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芭蕉花
㈠ 芭蕉花语是什么 芭蕉花适合送什么人
导读:生活中我们常见芭蕉,知道这是一种可以食用的水果,但是你知道芭蕉花是什么吗?芭蕉花是一种观赏性植物还是可食用性植物呢?我们对其一无所知,只能一步一步来探索,首先我们从植物属性下手,了解芭蕉花语是什么,芭蕉花适合送什么人,再来从芭蕉花的功效与作用出发,看它是不是可食用的,若是可食用性的,那么芭蕉花怎么吃呢?下面和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芭蕉花语是什么 芭蕉花适合送什么人
芭蕉花语是什么 芭蕉花适合送什么人
芭蕉花的介绍
芭蕉花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蕾或花。穗状花序顶生,下垂;苞片佛焰苞状,红褐色或紫色,每苞片有多数小花,除苞片最下面具3~4不孕花外,其余皆发育。花单性,通常雄花生于花束上部,雌花在下部;花冠近唇形,上唇较长,先端5齿裂,下唇较短,基部为上唇所包;雄花具雄蕊5,离生,伸出花冠;药线形,2室;雌花子房下位3室,花柱1,柱头近头状,光滑。具有独特的鲜甜味。分布我国台湾,味甘淡、微辛,性凉;具有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的功效。
芭蕉花语:为恋爱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男子
芭蕉花的功效与作用
化痰消痞;散瘀;止痛。主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风湿疼痛
1、治心痹痛:芭蕉花烧存性,研,盐汤点服二钱。
2、治反胃吐呃饮食酸痰,胃、腹疼痛,胸膈饱胀:芭蕉花二钱。水煎,点水酒服。
3、治怔忡不安:芭蕉花一朵。煮猪心食。
芭蕉花的功效与作用
4、治肺痨:芭蕉花二两,猪肺半斤。水炖,服汤食肺,每日一剂。
5、治心绞痛:芭蕉花半斤,猪心一个。水炖服。
6、治胃痛:芭蕉花、花椒树上寄生茶各五钱。煨水服,一日二次。
芭蕉花怎么吃
炒芭蕉
都是选用幼嫩的花瓣为原料。加工时先将蕉花洗净切细加少许食盐搅拌,并用手揉捏挤去汁液。素炒时,加点青辣椒末和民间用豆渣制成的豆豉用油炒熟即可。若烹饪肉末炒蕉花,应将料肉(猪肉或狗肉,以狗肉为佳)洗净,滤水后剁成肉末,先在姜、蒜炸过的油锅内爆炒至七八成熟再加入经盐渍挤去涩水的芭蕉花和食盐、味精,炒至芭蕉花熟透,即装盘供食。这道菜味美可口,无汪腻感,独具特色,是傣族、哈尼族小有名气的风味小吃。
芭蕉花怎么吃
包蒸蕉花
以野芭蕉花、精瘦猪肉和鸡蛋为原料烹调。先将幼嫩的蕉花用沸水煮熟,切碎,加入少许食盐揉捏,挤掉涩水装入碗内,加入蛋汁和剁细的猪肉葱花、蒜泥、芫荽和少数青椒末、食盐、味精,高拌均匀,用鲜芭蕉叶包成方形叶包,入甑蒸20~30分钟便可食用。这道菜,色、香、味俱全,无油腻感。
蕉花汤
以野芭蕉花、精瘦猪肉片与臭菜为主要原料烹调。芭蕉花剥去外层老化花瓣,洗净切碎,加少许食盐揉捏,用清水漂洗除涩味,用肉汤煮至七成熟时,加入猪肉片(末)和洗净切段的臭菜煮熟,加适量食盐、味精即可食用。这道菜汤,色泽红、白、绿三色相间,味鲜香可口。
五香芭蕉花
芭蕉花放入水中煮2分钟,捞出放入冷水中泡2分钟,沥干水分。鸡蛋打散,放入碗内,加入面粉,精盐拌匀。锅中放油烧热,把芭蕉花挂糊,放入锅中炸呈金黄色,捞出沥油即可。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色拉油500克左右。
注意:芭蕉花忌鱼、羊、生冷、蛋、蒜。
㈡ 芭蕉花的作文,一百字
题目:芭蕉花
《芭蕉花》是郭沫若在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日夜写于福冈的童年往事:母亲得了头晕病,呻吟呕吐,十分痛苦,需要芭蕉花入药治疗。当年才五六岁的郭沫若和二哥,爬进了私塾的园子偷摘了一朵芭蕉花。郭沫若兴奋地捧着芭蕉花赶到病床前献给母亲,母亲问清了花的来历后,非常生气,立刻叫郭沫若和二哥跪在床前,呵斥他们为“不争气的孩子”,称“为娘的倒不如病死了好”。父亲对此还对他们动了家法,并责令他们将芭蕉花送还原处。粗看《芭蕉花》,语句平实,叙事条理;细读〈〈芭蕉花〉〉,用词讲究,含义隽永,其力透纸背,郭沫若名家风范让人不敢对文章一掠而过。一朵普通的芭蕉花,一对活泼天真的孩子,两位严厉的父母,构成了一个小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病中的母亲盼花心切,但没有忘记育子的重任,父亲也能体察到孩子的孝心,但他坚守“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信条,第一次责罚了心爱的孩子。他们把孩子的品德看得比治病还重要,比生命还可贵,他们对孩子的爱才是真爱,爱得有价值。“惜钱休教子,护短莫投师”。“积金不如积德,善虽小,不可不为。”都是郭沫若母亲的教育信条。自己把名家名篇读懂了,如何“深入浅出”,就是教师的功底了。语文教学是艺术,在实践 的磨砺中,在鉴赏的品悟后,在知识的润泽里,语文教学再加上教学辅助工具的现代化,让语文课呈现出教学目标多元化的态势。语文课可以成为一门艺术课——美的欣赏课、情的陶冶课、国粹浸染课。篇未开而性情已愉悦,文未入而性灵已顿开。语文教学不仅有道德准则,还要有人性美的一面。哥哥和我的“掐花” 决不是简单地道德评价,教学中要抓住矛盾冲突,我们“欢喜”极了,“欢喜”什么?是像小朋友这样欢喜它的美丽,还是像饮食家“欢喜”它的食用价值。都不是,这“欢喜”连着对母亲的情与爱!这“欢喜”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欢喜”也让哥俩小心翼翼地把花藏进衣袖带回家。面对母亲的叹气,父亲的训斥,孩子“伤心”了,“我哭了,哥哥也哭了。”两个人的哭含义不同,因为他们的年龄不同,对世事的阅历不同。语文课是一门技术课,老师教是一方面,学生的学又是更重要的方面。关注让学生学些什么,通过什么手段让他们容易学、接受得又快又好的这门技术就是教法,涉及到教学理念、目标设定、过程与方法、手段与媒介。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体会“我”和哥哥为母亲治病采花的急切心情。课文中“芭蕉”生字是形声字,“托、捧、掐、搁”是四个与手动作有关的字。随文识字、归类识字、区别形近字,这些教法、学法都是二年级行之有效的方法。语文课更是一门学问课,对教材的把握并不是单靠认真备课、借助绚烂的媒体就可以圆满解决的。二期课改后新教材以及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有相当专业的学科素养。哪怕是小学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汉文学底子,上课的底气恐怕就不足,眼界恐怕就不高,欣赏趣味恐怕就不到位。课堂是无垠的海,是广阔的天,投身到里面才觉其广大,在其中搏击才得其滋味,正因为它的奥妙无穷,才引人折腰,愿语文讲台能让我们各领风骚、一展姿彩。
┏ (^ω^)=☞
㈢ 关于芭蕉花的资料
芭蕉花芭蕉花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蕾或花。分布我国台湾,味甘淡、微辛,性凉;具有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的功效。
目录[隐藏]
原料介绍
营养分析
制作指导
食疗作用
各家论述
动植物形态
散文
简介 来源 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蕾或花。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 性味 甘谈微辛,凉。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酸咸。" ②《江西草药》:"性凉,味淡。" ③《贵州草药》:"性寒,味甘微辛。" 采收和储藏 花开时采收,鲜用或阴干。 资源分布 我国台湾可能有野生。
[编辑本段]原料介绍
芭蕉花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蕾或花。穗状花序顶生,下垂;苞片佛焰苞状,红褐色或紫色,每苞片有多数小花,除苞片最下面具3~4不孕花外,其余皆发育。花单性,通常雄花生于花束上部,雌花在下部;花冠近唇形,上唇较长,先端5齿裂,下唇较短,基部为上唇所包;雄花具雄蕊5,离生,伸出花冠;药线形,2室;雌花子房下位3室,花柱1,柱头近头状,光滑。具有独特的鲜甜味。
[编辑本段]营养分析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关人群 1. 适宜身体虚弱、精力差、免疫力低下、易生病者。 2. 凡火旺泄精、阴虚水乏、小便不利、口舌干燥者皆禁用。 食物相克 芭蕉花忌鱼、羊、生冷、蛋、蒜。 相关人群
[编辑本段]制作指导
治心痹痛 芭蕉花烧存性,研,盐汤点服二钱。 治反胃吐呃饮食酸痰,胃、腹疼痛,胸膈饱胀 芭蕉花二钱。水煎,点水酒服。 治怔忡不安 芭蕉花一朵。煮猪心食。 治肺痨 芭蕉花二两,猪肺半斤。水炖,服汤食肺,每日一剂。 治心绞 痛芭蕉花半斤,猪心一个。水炖服。 治胃痛 芭蕉花、花椒树上寄生茶各五钱。煨水服,一日二次。
[编辑本段]食疗作用
芭蕉花味甘淡、微辛,性凉; 具有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的功效; 主治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妇女经行不畅。 其他相关 巴戟天,《别录》云:“生巴郡”,则“巴”或指产言。“戟天”者,或与本品能治阳痿有关。
[编辑本段]各家论述
《日华子本草》 治心痹痛。 《滇南本草》 暖胃,散痰,软坚。治寒痰停胃,呕吐恶心,吞酸吐酸。 《分类草药性》 治头眩昏,气痛,散血。 《岭南采药录》 治红白痢,能通经。
[编辑本段]动植物形态
芭蕉,多年生丛生草本,高2.5-4m。叶柄粗壮,长达30cm;叶片长圆形,长2-3m,宽25-30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花序顶和,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10-16朵,2列;合生花被片长4-4.5cm,具5(3+2)齿裂,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先端具小尖头。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cm,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黟 以,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mm。花期8-9月。
[编辑本段]散文
《芭蕉花》——郭沫若 这是我五六岁时的事情了。我现在想起了我的母亲,突然记起了这段故事。 我的母亲六十六年前是生在贵州省黄平州的。我的外祖父杜琢章公是当时黄平州的州官。到任不久,便遇到苗民起事,致使城池失守,外祖父手刃了四岁的四姨,在公堂上自尽了。外祖母和七岁的三姨跳进州署的池子里殉了节,所用的男工女婢也大都殉难了。我们的母亲那时才满一岁,刘奶妈把我们的母亲背着已经跳进了池子,但又逃了出来。在途中遇着过两次匪难,第一次被劫去了金银首饰,第二次被劫去了身上的衣服。忠义的刘奶妈在农人家里讨了些稻草来遮身,仍然背着母亲逃难。逃到后来遇着赴援的官军才得了解救。最初流到贵州省城,其次又流到云南省城,倚人庐下,受了种种的虐待,但是忠义的刘奶妈始终是保护着我们的母亲。直到母亲满了四岁,大舅赴黄平收尸,便道往云南,才把母亲和刘奶妈带回了四川。母亲在幼年时分是遭受过这样不幸的人。 母亲在十五岁的时候到了我们家里来,我们现存的兄弟姊妹共有八人,听说还死了一兄三姐。那时候我们的家道寒微,一切炊洗洒扫要和妯娌分担,母亲又多子息,更受了不少的累赘。白日里家务奔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母亲因为这样过于劳苦的原故,身子是异常衰弱的,每年交秋的时候总要晕倒一回,在旧时称为“晕病”,但在现在想来,这怕是在产褥中,因为摄养不良的关系所生出的子宫病吧。晕病发了的时候,母亲倒睡在床上,终日只是呻吟呕吐,饭不消说是不能吃的,有时候连茶也几乎不能进口。像这样要经过两个礼拜的光景,又才渐渐回复起来,完全是害了一场大病一样。 芭蕉花的故事是和这晕病关连着的。 在我们四川的乡下,相传这芭蕉花是治晕病的良药。母亲发了病时,我们便要四处托人去购买芭蕉花。但这芭蕉花是不容易购买的。因为芭蕉在我们四川很不容易开花,开了花时乡里人都视为祥瑞,不肯轻易摘卖。好容易买得了一朵芭蕉花了,在我们小的时候,要管两只肥鸡的价钱呢。 芭蕉花买来了,但是花瓣是没有用的,可用的只是瓣里的蕉子。蕉子在已经形成了果实的时候也是没有用的,中用的只是蕉子几乎还是雌蕊的阶段。一朵花上实在是采不出许多的这样的蕉子来。 这样的蕉子是一点也不好吃的,我们吃过香蕉的人,如以为吃那蕉子怕会和吃香蕉一样,那是大错而特错了。有一回母亲吃蕉子的时候,在床边上挟过一箸给我,简直是涩得不能入口。 芭蕉花的故事便是和我母亲的晕病关连着的。 我们四川人大约是外省人居多,在张献忠剿了四川以后——四川人有句话说:“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在清初时期好像有过一个很大的移民运动。外省籍的四川人各有各的会馆,便是极小的乡镇也都是有的。 我们的祖宗原是福建的人,在汀州府的宁化县,听说还有我们的同族住在那里。我们的祖宗正是在清初时分入了四川的,卜居在峨眉山下一个小小的村里。我们福建人的会馆是天后宫,供的是一位女神叫做“天后圣母”。这天后宫在我们村里也有一座。 那是我五六岁时候的事了。我们的母亲又发了晕病。我同我的二哥,他比我要大四岁,同到天后宫去。那天后宫离我们家里不过半里路光景,里面有一座散馆,是福建人子弟读书的地方。我们去的时候散馆已经放了假,大概是中秋前后了。我们隔着窗看见散馆园内的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大黄花,就像尖瓣的莲花一样。我们是欢喜极了。那时候我们家里正在找芭蕉花,但在四处都找不出。我们商量着便翻过窗去摘取那朵芭蕉花。窗子也不过三四尺高的光景,但我那时还不能翻过,是我二哥擎我过去的。我们两人好容易把花苞摘了下来,二哥怕人看见,把来藏在衣袂下同路回去。回到家里了,二哥叫我把花苞拿去献给母亲。我捧着跑到母亲的床前,母亲问我是从甚么地方拿来的,我便直说是在天后宫掏来的。我母亲听了便大大地生气,她立地叫我们跪在床前,只是连连叹气地说:“啊,娘生下了你们这样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了!”我们都哭了,但我也下知为甚么事情要哭。不一会父亲晓得了,他又把我们拉去跪在大堂上的祖宗面前打了我们一阵。我挨掌心是这一回才开始的,我至今也还记得。 我们一面挨打,一面伤心。但我不知道为甚么该讨我父亲、母亲的气。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别处园子里掏了一朵回来,为甚么就犯了这样大的过错呢?芭蕉花没有用,抱去奉还了天后圣母,大约是在圣母的神座前干掉了吧? 这样的一段故事,我现在一想到母亲,无端地便涌上了心来。我现在离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风雨飘摇的深夜,天涯羁客不胜落寞的情怀,思念着母亲,我一阵阵鼻酸眼胀。 啊,母亲,我慈爱的母亲哟!你儿子已经到了中年,在海外已自娶妻生子了。幼年时摘取芭蕉花的故事,为甚么使我父亲、母亲那样的伤心,我现在是早已知道了。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色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