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浏阳
① 如何布置一场浪漫的告白
布置一场浪漫的告白方法:
1、求婚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时间很重要,尽量选择出其不意,不要让女友先知道。
2、然后求婚的场地也很重要,因为求婚代表着一种比较意外的惊喜,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地方或者是创新的地方,或者是美丽的地方也行。
3、求婚场景的布置,我们首先可以通过鲜花和蜡烛或者是烟火,但是蜡烛尽量选择,电蜡烛不要选择点的蜡烛。
(1)七夕浏阳扩展阅读:
表白前的注意事项
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用心,因为是告白所以要把握好度不能送太过贵重、太过亲密的礼物也不能送太没有品味的礼物。再有就是送的礼物一定要符合对方喜好,表白时送礼物是一个礼貌性的问题,也可以缓解表白时的尴尬、不安等情绪。
表白时不一定要送花,送别的礼物也是可以的。例如蛋糕、饰品、玩偶公仔、巧克力等,只要是心意足够诚,都是可以的。花是美丽的象征,人在看到美丽的事物时心情也会变好,表白时送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成功的几率。
另外花是常见的东西,表白时只要到花店买一束就行了,不需要费太多的精力和心思,所以表白时花是首要的选择。
② 昌叔说民俗|“魁星”的那些事儿
说说“魁星”那些事儿
——“知道又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七)
爆竹声中一岁除,日日花开日日新,大家好,我是浏阳花炮连锁的昌叔。
爆竹声中皆故事,生活处处有学问。
人间烟火有味道,笑谈古今“谁知道”。
今儿起,每周五,昌叔陪大家侃侃俗世文化,说说俗世掌故,笑谈俗世故事……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实啊,昌叔给大家说民俗故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因为故事外才是能耐,它里边要有思,有讲,有评,有论,本来水平有限,又让大家伙轻松愉快。
所以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欢迎大家伙把想侃的俗语,掌故给我们浏阳花炮连锁发私信留言。
列位,今儿昌叔说的故事大家可要打眼睛瞧好了,尤其是单身人士们。为什么呢?因为听了昌叔今儿给大家伙讲的这个故事以后,咱天下单身人士们再也不用在七夕之夜宅在家看人家小情侣在外放烟花撒狗粮了,从今往后咱单身人士也可以在七夕之夜有充分足够高大上的理由组织朋友出去聚会,放烟火了。
那今儿昌叔要给大家伙讲的是谁呢?昌叔给大家伙提示下,这位呢,是普天下学子都梦寐以求能在梦中有缘一见的一位神仙。
想必您又想问:“谁呢,大家都梦寐以求,想必是美丽的神仙吧。”
昌叔说:“别说美丽了,今儿说的这位呢,简直颜值逆天,逆天的低,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长得极丑,丑到民间还有人写打油诗形容。打油诗的大概意思是说他相貌丑陋,用铅粉末在脸上也遮不了,满脸的麻子可以比蜂窝,眼睛很小,小到像鸿鸟抓的痕迹,鼻子旁边像大雁踩在沙滩上一样凌乱,脚趾生的很离奇,走起路一步高一步低,不笑的时候腰总是直不起来,摇晃的时候姿态扭曲。”
说到这儿,您一定急不可耐:“昌叔,别卖关子了,快说这是谁?”
昌叔说:“这么个颜值逆天又让人梦寐以求的神仙是谁呢?魁星。魁星又被人称为‘大魁夫子’,‘大魁星君’。‘魁星’呢,打耳一听这名儿,大家伙就知道,魁星也是源于民间对星辰最原始的崇拜,也是属于北斗七星,那么魁星属于北斗七星哪一颗呢?”
“昌叔给您说,魁星呢,他不属于那一颗,他是由北斗七星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颗星组成的——斗魁四星。为什么呢?古人啊,把北斗七星想象成一个舀酒的斗,玉衡,开阳,摇光三星呢连起来像个斗柄,而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呢,连起来则像斗身,所以称他为斗魁四星。
‘魁星’呢也是二十八星宿中‘奎星’的别称,民间认为魁星是主宰文运的神仙。前边儿文中昌叔也给大家伙讲过些个主管文运的神仙,比如主管文运,财运的文曲星,比如主管文运,功名利禄,送子的禄星,而‘魁星’呢不同他们这么些个,他的职能少而单一,就主管文运,其余啥也不管。
虽然‘魁星’职能少,但丝毫不影响他在学子们心中的地位,中国至今依然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楼’或者‘魁星阁’,许多庙宇里依然供奉着魁星的神像。不仅如此,民间还有着这么一首流传很广的‘魁星自夸诗’:‘二十八宿我为魁,文章兴衰我主宰。状元及第由我点,得中状元靠魁星’。”
想必您要问了:“昌叔,昌叔,那‘魁星’的人物原型是谁呀,有什么样的传说啊?”
昌叔说:“说起‘魁星’的人物原型像‘文曲星’那样有具体的时间人物的记录,还真没有。连关于‘魁星’的传说都是大家古代的‘社交媒体’传播出来的一个历史架空形传说,为什么呐?”
“所有关于魁星的传说都是一个关于他和皇帝的传说,是什么朝代,他是什么时候中的状元之类就没有记载了。”
说到这儿,您一定会说:“昌叔,你瞎编的吧,古时候没有电视,网络,手机,哪里来的社交媒体啊。”
昌叔说:“列位,古时候还真有社交媒体,是什么呢?就是咱今儿熟悉的年画。根据年画传播,大家口口相传的关于‘魁星’的传说有两个,而且是两个截然相反的版本,一个呢是说他破格被皇帝钦点了状元,另一个呢,则带有悲剧性色彩,说他才华出众却屡屡没考上,好不容易中了殿试却因相貌让皇帝失望而与状元失之交臂。”
“昌叔觉着呢,第二个传说应该是民间传播时把魁星的故事和‘钟馗’的故事传混淆了,况且,昌叔寻思着,天下学子该不会对一个从未考上状元的人崇拜虔诚至此吧。”
“所以昌叔给大家说说第一个传说:据说魁星才华出众,可样貌丑陋,怎么个‘丑法’前边儿昌叔已经给大家伙介绍过。魁星一心发奋苦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高中榜首,殿试时,皇帝问他:‘你脸上怎么那么多麻子啊?’,魁星答‘麻面满天星。’”
“皇帝又问:‘你的腿为什么瘸了?’魁星答:‘独脚跳龙门。’话说古时候啊,皇帝选状元大都选才貌双全,为什么呐,大家伙知道古时候状元是在皇帝身边做官的,也经常有些外交活动,这是国家的形象啊,您想是不是啊,要是那个国家有个高官去民间慰问疾苦,或是出使其他国家是魁星这么个形象,人家对这个国家怎么看呐。”
“所以皇帝瞅着他外貌心里是不太满意,结果见他回答妙语连珠,觉着他确实才华出众,皇帝破格钦点他为状元。后来,魁星升天,玉帝也惜他才华横溢,于是封他为魁星,专门负责人才的选拔。”
“据说自此以后,皇宫正殿的台阶的石板上雕刻了龙和鳌鱼的图案,旁边还有一只魁斗。高中状元的人则一手持魁斗,一手站在鳌头之上,表示独占鳌头’,‘一举夺魁’。”
这时又有人要说了:“昌叔,昌叔,你还没说魁星跟七夕有什么关系呢。”
昌叔说:“七月初七,也就是大家伙熟悉的七夕,是魁星爷的生日。每逢七夕,私塾的老师都会领着弟子们向魁星涉祭行礼,在月光下跪拜魁星,据说祭品还很讲究,需要准备魁星像,还有桂圆,榛子,花生三种果干,以及烟花爆竹。”
“三果代表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祭拜仪式之后焚魁星像,放烟花爆竹向魁星虔诚许愿,这整个仪式就成为魁星会。通常魁星会之后,学子们还会一起举酒吟诗,这被称为魁星宴。”
“所以呐,昌叔给您说,以后七夕啊,一群单身人士举杯欢宴放烟花,碰上小情侣们路过。小情侣们说:‘瞧,一群单身狗团取暖。’您就可以怼过去:‘没事多回去读读书,咱们这可是魁星宴。’”
哈哈,魁星爷的那些事儿,昌叔今儿就给大家唠到这儿。今儿昌叔在这祝天下学子们都能:魁星点斗,独占鳌头,金榜题名!
喜欢听昌叔说故事的可以关注咱浏阳花炮连锁的公众号,下周五,咱继续约。
撰文 | 周君君
编辑 | 李思源
//
【未完待续】
③ 七夕节的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2021七夕节的活动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夕节的活动方案1
主题:
三行情书,书写爱情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人们用写信这种古老又认真的方式,表述爱情。
三行太长,人生太短,都只是因为你。
活动内容:
“情定七夕”特制大型幸运情意树,让每一个TA为TA写下三行情书,挂在幸运情意树上,从中评出“相伴今生,玫瑰情话,真情表白”等奖项若干名。
活动参考:
1、x月x日前,特制大型幸运情意树。
2、七夕当天,在活动区域派发写情书的卡片。(可挂在树上)。
3、活动结束将从中评出“相伴今生,玫瑰情话,真情表白”等奖项若干名,送甜蜜大礼。
4、奖品可为网吧周边产品、100元上网券、巧克力等。
5、获奖情书可保留下来,作后续宣传,或制作成明信片寄给获奖者。
七夕节的活动方案2
主题:
致我亲爱的你
有一些话,缺乏勇气说出口;有一些话,过于羞涩开不了口。可是,爱情,又怎可隐藏。
说你想说的话,爱你想爱的人,其他的,交给我们。
活动内容:
特制爱的邮箱,让每一个TA为TA写下最深情的情意,投放到爱的邮箱中,你的情意我们将深情寄达。
活动参考:
1、x月x日前,在网吧内设置3个爱的邮箱,在门外设置“致我最爱的你”爱的邮箱专属区域,该区域可以用制作一个大型背景墙,背景墙上打上网吧logo。
2、七夕当天月老红娘等角色人偶引导人群领取信纸信封,写下心中情意,投放到爱的邮箱中。
3、活动结束将情书一一寄出(附上红线一捆)。
七夕节的活动方案3
主题:
约惠七夕,红豆传情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我们不仅赠尔红豆,更赠网费和礼物。
活动内容:
1、充送还是要有的
2、全场免费赠送“爱情魔豆”
活动参考:
会员充值52元,送52元。充值520元,除赠送520元网费外,或赠送高级德芙巧克力一套。
男女同行上网,女生免单。单身同行,赠送水吧便宜饮料一杯,当然,一定要取个有意境的名儿,比如“忘情水”、“孤星泪”。
某宝上购买“刻字爱情魔豆”,七夕当天,凡来上网的顾客都送一枚种子。网吧预计种子发芽时间(假如大概发芽成熟时间为x月x日),则在x月x日这天,凡在网吧群里晒种子照片的玩家,每人赠送相应网费。
七夕节的活动方案4
一、活动主题
情浓一生,真心表爱意
活动(一)主题:七夕情人,真爱无限
活动(二)主题:爱我,就勇敢说出来
活动(三)主题:情意无价,爱我有奖
二、活动时间
20xx年8月1日至8月6日
三、活动对象
1、 活动(一)针对目标对象:年龄在23岁—45岁之间,衣着有品味,特别是开私家车的男士及美容院顾客;
2、 活动(二)针对目标对象:活动(一)参与者及美容院会员的丈夫(或男朋友);
3、 活动三针对目标对象:活动(二)参与者及所有参加评选的女性。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七夕情人,真爱无限”特惠活动
活动期间,所有男士可在美容院购买“情侣浪漫心礼”特惠套餐(价值¥999元),赠送给自己的妻子(女朋友),以此充分表达自己的爱意,感谢妻子(女朋友)在过去的一年里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美容院顾客也可同时宣传(爱人共享活动优惠);
美丽心意卡可享受九重特惠:
1、 任选基础护理项目十二次;
2、 任选身体护理项目四次;
3、 获赠“爱意无限”客装产品礼盒一套(特别包装)送给妻子(女朋友);
4、 8月26日获赠鲜花一束(11朵,颜色自选)和精美巧克力一盒,由专人送到指定人处;
5、 获赠名牌男士皮带一条(或名牌衬衫、钱包);
6、 获赠男士专用洁面乳一支;
7、 赠男士肾部保养护理一次;
8、 获赠爱情誓言卡一张,参加“最佳情话评选活动,有机会获得精美奖品;
9、 当天落订可获九折优惠;
注:或结婚时间在三年以上(含三年,以结婚证书为准)可再获九折优惠(折上折)
活动(二):“爱我,就勇敢说出来”爱情誓言表达活动
在20xx年8月1日至8月6日期间,凡购买“情侣浪漫心礼”特惠套餐的男士和美容院会员的丈夫(或男朋友,注:不须购买“情侣浪漫心礼”特惠套餐)均可在美容院领取爱情誓言卡一张,写下自己的动人情话,贴在美容院门口的心形板上,让大家一起来见证自己对爱人的'心意,让自己的爱情永恒不变!
活动(三):“情意无价,爱我有奖”最佳情话评选活动
在20xx年8月19日至8月26(下午三点前)日期间,所有的女性朋友均可领取最佳情话评选劵一张,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情话表达各个奖项,所有参加评选的女性朋友均可获赠美容院送出的体验券一张(或元代金券),并参加抽奖活动,获取精美奖品;
8月26日17:00现场揭晓评选结果,评比出“最动人情话奖”、“最有创意情话奖”、“最佳人气情话奖”、“最朴实情话奖”、“最幽默情话奖”等五个奖项,获奖者均可获赠免费西餐厅情侣套餐(或免费情侣电影套票);同时抽出参加评选的中奖者若干名(奖项及奖品由美容院自定);
五、活动宣传:
1、 宣传重点时间:活动前五天
2、 宣传手段:
a、派单(主题:致男士的一封信,);
b、悬挂横幅(活动主题);
c、海报张贴或x展架展示(活动内容说明);
d、夹报;
e、七夕情侣广告气球宣传(心形粉色气球);
六、活动备注事项:
1、 宣传单张要有煽动力和感染力,提出了最合理的、最浪漫的、最体贴的理由,以此打动目标对象――男士;
2、 宣传话术重点:着重强调送“情侣浪漫心礼”特惠套餐是对妻子(女朋友)的一种最关爱,是爱的实际行动表现;
3、 制定活动销售目标,并分解给各美容师(美容顾问)相应任务指标,活动结束后按照达成率情况进行奖赏。
4、美容院店内须进行适当布置,营造节日促销氛围,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如有张贴“男宾止步”的提示,活动期间须撤下;同时在店外摆入心形板时注意城管的干涉;
5、 可联合花店、西餐厅、男士服装专卖店等商家共同促销,提升活动的影响力;
6、 此方案仅供参考,具体促销内容和执行细节应依据商圈和美容院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七夕节的活动方案5
为了给过情人节的情侣们提供一个优雅、浪漫的环境,本酒店定于七月七日推出“某某情人节聚会”的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形式及主题::
活动在酒店美食坊采取分餐制的形式进行,突出浪漫、温馨的情人节氛围。
二、活动具体安排:
1、场地布置:七月四日以前将酒店美食坊布置好(在各餐桌之间及走道搭配摆好绿色植物、并张贴酒店pop旗、搞好灯光配置);
2、广告宣传:由公关营销部在七月一日在七月二日前制作10块宣传海报分别在比一比超市、圭斋路、花炮女神广场、新文路、人民路、金沙路、浏阳河路、酒店大门、前厅、临步行街张贴
3、情人节活动其它事项:
a、就餐从17:30开始
b、由公关营销部于七月六日下午前定购200朵玫瑰
4、营销方式:
采取现场营销的方式,来客可直接到吧台购票就餐,每对情侣送玫瑰花一束。
三、菜谱:
(68元/每七人)罗宋汤或玉米奶油汤七份黄油餐包七份鸳鸯扒(黑椒汁/番茄汁牛扒)七份水果拼盘1份蔬菜沙律1份红酒/咖啡/红茶各1份
注:客人也可以点其他菜(包括中餐),自己选择。
七夕节的活动方案6
七夕情人节即将到来,为促进酒店经营,树立酒店品牌知名度,我部根据市场及酒店实际,拟推出如下活动:
一、活动时间:
8月6日
二、活动名称:
“情系七夕、相约星际”
三、活动内容
1)“愈夜愈美丽、七夕不孤单”大型郎才女貌亲密约会派对
酒店南广场500平方精心布置,摆放各种休闲桌椅,广场播放舒缓浪漫的背景音乐,住店宾客凭房卡免费入场,其他客户凭入场券进场。现场配设饮品销售点、小吃点心销售点、七夕商品销售点等。凡莅临的宾客皆有机会抽取七夕意外惊喜大奖一份,价值5000元珠宝首饰。此外凡约会成功的男女可获赠精美礼物纪念一份。
2)客房:
活动当天特别推出“七夕”特价客房,一号楼高级大床房428元/间夜,赠送次日双人自助早餐、赠送精品玫瑰一支、赠送精品红酒一支、精美棒棒糖一支、演出门票二张。
3)餐饮:
银河餐厅推出
277元七夕情人套餐。(包含双人套餐、红酒一支、玫瑰一支、)
577元七夕情人套餐。(包含双人套餐、高档红酒一支、玫瑰花一束、巧克力一盒)
777元七夕情人套餐。(包含超值双人套餐、进口高档红酒一支、玫瑰花一束、大河秀典门票2张)
④ 长沙七夕橘子洲头有烟花么
七夕节是今年的8月6日,现在到处都在问8月6日的“橘子洲烟火表演”,所以肯定有。更何况那天是星期六,星期六有烟火汇演,所以100%有。
⑤ 清明、端午、重阳、七夕、元宵、春节、除夕、冬至,这些节日都有哪些风俗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冬至节的习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