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赏析

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赏析

发布时间: 2023-03-30 00:00:45

Ⅰ 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

作者 | 华兹华斯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在山谷之上飘游,

偶然邂逅一片鲜花

那是金色的水仙,

在湖畔,在树下,

它们盛开,它们在风中舞蹈。

它们犹如银河的星辰一般密集,

它们犹如群星一样闪烁。

它们沿着海湾的轨迹流浪,

它们通向无穷无尽的远方。

放眼望去都是它们的所在,

它们欣喜,它们一起舞蹈。

粼粼湖波也随之跳跃,

却不知它们何其的轻灵。

遇见的诗人,

也禁不住欢悦,

但我久久凝视却依然不解——

这景象给我精神带来的财富。

后来每当我郁郁寡欢,

心灵空漠时,

这景象就在我脑海里重现,

安慰我的寂寞,

我又重新变得欢悦。

Ⅱ 我孤独的漫游像一朵云为什么诗人一开始先描述云朵

诗人一开始先描述云朵是为了后文做铺垫。诗人描绘了一朵流云,孤寂地飘荡在上空,突然,一大片水仙映入眼帘。

第二个诗节着重描写的水仙,把水仙比作天空的点点繁星,又描绘了水仙花簇延绵不断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水仙随风摇曳起舞的优美姿态。

简介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创作的抒情诗。该诗通过对英格兰北部的春天湖边的水仙花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交流,诗人从中找到了未泯的童心,窥见了一种永恒的生机。该诗格律为抑扬格四音部,每节诗中一三行、二四行、五六行分别押韵,格调清新欢快,优美流畅。

Ⅲ 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主题是什么

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主题是人与陵橡自然共为一体。该诗通过对英格兰北部的春天湖边的水仙花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银磨交流,诗人从中找到了未泯的童心,窥见了一种永恒的生机。诗人将自己的心绪与水仙紧紧联系在一起,暗示了水仙这样的自然景物与人类有着相近的精神和个性,进而揭尺搏旁示了整个大自然与人类共为一体的主题。

Ⅳ 《我孤独的漫游,像一朵云》这首诗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为一首诗歌,作者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诗人。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骚塞(Robert 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他们也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喜爱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 华兹华斯在1843年被任命为“桂冠诗人”,然而纵观他的一生,其诗歌成就是突出的,不愧为继莎士比亚、弥尔顿之后的一代大家。

诗文(飞白 译)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忽然间我看见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

在银河里闪闪发光,

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

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

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

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

粼粼波光也在跳着舞,

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

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

诗人怎能不满心欢乐!

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

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1902年4月,英格兰北部还是乍暧还寒,诗人华兹华斯又和友人来到湖畔漫游。这天风有点大,水波粼粼。他们惊喜地在树下发现几株黄水仙,接着往前走水仙越多,直到他们走到一个湖湾,面前的情景让他们惊呆了:狭长的湖湾恍若无边,却铺满了无数黄水仙,水波涟涟,水仙摇曳,如满天星闪。华兹华斯回去后,不久就写下了这首名诗:《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因为这首诗有多处对舞蹈的描写,“水仙、粼粼波光和诗人的心”,以及诗人提到的‘我的心’,那么,“诗人为什么会写到舞蹈呢?”诗人为什么提到水仙舞蹈,很简单,就是在风吹下成片的水仙花随风摇曳的样子像在跳舞,诗人只是在做一个场面的描述。然后再接着邵然他们的话,在成群摇曳水仙的感染下,诗人感觉湖面在跳舞,最后感觉自己的心都在跳舞,感情也就随之发生了转变。

在风的吹拂下,作者首先看到了“一群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但这仅仅是一个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描写。然后,作者写道:“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注意这里的动词是“欢舞”,表明作者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变化。接着“粼粼波光也在跳着舞”,这是另一自然景物的过渡,到最后,“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整首诗的意象过程是从水仙到水波再到诗人的心,水仙花带动水波跳舞,水波带动诗人的心跳舞,是一个从景到心的过程,自然治疗了诗人的内心。

Ⅳ 华兹华斯的代表诗作的原文

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 作者:华兹华斯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s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e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
Outdid the sparking waves in glee:
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In such a jocund company!
I gazed – and gazed-- but little thought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For oft, when on my cout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忽然间我看见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
在银河里闪闪发光,
它们沿着河湾的边缘
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
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
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

鳞鳞波光也在跳着舞,
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
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
诗人怎能不欢欣快乐!
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
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
1798年9月至1799年春,华兹华斯同多萝西去德国小住,创作了《采干果》、《露斯》和短诗《露西》组诗,同时开始写作长诗《序曲》。1802年10月,华兹华斯和相识多年的玛丽·郝金生结婚。
这段时间,华兹华斯写了许多以自然与人生关系为主题的诗歌,中心思想是大自然是人生欢乐和智慧的源。1803年华兹华斯游苏格兰,写了《孤独的收割人》。1807年他出版了两卷本诗集,这部诗集的出版,总结了从1797至1807年他创作生命最旺盛的10年。

Ⅵ 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的主题是什么

温馨舒适,表达对自然和亲情的羁绊。
这首诗是华兹华斯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写仔敬于1804年。凯颤据说此诗是根据诗人兄妹俩一起外出游玩的温馨画面迸发灵感而作,主要是以兄妹俩在一起温馨舒适为主要基调。
《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盯戚败游》片段: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越过山谷飘过天边木然间我看见,大片,金黄的水仙在湖畔,在树下,随微风摇曳起舞,如银河繁星,水爱问共享资料,不停歇的闪亮连绵,连绵不断,沿着水湾的岸边,一眼瞥见一万朵。

Ⅶ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时态预示着什么

华兹华斯经典诗歌《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原文及赏析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忽然间我看见一群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在树荫下,在湖水边,迎着微风起舞翩翩。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在银河里闪闪发光,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粼粼波光也在跳着舞,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诗人怎能不满心欢乐!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飞白 译)李好摘 要:《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代表作之一,因其文笔清新,自然流畅而广为流传。本文主要从诗歌的韵律,语篇衔接和思想内容三个方面鉴赏此诗。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湖畔诗人”的领袖,同时也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早年他受到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尤其是卢梭“回归自然”的影响。英法战争爆发后,他“归隐”湖畔,致力于诗歌创作,并逐渐构建了自己的诗歌创作理论。《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则是他其中的代表作之一,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定下了基调。[1]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骚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他们也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喜爱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华兹华斯认为“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主张诗人“选用人们真正用的语言”来写“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而反对以18世纪格雷为代表的“诗歌词藻”。他进而论述诗和诗人的崇高地位,认为诗非等闲之物,“诗是一切知识的开始和终结,它同人心一样不朽”,而诗人则是“人性的最坚强的保护者,支持者和维护者。他所到之处都播下人的情谊和爱”。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因而英美评论家将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写于1804年,源于诗人与妹妹多萝茜一起外出游玩时深深地被大自然的妩媚所吸引这一经历写成的,体现了诗人关于诗歌应描写“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这一诗学主张。一、韵律从韵律上看,全诗分为四个诗节。一个诗节有六行,每一诗行四个音步,而且大部分都是抑扬格,所以华兹华斯基本上用抑扬格四音步来写这首诗。此诗中,韵脚也遵循一定的规律:第一行与第三行押韵,第二行与第四行押韵,最后两行押韵,即韵脚遵循ababcc的规律,ababcc的韵脚使诗歌有了很强的节奏感,朗诵起来流畅又朗朗上口。总体来说,此诗的节奏十分鲜明,但并不是每一个诗行都采用了同样的韵律。例如第一诗节的第六行: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这个诗行只有三个重音,首尾对称,在整齐的四音部中突然出现一个三音步,就如同诗人原本如云朵一般慢慢飘荡在上空,突然水仙进入了自己的视野,打破了自己缓缓的节奏I一般。在第二诗节的第六行: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此诗行突然由上一诗行的抑扬格变成了扬抑格,突出了动词“Toss”的动感,生动地描绘了水仙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正是由于这些韵律的变化,诗歌的表现力得到了加强,使得这首诗更活泼,描写的水仙形象跃跃于纸上。二、语篇衔接根据语言学家韩礼德和哈桑的理论,语篇的衔接有五种手段:照应,连接,省略,替代以及词汇衔接。[2]连接是语篇中最常见的衔接手段,此诗中作者多处妙用连词,如: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此处作者把水仙花比作天上的繁星,用“and”将繁星闪闪的状态紧呈于下一个诗行,把读者的思绪由地上的水仙引到天上的繁星,扩大的读者的思绪空间。此诗当中运用得最多的衔接手段是词汇衔接。词汇衔接分为以下两类: 重复(repetition)和搭配(collocation)。首先是文中水仙一词的重复,“daffodils”一词在第一诗节的第四诗行第一次出现,然后在诗的末尾再次出现,贯穿全文,首尾呼应,突出强调了诗歌的主题。其次,“I”一词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五次, “me”和“my”出现三次。作者把自己比作一朵流云,以流云的视角欣赏水仙的风姿,文中多次用第一人称,将读者带入流云的视角,使得读者能更真切地感受到水仙花的一摇一摆。此外,“dance”一词在整首诗中一共出现了四次,每一个诗节一词:
第一诗节: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第二诗节: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第三诗节: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第四诗节: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dance”是文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象,整首诗中“dance”的重复将水仙花翩翩起舞的姿态和诗人愉悦的心情联系在一起,水仙花起舞,诗人的内心也跟着“舞蹈”起来,这种联系贯穿整首诗歌,生动形象。本诗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词汇重复,那就是在第三个诗节,诗人重复了同一个动词:I gazed----and gazed----but little thought,两个紧连着的“gazed”表达了作者溢于言表的欣喜之情。除了原词的重复,诗中还出现了不少同义词。例如: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诗中灵活多变地运用两个同义词组a crowd, a host, 既避免了诗歌语言形式的呆板,又使得语言衔接上更加灵活,语义上这一组同义词的运用又突出强调了水仙花的繁茂。三、内容与思想《我独自漫游,像一朵流云》一诗情景交融,诗人的情感与水仙紧紧联系在一起。诗中一共有四个诗节,第一个诗节描绘了一朵流云,孤寂地飘荡在上空,突然,一大片水仙映入眼帘。第二个诗节着重描写的水仙,把水仙比作天空的点点繁星,又描绘了水仙花簇延绵不断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水仙随风摇曳起舞的优美姿态。第三个诗节将诗人与水仙联系在一起,水仙欢快地“舞蹈”起来,诗人的愁云也逐渐消散了。诗人在第三诗节中指出他从未想到此时此刻看到的场景会影响他以后的心绪。第四个诗节诗人写到他领悟了“这精神所给我的心灵至宝”,每当诗人百无聊赖,心灵空寂时,只要想起这一片水仙花,他的心灵就能得到慰藉。这一首诗充分体现了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自然观:自然与人本为一体,只有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才能净化情感,达到和谐,生命的本质才能体现。对大自然的亲近,暗喻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否定与厌恶。诗人将自己的心绪与水仙紧紧联系在一起,暗示了水仙这样的自然景物与人类有着相近的精神和个性,进而揭示了整个大自然与人类共为一体的主题。华兹华斯歌
四、总结华兹华斯是英国历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流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从韵律,语篇结构,思想内容等三个方面对此诗进行赏析,这首诗整体遵循抑扬格四音步的韵律,却又不完全遵照这个规律,诗人偶尔变换的节奏使得这首诗重点更加突出。诗歌虽然短小,语言形式独具一格,但通过对这首诗的语篇分析,可以发现整首诗结构紧凑,语意连贯。在这24行的小诗里,通过对水仙花的赞美和讴歌,诗人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提倡人们应该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5.9
网络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华兹华斯经典诗歌《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原文及赏析
华兹华斯经典诗歌《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原文及赏析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第 1 页
忽然间我看见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
在银河里闪闪发光,
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
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
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
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
粼粼波光也在跳着舞,
第 2 页
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
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
诗人怎能不满心欢乐!
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
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Ⅷ 经典赏析:我好似一片孤独的流云

《我好似一片孤独的流云》是华兹华斯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各种版本文学选读的必选诗篇。此诗写于1804年,写的是1802年4月的一个春日,华兹华斯和妹妹多萝西沿湖散步,忽然发现湖边一大片金黄色的水仙和湖水的涟漪一起摇曳起舞;大自然的美好景色成了诗人的一种美好的回忆。后来,几经追忆,咀嚼,写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全诗共四节,分成两大部分:写景和抒情。诗的开篇以第一人称叙述,诗人把自己比作一片流云,孤独而高傲,格调显得低沉忧郁。接下来,诗人突然看到大片的水仙花沿着湖湾铺开,摇曳生姿,迎风起舞,在这快乐的“旅伴”的陪同下诗人也如痴如醉。第二部分,也是全诗的点睛之处,叙述了诗人从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中获得了崇高的精神慰藉,飘曳的水仙花成了他的一笔察野永久的、可贵的精神财富。

这首诗语言清新,毫无华丽的辞藻,但是简单中却有深意。比如,一个平常的动词dance在此诗中就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了三次。第一节中的dancing描绘水仙在树源凯下迎着微风欢舞;第三节(第13行)中的danced把水仙和湖水联系在了一起,湖波起伏,似乎同样在欢舞;最后一节中的dances描述诗人的心灵和水仙一起起舞,暗示雹没唤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和谐,从而揭示出想象的作用。

在这种人对自然的反思中,人享受到了自然美景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能用心灵的眼睛(inward eye)看到记忆中的自然世界,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也是华兹华斯“在平静之中回忆起来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这一诗歌主张的最好印证。同样,这种美好的感觉在他的《丁登寺旁》(Tintern Abbey)也曾出现:“这些美好的形体/虽已久别,倒从来不曾忘怀,/不是像盲人看不见美景,/而是每当我孤居喧闹的城市,寂寞而疲惫的时候,/它们带来甜蜜的感觉,/让我从血液里心脏里感到,/甚至还进入我最纯洁的思想,使我恢复了恬静”。

Ⅸ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译文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威廉·华兹华斯

Iwanderedlonely as a cloud.

我似浮云独自游。

Thatfloatson high o'ervalesand hills.

悠然溪谷群山中。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霎时美景入眼帘。

A host, of goldendaffodils.

金色水仙朵朵开。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遍布湖畔树荫下。

Fluttering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摇曳风中舞翩翩。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璀璨漫漫如繁星。

Andtwinkleon the milky way.

连成一片似银河。

Theystretchedin never-ending line.

遥望水湾堤岸处。

Along themarginof a bay.

无边无垠路长长。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千朵万朵入眼帘。

Tossingtheir heads insprightlydance.

舞姿曼曼频点头。

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

水波荡漾生涟漪。

Out-did thesparklingwaves inglee.

水仙却更显欣怡。

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此情此景伴相随。

In such ajocundcompany.

诗者怎能不欢愉。

I gazed---and gazed---but little thought.

沉思许久终未解。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此等财富何以计。

For oft, when on my couch I lie.

每每榻上细思量。

Invacantor inpensivemood.

几时冥想几时空。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水仙之美心中念。

Which is the bliss ofsolitude.

享受平静如恩赐。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我心重又燃愉悦。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与花共舞方欢畅。

(9)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赏析扩展阅读:

作者: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

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

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创作背景:

《我似浮云独自游》,创作于1804年,被认为是威廉·华兹华斯最著名的作品,同时,也被赞誉为英国诗歌史上最杰出作品之一。

据诗人自述,1802四月十五日的傍晚,他与妹妹多萝西于英国阿尔斯沃特湖畔的格林可因湾散步,见到了一片片金色的水仙花在风中翩翩起舞的美景,从而产生了灵感,创作了这首传世诗作。

Ⅹ 咏水仙的译文2

咏水仙 又译为 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
我独自漫游,像山谷上空 悠悠飘过的一朵云霓,蓦然举目,我望见一丛 金黄的水仙,缤纷茂密;在湖水之滨,树荫之下,正随风摇曳,舞姿潇洒。
连绵密布,似繁星万点 在银河上下闪烁明灭,这一片水仙,沿着湖湾 排成延续无尽的行列;一眼便瞥见万多千株,摇颤着花冠,轻盈飘舞。
湖面的涟漪也迎风起舞,水仙的欢悦却胜似涟漪;有了这样愉快的伴侣,诗人怎能不心旷神怡!我凝望多时,却未曾想到 这美景给了我怎样的珍宝。
从此,每当我倚榻而卧,或情怀抑郁,或心境茫然,水仙呵,便在心目中闪烁——那是我孤寂时分的乐园;我的心灵便欢情洋溢,和水仙一道舞踊不息。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从法国回来不久。诗人带着对自由的向往去了法国,参加一些革命活动。但法国革命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随之而来的是混乱。诗人的失望和受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后来在他的朋友和妹妹的帮助下,情绪才得以艰难地恢复。这首诗就写于诗人的心情平静之后不久。
在诗的开头,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朵孤独的流云,孤单地在高高的天空飘荡。孤傲的诗人发现一大片金色的水仙,它们欢快地遍地开放。在诗人的心中,水仙已经不是一种植物了,而是一种象征,代表了一种灵魂,代表了一种精神。
水仙很多,如天上的星星,都在闪烁。水仙似乎是动的,沿着弯屈的海岸线向前方伸展。诗人为有这样的旅伴而欢欣鼓舞、欢呼跳跃。在诗人的心中,水仙代表了自然的精华,是自然心灵的美妙表现。但是,欢快的水仙并不能时时伴在诗人的身边,诗人离开了水仙,心中不时冒出忧郁孤寂的情绪。这时诗人写出了一种对社会、世界的感受:那高傲、纯洁的灵魂在现实的世界只能郁郁寡欢。当然,诗人的脑海深处会不时浮现水仙那美妙的景象,这时的诗人双情绪振奋,欢欣鼓舞。
诗歌的基调是浪漫的,同时带着浓烈的象征主义色彩。可以说,诗人的一生只在自然中找到了寄托。

热点内容
绿植婚纱草 发布:2025-05-12 16:09:14 浏览:964
生宣工笔牡丹 发布:2025-05-12 16:04:06 浏览:636
上译茶花女 发布:2025-05-12 15:01:24 浏览:121
国家级茶花 发布:2025-05-12 14:55:08 浏览:250
卉苑鲜花 发布:2025-05-12 14:05:48 浏览:610
对一朵花的微笑 发布:2025-05-12 13:53:36 浏览:318
芬迪樱花香水 发布:2025-05-12 13:46:39 浏览:845
童真与花艺 发布:2025-05-12 13:46:39 浏览:942
玫瑰能放多久 发布:2025-05-12 13:20:13 浏览:464
炫舞七夕抽奖 发布:2025-05-12 12:57:30 浏览: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