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裙梅一朵
Ⅰ 求好的诗歌
原创
永恒和瞬间
我们相逢在美丽的春城,
记得那天春雨蒙蒙。
我急匆匆地赶往书店,
未带雨具便行进在霏霏雨中。
是谁的伞擎在了我的头顶?
一双明眸流淌着真诚。
瞬间的戒备烟消云散,
我们在一把伞下相互跟从。
书店门口我致谢连声,
你微笑着回到雨中。
遨游书海我忘了一切,
直到肚里唱起了空城。
我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本,
尽管胸中还回荡着书中的激情。
当我即将走出书店大门,
你的伞再次罩在我的头顶。
仿佛经历了一场梦,
你有如天使一般如影随形。
我们再一次并肩走进春雨,
背影在雨幕中化为永恒。
Ⅱ 红裙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红裙》是一本由彭海燕著作,群言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240,文章吧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裙》读后感(一):“变味”的教师节
又是一年的九月,不管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要回到学校去了。每年的这个时候,还有一个节日是献给我们可敬的教育工作者的。然而离开学校久了,大多数人都已经淡忘了。
在1985年,新中国才有了第一个教师节。日期选在9月10号,是为了能让广大学生在开学之初就建立起尊师重教的观念。不过短短三十年,教师节的味道已经变了太多。对于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来说,自己的节日如今只剩下学生敷衍般的一句问候和工资卡上一点微弱的变动。
教师节走过的三十年,也是中国市场经济轰轰烈烈高歌猛进的三十年。但与中国社会沧海桑田的变迁不同,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舞台从没有超出过三尺的讲台。虽然一直以来教师都是受到尊敬和羡慕的职业。但是教师的个人社会地位已经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时下畅销的小说《红裙》中就深刻反映了这一现象。小说的主人公梅一朵是一位美貌才女。在家庭的影响下,她进入了师范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不过她早早就看透了那“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不过是教师对自己善意的谎言。因此她不惜以婚姻为代价来逃避成为一名老师的宿命。无奈,进军电视台铩羽而归,这位内外兼具的大美人只能到一所贵族学校做一名低年级的班主任。
人的痛苦往往来源于比较。以学生为桥梁,一边是普普通通的老师梅一朵,一边是大富大贵的家长。大富大贵的家长即使会送上红包以示尊敬;然而对面而坐,清贫的梅一朵又不可避免地“低人一等”。因为社会的地位划分早已蔓延到了学校。孩子作为下一代,肩负了来自上一代近乎全部的希望。为孩子在学校里争取到优势已经成为中国家长们的共识。“哪个领导的孩子要特别照顾”、“哪个家长为学校捐了多少钱”这些话题已经让我们习以为常了。而教师却在其中被迫做着选择。当教师接受了市场化的改变,教师的光环就难以避免地蒙上灰尘。当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的宣言被打破后,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变得如同商业合作一般。正是这一层的改变,让梅一朵对自己产生了自卑、对学生的母亲们产生了嫉妒、也为她后来与学生的家长发生恋情埋下了根源。而这一切最终给这一个柔弱的女教师带来了不可抚平的创伤。
从内心扭曲产生的落差开始,又怎么可能走向幸福的结局?可是那最初的诱惑,又有谁能真正一笑而过?梅一朵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但又有多少个真实的故事里透着她的影子?
这个浮躁功利的时代里,教师也未能免俗,自愿走下了那光辉的神坛,要沾染这尘世的一身俗灰。而这背离了我们长久以来的道德传统、也背离我们对这个职业的要求。但也正是整个社会在不自觉中为这个“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撒下了一把又一把的尘土。
在这新中国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不妨重新思考这些年来我们强加给教师的改变、强加给教育的改变、强加给孩子的改变。我们受困于这个时代,所以才不该让这个时代延续到下一代。
《红裙》读后感(二):《红裙》之中品红尘,过百味人生
读完《红裙》,掩卷,深深叹息,为主人公梅一朵,那位深爱红裙的红尘女子,为这滚滚红尘中的百味人生。
梅一朵是凤码头棚户区走出来的一个充满才气的女子,因为出身,就更加渴望拥有一个好的工作,一份美满的爱情。于是,为了进电视台,嫁给了不爱的人。又因为想要拥有爱,与有着儒雅风度的刘冬明纠缠不清,而后又因为伍海洋的一些暗示,陷入一种错位的情欲之中。小说以红裙为暗线,以梅一朵与所谓的两个社会精英的爱恨纠葛为明线,刻画主人公渴望在社会中得到成功,得到认可。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你所谓的才华,根本不值一提,你红裙下的诱惑,也只是丢下尊严的唯一安排。还好,经历过后,她终于不再纠结,安然做回她自己——凤舞码头出生的女子。
这部小说除了针砭时弊,具有深刻的社会批评意识之外,文字方面,也特别精美,古典诗词的植入,更给主人公梅一朵增添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悲悯感。
红裙扮红尘,红裙百味,红尘百味……《红裙》之中品红尘,过百味人生。
《红裙》读后感(三):红裙之下,多有丑类
《红裙》的主人公梅一朵生在棚户区凤码头,长得漂亮,还是所谓“风流寡妇”的女儿,自小就受到旁人另类的目光。她自然想要摆脱这样的卑微出身,摆脱众人的指指点点。师范大学毕业后她为了进电视台而嫁给了自己并不那么爱的人。可电视台的那些男人们,看重的是她的才华,还是她的漂亮?转到贵族学校当老师,学校难道就是一块纯洁之地?这样的贵族学校更多的是讲身份、论贫富的地方!关系的复杂并不弱于外面社会。梅一朵爱上握有实权、风度儒雅的官员刘冬明,是爱情,还是想借此摆脱自己的命运?她自己也说不清。这种爱情也注定没有结果。房地产商伍海洋试图玩弄她,她抗拒,但抗拒得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捉弄吗?这部小说没有去唱高调,只是冷静地叙述,至于评判,则留给了我们这些读者。而我们,又该怎样去评判这部小说,评判这个社会,评判我们自己呢。
《红裙》读后感(四):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人性
这部小说写到女主人公与身为官员的刘冬明和身为地产商的伍海洋之间说不清是情还是欲之间的纠葛,我原本以为是以 *** 、贪腐为主题的小说。却没想到作者没有走像这样的俗艳套路。说实话,看完后我觉得这里面没有泾渭分明的好人与坏人,他们都是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当下这个社会的人。每个人都遵循着自己的理想和欲望生活。作为市 *** 秘书长的刘冬明儒雅、有自己的为人原则和方式,他最后的结局似乎也让人无法简单地用批判来对待。伍海洋的从商手段也不是一个个体行为,似乎这几十年来是中国商人的一种普遍的模式。梅一朵为了摆脱自己卑微的出身而对感情采取的一些态度,似乎也无可指责。也许,这就是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人性吧。
《红裙》读后感(五):情还是色?兽还是人?
这部小说写到女主人公与身为官员的刘冬明和身为地产商的伍海洋之间说不清是情还是欲之间的纠葛,我原本以为是以 *** 、贪腐为主题的小说。却没想到作者没有走像这样的俗艳套路。说实话,看完后我觉得这里面没有泾渭分明的好人与坏人,他们都是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当下这个社会的人。每个人都遵循着自己的理想和欲望生活。作为市 *** 秘书长的刘冬明儒雅、有自己的为人原则和方式,他最后的结局似乎也让人无法简单地用批判来对待。伍海洋的从商手段也不是一个个体行为,似乎这几十年来是中国商人的一种普遍的模式。梅一朵为了摆脱自己卑微的出身而对感情采取的一些态度,似乎也无可指责。也许,这就是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人性吧。
《红裙》读后感(六):男人的世界
小说的结尾,有些悲惨。偷情人,在经历了凄惨的家庭悲剧之后,没能在一起。女主梅一朵因为其夫偷情,且酒后驾驶摩托车,出车祸而死亡;男主刘冬明同意也是偷情,被妻子嫉妒愤而跳楼自杀。即使如此,两位单身狗,却没有能再次结合。
短短的几日,偷情后的孽种,偷情人刘冬明却不爱惜。在祖宗的延续之下,自己的妻子都没能生儿育女,即将断后之时,梅一朵意外地怀孕,刘冬明却能将私生子放弃,没有任何的挣扎,亲自参与自己孩子的猎杀行动,未免有些悲哀。
整个小说,从红裙为主线,贯穿始终,以美丽的红裙开端,再以红裙收尾。梅一朵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尽力向挣脱男权的围剿,从师范大学毕业,进入理想的单位电视台;因不堪电视台的潜规则,辞职来到私立学校当小学老师;因情爱的纠纷,离开学校当了位家庭教师;最后因怀孕等,离开教师的岗位,人生从高处一步步走入低端,在走投无路之时,主动被潜,这才有了立脚之地。女人的人生,走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原位。只是,自己的青春,已慢慢离去,不再拥有女人的优势。
《红裙》读后感(七):和解:成长之痛后的醒悟
和解:成长之痛后的醒悟
阎真
认识彭海燕是十三年前。说是以文会友,她跟我的写作领域却不一样,是个有才气的诗人,又是电视台忙碌的编剧。从来没听说她转移了写作领域,突然就捧出了这一部长篇,又写得这么好,让我吃了一惊。彭海燕的文字幽默而富于想象力,即使是在讲述一个悲剧,她也能用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轻松地化解。
如火如荼的拆迁现场,深藏爱恨的男女主人公狭路相逢,一个是前来督阵拆迁的官员,一个是被拆迁户的独生女儿。
编剧出身的作者开篇就将人物推向了绝境,然后笔锋一转,故事回到充满了跨世纪情结的2000年,那时候,主人公梅一朵刚刚穿上婚嫁的红裙,为了进电视台,她这个师范大学的校花亲点又错点了自己的鸳鸯谱。
由此,主人公的情感之路与职业生涯的多米诺骨牌开始倾倒,一错再错,许多的人生与情感的岔路口,她做出了种种不同常人的“拧巴”的选择—明明颜值高,却要拼才华;师范毕业,偏不去教书;实在是不爱,又托付终身;邂逅真爱,却只肯清谈感情……
随着故事的深入,我们看到了根上的原因—她不认同自己“凤码头风流寡妇”女儿的出身,她想在男权社会里,像个男人一样有面子地去爱,去成功。
螳臂挡车般的较量,结局似乎不妙,然而看到最后,也没那么不妙,当她经历了几个能左右她职场命运的关键男人之后,终于捂着血流汩汩的伤口明白过来,男人看重的,永远不是她自鸣得意的才华,而只是她红裙之下的诱惑;活得是否有尊严,不是别人的看法与说法,而是生命本体的思维角度,这些年的痛,都来自于她自己跟自己较量。
梦醒时分,她终于在心里,与母亲,与自己的出身和解。
这本书所呈现的饱满的信息量与深厚的刻画功力,也让人浮想联翩:关于人物,我想到了《红与黑》里的于连、《项链》里的马蒂尔德、《长恨歌》里的王琦瑶,他们的命运有些相似,却又因时代与地域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关于爱情故事,我想到的是《霍乱时期的爱情》,都是变化无常却贯穿生命的爱情命数,都因一场与爱情的症候类似的流行疾病而有所感悟,不同的是,迥异的人物性格,导致了迥异的结局;而关于知识分子的坚守与放弃,以及小学教育现状的描述,又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我自己新近的长篇《活着之上》,彭海燕因为浸淫小学教育十几年,对这一特定环境的揭示,更是入木三分。
总之,读这部小说,你会不自觉地融入到主人公的世界里,体会他们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生活是美好的,但又是残酷的,你永远不会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它会在你面前开出绚烂的花朵,也许就在暴风雨之后。你可以不认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是你必须学会接受它,因为你我都生活在这残酷的现实之中,说不定当你经历过一切再回首时,每个人都会发现,小说中隐约闪动着自己的身影。
Ⅲ 女子红裙耳边一朵玫瑰独舞是什么类型的舞蹈,有没有这段舞蹈的歌名。
你说的很可能是/芭蕾舞剧《卡门》里一段独舞,似乎是属于弗朗明戈Flamenco舞蹈
Ⅳ 苏轼写的关于梅的诗句有哪些
1.急求苏轼描写梅花的诗句和松树的诗句(名句)
红梅三首
[宋]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
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
细雨裛残千颗泪,轻寒瘦损一分肌。
不应便杂夭桃杏,半点微酸已著枝。
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
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
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穠香已透肌。
乞与徐熙新画样,竹间璀璨出斜枝。
送贾讷倅眉①
老翁山下玉渊回②,手植青松三万栽。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③。
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④。
便与甘棠同不剪⑤,苍髯白甲待归来⑥。
戏作种松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
三年出蓬艾,满山散牛羊。
不见十余年,想作龙蛇长。
夜风破浪碎,朝露珠玑香。
我欲食其膏,已伐百本桑。
(煮松脂法,用桑柴灰水。)
人事多乖迕,神药竟渺茫。
朅来齐安野,夹路须髯苍。
会开龟蛇窟,不惜斤斧疮。
纵未得茯苓,且当拾流肪。
釜盎百出入,皎然散飞霜。
槁死三彭仇,澡换五谷肠。
青骨凝绿髓,丹田发幽光。
白发何足道,要使双瞳方。
却后五百年,骑鹤还故乡。
2.写梅的诗句有哪些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3.有关梅的诗句有哪些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与梅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唐代李商隐《忆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释义:滞留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依依不舍地向往着春天的景物。寒梅最能惹起人们怨恨,因为老是被当作去年开的花。
2、宋代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释义: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3、宋代张嵲《墨梅》: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释义:在山边的幽谷里和水边的村庄中,疏疏落落的梅花让过客魂断不舍。一直遗憾的是东风没有情趣,越发地吹拂着烟雾似的朦胧细雨使黄昏更加暗淡。
4、唐代柳宗元《早梅》: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释义:早梅在高高的枝头绽放,远远映照着湛蓝的楚天。夜晚北风吹来阵阵暗香,清晨浓霜增添洁白一片。想折一枝寄赠万里之外,无奈山重水复阻隔遥远。眼看寒梅即将零落凋谢,用什么安慰远方友人的思念?
5、宋代刘克庄《落梅》: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释义:每一片飘零的梅花都教人触目愁肠,更哪堪残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铺满了台阶又堆上了墙头呢?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骚人。
那么多原来美好高洁的花朵,如今却沉沦泥土与莓苔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香气,还久久不去。啊,让东风执掌对百花的生杀予夺大权,真是差矣错矣,它忌妒梅花的孤高,对梅花任意摧残,根本不讲怜香惜玉。
5.含有“梅”的诗句有哪些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宋 · 王安石《梅花 / 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宋 · 卢梅坡《雪梅·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 宋 · 卢梅坡《雪梅·其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宋 · 赵师秀《约客 / 有约》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唐 ·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 宋 · 曾几《三衢道中》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 宋 ·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挼尽梅花无好意 —— 宋 ·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 宋 ·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 唐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 五代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 唐 · 张谓《早梅》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 宋 · 卢梅坡《雪梅·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 宋 · 卢梅坡《雪梅·其二》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 唐 · 李隆基《端午》
梅定妒,菊应羞 —— 宋 ·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宋 · 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 宋 ·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 宋 · 陆游《梅花绝句·其一》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 宋 · 陆游《梅花绝句·其一》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 南北朝 · 鲍照《梅花落》
见梅不忍和花摘 —— 宋 · 程垓《忆秦娥·情脉脉》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唐 ·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黄鹤楼闻笛》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 宋 ·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唐 · 李商隐《忆梅》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 南北朝 · 何逊《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梅萼插残枝 —— 宋 · 李清照《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 宋 ·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宋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 宋 · 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 南北朝 · 佚名《西洲曲》
梅子黄时雨 —— 宋 ·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 明 · 王守仁《元夕二首》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 唐 · 杜甫《绝句四首》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 宋 ·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6.苏轼的咏梅诗共有多少
【中隐堂诗】 二月惊梅晚,幽香此地无。
依依慰远客,皎皎似吴姝。不恨故园隔,空嗟芳岁徂。
春深桃杏乱,笑汝益羁孤。 【后十余日复至】 东君意浅著寒梅,千朵深红未暇裁。
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 【次韵李公择梅花】 诗人固长贫,日午饥未动。
偶然得一饱,万象困嘲弄。寻花不论命,爱雪长忍冻。
天公非不怜,听饱即喧哄。君为三郡守,所至满宾従。
江湖常在眼,诗酒事豪纵。奉使今折磨,清比于陵仲。
永怀茶山下,携妓修春贡。更忆槛泉亭,插花云髻重。
萧然卧灊麓,愁听春禽哢。忽见早梅花,不饮但孤讽。
诗成独寄我,字字愈头痛。嗟君本侍臣,笔橐従上雍。
脱靴吟芍药,给札赋云梦。何人慰流落,嘉AA21天为种。
杯倾笛中吟,帽拂果下鞚。感时念羁旅,此意吾侪共。
故山亦何有,桐花集幺凤。君亦忆匡庐,归扫藏书洞。
何当种此花,各抱汉阴瓮。 【梅花二首】 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 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
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野店初尝竹叶酒,江云欲落豆稭灰。
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 【红梅三首】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
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
细雨裛残千颗泪,轻寒瘦损一分肌。不应便杂夭桃杏,半点微酸已著枝。
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丹鼎夺胎那是宝,(朱砂红银,谓之不夺胎色。)
玉人頩颊更多姿。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穠香已透肌。
乞与徐熙新画样,竹间璀璨出斜枝。 【和秦太虚梅花】 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
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
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
不如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 【赵昌画梅花】 南行渡关山,沙水清练练。
行人已愁绝,日暮集微霰。殷勤小梅花,仿佛吴姬面。
暗香随我去,回首惊千片。至今开画图,老眼凄欲泫。
幽怀不可写,归梦君家倩。 【和王晋卿送梅花次韵】 东坡先生未归时,自种来禽与青李。
五年不踏江头路,梦逐东风泛苹芷。江梅山杏为谁容,独笑依依临野水。
此间风物君未识,花浪翻天雪相激。明年我复在江湖,知君对花三叹息。
【次韵王定国会饮清虚堂】 何逊扬州又几年,官梅诗兴故依然。何人可复间季孟,与子不妨中圣贤。
卜筑君方淮上郡,归心我已剑南川。此身正似蚕将老,更尽春光一再眠。
【蜡梅一首赠赵景贶(〔一题:次履常蜡梅韵。〕)】 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
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天工变化谁得知,我亦儿嬉作小诗。
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玉蕊檀心两奇绝。醉中不觉度千山,夜闻梅香失醉眠。
归来却梦寻花去,梦里花仙觅奇句。此间风物属诗人,我老不饮当付君。
君行适吴我适越,笑指西湖作衣钵。 【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 千花未分出梅余,遣雪摧残计已疏。
卧闻点滴如秋雨,知是东风为扫除。 阆苑千葩映玉宸,人间只有此花新。
飞霙要欲先桃李,散作千林火迫春。 蹀躞娇黄不受鞿,东风暗与色香归。
偶逢白堕争春手,遣入王孙玉斝飞。 【次韵钱穆父王仲至同赏田曹梅花】 寒厅不知春,独立耿玉雪。
闭门愁永夜,置酒及明发。忽惊庭户晓,未受烟雨没。
浮光风宛转,照影水方折。鬓霜未易扫,眉斧真自伐。
惟当此花前,醉卧黄昏月。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
(予昔赴黄州,春风岭上见梅花,有两绝句。明年正月往岐亭,道中赋诗云: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蜒雨愁黄昏。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
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泠艳排冬温。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 【再用前韵】 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
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鹤栖荒园。
天香国艳肯相顾,知我酒熟诗清温。蓬莱宫中花鸟使,绿衣倒挂扶桑暾。
抱丛窥我方醉卧,故遣啄木先敲门。麻姑过君急洒扫,鸟能歌舞花能言。
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黏空樽。(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绿毛红喙,如鹦鹉而小,自东海来,非尘埃中物也。)
【赠岭上梅】 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座客无毡醉不知。
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