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黄梅
Ⅰ 一朵迎春花为什么有黄有白
是这样的,迎春花学名(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 ),别名迎春、黄素馨、金腰带,落叶灌木丛生。花单生在去年生的枝条上,先于叶开放,有清香,金黄色,外染红晕,花期2-4月。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
中文学名
迎春花
拉丁学名
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
别 称
小黄花、金腰带、黄梅、清明花
迎春花的同属植物较多,常见的有如下品种:
红素馨,又叫红花茉莉,攀援灌木。幼枝四棱形,有条纹。单叶互生,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聚伞花序3花顶生,花冠红色至玫瑰红色,有香气。花和叶同放,花期为5月。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
素馨花,又叫大花茉莉,直立灌木。枝条下垂,有角棱。叶片对生,羽状复叶,小叶5~7枚,椭圆形或卵形,先端渐尖。花单生或数朵成聚伞花序顶生,白色,有芳香。花期为6~7月。产于云南、广西。越南、缅甸、斯里兰卡和印度均有分布。
探春花,又叫迎夏,半常绿灌木。枝条开张,拱形下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5枚,卵形或椭圆形。花黄色,成顶生多花的聚伞花序。浆果椭圆状卵形,绿褐色。花期5月,果期12月。原产我国中部及北部。
云南黄素馨,又叫云南迎春,常绿藤状灌木。小枝无毛,四方形,具浅棱。叶片对生,小叶3枚,长椭圆状披针形,顶端1枚较大,基部渐狭呈一短柄,侧生2枚小而无柄。花单生,淡黄色,具暗色斑点,花瓣较花筒长,常近于复瓣,有香气。花期3~4月。原产云南,现各地均有栽培。
素方花,半常绿灌木。小枝细,有角棱。叶片对生,羽状复叶,小叶5~9枚,卵形或披针形,先端尖锐。聚伞花序顶生,有花数朵,白色,有芳香。花期6~7月。产于四川、云南、西藏。
Ⅱ 关于花的古诗(5首)
关于花的古诗:
1、北宋王安石《梅花》
原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2、宋代苏轼《海棠》
原文: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3、唐代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原文: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4、南宋郑思肖《寒菊》
原文: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5、北宋王安石《北陂杏花》
原文: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译文:
围绕着杏花的是满塘的春水,岸上的花,水中的花影,都是那么地鲜艳动人。
即使被无情的东风吹落,飘飘似雪,也应飞入清澈的水中,胜过那路旁的花,落了,还被车马碾作灰尘。
Ⅲ 腊梅的花期有多长
腊梅又名黄梅花、香梅、干枝梅,为腊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花期从11月至翌年3月。
Ⅳ 关于梅花的诗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内松。(陶渊明:《四时容》)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Ⅳ 关于梅花的三首诗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内
早梅张谓容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墨梅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