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廊桥情
① 安顺廊桥的两个牌匾上写的什么
廊桥南.两侧仿古牌坊的内柱上,各有成都当代名士冯广宏.刘行知两位先生为新建安顺廊桥所撰的楹联 ---
一联云:
安廊作市 裕民再续 二江图画
顺水放舟 观景重光 三蜀文化
再联云:
双水会流 紫气西来 景有天府
一桥卓立 大江东去 名在中华
廊桥南侧入口处的牌坊后壁上,被誉“鬼才,怪才,奇才”的四川内江籍著名剧作家、诗人、辞赋家魏明伦先生用骈体文为安顺廊桥撰写了《廊桥赋》。
反射阳光者,虹也;反映人情者,桥也。桥上行人,桥下倒影。桥梁贯穿历史,人情贯穿桥梁。卢沟晓月,抗日激情4;汀泗彩虹,北伐豪情5。泸定铁索,红军险情6;灌口竹绳,秀士悲情7。浩浩长江大桥,潺潺流水小桥。大业记功,小曲传情。牧童唱,村姑讴:赵州桥什么人造8?洛阳桥什么人修9?当阳桥谁人吼10?咸阳桥几人愁11?马萧萧,车辚辚。灞桥挑袍,微妙之交情12;圯桥进履,奇特之恩情13。陈桥兵变,怪异之军情14;枫桥夜泊15,高雅之诗情。红药桥边,寻觅玉人吹萧16;沈园桥下,回忆惊鸿照影17。草桥惊梦,西厢柔情18;虹桥赠珠,水国艳情19。断桥借伞,白蛇痴情20;危桥抱柱,尾生殉情21。最使古代伉俪动情者,鹊桥22也;最使当代恋人钟情者,廊桥也!
廊桥遗梦,梦系廊桥23。萍水逢,生死恋。情书似青鸟,翩翩飞上廊壁;骨灰化粉蝶,凄凄绕过桥栏24。荡气回肠,联想魂断蓝桥25;移花接木,通感再别康桥。悄悄去,轻轻来,挥衣袖,别云彩26。淡淡丁香,康桥可连雨巷?弯弯石径,雨巷应通汉园27。诗人桥上看风景,别人楼上看诗人28。明月临窗,乡愁何处?背影在彼岸,落叶在桥头。雾朦胧,夜深沉,远望拱桥,半轮击水飞碟;比喻廊桥,一节跨河车厢。车横翡冷翠,桥拱威尼斯29。莎士比亚,引水城入戏30;马可波罗,从市桥出游31。旅行赤县神州32,经过巴山蜀水。崎岖栈道33,风雨廊桥。廊迎域外客,酒洗途中尘。万里桥34边,沿校书足迹35;驷马桥尾,步才子遗踪36。八百年后,两江汇处37,惊看现代都市,重修古式廊桥。
桥名安顺,河是府南。此河殊荣,联合国颁发人居奖38;此桥古老,乾隆时载入方志书。旧址新颜,朱楼碧水。一廊穿南北,双亭望东西。壁画风云天府39,浮雕锦绣成都。三孔桥墩,托起百家商贸;两层廊阁,推开四面景观。遥瞻高速公路桥,近邻立体交叉桥。汽车洪流之畔,钢铁森林之间,凸现明清建筑,另有巴蜀丰姿。凭栏招手,送走顺江舟楫;倚案挥毫,引来逆向思维。
修桥补路,古人褒语;过河拆桥,时下弊端。看过客熙熙攘攘,听人声沸沸扬扬。问几人忧患,几人享乐?几人造福,几人争权?几人敬业而献身,几人拜金而拼命?几个多情种,几个负义狼?几回熔炉炼铁,几回大浪淘沙?虹跨赵州,流芳千载;桥断綦江,遗恨百年40。桥上饱含信息量,廊中常聚网络虫。用鼠标点击,搜索桥梁文化;盼人心澹定,修建文明桥梁。沟通真情,贴近民情,交流友情,促进爱情。浑水退潮,少几桩无情怪事;彩虹增色,添几卷纯情美文。
美哉!安顺!祝此地别名多情桥,愿天下皆无薄情桥矣!
二00二年十二月撰文 二00三年四月刻碑
② 廊桥遗梦真正意义是什么
《廊桥遗梦》用一个表面被人所不齿的“婚外恋”故事,教人思考:一个女人,面对家庭、责任,世俗限制太多,哪怕是一辈子仅有一次的真爱,也只能存于记忆,成为活着的向往和死后的归宿,既无奈又现实。
《廊桥遗梦》的意义在于通过一种反常理的方式展现了婚姻世界的真实,既有形式上的精雕细琢,又试图在现实世界里寻找一种平衡。
婚姻,不再是两个人的爱情那么简单,而是关系着一个家族,关系着上一代和下一代,意味着付出、承担、责任和义务。
相关如下
《廊桥遗梦》
《廊桥遗梦》里所要表现的爱情是清醒的、十分理智的。电影尽管有着细致入微的婚外恋情体现,其所表现出了仍然是一种较为正统的维系家庭的主题。因此,观众在影片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周围环境对男女主人公的潜在压力和主人公矛盾的心理。
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在再三决择之后还是选择了家庭,其对家庭的责任感占了上风,而影片结尾也以女主人公的两位儿女受到感动重视家庭为结束,这些都是正统的道德观念的体现。
③ 《廊桥遗梦》:引发离婚狂潮,令无数人潸然泪下,它的魔力何在
毛姆的小说《面纱》里,已婚的凯蒂和有妇之夫唐生有了一段越轨的恋情。当凯蒂的丈夫瓦尔特无意中发现了两人的关系时,他给了凯蒂两个选择:
要么让她的情人在一个礼拜以内离婚,并娶她;要么让她跟随自己到中国一个霍乱横行的村庄行医。
凯蒂深信唐生爱着自己,可唐生此刻却只想与凯蒂撇清关系,以维护自己的声誉,他甚至建议凯蒂到中国那个危险的地方去,以求得她丈夫的原谅。
毛姆深谙人性,他知道,在大多数的婚外情中,真情是不存在的,多的只是欲望。这种不顾道德,不顾家庭责任的婚外情,毫无疑问得到了人们的唾弃。
自古以来,大众对婚外情的道德谴责和舆论抨击,丝毫也没有留下情面。可1995年上映的婚外情题材电影《廊桥遗梦》,却是个例外。
这部电影根据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小说《廊桥遗梦》改编而来,电影上映之后,热度经久不衰,还曾经在美国社会引发了一阵离婚狂潮,并破天荒地打破了人们对于婚外情的歧视和局限的认知。
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曾看过这部电影,那时候为男女主角在雨中分离的镜头泪流不已。多年后,已婚的我重读原著,才真正看懂了故事背后的深意。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出轨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爱情与婚姻的选择、他人与自我、道德与责任的故事。
一、婚姻中的缺憾,普遍存在人们的身上
故事发生在1965年,弗兰西斯卡是农场主理查德的妻子,恬静又忙碌的家庭生活,可爱的一双儿女,老实稳重的丈夫,生活看起来安稳又幸福。
那一年的8月,丈夫带着一双儿女出远门去了,为期四天。也就是这短短的四天,弗兰西斯卡和远道而来的摄影师罗伯特谈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
罗伯特生性不羁爱自由,她也不愿意他就此放弃自由守在她一个人的身边。
也就是说,这份恋情虽然美好,但“相见不如怀念”。
彩云易散,琉璃易碎,美好的事物珍贵也容易消散,有些事物究竟只适合存放于回忆中,而不是拥有把玩。
也许,在感情最为璀璨美好的时候选择离开,虽然残忍,虽然痛苦,却是让这份感情永久延续的唯一方法。
三观和个性的冲突、各种关系和琐事的侵扰还没有降临在这段关系中,留给这段关系的回忆里全是光环和美好。
弗兰西斯卡和罗伯特选择用离别和铭记来封存这份感情,可也许他们俩人都没有想到,这份触及灵魂的恋情太过震撼和深刻,那份在最浓情蜜意时选择分离的痛苦太过浓烈,以至于他们将彼此铭记终身,至死不渝。
雨中分别的画面多么震撼,罗伯特站在雨中那混杂着复杂情感的眼神,弗兰西斯卡充满克制和痛苦的开门动作,诠释了一切。此时的画面,让我看到了电影和文字之间的区别。
罗伯特尊重弗兰西斯卡的意愿,他离开了小镇,再也没有来过,却在浪迹天涯的时候时刻带着刻着弗兰西斯卡名字的项链,并留下遗嘱,在死后将自己的遗物寄给弗兰西斯卡。
如果你深爱过一个人,你就会明白:远离不是因为不爱,而恰恰是因为深爱。这一生一世我无法陪伴你,但我会用我自己的方式来守护你,即便你不在我身边,只要有人护你周全,只要你平静快乐,我也一样会心安。
而弗兰西斯卡,也留下遗嘱,将自己的骨灰洒到初次约会的罗曼斯桥,今生今世不能相聚,来世要永不分离
人啊,是最最复杂的动物。如果不是在相似的婚姻状况中挣扎过的人们,如果不是对婚姻中的孤独感同身受的人,恐怕早已将这段不忠的婚外之恋批判得体无完肤。
其实,是否出轨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对自己当下生活中,什么对你而言最为重要,最有意义这一点,有没有清醒的认知。
弗兰西斯卡懂得选择,她的选择,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家人周全,给远方思念,尽力少伤害身边的人。
没有什么选择是完美的,充满遗憾,这才是人生。
④ 七夕浪漫去哪儿 西岭雪山推出免费情侣线路
线路1:免费的情侣线路
由于西岭雪山旅游度假区一直免门票到11月30日,所以大家可以不用买门票进入景区,而且从游客中心到鸳鸯池广场的步行道是对大众免费开放的,情侣们可以选择徒步登山,可从游客中心出发经“诗忆小径之遇竹”路线到达鸳鸯池广场;从鸳鸯池广场经“诗忆小径之画境”路线到达廊桥广场;再从廊桥广场经“诗忆小径之杜鹃”路线前往映雪广场。
途中不仅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还可以欣赏到数不尽的奇花异草。途经充满了神话色彩的鸳鸯池,去见证美丽浪漫的爱情神话。到了映雪广场后情侣们可以观赏优美的自然景观,惬意地漫步在小道上,也可以沿着景区主干道到各项目区感受一下,伴随着笑声、尖叫声,心情跟随之波动又是另一番感受。
线路2:浪漫的情侣线路
来到西岭雪山脚下,一眼望去如画的美景,清幽的山林。你可以带着心爱的另一半乘坐鸳鸯池索道到达半山,将百米高空的西岭美景尽收眼底。如果你的她害怕,你不妨将她紧紧拥入怀中,成为她此时最有力的依靠。
到了映雪广场,情侣们可以到映雪酒店去品尝绿色的美食。接着乘坐观景索道到达山顶,情侣们紧紧地牵着手,穿梭于林海之中,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远离城市的喧嚣,在大自然中尽情地和你的TA享受这份安静、惬意。
⑤ 廊桥遗梦是什么意思
《廊桥遗梦》是根据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说而改编的一部电影。
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主演。
该片于1995年在美国上映。影片讲述了家庭主妇弗朗西斯卡在家人外出的四天里遇到了《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罗伯特·金凯,在经历了短暂的浪漫缠绵后,弗朗西斯卡因不愿舍弃家庭而与罗伯特·金凯痛苦地分手。但是对金凯的爱恋却萦绕了弗朗西斯卡的后半生。
(5)七夕廊桥情扩展阅读:
《廊桥遗梦》是1995年十分引人注目的一部影片。该片以其对婚外恋情的探讨和对中年人心理情感的体现受到了观众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影片的情节十分简单,但是其中的情绪表现却十分细腻,体现了导演出众的掌握能力和演员的深厚功底。
影片并不仅仅是一场婚外恋情的表现,而是通过它揭示出了中年人的伦理价值观与情感平衡问题:女主人公之所以会对男主人公产生感情,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她在长年平淡的婚姻生活中被迫放弃了原来的生活理想而埋身于琐碎的家务之中。
⑥ 廊桥遗梦的内容简介
一对兄妹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翻检出了一段尘封往事。中年女性弗朗西斯卡婚后生活平静琐碎,缺乏激情。《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罗伯特·金凯德为拍摄麦迪逊县的廊桥而来,与居于此地的弗朗西斯卡相遇、相识和相恋。面对迟来的爱情与家庭责任,弗朗西斯卡选择了后者,而罗伯特则选择了成全。四天的完美之恋换来了半生的彼此怀念。
本书中,作者向读者展示了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丝卡从相逢、相恋到相别的全过程。这是一段婚外恋情,一个被作家用“真实性”、“悲剧性”和“死亡”包装过的浪漫的婚外情故事。对于婚外恋,几乎在所有的国家都受法律限制和道德舆论的谴责,被视为情感的禁区。婚外恋向来都是非常敏感,十分引人注意的话题,文学作品中正面反映婚外恋的也不多见。沃勒以婚外恋为切入口,展示人们情感生活的深度和柔美境界,视角大胆独特。
⑦ 廊桥遗梦中的男主为什么让女人难以抗拒
廊桥遗梦中的男主浪漫多情,善解人意,因此让女人难以抗拒。
在电影《廊桥遗梦》中,对婚姻生活感觉到厌倦的女主人公弗朗妮,爱上了浪漫多情的摄影师罗伯特,罗伯特的善解人意,使得弗朗妮重拾了爱情的美好,有好几次,弗朗妮都想要抛弃丈夫和孩子,与罗伯特浪迹天涯。好在最后理性战胜了感性,在爱情与家庭之间,弗朗妮选择了后者,这也为弗朗妮与罗伯特的爱情笼罩上一丝遗憾。
然而,让人难忘的爱情,总是带点遗憾的,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契可尼效应”,它指的是,相对于已经完成的事,人们对未完成的事更加难忘。或许美好的爱情总是短暂的,让爱情结束在最绚烂的时刻,这种略带遗憾的爱情,才能保鲜到令人一生难忘。
⑧ 西乡县情人桥指的是哪个
西乡县情人桥一般特指廊桥情人桥。
为蜀道文化元素的人行索道桥,北接子午亭,南连荔枝亭,悠然讲述千年古道间的风雨故事。
地点
北岸采取温婉清雅的中式建筑风格,以西乡赋、铁牛镇水、牧马长歌、仙山飞瀑等西乡山水文化元素雕塑为景观节点,着力为市民和游客营造置身于西乡灵秀山水文化情境之中的亲水慢生活体验。
南岸采取逐层退台的观景建筑特点,借鉴成都“宽窄巷子”风格,以张飞牧马、茶马古道、封侯台、观渡阁等西乡历史文化元素雕塑为景观节点,着力为市民和游客营造置身于西乡隽永人文文化情境之中的亲水慢生活体验。
⑨ 问大家一个关于桥的问题,才子才女来!
1.风雨桥的传说
进入侗乡,常常可以看到一座座很别致的风雨桥。说起风雨桥,可有一段神话传说。
古老的时候,还没有开辟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一个小山寨,只有十几户人家。有个小山寨里有个后生,名叫布卡,娶了个妻子,名叫培冠。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几乎形影不离。两人干活回来,一个挑柴,一个担草,一个扛锄,一个牵牛,总是前后相随。这培冠长得十分美丽,夫妻两人过桥时,河里的鱼儿也羡慕地跃出水面来看他们。
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涨。布卡夫妇急着去西山干活,也顾不了许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桥走去。正当他们走到桥中心,忽然刮来一阵大风,刮得布卡睁不开眼睛,培冠“哎呀”一声跌落河中。布卡睁眼一看,妻子不见了,知道刮下河了,他就一头跳进水里,潜到河里。可是,来回找了几圈都没有找到。乡亲们知道了,也纷纷赶来帮助他寻找,找了很长时间,还是找不到培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河湾深处有一个螃蟹精,把培冠卷进河底的岩洞里去了。一下子,螃蟹精变成一个漂亮的后生,要培冠做他的老婆,培冠不依,还打了他一巴掌。他马上露出凶相威胁培冠。培冠大哭大骂,哭骂的声音从河底传到上游的一条花龙耳朵里。
这时风雨交加,浪涛滚滚,只见浪头里一条花龙,昂首东张西望。龙头向左望,浪头就向左打,左边山崩,龙头向右看,浪头往右冲,右边岸裂。小木桥早已被浪涛卷走了。众人胆战心惊。可是龙头来到布卡的沙滩边,龙头连点几下浪涛就平静了。随后,花龙在水面上打了一个圈,向河底冲去。顿时,河底“骨碌碌骨碌碌”的响声不断传来,大漩涡一个接一个飞转不停。接着,从水里冒出一股黑烟,升到半空变成一团乌云,那花龙紧追冲向半空,翻腾着身子,把黑云压下来,终于压得它现出原形。原来是那只鼓楼顶那么大的黑螃蟹。黑螃蟹慌慌张张逃跑,爬到悬崖三丈高。花龙下到水里翻跟头,龙尾一摆,又把螃蟹横扫下水来。这样几个回合,把螃蟹弄得精疲力尽,摇摇摆摆爬向竹林,想借竹子挡住花龙。可是花龙一跃而起,张口喷水,喷得竹林一片片倒下去,螃蟹又跌落河中。花龙紧紧追到水底后,浪涛翻滚着便顺河而下,这时再也看不见黑螃蟹露面了。后来,在离河湾不远,露出一块螃蟹形的黑石头,就是花龙把螃蟹精镇住的地方。这块石头,后人称它为螃蟹石。
等到河面平静之后,听见对面河滩上有个女人的声音在叫唤。布卡一看,那正是自己的妻子。布卡叫了几个人马上游水过去。上岸以后,培冠对布卡说:“多亏花龙搭救啊!”大家这才知道是花龙救了她,都很感激花龙。这时,花龙往上游飞回去了,还不时向人们频频点头。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侗乡。大家把靠近水面的小木桥改建成空中长廊似的大木桥,还在大桥的四条中柱刻上花龙的图案,祝愿花龙常在。空中长廊式的大木桥建成以后,举行了隆重的庆贺典礼,非常热闹。这时,天空中彩云飘来,形如长龙,霞光万道,众人细看时,正是花龙回来看望大家。因此后人称这种桥为回龙桥。有的地方也叫花桥,又因桥上能避风躲雨,所以又叫风雨桥。
2.会仙桥的传说
会仙桥在渝中区民族路上,就在如今会仙楼前面那广场的中心。会仙桥消失得早,笔者伯父上个世纪20年代初就来到重庆做工,也没见过那桥。不过,会仙桥的地名却存在到上个世纪80年代。
古时,重庆城内人烟并不多,大梁子(今新华路)一带还是森林。从大梁子流下一条小溪,大约是顺如今的正阳街,经大阳沟,到洪崖洞,流入嘉陵江。会仙桥就是这条小溪上的一座桥,长可能不到10米。之所以叫会仙桥,是传说有人在此遇到过神仙。不过,传说有多种版本。
一种说法是:有个老头在那桥头开了个冷酒馆,经常有个南岸老君洞的道长来他馆里喝酒。那道长便邀请老头到老君洞去耍。老头去了,道长招待他吃豆花,端了一碗豆花出来,两个人总是吃不完。下午,老头回到酒馆,老婆子好惊奇,说:“你啷个好多年都不回来哟?”老头说:“你昏了哟,我才耍半天。”但一照镜子,竟然长出了雪白的长胡子。老头才明白,自己遇到的道长是个神仙。一传十十传百,于是人们便把这酒馆门前的桥叫作会仙桥。
还有一种说法是:洪崖洞下面住了个姑娘,经常到嘉陵江边去洗衣服。有一回,她洗的衣服被江水冲跑了。江边有个单身的打鱼郎见了,划着渔船就去给她捡了回来。于是,二人就熟悉起来。有一天,姑娘的母亲生病去世,姑娘没得钱安葬,急得去跳河。打鱼郎把她救了起来,对她说:“我网到一挑金甲鲤鱼,马上挑去卖,卖了就去买寿衣和棺材。”哪知,他挑着鱼进了城,刚走到那桥上,那活蹦乱跳的金甲鲤鱼全都死得硬邦邦的,还卖啥子钱哟!急得打鱼郎在那桥上跳起脚哭。这时,他听见土地庙里传来一个声音:“快点让路,八洞神仙来了!”他抬头一看,来的却是八个叫花子,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跪下去就求神仙帮忙。领头的是个拄着根铁拐子的瘸子老头,说:“我们都是叫花子,自己都没吃的,哪里帮得了你的忙哟!”那身背宝剑的叫花子捡了一砣石头丢进打鱼郎的鱼箩筐里,说:“你的鱼全都活了,还不快点拿去卖?”打鱼郎一看,硬是的。把那石头丢进另一个箩筐,鱼也活了。再一看,叫花子全都不见了。于是,打鱼郎卖了个好价钱,安葬了姑娘的母亲,然后和姑娘结成夫妻,在这桥头安了家。这桥也就取名会仙桥。
3.赵州桥的传说
古时候的赵州,就是现在河北的赵县。赵州有两座石桥,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桥,看去象长虹架在河上,壮丽雄伟。民间传说,这座大石桥是鲁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桥,看去象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条小白龙,活灵活现,传说这座小石桥是鲁班的妹妹鲁姜修的。这两座桥修得可好啦!舞台上演《小放牛》,还有这样的唱词:“赵州石桥鲁班爷爷修,玉石的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里就唱到了鲁班修赵州桥的传说。
相传,鲁班和他的妹妹周游天下,走到赵州,一条白茫茫的洨河拦住了去路。河边上推车的,担担的,卖葱的,卖蒜的,骑马赶考的,拉驴赶会的,闹闹攘攘,争着过河进城。河里只有两只小船摆来摆去,半天也过不了几个人。鲁班看了,就问:“你们怎么不在河上修座桥呢?”人们都说:“这河又宽、水又深、浪又急,谁敢修呀,打着灯笼,也找不着这样的能工巧匠!”鲁班听了心里一动,和妹妹鲁姜商量好,要为来往的行人修两座桥。
鲁班对妹妹说:“咱先修大石桥后修小石桥吧!”
鲁姜说:“行!”
鲁班说;“修桥是苦差事,你可别怕吃苦啊!”
鲁姜说:“不怕!”
鲁班说:“不怕就好。你心又笨,手又拙,再怕吃苦就麻烦了。” 这一句话把鲁姜惹得不高兴了。她不服气地说:“你甭直嫌我心笨手拙,今个儿,咱俩分开修,你修大的,我修小的,和你赛
一赛,看谁修得快,修得好。”
鲁班说:“好,赛吧!啥时动工,啥时修完?”鲁姜说:“天黑出星星动工,鸡叫天明收工。”一言为定,兄妹分头准备。
鲁班不慌不忙溜溜达达往西向山里走去了。鲁姜到了城西,急急忙忙就动手。她一边修一边想:甭忙,非把你拉下不可。果然,三更没过,就把小石桥修好了。随后她悄悄地跑到城南,看看她哥哥修到什么样子了。来到城南一看,河上连个桥影儿也没有。鲁班也不在河边。她心想哥哥这回输定了。可扭头一看,西边太行山上,一个人赶着一群绵羊,蹦蹦窜窜地往山下来了。等走近了一看,原来赶羊的是她哥。哪是赶的羊群呀,分明赶来的是一块块象雪花一样白、象玉石一样光润的石头,这些石头来到河边,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了加工好的各种石料。有正方形的桥基石,长方形的桥面石,月牙形的拱圈石,还有漂亮的栏板。美丽的望柱,凡桥上用的,应有尽有。鲁姜一看心里一惊,这么好的石头造起桥来该有多结实呀!相比之下,自己造的那个不行,需要赶紧想法补救。重修来不及了,就在雕刻上下功夫盖过他吧!她悄悄地回到城西动起手来,在栏杆上刻了盘古开天、大禹治水,又刻了牛郎织女、丹凤朝阳。什么珍禽异兽、奇花异草,都刻得象真的一样。刻得鸟儿展翅能飞,刻得花儿香味扑鼻。她自己瞅着这精美的雕刻满意了,就又跑到城南去偷看鲁班。乍一看呀,不惊叫了一声。天上的长虹,怎么落到了河上?定神再仔细一瞅,原来哥哥把桥造好了,只差安好桥头上最后的一根望柱。她伯哥哥打赌赢了,就跟哥哥开了个玩笑。她闪身蹲在柳棵子后面,捏住嗓子伸着脖,“咕咕哏——”学了一声鸡叫。她这一叫,引得附近老百姓家里的鸡也都叫了起来。鲁班听见鸡叫,赶忙把最后一根望柱往桥上一安,桥也算修成了。
这两座桥,一大一小,都很精美。鲁班的大石桥,气势雄伟,坚固耐用;鲁姜修的小石桥,精巧玲瑰,秀丽喜人。赵州一夜修起了两座桥,第二天就轰动了附近的州衙府县。人人看了,人人赞美。能工巧匠来这里学手艺,巧手姑娘来这里描花样。每天来参观的人,象流水一样。这件奇事很快就传到了蓬菜仙岛仙人张果老的耳朵里。张果老不信,他想鲁班哪有这么大的本领!使邀了柴王爷一块要去看个究竟。张果老骑着一头小黑毛驴,柴王爷推着一个独轮小推车,两人来到赵州大石桥,恰巧遇见鲁班正在桥头上站着,望着过往的行人笑哩!张果老问鲁班:“这桥是你修的吗?”鲁班说:“是呀,有什么不好吗?”张果老指了指小黑驴和柴王爷的独轮小推车说:“我们过桥,它经得住吗?”鲁班膘了他俩一眼,说:“大骡于大马,金车银辇都过得去,你们这小驴破车还过不去吗?”张果老一听,觉得他口气太大了,便施用法术聚来了太阳和月亮,放在驴背上的褡裢里,左边装上太阳,右边装上月亮。柴王爷也施用法术,聚来五岳名山,装在了车上。两人微微一笑,推车赶驴上桥。刚一上桥,眼瞅着大桥一忽悠。鲁班急忙跳到桥下,举起右手托住了桥身,保住了大桥。
两人过去了,张果老回头瞅了瞅大桥对柴王爷说:“不怪人称赞,鲁班修的这桥真是天下无双。”柴王爷连连点头称是,并对着才回到桥头上来的鲁班,伸出了大拇指,鲁班瞅着他俩的背影,心里说:“这俩人不简单啦!”
现在,赵州石桥桥面上,还留着张果老骑驴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车轧的一道沟。到赵州石桥去的人,都可以看到,桥下面原来还留有鲁班爷托桥的一只大手印,现在看不清了。
(附记:据史料载,赵州桥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建造的。)
4.五里桥的传说
“五里桥”是一座石拱桥,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朱昌镇的朱昌村与五里村之间,当地布依族老百姓对桥的来历是这样传说的。
很久以前,朱昌有一条又宽又深的大河,河的两岸,各有一个村寨,为了互相往来方便,有一天,两村寨的人们组织了几十个强壮劳力在河面上架起了一座十多丈长、三尺多宽的木桥。可是,第二天木桥不见了。大家还以为是桥没有修牢固,被水冲垮了,于是,他们又重新选用最结实的木料,请来能工巧匠,架起了第二座桥。
当天晚上,奇怪的事情出现了。本来皓月当空的夜晚,突然间狂风四起,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从天而降。河面上恶浪滚滚,好像要把两岸的山崖都冲垮下来一样。一股黑浪散后,河面上出现了一个怪物,恶狠狠地说:“修桥,想从我的身上走过,哼,我看你们修!修好一座我冲垮一座,叫你们尝尝我老龙精的厉害。”说完,它将身子一摇,变成一条张牙舞爪的青龙,一头钻进水中,掀起几丈高的狂浪,只听“哗啦”一声,木桥顷刻间变成数不清的木块,顺着恶浪向下游飘去。
第二天一早,两寨的人们来到河边,发现木桥又不见了。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是哪个良心不好的把桥弄垮了?”有的说:“恐怕是被大水冲毁的哟!”还有的说:“可能是被风吹垮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哪个也不能肯定桥是咋个垮的,修桥的事只好放了下来。
转眼一年过去了,两岸的人们吃尽了绕远路的苦头。他们经过多次商量,决定以石代木,修一座高大的石桥。
经过五个月的辛勤劳动,一座又高又大的石拱桥终于修成了。这座桥造型古朴,桥两头塑有一对怒目圆睁的狮子,远远望去,就像美丽的长虹。因为这座桥的北面村寨离东南面的村寨有五里路,人们就把这座桥叫做“五里桥”。
石桥修好不久的一天晚上,那个怪物————老龙精又来到河面上,当它掀起恶浪,准备把石桥冲垮时,忽然桥下放出了一圈圈金光,同时桥上发出了雷鸣般的吼声。老龙精吓了一跳,它正要钻进水中,突然飞来一个金圈子,一发势就将它的脑壳套住了。接着,又飞来一根大铁链,把它的身子紧紧捆住。老龙精痛得在水面上乱翻乱滚。这时,站在桥中央的一位老人手握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指着老龙精大声吼道:“孽龙,你还敢作恶?”老龙精吓得魂不附体,赶忙跪下求饶。
原来,老龙精掀翻木桥残害生灵的事,被一个仙人看见了,他就去禀告玉帝,玉帝命他来治服老龙精。他见老龙精已经服罪了,但又怕其它水妖另生事端,就用宝剑一指,让一对金鸭子衔着一根金扁担飞进桥墩里。然后,仙人就带着老龙精回天庭复旨去了。几百年来,这对金鸭子和这根金扁担一直护卫着这座石桥,使石桥至今还完好无损地横跨在河的两岸。
5.枫桥的传说
一座寺院里只能有一个当家和尚,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在一座庙里,谁作主持好呢?两位高僧都很客气,推来推去,毫无结果。这座庙里只有他两个和尚的时候,还不要紧,等到陆陆续续招了一批小和尚进来,就有问题了。小和尚问:“老和尚,今天念哪本经呀,”寒山说:“应该先问拾得师父。”小和尚就去问拾得,拾得说:“还是应当问寒山师父。”他们互相尊重,却苦了小和尚,怎么招待香客呀,买多少香油,派谁去拾柴呀,等等。小和尚无所适从,有意见了,就难勉叭叭咕咕的。小和尚的话传到寒山、拾得的耳朵里,两个人又商量起来,推来推去,还是毫无结果。这时走来一个老农妇,说:“两位师父不要谦让了,我来给你们出个主意吧。你们比比本事,本事大的做当家和尚,这样最公平。”寒山、拾得一听,是个办法,不过,比什么呢,农妇指指庙前一条河,说,这条河上缺座桥,乡里乡亲来来往往靠渡河,又不方便又危险,请你们施展法术,变座桥出来,哪个变得出来就是哪个本事大。出家人不打逛言,所以,不怕寒山拾得隐瞒法术,果然拾得先施法术,把身上的僧衣一脱,往河面一抛,变做了一个桥面,可惜,没有桥架支撑,一阵,风吹来,眼看就要把它刮塌。寒山急忙将手中的禅杖往河边一插,运起法术,禅杖顿时变成一棵树,树朝对岸一铺,一座桥就稳稳当当卧在了河面上。老农妇一笑,说:“还是寒山本事大些。”说着把一块手帕朝脚前一抛,手帕化做一朵莲花,她踩着莲花就升到了空中,寒山拾得抬头一看,原来老农妇是观音变的。寒山只好做当家和尚了,那座庙也就叫做“寒山寺”了。寒山那根禅杖,是用枫树削成的,那座桥自然就被称作“枫桥”了。
6.双抛桥传说
双抛桥在今福州杨桥路中段。传说古时候这里就有河,河上有座无名的木桥,桥下水深流急。河附近分别住居着邱、何、胡三家。邱家有个儿子靠木工手艺为生,为人老实忠厚。何家亦不甚富裕,有个女儿长得花容月貌,且生性善良。邱、何两家素有往来,彼此一对男女自然也合得好。他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家长辈视为合适,遂为他们定了亲,并择了迎娶的吉期。
不料,一日何小姐到河边漂洗衣裳,被胡家阔少看见。胡家为官,有钱有势。胡少爷见何小姐貌美,查明底细后便遣媒到何家说亲。何家把姑娘已定亲,且日内迎娶的话让媒母去回了。谁知胡恶少根本不理,暗地召集家丁打手,策划邱、何两家迎娶之日拦路抢亲。邱、何两家毫无防备,何小姐于迎亲路上被抢到胡府。
何小姐是个忠贞烈性姑娘,到了胡府宁死不从,并于夜间趁看守疏忽之机,偷偷逃出胡府,奔回邱家与新婚丈夫相聚,享洞房花烛之乐。然而,那胡恶少岂肯罢休,他喝动众恶奴,各持凶器奔赴邱家,将邱、何新婚夫妇捆绑后抓走。新婚夫妇一路反抗,大骂无耻恶少。胡恶少恼羞成怒,喝令众恶奴,将新婚夫妇双双抛入河中,并吩咐将两人尸体抛向南北两边,意在死了也不让他们在一起。这一对可怜的新婚夫妇,被活活地淹死在河中,并分尸两岸。后来河的南北两岸各长出一棵榕树,树根在河底互相交错,树枝在空中攀连,成为榕城的一道奇观。后人见了赞叹不已,便将跨河的这座桥叫双抛桥了。
7.蔡襄造洛阳桥的传说
传说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时,拔剑剖腹,将肠肚抛落在洛阳江中。后来,这些肠肚变成了龟精蛇怪,不时兴风作浪,危害过往船只。
一日,一只渡船过江,龟蛇作怪,大风狂吼,浊浪翻滚,眼看渡船被弄得要翻过去。这时,天上传来了喊声:“蔡学士在船上,不得无礼!”龟蛇两怪听了,吓得钻入江底。只一会儿,江面又风平浪静。船上的客人很惊奇,相问谁是“蔡大人”,全船没有一个姓蔡的,只有一个怀孕妇女,丈夫姓蔡。那孕妇心里清楚,就对天暗暗许愿:“我这胎若能生下男孩子,长大后一定要叫他在洛阳江上修造一座大桥,便利过往客人。”
那孕妇果然生个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谟,号端。蔡襄从小聪明伶俐,二十岁那年中了进土,后来授封端明殿大学士,很受皇帝的器重。他在京城时,挂念着建造洛阳桥之事。但当时朝廷有规定:不准文武官员回原籍做官。
有一天,蔡襄要陪皇帝游玩御花园,事前,他暗中叫一个太监,预先在路边的芭蕉叶上,用毛笔蘸蜂蜜写了八个大字,蚂蚁嗅着香甜味,都围来叮蜜,排成了字阵。皇帝经过这里便顺口念了芭蕉叶上的字:“蔡端蔡端,本府作官。”蔡襄赶紧跪下谢恩。皇带笑着说:“朕只是念叶子上的字,并非当真!”蔡襄一直跪着不起来,说:“君无戏言,岂可失信于臣?”接着,又将母亲许愿造桥的事情对皇帝讲了一遍。皇帝也很感动,就派他到泉州府做太守了。后来,蔡襄就在洛阳江上修造一座大桥,这就是中外闻名的洛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