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与苏轼
Ⅰ 苏轼 鹊桥仙·七夕
《鹊桥仙七夕》
作者:苏轼
原文: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
不学痴牛女。
风箫声断月明中,
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
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
风雨散、飘然何处。
注释:
1、缑山: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四十里,《列仙传》王子晋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巅,望之不到,举手谢时人而去。
2、痴牛女:指牛郎织女,呆的异体字。
3、客槎:槎,同楂,竹木编成的筏。用晋张华《博物志》故事,有人曾乘浮槎从海至天河,见牛郎织女。后至蜀问严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客槎即指此。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夜分别之事。
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
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便是他豪放词风形象性的说明。
范成大 鹊桥仙·七夕
《鹊桥仙七夕》
作者:范成大
原文: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
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
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
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
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释:
1、传说牛郎耕田,织女纺织。今以七夕良会,故工作都懒了。卢仝《月蚀》:痴牛与騃女,不肯勤农桑,徒劳含淫思,旦夕遥相望。
2、月姊:古代帝王有兄日姊月之说。李商隐《楚宫》二首之二:月姊曾逢下彩蟾。
3、风姨:《酉阳杂俎续集》卷三《支诺泉下》:封十八姨乃风神也。封与风谐音。这里将自然界的风月都拟人化,故用月姊风姨字面。月姊含颦,风姨吹雨,是相妒情态。
4、上片言以佳期被群仙妒忌,下片言相见怎如不见,新欢不敌旧愁,况又添了新愁。疑亦有寓意,不止泛咏七夕。
赏析:
两千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感动过多少中国人的心灵。在吟咏牛郎织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这首《鹊桥仙》别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义的佳作。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并以侧笔渲染。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岁华纪丽》卷三七夕引《风俗通》),与牛郎相会,故又称双星节。此时银河两岸,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亦无心纺绩,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了。起笔透过对主角与配角心情之描写,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围,扣人心弦。下韵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写出,笔墨从牛女宕开,笔意隽永。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紧了蛾眉,风姨竟然兴风吹雨骚骚然(风姨为青年女性风神,见《博异》)。这些仙女,都妒忌着织女呢。织女一年才得一会,有何可妒?则嫦娥悔恨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风姨之风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难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织女爱情之难能可贵更可知。不仅如此。有众仙女之妒这一喜剧式情节,虽然引出他们悲剧性爱情。词情营造,匠心独运。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下片,将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相会情景一笔带过,更不写忍顾鹊桥归路的泪别场面,而是一步到位着力刻画牛郎织女的心态。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错见!见了又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词人运笔处处不凡,但其所写,是将神话性质进一步人间化。显然,只有深味人间别久之悲人,才能对牛郎织女心态,作如此同情之理解。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结笔三句紧承上句意脉,再进一层刻画。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之别离,相逢仅只七夕之一刻,旧愁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有限。不仅如此。旧愁未销,反载了难以负荷的新恨归去。年年岁岁,七夕似乎相同。可谁知道,岁岁年年,其情其实不同。在人们心目中,牛郎织女似乎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已。
然而从词人心灵之体会,则牛郎织女的悲愤,乃是无限生长的,牛郎织女之悲剧,乃是一部生生不灭的悲剧,是一部亘古不改的悲剧。牛郎织女悲剧的这一深刻层面,这一可怕性质,终于在词中告诉人们。显然,词中牛郎织女之悲剧,有其真实的人间生活依据,即恩爱夫妻被迫长期分居。此可断言。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冤》曲词)
此词在艺术造诣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实为匪夷所思。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现代黑色幽默庶几近之)全词辞无丽藻,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于归平淡。范成大之诗,如其着名的田园诗,颇具泥土气息,从这里可以印证之。最后,应略说此词在同一题材的宋词发展中之特殊意义。宋词描写牛郎织女故事。多用《鹊桥仙》之词牌,不失唐词多缘题(《花庵词选》)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欧阳修,中有秦少游,后有范成大。欧词主旨在多应天意不教长,秦词主旨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词则旨在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可见,欧词所写,本是人之常情。秦词所写,乃破格之谈(《草堂诗馀隽》),是对欧词的翻新、异化,亦可说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词则是对欧词的复归、深化。牛郎织女的爱情,纵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总是人心,无限漫长之别离,生生无已之悲剧,决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来得更为广大。故成大此词,也是对秦词的补充与发展。从揭橥悲剧深层的美学意义上说,还是是对秦词之一计算。欧、秦、范三家《鹊桥仙》词,呈现一否定之否定路向,显示了宋代词人对传统对人生之深切体味,亦体现出宋代词人艺术创造上不甘逐随他人独创精神,当称作宋代词史上富于启示性之一佳话。
秦观 鹊桥仙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主旨为赞美传说中牛郎与织女的真纯爱情。汉魏以来,咏牛郎织女故事的诗词很多,要数秦观此作最见性灵、最为脍炙人口。起首三句,由云、星、银汉等物景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迢迢暗度,写牛郎织女渡过银河相会的情节,字字传神。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描述与议论结合,十分艺术地评价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胜过千百万人间夫妻的终日厮守。一相逢与无数的比,造成无穷大的反差,是对牛郎织女爱情价值的高度肯定,语言既生动形象、富有色彩,思想亦明晰透辟、高屋建瓴。换头三句,写牛郎织女相逢时的缠绵柔情,以及如胶似漆仿佛梦境的陶醉;佳期则逆回尚未相逢时二人的相依相恋及美好期待;语少情多,今昔交织,韵味无穷。尤其忍顾的细节,将二人相聚而害怕立即要分别的复杂心绪刻画入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结得最有境界。这两句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既指出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同时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典范性的爱情价值标准。这首词的意义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永恒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七夕的诗|七夕的诗词|七夕诗词
七夕的诗|七夕的诗词|七夕诗词
1、《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3、《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4、《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5、《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7、《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8、《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9、《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10、《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11、《七夕》
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12、《七夕》
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13、《七夕》
唐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14、《七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5、《七夕》
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16、《七夕》
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
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17、《七夕赋咏成篇》
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18、《七夕》
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19、《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
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
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20、《同赋山居七夕》
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21、《七夕歌》
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着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22、《七夕》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23、《七夕偶题》
唐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24、《壬申七夕》
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25、《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26、《七夕寄张氏兄弟》
唐李郢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好与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晓羡蛛丝。
27、《七夕》
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28、《七夕》
唐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29、《七夕二首》
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
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
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30、《七夕诗》
唐卢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
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31、《七夕诗》
唐卢纶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32、《七夕》
唐卢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
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
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33、《七夕》
唐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34、《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35、《七夕》
唐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
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36、《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37、《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38、《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Ⅱ 苏轼一首七夕送别词,道尽了兄弟情谊,为何苏轼要在七夕写送别诗呢
谁说七夕词只能写爱情,苏轼作一首七夕送别词,道尽了兄弟情谊。说到七夕,所有人的一点反应可能都是牛郎织女,都是美好,都是爱情。
苏东坡的词总是那么飘逸超旷、超凡脱俗、卓尔不群,而这首《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更是另辟蹊径,叫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渭南文集》中这样写道:
"昔人作七夕诗,率不免有珠栊绮梳惜别之意,唯东坡此篇,居然是星汉上语,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现代文学家姜书阁,赞美苏轼的这首词有"天风海雨逼人之势"。而在我看来,苏轼这首词说明了苏轼敢于创新,不被传统束缚那种不拘一格的精神。
Ⅲ 苏轼写的关于七夕节的诗
《渔家傲·七夕》苏抄轼(这是词啦,不是诗)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
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
鸟散余花纷似雨,汀洲苹老香风度。
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全词基调颇黯淡……希望美好结局……
第一句属于描述吧,不算
第二句,貌似依旧描述,写思而不得之情
第三句,转回现实,应该是写的自己,适逢七夕,身边却无亲友陪伴
第四句,埋怨月亮,看似多情,实则无情……
个人愚见,个人愚见……
都是自己瞎琢磨的,楼主看罢笑笑即可
Ⅳ 关于七夕的诗句和赏析
1.七夕这首诗的赏析和诗句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诗)?林则徐到达古城贵定的这天,正好是古历七月初七,步出驿馆,眺望风爽露凉的远山,仰首满天闪烁的星斗,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和故乡福州“七夕”乞巧的风土人情,使林则徐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远在老家福州的夫人郑淑卿,于是写下了《七夕》、《寄内》等缠绵缱绻小诗。
??
七夕
一穗孤擎对酒浇,旅怀偏值乞巧宵。
人间多少银河隔,乌鹊能填第几桥。
天孙织锦灿如云,玉剪声中一霎分。
遥见七夕机上字,行行应是寄回文。
??
2.请写有关“七夕”的古诗及赏析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七夕 唐 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他乡七夕 唐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年代】:元 【作者】:乔吉 【作品】: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内容】: 崔徽休写丹青, 雨弱云娇,水秀山明。
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 水洒不着春妆整整, 风吹的倒玉立亭亭, 浅醉微醒,谁伴云屏? 今夜新凉,卧看双星。
【年代】:南宋 【作者】:朱淑真 【作品】:鹊桥仙 【内容】:七夕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 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年代】:宋 【作者】:杨朴 【 题 】:七夕 【内容】: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年代】:北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行香子 【内容】:七夕 草际鸣蛩, 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 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 浮槎去, 不相逢。 星桥鹊驾, 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 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 醍儿雨, 醍儿风。
【年代】:唐 【作者】:赵璜 【 题 】:七夕诗 【内容】: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 犹胜人间去不回。
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云月掩楼台。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年代】:唐 【作者】:徐铉 【 题 】:驿中七夕 【内容】: 七夕雨初霁,行人正忆家。江天望河汉,水馆折莲花。
独坐凉何甚,微吟月易斜。今年不乞巧,钝拙转堪嗟。
【年代】:唐 【作者】:唐彦谦 【 题 】:七夕 【内容】: 露白风清夜向晨,小星垂佩月埋轮。绛河浪浅休相隔, 沧海波深尚作尘。
天外凤凰何寂寞,世间乌鹊漫辛勤。 倚阑殿北斜楼上,多少通宵不寐人。
【年代】:唐 【作者】:权德舆 【 题 】:七夕 【内容】: 今日云輧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兢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商隐 【作品】:马嵬 【内容】: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贺 【作品】:七夕 【内容】: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年代】:唐 【作者】:崔颢 【 题 】:七夕宴悬圃二首 【内容】: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时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年代】:唐 【作者】:崔涂 【 题 】:七夕 【内容】: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年代】:唐 【作者】:林杰 【 题 】:乞巧 【内容】: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 题 】:七夕 【内容】: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年代】:唐五代 【作者】:崔颢 【作品】:七夕宴悬圃二首 【内容】: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时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年代】:唐五代 【作者】:曹邺 【作品】:古相送 【内容】: 行人卜去期,白发根已出。
执君青松枝,空数别来日。 心如七夕女,生死难再匹。
且愿车声迫,莫使马行疾。 巫山千丈高,亦恐梦相失。
【年代】:隋 【作者】:陈子良 【作品】:七夕观新妇隔巷停车 【内容】: 隔巷遥停幰,非复为来迟。 只言更尚浅,未是渡河时。
+1 已赞过 其他回答(2) 鹊桥仙 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比较著名的是第一首和最后一首。
3.《七夕诗》诗词赏析
七夕诗很多,你说的是哪一首的赏析?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4.《七夕诗》诗词赏析
赏析:这首词咏调名本意 ,是为送别友人陈令举而作。
全词在立意上一反旧调,不写男女离恨,而咏朋友情意,别有一番新味。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
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
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便是他豪放词风形象性的说明。这首词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鹊桥仙·七夕》,具体原文如下: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译文为: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这首词不但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紧扣七夕,格调上以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词人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5.关于七夕的诗句
1、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
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柳永《二郎神·炎光谢》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3、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4、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5、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6、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唐.祖咏《七夕》 7、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七夕》 8、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唐.罗隐《七夕》 9、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0、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11、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12、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13、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14、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杜甫《牵牛织女》 15、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唐.杨璞《七夕》 16、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17、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唐.宋之问《七夕》 1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9、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唐.权德舆《七夕》 20、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晏几道《鹧鸪天·七夕》望采纳。
6.关于七夕节的诗句古诗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____林杰《乞巧》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____杜牧《秋夕》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____佚名《迢迢牵牛星》6、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____德容《七夕二首·其一》7、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8、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____吴文英《惜秋华·七夕》9、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____林杰《乞巧》10、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____张埜《夺锦标·七夕》11、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
____德容《七夕二首·其二》12、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____卢挚《沉醉东风·七夕》13、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____李商隐《马嵬·其二》14、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____徐凝《七夕》15、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____范成大《鹊桥仙·七夕》16、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
____王建《七夕曲》17、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____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18、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____李商隐《辛未七夕》19、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____德容《七夕二首·其一》20、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____沈佺期《七夕曝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