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武夷山情人节死人

武夷山情人节死人

发布时间: 2023-03-30 19:53:22

① 江西52处美景天下一绝,你去过几处

提起 江西

你会想到什么?

婺源?庐山?景德镇?

为中国取了一个英文名China?

可是江西远远不止于此,

这个极其低调,

甚至“没有存在感”的省,

却藏着太多我们向往却不知的美景。

江西,有

4个 世界地质公园

5个 世界遗产

1处 国家重要湿地

13家 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

194家 国家4A级 旅游 景区

18个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还有无数鲜为人知的古村古镇和美景

……

美丽江西秀天下

江西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早在一千多年前,江西就以物产丰富、人文荟萃享誉华夏,成为中国经济、文化最先进的地区之一。

江西景德镇的瓷器举世闻名,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也是传统手工业的艺术瑰宝,更是江西乃至中国一张历久弥新的亮丽的名片。

江西的名山

01 庐山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九江市庐山市境内,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迄今约有3500名文人墨客为庐山留下了16000首诗词……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都为庐山留下了千古传唱,这里90多座高峰绵延不断,常年云遮雾罩,烟霞弥漫。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02 三清山

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江西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

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它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

03 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鹰潭市,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它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此外它还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AAAAA级 旅游 景区。

影视剧《诛仙·青云志》、《画江湖之不良人》、2011年新版《水浒传》、《龙虎山客栈》、《古剑奇谭2》等都在此处取景拍摄。

04 龟峰

龟峰,位于江西弋阳县境内,素有“江上龟峰天下稀”和“天然盆景”之美誉!

它是世界地质公园龙虎山—龟峰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的组成部分,因其“无山不龟,无石不龟”,且整座山体就像一只硕大无朋的昂首巨龟而得名。

05 武夷山(江西铅山县)

提到武夷山,不少人第一反应是“福建武夷山”,别说外省人,就连江西人自己都以为江西和武夷山搭不上关系!武夷山其实跨闽赣两省,介于江西的上饶、铅山与福建的浦城、崇安等地之间。2017年7月9日,江西铅山境内的武夷山成功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成为江西第一个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有“华东屋脊”之称的黄岗山就位于江西武夷山境内。

06 武功山

武功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与湖南省边界中部,属罗霄山脉北支,武功山观赏特色可概括为“峰、洞、水、石、云、松、寺”七个字,山区内河流,溪流,瀑布景观众多。

山区多云雾,雾日超过庐山,是观赏云海的胜地。

07 井冈山

井冈之美,美在山清水秀的自然之景,美在淳朴善良的赣西人民,更美在生生不息的革命精神。位于江西吉安市境内的井冈山,至今仍保留众多人迹未至的大片原始森林。

微风穿过峡谷的山石,亲吻澄澈的流水,再吹过青绿色的稻田,颤动那竿竿翠竹,一切恍如诗意,不忍离去。

08 明月山

明月山,位于全国第一个生态城市江西宜春市境内,巍峨壮观,千姿百态,有的以绮丽著称;有的以雄秀见长;有的以险峰争奇;有的以幽静取胜。

摄影/周应福

茫茫云海,如入仙境,明月山有着"酷似黄山"的美称!

09 云居山

云居山,原名欧山,位于江西九江市永修县,是中国著名佛教名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山顶真如寺是佛教禅宗(曹洞宗)的发祥地,为全国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这里自然风光秀丽,尤其百花谷被誉为人间仙境,沿途奇山异石,溪水瀑布,古寺牌楼,僧侣塔林,名胜古迹比比皆是,盛夏酷暑气温仅为22度。

10 鞋山

鞋山,又名鞋山岛,位于江西九江市湖口县(鄱阳湖中),因其形似仙女遗落鄱阳湖中的鞋而得名,这只被人誉为天下无双的“第一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

江西的名水

11 鄱阳湖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湖区有41个岛屿和七个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鄱阳湖景色十分优美,拥有江南最密集的湖、最高贵的鸟、最多姿的水、最诗意的草。

12 庐山西海

庐山西海,原名柘林湖,位于九江市境内,是江西境内的第一大人工湖泊,也是亚洲第一大水电土坝拦河工程所在地。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1600多座岛屿散落湖面,是名副其实的千岛湖。这里的山水景色堪称全国一流,由大大小小的6个景区构成。

这里还有一条水上公路,几乎是中国最美的水上公路!它就是永武高速的武宁段,横跨庐山西海,宛若仙境,美得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13 仙女湖

江西新余市境内的仙女湖,拥有“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的称号!它是“中国七夕情人节”,以及《搜神记》中“毛衣女下凡”传说的发源地。

仙女湖还是亚洲最大的亚热带树种基因库,湖内有100余座岛屿,数万公顷原始森林。2013年热播同名电视剧《仙女湖》就是在仙女湖取景拍摄。

14 阳明湖

阳明湖位于江西赣州市上犹县陡水镇,是一座面积巨大,风景秀丽的山水圣地。这里时常云雾缭绕,烟雨朦胧,远看时,常常犹如蓬莱仙境。

到了秋天,这里便成了一个缤纷的世界,绿如翡翠的湖水,和红如火焰的枫叶,瞬间就钩住了旅人的心魂。

15 龙源峡

摄影/逍遥人

在永修云居山深处,有一个神秘的峡谷,它被世人誉为东方“亚马逊”,也有“南国九寨沟”的美誉!

龙源峡的千福滩更是能够拍出“魔界”的意境,像极了有着传奇色彩的“亚马逊”!

16 金滩古林

金滩古林,位于江西吉安市泰和县麻洲,面积达200余亩,这里空气清新,是天然的负离子氧吧,到了夏季,这里绿树成荫,溪水叮咛,更是难得的避暑圣地。

深秋的金滩古林,更是美得一塌糊涂,到处染上了点点橘色,碧绿的湖水静卧在两岸的红叶之中。

江西的古村古镇

17 婺源

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古徽州文化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更有“婺源归来不看村”一说!

这里的美丽古村落实在太多,譬如古枫成林、村舍聚集的石城村,被二百多棵百年香枫围绕的长溪村,以“晒秋”闻名遐迩的篁岭村,曾经拍摄过《闪闪的红星》的察关村,被誉为“中国最圆的乡村”的菊径村,千百年保存着“徽饶古道”的岭脚村,以及江岭村、虹关村……

18 景德镇

景德镇,因为它才有了中国的英文名“China”!瓷器,是这座城市的灵魂,而景德镇也成了瓷器的代名词。

19 瑶里古镇

瑶里古镇,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东部,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

诗意的小桥流水,苍翠的青山绿林,再加上古朴的田园人家,让这里犹如一幅幅流动的中国水墨画。

20 赣南围屋

赣南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市龙南县(龙南镇)【龙南县被誉为“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定南县(历市镇)、全南县(城厢镇)、信丰县(嘉定镇)、安远县(欣山镇)、寻乌县(长宁镇)6县境内。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就是在赣南围屋取景拍摄的。

岁月为她梳洗,一砖一瓦总关情。客家人入围南方,根系繁荣至今,围中块块方砖,亦是 历史 风尘的凝聚。走进围屋,回归故里。有人说,读懂了她们,也就读懂了乡愁。

龙南乌石围(龙南最有名的围屋)

安远东升围(全国最大的客家方型围屋)

雅溪围屋(《大鱼海棠》围屋原型)

21 安义古村

安义古村位于江西南昌市郊,由罗田、水南、京台三个自然村组成,是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被称为“最具神秘色彩、最有田园风光、最有古郡风韵、最有乡村风貌”的古村。

22 鹤舍古村

鹤舍村位于江西九江市都昌县苏山乡,这座山清水秀的原生态古村,距今已有1800多年 历史 ,是一个耕读并重,农商并立的 历史 古村。

23 钓源古村

井冈山下,江西吉安城往西18公里,有一处凝结着1100多年 历史 的“琥珀”——钓源古村,它尽显庐陵文化风韵,是欧阳修后裔聚居地。两万余护村古樟绿意葱茏,犹如时光之帘,将这里的百余栋明清赣派民居隔离于喧嚣之外。

24 南惹古村

南惹村坐落在宜春明月山之下,这里空气清新,竹林如海,流水潺潺,曲径通幽,鸟语花香,再加上千年银杏古树的点缀以及与仰山寺较近,使得古村处处附有禅意。

25 黎川古镇

黎川古镇位于江西抚州市黎川县,这是一座有着1700多年 历史 的古城,是古时江西通往福建的重要关口之一。

古镇横跨于黎滩河上,长廊飞渡,桥堡耸立,青瓦铺顶,飞檐翘角,至今古风犹在,气度不凡。

26 流坑古村

江西抚州市乐安县的流坑古村,这里有将近300座的明清建筑,连缀一片,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朴实素雅。井然有序的建筑格局,传承了血缘宗亲的原则。流坑,就像是中国古民居的文化缩影。

吴冠中画

流坑古村

流坑古村像极了吴冠中笔下的旧时江南,白屋连绵成片,黛瓦参差错落,曾经是寻常巷陌,多年后却是很多人记忆中永远回不去的故乡。

27 铅山 河口古镇

河口古镇位于江西上饶市铅山县,是江西四大名镇之一。 历史 远去,曾经的商业重镇早已褪去光彩,已然恢复宁静。只是那一栋栋墙面斑驳的老房子,一条条被独轮车磨损得不再平整的青石板路,仿佛还在证明着这座古镇的 历史 。

28 宜黄 棠阴古镇

棠阴古镇位于江西宜黄县境内,始建于北宋年间,因盛产夏布而商贸兴荣。历经沧桑巨变,棠阴早已不是当初的大镇,但它所留下的宝贵遗产,却值得探究与铭记。

29 吴城古镇

曾经繁华一时的吴城古镇是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已有2200多年 历史 。诸多文化遗迹、残墙断壁、碑文石刻,讲述着过往的沧桑。每年冬天,这里还是候鸟最佳观赏地之一。

30 瑞金 密溪古村

密溪古村深藏于江西瑞金市九堡镇凤凰山下,像是一位小家碧玉的女子,还远不为人所知。这里历经战乱、时代变迁,很多建筑呈现出美人迟暮的衰败感,但同样,也是一份不可忘却的记忆。

31 广昌 驿前古镇

摄影/郭黎育老师(大象)

在江西抚州市广昌县的驿前古镇,就算待上一整天都不会觉得闷。这里所有的建筑都是高墙矗立,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屋舍里,透着 历史 浮华洗尽之后的淡然与宁静。

摄影/郭黎育老师(大象)

每一条青石板路,每一个耄耋老人,仿佛都带着一段美丽的故事,让人向往、让人好奇,让人沉醉。

32 灶儿巷

灶儿巷是江西赣州保留下来的众多 历史 文化街巷的一个典型代表。灶儿巷明代称作姜家巷。清初时很多衙役住在这里,而衙役统一穿的服装是黑色服装,叫皂色,所以有人把他们叫做皂役,他们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儿巷”。后来谐音就变成了“灶儿巷”。

33 白鹭古村

白鹭古村是江南保存最完好集中的客家古村落!它位于江西省赣县的最北端,有一脚踏三县之称。这里至今保留着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筑,以及浓厚的客家文化。虽历经86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保存有大小不等一定规模的堂屋,祠宇共69座。

34 温汤镇

地处宜春明月山的温汤镇,是中国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之一,也是江西最美的“温柔乡”。韩愈在宜春担任刺史时,曾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赞美宜春。

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宜春南乡三十五里,有温泉,冬夏常热,涌出,投生卵即熟,以冷水和之,可祛风疾。”温汤温泉使用 历史 已有近2000年。2000年来水位一直未减,水温一直未降,常年保持在68 -72 。

35 上汤小镇

江西九江市武宁县的上汤乡,也是一个以“温泉”出名的小镇,清澈的泉水,安静清幽的环境,让这里充满了灵动隐逸的气息,被喻为藏在深山中的明珠。

江西的梯田

36 遂川高山梯田

吉安遂川高山梯田被评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之一。有网友写诗赞叹:“银阶玉嵌砌云端,四色风光季季妍。欲问桃源何处有,遂川深处展奇观。”

37 崇义上堡梯田

赣州崇义上堡梯田同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之一。主景区以水南、赤水、良和、正井四大片区为中心,三万亩梯田在全乡十几个自然村庄中连绵,场景非常壮观。

38 婺源江岭梯田

这里是婺源田园风光的代表。从江岭开始,公路始终在山间盘旋,从江岭向下看,只见层层梯田,曲折的线条、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边聚集的三四个村庄、四周围绕着的青山,共同构成了一副极美的婺源农村风光画卷。

39 灵山高山梯田

灵山梯田,山高坡陡,落差大,此时的梯田上种满了油菜花,如果你不想去婺源扎堆赏油菜花的话,灵山的梯田油菜花也绝对不会让人失望。

江西的瀑布

40 庐山瀑布群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千年前李白的一句吟咏,让庐山瀑布闻名天下!

庐山的瀑布群最著名的应数三叠泉,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

41 三清山玉帘瀑布

42 宜春明月山五大瀑布

43 井冈山龙潭瀑布群

江西的物华天宝

44 滕王阁

45 赣州古城墙

46 东林大佛

47 赣州古浮桥

48 拟岘台

49 白鹿洞书院

50 烟水亭

51 锁江楼

52 长江大桥

江西,处处有美景,处处有人文,处处有 历史 ,处处有故乡……抽时间,好好去走一次江西!

② 小学3年纪没学过的神话故事名称

001.盘古开天
002.女娲造人
003.燧人氏造火,
004.黄帝战蚩尤
005.女娲补天
006.牛郎织女(上)
007.牛郎织女(下)
008.神笔马良
009.精卫填海
010.后羿射日
011.夸父追日
012.嫦娥奔月
013.白蛇传奇(上)
014.白蛇传奇(下)
015.河伯娶亲
016.哪吒闹海
017.沉香救母
018.八仙过海的故事(上)
019.八仙过海的故事(下)
020.九色鹿
021.长发妹(上)
022.长发妹(下)
023.神农尝百草
024.人参仙子
025.渔童的故事(上)
026.渔童的故事(下)
027.重阳登高节,
028.伏羲出世
029.月食的由来(上)
030.月食的由来(下)
031.湘妃竹
032.勇猛的刑天
033.孟姜女哭长城
034.吴刚伐桂
035.梁山伯与祝英台
036.百鸟朝凤
037.过年的传说
038.藏族沐浴节的由来
039.傣族泼水节的由来
040.鲤鱼跳龙门
041.愚公移山的故事
042.崂山道士
043.田螺姑娘
044.仓颉造字
045.虎哥哥和猫弟弟
046.仪狄造酒
047.牛和马的传说
048.送子娘娘的传说
049.聚宝盆的故事
050.刘海戏蟾
051.钟馗捉鬼
052.马头琴的故事
053.财神爷的故事
054.百鸟衣的传说
055.玫瑰开花的故事
056.吕洞宾的传说
057.星星的由来
058.大禹治水
059.嫘祖娘娘
060.巫山神女
061.张良拜师
062.神笛的故事
063.端午节
064.柳毅传书
065.泰山娘娘
066.灶王爷救百姓
067.老天爷送财宝
068.七仙女和董永的故事(上)
069.七仙女和董永的故事(下)
070.月饼的由来
071.聪明的万年
072.弥勒佛与“破五
073.大人国的传说
074.布依族的画属鸟
075.玄鸟生契
076.鹿回头
077.黑龙江的传说(上)
078.黑龙江的传说(下)
079.正月十五闹花灯
080.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081.孔雀公主(上)
082.孔雀公主(下)
083.鲁大戏龙王(上)
084.鲁大戏龙王(下)
085.天水的传说
086.麦积烟雨的传说
087.能懂鸟语的公冶长
088.枯树莫藏身,杀人奠用刀
089.十二生肖中马为什么排第七
090.武昌鱼与神仙汤
091.彝族火把节的由来
092.眉问尺的故事
093.灯草姑娘
094.龙女拜观音
095.黄河的传说
096.石灰的由来
097.定城砖的传说
098.玉兔的传说
099.牡丹仙子
100.椰子树的故事
101.鲁班的故事
102.九斤姑娘
103.腊八粥的由来
104.老虎妈的传说
105.木匠斗地主
106.忠诚的黄耳
107.大理蝴蝶泉的传说
108.猴子的祖先
109.猪兄弟逃亡记
110.属相的故事
111.瑶池的传说
112.龙生九子的传说(上)
113.龙生九子的传说(下)
114.蚕豆娃娃(上)
115.蚕豆娃娃(下)
116.良心和天鲤
117.落风山的传说(上)
118.落凤山的传说(下)
119.老虎报恩
120.黄鹤楼的传说
121.武夷山和阿里山
122.杜鹃的故事
123.虎跑泉的故事
124.天鸡和太阳
125.巨灵掰山
126.微山湖的传说
127.望夫石
128.阿巧织彩缎
129.商丘的由来
130.黎民百姓的由来
131.大智和大勇的故事
132.鹿姓的由来
133.神奇的桦皮篓(上)
134.神奇的桦皮篓(下)
135.蚯蚓报恩
136.比翼鸟的故事
137.花王子的故事
138.神女蜂的传说
139.一颗谷子的故事

牛郎织女的故事
七月初七日为七夕节,庆贺天上牛郎与织女的一年一会,亦称“情人节”、“乞巧节”、“少女节”。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起源于星辰崇拜,是人们将牵牛星和织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产物。牛郎织女故事雏形最早见于《诗经》,后经历代流传和加工,最终形成了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
牛郎是人间孤儿,父母双亡之后,常受兄嫂虐待。兄嫂和牛郎分家,只给牛朗一头老牛。织女是天上一位聪明美丽、擅于织布的七仙女。有一次她与其他仙女一道到银河洗澡。牛郎在老牛示意下,来到银河边将织女的天衣偷走。织女不能重返天宫,遂于牛郎结成夫妻,生有一儿一女,自耕自织过着幸福美满生活。天帝知道后大为震怒,派了天兵天将到人间将织女抓回天宫。牛郎十分悲痛,抱着一双儿女哭作一团。老牛临死前,嘱咐牛郎在它死后穿上它的皮即可携儿女上天宫去寻找织女。牛郎照老牛的吩咐做了,挑着儿女来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织女时,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金簪,在空中一划,二人之间顿时出现一条波浪滚滚的天河,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泣。织女和牛郎及他们儿女的哭声感动了天帝,天帝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相聚一次。每逢七月七日,便有无数的喜鹊在天河两岸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此相会。每到七夕,大家就会出门去看牵牛、织女星渡河相会。

乞巧节
传说织女的手艺极巧,不仅会织云锦,而且还能缝无边天衣。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间,遂发展出了一种“乞巧”习俗。七夕节也叫“乞巧节”。这一天,民间要进行乞巧活动,即向织女乞求智巧。七月七日织女与牛郎重逢相聚,心情格外舒畅,如果在此时向她乞求智能巧夺天工,她定会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人们,人们从此就可以除去笨拙,求得心灵手巧。乞巧习俗反映了劳动人民学习劳动技能的强烈愿望。
汉代就有了乞巧风俗。南北朝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唐代有长安穿针乞巧的风俗。宋东京潘楼出现了民间乞巧市,专卖乞巧制品。“仙楼”:剪五彩纸为层楼;“仙桥”:剪纸为桥,上有牛郎、织妇及仙侍从;“花瓜”:在瓜上刻花纹;“种生”:以绿豆、小麦、小豆等在瓷器内用水泡浸,长出数寸长的绿芽,用红蓝彩条束起。在七夕乞巧活动中,妇女们不仅可以向织女乞求技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和心愿,向织女乞富、乞寿、乞子、乞爱情。在诸多的愿望中,每人只得乞求一样,且连乞二三年方显心诚
七夕中午,在院里晒一盆水,因微尘飘落,盆水的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膜。将绣花针涂油以后,轻轻放置水面,能够飘浮者则被认为是乞得了巧。

开天辟地的盘古

宇宙是如何起源的,这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奥妙。在很久以前,就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

相传,天地本来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好像一个大鸡蛋。盘下就孕育在中间,过了一万八千年,突然山崩地裂一声巨响,大鸡蛋裂开了。其中一些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为地,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混沌不分的天地被盘古分开了,他手托着天,脚踏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每天也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的身体长得有九万里高,像一根巨大无比的柱子,立在天地当中,使天地无法重新合拢,不再变得黑暗混沌。但盘古也十分疲劳了,终于倒下来死去了。

盘古临死之前,天地又发生了奇怪的变化,他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隆隆的雷霆,他呼出的气变成了风云,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身躯和四肢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岳,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海,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田土,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和圆亮的珍珠玉石,他流出的汗水变成了雨露。长在他身上的各类寄生物,受到阳光雨露的滋养,变成了大地上的黎民百姓。这样,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又用他整个身体孕育了天地万物。

关于盘古的神力,还有传说。他哭泣时流的眼泪成了江河,眼睛的闪光变成闪电。说他一欢喜,就是丽日晴天;一恼怒,天空就乌云密布。还说他睁开眼睛就是白天,闭住眼睛就是黑夜。

开天辟地的盘古,受到人们的崇敬。我国西南地区一些民族中,还流传着崇拜盘古的各种仪式和神话。传说南海有绵亘八百里的盘古墓,用来收葬他的魂魄。

炼石补天的女娲

中国上古神话中,有一位化育万物、造福人类的女神,这就是女娲。

据说天地开辟以后,大地上虽然有了山川、湖泊、花草鸟兽,可是还没有人类的踪迹。大母神女娲想创造一种新的生命,于是她抓起了地上的黄土,仿照自己映在水中的形貌,揉团捏成一个个小人的形状。这些泥人一放到地面上,就有了生命,活蹦乱跳,女娲给他们取名叫做“人”就这样,她用黄泥捏造了许多男男女女的人。但是用手捏人毕竟速度太慢,于是女娲顺利拿起一截草绳,搅拌上深黄的泥浆向地面挥洒,结果泥点溅落的地方,也都变成一个个话蹦乱跳的人。于是大地上到处都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女娲还使男女相配,叫他们自己生育后代,一代一代绵延。在神话中女娲不单是创造人类的始祖母,而且是最早的婚姻之神。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宇宙突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半边天空坍塌下来,露出一个个可怕的大变动,半边天空坍塌下来,露出一个个可怕的黑窟窿,地上也也出现一道道巨大的裂口,山林燃起炎炎烈火,地底喷涌出滔滔洪水,各种猛兽、恶禽、怪蟒纷纷窜出来危害人类。女娲见人类遭受这样惨烈的灾祸,就全力补修天地。她先在灌河中挑选许许五彩石,熔炼成胶糊,把天上的窟窿一个个补好。又杀了一只大龟,砍下它的四只脚竖在大地四方,把天空支撑起来。接着杀了黑龙,赶走各种恶食禽猛兽,用芦苇灰阻塞了横流的洪水。从此灾难得以平息,人类得到拯救,人世间又有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让人类更愉快地生活,女娲还造了一种名叫“笙簧”的乐器,使人们在劳作之余进行娱乐。

女娲是产生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神话人物。这个神话,反映出当时人类对自身起源和自然现象的天真认识。至今在我国西南的苗族、侗族中还流传着女娲的神话传说,并把她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逐日英雄夸父

“夸父逐日”是中国古老的神话。它体现了原始先民追求光明的精神。

身材高大的夸父,立下宏愿,决心去追赶太阳,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夸父耳朵上挂两条黄蛇,手里也握着两条黄蛇,随身还携带着一根手杖。一天,太阳升起了,他迈开大步追去,一直追到禺谷。传说禺谷是太阳休息的地方。在太阳落到这里洗浴后,就在巨大无比的若木上休息。到第二天再升起来。这时只见一团巨大红亮的火球就在眼前,夸父已进入太阳的光轮,完全处在光明的包围中。当他正在庆幸自己的胜利时,他感到极度口渴。于是他伏下身子,大口大口地喝黄河、渭水里的水,几下就把两条河里的水喝干了,可还是口喝难忍。他又向北方奔去,想去喝大泽的水,大泽是一片纵横千里的水域。可是夸父还没有达到目的地,就死了,像一座大山一样倒了下来。手杖丢落的地方,出现了一片枝叶繁茂、鲜果累累的桃林。

传说河南、陕西两省交界处的灵宝县东南,有一座夸父山,是夸父留在人间的遗迹,山的北面,有一座好几百里的宽的桃树林。还传说湖南也有一座夸父山,上面还有夸父架锅的三块巨石。

撞断天柱的共工

日月星辰为什么会东升西落?江河为什么都向东流?传说是水神共工撞断天柱的缘故,共工成了正义的象征。

女娲修补好天宇以后,好长时间日月星辰的运行都很正常。可是后来一场战争打乱了这个局面。交战的双方是水神共工和天帝颛顼。

共工是火神祝融的儿子。他长着人的脸,蛇的身子,红色的头发。共工常掌管海洋、江湖、河泽、池沼等世界十分之七的领域。在黄帝和炎帝的一次大战中,共工曾用水帮助他的祖上炎帝作战,颛顼是黄帝的曾孙,黄帝一度让他代行神权。但在他执掌神权期间,他并不顾念人间黎民百姓,还派人断绝了人间和天界的通道,也压迫他所不满意的诸神。更为无理的是他把太阳、月亮、星星都拴系在北方的天空上,固定在那里不能移动。这样,大地上有的地方永远明亮,有的地方永远黑暗,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水神共工乘机率领部下发难,起来推翻颛顼的统治,夺取天帝宝座。

这场战争十分激烈,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一座叫做“不周山”的山脚下。不周山地处西北方向,山形奇崛突兀,是一根极高极高的撑天柱。双方在这里鏖战不息,共工见一时不能取胜,陡然怒气万丈,猛地一头向不周山撞去,只听得哗喇喇巨响连天,刹那间把不周山拦腰撞断。

这时,整个宇宙又发生了一场大变动,西北面的天空因为没有不周山的支撑,倾斜下来,日月星辰再也不能固定在原位,于是白昼、黑夜每天交替一次。而东南面的大地受到山崩的剧烈震动,陷了下去,形成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从此江河的水也不同自主地朝东方流去。

猛志常在的刑天

刑天是与天帝对抗,失败后被断头仍不停止战斗的著名神话英雄。
黄帝用强大的武力打败了炎帝,坐上了中央天帝的宝座,炎帝被迫退到南方。但炎帝的部下并不甘心失败,刑天发誓要与黄帝争夺神位。他左手握一面盾,右手拿一把斧,与天帝开始了一场激战。他们一直杀到常阳山地方,黄帝看准机会一剑向刑天脖颈砍去,刑天那颗巨大的头颅就被砍落下来。刑天见头被砍落,愈加震怒。他毫不示弱,以两只乳头当作眼睛,肚脐当作嘴巴,挥舞武器,继续呐喊战斗。

刑天虽然失败了,但他不屈不挠,战斗到底的英雄精神常常为后人称颂。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用“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诗句,盛赞这位断头英雄。

衔石填海的精卫

“精卫填海”是古人颂扬善良愿望和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

相传,太阳神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边游玩,不断掉进大海淹死了,她死后,灵魂化作一只小鸟,叫做“精卫”,花头、白嘴、红足,长得活泼可爱,她被悲恨无情的海涛毁灭了自己,又想到别人也可能会被夺走年轻的生命,因此不断地从西山衔来一条条小树枝、一颗颗小石头,丢进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她无休止地往来飞翔于西山和东海之间。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热烈赞扬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铜头铁额的蚩尤

蚩尤是勇猛异常的神话人物。他有81(或72)个兄弟,个个都是铜头铁额,头上生有坚利的角,耳边长有剑一般的毛发,以沙石、铁声为食,善于制造各种锋利的兵器,具有无比巨大的神力。

黄帝和蚩尤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蚩尤发动自己的弟兄和南方部族以及山林水泽间的怪神,杀向黄帝所在地涿鹿;黄帝调协四方鬼神各种野地兽及中原一些部族迎战。战斗异常激烈,蚩尤变幻多端,征风召雨,喷烟吐雾,把黄帝军队团团围在大雾之中。直到黄帝的臣子风后制作了指南车,黄帝军队才冲出大雾的包围。黄帝请来应龙,企图以大雨淹死敌人。蚩尤也请来风伯、雨师,刮起一起更猛烈的大风雨,使得黄帝军队四散溃逃。黄帝又叫他的女儿魃上阵参战,暴雨刹那间消失,应龙等伺机真诚杀过来,使蚩尤受挫。黄帝又用神兽夔的皮制成一面大鼓,用雷神的骨头作鼓槌。鼓声惊天动地,五百里外也能听到,蚩尤军队丧魂落魄。黄帝又布鞋列了变化莫测的阵图,把蚩尤军队重重包围起来,蚩尤兵败被俘。

蚩尤被杀于涿鹿,他手脚上的枷铐抛掷后化为一片颜色鲜红的枫林,那是蚩尤斑斑的血迹。又说他被杀于冀州中部,身首异处,因而叫“解”,就是后来山西的解县。

发明八卦的伏羲

传说伏羲的母亲是华胥氏,生活的西北部很远的地方。有一次,她偶然看见沼泽边有一个巨从的脚印,觉得很奇怪,就用自己的脚试,谁知刚一踩下,身子忽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后来就怀孕生下伏羲。伏羲长有人的头,蛇的身子,从小就很有神力,能沿着通天的大树自由上下,长大后当了东方的天帝。

伏羲是一位圣明的天帝,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化始祖。他上知天文、下懂地理,并且熟悉人间万物的自然法则。他发明了八卦,以(乾)这种符号代表天, (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兑)代表泽。伏羲教人民用这几种符号记载万事万物。他还效法蜘蛛结网,把绳子编织成网,叫人民捕鱼打猎。
---我说好【神秘联盟讲解员】 J

射日英雄羿

羿是一位擅长射箭的天神。即使是小鸟飞过,羿也能一箭把它射落。

传说尧当皇帝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旱灾。土地烤得直冒烟,禾苗全都枯干,甚至铜铁沙石也晒得软软的快要熔化了。人民更是不好受,血液在体农会里仿佛在沸腾。怪禽猛兽纷纷从火焰般的森林、沸汤般的江湖里跑出来伤害人民,弄得人民苦上加苦。天帝知道这事后,就叫羿到凡间去解救人民。天帝赐给羿一张红色的弓,十支白色的箭。

异奉了天帝的命令到了凡间,受到人民的欢迎。他于是摆了架势,弯弓搭箭,难准天上的火球,嗖的一箭射去。起初没声响,过了一会,只见天空中流火乱飞,火球无声爆裂。接着,一团红亮亮的东西坠落在地面上。人们纷纷跑的近前去探看,原来是一只三足乌鸦,颜色金黄,硕大无比,想来就是太阳精魂的化身。再一看天上,太阳少了一个,空气也似乎凉爽了一些,人们不由得齐声喝采。这使羿受到鼓舞,他不顾别的,连连发箭,只见天空中火球一个个的破裂,满天是流火。

站在土坛上看射箭的尧,忽然想到人们不能没有太阳,急忙命人暗中从羿的箭袋里抽出一支箭,总算剩下一个太阳没被异射落。

羿在射落九个太阳之后,又为人民除去许多怪禽猛兽。其中有吃人的“犭契犭俞”,牙齿像凿子的“凿齿”,长着九个脑袋的水火之怪“九婴”,毁坏房舍的“大风”兴波作浪的洞庭巨蟒“巴蛇”和大野地猪“封(豸希)”。

错奔月宫的嫦娥

嫦娥原是天上的女神,因为丈夫羿奉了天帝之命到人间除害灭妖,她就跟随他来到地上。羿成天在外,为人民射落九个太阳,杀死怪禽猛兽,顾不上家,嫦娥就慢慢对他不满,一天,羿从西王母那里求来长生不死的灵药。如果两人一同吃了这灵药便可长生不死,一人独吃,就能升成神。羿把药带回家,交给嫦娥,要她好好保管,想挑一个吉日两人一声吃,但嫦娥觉得自从跟了丈夫来到人间吃了不少苦头,灵药既然有升天成神的妙用,何不一人独吃呢?

在一个晚上,嫦娥趁羿不在家,从葫芦里倒出灵药,全吞下肚子去。顿时她的身体轻飘飘的,不由自主地飘出窗户,直向天上飞去。她边飞边想,如果到府,众神要耻笑她自私,况且见了丈夫也不好办,不如到月宫里暂时躲藏一下为好。谁知嫦娥一到月宫,脊梁骨不住地缩短,腰肚却拼命往外膨胀,最后竟变成一只丑陋的蟾蜍(癞蛤蟆)。因此许多古诗里,称月宫为“蟾宫”。

以后又有另外一种传说,说她并没有变成癞蛤蟆,依然是一个超群绝世的美貌仙子。只是她在月宫里非常寂寞,常年陪她的只有一只捣药的白兔和一株桂树。后来多了一个被天帝罚作苦役的吴刚,他不停地确桂树,桂树却随砍随合,他就永远不得休息了。

治水救灾的大禹

古时候洪水滔天,大地上一片汪洋,人民没有居住的地方,有的上山找洞窟藏身,有的在树上学鸟雀做窝巢。飞禽走兽还要和可怜的人类争夺地盘和食物。大禹受了天帝的任命,便带了助手应龙,去拯救人类,治理洪水。

禹先率领天下群神赶走了兴风作浪的水神共工。随后叫一只大黑龟把息壤驮在背上,跟着自己。这息壤是一种神士,只要放在地上,就会不断生长,积成山堆。禹一路上用它来填平深渊。应龙也在前面开路,用尾巴划地,禹叫人民在应龙尾巴划过的地方挖掘河道,把洪水引导到江海。到了桐柏山,禹又设法擒服水怪无支祁。这无支祁形状像猿猴,力大却胜过九只大象,整日横蹦竖跳,没一刻安静,使得那地方总是刮风打雷。禹拿大铁锁锁住无支祁的脖子,把他压在龟山下面,禹因为治水非常繁忙,没有一点空闲,三次路过家门口都没有进去。

经过许多艰难和困苦,禹终于治好了烘炎。可是还有别的灾害。有一个蛇身九头的怪物叫“相柳”,贪暴无厌,一口气要吃掉九座山上的东西,什么地方只要给他一碰一喷,马上变成水泽,危害百姓。禹就运用神力杀死相柳。 这时才天下太平,人民安民乐业,禹当了天子。九州的地方官送来许多铜,禹就叫工匠铸成九只宝鼎。鼎上刻绘着各种毒虫害兽和妖魔鬼怪的图像,使人预先对这些东西有所提防。人民感念禹的恩德,就叫宝鼎为“禹鼎”,以后又把“禹鼎作为辨认奸邪的代名词。

禹一生兢兢业业为人类谋取幸福安宁,受到世世代代的人们所崇敬。在浙江绍兴市南郊建有楼宇巍峨的大禹庙,以纪念他的功绩。

为父报仇的眉间尺

眉间尺是铸剑名匠干将的儿子。他父亲曾专心致志为楚王怕干将又替别的国君铸剑,可是残暴的楚王怕干将又替别的国君铸剑,就把干将杀了。干将临死前曾留下另一把宝剑,要他未出世的儿子日后替他报仇。

眉间尺因为眉梢之间的距离有一尺宽,因此有这外号。他从小没有父亲,受尽邻家孩子的欺侮。到他稍稍长大,他母亲莫邪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眉间尺决心为父报仇。他拿了干将藏在松树柱子里的宝剑,带上干粮,直奔京城而去。楚王心里有鬼,梦见眉间尺来杀他,醒来赶紧叫人张贴榜文,画上眉间尺的图像,重赏捉拿。

眉间尺看情形不好,赶紧跑到深山暂时躲避。就在他无计可施、哀伤悲痛之时,走来了黑衣人。这黑衣人替他出了主意:用眉间尺的头,假意向楚王求赏,趁机杀掉楚王。眉间尺觉得只有这个办法才能完成自己报仇的心愿,就从背上抽出宝剑,使劲往颈脖一抹,割下自己的头,连同宝剑一块交给黑衣人。

黑衣人去见楚王,献上人头,楚王一见,顿时放下心来,认为凶手已经捉到,吩咐兵士把眉间尺的头掷到城外荒野里去。黑衣人忙阻拦说,这颗人头应该放在汤锅里煮烂,否则还会兴妖作乱的。楚王同意了。眉间尺的头颅在锅里煮了三天三夜,面容一点也未改变。黑衣人要楚王亲自到锅边看一下,说只有用大王的雄威压一压邪气,头才会烂。楚王不知是计,走近汤锅,探头去看,这时黑衣人抽出宝剑,只见一道寒光过后,楚王的头就断落在汤锅里。

眉间尺的头立刻从锅底冒上来,咬住楚王的耳朵,楚王的头也反扑上去,两颗头你咬我扑,一时不分胜负。黑衣人见此情景,连忙割下自己的头,帮眉间尺去斗楚王。过了七天七夜,眉间尺终于赢了,三颗头颅也被煮得稀烂,分不清哪是楚王,哪是眉间尺和黑衣人。人们把汤锅里的东方分作三份,葬在三个地方,修了坟墓,统称“三王墓”。

不怕艰难,挖出不止的愚公,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传颂。

愚公是个近九十岁的老人,住在太行、王屋两府大山对面,高山档住他一家进出的道路,很是不便。他就把一家大小叫来商量,是不是把这两座山搬走。愚公的儿孙们都赞成他搬山的想法,可他妻子却觉得事情不这么简单。愚公年纪快九十了,怎么搬得走这两府大山呢?再说,即使能搬走,那这许多泥土石块又朝哪里堆?愚公的儿孙们认为这并不难,只要把泥石堆到渤海里就完事了。于是一家老小就开始挖山连邻居也来帮忙。大家挖土、畚泥忙开了。河曲地方有个智叟见了这情景,便笑着对愚公泼冷水,说无论如何也挖不了这两座大山。但愚公不理会智叟,决定世世代代继续挖山的事业,总有一天会成功。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去把两府大山背走,一座放到朔东,一座放到雍南。

③ 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

传统节日表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日,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17、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还有几位圣贤的诞辰日:
关帝诞:六月廿四
至圣先师孔子诞:八月二十七
苍颉至圣先师诞 :三月廿八
鲁班公诞:六月十三日(五月初七)
伏羲诞辰: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
炎帝神农诞:四月二十六日
黄帝诞辰:二月初二
诸葛孔明诞辰:七月二十三日
孟子诞辰:四月初二
岳飞诞辰:二月十五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日
释迦佛陀诞辰:四月初八
屈原诞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附1: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
正月初二 祭财神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正月初七 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
正月初八 谷日/顺星 众星下界之日 也称“祭星”、“接星”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石不动”“十不动” 老鼠嫁女
附2:其它节日:
“半年节” 有六月十五日的、六月十四的、六月六的、六月五日的、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说!
观音诞: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观音菩萨的信仰已经超出了佛教的范围,他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愿望!
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的诞辰日!
七月初一日,俗称开息门
填仓节: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祭祀节日,在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仓节、天仓节,是祭祀仓神的节日。
[

④ 福州民俗传统

音乐、戏曲

福州茶亭十番。“十番”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有认为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记载,此乐种因用笛、管、萧、提琴、云锣、铴锣、木鱼、檀板、大鼓这十种乐器轮番反复演奏而称“十番”。有认为福州话“番”与“欢”同音,“番”由“欢”演变而来。福州十番音乐是一种著名的民间乐器演奏形式,它是由当地民间龙灯舞演变发展而来的,原来只是龙舞灯的伴奏打击乐,乐器只有狼帐、清鼓、大小锣、大小钹等,后又逐渐加入笛、管、笙、椰胡等丝竹乐器。十番的曲调来源可分四类:1、曲牌,为流行于当地的民间音乐;2、小调,为逐渐乐器化的民间小调;3、哗牌,当地流行的唢呐曲4、打击乐,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清锣鼓”。演奏形式分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外演奏边走边唱,室内演奏乐队为前堂和后堂,前堂以金革为主,后堂以丝竹为主。

闽剧俗称福州戏,流行于福州方言地区及宁德、建阳、三明等地。闽剧是明代末年的儒林戏和清中叶以来的江湖戏与平讲戏这三种不同艺术风格的戏种,互相渗透融合,并吸收了徽戏和昆曲而形成了以唱逗腔的儒林戏为主的综合性多声腔剧种。闽剧表演动作强烈,粗犷,如舞台上常有三赶三追,扁嘴憋脸,抖手颤腿,耍发甩须等表演程式。但也有部分生、旦其动作较为细致典雅。

佳节

福州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外,还有许多独有的节日。农历正月二十九,福州要过“拗九节”(也称“后九节”“孝九节”“送穷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和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桂圆、红豆、胡桃、芝麻等配米煮成“拗九粥”,用来祭祖和馈赠乡亲。已嫁的女儿要送上一碗“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福州俗语“逢九必穷”,认为人年龄上的“九”或“九”的倍数要交穷运,必须设法送穷。

寿诞丧葬

福建重视给长辈祝寿。福州传统是男庆九,女庆十。比如男人六十大寿,必须提到五十九岁那一年做,因为“九”与“久”谐音,象征着长寿。此外,在正寿前一天,必须先做“镶寿”。即在寿诞前一天,把小辈们送来的寿烛在祖先灵前全部点燃,三碗寿面分别插三朵纸花,族内小辈对过寿者叩拜,然后落座喝酒赏乐。小辈如果有钱,可请儒道设堂念经,替过寿者向北斗星求福寿,称“拜斗”。

福州丧葬习俗十分繁琐和奢侈。当逝者弥留之际,亲人必须将其床上蚊帐拆卸掉据说是为了让死后的灵魂好出窍;逝者断气后,必须为死者更衣,并在大门口“贴白”放炮。然后派人四处报丧,再准备好装满土沙的大脚桶,将素烛点燃后插在桶内,将其放置逝者床前地上,仿佛为死者奔赴黄泉路上照明。逝者脸上需盖上白纸,以示阴阳有别。

信仰禁忌

福建民间普遍存在着对树木山石的崇拜。凡是较为古老的树木,都被看作为有灵气的神木。如枫神、榕神、樟神、松公等。其中榕树作为吉神化身而更受信仰。无论城镇乡村,大凡在浓荫蔽日的著名古榕下,都会有人在树下敬香,祈求平安。

福州的生活禁忌可谓无处不在。主人请吃饭是,往往将饭盛得山般高,客人尽可以表示吃不了这么多,将饭往主人饭碗里拨,但千万不要犹豫不决,更不要顺手将筷子插在饭碗上,这样极不吉利。因为福州在供奉灵堂棺头时,有一碗装得爆满的“丧食”,上面直插一双筷子。赴结婚宴席时,不能将盘碗重叠,否则就意味着重婚。说话禁忌更多,“要碗饭”应称“来碗饭”,以避要饭之意。

饮食与饮茶

在我国京、鲁、闽、粤、苏、皖、川、湘八大菜系中,闽菜别具一格。

福州菜是闽菜的主要代表,有着独特的风味。福州菜肴用料和调味均以地方材料为主,操作注重刀工、火候,色、香、味、形俱佳,烹调上擅长炒、熘、煨、炖、蒸、爆诸法,其主要特点是:(一)善用糖。福州人煮菜,喜用糖调味,偏于甜、酸、淡,与川菜、湘菜多用辣椒形成不同的风格。用糖可以去腥,用醋是酸能爽口,适合福州炎热气候口味;淡是为了保存原味和鲜味。(二)常用糟。红糟是福建特产,福州菜肴有炮糟、淡糟、醉糟等十余种用糟法。此外,在调味品中也有用虾油。(三)多汤菜。福州菜善于以汤保味,有“百汤百味”之说。汤是闽菜的精髓。福州菜花色品种有2000种以上,其“佛跳墙”、“淡糟炒竹蛏”等都是名扬海外的名菜。

福建雨量充沛,多红黄土壤,具有种植茶叶的优越条件。绿茶、乌龙茶、红茶、花茶、白茶和紧压茶是我国六大茶类,除主要为少数民族饮用的紧压茶外,其他五大茶类福建都有大量生产,且几乎每县都产茶,与浙、湘、皖、川并列为我国五大产茶区,其中一些珍品,如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福鼎“白毫银针”等闻名遐迩。福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南唐时闽北已有“北苑御茶园”,饮茶风俗为全国最盛之地,已成“家不可一日无茶”,形成独有的饮茶风俗。

热点内容
绿植婚纱草 发布:2025-05-12 16:09:14 浏览:964
生宣工笔牡丹 发布:2025-05-12 16:04:06 浏览:636
上译茶花女 发布:2025-05-12 15:01:24 浏览:121
国家级茶花 发布:2025-05-12 14:55:08 浏览:250
卉苑鲜花 发布:2025-05-12 14:05:48 浏览:610
对一朵花的微笑 发布:2025-05-12 13:53:36 浏览:318
芬迪樱花香水 发布:2025-05-12 13:46:39 浏览:845
童真与花艺 发布:2025-05-12 13:46:39 浏览:942
玫瑰能放多久 发布:2025-05-12 13:20:13 浏览:464
炫舞七夕抽奖 发布:2025-05-12 12:57:30 浏览: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