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西方情人节评论

西方情人节评论

发布时间: 2022-08-07 01:10:45

『壹』 很多人喜欢过洋节,比如情人节,圣诞节,你怎么求五百字的谢了看

【哲学与生命】中国人,你为什么喜欢过洋节? 一家之言 2009-02-27 23:10:17 阅读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情人节快到了,商家又开始展开攻势,张网以待,大举进攻情人们的钱包。情人节成为中国人学习西式浪漫的绝佳方式。 最近,我刚好从碟子中听了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全球化了我在那里》演讲中谈到中国人喜欢过洋节的现象,我也感触很深。
每年一到圣诞节,酒吧、舞厅等娱乐场所和人们聚集的广场、城市的街头就满是庆祝和狂欢的人群,酒吧甚至狂欢到通宵,西方的平安夜来到中国的城市,学来了其热闹和狂欢,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平安夜是什么,圣诞节是怎么来的?他们不知道基督教教徒在平安夜钟声敲响的时候都是要到教堂祷告的,他们只知道舶来西方圣诞的狂欢热闹,不懂得节日背后的文化。西方一些国家的节日是在基督教这种宗教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是有他们传统文化渊源以及传统文化土壤的,我们舶来他们的节日学到的只是表象,连文化以及来源都不懂的国人学到了肤浅的热闹而已,其它却没有学到。情人节,城市的玫瑰花价格大涨,小情人们甚至夫妻之间都会抢购玫瑰花和巧克力,专为情人节打造的消费品这一天特别火爆,恋人们都要在一起共度情人节。可是谁又知道情人节怎么来的呢?在中国土地上的洋节都是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空洞之物,只有表象没有内涵的炫耀,在我看来,这是很可笑的。

任何民族文化的产生都必须有根,扎根在该民族的土壤里长成的大树就是这个民族的文化繁衍发扬的东西,比如民俗和节日。在每个民族哪里,形式和内容和谐的统一,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自己的风俗。西方基督教国家过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情人节,这些节日都来源于基督教文化,是基督教文化的产物,他们信奉基督教,接受基督教文化,自然融合在自己文化中,庆祝自己的节日。中国难道没有自己的节日吗?一个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有着根深叶茂的民风民俗,有着博大精神的民族文化,可是我们却对自己的文化视而不见,偏要去过什么洋节,年轻一代甚至更不懂得民族文化的来历,这是很可悲的。难道中国人就这么不自信吗?

我觉得中国文化太美好了,我们不仅应该拥有自信,还应该挺起脊梁骨骄傲的告诉世界:有着五千年文化的中华文化自成一家,美妙绝伦,不可替代!他们过圣诞节,我们过春节,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精确的推算出了季节时间气候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十二生肖多么有趣,古人计算时间的农历是我们过春节的依据,到现在还使用得好好的;他们过情人节,我们有七夕啊,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我们中国情人节的起源;我们还有清明、端午、中秋,这些节日的典故都是我们的文化财富,虽然最近几年有些国家将我们的端午中秋偷梁换柱,试图说成他们东西,但没有根基渊源的东西是经不起推敲的。2009年中国调整假期,将清明、端午、中秋纳入放假的范围,说明国家正在重视中华文化,有心弘扬民族文化。

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年轻一代热衷于过洋节,这是民族文化传承出现了问题。年轻人不懂自己国家的文化风俗,学习交流的渠道不畅通,反而从小去学什么英语,到了大学拼命考级,这算什么?一个连自己国家文化语言都没学好的人,怎么去学别国的文化,将来能够交流吗?一个孩子,首先让他把国语学好,自己国家的文化大致理解,才有去学习外国语言的根基和理由。

照搬西方的东西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不伦不类。城市的建筑毫无特色,原来的小街弄堂都拆光,留下千篇一律的规划小区和中心广场;洋快餐赚得盆满钵满,养出了一大堆小胖墩;牛奶代替稀饭豆浆成为早餐……你还是你吗?没有文化滋养的东西拿来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始终缺少内涵。

我们应该探讨的是怎样保护和传播中华文明,怎样站立在中国的土壤中拥有我们自己的自信和自豪?这是一个太大的问题,留给学者们去思考吧。但我想问一句:中国人,你为什么要过洋节?

『贰』 白色情人节AND黑色情人节的由来是…有什么特殊意义么

最早起源于公元三世纪时的罗马。相传罗马皇帝设立情人节是为了纪念自己在2月14日救了一对因违反恋爱结婚禁令而要被处死的恋人。一个月后,也就是3月14日,这对情侣宣誓至死不渝,后来便成为白色情人节开始流传到其他国家。

普遍认为日本最早接受并推广这个节日,由于日本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使得亚洲国家纷纷效仿,于是这个没有准确史料记载的情人节也成为年轻情侣看重的另一个"情人节"。

寓意:

期盼和幸福。

White白色:保护感、充满灵性、神圣、和平、纯洁、真实、诚挚和力量、清洁、清纯、浪漫、爽朗、潇洒、高贵、明白、纯粹、澄明、清爽、尊敬、纯净、简洁、谦卑、精密、清白、青春、出生相传,2月14日,男孩送女孩给礼物(一般为玫瑰花)。

经过一个月的考虑和考察,到了3月14日,如果女孩回赠男孩礼物(一般送巧克力),就表示女孩认可男孩,可以谈恋爱了。

因此3月14日又称为白色情人节。相比2月14日的热烈,3月14日的故事表明了它更当是一个甜蜜的、相会的日子。

4月14日"黑色情人节"(朝鲜语:블랙데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韩国节日,它是为单身青年准备。按照传统,单身男女这一天会吃拌有黑色甜辣酱汁的炸酱面(朝鲜语:자장면),"黑色情人节"由此得名。

寓意:

4月14日这天,大家共聚一堂,彼此鼓励、加油打气,化悲愤为力量,倒也热热闹闹十分开怀,借此消除形单影只的落寞感。

『叁』 七夕节堪称中国的“情人节” ,为什么其影响远不及西方的情人节

评论:七夕节为何干不过情人节
晏扬
昨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此节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故事,因为关乎爱情,故“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节日夜晚,人们要抬头观看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偷听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据说不仅仅汉族,壮族、满族、朝鲜族等也有过“七夕节”的习俗。
“七夕节”是本土“情人节”,历史悠久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然而“七夕节”在年轻人群中的影响力,却远不及每年阳历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每当西方“情人节”来临之时,年轻人都会不失时机地互赠爱意,且花样翻新,近乎疯狂;而每年的“七夕节”,却显得异常冷清,鲜见年轻人有什么热情举动,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节日。那么,年轻人为何热衷过“情人节”而冷落了“七夕节”呢?
“七夕节”受冷落,是相对于“情人节”而言的,而对“情人节”的热衷,从根本上说还是缘于一种“崇洋心理”。西方“情人节”不仅受到了我国年轻人的青睐,而且是风靡全世界的节日,这与西方国家的国力较强大和文化较发达有一定关系。故而,虽然年轻人热衷于“情人节”是缘于崇洋心理,却不是批评教育所能扭转的。
“七夕节”之所以热闹不起来,还有一个因素,即“七夕节”没有一个统一的而且适合年轻人的活动作为“节日载体”。在西方“情人节”里,有情男女互送鲜花、巧克力,这样的“节日载体”简单而浪漫。“七夕节”的传统活动,各地不一,但共同特点就是,这些活动大多适合在乡下进行。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人,抬头看不见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也不可能在瓜果架下偷听他们相会时的脉脉情话。至于祈祷祭拜、穿针引线、杀鸡洗澡之类流行于不同地区的传统习俗,就更难让年轻人普遍接受了。所以,想让“七夕节”受到年轻人的宠爱,其活动内容恐怕需要一番改造才行。
当然,“情人节”兴盛而“七夕节”冷清,并不是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情人节”和“七夕节”都起源于忠贞不渝的爱情传说,不管人们热衷于哪个节日,其实际意义是相同的,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向往。有了这一点,也就足够了。

自己挑些重要的出来吧

『肆』 谁能提供有关情人节的详细资料

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St. Valentine's Day),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男女在这一天互送巧克力、贺卡和花,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大概这世上有多少情人就有多少关于情人节来历的诠释吧。和中国人现在用近乎狂热的热情过起了圣诞节一样,情人节也已经悄悄渗透到了无数年轻人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中国情人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她们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更乞求能得到美满的姻缘。

情人节的由来
[编辑本段]

传说一

黎明的寂静被一阵嘈杂声打破,两个士兵推搡着一位相貌堂堂的青年男子走向监狱的铁门。男子紧锁着眉头,一双眼睛放射着掩饰不住的智慧和虔诚,整洁的衣着和他囚犯的身份显得极不相称。士兵们将他押到监狱长的屋内接受审讯。监狱长是一个年迈的老人,他的身旁坐着一个年轻的姑娘。姑娘身材修长,面色红润,穿了一件洁白的长裙,周身散发着青春的魅力,美中不足的是眼睛好似大理石刻成,灰暗无光,很显然,她是一个盲人。
“姓名?”监狱长开始了审问。他平静的说出自己的名字。
“你认罪吗?”“不,我没有罪。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他富有磁性的声音弥漫在审讯室里,久久的回荡着。姑娘被这声音吸引了,突然问到:“先生,你喜欢花吗?”这句奇怪的审讯词让他愣了一下,继而,他换了一种温柔的语调回答着:“是的,我喜欢花,小姐。我热爱自然,热爱人。”
监狱长有些不耐烦了,吩咐士兵把他带进监牢。他平静的走了出去,临走前,他向女孩鞠了一躬:“谢谢你的提问,小姐。”后来,他得知,姑娘是监狱长的爱女,从小就双目失明,监狱长将她视若掌上明珠,对她疼爱有加。
晚饭的时候,姑娘在狱卒的带领下来到了牢房,给他带来了丰盛的晚餐。对他说:“我知道你是好人,以后我想多跟你聊聊天,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外面的世界,你能告诉我一些吗?”他虽然有一点惊讶,但还是愉快的答应了。
当天饭后,两个人就开始一起散步,聊天,他们一起谈论外面的世界,谈生活,谈爱情……
渐渐地,两个人的心里都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情愫。
直到监狱长知道了此事,他大发雷霆,指责他勾引他的女儿。他立即向监狱长坦白了自己对女孩的感情,他的虔诚打动了老人,只好同意让他们继续交往。
他和女孩的感情越来越深,爱情的力量几乎使他忘记了自己身在狱中。
一天,他在散步的路上发现了一种能够治愈姑娘眼睛的草药,略通医术的他欣喜若狂。从此他每天都专心的熬着草药。可是,女孩还没有等来光明,他却等来了判决书——死刑!
这一天终于来了,他被押出了牢房走向刑场,行刑官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奇迹出现了,姑娘的眼睛复明了,正跌跌撞撞的向刑场跑来,一路呼喊着他的名字,他的眼睛湿润了。
姑娘冲到他身旁,望着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见的情人,眼泪扑簌簌地滚落着。他们紧紧的拥抱着,谁也不愿意松开。他们都知道,一旦松开将会失去什么,他们多么希望时间能够永远停留在这个令人心醉的时刻。
然而时间无法停下它脚步,他还是失去了生命。不久后,姑娘也抑郁而死。
这是在很早的时候听过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个青年就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修士——瓦伦丁,他是因为违反了当时一条十分荒诞的法律,在教堂为一对新人主持了婚礼而遭遇不幸的,他逝去的那一天就是公元前3世纪的一个2月14日。后来,教会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瓦伦丁节”,也就是“情人节”。
据说,在后来的一个2月14里,法国皇族一个盛大的宴会上第一次出现了赠送玫瑰和心形糖果的例子。情人节从此成形,成为“爱的纪念日”,同时法国也成了令情侣们向往的“浪漫之都”。每到这天,小伙子们就要将象征爱情的玫瑰花献给心仪的姑娘,而姑娘们就会准备好心形的糖果送给她们的心上人。

传说二

历史学家们更愿意刨根揪底,他们关于情人节的演绎似乎令人信服。其实远远早于公元270年,当罗马城刚刚奠基时,周围还是一片荒野,成群的狼四处游荡。在罗马人崇拜的众神中,畜牧神卢波库斯掌管着对牧羊人和羊群的保护。每年二月中,罗马人会举行盛大的典礼来庆祝牧神节。那时的日历与现在相比,要稍微晚一些,所以牧神节实际上是对即将来临的春天的庆祝。也有人说这个节日是庆祝法乌努斯神,它类似于古希腊人身羊足,头上有角的潘神,主管畜牧和农业。

牧神节的起源实在是过于久远了,连公元前一世纪的学者们都无法确认。但是这一节日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例如史料记载,安东尼就是在公元前44年的牧神节上将王冠授与凯撒的。

每年的二月十五日,修士们会聚集在罗马城中巴沦丁山上的一个洞穴旁,据说在这里,古罗马城的奠基者被一只母狼扶育长大。在节日的各项庆典中,有一项是年轻的贵族们,手持羊皮鞭,在街道上奔跑。年轻妇女们会聚集在街道两旁,祈望羊皮鞭抽打到她们头上。人们相信这样会使她们更容易生儿育女。在拉丁语中,羊皮鞭被叫做 februa,鞭打叫做 fabruatio, 实际上都含有“纯洁”的意思。二月的单词(February)就是由此而来。

随着罗马势力在欧洲的扩张,牧神节的习俗被带到了现在的法国和英国等地。人们最乐此不疲的一项节日活动类似于摸彩。年轻女子们的名字被放置于盒子内,然后年轻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对男女成为情人,时间是一年或更长。

基督教的兴起使人们纪念众神的习俗逐渐淡漠。教士们不希望人们放弃节日的欢乐,于是将牧神节(Lupercalia)改成瓦沦丁节,并移至02月14日。这样,关于瓦沦丁修士的传说和古老的节日就被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这一节日在中世纪的英国最为流行。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后,他们会互相交换礼物,女子在这一年内成为男子的Valentine。 在男子的衣袖上会绣上女子的名字,照顾和保护该女子于是成为该男子的神圣职责。

教皇在大约公元498年宣布2月14日是情人节。罗马人的这种婚配方式被基督教徒认为是不合法的。中世纪时,在英国和法国,通常认为2月14日是鸟交配的季节。因此就把此日增加了一个内容,那就是它应该是一个浪漫的日子。最早的情人节礼物是奥尔良的公爵,查理斯在伦敦塔狱中写给他妻子的诗。因为他在Agincourt战役中被俘虏了。现在这个写于1415年的祝福被收藏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几年以后,英皇亨利五世雇John Lydgate写了一首曲子给Catherine of Valois作为情人节礼物。

最早的情人节

有史可查的现代意义上的瓦伦丁情人是在十五世纪早期。法国年轻的奥尔良大公在阿根科特(Agincourt)战役中被英军俘虏,然后被关在伦敦塔中很多年。他写给妻子很多首情诗,大约60首保存至今。用鲜花做瓦沦丁节的信物在大约两百年后出现。法王亨利四世的一个女儿在瓦沦丁节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晚会。所有女士从选中她做Valentine的男士那里获得一束鲜花。

就这样,延续着古老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习俗,我们得以在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向自己的朋友传递爱的信息。鲜花,心形糖果,用花边和摺穗掩盖了送物人名字的信物,不仅仅是代表着一份份真挚的爱,更是对敢于反抗暴政的瓦伦丁修士的最好缅怀。

情人节的习俗
[编辑本段]

每年2月14日的“情人节”,又名“圣瓦伦丁节”是个需要谨慎小心的日子——对于单身的人和浪漫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情人节”清早一起床你就该从钥匙孔向外窥探。据传说记载,如果你所看到的第一个人是在独行,那么你当年就会独身;如果你看到两个或更多的人同行,那么你当年肯定会觅得情人;如果你看到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的话,那你就会在“圣诞节”以前结婚。可如今各家的庭院已绝少有公鸡母鸡出没,城区空地上也不会有鸡的踪影,所以若能看见一对鸽子或一对麻雀也有同工之妙。

单身汉们对“情人节”早晨所遇到的第一个人格外关注,因为如果你未婚而且正在寻觅伴侣,你注定要与2月14日所见到的第一个人结婚,至少这个人会在你的生命里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你不怕羞,你可以一大早给你的意中人打电话,要求搭乘对方的车上班。或者闭门不出,到中午再出去,也是一个不错的对策。

“情人节”是古老的节日之一,可追溯到基督教产生之前,但“圣瓦伦丁节”却是近期的说法。据传说记载,圣瓦伦丁是古罗马的两个同名的主教,两人均在公元270年遇难。他们遇难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给太太写情书(当时的牧师可以结婚),此后,“圣瓦伦丁节”这个名称被运用到早期的宗教仪式上。据同一传说记载,“圣瓦伦丁节”那一天鸟儿成双结对,蜜蜂也双栖双飞,人也是如此。

时代不同,“情人节”时预测婚姻、吸引情人的方式也不一样。从古罗马至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用两株半开的花来预测婚后状况。未婚男女栽种两株半开的花,花名的第一个字母要与各自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如果两花交相开放,则预示着夫妻终身美满;如果两花相背而开,则预示着夫妻将会分道扬镳;如果鲜花怒放,则表示未来的家庭人丁兴旺;若出现一朵花凋谢或死亡的情况,则意味着夫妻中有一方会先于另一方而早逝。

如果你不想听天由命,可以尝试源自英国白金汉郡的一个古老的方法:即在“圣瓦伦丁节”的晚上点燃一根蜡烛,在底部扎两根针,要保证针穿过烛芯,边扎边说:我扎的不只是蜡烛一根,我要穿透的是×××的心,无论他是睡是醒,我都要他来与我谈心,但要注意,你选择梦中情人要实际一些,不要奢望不可求的人物。据说,待蜡烛燃至针时,你的情人就会推开门向你跑来。第二个办法是在“情人节”前的一星期内每天晚上把右脚的袜子穿到左脚上,同时口中念念有词:“梦见活人,而不是死鬼,这就是那个年轻人,我要与之婚配。”说话之后要一直保持沉默至次日醒来。第三个办法是在睡觉前把左脚的袜子系在脖子上。注意不要太紧,如果把自己勒死了,那可就误了大事啦。

未婚女子相信如果把鞋摆成T字型放在床下,而且开着窗的话,就一定会梦见自己的心上人或者发现他站在床前。这在农村的成功率更高,因为她的追求者可以从窗口窥见特地摆放的鞋子。

虽然自维多利亚时代以后,“情人节”衰落了100多年。而今天,这个节日却愈来愈受欢迎。“圣瓦伦丁节”是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对我们的心灵来说弥足珍贵。

不同时代,过情人节的习俗有所不同。其中从1837-190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情人节习俗最为独特:2月14日这一天,一对对情人,将一株生有两朵含苞待放花蕾的春枝移植在特制的盆内。花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与这对情人一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吻合。几天后,如果这春枝上的双蕾怒放,交相辉映,便预示这对情人白首偕老;如果双蕾各分西东,相北吐蕊,这对情、人终将劳燕分飞;如果花开得硕大、灿烂,表示以后子孙满堂,合家欢乐;倘若一花枯萎凋谢,情人中的一人有早夭之险。在白金汉郡还曾盛行在情人节之夜祈祷的风习:点燃一支蜡烛,插入两枚细针,从烛底插到烛心,默念自己的爱人的名字,祈祷相爱始终,待蜡烛燃至针尖,据说所爱之人便会及时叩扉而至。还有个情人节的习俗:在情人节前一周内,连续7夜,将左脚上袜子脱下穿到右脚上,反复祝愿:“愿我的心爱人儿能进入今宵梦境。”据说,这时月下老就会抛下一根吉利的大红丝线。还有将袜子脱下绕在颈项祈爱的。

维多利亚时代之后,情人节风俗渐渐淡化,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贺卡的盛行,情人节又复热火重燃。在有的国家内,情人节已有演变为女性向男人表达情谊的趋势,于是,3月14日又成为“还情节”,即男子向女子馈赠礼物以示 “还情”。

情人节是一个属于朋友的日子,属于家人的日子,属于情人的日子。在西方,情人节不但是表达情意的最佳时刻,也是向自己心爱的人求婚的最佳时刻。在这一点上,情人节体现出的,不正是古罗马人设计这个节日的本意吗?

情人节的礼物

通常在情人节中,以赠送一支红玫瑰来表达情人之间的感情。将一支半开的红玫瑰衬上一片形色漂亮的绿叶,然后装在一个透明的单支花的胶袋中,在花柄的下半部用彩带系上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形成一个精美秀丽的小型花束,以此作为情人节的最佳礼物。玫瑰是世界主要的礼品花之一、表明专一、情感和活力。玫瑰一般有深红、粉红、黄色、白色等色彩。著名品种有伊里莎白女王(红色)、初恋(黄色)等。情人节以送红玫瑰的最多。给情人送玫瑰以几枝为宜?当然是越多越好,一枝取情有独钟之意,三枝则代表“ 我爱你”。送6枝、8枝代表吉祥数,送11枝,是将10枝送给最心爱的人,另一枝代表自己。至于送24枝则是国际性的常例,12枝为一打,代表一年中的12个月,有追求圆满,年年月月献爱心之意。

情人节的巧克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巧克力自它诞生以来就于情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爱的人们用甜蜜的巧克力表达对爱人的浓浓情谊。

美国在1980年代,钻石商开始针对情人节做首饰的促销活动,使得情人节的礼物类型由巧克力和鲜花两大类中,又多了首饰珠宝这一类。

情人节文化
情人节的晚餐约会通常代表了情侣关系的发展关键。

各国家(地区)文化:
·美国:男性在这一天向他的女性朋友说“情人节快乐”已经没有特别的感情关系,而逐渐演变为有如公开场合的打招呼的形式。但男性较少在公开场合对另一位男性如此打招呼。
·英国:从17世纪开始,情人节变得普遍。
·日本:女性送巧克力给她喜欢的男性,而男性则在一个月后的白色情人节(ホワイトデー,White Day)回礼表衷肠,这是日本商人于1965年炒作的结果。
·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商业炒作的发展,不少年轻男女也开始庆祝这个节日。由于对“情人”一词的不同理解(在汉语中,“情人”有时包含“情妇”、“情夫”、即合法婚姻以外的男女关系的意味),遭到很多非议,另一方面,由于担心西方传统节日不断涌入中国文化,冲淡了对传统节日的庆祝,这一节日经常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对和抵制。直到现在,每年的这一时候,仍在媒体上有着类似评论。
·香港:受到西方文化长期影响下,庆祝情人节已有多年历史。男女会互赠礼物,男送女的标准礼物通常是鲜花、巧克力、首饰等,女送男的一般是手表、领带等男士服饰用品,并且常会到餐厅享用烛光晚餐。
·澳门:在情人节日,男送女鲜花,女则会送给男朱古力(巧克力)。男女情侣都非常重视这天的节日。
·台湾:也庆祝这个节日,未有交往对象年轻男女常在这天向心上人告白,情侣亦会在这天约会。

各种情人节
[编辑本段]

1、“七夕”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又称为中国情人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节的来历
七夕七月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2、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此称谓古来已久。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 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 ,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出来夜游观灯.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在民间是象征着爱情的节日。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网络,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生动地表现出了古代情侣元宵约会的情景。 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

3、白色情人节
3月14日。白色情人节流行于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区,是我们所知道的西方情人节的延续,在送礼方面也不同:具体为2月14日女送男朱古力,3月14日男便要回送礼品一份。
其实,白色情人节即White Day,起源于日本的民间传说:2月14日ValentineDay原本是女孩子对男孩子诉诸情意的日子,由女孩子送情人节朱古力给男孩子。
在日本,还是大男人主义的天下,2月14日多数是女孩子送礼向心上人示爱,若男方亦有意,便要在3月14日回礼以示双方心心相印。但在港、台等地,男女的区分便没有那么明显了。3月14日回送对方一份情人礼物,那就表示彼此已经心心相印了。

白色情人节的故事:
听过西洋情人节,也听过七夕情人节。那么你想知道什么是“白色情人节”吗?
“白色情人节”最早起源于三世纪时的罗马。罗马皇帝在2月14日救了一对因为原本因违反恋爱结婚禁令而要被处死的恋人,罗马皇帝为了纪念这一天而设立了情人节。而在一个月后的3月14日,这对获救的恋人宣誓恋情将至死不渝,为纪念这一天,于是另订为白色情人节。
另外,这也是跟日本的民间传说有关的一个情人节。二月十四号原本是女孩子对男孩子诉诸情意的日子,由女孩子送情人礼物给男孩子,但是渐渐发展到最后,已经不分彼此,现在的情人节由谁主动送礼物已经不重要了。在日本,如果一方在二月十四日当天收到异性送的情人礼物表达爱意,而且对对方也有同样的好感或情意时,就会在三月十四日回送对方一份情人礼物,表示今年彼此已经心心相印了。所以他们就把三月十四日这一天,订为“白色情人节”。
如果你也收到一份期待的情人礼物,那何妨趁着“白色情人节”这一天让对方也感受到你的爱意呢?
这是白色情人节,起源于韩国。在韩国,2月14 日那天女孩子送给自己喜欢的男孩子巧克力,如果男孩子对她也有意思,那么就在3月14日那天就还送这个女孩子巧克力
黑色情人节
那是一个传说 传说曾经有4个很好的朋友( 冰 龙 双 林) 但其中的林和龙都爱上了冰 那是他们之间唯一的女孩子
但是林不赶和冰说 林怕 因为林知道林自己不是什么出色人 龙和冰渐渐就都爱上了对方 但是不知道怎么的
后来林竟然在正月十五龙和冰吵架之后和冰说拉林爱冰 龙和冰之间竟然为此分了一次手 原因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林 还好的是最后在双的劝说下龙和冰又和好了 之后双就去了外地 大家都很想他 也不知道双去干什么
林为此说了很多 也不知道是为拉什么 是林溅还是别的什么 龙和冰还是林把我依旧当成很好的朋友 林心乱死拉 快疯拉 冰和林说过林和龙在她心里是一人一半 但是林渐渐的发现其实冰心理始终爱的是龙 龙爱的也是冰 林和冰说了很多 冰自己也知道了 也说了 冰真正爱的是龙 对林只是朋友 在冰和林说这只是朋友那天 冰送给林三枚硬币 说那代表一个意义 但林始终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之后的一个晚上 双突然回来了找到了林和龙 而 林说他闹心想喝酒 双就买了4厅啤酒 一瓶饮料 双和林喝了酒 而龙却喝了饮料 之后他们去了龙家 在去的路上说了很多关于他们4个的事 他们到龙家以后 就去通宵了 在去通宵的路上 林把那三枚硬币送给了龙 而龙把这三枚硬币还给了林 而林怎么的也不要 龙没办法 只好把硬币给了双 双没有说什么 在那之后双给冰 打了一个电话 告诉冰 现在那三枚硬币在双那 龙和林谁也不要 而冰在电话里说了让双明天把硬币给双送去 之后他们就去通宵拉 因为他们都很闹心 第二天龙回了家 而双去了林家 这时冰给双打了一个电话 说 让双把硬币送到冰家 还没等双去 冰就去了林家 找双去要 双给了她 那时 双给龙打了一个电话 说冰在林家 还没等双说完龙就把电话挂拉 双想 也许是龙想多拉 误会拉 就在这时龙又把电话打给了双 冰看到了 要接电话 双给了冰 冰和龙在电话里吵了起来 然后林和双问冰今天是不是因为我们 冰说不是 大家都很闹心 冰提出要喝酒 大家都说行 也都想喝 就去买了一箱啤酒 然后在林家喝的 冰把那三枚硬币拿了出来 送给林一个 送给双一个 就在那时他们发现了一个秘密 硬币上的秘密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天意还是别的什么 这三枚硬币的日期的最后一个数字连在一起正好是 5 2 1 而这正好是林的生日 而 5 2 1 通常被理解成 我爱你 那天 林 冰 双 都喝多拉 林不知道怎么的竟然和冰抱在一起 林也不知道对不对的起龙和冰 因为林知道冰只是和龙吵架拉 心里不舒服闹心才会这样 只是把林当成是替代品 但是林还是和冰抱在一起了 不巧的是 这时龙来了 也看到了 这时大家也清醒了 龙和冰单独说了一会 就来找林和双 林让龙把双先送回家 龙送拉 林在冰喝多的时候问了冰 问冰到底爱林有多少 她说了只是一点点 而林又问冰你现在爱的是龙把 冰只是狠狠的点点头 林明白拉 也证实拉以前所想的 冰只是把林当成是朋友 当成是一个替代品 只是冰和龙吵架之后 把林当成一个可以能冰安慰的一个人............
后来林决定走 和双一起走 去别的地方 不在想这个伤心的地点 为了纪念这段爱情与友情 他们决定 把林的生日那天也是硬币上的数字 5 2 1 定为 黑色情人节 他们决定 为了不让这种事再次发生 决定把这天送给所有情人 希望情人门能够幸福 黑色情人节 就是给所有情人过的节...... 记住 5月21日...... 一定要送给你心爱的人三枚最后一位分别为 5 2 1 的硬币
这样你会幸福的 不然的话...... 许多事也需要自己想 想想故事说明了什么 对自己所爱的人 你应该 怎么样 是始终追求她 还是在背后默默祝福她 希望她幸福

01月14日 日记情人节(diary day),情侣们互相赠送恋爱日记
02月14日 情人节(st valentine's day),传统情人节
03月14日 白色情人节(white day),男孩回赠礼物的日子
04月14日 黑色情人节1(black day),属于单身贵族们的情人节
05月21日 黑色情人节2
05月14日 黄色与玫瑰情人节(yellow and rose day),在这一天穿上黄色衣服,吃黄色咖喱饭是告诉大家你还在单身的意思,另外,在这一天送红玫瑰是倾诉爱意,送白玫瑰是表示犹豫未决,若送上黄玫瑰,就表示再见了
06月14日 亲吻情人节(kiss day),情侣们用亲吻表达对对方的爱意
07月14日 银色情人节(silver day),把你的意中人带回家让父母认识的好机会
08月14日 绿色情人节(green day),酷热的夏天,不妨和另一半做一趟凉爽的森林之旅
09月14日 音乐情人节与相片情人节(music day & photo day),是举办大型社交活动的好日子,另外还有许多情侣在这天就蔚蓝晴朗的天空合影,所以又称为"相片情人节"
10月14日 葡萄酒情人节(wine day),当然是喝一点葡萄美酒拉
11月14日 橙色情人节与电影情人节(orange day & movie day),这一天情侣们可以连赶两场电影,看完后.来杯柳橙汁吧
12月14日 拥抱情人节(hug day),在公开场合拥抱.向世人宣告你俩的爱意
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情人节
12 月31日 网络情人节,意为对网络情感的纪念

『伍』 中西方情人节对比

七夕节简介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别称“星期”。王勃的《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象一座天桥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七夕节由来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七夕节歌谣

《乞巧歌》
乞手巧,乞貌巧; 乞心通,乞颜容;
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之二
天皇皇地皇皇, 俺请七姐姐下天堂。
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

之三
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中盖;
七月七日摘下来,姐姐妹妹照影来。又像花,又像菜,看谁心灵手儿快

情人节的来历:

来历一:Valentine'sday是情人节在英文中的叫法。从字面上看,估计大家很难看出中西方叫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其实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大约在公元三世纪的罗马,那时恺撒已经死去快三百年了,暴君Claudius当政。当时,罗马内外战争频仍,民不聊生。为了补足兵员,将战争进行到底,Claudius下令,凡是一定年龄范围内的男子,都必须进入罗马军队,以生命为国家效劳。自此,丈夫离开妻子,少年离开恋人。于是整个罗马便被笼罩在绵长的相思中。对此,暴君大为恼火。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国人举行结婚典礼,甚至要求已经结婚的毁掉婚约。

然而,暴政禁止不了爱情。就在暴君的国都里,居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Valentine,我们的主人公。他不忍看到一对对伴侣就这样生离死别,于是为前来请求帮助的情侣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结婚典礼。一时间,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整个国度传开,更多的情侣秘密地赶来请求修士的帮助。

但是,事情很快还是被暴君知晓了,于是他再一次显示了残暴面目——将修士打进大牢,最终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2月14日,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敢于与暴君斗争的人,渐渐地使得2月14日成为一个节日。很多世纪过去了,人们再也记不得Claudius的大名,再也记不得他的权杖与宝剑,但依然会纪念Valentine修士,因为那个日子是Valentine'sday,是情人节。

来历二:在古罗马时期,二月十四日是为表示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约娜是罗马众神的皇后,罗马人同时将她尊奉为妇女和婚姻之神。接下来的二月十五日则被“卢帕撒拉节”,是用来对约娜治下的其他众神表示尊敬的节日。

在古罗马,年轻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严格分开的。然而,在卢帕撒拉节,小伙子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心爱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这样,过节的时候,小伙子就可以与自己选择的姑娘一起跳舞,庆祝节日。如果被选中的姑娘也对小伙子有意的话,他们便可一直配对,而且最终他们会坠入爱河并一起步入教堂结婚。后人为此而将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定为情人节。

来历三:一本英语辞典上注释说,范泰伦节(情人节)二月十四日,来源于古罗马的牧神节。据说鸟类在这一天开始交配。那时的风俗是:在牧神节期间,每个青年男子从一只盒子里抽签,盒子里放的是写有青年女子姓名的条子。抽到谁,谁就成为那个青年男子的心上人。后来这个节日改为纪念一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圣徒。

古罗马青年基督教传教士圣瓦伦丁,冒险传播基督教义,被捕入狱,感动了老狱吏和他双目失明的女儿,得到了他们悉心照料。临刑前圣瓦伦丁给姑娘写了封信,表明了对姑娘的深情。在他被处死的当天,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一天就是2月14日。现在,在情人节里,许多小伙子还把求爱的圣瓦伦丁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艺品,剪成蝴蝶和鲜花,以表示心诚志坚。姑娘们晚上将月桂树叶放在枕头上,希望梦见自己的情人。通常在情人节中,以赠送一枝红玫瑰来表达情人之间的感情。将一枝半开的红玫瑰作为情人节送给女孩的最佳礼物,而姑娘则以一盒心形巧克力作为回赠的礼物。

据说,巧克力成份之一苯基胺能引起人体内荷尔蒙的变化,跟热恋中的感觉相似。

『陆』 评论:白色情人节是什么意思

白色情人节,(英语:White Day;日语:ホワイトデー),订于3月14日,一般认为是对于西方情人节的延续,最早起源于公元三世纪时的罗马。相传罗马皇帝设立情人节是为了纪念自己在2月14日救了一对因违反恋爱结婚禁令而要被处死的恋人。一个月后,也就是3月14日,这对情侣宣誓至死不渝,后来便成为白色情人节开始流传到其他国家。普遍认为日本最早接受并推广这个节日,由于日本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使得亚洲国家纷纷效仿,于是这个没有准确史料记载的情人节也成为年轻情侣看重的另一个“情人节”。
白色情人节流行于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区,在送礼方面也不同:具体为2月14日男方送女方一份礼物,主要是玫瑰花或者巧克力(只是中国大陆和英美法),3月14日白色情人节,就该轮到女方送男方礼物了,(日本,中国台湾是刚好相反的,2月14日是女生送巧克力,3月14日是男生回礼) 在日本,通常欲告白的女方会在情人节(2月14日)的时候送礼给心仪的对象,而收到礼物的一方,则会在3月14日回礼并告诉女方自己的心意。亚洲部分地区的年轻人亦会庆祝这个节日。
又叫返情人节,指的是在情人节收到礼物,则在一个月后的3月14日回馈礼物,当然仅仅是回馈你想回的那个人。

——摘自《网络》

『柒』 情人节对情侣来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情人节,源自西方节日。为我国公历每年2月14日。情人节对于情侣来说意义跟我国的七夕节相似。

一,情人节对于情侣而言,具有特殊纪念意义

无论是否谈过恋爱,都一定听说过情人节,而情人节源自西方的节假日为我国公历,每年的2月14日情人节,对于情侣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纪念意义。无论是刚在一起的小情侣还是恩爱多年的老夫老妻,在情人节这一天都会选择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互相送礼,一起旅游等。情人节这个节日对于情侣而言都是充满幸福和快乐的。

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欢迎关注提问!

『捌』 中国的传统情人节与西方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呃 这个是在网络上查到的 很全面吧 所以借用 希望能帮助到你

这个问题有意思,细细想想,还有点民族情怀在里边,西方“情人节”年年火爆,这两年,有的商家也在炒作“七夕节”,但就像麻绳穿豆腐总也提不上来。我感觉有这么几个区别,权当个人拙见:
一是直白和隐讳的区别。西方的“情人节”坦率、热情、赤裸裸,有情人的节日情人节,明明白白告诉你,真真切切“I love you”;反观中国的“七夕节”,虽然也是表达情人相聚意味, 七月初七,表示两情相悦,但很内涵,不露骨,又使用了古人惯用的隐喻表达方式,因而难以被年青人理解,也难以被现在躁动的一代所亲睐。爱就是爱,情就是情,干吗还半抱琵琶犹遮面,不干脆也不利落。
二是物质与精神的区别。“情人节”突出了“情人”二字,表现的是火热的情欲,自然的流露。尤其在现代,“情人”二字不仅仅是指恋人、伴侣、夫妻,内容充实而广泛,直接而露骨,非常顺应被封建文化和“文革”压抑了很长时间的自然情感和欲望的流露和表达。反观中国的“七夕节”,反映的是别离后相聚和初开情窦人的相思、想念、相惜、相怜,内容无非是对诗作画、赠帕送丝、望天感叹、祭拜求神等,女孩儿乞求女红巧手,感应王母娘娘给自己发配个好“牛郎”。形式上完全封闭在院墙里面,笑也半遮面,闹也半掩嘴,如此这般纯属精神层面的活动,哪里能够火热的起来。
三是情物与信物的区别。“情人节”注重赠送情物,每到“情人节”,玫瑰花、巧克力、蛋糕、衣物、贵重首饰等,成为情人们相互赠与的“情物”。注意,这里的“情物”是指有价之物,表明情是有价的。这无疑推动了市场经济了发展。于是乎,每到“情人节”来临,铺天盖地的广告,满街飘动的打折标语,把“情人节”炒的火红火热,让你想不过都不行,想不送礼都不成。反观中国的“七夕节”,则相对暗淡的多,传统的情人也赠送礼物,但那是一种表达情意的信物,不过是一丝一帕、一扇一画,讲究的自己亲手缝制、绣描、撰写、制作,如何能引进到商品经济中来,不能进入商品经济,又如何能让商人大把掏钱为节日卖单宣传和恭贺呢?
四是情欲与情爱的区别。喜欢过“情人节”的,除去一些喜欢跟潮流的青年人和确实相爱的年轻夫妻外,绝大多数不年轻不年老的人们,或多或少有着速食情欲的意念。“情人节”恰恰给了他们(她们)这么一个机会,创造了一个这样冠冕堂皇的借口、生成了一个这样好让异性感动、惊喜、欢快的场景,这也就成就了这个外来节日在中国的生根、开花、结果。反观中国的“七夕节”,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守望、思念、借题表白情爱是主题,节日主调以真挚的、纯情的、唯精神上的爱情为主要宣泄点,因而难以直接燃起欲望的火花。并且,长久以来,传统的男人和女人,性爱和情欲是深藏不露、难于言表、曲折迂回的,因而“七夕节”始终没有为男女情欲创造一个适合的借口和良好的契机。这也是中国“情人节”的弱势所在。
悲哉,“七夕节”!

『玖』 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的比较 另有加分

这个问题有意思,细细想想,还有点民族情怀在里边,西方“情人节”年年火爆,这两年,有的商家也在炒作“七夕节”,但就像麻绳穿豆腐总也提不上来。我感觉有这么几个区别,权当个人拙见:
一是直白和隐讳的区别。西方的“情人节”坦率、热情、赤裸裸,有情人的节日情人节,明明白白告诉你,真真切切“I love you”;反观中国的“七夕节”,虽然也是表达情人相聚意味, 七月初七,表示两情相悦,但很内涵,不露骨,又使用了古人惯用的隐喻表达方式,因而难以被年青人理解,也难以被现在躁动的一代所亲睐。爱就是爱,情就是情,干吗还半抱琵琶犹遮面,不干脆也不利落。
二是物质与精神的区别。“情人节”突出了“情人”二字,表现的是火热的情欲,自然的流露。尤其在现代,“情人”二字不仅仅是指恋人、伴侣、夫妻,内容充实而广泛,直接而露骨,非常顺应被封建文化和“文革”压抑了很长时间的自然情感和欲望的流露和表达。反观中国的“七夕节”,反映的是别离后相聚和初开情窦人的相思、想念、相惜、相怜,内容无非是对诗作画、赠帕送丝、望天感叹、祭拜求神等,女孩儿乞求女红巧手,感应王母娘娘给自己发配个好“牛郎”。形式上完全封闭在院墙里面,笑也半遮面,闹也半掩嘴,如此这般纯属精神层面的活动,哪里能够火热的起来。
三是情物与信物的区别。“情人节”注重赠送情物,每到“情人节”,玫瑰花、巧克力、蛋糕、衣物、贵重首饰等,成为情人们相互赠与的“情物”。注意,这里的“情物”是指有价之物,表明情是有价的。这无疑推动了市场经济了发展。于是乎,每到“情人节”来临,铺天盖地的广告,满街飘动的打折标语,把“情人节”炒的火红火热,让你想不过都不行,想不送礼都不成。反观中国的“七夕节”,则相对暗淡的多,传统的情人也赠送礼物,但那是一种表达情意的信物,不过是一丝一帕、一扇一画,讲究的自己亲手缝制、绣描、撰写、制作,如何能引进到商品经济中来,不能进入商品经济,又如何能让商人大把掏钱为节日卖单宣传和恭贺呢?
四是情欲与情爱的区别。喜欢过“情人节”的,除去一些喜欢跟潮流的青年人和确实相爱的年轻夫妻外,绝大多数不年轻不年老的人们,或多或少有着速食情欲的意念。“情人节”恰恰给了他们(她们)这么一个机会,创造了一个这样冠冕堂皇的借口、生成了一个这样好让异性感动、惊喜、欢快的场景,这也就成就了这个外来节日在中国的生根、开花、结果。反观中国的“七夕节”,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守望、思念、借题表白情爱是主题,节日主调以真挚的、纯情的、唯精神上的爱情为主要宣泄点,因而难以直接燃起欲望的火花。并且,长久以来,传统的男人和女人,性爱和情欲是深藏不露、难于言表、曲折迂回的,因而“七夕节”始终没有为男女情欲创造一个适合的借口和良好的契机。这也是中国“情人节”的弱势所在。
悲哉,“七夕节”!

『拾』 2.14和7.7都为情人节 为啥2.14过情人节人会那么的多 它们两个节日有什么不同。。。

东方七夕节的传说源于美丽的牛郎织女爱情故事。 在农历初七的第七天,人们选择专通过与当地习俗的活动来属纪念牛郎和织女之间的爱,也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西方情人节的传说是古罗马的暴君禁止人们结婚,但瓦伦丁的和尚却在殿前秘密为爱夫妇举行婚礼。 结果,暴君发现瓦伦丁于2月14日被处死。 为了纪念这位为爱而死的修士,每年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西方“情人节”不仅受到了我国年轻人的青睐,而且是风靡全世界的节日,这与西方国家的国力较强大和文化较发达有一定关系。故而,虽然年轻人热衷于“情人节”是缘于崇洋心理,却不是批评教育所能扭转的。

“七夕节”之所以热闹不起来,还有一个因素,即“七夕节”没有一个统一的而且适合年轻人的活动作为“节日载体”。在西方“情人节”里,有情男女互送鲜花、巧克力,这样的“节日载体”简单而浪漫。

热点内容
西峰梅花鹿 发布:2025-07-13 03:58:07 浏览:41
南风与玫瑰番外 发布:2025-07-13 03:34:11 浏览:650
七夕美陈布置 发布:2025-07-13 03:32:53 浏览:297
美梦一朵 发布:2025-07-13 03:32:04 浏览:119
向兰花一样 发布:2025-07-13 03:31:18 浏览:869
七夕群互动 发布:2025-07-13 03:30:44 浏览:130
龙盆景起名 发布:2025-07-13 03:22:52 浏览:366
老桩吊兰盆景 发布:2025-07-13 03:16:00 浏览:376
蓝玫瑰花盒 发布:2025-07-13 03:15:16 浏览:882
大红桃茶花 发布:2025-07-13 02:54:20 浏览: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