肺热咳嗽和肺燥以及咽喉肿痛与其他上火症状时,多食用一些莲子百合,都能让症状尽快好转。
3、美容养颜延缓衰老
莲子和百合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一些黏液蛋白或植物纤维素,这些物质对人类皮肤细胞的再生与代谢都有积极的作用,而且他们中还含有一些抗氧化成分,能减少人体内氧化反应发生,平时食用莲子百合既能美容养颜,又能延缓皮肤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