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株上一朵红花一朵白花叫什么
『壹』 夹竹桃的资料
夹竹桃夹竹桃,原产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遍及南北城乡各地。性喜充足的光照,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有红色和白色两种。
中文名称: 夹竹桃
别称: 柳叶桃,半年红
门: 被子植物
纲: 双叶子植物
目: 龙胆
科: 夹竹桃
属: 夹竹桃
拉丁名: Nerium indicum Mill
颜色: 红色(天然)、白色(人工培植)
常绿大灌木,高达5米,含水液,无毛。叶3—4枚轮生,在枝条下部为对生,窄披针形,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下面浅绿色;侧脉扁平,密生而平行。聚伞花序顶生;花萼直立;花冠深红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鳞片状,顶端撕裂。蓇葖果矩圆形,长10-23厘米,直径1.5—2厘米;种子顶端具黄褐色种毛。 原产伊朗,现广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区均有栽培。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又可提制强心剂;根及树皮含有强心甙和酞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油;茎叶可制杀虫剂,其茎、叶、花朵都有毒,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误食会中毒。 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叶及茎皮有剧毒,入药煎汤或研末,均宜慎用。能强心利尿,定喘镇痛。试用于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癫痫,跌打损伤肿痛等。并可以制杀虫剂,人畜误食可致命。本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根及树皮含强心苷和酚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油。 生长环境:全系栽培,多见于公园、厂矿、行道绿化。各地庭园常栽培作观赏植物。 采集加工:夏秋采叶,鲜用或晒干。 性能:苦寒有大毒。 花似桃,叶像竹,一年四季,常青不改。从春到夏到秋,花开花落,此起彼伏。迎着春风、冒着暴雨、顶着烈日,吐艳争芳。 夹竹桃的祖先在印度、伊朗,它是一种矮小的灌木,主干、枝条上有许多分枝,最小的小枝呈绿色。 夹竹桃的叶长得很有意思。三片叶子组成一个小组,环绕枝条,从同一个地方向外生长。夹竹桃的叶子是长长的披针形,叶的边缘非常光滑,叶子上主脉从叶柄笔直地长到叶尖,众多支脉则从主脉上生出,横向排列得整整齐齐。 夹竹桃的叶上还有一层薄薄的“腊”。这层腊能替叶子保水、保温,使植物能够抵御严寒。所以,夹竹桃不怕寒冷,在冬季,照样绿姿不改。 夹竹桃的花有香气。花集中长在枝条的顶端,它们聚集在一起好似一把张开的伞。夹竹桃花的形状像漏斗,花瓣相互重叠,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其中,红色是它自然的色彩,“白色”、“黄色”是人工长期培育造就的新品种。
原产地
伊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现广植于亚热带及热带地区。中国引种始于宋、元时代,各省区均有栽培。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忌水渍,耐一定程度空气干燥。适生于排水良好、肥沃的中性土壤,微酸性、微碱土也能适应。
夹竹桃常绿大灌木,高达5米,无毛。叶3—4枚轮生,在枝条下部为对生,窄披针形,全缘,革质,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下面浅绿色;侧脉扁平,密生而平行。夏季开花,花桃红色或白色,成顶生的聚伞花序;花萼直立;花冠深红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鳞片状,顶端撕裂。蓇葖果矩圆形,长10-23厘米,直径1.5—2厘米;种子顶端具黄褐色种毛。茎直立、光滑,为典型三叉分枝。三叶轮生,少为四叶轮生和二叶对生,线状披针形至长圆披针形,全缘、革质,叶面光亮,侧脉羽状平生。聚伞花序顶生,花冠漏斗形,有红、黄、白三种,单瓣、半重瓣或重瓣,有香气,瞢荚果长柱形。花期6--10月,果期12月一翌年1月。常见栽培变种有:白花夹竹桃,花白色、单瓣;重瓣夹竹桃,花红色重瓣;淡黄夹竹桃,花淡黄色、单瓣。
『贰』 曼陀罗华和曼珠沙华有区别吗
这两者是同属同科的彼岸花,但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1、名字不同
曼陀罗华是白色彼岸花,也被称为龙爪花、老鸦蒜、石蒜、无义草、蒜头草、幽灵花、地狱花、舍子花、生死之花、山乌毒、平地一声雷、天堂之花;曼珠沙华别名红色彼岸花,莉可莉丝、红花石蒜、白花石蒜 。
2、颜色不同
曼陀罗华是白色,曼珠沙华是红色,这个是比较直观的区别。
3、意义不同
传说,红色彼岸花盛开于地狱,白色彼岸花绽放于天堂。传言曼陀罗华盛开于天堂之路,曼珠沙华布满在地狱之途。同是代表死亡,一个偏向于对死亡的另一种解释:新生;另一个偏向于对痛苦和悔恨的彷徨与徘徊:堕落。
(2)一植株上一朵红花一朵白花叫什么扩展阅读:
曼陀罗华不是曼陀罗花
虽然说曼陀罗华和曼陀罗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并不是同一种植物。曼陀罗华是白色的曼珠沙华,和彼岸花是同科同属的植物。不过此花倒是和曼陀罗一样但有毒素,若是不小心中了毒,轻者呕吐腹泻,严重则会危机生命。
在中国的传说中,鲜红的彼岸花是开在忘川河畔的死亡之花,据说往生之人能够在花香中想起前世的记忆。而白色的彼岸花也就是这个曼陀罗华,总是开在墓地,据说在日本总被用于丧礼之中,带有一种死亡和分离的意味。
其实本身,不管是曼珠沙华也好,还是曼陀罗华也罢,都只不过是普通的花朵。是因为它们不同寻常的特征,于是人们将一些或凄美或心碎的故事放在了它们身上,于是便开始流传于世,成为了让人难忘的花。
网络-曼珠沙华
『叁』 请问这是什么花🌸
宝石花 别名:石莲花、粉莲、胧月、初霜 科属:景天科、缟瓣属 原产墨西哥。 现世界各地有栽培 景天科、风车草属。原产墨西哥。现世界各地有栽培。 多年生草本。茎多分枝,丛生,圆柱形,节间短,肉质,上有气生根。幼苗叶为莲座状;老株叶抱茎,基部叶片脱落,枝顶端叶片为疏散的莲座状。叶厚,卵形,先端尖,肉质,全缘,粉莲座状。叶厚,卵形,先端尖,肉质,全缘,粉赭色,表面被白粉,略带紫色晕,平滑有光泽,似玉石。聚伞花序,腋生,萼片与花瓣白色,瓣上有红点。 性强健,易栽培。喜阳光,耐干旱。不耐寒。要求排水好的砂质壤土。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匍匐茎。叶丛紧密,直立成莲座状,叶楔状倒卵形,顶端短、锐尖,无毛、粉蓝色。花茎柔软,有苞片,具白霜。8--24朵花成聚伞花序,花冠红色,花瓣披针形不开张。花期7—10月。 茎多分枝,丛生,圆柱形,节间短,肉质,上有气生根。幼苗叶为莲座状;老株叶抱茎,基部叶片脱落,枝顶端叶片为疏散的莲座状。叶厚,卵形,先端尖,肉质,全缘,粉赭色,表面被白粉,略带紫色晕,平滑有光泽,似玉石。聚伞花序,腋生,萼片与花瓣白色,瓣上有红点。 性强健,易栽培。喜阳光,耐干旱。不耐寒。要求排水好的砂质壤土。 石莲花为景天科石莲花属多肉植物的总称,约有160多个原始种,栽培变种更加数不胜数。多数品种植株呈矮小的莲座状,也有少量品种植株有短的直立茎或分枝。叶片肉质化程度不一,形状有匙形、圆形、圆筒形、船形、披针形、倒披针形等多种,部分品种叶片被有白粉或白毛。叶色有绿、紫黑、红、褐、白等,有些叶面上还有美丽的花纹、叶尖或叶缘呈红色。根据品种的不同,有总状花序、穗状花序、聚伞花序,花小型,瓶状或钟状。 养殖方法 每年春天,宝石花就会开出五角星似的小白花来。花瓣尖尖的,有几点红斑,颜色虽然不鲜艳,但是叶也十分逗人喜爱。每一瓣叶子都长得厚实、饱满,米黄带有灰色的叶子上有一白色的粉末。早晨,晶莹的露珠躲在花瓣上,真像一颗耀眼的珍珠。宝石花的叶子交错、重叠地长在一起,形成一个大花盘。 栽种宝石花不用种子,只要在宝石花上剪下一片叶子,把它轻轻地栽种在花盆里就可以了。过了十几天,叶子末梢就会长出嫩芽,适当浇水,就会长出一棵粗壮的宝石花。 宝石花生命力强,也十分耐旱,连续两个月不给它浇水也不怕,因为它的每一片叶子都像一座水库,水都留在干旱时用。 宝石花生性特强健,极易栽培。它性喜充足的阳光,不怕烈日,越晒越易开花,株形越美,其耐半阴,不能过阴,否则叶小稀疏,茎长瘦弱,花少无颜。它不择土壤,但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叶厚密实,花多色艳。它耐旱,也不怕寒冷,-10℃冻不死它。通常用扦插繁殖宝石花,在春秋进行容易成活,剪取顶枝段,下部去叶,晾一天,插在沙土中,15天左右可生根。也常用叶插,将成熟的叶摘下,保留好完整的叶蒂,平放在沙土上,稍压平,保湿润,约15天从叶蒂处可长根入土,发叶生长,月余可移栽。 宝石花叶似玉石,集聚枝顶,排成莲座状。是美丽的观叶植物。适宜作盆花、盆景,也可配作插花用。 其叶片厚实有棱,具有光泽,形状恰如宝石一般,多枝叶片重叠簇生在一起,成莲花座形,故名宝石花和石莲花。看到莲花座自然使人联想到观音菩萨的宝座,即带有了神秘色彩。其叶厚实,几乎无叶柄,多汁翡翠的肉质叶在骄阳的照射下,呈现出美丽的粉红色,且习习生辉,因此又叫粉叶石莲花。还有粉瓦莲、风车草等称谓。人们之所以喜爱它,是因其植株小巧,形如莲花,玲珑翠艳,不是鲜花而胜于鲜花,极有观赏价值。 名称由来 宝石花因莲座状叶盘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而得名,被誉为“永不凋谢的花朵”。石莲花品种繁多,形态独特,养护简单,很适合家庭栽培。置于桌案、几架、窗台、阳台等处,充满趣味,如同有生命的工艺品,是近年来较流行的小型多肉植物之一。 宝石花又名仙人荷花,是观叶花卉中形态最美的植物之一。它的叶像莲花瓣,在茎上叠生,形似朵朵莲花,且它的叶片晶莹剔透,如用玉石雕琢而成,极像莲花座,故它的学名叫石莲花。 宝石花喜温暖、干燥和通风的环境,喜光,喜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但它也能耐寒、耐荫、耐旱、耐室内的气闷环境,也能适应贫瘠的土壤,有点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气概 种植诀窍 繁殖:常用扦插,于春、夏进行。茎插、叶插均可。叶插时将完整的成熟叶片平铺在潮润的沙土上,叶面朝上,叶背朝下,不必覆土,放置阴凉处,10天左右从叶片基部可长出小叶丛及新根。也可搞分株繁殖,最好在春天进行。常用扦插繁殖。室内扦插,四季均可进行,以8-10月为更好,生根快,成活率高。插穗可用单叶、蘖枝或顶枝,剪取的插穗长短不限,但剪口要干燥后,再插入沙床。插后一般20天左右生根。插壤不能太湿,否则剪口易发黄腐烂,根长2-3厘米时上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