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苏轼词
A. 鹊桥仙七夕苏轼赏析
鹊桥仙·七夕
宋代: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夜分别之事。
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
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便是他豪放词风形象性的说明。
译文
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B. 古诗《七夕》
【原文】:
《七夕》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回凉如水,卧看答牵牛织女星。
【注解】:
银烛:一作红烛。天阶:一作瑶阶。
卧看:一作坐看。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柔软的丝织品。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露天的石阶。
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韵译】: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
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凉;
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C. 苏轼的《七夕》古诗
鹊桥仙
七夕送陈令举朝代:宋辽金
作者:苏轼
原文: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D. 苏轼的词:渔家傲·七夕什么意思
以下也仅仅是个来人见解。(P.S:不是自粘的- -)
这首诗化用了多处前人的诗词,第一句由《古诗十九首》里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化过来,也是点题之句。道出七夕时令,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心中委婉曲折的情思。
然后写思之未果(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继而寄情于梦境,
“梦回芳草生春浦”此处似可以看做是对于时光的回溯,也就是表达对旧日往事的一种怀念之情。
但“鸟散余花纷似雨,汀洲苹老香风度”,也就是说时光易逝,美好的日子也总会过去,这是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
“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似化用“明月来相照”)回到现实,事实上也是一种自我宽慰。
苏轼是典型的豪放派诗人,所以即使是写婉约词都不会太惆怅太伤感,这首诗中也可以看出来。虽然全词是在描写一段相思之情,但最终没有落在常怀相思之苦的论点上,而更像是因为七夕而引出的一缕清愁。
其实。。。不是所有的词都有要表达一个“意思”的,要说的话,只是“寄情”而已。
E.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1、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2、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3、壬申七夕
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译文:难得等到七夕她已驾着七香车。刚刚两心相会又忧无情的晓霞。清风夜静,唯有玉佩的响声,日光微弱点吧,不要晒枯了艳丽的鲜花。月中的嫩桂,它把馨香传得更远更远。星间的高榆给人间送来舒适的影斜。她不想人间知道他们相会的事,因妒成都卜肆中有人能识别灵筏。
4、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译文:身在他乡恰逢乞巧,看着所住途中旅店心中羁旅愁绪更甚。远离故土,不见妻子月下穿针,心中空空只余孤寂,怀念家乡。微风拂过带走盛夏的炎热,新月当空,初秋已快来临。是谁在忍着心中愁痛偷偷的看着银河?就是那遥远天际的牵牛星。
5、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译文:恐怕是仙人们喜欢别离,所以才叫人们长时间盼望相会的日期。从来上天布满彩霞直垂银河畔,岂必硬要等待那金风四起玉露凝成之时?清辉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时相望已久,接织女过河的微云恰恰涌现得迟。怎么会忘记不酬谢填河以渡的乌鹊,单给蜘蛛的偏爱向它乞求巧丝。
F.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有哪些
1、鹊桥仙·七夕
作者:宋代苏轼
原文: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译文: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2、七夕
作者:唐代白居易
原文: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译文:抬头仰望明月长空,感慨漫漫历史长河中七夕与秋天都是一样的。
每一年的这一天,牛郎与织女都体味着相聚的欢愉与离别的愁绪。
3、七夕
作者:唐代李贺
原文: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译文:天河隐隐逢七夕,独处罗帐半夜愁。乌鹊离去穿线月,萤火飞入晒衣楼。牛女双星合又分,人世情侣望玉钩。不见钱塘苏小小,独处寂寞又一秋。
4、七夕
作者:唐代李商隐
原文: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译文:分开鸾扇走进了帐篷,搭长桥的喜鹊们已经完工。怎样能将世上的死别,去换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5、菩萨蛮·七夕
作者:宋代苏轼
原文: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译文:黑夜即将过去,太阳即将出现。五更天时银河斜转月落大地。牛郎织女从梦魂中惊醒过来,泪涕纵横,天上落下了细小的雨点。
牛郎和织女虽然是短暂相逢,但却永远和天一同存在。他们始终不羡慕人间的生活,因为人间烦恼太多了,日子难过。
G. 求关于七夕的经典诗词~以宋词为主,谢谢!
一、鹊桥仙·七夕
【作者】苏轼【朝代】宋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风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白话译文
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二、鹊桥仙·七夕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译文
今夜是牛郎织女会面的好时光,这对相会的夫妻懒得再为耕织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娇美的月亮姊姊蹙紧了娥眉,风阿姨兴风吹雨天地反常。
相见匆匆忙忙,短暂的聚首真不如不见,重新搅起离别的忧伤。见面的欢乐总不抵久别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带回品尝。
三、鹊桥仙·乞巧楼空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代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译文
适逢七夕佳节,但却孤独寂寞,令人反生愁绪。叮咛不要曝晒那旧罗衣,因为那是她曾为我缝制过的,见到它更会引起我深重的愁怀。
俯看荷塘上莲花飘零,菱丝遮掩了碧波,而仰望长空又只有明星灿烂。亲自手持我送你的妆盒袅娜而至,天上人间,你我之恋,弥久恒远。
四、七夕
【作者】杜牧【朝代】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五、沉醉东风·七夕
【作者】卢挚【朝代】元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译文
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H. 关于七夕的古诗词名句
一、【七夕夜女歌】(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二、【牵牛织女】(唐/杜甫)
牵牛出河西, 织女出其东。
万古永相望, 七夕谁见同?
三、【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四、【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五、【七夕】(唐/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六、【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1、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2、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gōng)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I. 苏轼的那首七夕情诗
《渔家傲·七夕》苏轼(这是词啦,不是诗)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
望断碧云回空日暮,无寻答处,梦回芳草生春浦。
鸟散余花纷似雨,汀洲苹老香风度。
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全词基调颇黯淡……希望美好结局……
第一句属于描述吧,不算
第二句,貌似依旧描述,写思而不得之情
第三句,转回现实,应该是写的自己,适逢七夕,身边却无亲友陪伴
第四句,埋怨月亮,看似多情,实则无情……
个人愚见,个人愚见……
都是自己瞎琢磨的,楼主看罢笑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