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龙将七夕

龙将七夕

发布时间: 2022-08-05 15:02:45

⑴ 牛郎织女起源地

民间说:源自南阳城西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 2006乘着火车游西藏 马行夏日"放牧"京郊 心静之旅"禅"之旅 环球跳蚤市场淘宝记 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西安说 牛郎织女像为证
“牛郎织女的传说源自我们西安,已有两千余年的牛郎织女像就位于长安区斗门街道办事处辖区。”西安市政协委员俞向前说。
俞向前曾在2005年年初的西安市“两会”上提案,建议政府开发牛郎织女历史文化资源,将农历七月初七打造成中国的情人节,并在长安区斗门街道办事处的牛郎织女庙遗址上建设一个文化旅游区,打造“中 2006乘着火车游西藏 马行夏日"放牧"京郊 心静之旅"禅"之旅 环球跳蚤市场淘宝记 国爱情文化源地”。“在我们民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俞向前告诉记者,开发牛郎织女历史文化资源,无论是在内容上、形式上都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古朴秀美的牛郎织女故事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绝好素材,既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可为古城西安旅游增添一道新的亮点。
南阳说 明确交代的起源地只有南阳
如果在网上搜索“七夕”和“牛郎、织女”等关键词,会出现4万多个相关网页,明确交代的故事发生地均为“南阳城西牛家庄”。
随着七夕节的临近,牛郎织女传说源自南阳的说法,又在广大市民中引发了热议。不少热心市民还提供了牛家庄的确切地址,认为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的牛郎庄就是传说中的牛家庄。
2006乘着火车游西藏 马行夏日"放牧"京郊 心静之旅"禅"之旅 环球跳蚤市场淘宝记 7月28日,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郑州轻工业学院副院长、民俗学专家陈江风教授。陈江风早年对七夕文化有过深入的研究,并发表过相关学术论文。他认为,根据地理条件、汉代意识形态、相对集中的民间传说、古代文献记载等诸多方面的考察分析,牛郎织女故事源于汉水两岸的楚地。在南阳,不仅有牛郎织女汉画石和仍在人们口头流传的故事,而且故事中明确交代了起源地。
陈江风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见于《诗经》,说明此故事起源于先秦时代。到了汉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已臻成熟。结合资料分析,七夕节的起源始于楚国时期的汉水流域,因汉朝的兴起,七夕节和牛郎织女的故事得到广泛深入地流传。
与此毗邻的南阳盆地亦为楚地,自古至今盛产良种黄牛。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说:“南阳城西20里有个牛家庄,牛家庄有个牛郎。”民俗学家张振犁先生在《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中也说:“牛郎叫如意,是南阳城西桑林村的人,织女从天上来到人间,与牛郎成亲,亲手教南阳一带的姐妹们学会养蚕、抽丝、织绸缎。”不同的故事,指陈着相同的起源地,可见南阳具有产生牛郎织女神话的经济与文化土壤。
此外,汉水流域保留了大量的与“牛郎织女”神话、“七夕”风俗有关的遗迹。襄阳府过去管辖的郧西县有“天河”、“天河口”等地名。老河口市的“老河口”据传说是“汉水连天河”的天河口。商洛县有据传是牛郎织女活动过的“织女溪”。如鲁山有“牛郎洞”和该故事中仙女洗澡的“九女潭”。
南阳汉画 也有牛郎织女故事
据南阳市汉画馆工作人员介绍,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在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上可以得到佐证。汉画馆有一个表现牛郎织女的汉画像石。此石于上世纪70年代在南阳北郊独山东坡白滩村被发现,画像右上角有一牵牛星,星下画一牛,牛前有一人作扬鞭牵牛状;左下角有一织女星,里面跪坐着一位头挽高髻的女子。从画中可以看出,传说中的老牛体型,和现在南阳黄牛是一样的。
南阳黄牛 南阳黄牛是我国五大良种牛之一,享誉海内外,南阳牛的历史悠久,自然就产生了许多“牛”的故事:“伏牛山”、“嫦娥与黑牛”、“百里奚养牛”……,牛郎织女便是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当今的南阳是一个农业大区,汉代的农业领域亦十分辉煌。张衡赞美家乡的《南都赋》有“百谷藩庑,翼翼与与”。
早在春秋时代,南阳黄牛已进入舍饲、圈饲阶段。生于南阳长于南阳的秦国名相百里奚就善于养牛,在他的落魄生涯中,于南阳城西麒麟岗牧牛为生,他曾闻周王子颓喜欢牛,即以养牛做为晋见阶梯,被传为佳话。在汉代,斗牛成为南阳当时盛行的一种活动,由此在举世闻名的南阳汉画像石中出现了大量的牛的形象
如此渊源的“牛”文化,从而产生了南阳城西牛家庄的“牛郎”就不足为奇了。
牛郎织牛的故事从汉至今已经2000多年。世事变迁,传说中的南阳城西牛家庄现在什么地方?陪伴牛郎的老牛是否就是南阳黄牛?而织女下凡洗澡的河是否就是白河呢?这些问题还需有关专家考证。

⑵ 牛郎织女的故事发生地是在哪里呢

中原嵩山周围地区。

众所周知,中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牛郎织女的民俗文化起源于中华大地上农耕文明最早发达起来的区域。而农耕文明最早形成于气候、地理条件十分优越的中原嵩山周围地区。

嵩山南面的汝水、滍水平原,都是先民最早开展农耕生产的区域,也是春秋战国及秦、汉、晋等朝代农业文明最发达之地。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中原名镇,夏商建制,历史悠久,鲁山县几部志书,包括最早的明嘉靖《鲁山县志》及市、县、乡的地名志,对于牛郎织女的地名传说故事均有记载。

(2)龙将七夕扩展阅读:

起源地之争:

流传了千百年的“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地,一直在陕西西安、山西和顺、河南南阳、山东沂源等地争执不休。中国民协先后命名山西和顺县和河南鲁山县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据专家考察,大东的位置在泰山以东,临淄、曲阜一带,核心位置正在今天的山东沂源县燕崖乡。作为牛郎织女传说的核心发源地,燕崖乡拥有国内唯一一处与传说实地、实景相对应并存有古建筑遗址的珍稀景观———建于唐代的织女洞和牛郎庙。

燕崖乡牛郎庙旁的千年古村———牛郎官庄,村里人至今沿袭着养蚕、织布、取双七水等习俗。大贤山东麓下临沂河的峭壁上有一石洞,人称织女洞,传说是西王母囚禁织女的地方。

⑶ 牛郎织女发源地究竟在哪儿

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记载见诸于《诗经》,而沂源正位于《诗经》中的“大东”区域的中心。但因古代传说流传甚广,在中国各地都能找到民间流传的不同版本。在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中的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的起源地都得到确认,所剩的牛郎织女传说便成为各地争相申报的对象。

据悉,全国已有山东沂源、陕西西安、河南南阳、河北邢台等十多个地方宣布是牛郎织女文化源地。其中,尤以位于山东沂源的织女洞、牛郎庙集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和牛郎织女传说于一体,深得专家的推崇。

和顺县28日出人意料地说,据专家学者初步论断,“牛郎织女”传说地就发生在太行山,目前考证的位置在太行山中段,以天河梁为中心,方圆二十公里范围内的晋冀交界处,即山西省和顺县境内松烟镇牛郎峪、南天池一带的天河山。

据介绍,牛郎峪村和南天池村位于和顺县东南,离县城有五十余公里。从海拔一千二百米的牛郎峪村,到海拔一千九百米的天河梁,分天上人间和人间天上两个地域。

南天池几位村民告诉记者,以该村为轴心,半径二到三公里之内,历代传承着许多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古地名与景物名称。

以天河梁为中心、方圆二十公里的版图上,牛郎洞、金牛洞、喜鹊山、南天门、天河池等一系列与“牛郎织女”相对应的地名,被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津津乐道。

和顺县认为,大量史料记载与民间口碑表明,“牛郎织女”故事在和顺县代代相传。尤其南天池所传牛郎织女故事,其内容与广泛相传的内容大概相同,而且更加丰富具体。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民俗志主编聂云龙将此作为一项研究课题,经过详细认真的考察,得出结论:南天池历史上外域文化多次进入,与当地文化风俗融合,产生了包含多层文化蕴意的古老传说。周边自然环境同这一故事的背景十分相似,与全国若干尚未确定的牛郎织女故事发生地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而且,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地名和景点恰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情节链,其情节和细节都相当吻合。

⑷ 嫦娥诗句是什么

1、《嫦娥》

唐代: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代: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3、《嫦娥》

年代:明 作者: 边贡

月宫清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4、《浣溪沙》

唐代:阎选

寂寞流苏冷绣茵,倚屏山枕惹香尘,小庭花露泣浓春。

刘阮信非仙洞客,嫦娥终是月中人,此生无路访东邻。

5、《月》

唐代:袁郊

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

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2.十首关于月亮,嫦娥的古诗词
嫦娥诗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影,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需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中秋月 晏 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少年游 润州作 苏轼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柳枝 和凝

鹊桥初就咽银河,

今夜仙郎自姓和.

不是昔年攀桂树,

岂能月里索嫦娥.

3.有关嫦娥的诗句
娥,系神话故事中后羿之妻。

后羿从西王母处取得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奔上月宫。在众多吟咏嫦娥的诗中,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是一首耐人咀嚼的佳作: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此诗写嫦娥独处月宫,孤寂凄凉,长夜不寐,她应悔恨当初不该偷吃不死之药奔月。

古今学者大都认为此诗有寓意,至于有何寓意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思人,或以为是悼亡,或以为是借嫦娥抒孤高不遇之感,等等。笔者以为,对此诗有何寓意,解诗者大可不必像科学家那般论证坐实,还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不是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写嫦娥悔恨的还有李商隐的“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垣娥应断肠”(《月夕》),宋代诗人晏殊的“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等。明代边贡的《嫦娥》也写得很出色: 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此诗由望月联想到嫦娥在月宫的孤寂,进而将天上与人间联系起来,突出嫦娥与人间两相忆这一中心,欲露还藏.似淡实美。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解】: 1、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评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中国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中,恐怕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最为脍炙人口,且又家喻户晓。中国文学作品里,也有很多文人以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做为写作题材,其中尤以李商隐的〈嫦娥〉诗最具代表性。

李商隐字义山,是晚唐的代表诗人,才学兼具,却多愁善感,二十多岁便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政治理想抱负,但一生之中却被政治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致于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感伤忧郁的性格。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正是唐代牛、李两派排挤倾轧最激烈的时候,他原依牛派的令狐绹考取进士,后与李派王茂元的女儿结婚,婚后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久王夫人死了,他非常感伤。

政治上的冲突,情感上的失落,使他的诗呈现忧愁悲伤的情调。 这首诗是以嫦娥奔月的故事为题材,衬托诗人身心两方面的寂寞孤单。

云母是一种很珍贵的矿石,切割成薄片便成半透明的晶体,可以透光,古人拿来做镜屏,或屏风上的装饰品。 屏风是古人陈设于室内,用以挡风或遮蔽的用具。

这首诗中的屏风用云母装饰,可见很精美细致,「烛影深」是指屏风后面透出来的烛光,诗人用「深」字形容烛光映在屏风上的烛影,让人觉得屏风后面的屋子很幽深。屋子的主人,在幽深的屋内,望向窗外,只见「长河渐落晓星沉」。

长河指银河,又叫天河,是由大量恒星构成的星系,在晴天的夜空,呈银白色带状。晓星即晨星,诗人在屋子里望见窗外天空中长河逐渐疏落,晨星也逐渐稀微了,他必定是整晚没有睡觉。

什么事使他长夜无眠,一个人坐在幽深的屋子看长河渐落,看晓星西沉呢?想必是孤独寂寞的心情没有办法排解吧!所以当他望向夜空的时候,很自然便会联想到月中的嫦娥,诗人便一厢情愿的写到「嫦娥应悔偷灵」,也许暗中也透露自己对以失落感情的悔恨,写来深情感人。 关于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神话,古书中有很多的记载,日人白川静先生曾综合各家的说法加以整理归纳。

后羿,有些书称他为后羿,是一位英勇且善于射箭的天神。嫦娥又叫姮娥,是后羿的妻子,他原本是天上的女神,和月亮女神常羲在传说上有些关系。

故事发生在唐尧时代,曾经有九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造成严重的的旱灾,给贤能爱民的尧带来极大的忧愁烦恼,尧每天向天帝帝俊祷告,请求天地为人民解除这个灾害。十个太阳原是帝俊和他的妻子羲和生的,他们原来住在东方海外的汤谷,每天由母亲羲和驾车护送一个太阳到天空值班,但日子久了,千百万年都如此轮流值班,他们觉得很乏味,便私下商议第二天早晨轰的一声全跑出来,不理会羲和妈妈在车上大声呼唤,顽皮的太阳觉得这样很好玩,便每天都结伴出来,不愿分开。

大地受不了十个太阳炎热的烘烤,植物枯死,野兽也四处侵害人民,人民或热死,或饿死,或被野兽吃掉,天帝只好派遣后羿带着一张红色的弓,十枝白色的箭到地球上帮助尧解决难题,因为十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天帝只让后羿装个样子吓一吓十个太阳,并不希望后羿射下十个太阳。 后羿带着妻子嫦娥降到凡间,看到愁苦的尧,以及奄奄一息的可怜人民,他们听到天神后羿下凡间,都高兴得聚集在王城的广场上,大声呐喊欢呼,请求后羿替他们诛除恶害。

后羿怜悯可怜的。

4.关于中秋嫦娥的诗句
1、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2、中秋中夜月,世说慑妖精。顾兔云初蔽,长蛇谁与勍。未追良友玩,安用玉轮盈。此意人谁喻,裁诗穿禁城。《中秋夜思郑延美有作》作者:孙纬

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中秋月》

4、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5、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6、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7、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8、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作者:晏殊

10、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1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2、人生交契无老少,恰似嫦娥怜双燕。富贵荣华春梦中,夏来全占满床秋。曲折虚堂泻清快,可怜一曲还京乐。

1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4、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5、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6、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17、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5.带有嫦娥的诗句
带有嫦娥的诗句

1、嫦娥应悔偷灵药(唐·李商隐·《嫦娥》)

2、嫦娥孤栖与谁邻(唐·李白·《把酒问月》)

3、寂寞嫦娥舒广袖(现代·《蝶恋花·答李淑一》)

4、云心捧得嫦娥至(宋·赵令畤·《蝶恋花·数夕孤眠如度岁》)

5、嫦娥莫是见人羞(宋·周紫芝·《浣溪沙》)

6、除非借与嫦娥著(宋·杨无咎·《蝶恋花·端正纤柔如玉削》)

7、借问嫦娥(宋·杨无咎·《点绛唇·借问嫦娥》)

8、唤起嫦娥酒未中(宋·韩元吉·《减字木兰花·风梳雨洗》)

9、嫦娥此际(宋·赵长卿·《水调歌头·今夕知何夕》)

10、嫦娥老去孤另(宋·刘克庄·《水调歌头·怪事广寒殿》)

11、且撋就、嫦娥今夕(宋·刘克庄·《满江红·说与行云》)

12、想嫦娥(宋·李曾伯·《水调歌头·昨夜虽三五》)

13、自是嫦娥爱少年(宋·无名氏·《鹧鸪天·五百人中第一仙》)

14、逾旬蟾苑聘嫦娥(宋·无名氏·《鹧鸪天·织女初秋

6.关于嫦娥奔月的古诗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和冯中允仙娥峰》

作者:王禹偁

熊耳如当出槛熊, 仙姿孤秀压诸。

采芝逋客怜贞质, 化石佳人丽容。

身上霓衣慵整顿, 天边华盖会裁缝。

嫦娥月里休相笑, 万古应无窃药踪。

《把酒问月》 作者: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传说:嫦娥,中国上古时期汉族神话中的人物,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天帝帝俊)的女儿、后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又作常娥。又有称其姓纯狐,名嫄娥。神话中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宫之中。东汉之前,无任何资料显示嫦娥与羿是夫妻关系,直到高诱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据说嫦娥与大羿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演绎出了嫦娥飞天的故事,汉族民间多有其传说以及诗词歌赋流传。在道教中,嫦娥为月神,又称太阴星君,道教以月为阴之精,尊称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吕氏春秋·勿躬》有句云"尚仪作占月",清人毕沅作注说:"尚仪即常仪,古读'仪'为'何',后世遂有嫦娥之鄙言。"另有观点认为:"姮娥"原先写成"恒娥",即《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记"生月十有二"之常羲。

⑸ 宠物小精灵 神兽的问题

神兽大多是出现在剧场版里.TV版偶尔也有提到,但大多都是很少的戏份,凤凰还在金银篇里面打鬼系道官那几集里提到过

闪电鸟,火焰鸟,急冻鸟,路基亚是在剧场版"路基亚的爆诞"
水君,雪拉比是在"雪拉比穿越时空的遭遇"
炎帝是在"结晶塔的帝王"(那个炎帝是安侬造出来的)
雷皇是在"雷皇的传说"里

补充问题的回答:
拉迪奥斯和拉帝亚斯在"水都的守护者"里

梦幻,超梦在"超梦的逆袭"出现过
另外梦幻还在"梦幻与波导的勇者"里出现
超梦在TV版62集里以被改造的盔甲超梦出现

裂空龙和迪奥西斯在裂空的访问者"里
噩梦神,迪亚鲁加,帕鲁奇亚在10周年剧场版"迪亚鲁加VS帕鲁奇亚VS噩梦神"里面登场(这部个人认为非常精彩)

玛娜菲,海皇牙在苍海的王子"里登场
基拉祈和古拉顿在"七夕的许愿星"里出现,(古拉顿是造出来的)

冥王龙将在2008年的剧场版"冰空的花束"里出现,(现在还没有)

出现过差不多我都说了,字太多可能有几个小精灵的名字有点小错误,问题不大

⑹ 关于嫦娥的诗

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诗见示因以二绝和之其一
白居易

洞房门上挂桑弧, 香水盆中浴凤雏。
还似初生三日魄, 嫦娥满月即成珠。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侍宴赋得龙沙宵月明诗
刘孝威

鹊飞空绕树。 月轮殊未圆。
嫦娥望不出。 桂枝犹隐残。
落照移楼影。 浮光动堑澜。
枥马悲笳吹。 城乌啼塞寒。
传闻机杼妾。 愁余衣服单。
当秋络已脆。 衔啼织复难。
敛眉虽不乐。 舞剑强为欢。
请谢函关吏。 行当封一丸。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之二十赐烛)
梅尧臣

天子赐烛昏夜时, 嫦娥闭月栽桂枝。
称量高下唯妍辞, 相与尽心无附离。
求安去病如上池, 照耀不容毫发私。
品藻一定何可移, 光焰夺昼资尔为。
宣王徒美庭燎诗, 魏帝自彻月殿披。
我朝好士万古垂, 搜索贤俊登蒿藜。
孰不力吐肝胆脾, 枉用晏饮生脤脂。
云龙将见升騤騤, 燃此必欲无所遗。
收残喜气蒸炊, 蜜蜂◇愧空多知。

永叔石月屏图
苏舜钦

日月行上天, 下照万物根。
向之生荣背则死, 故为万物生死门。
东西两交征, 昼夜不蹔停。
胡为虢山石, 留此皎月痕常存。
桂树散◇阴, 有若图画成。
永叔得之不能晓, 作歌使我穷其原。
或疑月入此石中, 分此二曜三处明。
或云蟾兔好溪山, 逃遁出月不可关。
浮波穴石恣所乐, 嫦娥孤坐初不觉。

和冯中允仙娥峰
王禹偁

熊耳如当出槛熊, 仙姿孤秀压诸◇。
采芝逋客怜贞质, 化石佳人◇丽容。
身上霓衣慵整顿, 天边华盖会裁缝。
嫦娥月里休相笑, 万古应无窃药踪。

⑺ 跟嫦娥有关的诗句

《嫦娥》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把酒问月》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蝶恋花·答李淑一》
年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有赋待》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蝶恋花·数夕孤眠如度岁》
年代: 宋 作者: 赵令畤
数夕孤眠如度岁。将谓今生,会合终无计。正是断肠凝望际。云心捧得嫦娥至。玉困花柔羞抆泪。端丽妖娆,不与前时比。人去月斜疑梦寐。衣香犹在妆留臂。

《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周紫芝
近腊风光一半休。南枝未动北枝愁。嫦娥莫是见人羞。么凤不传蓬岛信,杜鹃空办鹤林秋。便须千杖打梁州。

《望江南/忆江南》
年代: 宋 作者: 李纲
新月出,清影尚苍茫。学扇欲生青海上,如钩先挂碧霄傍。星斗焕文章。林下客,把酒挹孤光。斟酌嫦娥怜我老,故窥书幌照人床。此意自难忘。

《点绛唇·借问嫦娥》
年代: 宋 作者: 杨无咎
借问嫦娥,当初谁种婆娑树。空中呈露。不坠凡花数。却爱芗林,便似蟾宫住。清如许。醉看歌舞。同在高寒处。

《生查子》
年代: 宋 作者: 洪适
八月到盘洲,柳外寒蝉懒。一掬木犀花,泛泛玻璃盏。蟾桂十分明,远近秋毫见。举酒劝嫦娥,长使清光满。

《减字木兰花·风梳雨洗》
年代: 宋 作者: 韩元吉
风梳雨洗。玉阙琼楼何处是。万里秋容。唤起嫦娥酒未中。相逢且醉。忙里偷闲知有几。况自丰年。须信金华别是天。

《水龙吟·五溪深锁烟霞》
年代: 宋 作者: 韩元吉
五溪深锁烟霞,定知不是人间世。轩然九老,排云一笑,苍颜相对。星斗垂空,月华随步,酒醒无寐。□广寒已近,嫦娥起舞,天风动、摇丹桂。极目层霄如洗。正千岩、棱棱霜气。飞泉半落,苍崖百仞,珠翻玉碎。金衲松成,葛洪丹就,如今千载。叹谪仙诗在,骑驴未远,且留君醉。

热点内容
七夕礼物套 发布:2025-07-13 23:53:50 浏览:99
七夕购物车 发布:2025-07-13 23:51:06 浏览:566
燕窝百合莲子 发布:2025-07-13 23:50:04 浏览:586
真三亚茶花 发布:2025-07-13 23:50:04 浏览:22
茶花八宝仙 发布:2025-07-13 23:47:12 浏览:955
两百字的花语 发布:2025-07-13 23:44:20 浏览:164
温岭亮工盆景 发布:2025-07-13 23:43:45 浏览:356
种兰花密度 发布:2025-07-13 23:39:59 浏览:505
樱花碧玺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2025-07-13 23:38:26 浏览:981
捂兰花根 发布:2025-07-13 23:34:37 浏览:513