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情人节
Ⅰ 七七情人节有什么意义含义是什么
亦称“斋七”、“理七”、“烧七”、“作七”、“做一日”、“七七”等。旧时汉族丧葬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即人死后(或出殡后),于“头七”起即设立灵座,供木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设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灵止。此俗汉代尚无记载,大约与佛教传入中国有关,南北朝时已多行之,后世沿而不改。佛教《瑜珈论》谓人死后,在人死此生彼之间有“中阴身”,如童子形,为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如七日终,不得生缘,则更续七日,至第七个七日终,必生一处,以故有“七七”之期及逢七追荐之俗。一说,人初生以七月为腊,一腊而一魄成,经七七四十九而七魄具;死则以七日为忌,一忌而一魄散,经七七四十九日而七魄泯,此为道教魂魄聚散之说。第七个七日,民间又称为“断七”、“尽七”、“满七”。比较受重视的是头七、五七与尽七。《北史.胡国珍传》:“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北齐书.孙灵晖传》:“(南阳王)绰死后,每至七日至百日终,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牡丹亭.遇母》:“空和他做七做中元,怎知他成双成爱眷?”《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又第四回:“光阴弹指,七七之期已过。”参阅明田艺蘅《春雨逸响》。
治丧后,每隔七天祭祀一次,称为“做七”、“七七”为最后一个“七”,称“断七”。其中“五七”一次最热闹,一般请来道士做“五七”道场。亲朋好友都到齐,办“五七”饭。一百日到来做百日祭祀,后每隔一周年祭祀一次“周年”,三年为止。每十年做阴寿祭祀,到百岁为满。
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是由于当时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天子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随葬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另外,父母死后应该合葬。父死不知母墓,母死不知父墓,都要把死者暂时殡起来,等找到父墓或母墓时再进行合葬。这样灵柩停放的时间就很难说了。
近代以后,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而道家也认为超度度亡灵最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
"做七"期间的具体礼仪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在广州一带,旧丧俗中的第五个七天,必须由外嫁女回来,这一天的费用完全由外嫁女负担,如果死者没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孙女来做。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第三个七天和第七个七天,叫做"大七"。在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习俗,就是说在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儿和媳妇们,每人各自提一只灯笼,在规定的仪式中飞也似地赛跑,争取第一个跑回家,俗称"争英雄",认为这样死者灵魂能庇佑降福。因为人们认为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仍然和活人一样有情感。
做七一般由女婿主持。在浙江一带,主持"做七"各有不同。杭州地区女婿来操办"五七"而在临安和宁波等地方,则由女婿做"六七"。 在"五七"的前一夜,很多地方都流行搭"望乡台"。传说,死者只到那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就会在阴间里登上"望乡台"眺望阳间的家室,会见亲友。杭州人习惯在台上放置一件死者的衣衫,上面罩把伞。而苏州一带的地方,在这一天的五更时分,子女们打开大门向西连续大喊三声:"某某回来吧!"然后向灵前痛哭,同时端上事先准备好的酒菜,设奠祭祀,叫做"五更夜饭",这个仪式就是"喊五更"。天亮之后,丧家就请店事先用花纸扎一座住宅,门窗、厅堂、庭栏、井灶等十分齐全,给人观赏之后,用火烧尽,据说这样可以使死者在阴间有房可住,这叫做"化库"。现在则把纸糊的家电焚化给死人,好让死者在阴间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到了四十九天,便要做"断七"。断七过后就出了孝期,丧家都很看重。亲朋好友参加"断七"礼仪活动。"断七"这一天,请道士和尚来做道场,美其名曰"保太平"。因为这一次则是为活人祈祷。念经拜忏之后子女们便脱下丧服,换上常服。
在中国南方一些民族中,"做七"期间还有一种"娱尸"的习俗。土家族在留置灵柩期间,每十二天举行一次隆重的守灵仪式,本村和外村的青年男女聚集在丧家的房屋后,吹拉弹唱,跳丧舞,借以谈情说爱,选择对象。跳丧舞,又叫做"散忧祸"、"打丧鼓",它是土家族祖先巴人早在两千多年多年以前发明的一种民族舞蹈,后来土家族的子女们就一代一代地把跳丧舞传承了下来,流传至今。人死以后,尤其是长辈百年归天以后的第一个晚上,丧家就开始了这种跳丧舞的活动。被请的歌师傅一人击鼓领唱,还有两人帮和,边歌边舞,围着棺材一跳就是几个通宵。跳丧舞是要给死者家属减轻悲痛,解除忧闷,以达到哀而不悲,伤而不痛的目的。 .
Ⅱ 七夕到底是不是鬼节
七夕不是鬼节,鬼节是中元节。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回、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答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
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将七月半秋尝祭祖节称为“中元节”;
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并且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相沿迄今。中元节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Ⅲ 求佛教情人节祝福语
愿我三世累积的一切善根都回向与您,惟愿您速疾成就无上菩提!愿我生生世世都能作您菩提路上的助伴!恭祝新春吉祥如意!
Ⅳ 七月十四是什么情人节、干什么的
7月14不是情人节!是鬼节!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盂兰会」。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是道教的说法: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重要的节庆。在古代,民间在这一天以刚收成的新谷祭拜祖先,而佛教的盂兰盆节,及道教的中元节亦在同一天。又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在这个月当中间,「好兄弟」们都会来到来人间受人祭拜,由种种的由来融合成今日的「中元普度」。 台湾在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皆杀猪宰羊,准备极为丰盛的酒肉祭品,祭拜祖先与阴间鬼魂。各地并有许多传统的普度活动,尤以基隆的中元祭最具特色。
满意请采纳
Ⅳ 七夕的由来传说
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夕"是夜晚的意思,七夕就是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七夕起源回于牛郎织女的传答说.牛郎是个放牛青年,织女是个仙女.织女觉得天上没有自由就来了人间.牛郎在老牛的帮创下,与织女见了面,很快相爱结婚,生出一男一女.可是有一天王母把织女抢走了.当牛郎担着两个孩子到天上追织女的时候,王母用她头上的玉簪划出一条银河,这银河又长又宽,牛郎过不去,他们就这样分开了.王母只许牛郎和织女每年七月初七见一面.每到七月初七夜里,成群的喜鹊都飞来给牛郎织女搭桥,让他们在桥上见面,这就是七夕的来历.七夕又叫女儿节.在中国北方,有些农村有这样的风俗:在七月初七这一天,摆上瓜果,向织女乞巧.也就说,希望织女把一手巧艺传给人间,在民间还有另一种风俗,就是每到七月初七这天。就把新出嫁的闺女接回娘家.伯王母看到新婚夫妇的幸福生活后,强迫他们分开,人们用暂时分离的办法,避开王母,以求长久的团圆.所以这天又叫进节.因为七月正是多雨的季节,所以七月七也常下雨,人们说那是牛郎织女会面时流下来的眼泪.还传说这一天如果有人坐在葡萄架下,就能偷看牛郎织女相会的场面和听到他们的谈话.
Ⅵ 佛教对520这个情人节怎样描述的
没描述。佛教多少年了。情人节多少年。西方的节日舶来品。
Ⅶ 佛教七夕节祝福语
七夕将至,让我们一起种下爱情树,用甜蜜、思念来灌溉,用幸福、快乐做化肥,让美满梨、欢乐桃、吉祥瓜、幸福果结满树梢,让幸福传递,生活微笑,预祝七夕快乐。
万水千山总是情,没有祝福真不行;发短信一毛,回短信一毛,毛毛痛心;七夕一年,七月七一年,年年祝福;我忍痛再拔一毛,预祝七夕快乐,要是别人我一毛不拔!
金风玉露相逢际,牛郎织女盼七夕,鹊桥两畔是希冀,心与心跨越阻力,锦绣爱的圣洁炫丽,我似牛郎的孤寂,期盼鹊桥也能搭进你心里。你可知我恋你,短信表心意。
问世间,情为何物?忆往昔,牛郎织女。观银河,烟波浩渺。搭鹊桥,咫尺天涯。揽九天,日月星辰。寄此情,地久天长。浪漫七夕,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祝你幸福!
七夕到了,我想对你说:我不是爱你,而是非常爱你;我不是疼你,而是相当疼你;我不是想你,而是特别想你;我不是一会儿也离不开你,而是一辈子都离不开你!
我相信爱是一种缘分,即使分离也会觉得心醉;爱是一种感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爱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七夕将临,愿心爱的人快乐幸福!
数的清星星,数不清你给的感动,看得完文章,看不完你给的真情。牵手有多少日月共明,相守有多少风雨兼程,都是今夜的高歌一曲,星月和鸣。七夕快乐与共。
昨夕今夕是何夕?日日夜夜盼七夕!七夕佳期胜除夕,缠缠绵绵在今夕。祝福之情在朝夕,愿你快乐心悠夕,爱情甜蜜胜昨夕,七夕快乐不止息!祝情人节快乐!
最绚丽的烟火,不过一刹那;最甜蜜的味道,不过一小块;最炽热的誓言,不过一两句。平淡才是长久,真情值得拥有。七夕将至,最真的情意送给你。
七夕柔情,金秋的风情,携手共玩旖旎的心情,把所有的烦恼叫停,让爱与情一起去旅行,波动着人生的天平,让微笑为你多情,愿事业爱情处处双赢。
发条短信告诉你,我要去见你,让你笑,再告诉你,不是今天,让你哭.再告诉你,其实昨天我已经来到你身边,正准备做顿美餐犒劳你,七夕节快乐!
总有一些人牵肠挂肚难以忘记;总有一些日子温暖甜蜜最为珍惜。从春夏到秋冬,从陌生到熟悉,虽不时时联系,却总会惦记你。祝好友:七夕快乐!
相识是最珍贵的缘分;牵挂是最真挚的心动;思念是最美丽的心情;问候是最动听的语言。在漫长一生中我将所有美丽的祝福送给你,祝你七夕快乐!
如果没有月亮,我可以不思念你,如果没有太阳,我可以不牵挂你;如果没有七夕,我可以不爱你,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怎能忘却你。
七夕七夕,恋爱时机;牛郎织女,相见佳期;天上人间,缠绵不息;但愿老友,抓住时机,选中目标,迅速出击,看中一个追一个,看中一批追一批!
七夕不偷懒,爱你是必然,吻吻你的脸,投掷感情弹,悄悄把手牵,释放浪漫烟,爱意来侵犯,霸占你心田,七夕来临日,倾听我誓言,爱你到永远!
花未开,鸟未叫,也要逗你笑;海可枯,石可烂,不可与你散;到天涯,到海角,也要把你找;大地荒,苍天老,对你关爱不能少!七夕情人节快乐!
七夕又到,短信一条,祝工作顺利,快乐每秒,开心常笑,心情愉快身体好,大把大把赚钞票,没爱的爱情快来到,有爱的幸福直到老。七夕快乐!
七夕七夕,让思念栖息,在有你的梦乡;让快乐栖息,在你微笑的脸庞;让好运栖息,在你奔忙的身旁;让祝福栖息,在你幸福的心房。七夕快乐。
Ⅷ “七夕节”本为女子祈福的节日,为什么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说到七夕,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把七夕等同于中国的情人节。在古代,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日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儿节”的称谓。女性欢天喜地竞技娱乐的日子,男子也凑个热闹在一旁欣赏,男女定情只是“女儿节”盛会中的副产品。
织女星出现在头顶的夜空就预示着七月的到来,再加上纺线织布的习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乞巧、祭祀、求福的时节。至于牛郎织女来相会,那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此习俗的基础上,看到晚上夜空中银河的另一边也有一颗相对应的明亮的星星,然后经过天文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制了一个这样美丽的传说。从而将一个七夕乞巧演变成男女相会的日子,反映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Ⅸ 明天就是情人节了 我问佛 世界上有真爱吗 佛说是什么意思
净空法师---佛家不讲爱情,佛讲慈悲。迷了的时候叫做爱情,觉悟了就叫慈悲。
1、佛家不讲爱情,佛讲慈悲。
2、佛法为什么不说爱,要说慈悲?因为爱里面有感情,慈悲这个爱里面没有感情,它是纯粹的理智。
3、慈悲跟世间所讲的爱情是一桩事情,一个是觉悟,一个是迷惑。
4、爱情与慈悲在事相上没有两样,在起心动念上不一样,一个心迷,一个心觉。
5、迷了的时候叫做爱情,觉悟了就叫慈悲。
6、佛菩萨这个爱心叫做慈悲,是永恒不变的,它是理性的,它是心性、真理自然的流露。
7、佛菩萨为什么能够舍己为人?慈悲心在那里推动。
8、世间人带着感情这个爱是假爱,靠不住,为什么?它会变化,爱到最后会变成怨家、仇敌,所以那种爱是假的,不可靠。
9、凡夫的爱情,这个爱里面不平等,这个爱里面没有真诚。为什么没有真诚?那个爱会变的,靠不住。
10、我们中国祖师大德们常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11、你为什么在娑婆世界受苦受难,在这里搞六道轮回呢?就是你的爱欲没断,这是六道轮回生死的根本。
12、世间人把爱欲看得很重,认为这是正当的,这个都是迷惑颠倒。
13、惟独佛菩萨看得清楚,知道六道轮回怎么发生的,就是在这一念错误。
14、果然能把爱情看破、放下了,你决定超越六道轮回。
15、念佛,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如果爱情这一关看不破,还是不能往生。
16、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哪里?就是爱欲不断。
17、爱情这条绳索捆住你,阿弥陀佛拉都拉不动,没有法子,一定要把这个断掉。
18、把爱情断掉绝对不是绝情无义,跟诸位讲穿了,你那个爱情是假的,不是真的,是骗自己又骗别人,虚情假意。
19、怎么知道是假的?今天爱得不得了,明天又吵架了,后天又离婚了,你看这不是假的吗?哪里是真的!
20、许多青年男女在恋爱的时候,多甜蜜!过了不久,变成仇敌,变成冤家。可见得那种爱情不是真的,假的。
21、诸位冷静去想一想,爱情到底是真的是假的,你就会觉悟。
22、古人结婚是为道义,为人伦,为家族幸福,不是为爱情。
23、现在人结婚是为爱情,爱情是脆弱的,爱情会变,所以婚变的事情层出不穷。
24、有一些人不懂佛法,听说佛法要永断情爱,于是乎他就反对了。他说人与人之间要没有爱情,那还有什么意思?
25、佛是不是情与爱不要了呢?不是的。你要晓得,他这个“断”实在是转变,把情爱转变成智慧。
26、佛经上常讲:“转烦恼成菩提”。情爱是烦恼,佛教给我们,要把烦恼转变为般若智慧。
27、般若智慧里面有没有爱呢?有。那个爱不叫做爱情,叫慈悲。
28、世间人所讲的爱情,都是虚情假意,不是真的;转变成智慧,那就是真的,永恒不变。
29、一定要转烦恼成菩提,你才能够悟入佛法,你才能脱离六道轮回。
30、你看自古以来,中国、外国的文学作品里面,写的是什么东西?都是情与爱,所以他永远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
31、佛法讲“慈悲”,佛菩萨是真正爱世人,他是真正有爱有情。
32、慈悲是真正的爱情,永恒不变。
33、慈悲是从自性真心里面流露出来的,它那个根源不变,所以流出来的作用、现相也不变。
34、六道凡夫都没有真心,都没有真情,也没有真爱。
35、凡夫那个心靠不住,全是虚情假意,不能相信。
36、你如果相信别人会对你好,那你是糊涂,你是迷惑颠倒。
37、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说的话都靠不住,不要当真,你要当真,决定要上当。
38、你不但不能相信人,对自己都不能相信,为什么?自己的感情都会变化。
39、今天我对这个人好,明天我又对他不好了,自己都靠不住,还能靠别人吗?
40、佛给我们讲,没证得阿罗汉以前,别相信自己。自己都不能相信,怎么能相信别人?
41、这个世间人,全都是虚情假意,全都是用妄心,你要当真,你亏可吃大了!
42、世间种种的境缘,一切人事物,平常看得越淡越好,不要认为看得这么淡,好像这个人绝情寡义,但是往生容易。
43、你爱情太重,往生就发生障碍。
44、你爱情重了,就要搞六道轮回,就要搞三恶道。
45、爱情不是好东西,生生世世害我们;害得这个样子,还舍不得离开它,这是太愚痴了,一定要觉悟。
46、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当然要把爱情放下,还有留恋,还有牵挂,还有放不下的,那就去不了!
47、这个事实的真相,你要看破,你从此以后,这一切恩恩怨怨要把它舍弃。
48、不要想爱情,想阿弥陀佛,想阿弥陀佛就好。
Ⅹ 中国的情人节究竟是哪个有研究的来
中国过去根本就没有什么情人节的概念,只是近些年来老外的情人节在中国很火,有些人为了发扬咱中国文化才正好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提出要过咱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 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也就是中国的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