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七夕情人

七夕情人

发布时间: 2021-01-15 15:03:13

七夕情人节的发源地是哪里啊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与“白蛇专传”、“孟姜女”、“梁属山伯与祝英台”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
关于七夕情人节的发源地一直存在争议,民间传说源自南阳城西。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叫牛郎,他以放牛为生。有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
后来牛郎和织女结婚了,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玉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很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于鹊桥相会,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❷ 七夕情人节是几号

中国的情人节一般指的就是七夕,每年的日期是不固定的,在每年的七夕阳历日期中是不同的,例如2018年中国情人节是8月17号星期五,2019年中国情人节,就是8月7号星期三那一天,也就是七月初七。
之所以七夕节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这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有关系的,后人是为了纪念他们这一对相爱却不能相守的恋人,就将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他们相会的日子定为七夕节。如今的七夕节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这个节日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青睐。
中国的元宵节也就是正月十五的那一天也称为中国情人节,但是大多数人喜欢七夕情人节这一天。

❸ 七夕情人节为什么叫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本身就是中国的节日。
因为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内的夜晚进行的各容种乞巧活动,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1、山东
在山东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2、广州
在广东,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意,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3、福建
在福建,七夕节时人们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及一个香炉
如今,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口,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唯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❹ 七夕情人节是什么意思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版各国的传统权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

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来历:

1、七夕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的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如《诗经·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还有明代罗颀《物源》曰:“楚怀王初置七夕”。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并无后面的故事。

2、直到汉代,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如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又如《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❺ 七夕情人节古人是怎么过的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贰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叁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肆 种生求子

种生求子是七夕节中旧时的习俗,实际上是生育信仰的一种。

❻ 七夕情人最适合去的地方 ·

40#
具体位置在哪里呀??想去哦。。。地址就在平和堂国际公寓2座8楼0808(一医院口腔门诊科正对面)[/b]

❼ 七夕情人节的来历和典故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对天文星象有认识,并将天空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还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

简单来说,古人们就是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关于牛郎织女的天文星空区域对应地上地域分野,文字记载见于汉代文献,《汉书·地理志》:“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

从历史文献上看,在距今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星象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在东汉时,牛郎织女星象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在古代,七夕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因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使七夕成为爱情象征,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更被现代人誉为“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7)七夕情人扩展阅读:

“七月初七”作为节日源于古人对数字和时间的崇拜。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重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在这些“重日”中,不难看出古人对数字的崇拜,如九与五是重要的数字,九五至尊是地位的象征。而“一”是万物起始之意,是成就、地位和尊荣的象征。“七”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

“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在民间表现为时间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结。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

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七”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热点内容
除了一朵朵 发布:2025-07-10 02:13:03 浏览:775
四川山梅花 发布:2025-07-10 02:12:23 浏览:754
樱花摸起来 发布:2025-07-10 02:06:01 浏览:628
七夕鱼浪漫 发布:2025-07-10 01:35:59 浏览:938
玫瑰蜂蜜红茶 发布:2025-07-10 01:22:41 浏览:439
盆栽荷花图 发布:2025-07-10 01:21:20 浏览:704
盆栽小白菜 发布:2025-07-10 01:13:17 浏览:8
城西海棠 发布:2025-07-10 01:10:37 浏览:977
画玫瑰花的简笔画步骤 发布:2025-07-10 00:45:54 浏览:462
樱花酒的度数 发布:2025-07-10 00:45:49 浏览: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