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守七夕
⑴ 喜鹊帮牛郎织女做了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写具体一些
喜鹊看到牛郎以后这对可怜的恋人,为了让他们能见一次,就商量以后每年的七月七日聚集起来为他们搭一座鹊桥,让牛郎通过这个桥去见织女,不过比起织女牛郎更可怜,毕竟天上一天地下一年,所以织女可以天天都可以见到牛郎,可是牛郎却要天天养两个孩子,一年却也只能见一次面,见个七八次就已经变成老头了
⑵ 喜鹊七月七到底去干什末去了
农历七月七日,相传牛郎和织女相会,为了帮助恋人渡过银河,成千上万只热心的喜鹊在天界搭起了一座鹊桥。喜鹊因此成为一种吉祥物,而鹊桥更是美满爱情的象征。
老人们告诉小孩们,七夕前后是看不到喜鹊的,它们忙着给牛郎织女搭桥去了。可现在的小孩不光在七夕看不见喜鹊,平时也难见到喜鹊的踪迹。以前常见的喜鹊到哪去了?是现在婚姻自由了,不再需要喜鹊沟通?还是它们给牛郎织女搭桥,遭到了王母娘娘的打击报复?
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的郭延蜀教授对喜鹊消失的现象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他发现喜鹊已经并且仍在遭受巨大的灾难,而这正是人类造成的!
喜鹊曾是四川各地最常见的鸟类之一,广布于各市、县、乡镇的山林、田地、城镇,是人们熟悉的一种留鸟。但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喜鹊就在四川盆地中消失了。进入90年代四川盆地已成为喜鹊的罕见区,盆周山地、川西南山地为部分布区、川西高原为广布区。喜鹊消失地域占四川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喜鹊是民间传说中的瑞禽,它的消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郭延蜀是一位动物地理学、鸟类生物学专家,他从事鸟类野外观察研究长达20多年,足迹遍布整个四川。鸟类是生态环境变化最敏感的指示者,鸟类数量变化,对生态环境监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喜鹊的减少早在20年前就引起了郭教授的注意,最近他通过长期的野外调查和大量方志考察后,指出喜鹊这么大的一个物种在四川盆地绝灭,其原因必定是多方面的。
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正是喜鹊消失的原因之一。
喜鹊喜欢将巢筑在高大的乔木上。但50年代后四川的森林覆盖率锐减。从“大跃进”到“人民公社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四川原本不多的林木遭到大量砍伐。而人口的增加,也加剧了人们毁林开荒的速度。经统计郫县的林木覆盖率1949年至1975年由13%降到5.1%,营山县1952年至1975年由30.5%降至5.7%,万源县1955至1975由38.9%降至16.7%。20世纪70年代四川许多地方已呈现荒山荒野的景象,有的地方甚至见不到胸径10cm以上的乔木。喜鹊失去了筑巢的高大乔木。
人为的毁巢和猎杀也加剧了喜鹊的灭绝。郭教授指出当喜鹊种群数量较大的时候,毁一两个鹊巢、猎杀一两只喜鹊对整个种群影响不是很大,但当种群数量已经很小时,毁巢、猎杀也将成为种群绝灭的因素之一。郭教授举了两个例:其—,南充市郊1994年春季还残存着一对喜鹊,它们先在一座古庙后的黄葛树上筑巢,巢做好后仅1天就被顽童用竹杆捅毁。—个月后,这对喜鹊又在200米外一高大的桉树上筑起新巢,并产卵3枚,在孵卵期间,几个顽童又用绑有尖刀的竹杆捅鹊巢,这次不仅使卵、巢全毁,而且母鸟也被捅死了。此后,南充市郊再也见不到球形的鹊巢了。其二,九寨沟县城周围喜鹊已十分罕见,一次郭教授在县城外一大杨树上惊喜的见到一个鹊巢,可等了近2个小时不见鹊归,过路的老大爷告知:“巢中鹊去年已被人用枪猎杀。”最后的调查显示,这是九寨沟县城周围仅存的1个鹊巢。
借助计算机软件的帮助,郭教授将四川省喜鹊分布图分别与1∶3百万的四川省地貌图、植被图、土地利用图和人口分布图进行了叠置分析,他发现喜鹊消失的区域与四川省发达、较发达的农业区完全重叠,这说明滥用剧毒农药�包括杀鼠剂对喜鹊的危害才是最大的。1977年前四川农村普遍使用较单—的中低毒、高残留的六六六、DDT等有机氯农药。从70年代未开始,四川农村使用较多的是久效磷、对硫磷、氧化乐果、磷胺等剧毒低残留的有机磷农药,其次为氨基甲酸脂类农药如呋喃丹�现已证明其对鸟类有极大的危害性,而正是从80年代起四川盆地内的喜鹊开始大面积的消失。70年代未、80年代初,四川各地农村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们为了提高产量,使用农药的剂量成倍的增加,农药的使用频率由70年代前每年不足1次,上升到每年4—5次。喜鹊是杂食性的鸟类,又常在耕地、菜园、果园中觅食,很容易因采食用有机磷、呋喃丹等农药处理过的种子、类似植物种子的农药颗粒剂、被剧毒农药污染的植物果实、种子、和昆虫、蚯蚓等而被毒杀,导致其在农业发达的地区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川西高原属林、牧区,农药使用量十分有限,很多的地区几乎没有任何农药的污染。因此,喜鹊仍然是常见种、优势种。
此外,80年代初四川各地曾一度鼠害猖獗,田野中的小麦、水稻、玉米被大量盗食,为此开展了野外灭鼠运动。在野外大量施放毒鼠药饵,饵料多为稻谷、小麦和玉米,这些虽药杀了田野中的部分老鼠,同时也药杀了大量采食谷物的鸟类,盆地及周边山地的喜鹊、麻雀和乌鸦都深受其害。喜鹊在四川大规模的消失表明,滥用农药将摧毁整个生态链,而作为生态链中一环的人类也将自食苦果。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到了,早已消失的喜鹊又出现在大街小巷。那不是真正的喜鹊,商家看中了中国情人节大有赚头,于是一些喜鹊的卡通形象、漫画、吉祥物出现在商场里、电视中、网络上,一瞬间,喜鹊又在“叽叽喳喳”报着喜事。谁会想到真正的喜鹊早已消失了呢?喜鹊就这样因为人类的利益而被灭绝,又因为人类的利益而暂时出现,这正是喜鹊灭绝的最大悲剧——它没有被人们作为一种自然界生灵受到尊重。最近获悉,麻雀已被我国列入《国家保护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级保护动物。小小麻雀已被“拨乱反正”,中国千百年的瑞禽——喜鹊的命运又将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⑶ 七夕为什么是喜鹊搭桥而不是鸳鸯
原因: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且鸳鸯为游禽,无法飞到空中搭桥。关版于它有权很多好听的神话传说。
有故事印证,画鹊兆喜的风俗大为流行,品种也有多样:如两只鹊儿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上树下对望叫“欢天喜地”。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
(3)喜鹊守七夕扩展阅读
鸳鸯的动物文化
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和稻田地中。杂食性。鸳鸯为中国著名的观赏鸟类,之所以被看成爱情的象征,因为人们见到的鸳鸯都是出双入对的。是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的鸟类。人们常用鸳鸯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
喜欢成群活动,一般有二十多只,有时也同其它野鸭混在一起。每天在晨雾尚未散尽的时候,就从夜晚栖息的丛林中飞出来,聚集在水塘边,在有树荫或芦苇丛的水面上漂浮、取食,然后再飞到树林中去觅食,大约一、二个小时后,又先后回到河滩或水塘附近的树枝或岩石上休息。
⑷ 喜鹊为什么成了七夕有代表性的象征呢
喜鹊是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的鸟类,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象征着喜事临头
因为古人认定回,喜鹊一年到答头,不管是鸣还是唱,不管是喜还是悲,不管是在地上还是在枝头,不管是年幼还是衰朽,不管是临死还是新生,发出的声音始终都是一个调,一种音。而儒家眼中的圣贤、君子,就是要表现得像喜鹊那样恒常、稳定、明确、坚毅、始终如一。因此,儒家经常要求人们向喜鹊学习,把喜鹊当成圣贤的某种模板。
喜鹊的叫声也象征着美好的寓意,喜鹊的叫声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意为“喜事到家,喜事到家”,所以喜鹊在中国民间是吉祥的象征。画家画的“鹊登高枝”,喻示一个人节节向上、家庭出人头地。
最优美的传说还是“鹊桥相会”,因为这个传说,银河也被称为“鹊河”,而中国的“情人节”,也被定在了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织女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贡献出羽毛和身体,填河成桥。以至于这一天过去之后,许多喜鹊都光秃秃的。
此外在古人的字画中也有许多关于喜鹊的作品,他们都象征了吉祥,喜事等好的寓意。如两只鹊儿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上树下对望叫“欢天喜地”。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
⑸ 喜鹊每年坚持在七夕这天负责搭桥是因为当初传错话吗
传说是的。。
⑹ 七夕中,喜鹊为牛郎和织女搭桥,它代表着的是什么
鹊桥表达了对相爱之人的祝福与感动。传说鸟神被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感动而派喜鹊为他们搭桥。
⑺ 七夕之夜代表什么动物
七夕之夜代表的动物是喜鹊。
鹊桥,其又名乌鹊桥,鹊桥是传说鸟神受牛郎织女的真回挚情感而感动派来答的喜鹊搭成的桥。相传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隔开,只允许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相见。为了让牛郎和织女相会,各地的喜鹊就会飞过来用身体紧贴着搭成一座桥,此桥就叫做鹊桥。牛郎和织女便在这鹊桥上相会。
(7)喜鹊守七夕扩展阅读:
女牛,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牵牛、织女分居天河两岸,每个七月七日地上的喜鹊飞到天河填河成桥、使之相会。在这天晚上,中国女孩们要穿针乞巧。俗传农历七月初七,清晨乌鹊飞鸣较迟,谓之填桥去。比喻撮合男女婚事。
清 李渔 《蜃中楼·训女》:“你休得要怨波涛,却不道时来自有鹊填桥。”
南朝 梁 庾肩吾 《七夕》诗:“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五代 徐夤 《鹊》诗:“香闺报喜行人至,碧汉填河织女回。”
明 高启 《鹊轩》诗:“讵信填河事,宁歌绕树诗。”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那楼上呵,好一似天孙织所,凄凄可怜;俺便做个填桥乌鹊行方便!”
参考资料:七夕-网络
⑻ 请问:七夕织女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夕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
楼主你好, 髡 念 kūn 髡,剃发也。——《说文》
七夕鹊首无故皆髡 指 喜鹊七夕过后,头上都无缘无故的没有毛了。
⑼ “七夕节”这天,为什么农村常见的喜鹊会特别少见
因为在农村中 有这种习俗,在七夕之日这天见到喜鹊是有祥瑞降临的
⑽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七夕喜鹊搭的是什么
七夕喜鹊搭建的是牛郎和织女相会时用作支撑和通道的鹊桥。
鹊桥,其又名乌鹊桥,鹊桥是传说鸟神受牛郎织女的真挚情感而感动派来的喜鹊搭成的桥。相传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隔开,只允许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相见。为了让牛郎和织女相会,各地的喜鹊就会飞过来用身体紧贴着搭成一座桥,此桥就叫做鹊桥。牛郎和织女便在这鹊桥上相会。
(10)喜鹊守七夕扩展阅读:
七夕节,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兰夜、女儿节或七姐诞等。“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古人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牛郎织女天文星区对应地域分野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文献,《汉书·地理志》:“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在东汉时七夕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因七夕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在当代更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汉代,七夕被赋予了妇女向织女星乞巧智慧和巧艺的人文内涵,形成了七夕乞巧习俗,故亦称为“乞巧”。七夕节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七夕节的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与女红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七夕节”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人为主角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