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Ⅰ 泰戈尔的《金色花》中“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
(1)金色花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作品虽短,但是有完整的情节,情节发展有波澜。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我”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
善良、善意,是母子两人性格表现的主旋律,而“我”的“诡谲”与母亲的“受骗”则与主旋律“不和谐”,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创造出浓浓的意趣。
Ⅱ 《散文诗二首》"我"为什么会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
泰戈尔把儿童抄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诗中的孩子跟妈妈捉迷藏,表现了儿童喜欢嬉戏的心理,以及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孩子”要妈妈时时刻刻注意他的存在,让她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让她为自己着急。
他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是为了方便和妈妈捉迷藏。因为金色花的树枝、花瓣、花香、树影,可以和妈妈的所有日常活动接触,无时不在提醒她注意“我”。作者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因为金色花的圣洁可以代表孩子的纯真。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他是一个天真的,调皮的,爱幻想的.内心充满着爱的可爱小孩.他爱妈妈,他爱树,他本身就是爱的化身.
Ⅲ 在泰戈尔金色花当中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泰戈尔在《金色花》中将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孩子是感恩的化身:在作品中,孩子通过化身金色花,以独特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这种无私的爱与感恩,与金色花在印度文化中作为神圣、纯洁象征的特质相呼应。孩子化身金色花,既体现了对母亲的爱,也彰显了内心的善良与纯洁。
金色花象征美好与善良:金色花以其美丽和香气吸引着人们,代表着自然界的美丽和内心的纯洁善良。孩子化身金色花,不仅展现了他们对母亲的爱与关怀,还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善良品质的追求。这种借物喻人的手法,使孩子与金色花的形象融为一体,共同展现了美好、善良与感恩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